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修未密 后出转精——评荆贵生主编的《古代汉语》
古汉复习整理(荆贵生版)

绪论从广义上讲,在现代汉语之前,历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就是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二者是源和流的关系。
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基础,现代汉语是对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分界线是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
所以五四运动前为古代汉语,五四运动后为现代汉语。
古代汉语书面语四个时期:远古时期,上古时期,中古时期,和近古时期。
具体来说,殷商为远古时期,周秦两汉魏晋南北朝为上古时期,隋唐宋为中古时期,元明清为近古时期。
以上四个时期的古代汉语书面语,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大系统:文言和古白话。
文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进行加工的书面语(唐宋八大家的文章,就属于仿古作品);古白话是六朝以后,以北方口语为基础进行加工的书面语言。
第一单元第一节语文工具书:专为读者考查字音、字义、词义、词句出处等而编纂的字典、词典、索引、历史年表、年鉴、百科全书等叫做语文工具书。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撰,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撰起,到汉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成书。
本书收录篆文九千三百五十三个(篆文9353个)、重文一千一百六十三个(重文1163个)。
按部首排列,共五百四十个部首(540个部首)。
正文分为十四篇,书末的叙和目录分别为一篇,共十五篇。
每篇又分为上下,书中在每一篆文下面先释义,再分析形体结构,最后或说明读若某。
《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奉令编纂,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
本书共收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字(47035字),按照部首排列,共二百一十四部首(214部首)。
按照地支分成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集,每集又分为上中下。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本书由北京大学等单位组成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写组编写,商务印书馆1979年出版,1993年出版修订版。
收字三千七百多个,另外酌收了两千多个双音词。
按照汉语拼音音序排列。
《经籍籑诂》清人阮元等编纂,嘉庆三年(公元1789年)出版,1982年成都古籍书店出版了影印本。
古代汉语重点、难点解析_江苏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古代汉语重点、难点解析_江苏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即将女出帷中来至前”,在“出”字后不能断句,因为“出帷中”属于()句答案:谓补2.下列几组字中,哪一组字的读音反映的是重唇音和轻唇音的差异?答案:甫辅~莆圃3.下列几组字例中,哪一组都是全浊声母的字?答案:童潼僮瞳4.下列几组字中,哪一组字反映的是舌头音和舌上音的差异?答案:沼诏~迢貂5.以“佛陀”对应buddha,涉及的语音现象是:答案:古无轻唇音6.春秋时期,陈国公子陈完奔齐,改为田氏。
这反映的语音现象是:答案:古无舌上音7.以“女”作为声符的字有:答案:汝_钕8.以下各字中,先秦时期跟“门”“芒”的声母读音接近的有:答案:望_问_闻9. 1.下列几个字中入声字的是()答案:C. 法10. 2.下列几个字中入声字的是()答案:A. 哲11. 3.下列几个字中入声字的是()答案:D.发答案:B.哲13. 5.下列几个字中入声字的是()答案:C. 德14. 6.下列几个字中入声字的是()答案:B.别15.7.下列几个字中入声字的是()答案:D.月16.8.下列几个字中入声字的是()答案:A. 白17.9.下列几个字中入声字的是()答案:A. 国答案:D.木19.下面八句话的排序构成一首律诗: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功名误我等云过,岁月惊人还雪飞。
每事恐遗千古笑,此生甘与众人违。
艰难犹有君亲念,血泪斑斑满客衣。
答案:错误20.下面四句诗的排序是否正确:摩天专待振毛衣,雪爪星眸世所稀。
虞人莫谩张罗网,未肯平原浅草飞。
答案:错误21.“候吏立沙际,田家连竹溪。
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四句诗的排序是否合适?答案:正确22.下列四句诗的排序中哪一种是正确的?答案: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23.下列各联诗句哪一联的排序是正确的答案:忠信应难敌,坚贞谅不移。
24.“西”的本义是鸟巢,后来假借为方位词。
前修未密后出转精--评李子君教授《〈增修互注礼部韵略〉研究》

《 增韵》 的重要参照资料 。如第二章 中对 《 增韵》 撰著时间的考察 、第三章 《 噌韵》 对 L 部韵略》 的增 补 、第 四章 《 增韵》 新 增 又音 考辨 等 的研究 , 作者都很好地运用了这些新材料 ,对 《 噌韵》做了 更为深入 、全 面 的研究 。 2 . 对所用材 料 的合理甄别 由于该书研究涉及大量文献资料 ,如何选择有 价值的资料 “ 为我所用 ” ,是对作者 的一种考验。 如对 毛 氏父子 生平进行 考察 时 ,鉴于族谱 中出现 的 矛盾 ,作 者认 为 “ 家谱先 天性 的病症 即是借 名人 以 自重 ,对于 明清以 至民国时期 重修 的族 谱来 说 ,其 间仕宦、名人诗文均不可轻信 。 ”[ I D 0 遂对族谱的 使 用采取谨 慎态 度 ,转 而 “ 以 《 增 韵》 证 《 增 韵》 ” ,[ 1 】 帕 去 《 噌韵 》 内部探求答案 。有些细节问 题 ,不 同文献 记载有 出入 ,也需 进行 正误 考辨 。如 在谈及清人对 《 噌韵》 的著录时 , 作者发现 : “ 文 渊阁 《 四库全书 ・ 增修互注释礼 部韵略》 前所 附 根 要》作 ‘ 太岁丙午 ’ 、 ‘ 理宗宝韦 占 四年 ’ , 《 四 库 全书总 目》 作 ‘ 太 岁丙辰 ’ 、 ‘ 理宗 宝韦 占 四年 ” ’ , 两者记录有差。据此 , 作者查看陈垣 《 二十史朔闰 表》得知 “ 丙午”为理宗淳榷六年 , “ 丙辰”为理 宗 宝裙 四年 。作者 又考察 日本 天理 图书馆 所藏 《 噌 韵》 卷一末牌记 ,证明 《 四库全书总 目 》作 “ 丙 辰 ”之误 ,又列举 日本学者 阿部隆 一 的观 点 ,进 一 步证明四库馆臣之误,足见作者对材料细节考察之 精细。 [ 1 又如宋本毛晃 《 增韵》 跋日 “ 《 增修互 注礼部韵 田 五卷 ,前有绍兴 三十二 年 十二月衢 州 免解进士毛晃进表” ,作者根据元至正十五年 日新 书堂 本 ,订正 为 “ 三 十三年 ” ,可见 作者 对 不 同版 本 进行 了详细考 校 。书 中这类 精彩 的考证 叠 现 ,在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参照南大参考书目总结,仅供参考)《康熙字典》《辞源》《辞海》《古汉语常用字典》《经藉篡诂》《经传释词》《词诠》《现代汉语词典》《诗词曲语辞汇释》《经典释文》《说文解字》《广韵》《中原音韵》《切韵》直音法反切法偏义复词本义引申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联绵词古音通假假借字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判断句被动句同义词训诂四书集注说文四家三家诗诗韵韵脚韵例双声叠韵正义传笺十三经注疏集注曰为谓之章句谓之谓言貌犹之言之为言读为读曰读若读如如字衍文脱文形训声训破读毛诗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檄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句读四六词类活用三十六字母稽古引经倒置迂回委婉夸饰平水韵黏对拗句拗救流水对借对词调名词解释。
1、直切:用同音字来注音,如“根,音跟”。
2、反切:是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称为“某某切”或“某某反”(唐前),上字取声母。
下字取韵母合声调,合称被注字的音。
如“毛”,“莫袍切”。
《康熙字典》用此法。
3、偏义复词:古代汉语中的一种复音词,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而另一个只是作为陪衬。
如“有缓急,非有益也。
”“缓急”指的是“有急”,“缓”字无意义。
4、本义:词的本来意义。
如,向,本来的意义是“向北的窗户”。
5、引申义: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即从本义发展出来的意义。
,向,本来的意义是“向北的窗户”。
引申意义是“朝着”、“对着”。
直接引申是从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
间接引申是由直接引申而再引申出来的意义,与本义为间接关系。
6、假借义:如同朱骏声所说是“本无其义,依声托字”,与本义不相。
如解通邂(解逅即邂逅)。
7、六书:许慎的《说文解字》认为汉字形体的构造有六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
A、象形:把事物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构成一个字,如日、月。
B、指事: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方法。
2024年春江苏开放大学古代汉语060687过程性考核作业一答案

2024年春江苏开放大学古代汉语过程性考核作业(一)注意:学习平台题目可能是随机,题目顺序与本答案未必一致,同学们在本页按“Ctrl+F”快捷搜索题目中“关键字”就可以快速定位题目,一定注意答案对应的选项,如果答案有疑问或遗漏,请在下载网站联系上传者进行售后。
单选题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一般得分:21《说文解字》首创部首排列法,全书共分部首()A:250个B:540个C:200个D:214个学生答案:B:老师点评: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一般得分:22《经传释词》的作者是()A:陆德明B:阮元C:王引之D:王念孙学生答案:C:老师点评: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一般得分:23《康熙字典》采用部首排列法,全书共分部首()A:200个B:540个C:250个D:214个学生答案:D:老师点评: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简单得分:24《切韵》的作者是()A:王仁昫B:陆法言C:孙愐D:陈彭年学生答案:B:老师点评: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一般得分:25近人张相所著的重要工具书是()A:《诗词曲语辞汇释》B:《词诠》C:《经传释词》D:《经籍篡诂》学生答案:A:老师点评:填空题题型:填空题客观题答案不允许乱序分值10分难度:中等得分:101请将加下划线的异体字改写为现代规范字。
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
韩厥俛定其右。
(《左传·齐晋鞌之战》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煖不足于体与?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適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
(庄子·北冥有鱼》蟥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荀子·劝学》)魏其侯大媿,为资使宾客请,莫能解。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第1空分值:2分第2空分值:2分第3空分值:2分第4空分值:2分第5空分值:2分学生答案:俯;暖;餐;蚓;愧题型:填空题客观题答案不允许乱序分值6分难度:简单得分:62写出下列繁体字的简体窃昼穀第1空分值:2分第2空分值:2分第3空分值:2分学生答案:窃;昼;谷题型:填空题客观题答案不允许乱序分值4分难度:中等得分:43写出下列甲金文的楷书字形,并指出其本义。
诂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

诂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诂《尚书今古文疏证》何焱林清孙星衍宗阎若璩,著《尚书今古文疏证》,其立名即效颦宗师,十分费解。
意若曰《尚书》之今文与古文之疏证?杜林之今古文《尚书》疏证?“今古文”为生造词,其前其后无人再用。
《今文尚书》,《古文尚书》或《尚书古文》之称,始自孔安国献《书》。
《今文尚书》传自伏生,入汉后用汉隶写成,故称。
自孔壁出之《尚书》,为古文字写成,虽安国隶定上献,转写成今文,为与伏《书》区别,称《古文尚书》或《尚书古文》。
先秦典籍唯《尚书》有今、古文之分。
孔安国《书》上献后奉命作传,传成上献,会国有巫蛊事,未立于学官。
伏生《书》经夏侯胜、夏侯建叔姪及欧阳和伯传注,于西汉宣帝时立于学官。
今文经学,不只其书用今文写成,更因其以谶纬说经,东汉尤重谶纬之学,桓君山因反对图谶,几遭光武杀害。
《今文尚书》三家学中,欧阳学东汉炙盛。
孔安国所传《尚书》,为章句朴学,不以谶纬说经,虽以今文传述,两汉高层不喜,未立于学官。
《后汉书·贾逵传》:“至光武皇帝,奋独见之明,兴立《左氏》《谷梁》,会二家先师不晓图谶,故令中道而废。
”《左氏》即《春秋左氏传》,《谷梁》即《春秋谷梁传》,虽有师说,左氏、谷梁不以图谶说经,虽光武奋独见之明,终不立二传于学,两汉立学以谶纬为取舍。
三家以谶纬说经之伏生《书》,称今文《尚书》,其学称《尚书》今文学;孔安国朴学说经之孔壁书,称《古文尚书》,其学称《尚书》古文学。
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序》:“孔壁所出古文,献自安国,汉人谓之'逸十六篇’,后汉卫宏、杜林、贾逵、许氏慎皆为其学,未有注释。
”“马、郑注则本卫宏、贾逵孔壁古文说” “而经、文并亡于晋永嘉之乱。
”孙星衍作了概念偷换,汉人称孔安国所献壁《书》为《古文尚书》或《尚书古文》,不称“逸十六篇”。
《史记·儒林传》:“孔氏有《古文尚书》,而安国以今文读之,因以起其家,逸书得十余篇,盖《尚书》滋多于是矣。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课外古文练习A

(四十一)阎百诗天质奇钝百诗先生为国朝经学大师①,记诵精博,而其天质实奇钝。
幼受书,读百遍,始略上口。
性又善病,母禁之读,遂暗记不复出声。
如是.者十年。
一日,自觉豁然,再观.旧所研究本,了无疑滞,盖积苦精力之应也。
世之以下愚自②诿,或托词因病废学者,观于先生,愧可知已③。
[注释] ①国朝:指清朝。
经学大师:把儒家经典作为研究对象的大学问家。
②诿:推托。
③愧可知已:应该明白这是很惭愧的了。
已:太,过。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再观.旧所研究本()(2)或托词因病.废学者()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幼受书,读百遍,始略上口3、阎百诗“记诵精博”的原因是4、这则故事给你一个什么启示?(四十二)鲁人徙越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
”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②之也,而越人跣③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披发。
以予之所长,游.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注释] ①屦:麻鞋。
②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
③跣:赤脚。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而欲徙于.越()(2)鲁人曰:“何.也?”()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
”3、文中“游与不用之国”,“不用”的原因是什么?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四十三)徐文贞宽厚徐文贞归.里,遍召亲故.。
一人取席间金杯藏之帽,公适见之。
席将罢,主者①检器,亡其一,亟索之。
公曰:“杯在,勿觅也。
”此人酒酣潦倒,杯帽俱堕,公亟转背,命人仍置其帽中。
只此一端,想见前辈之厚。
[注释]①主者:管家。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徐文贞归.里()(2)遍召亲故.()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一人取席间金杯藏之帽,公适见之3、“公亟转背,命人仍置其帽中”的用意是4、从文中可知,徐文贞是个和的人。
(四十四)景公闻命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①。
公被②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③。
晏子入见,立有间④。
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2010西城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和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0年第二次抽样测试语文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夯实一脉相成精髓(suǐ)间不容发(fā)B.佳奖提纲挈领缴费(jiāo)前倨后恭(jù)C.泄露中西合璧矫正(jiǎo)妙语解颐(yí)D.翰旋明辨是非渲染(xuān)心广体胖(pán)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目前,各级法院中会速录的法律人才还不多,因此掌握了速录技能的法律系毕业生成了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
B.西南大旱警示我们,本来就水资源匮乏的北京离“水贵如油”的情形指日可待,节水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C.只有对那因盲目决策而导致严重损失的国企“地王”作严厉的责任追究,才能以儆效尤,真正规范产业环境。
D.垂涎于“明前茶”的号召力,一些不法商家趁机用“春茶”“早春茶”等概念打擦边球,图谋侥幸获取高利。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历史的沧桑,人物的浮沉,激发我们自问自答。
欲问:“谁是真正最可敬的人?”答曰:“当推孔夫子”。
B.我国自古有以香草美人设喻的传统。
在艺术手法上,它是以物比德;而在精神上,它强调树立人格风标。
C.宝玉娶谁才会有幸福?贾府女儿各有怎样的性格缺陷?读完《红楼梦》,让人禁不住要生出各种各样的疑问。
D.清代书法鄙弃遵奉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的“帖学”,而以摹写古碑为风尚:“碑”与“帖”形成了对立的美学流派。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如果患者每天听30分钟自己喜欢的音乐,不仅会使他们精神放松,而且能扩张和清理血管,降低胆固醇水平。
B.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而艰苦的实践,使京剧在舞台艺术方面形成了一套既互相制约又相得益彰的规范化的程式。
C.植物睡眠之谜之所以长期未能得到正确的解释,是因为此前没有人想到决定叶子开合的竟然是两种不同的生理物质。
D.研究小组确定了9个人类生存至关重要的“地球生命支持系统”,并对目前人类的消耗路径和系统的“临界点”进行量化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违背客观实际 , 也显得虚伪 。在常识部分的论述 中, 有个别 编写人员 , 部分段落存在较 明显化用他人 内容 的痕迹 , 但只
要是变换 了说法 , 不宜认定为抄袭 。对于一部 教材而言 , 就 百分之百另起炉灶是 不可能 的 , 不参 考和 吸收他人 已有成
河南师范大学 荆贵生先生从 事古代汉语教学与研究工
( ) 二 格式和体例有所创新 王力先生 主编的古代 汉语 教材开创 了文选 、 通论 和常
用词三分的格局 , 在教材 中重点讲 解一部分常用词 , 是有 这 道理的 , 因为语言的诸要 素 中, 发展变 化最 快的 是词汇 , 从
某种意义上来说 , 习古代汉语 , 学 主要是学 习与现代汉语 有
到见解 ; 另一方 面参考和吸收 已有成果 , 最新最科 学的研 把
究成果渗透到教材中来 , 精雕细琢 , 出色地完成 了各 自的任
务。
对于参考和吸收 已有成果 问题 , 有些 人刻 意攻击 荆先 生…, 罗列教材某些 内容 , 说这些 内容与 王力先生或别 的先 生主编 的教材雷 同, 认定为抄袭 。我们撇开所见 略同不论 , 对 于某一篇经典文选 , 各家 主编教材 都有 人选 , 在注 释时 , 不 可避免地要 出现“ 同” 因为 , 些词 目的解 释 已经是 雷 , 有 公众认可的 , 因为 害怕 “ 若 雷同 ” 而刻 意改 头换 面 , , 既可能
作数十年 , 成果丰硕 , 学术 地位亦 为学界所认 可。关键 时 其
刻, 荆先生担起 了领头羊 的重任 , 一呼百应 , 团结 4 所 高校 1
的4 8位教师 , 立志要编写一部适应 时代要求 的古代 汉语 教
果 也是不可能的。王力 先生在 其 主编古 代汉 语《 中指 序》
出 :我们编 写小组虽然只有九个人 , “ 但是这 一本 书的编成 ,
( 编写人员阵容强大 一) 编写教材是一项庞 大的工程 , 单纯 依靠个 人或少 数几
收 稿 日期 :0 00 —5 2 1 -91
第1 0期
王宏佳
前修 未 密
后 出转精—— 评 荆贵 生 主编 的《 古代 汉语 》
15 9
差 异的古代汉语词汇 。荆 先生 的教材共 分 为十个单 元 , 每 个单元 由文选 、 常识 ( 相当于王力 先生 教材 中的通论部分 ) 和练习三部分组成 , 在一定 程度上 改变 了 以王 力先生 教 这 材 为代表 的文选 、 通论 和常用 词三 分的 格局 。荆 先生在其 主编教材 中删除常用词 , 同时增设练 习 , 有其合理 之处。学 习古代汉语 固然主要是学 习古代 汉语 的词 汇 , 由于现行 但 权威工具书较多 , 教材 中没必要 再像 一部词 典那 样对部 分 词语作细致 的解释 。而 增设 的 练 习可 以帮 助学 生通 过 练 习, 加深他们对古代汉语 理论 知识 的理解 和记 忆。特别 值
前修未密
一
后 出转精
评荆 贵 生主 编 的《 代汉 语 》 成 湖
咸 宁 4 70 ) 305
笔者执教古代汉语课 程十年 有余 , 其间用过 不 同版本
个人 的力 量 , 难度非常大 , 也很难保证教材的质量。编写这 部教材的 4 8位教师 , 自全 国各地 , 来 涉及 4 所 高校 , l 阵容
语 》 广西人民出版社 ,95年版 ) 有 沈祥源 主编的《 ( 19 ; 古代
汉语 》 武汉 大学 出版 社 ,9 8年 版 ) 有王力 先生 主 编的 ( 19 ;
《 代 汉 语 》( 华 书 局 ,99年 版 ) 有 郭 锡 良 等 编 写 的 古 中 19 ;
《 古代汉语》 商务 印书馆 ,9 9年版 ) ( 19 。最近几年我们使用 的是荆贵生主编 的《 代 汉语 》 我们认 为 , 古 , 荆编 教材 是一 部较好的教材 , 也是一部值 得 向广 大师生和语 言文字 爱好
第3 0卷第 1 O期
201 0年 1 0月
成
宁
学
院
学
报
Vo . 0, . 0 1 3 No 1
J u n l fXin ig Un v r i o r a a n n ie s y o t
Oc . t201 0
文章编 号 :0 6— 32 2 1 1 09 0 10 54 (00)0— 14— 3
者推荐的教材 。
一
事实上 , 这些老师基本上都是各高校一线教学人员 , 有着丰
富的古代汉语 教学 与研究经验 , 常熟悉 古代汉语 教学 的 非
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 , 也非 常 了解 当前古 代汉语 教学 的问 题与症结所在。在荆先生的统 筹安排 下 , 他们 的分工非 常 细致 , 针对各 自的编写 任务 , 方面凭 借教 学实践 经验 , 一 在
编写内容中融入 自己在教学与研究 中获得 的教学心 得与独
、
荆贵生先生主编教材的问世具有时代 的必然性
王力先生 的《 古代汉语 》 2 自 0世纪 6 0年代初期 出版 以 来, 在古代汉语课程教学上功不可没 , 成为古代汉语权威教
材。王力先生过世 以后 , 由于不可 能再对原 教材作过 多修 正, 几十年时间内古代汉语 教学与 研究 中产 生的新观 点和 新理论不 能及 时地反映在教材 中 , 众多专家、 学者和教师开 始觉得单一教 材已经不能满 足教学 的需要 , 纷纷 编写各 自
需要 的教材。 目前全 国古代汉语 教材 的数量 , 有人 估计 , 约 在一百种左右 , 但这些教材 良莠不齐 , 很多是为 了评职晋级
而编写的 , 往往是一版之后 , 再无后 响。在 以往 的全 国古代 汉语研讨 会上 , 专家和学者们一致呼吁 , 中高校的教学力 集
量, 编写一部质量较高 的适应时代要求的古代 汉语 教材 。
强大 , 前所未见 。有学者批评荆先生教材编写人 员很杂 , 而 且有不少是专科学校的教 师。但 正如 大家所 认 同的 , 牌 名
大 学 不 一 定 出精 品 , 声 不 响 的 大 学 也 不 一 定 尽 出 次 品 。 名
的古代汉语教材。有申小龙 、 宋永培 主编 的《 新文化古代汉
材 。大家凭借各 自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 , 集思广益 , 终编 最 写 出了这部《 古代汉语 》 并于 19 , 95年 由黄河 出版社 出版 。
可 以说 , 荆先生主编教材 的问世具有 时代 的必然性。 二、 荆贵 生先 生主编教材 的问世是前修未密 , 出转 精 后
的体 现
则 有千百人 的劳 动在 内。 【 这话是 极其 客观而又坦率 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