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部编版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小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案

合集下载

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教学导航【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从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他们经过前三年课程的学习,对环境污染感受较少、对其危害性认识不够,没有环保意识,对人和事物的认识逐渐摆脱形象思维的特点,初步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再根据以上教材分析,为此,确定以下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出发,探究认识体会塑料的广泛用途,知道塑料废弃品对环境的污染及其危害。

2.能了解其他环境污染情况,如农药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等,树立环保意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身体验、阅读感悟、情境体验、制订减塑方案、环境污染大搜索、调查研究、讨论等活动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塑料制品对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其他农药污染,水污染等树立环保意识。

2.难点:树立环保意识。

【教法和学法】1.教法:启发式、小组合作探究2.学法:自主学习法及活动与探究3.教学准备:教师制作PPT课件及搜集资料,学生课前准备好参与活动的资料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

1.师出示视频及图片:白色污染。

生看后回答问题:上述视频反映了什么问题?2.生自由回答。

(塑料垃圾及其危害)3.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

今天我们就来探索白色污染的问题。

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一:从白色污染说起活动与探究一:看一看(1)生阅读教材第72页内容(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你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吗?☆你见过哪些塑料产品?(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4)师小结活动与探究二:认真看一下第73面的阅读角(1)生阅读教材第73页内容(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你知道为什么会被称为白色污染吗?☆根据上述大王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4)师小结活动与探究三:研究一下第74面的相关链接(1)生阅读教材第74页内容(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但是污染这么严重,我们可以完全不使用白色污染吗?☆如果不使用这些白色污染,我们的生活会变成怎样?(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4)生完成教材P74空格内容,师指导、补充活动与探究四:想一想(1)生阅读教材第75页内容(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在你的周围有哪些是可以替代塑料产品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案?(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4)生完成教材P75空格内容,师指导、补充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环境污染的概念和基本分类,认识环境污染对人类和自然造成的危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的情感,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1.教学内容:–环境污染的概念和基本分类–环境污染对人类和自然的危害2.教学重点:环境污染对人类和自然的危害的讲解和讨论。

三、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第10课。

2.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投影仪。

3.教具:黑板、粉笔、科普图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0分钟)教师将一张科普图片投影到教室的屏幕上,图片内容是一座被污染的河流和周围的环境,然后提问学生: - 这张图片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 你看到了哪些不好的地方?教师将学生的回答记录在黑板上,然后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环境污染。

2. 学习新课(30分钟)•第一步:了解环境污染的概念和基本分类。

教师通过简明的口头解释和示意图,向学生介绍环境污染的概念和基本分类,例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教师可以以幼儿园的站在空旷的草地上抓住一些细软绵软的柳絮和棉絮,并大声问到,“你们看到这些柳絮和棉絮了吗?”学生肯定会回答“看到了”。

“这样绵软细薄的垃圾在空中飘荡着,并且会进入我们的口鼻,有没有影响我们吸入的新鲜空气呢?有没有制造一种静电感来扰乱我们的学习呢?这些柳絮和棉絮是一种小小的空气污染源。

你们知道是谁把这些垃圾扔到我们周围的地方造成了这样形象的空气污染吗?”教师引出学生的环境保护观念。

•第二步:了解环境污染对人类和自然的危害。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视频或故事,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对人类和自然的危害,例如空气污染导致呼吸道疾病增多、水污染导致水生生物死亡等。

教师可以找一张关于水污染的图片,通过描述图片,让学生了解水污染对生物的危害:“这是一张被污染的河流的图片,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水变得很脏,有些垃圾浮在水面上,还有的沉在水底,这样的污水会让水中的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无法生存,它们会死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0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0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0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掌握环境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提高环保意识,自觉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但对环境污染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他们在生活中接触到的环境污染现象有限,对于环境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防治措施的了解还不够全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环境污染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掌握环境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自觉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四. 教学重难点1.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

2.环境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环境污染的案例,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现状。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3.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环境污染问题,并思考解决办法。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环境污染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2.调查表:设计一份关于环境污染的调查表,用于学生分组调查。

3.环保宣传资料:准备一些环保宣传资料,用于课后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环境污染的图片,如工业污染、生活污染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感受?你们知道这些现象是什么吗?2.呈现(10分钟)简要介绍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让学生明白环境污染对我们生活、健康的影响。

3.操练(15分钟)分发调查表,学生分组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身边的污染源、污染对我们的影响、如何减少污染等。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小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小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部编道德与法治小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部编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本学期我承担四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工作任务,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思品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

二、常规教学㈠教学目标1.通过第一单元《与班级共成长》的教学,不仅让孩子们关注身边最常见的传统节日,感受节日的气氛,感受美好的生活和浓浓的亲情,而且还通过延伸、拓展学习,让孩子们了解源远流长的祖国传统节日,关注祖国大家庭其它民族的一些民俗、传统礼仪、积极的民间文化等,集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建立起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的精神链条。

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相结合,2.通过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的教学,帮助孩子们建立集体观念,学习做小主人,自己的班级自己爱,自己的班级自己管,班级生活规则大家定、齐遵守,从而培养孩子们初步的集体意识和自主管理意识、责任意识。

3.通过第三单元《信息万花筒》的教学,引导孩子们在社会生活中养成遵守秩序,爱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等良好行为习惯,学习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

渗透《环境保护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制教育。

4.通过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的教学,让孩子们爱祖国从爱自己的家乡做起,了解家乡的美丽山水、丰富物产,认识为家乡作出贡献的可亲可敬的人们,为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而骄傲自豪。

最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最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四、制定方案——环保卫士人人做
1. 相机了解全球限塑情况:为了遏制塑料垃圾里面的“头号选手”——塑料袋带来的污染,不少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追问:肯尼亚政府为什么出台这么严格的政策?)
2. 如果我们生活在肯尼亚,如此不加节制地使用塑料制品我们将要面临巨大的惩罚。
根据我们家里使用塑料制品的情况,你想到了哪些“减塑”小妙招,先和组员们交流,等会和大家一起来分享。
2.通过自身体验、阅读感悟、情境体验、制订减塑方案、环境污染大搜索、调查研究、讨论等活动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实际生活,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
教学难点:找到合适的办法保护环境。
教学准备、资源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减塑方案和评价表。
1. 猜谜和塑料知识导入。
2. 同学们,课前已经让大家去寻找身边的塑料制品,请你们说说见过哪些塑料制品。
3. 学生交流。
4. 小结:吃穿玩乐,学习家用,到处都有塑料的身影。它应用广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板书:应用广泛)
二、探究感受——塑料制品的性能优
1. 为什么塑料制品会那么普遍地存在于日常生活当中呢?它到底有哪些性能呢?
2. 小组代表多角度汇报。多数塑料质轻,不会锈蚀;有较好的透明性和耐磨耗性;绝缘性好,导热性低;成型性、着色性好,加工成本低。
3. 小结:同学们都很会探究,正因为它有那么多优良的性能,所以它深受人们的欢迎。(板书:性能优良)不仅如此,在其他各个领域,它还有更广阔的运用。
4. 出示各个领域塑料的应用情况,交流感受。(作用大、很重要) Nhomakorabea教学过程
一、初识农药污染
1. 采访:你为什么给你们小队挑选这种水果?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优质课件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优质课件

人类在行动:
6月5日“世界环境日” 4月22日“地球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杨 善 洲
杨善洲爷爷是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退休后,他主动放弃 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家乡,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 22年,植树造林7万多亩,林场林木覆盖率达87%以上,把昔 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且将价值3亿元的林 场无偿上缴给国家。
东湖湖面上白花花的一片,10万斤死鱼已覆盖了近岸水面。
辨一辨
金阳广场上,一名小男孩 非常尽兴的玩着自己的遥控汽 车。突然,电池没电了,他便 很快拿出自己的备用电池换了 下来,随手将旧电池扔进了身 旁的草坪里。
思考:他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电磁污染:电脑和手 机的辐射过大,轻的可 引起头晕目眩,耳鸣, 四肢无力烦躁,头痛, 重的慢性记忆力衰退, 甚至有致脑癌的危险。
身边的环境问题 第二课时
中国是世界上空 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家 之一,全国三分之一 的城市人口呼吸着严 重污染的空气。
资料袋袋裤:
据统计:全国每年因大气 污染所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 150万人,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 数为2.3万人,肺心病患者17.7 万人,肺心病死亡人数1.3万人。
酸雨的危害
我国酸雨发生区占整个国土面积的30%。 全国每年有260多万公顷农田遭受酸雨污 染,酸雨已危及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 市。仅江苏、浙江等7个省便因酸雨而造 成的农田1.5亿亩减产,年经济损失约37 亿元。森林生态效益损失54亿元。各种研 究表明,这个空中死神还是影响居民健康 和导致居民死亡的重要因素。
我国的“限塑令”
我国为了限制和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遏 制白色污染,2007年12月31日,国务院 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 塑料购物袋的通知》。

2020-2021学年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 课时安排

2020-2021学年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 课时安排

小学部编版道德与2020-2021年春季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XX 小学2019-2020学年度第 一 学期四 年级 道德与法治 课时安排表+教学计划(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内容安排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内容安排表一、情况分析中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四年级学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学习道德与法治成为迫切的需要。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四年级的儿童在心理和生理方面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少年期。

让学生懂得珍惜和保护自己的生命,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初步养成守法意识。

针对当今部分少年儿童劳动观念相对比较淡薄,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思想上存在轻视劳动,尤其是轻视体力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生活上不爱惜劳动成果的现象,教材第二单元让学生为父母分担,以多种方式引导帮助学生在学生生活中端正思想,提高认识,养成热爱劳动者、珍惜劳动超过的好品质,从而懂得感恩父母,感恩他人和社会。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四个单元,第一单元“与班级共成长”,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第三单元“信息万花筒”,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第一单元重在让学生对班级有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能与班级共成长。

第二单元是教材第二单元让学生为父母分担,以多种方式引导帮助学生在学生生活中端正思想,懂得感恩父母,感恩他人和社会。

第三单元让学生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感知世界、认识世界,并正确认识广告。

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问题,在生活中能变废为宝,并能低碳生活,增加一份责任感。

三、总的教学要求:1、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科技要为人类造福。

2、养成崇尚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养成公德意识和社会文明习惯,愿意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4.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环境保护是每个人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关爱环境,从自身做起,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5. 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
- 树立环保意识:从自身做起,关注环境保护,珍惜资源。
- 绿色消费:选择环保产品,减少不必要的消费。
- 减少污染产生:节约用水、用电,分类投放垃圾。
6. 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的设计:
5. 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的良好习惯。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具备以下核心素养:
1. 知识与技能:了解环境污染的种类、原因和影响,学会分析环境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途径,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 创新与实践:鼓励学生提出保护环境的创新想法,并在生活中付诸实践。
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可能已经了解了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知道一些环境问题的表现,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等。他们可能也了解一些保护环境的基本方法,如节约用水、减少垃圾产生等。
3. 教学方法:在讲解环境污染影响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更多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理解。
作业布置与反馈
作业布置:
1.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布置一道关于环境污染原因的分析作业,要求学生列举至少三种环境污染的原因,并简要说明其对环境的影响。
2. 布置一道关于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的作业,要求学生设计一个以“减少塑料使用”为主题的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包括目标、措施、时间和评估方法。
- 主题:选择一个环境保护主题,如减少塑料使用、节约用水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有选择性的展示学生有关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方面的调查表,引导学生了解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方面的知识。

其他同学认真倾听,适当的加以补充,教师相机引导,使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有关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产生的原因、危害以及解决的办法。

4、教师小结:同学们,为了保护环境,国家政府做出了很多努力,除了大力宣传、技术指导等措施之外,还规定了相关的法律政策。

出示课本79页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42条的内容,学生读一读,了解相关的内容,进一步体会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认识到了白色污染、农药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噪声污染产生的原因,带来的危害,以及解决的措施。

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明白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保护环境,才能迎来绿水青山,碧水蓝天。



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