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的核心总结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的核心总结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的核心总结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的学科。

在初中物理课程中,光学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总结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的核心内容,包括光的本质、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镜子、透镜和眼睛等方面的内容。

1. 光的本质光是一种电磁波,它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形成。

光的三个基本特点是反射、折射和干涉。

光可以传播在真空中以及各种透明介质中。

2. 光的传播光的传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直线传播是基于光线模型的。

光线是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

当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

3. 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光线从一个介质射入到另一个介质的界面上时,部分光线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角与反射角之间的关系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4.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光线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当光从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时,光线向法线弯曲,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光线离开法线弯曲,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折射定律描述了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

5. 镜子镜子是一个光的反射器,主要有平面镜和曲面镜两种类型。

平面镜的特点是反射后的光线沿与入射光线相对称的方向传播。

曲面镜分为凹镜和凸镜,其反射规律可以利用反射定律和焦距来分析。

6. 透镜透镜是一个光的折射器,主要有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类型。

凸透镜会使平行光线汇聚到焦点上,而凹透镜会使平行光线分散。

透镜还具有放大缩小物体的功能。

7. 眼睛眼睛是人类感知光的主要器官。

在人眼中,角膜和晶状体起到聚光的作用,将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

视网膜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然后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形成我们看到的图像。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的核心总结即为光的本质、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镜子、透镜和眼睛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能够了解光的性质和传播规律,理解光学现象,并应用到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归纳一、光的传播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可分为(1)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2)人造光源如:蜡烛,电灯2、光的传播:(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直线传播现象①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无影灯②小孔成像:倒立、实像3、光的传播速度":(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0×108(2)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3/4(3)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2/3二、光的反射1、反射现象:光射到物体的表面被反射出去的现象2、概念:(1)一点:入射点(2)二角:①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②反射角:反射光学分与法线的夹角(3)三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3、反射定律:(1)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2)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两线异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4、反射分类: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镜面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也平行(2)漫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不平行5、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等大,正立,虚像)三、光的折射1、折射现象:光由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在介面上将发生光路改变的现象。

常见现象:筷子变"弯"、池水变浅、海市蜃楼。

2、光的折射初步规律:(1)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折射角小于反射角(2)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3)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不变(4)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随之增大3、光路是可逆的'四、光的色散1、定义:白光经过三棱镜时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2、色光三基色:红、绿、蓝。

混合后为白色3、颜料三原色:红、黄、蓝。

混合后为黑色4、颜色(1)透明体的颜色决定于物体透过的色光。

(透明物体让和它颜色的光通过,把其它光都吸收)。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光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光的传播、干涉、衍射、折射、反射等现象,以及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规律。

对于初中生而言,理解和掌握光学知识点是学习物理的关键。

本文将针对初中物理的光学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

一、光的传播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遵循直线传播原理。

2. 光的反射:光线在发生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 光的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折射定律为n₁sinθ₁=n₂sinθ₂,其中n为介质的折射率,θ为入射角和折射角。

4. 光的散射:光线经过不透明物质后发生的随机传播称为散射。

二、光的反射与折射1. 光的反射定律:光在与平面镜等光滑表面发生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反射光线位于入射光线的法线同侧。

2. 光的折射定律: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入射角和折射角满足折射定律,即n₁sinθ₁=n₂sinθ₂,其中n₁、n₂分别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

3. 全反射: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发生全反射,光线完全反射回原介质,不发生折射。

三、光的颜色与光的分解1. 光的颜色:白光经过三棱镜分解后,可得到七种颜色的光,即红、橙、黄、绿、青、蓝、紫。

这是因为白光是由多种不同波长的光组成的。

2. 光的分解与合成:通过三棱镜可以将白光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而通过彩色滤光片可以将颜色光合成白光。

四、光的干涉与衍射1. 光的干涉: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波相遇时产生的互相干涉现象。

干涉现象有构成干涉条纹的明暗相间的现象。

2. 光的衍射:光通过物体的边缘或小孔时发生偏离直线传播的现象称为衍射。

五、镜子1. 平面镜:平面镜是由一块平面反射面构成的镜子,它的反射特点是像与物的形状相似,物距等于像距,直立、虚像。

2. 凸透镜与凹透镜:凸透镜是中间厚两薄,厚两薄的上下面都是凸的透明物质,它的折射特点是会使光线发生向透镜的光轴弯曲,形成实像或虚像。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汇总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汇总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汇总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

3.光的直线传播现象:阴影、日食、月食。

4.光的直线传播应用:激光引导航向方向,射击瞄准,针孔成像。

5.光的反射定律:(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6.光的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类7.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所成像的是虚像。

8.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另: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

)9.光的色散:白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

10.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1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12.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13.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1)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原理);(2)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原理);< p>(3)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原理)< p>另:当u=2f 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可用来测焦距)当u=f时无法成像。

14.看不见的光:(1)红外线:主要作用是热作用――红外线烤箱、电视遥控15.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16.老年人戴的老花镜是凸透镜,近视患者戴的近视眼镜是凹透镜。

初三物理光学知识总结

初三物理光学知识总结

初三物理光学知识总结一、光的传播1.光的传播方式: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在空气中略小于真空中的速度,光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

二、光的折射1.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折射定律: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之比是常数,称为折射率。

3.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三、光的反射1.反射现象:光照射到物体表面又返回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平面镜: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大小相等、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相反。

四、视力与眼镜1.视力:视力是指眼睛观察物体清晰度的能力,通常用视力的分数表示。

2.近视眼:近视眼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角膜曲率过大,导致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方,使得远处的物体看起来模糊。

3.远视眼:远视眼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角膜曲率过小,导致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后方,使得近处的物体看起来模糊。

4.眼镜:眼镜是用来矫正视力的一种工具,根据个人的视力状况选择合适的镜片度数。

五、光的色散1.色散现象: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2.光的颜色:光是由多种颜色组成的,各种颜色的光具有不同的波长。

六、光的热效应1.光的热效应:光照射到物体上,可以使物体的温度升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热效应。

2.太阳能:太阳能是来自太阳的光能,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光的热效应将光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加热水。

七、光的其他应用1.光纤通信:光纤通信是利用光在光纤中的传输特性,实现高速、长距离的通信。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整理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整理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整理光学是物理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现象及其规律。

初中阶段是学习光学知识的起点,它是后续学习更高级光学知识的基础。

下面,我们将对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进行整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1. 光的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它不需要介质就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其速度为光速。

当光遇到透明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即光线改变传播方向。

而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会发生反射现象,即光线发生方向改变并被物体反射出去。

2. 反射与折射反射是光线从一个介质射向另一个介质时,在界面上发生改变方向的现象。

反射可以分为规则反射和散射两种形式。

规则反射发生在光线照射到光滑表面上,光线反射出去的角度等于入射角度。

而散射发生在不光滑的表面上,光线从不同方向反射出去。

折射是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在界面上发生改变方向的现象。

根据斯涅尔定律,发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正弦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在常见的折射现象中,如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会发生折射并使光线弯曲。

3. 凸透镜凸透镜是一种能够使平行光线汇聚的透镜。

凸透镜具有两个焦点,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发生折射,根据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可以使用薄透镜公式来计算像的位置。

根据物体的位置,我们可以分为物体距离透镜远、物体距离透镜近和物体距离透镜无穷远三种情况。

4. 凹透镜凹透镜是一种将平行光线发散的透镜。

凹透镜同样具有两个焦点,但与凸透镜不同的是,凹透镜使光线发生的折射角度小于入射角度。

同样地,我们可以使用薄透镜公式计算像的位置,并根据物体的位置分为物体距离透镜远、物体距离透镜近和物体距离透镜无穷远三种情况。

5. 光的干涉与衍射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线相遇时,根据相位差的不同,会出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干涉可分为干涉与构造干涉,其中干涉是由于光的波动性导致的,而构造干涉则是由于光通过不同路径抵达同一点上产生的差别。

光的衍射是指光线通过障碍物的缝隙或射到边缘时,发生偏折和扩散的现象。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图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图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图光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现象。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我们接触到了许多与光学相关的知识点。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本文将通过一个归纳总结图的形式呈现初中物理光学的知识点。

请注意,由于文章排版的限制,我们无法直接显示真实的图表。

但你可以根据以下文字描述来绘制出一个归纳总结图,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光学知识点。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光学的知识吧!总体结构:1. 光的属性1.1. 光的传播方式1.1.1. 直线传播1.1.2. 弯曲传播1.1.3. 散射传播1.2. 光的性质1.2.1. 光的直线传播1.2.2. 光的反射1.2.3. 光的折射1.2.4. 光的干涉1.2.5. 光的衍射2. 光的反射2.1. 反射定律2.1.1. 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的关系 2.2. 光的反射现象2.2.1. 镜面反射2.2.2. 漫反射2.3. 光的反射规律应用2.3.1. 平面镜的特性与使用2.3.2. 反射实验的设计与分析3. 光的折射3.1. 折射定律3.1.1. 斯涅尔定律3.2. 光的折射现象3.2.1. 全反射3.2.2. 折射实验的设计与分析3.3. 实际生活中的折射现象3.3.1. 水下物体的看起来变形3.3.2. 茶杯中的折射现象4. 光的干涉4.1. 干涉的条件4.1.1. 干涉出现的光源条件4.1.2. 干涉的两束光的相干性4.2. 干涉现象的解释4.2.1. 干涉条纹4.2.2. 干涉应用5. 光的衍射5.1. 衍射现象的条件5.1.1. 光通过一个开口或一个物体边缘产生衍射需要满足的条件5.2. 衍射现象的解释5.2.1. 衍射的光斑5.2.2. 衍射的应用通过以上的归纳总结图,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光学的知识点。

光的属性包括传播方式和性质,其中包括了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现象。

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是光学中最基础的知识点,我们需要掌握其定律和应用。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光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光的产生、传播和作用等问题。

初中阶段是学生接触光学知识的起点,本文将对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I. 光和光的反射1. 光的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通过空气、真空或者某些介质传播。

光传播呈直线传播,具有波动性和直线传播的特点。

2. 光的反射光在遇到界面时,会发生反射。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并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II. 光的折射和光的色散1. 光的折射光线从一种透明介质传播到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根据折射定律,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2. 光的色散光在通过一个三棱镜时会发生色散现象,不同波长的光被折射的角度不同,从而形成七彩光谱。

III. 光的成像和光学仪器1. 光的成像光的成像是指光通过透镜或者镜面后,在另一边形成的图像。

根据光线追迹法则,我们可以根据折射和反射的规律,确定成像的特点和位置。

2. 光学仪器光学仪器包括凸透镜、凹透镜、显微镜和望远镜等。

利用透镜的折射和成像原理,这些仪器可以放大物体,使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观察。

IV. 光的干涉和衍射1. 光的干涉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相互叠加时产生的干涉现象。

根据干涉的构造条件,可以分为等厚干涉和薄膜干涉等。

2. 光的衍射光经过小孔或者绕过障碍物时,会发生衍射现象。

光的衍射具有波动性的特点,形成的衍射图样会在屏幕上展示出明暗相间的条纹。

以上是初中物理中光学知识的归纳总结,希望对学生们理解和掌握光学知识有所帮助。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后,同学们可以进一步学习光的干涉、衍射和光的波粒性等更深入的内容,为深入理解光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归纳
五、光的反射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中就是沿直线传播的
大气层就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
3、光速
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 3×108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C,
玻璃中为2/3C
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
5、光线
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
播方向(光线就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6、光的反射
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
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7、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
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一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理解:
(1) 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叙述时要“反”字当头
(2) 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
(3) 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
8、两种反射现象
(1) 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
(2) 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
到反射光线
注意:无论就是镜面反射,还就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9、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10、平面镜对光的作用
(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的像就是正立的虚像 (2)像与物的大小 (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到镜的距
离相等
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就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
12、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就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瞧到。虚像不就是由实际光线会
聚成的,而就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瞧到,不能用屏接收。
13、平面镜的应用
(1)水中的倒影 (2)平面镜成像 (3)潜望镜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
六、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就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就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
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
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
2、光的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她介抽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与入
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
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一面 (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入射光线垂直界
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
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就是可逆的
4、透镜及分类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就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就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
面半径小的多。
分类: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5、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就是光心)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
一点,这一点不就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与一个光心。如图

6、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如图)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如图)

7、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 距
(u) 成像
大小 像的
虚实 像物位置 像 距
( v ) 应 用
u > 2f 缩小 实像 透镜两侧 f < v <2f 照相机
u = 2f 等大 实像 透镜两侧 v = 2f
f < u <2f 放大 实像 透镜两侧 v > 2f 幻灯机
u = f 不 成 像
u < f 放大 虚像 透镜同侧 v > u 放大镜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
口决一: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运像变小”
口决二:
三物距、三界限,成像随着物距变;
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
如果物放焦点内,正立放大虚像现;
幻灯放像像好大,物处一焦二焦间;
相机缩您小不点,物处二倍焦距远。
口决三:
凸透镜,本领大,照相、幻灯与放大;
二倍焦外倒实小,二倍焦内倒实大;
若就是物放焦点内,像物同侧虚像大;
一条规律记在心,物近像远像变大。
8、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9、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
而就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这就是凸透镜
U>2F时,在光屏上可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U=2F时,在光屏上可得到倒立,等大的实像
FU

u就是物距 v就是像距 f就是焦距
物距 像距 像的大小 像的正倒与虚实 应用例子
u>2f fu2f v=2f 等大 倒立的实像
f2f 放大 倒立的实像 幻灯机投影仪
u=f 不成像 (呈平行光射出)!!
uu 放大 正立的虚像 放大镜

还有公式 1/u+1/v=1/f
只就是凹透镜
对于薄凹透镜:
当物体为实物时,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像与物在透镜的同侧;
当物体为虚物,凹透镜到虚物的距离为一倍焦距(指绝对值)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像与
物在透镜的同侧;
当物体为虚物,凹透镜到虚物的距离为一倍焦距(指绝对值)时,成像于无穷远;
当物体为虚物,凹透镜到虚物的距离为一倍焦距以外两倍焦距以内(均指绝对值)时,成倒立、
放大的虚像,像与物在透镜的异侧;
当物体为虚物,凹透镜到虚物的距离为两倍焦距(指绝对值)时,成与物体同样大小的虚像,像与
物在透镜的异侧;
当物体为虚物,凹透镜到虚物的距离为两倍焦距以外(指绝对值)时,成倒立、缩小的虚像,像与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
物在透镜的异侧。
如果就是厚的弯月形凹透镜,情况会更复杂。当厚度足够大时相当于伽利略望远镜,厚度更大
时还会相当于正透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