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DV画质发挥到极限的方法

合集下载

视频剪辑中的色彩和曝光调整技巧

视频剪辑中的色彩和曝光调整技巧

视频剪辑中的色彩和曝光调整技巧视频剪辑是影视制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它可以将不同的镜头和画面进行组合,达到最终的视频效果。

而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技术就是色彩和曝光调整。

色彩调整是视频剪辑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

这个过程可以让我们对图像的饱和度、对比度、亮度等进行纠正和调整,以达到更为真实的色彩还原和更为视觉舒适的效果。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方法:1. 色彩校正工具色彩校正工具是专门针对色彩调整的软件,常见的有Adobe Premiere, Final Cut Pro等。

在使用这些工具的时候,你需要确定一个像素点所代表的颜色和亮度的数值,然后利用软件对每个像素点的颜色进行调整。

这一过程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耐心。

2. 调整肌理肌理是指图像表面的色差、杂色,我们可以利用软件中的高光和阴影调整器来消除这些色差和杂色。

要注意的是,不要过度调整,否则可能会出现过磨皮的效果。

3. 色彩轮色彩轮提供了不同的调色方案,以通过调整亮度、对比度进行调整。

我们可以利用色彩轮调整最底层的饱和度,以使正常和深色适配更加流畅。

曝光调整是制作一个优秀视频的关键所在。

曝光的处理就是令照片所呈现的画面,在理想的光源下呈现的阴影和高光的渐变。

然而,在现实拍摄中,由于灯光等原因,可能出现曝光不均、过度暴光等情况,这是可以通过调整亮度、色度等大量参数进行处理的。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技巧:1. 利用直方图调整曝光直方图是指图像像素的分布情况。

通过观察直方图,我们可以判断一个视频画面中是否存在曝光不均匀的情况,并且进行相应的调整。

在视频剪辑软件中,直方图功能通常只是一键调整的操作。

2. 调整对比度和亮度调整对比度和亮度是另一个处理曝光问题的简单方法。

在使用这种方法时,我们可以调整图片的亮度来增强其视觉效果,也可以调整对比度以增加画面中各个元素的对比度。

3. 使用控制曲线控制曲线是一种工具,它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曝光控制。

我们可以使用这个工具对图像进行曝光、亮度和对比度的调整。

DV机初级使用教程

DV机初级使用教程

目录DV机初级使用教程 (1)一.DV是什么 (1)二.爱普泰克力推的DV(以下暂称入门级DV) (2)三.入门级DV的技术要点 (4)四.怎样拍摄DV片 (4)五.DV视频后期制作 (6)DV机初级使用教程一.DV是什么DV是"Digital Video"的英语缩写,一般指数码微型摄像机。

是由索尼,松下,JVC, 夏普,东芝等多家厂商联合提出的一种家用数字视频格式。

所谓的DV摄像机就是以这种格式记录视频数据的。

这种DV 数码格式被定位在家用级,其画面质量略低于广播级的摄像机,但也常常被各电视台作为非专业性播出而采用。

DV的基本指标:码率 25 Mbits/s 720x576, 25fps (PAL), 720x480 29.97 fps (NTSC); YUV 4:2:0 (PAL), YUV 4:1:1 (NTSC) ;音频 48KHz, 16bit 立体声,优于CD的质量。

DV 系统的亮度信号的取样频率高达13.5MHz,而色信号的取样频率也可达3.375MHz,清晰度理论上可达500线,视频信噪比可达54dB。

DV格式是每帧10条磁迹(525/60制)或12条磁迹(625/50制)。

视频视频是构成视频画面的电磁信号。

可流通于电子装置内,例如缆线、天线、碟状卫星和电视。

视频自源头送出之后,就包含了固定数量的信息,当这些信号流过传送装置时,其它电磁来源也会附加额外的信息,这通常称为干扰 (如果您在电视上放置迷你天线,应该就知道这指的是什么----雪花点、斜波纹等等)。

模拟和 DV 视频的差别在于后者的视频信号将于电磁通讯的传送与接收端进行解译。

模拟视频模拟视频也就是我们所谓的 "原始" 视频。

所有组成视频画面的信息都来自传送装置。

在通讯的接收端,所有文件 (原始和附加的信息) 都会照单全接,并解译成电视或摄像机的视频画面(这就是现在的普通家用电视)。

因此若录像机缆线位于电源线旁边,或 Hi8 摄像机的带子太过老旧,文件就可能有所增加或改变,进而降低视频画面的质量,影像画面就会不清楚或有干扰。

电脑摄像头调试技巧获得更好的视频效果

电脑摄像头调试技巧获得更好的视频效果

电脑摄像头调试技巧获得更好的视频效果近年来,随着网络直播、视频会议和远程教育的兴起,电脑摄像头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但是,为了获得更好的视频效果,我们需要对电脑摄像头进行一些调试。

本文将分享一些电脑摄像头调试的技巧,帮助您获得更清晰、更流畅的视频效果。

一、选择合适的摄像头首先,选择一款适合您需求的电脑摄像头非常重要。

市面上有许多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摄像头,有些甚至可以提供高清、广角、自动对焦等多种功能。

在选择时,您可以考虑自己的使用需求和预算,选购一款适合自己的摄像头。

二、调整摄像头的位置摄像头的位置对视频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般来说,将摄像头放置在屏幕正上方或略微偏下的位置可以获得最佳效果。

如果摄像头太高或太低,会让您的脸部显得扭曲或变形。

此外,摄像头距离您的面部应保持适当的距离,通常为50-80厘米,这样可以使您的脸部更清晰地呈现在视频中。

三、调节摄像头的曝光和对比度曝光和对比度是影响视频质量的重要因素。

如果曝光过高,视频可能会过于明亮;如果曝光过低,视频可能会过于暗淡。

同样,对比度过高可能导致细节丢失,对比度过低则会使视频显得模糊。

因此,您可以通过电脑摄像头软件或系统设置来调整曝光和对比度,以达到最佳的视频效果。

四、调整摄像头的白平衡白平衡是指摄像头校准光线颜色的过程,可以使视频中的颜色更加真实和自然。

如果白平衡设置不正确,视频可能会呈现出色彩偏差或变得过于冷暖。

因此,您可以通过调整白平衡来改善视频效果。

一般来说,您可以选择自动白平衡,或者根据实际情况手动调整白平衡。

五、确保良好的光线环境良好的光线环境对于获得更好的视频效果至关重要。

强烈的背光或光线不足都会对视频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在使用电脑摄像头时,尽量选择光线明亮且均匀的环境。

避免将摄像头朝向光源,以免产生过曝或阴影效果。

如果环境光线不足,您可以考虑使用辅助灯光来提供更好的照明条件。

六、减少视频占用带宽在进行视频直播或视频会议时,为了获得更好的视频效果,确保网络带宽的稳定和充足非常重要。

拍摄高动态范围(HDR)照片的技巧

拍摄高动态范围(HDR)照片的技巧

拍摄高动态范围(HDR)照片的技巧拍摄高动态范围(HDR)照片已经成为许多摄影爱好者追求的目标。

HDR照片能够在一幅图像中捕捉到更广泛的亮度范围,使画面更加细腻,色彩更加丰富。

本文将介绍一些拍摄HDR照片的技巧,帮助你提高拍摄效果。

1. 选择适当的场景HDR照片适用于具有较大亮度范围的场景,比如夜景、日落或室内有强烈对比度的场景。

在选择场景时,注意观察光线的亮度差异,避免拍摄过于平坦的场景,否则HDR效果将不明显。

2. 使用三脚架由于HDR照片需要拍摄多张照片并合成,使用三脚架可以确保照片之间的对齐度。

稳定的脚架有助于保持图像细节的清晰度,避免模糊或抖动。

3. 调整曝光为了获得更广泛的亮度范围,需要拍摄多张曝光不同的照片。

开始时,将相机设置为自动曝光模式,拍摄一张标准曝光的照片。

然后,逐步调整曝光值,拍摄亮度逐渐增加和减少的照片。

确保每张照片之间的曝光值有一定的差异,通常为1到2个EV(曝光值)。

4. 使用防抖功能在拍摄HDR照片时,不同曝光的照片需要在同一位置拍摄。

使用相机的防抖功能可以减少因手持相机而引起的抖动和移动,确保照片对齐。

5. 拍摄原始格式照片原始格式(RAW)照片捕捉到更多的图像细节和数据,提供更大的后期处理余地。

在拍摄HDR照片时,选择拍摄原始格式,以便能够在后期精确地控制曝光和色彩。

6. 使用HDR软件合成照片拍摄完曝光不同的照片后,使用专业的HDR软件将它们合成为一张照片。

常用的HDR软件包括Photomatix、Adobe Photoshop和Lightroom。

在合成过程中,调整参数以获得所需的效果,比如细节增强、色彩饱和度和对比度调整等。

7. 注意调整细节在合成完HDR照片后,可能需要进行一些后期调整来细化图像。

通过控制高光、阴影和中间调来调整图像,使照片更加平衡和自然。

同时,注意不要过度调整,避免产生过于艳丽或不真实的效果。

8. 实践与尝试拍摄HDR照片是一个需要不断实践和尝试的过程。

快速将旧视频修复为高清画质

快速将旧视频修复为高清画质

快速将旧视频修复为高清画质越来越多的人对于视频编辑感兴趣,并希望能够将他们拍摄的旧视频修复为高清画质。

Adobe Premiere Pro是一款功能强大的视频编辑软件,可以帮助用户实现这一目标。

首先,打开Adobe Premiere Pro并导入您要修复的旧视频。

可以通过拖放文件或使用菜单栏中的“文件”选项来完成这一步骤。

接下来,您需要对视频进行处理以提高画质。

在“效果”面板中,您可以找到一些有助于改善视频质量的滤镜和修复工具。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方法:1. 去噪声过滤器:旧视频可能包含许多噪点和颗粒,这会影响画质。

通过在“效果”面板中搜索并应用去噪声过滤器,可以降低这些干扰。

您可以调整滤镜的参数,直到达到最佳效果。

2. 色彩校正工具:颜色可能会因为磁带老化或其他原因而褪色。

在“效果”面板中搜索并应用色彩校正工具,您可以通过调整色彩和饱和度来改善视频的色彩效果。

3. 锐化:某些旧视频可能会出现模糊的问题。

通过在“效果”面板中搜索并应用锐化工具,您可以提高视频的清晰度和细节。

除了以上这些基本的修复工具,您还可以尝试其他高级功能,例如运动跟踪、图像稳定等。

这些功能可帮助您进一步提高视频的质量,使其更加清晰和稳定。

在使用这些工具时,记得要不断预览和调整,以获得最佳的修复效果。

另外,您还可以将修复后的视频与原始视频在时间轴上进行比较,以确保修复的效果符合预期。

一旦您完成了所有的修复工作,接下来就是导出您的修复视频。

在菜单栏中选择“文件”>“导出”>“媒体”,然后调整输出设置,以确保您的高清修复视频符合您的需求。

最后,点击“导出”按钮,等待软件处理和导出视频。

总结起来,Adobe Premiere Pro是一款非常实用的软件,可以帮助用户将旧视频修复为高清画质。

通过使用各种滤镜和修复工具,您可以去除噪点、改善色彩、增强锐度等,最终得到满意的修复结果。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修复视频是一个耗时的过程,需要充分的耐心和技术。

视频画质改善技巧 使用Adobe Premiere Pro增强视频细节

视频画质改善技巧 使用Adobe Premiere Pro增强视频细节

视频画质改善技巧:使用Adobe PremierePro增强视频细节视频制作过程中,图像细节的清晰度和质量对于最终效果至关重要。

作为专业的视频编辑软件,Adobe Premiere Pro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增强视频的细节,提升画质。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技巧,帮助你在Premiere Pro中实现这个目标。

1. 调整清晰度和锐度在编辑面板中,我们可以找到”影像修整“,通过调整”清晰度“和”锐度“这两个参数来增强视频的细节。

清晰度可以让图像更加鲜明,细节更加清晰可见,而锐度可以增加图像的边缘锐利度。

根据视频的需求和个人喜好,可以适当调整这两个参数,以达到最佳效果。

2. 应用“增强细节”滤镜Premiere Pro提供了许多内置的滤镜和特效,可以用来增强视频的细节。

其中一个常用的滤镜是“增强细节”。

通过在编辑面板中将该滤镜应用到视频上,可以增强细节的对比度,并使其更加清晰可见。

调整滤镜参数,如清晰度和对比度,以适应不同场景和画面需求。

3. 使用插件进行降噪处理有时候,视频画面上可能存在噪点或噪音,影响了细节的展现。

在Premiere Pro中,可以通过使用降噪插件来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Neat Video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插件,它可以帮助我们降低视频中的噪点和颗粒,并提升画质。

安装并应用插件后,在插件的控制面板中调整参数,以获得最佳的降噪效果。

4. 利用色彩校正工具增加对比度色彩对比度是影响视频画质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Premiere Pro中,我们可以通过使用“三方色彩校正插件”或者调整“曲线”工具来增加画面的对比度。

通过提高亮度和调整阴影和高光的明暗程度,我们可以使图像细节更加丰富,色彩更加饱满。

5. 利用色彩校正工具增强细节除了增加对比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调整色彩校正工具中的一些参数来进一步增强视频的细节。

例如,调整“清晰度”,可以增加图像的细节表现力;调整“饱和度”,可以使图像更加鲜明和生动。

5dsr使用技巧

5dsr使用技巧

5dsr使用技巧5DSR使用技巧:1. 使用防抖功能:5DSR配备了内置的防抖功能,可以帮助减少由手部抖动引起的图像模糊。

确保将防抖功能打开,并在拍摄时选择合适的快门速度。

2. 利用高分辨率模式:5DSR拥有超高的5010万像素传感器,可以捕捉到极为丰富细节的图像。

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使用高分辨率模式,将多张照片合成为一张更高分辨率的图像。

3. 使用RAW格式拍摄:5DSR支持RAW格式拍摄,这意味着相机会捕捉到更多的图像数据,并保留更多的细节和动态范围。

后期处理时,可以更好地调整曝光、色彩和对比度等参数,获得更好的图像质量。

4. 注意适当的曝光:5DSR在曝光方面表现出色,但在高对比度的情况下,仍然容易出现亮部过曝或暗部欠曝的问题。

使用阴影/高光警告功能(Zebra),可以帮助判断亮度分布,避免过度曝光或欠曝。

5. 熟悉对焦系统:5DSR采用了61点高密度自动对焦系统,可以在各种复杂的拍摄环境下快速锁定焦点。

利用不同的对焦模式和焦点选择区域,可以满足不同拍摄需求。

6. 选用高质量镜头:作为一台高像素相机,5DSR需要与高质量的镜头搭配使用,以发挥其最佳性能。

选择具有高分辨率和优秀光学性能的镜头,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相机的高像素传感器。

7. 使用三脚架:在需要最大程度减少图像模糊的情况下,使用三脚架可以提供更稳定的拍摄环境。

尤其是在使用高分辨率模式时,三脚架可以确保不同图像的对齐和合成。

8. 调整降噪参数:5DSR在高ISO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噪点,通过调整降噪参数,可以在保留细节的同时降低噪点的影响。

根据实际情况和个人喜好,调整降噪参数以获得最佳的图像质量。

9. 使用自定义功能:5DSR提供了丰富的自定义功能,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和拍摄习惯进行调整。

通过合理设置自定义按键、菜单选项和功能模式,可以提高操作效率和拍摄体验。

10. 经常进行固件升级:官方固件升级通常会优化相机性能并修复一些问题。

定期检查并安装最新的固件升级,可以让你的5DSR保持最佳状态。

如何调整视频的亮度对比度和色彩

如何调整视频的亮度对比度和色彩

如何调整视频的亮度对比度和色彩在编辑和处理视频的过程中,调整亮度、对比度和色彩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参数的调整可以使得视频画面更加生动鲜明,同时也能够改善观看体验。

本文将向您介绍一些调整视频亮度、对比度和色彩的方法和技巧。

一、调整亮度亮度是指图像的明暗程度。

在调整视频亮度时,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提高或降低视频的亮度,以获得最佳的视觉效果。

1. 亮度调节工具:视频编辑软件通常都提供亮度调节工具。

您可以在编辑软件中找到“亮度”或“曝光度”选项,并通过滑动条或输入数值来调整视频的亮度。

2. 调整范围: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亮度的范围。

过高的亮度可能使画面过曝,细节丢失;而过低的亮度则会导致画面过暗,难以辨认。

3. 预览效果:在进行亮度调整时,务必实时预览视频效果,以确保调整后的视频画面符合预期。

二、调整对比度对比度是指图像中最亮与最暗区域之间的差异程度。

增加对比度可以使得图像中的细节更加清晰,色彩更加鲜明。

1. 对比度调节工具:大多数视频编辑软件都有对比度调节工具。

您可以找到“对比度”选项,并通过滑动条或输入数值来调整视频的对比度。

2. 调整幅度:根据需要,适度增加或减小对比度的幅度。

过高的对比度可能会导致图像过于压缩,细节丢失;而过低的对比度则会使图像变得暗淡无力。

3. 平衡亮度与对比度:在调整对比度时,应注意平衡亮度和对比度的关系。

调整对比度过程中,可能会影响到亮度的感知。

因此,您应该在亮度和对比度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三、调整色彩色彩调整可以使视频画面更加鲜明、丰富,同时也可以通过调整色彩来强调视频的主题或情感。

1. 色彩调节工具:视频编辑软件通常都提供色彩调整工具。

您可以找到“色彩”或“饱和度”选项,并通过滑动条或输入数值来调整视频的色彩。

2. 饱和度调整:饱和度是指图像中颜色的鲜艳度。

适度增加饱和度可以使图像更加生动,而过高的饱和度可能会导致颜色过于艳丽、失真。

3. 色调调整:通过调整色彩的色调,可以使得图像呈现出不同的色调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DV画质发挥到极限的方法 要想利用好DV,拍摄并制作出接近大型专业摄像机画质的节目,就需要前后期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目的。前期设备是首要条件,为节目打好基础。因此,DV摄像机非常关键,一定要选择DV机中的上品。 目前顶级的小型DV摄像机有Sony DSR-PD150/190,松下AG-DVC180/180A。这两款小型DV摄像机都被厂商定位于专业用途,也就是说,画面质量非常接近专业的大型摄像机。通过上期的画质对比,也可以证明这一点。本文的论述将继续以SONY DSR-PD150为例,来具体说明如何扬长避短,使DV画质完美呈现。 A 尽量使用摄像机的自动功能 小型摄像机的各种操作按键受到摄像机体积的限制,不可能做得很大,这就给实际操作带来某些不便。幸好有全自动功能。有些专业人士很是看不上这些自动功能,认为自动就是不专业。这是一个误区。某些早期小型摄像机的自动功能的确不太好用,不准确。例如:焦点不准、白平衡不准等等。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缺点已经逐渐被克服了。虽然现在DV机自动功能的设计不可能适用所有情况的拍摄,但是绝对适用于大多数情况,因此我们只要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自动功能会不准确或效果不好,需要改为手动方式操作就可以了。这方面,摄像机的说明书一般会有详细地说明,不同的摄像机还会有一些具体的差异。这里就不详细说明了。 DV机在一些高级使用者的手里,当然会发挥更加出色的拍摄效果,这个时候,DV的手动功能为这些人提供了方便。使他们可以获得在自动功能下不能实现的一些特殊效果。例如:拍摄暖调、冷调的画面,控制景深等等。即使是这样的用户,在需要拍摄正常的画面时,也建议使用自动功能。因为摄像机小型化了,某些操作与大型摄像机相比,还是有很多不方便。这也是多数用惯了大摄像机的人不喜欢小机器的原因。他们习惯了自己去完全控制摄像机,不放心机器的自动功能,生怕拍摄失误。其实大可不必,就像使用计算器一样,你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它会算错数,除非是你按错了键或是计算器坏了。 B 在特殊情况下注意用光(补光) 很多初学者认为只要买到一台高档的DV摄像机,所拍摄的画面就自然具备了专业水准。这也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即使使用真正高档的广播级摄像机,如果不按照技术要求使用,不了解摄影方面的知识,也只能拍到非常糟糕的画面。 常见的就是被拍摄主体灰暗、没有层次。这个时候,你会怀疑是不是摄像机有毛病了?其实是你不了解摄像机的宽容度。人眼可以适应光线的亮暗范围非常大,机器就不行了。机器可以接受的亮暗范围就叫宽容度。好的摄像机宽容度会大一些,但比人眼还差很远,即使是胶片,也不如人眼直接看到的层次丰富。当景物的亮暗范围超出了机器的宽容度,就会表现为亮度的两个极端色彩,即黑色和白色。 这两幅图片是在相同的环境下,由于摄像机的宽容度不同造成的图像亮暗部层次损失的对比。好的摄像机可以尽量多的保留层次,而较差的摄像机就不行了。 一般的画面中,总是存在不同方向和角度的光线,直射光、散射光、反射光、折射光等等。简单讲,我们看到的任何物体,都是由反射光线投射到眼中所形成的。光线最亮的地方与最暗的地方之比就叫做光比(这样说并不准确,但容易理解)。把光比控制在摄像机的宽容度范围之内,就会获得色彩明快、层次丰富的画面。因此,合理、有效、有意识的利用光线,就是每一个拍摄者必须掌握的技能。关于这方面,要多做实验和对比(当然也有现成的书籍可以学习),以了解自己手中DV机的宽容度。一般来说,不论你使用的是什么档次的DV机,只要光比尽量的小,都会获得层次相当丰富的画面(且不论画面的细腻程度——就是细节清晰度),所以,拍摄阴天或阴影里的景物一般会获得层次相当丰富的画面(因为这样的光线情况下光比较小)。 这是使用PD150在晴天阴影里拍摄的花卉视频截图,画面中没有出现大面积的到达或接近极限的黑和白,可以这样理解,景物所有的亮暗层次都被包容进来了。也就是说拍摄到了层次非常丰富的图像。这就是充分利用了摄像机的宽容度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自然景物的亮暗层次。 当在阳光下拍摄时,由于光比较大,花瓣上受到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明显偏亮,色彩和层次就逊色很多。这还不是最糟糕的,因为花瓣上还能够看出一些筋脉的细节。 对比以上两张图片,某些人可能认为后一张图片似乎更好。其实这是人眼的错觉。当一幅画面中的反差较大时,视觉感受是明快锐丽,轮廓感觉会清晰一些。人眼总是会忽略图像中的层次细节。 理解了上面说的,就能够明白为什么一定要强调补光。 那么,什么是特殊情况呢?就是光比大于摄像机宽容度的拍摄情况。例如在室内拍摄,人物站在窗户前面,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光比较大的拍摄情况。适当的补光,是给摄像机留出充分分辨景物细节层次的余地。使拍摄的画面更加趋于专业水准。 C 尽量避免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拍摄 虽然很多家用DV摄像机都宣称能够在极微弱的光线下拍摄到画面内容,但是必须明白一点,要想拍摄到符合专业要求的画面,满足摄像机最低的光照要求是必需的。在专业摄像机的技术参数里都会有最低照度、灵敏度、信噪比等内容。这些内容明确地说明了摄像机可以拍摄到正常画面的最低要求。而在家用摄像机里,几乎看不到这些参数的介绍,可能家用机的制造商认为这些参数过于专业,没有必要让使用者了解,或者出于商业目的,故意隐瞒。 但是,这些性能的实际状况是客观存在的,虽然没有告知消费者。 一个简单的道理,大家一定都明白,专业的摄像机的制造工艺及技术要求比家用摄像机高很多。家用摄像机会强调众多具有娱乐性的功能。比如众多的数字特技效果等等。因此,在弱光下的表现绝对不会优于专业摄像机。 所谓可以在微弱光线下摄取图像,实际上是以牺牲图像质量为代价的。用过家用DV机的朋友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弱光拍摄时,自动聚焦功能不好用了,焦点经常大范围的变化;图像上也会出现非常明显的噪波(不断跳动的颗粒);色彩失真严重。 不论是专业摄像机还是家用摄像机,都有一个功能叫“增益”。这个功能的作用就是将所拍摄到的比较灰暗的图像用电子的方式进行放大,从而使画面看上去亮度适中。但是电路中会存在本底噪声,正常拍摄时,这种噪声很小,看不出来;当使用增益功能对图像亮度进行放大时,也会把噪声放大,反映到画面上,就是噪波(不断跳动的颗粒)。因此,除非万不得已,不要在微弱的光线下拍摄。即使是专业摄像机也不可能拍摄到没有噪波的画面。影视剧里看到的夜景,其实是由专业灯光师营造的画面气氛,拍摄现场其实比真实的夜景要明亮许多。 家用摄像机的“增益”功能通常是置于自动位置的。最好将这个开关关闭。这样就可以拍摄到没有噪波的画面了,但是弱光下,画面就会偏暗,甚至很暗。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没办法。我们需要的是优秀的画质,一切不利于获得这种画质的因素必须排除。 D 注意拍摄的稳定性 这是个最能体现拍摄者是否具备专业水平的内容。我在专业院校学习时,老师就不断强调拍摄的基本要求:平、匀、稳、准,而且会有专门的训练,在工作中同事之间也会不断指出缺点,研究拍摄方法。因此,大多数的电视节目让人看到的是稳定的画面。另外,肩扛式的摄像机也有利于保持画面的稳定。 经常看到用小型DV摄像机拍摄的画面,晃动的非常厉害,视觉很不舒服。这样的画面不论是谁都会说:不专业。 机器的体积小型化,虽然使携带更加方便,但是保持画面稳定就更加困难了。很多小型摄像机带有光学图像稳定系统,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不是特别明显。归根结底还要在操作上多注意。 一般情况下,最好使用三角架。这是保证画面稳定的最佳方法。电视台的很多节目组对使用三脚架有非常细致的规定,目的就是保证画面稳定。DV摄像机本来就不重,为了拍出具有专业水准的画面,多带一个三脚架也不麻烦,建议大家还是带上吧! 还有很多简单实用的方法,来辅助手持DV拍摄的稳定。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E 调节拍摄画面的锐度 不知道其他的DV摄像机是否有此功能,Sony PD150/190有这个功能。它可以增加图像轮廓线的对比度,使图像看上去更加清晰一些。 在我的拍摄实践中,发现用PD150正常的设置,与松下的180拍摄的画面比较,画质偏柔和,当把锐度调高以后,感觉好多了。上期杂志中也做过了和专业摄像机的对比,也存在锐度问题。 这个问题的产生本人估计与DV的格式有关。由于需要兼顾各种各样的画面内容,又要保持5:1的恒定压缩比,确实也够难的。通过将锐度降低一点,也许可以更广泛的兼顾各种内容的画面,使画质看上去不会有较大的区别。这些都是画面细节方面的问题。需要仔细分辨,才可以察觉。本文的目的是要充分利用DV的画质,因此也要关注这个问题。是否具有广泛性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F 多使用镜头的广角端拍摄 对于刚刚购买了DV机又没有太多的专业知识的的朋友来说,这是个非常好的建议。大多数人对长焦镜头非常感兴趣,可能源于望远镜情节。喜欢把镜头推到尽头,可以拍到远处的精彩画面。但是,长焦镜头的性能是初学者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很快掌握的。变焦镜头的广角端具有视角范围大,在空间有限的环境可以更多的容纳景物;景深大,可以轻松获得焦点清晰的画面;相同的晃动,使用镜头的广角端画面抖动不明显等等优点。因此,初学DV拍摄的人应该尽量多使用广角。待有了一定的摄影经验和知识时,再去追求长焦画面的气氛效果。 我经常想:用好手中的DV机,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让每一个人看到你所拍的画面都误认为是出于大型专业摄像机,岂不也是一种乐趣。 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仅仅依靠好的DV摄像机还不够。毕竟,DV的本质决定了它的质量还是比不上大摄像机。这里探讨的就是要在最终完成的画面上尽可能接近专业。所以,后期的处理和调整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下期将主要探讨这方面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