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代偿肝硬化患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情况和危险因素

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情况和危险因素

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情况和危险因素1. 引言1.1 社区获得性肺炎概述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社区环境中获得的肺炎,通常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

这种肺炎通常不需要住院治疗,而是在家中或社区卫生机构进行治疗。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主要影响老年人、儿童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

社区获得性肺炎具有突发性和多样性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等。

区分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致病菌种类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在预防社区获得性肺炎方面,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疫苗接种、避免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等措施十分重要。

及时就医、合理使用抗生素也是防控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关键措施。

通过加强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认识和预防控制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病率和减少疾病的传播。

【字数:232】2. 正文2.1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病情况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社区环境中感染的肺部疾病,通常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

这种疾病常见于季节变换时期,尤其是冬季。

据统计,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尤其影响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病情况与年龄、健康状况和生活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老年人和婴幼儿是易受感染的高危人群,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

长期接触空气污染、吸烟、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肺部疾病)的人群也容易罹患社区获得性肺炎。

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呼吸急促、胸痛、疲劳等,严重病例可能会导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及时发现和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至关重要。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饮食、避免接触病原体等。

了解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病情况对预防和治疗该疾病非常重要。

只有通过加强健康意识、改善生活方式和遵医嘱进行治疗,才能有效防止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生和传播。

2.2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1. 年龄因素:年龄是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老年人和婴幼儿由于免疫系统功能较弱,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侵袭,从而增加了患肺炎的风险。

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情况和危险因素

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情况和危险因素

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情况和危险因素随着COVID-19疫情的出现,获得性肺炎引起了全球关注。

在社区中,获得性肺炎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

此外,许多危险因素已经发现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有关。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一种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的肺炎,这些病原体通常在日常生活中被传播。

该疾病通常发生在社区设置如学校、医院、长期护理设施、教堂或购物中心等公共场所中,在这些场所中,人们易于相互接触,从而传播疾病。

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免疫功能、疾病史、药物使用、手卫生、身体不健康、吸烟等。

老年人和小孩是发生获得性肺炎的高危人群,这是因为他们的身体免疫功能较差。

此外,糖尿病、肾脏疾病、癌症、肝病、心血管疾病以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疾病也会增加患获得性肺炎的风险。

药物使用是获得性肺炎的另一个危险因素。

使用种类、剂量和时间长短不当的药物可能会削弱免疫系统的功能。

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已被发现增加了获得性肺炎的发病率。

手卫生是预防获得性肺炎的重要措施之一。

人们不良的手卫生实践,如不洗手或洗手不干净,可能导致传染病的传播。

因此,每次洗手的时间应该至少持续20秒,用肥皂和温水清洗,然后用干净干毛巾或纸巾擦干净双手。

身体不健康,如营养不良、慢性疾病、超重、缺乏睡眠等,也会增加患获得性肺炎的风险。

吸烟也是导致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吸烟者肺部已经受损,因此获得性肺炎的发病率较高。

总的来说,社区获得性肺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许多危险因素已被证明和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有关。

预防疾病的最佳方法是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包括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适当的药物使用、正常的睡眠和饮食以及不吸烟。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社区管理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社区管理

·全-专结合论坛·【编者按】 2018年欧洲肝病学会(EASL )肝硬化专家组通过检索PubMed 和Cochrane 等数据库把工作扩展到所有尚未被既往指南涵盖的肝硬化并发症诊治,率先在全球制定包括失代偿期肝硬化所有并发症即:腹腔积液、低钠血症、消化道出血、细菌感染、急性肾损伤、肝肾综合征、慢加急肝衰竭等在内的临床实践指南,临床医生可参照该指南更全面的管理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

社区管理是专科诊治后续医疗的延续,其不仅可以加强相关疾病防治宣传,还能为患者提供基础医疗、营养及心理干预等支持。

随着我国相关医疗政策的完善、中国大健康理念的提出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工作重点也逐渐转向社区管理、慢病管理,而全科医生是社区医疗管理工作的主要参与者,是疾病长期规范管理的重要承担者。

基于此,本文在《2018年欧洲肝病学会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管理临床实践指南》的基础上,重点对失代偿期肝硬化家庭-社区管理中的疾病防治、营养支持、心理干预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阐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诊疗中家庭-社区管理的重要性,更新基层医生的专业知识,为更好的改善该类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提供医疗支持。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社区管理陈娟,尹学红,孟庆华*【摘要】 本文结合2018年发布的《欧洲肝脏病学会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管理临床实践指南》中关于失代偿期肝硬化相关并发症的诊疗,引发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诊疗环节中社区管理的讨论,以期全科医生在诊疗和预防工作中做出合理决策,提高该类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等。

【关键词】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症;管理;实践指南;全科医学【中图分类号】 R 575.2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341陈娟,尹学红,孟庆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社区管理[J].中国全科医学,2020.[Epub ahead of print].[]CHEN J,YIN X H,MENG Q H.Community-based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decompensated liver cirrhosis[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20.[Epub ahead of print].Community-based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Decompensated Liver Cirrhosis CHEN Juan ,YIN Xuehong ,MENG Qinghua *Beijing Youan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69,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MENG Qinghua ,Chief physician ;E-mail:wj5773@【Abstract 】 Based on the review of the 2018 EAS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Decompensated Cirrhosis,we discussed community-based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management of decompensated cirrhosis patients,hoping to help general practitioners to make rational management decisions and deliver preventive interventions benefiting the prognosis and quality of life when managing such patients.【Key words 】 Decompensated cirrhosis;Complications;Management;Practice Guidelines;General Practice日常咨询指导工作以及心理干预等,这在专科医生与全科医生协作管理下,做到医院有效治疗、社区顺利康复疗养及家庭积极参与相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1]。

一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历讨论

一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历讨论

一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历讨论病历讨论:一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基本信息:患者为男性,年龄45岁,居住在某社区。

无明显基础疾病,无旅行史,无与已知确诊患者接触史。

主诉:40℃高热、咳嗽、乏力。

病史回顾:患者于一周前出现咳嗽症状,痰为白色粘稠,无明显咳痰困难感,没有胸闷或气促等呼吸困难的症状。

患者病情逐渐加重,体温升高,乏力加重。

患者自我隔离,在家休息。

体格检查:体温40℃,心率90次/分钟,呼吸频率20次/分钟,血压130/80mmHg。

听诊肺部可见湿啰音,心肺未见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4×10^9/L,淋巴细胞计数为8×10^9/L;C-反应蛋白升高,为30mg/L;血氧饱和度为93%。

胸部X光示双侧肺部弥漫性炎性改变。

初步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进一步诊断与治疗:1. 病原学检查:患者即刻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显示阳性。

根据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检查,患者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2. 支持性治疗:给予患者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控制患者体温。

饮食上,适当增加营养,及时补充体内水分。

患者需要充分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3. 抗感染治疗:考虑患者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需及时给予抗病毒治疗。

建议使用灰黄霉素或阿奇霉素,早期使用抗菌药物有助于控制病情。

此外,还需监测患者病情进展,根据临床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隔离措施与追踪检测:患者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病毒传播至其他人群。

同时,需对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追踪检测,以尽早发现和控制潜在感染者。

5. 病情观察与随访: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包括体温、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随访期间,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 宣教与心理支持:给予患者必要的宣教,包括新型冠状病毒的知识、预防措施、生活习惯的调整等。

此外,还需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帮助其积极面对疾病,提高康复意愿。

结语:本病例为一例社区获得性肺炎,通过临床表现、病史回顾、辅助检查等方法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基层诊疗指南

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基层诊疗指南
雾化、体位引流、翻身拍背等物理疗法促进痰液排出。 ▪ 体温过高时可采用物理降温或使用解热退热药物,但需注意过度
使用退热药物可能造成患者大量出汗,产生水、电解质紊乱,增 加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故临床应用时需谨慎。
治疗
▪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不应用于退热。短期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能降 低合并感染性休克CAP患者的病死率。推荐琥珀酸氢化可的松 200 mg/d[1]。
治疗
2.初始治疗有效的处理[1,31]: (1)经初始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者可继续原有抗感染药物治疗。 (2)对达到临床稳定且能接受口服药物治疗的患者,改用同类或 抗菌谱相近、对致病菌敏感的口服制剂进行序贯治疗。
治疗
3.初始治疗失败的定义: ▪ 初始治疗后患者症状无改善,需要更换抗感染药物,或初始治疗一度改
X线胸片示区域性肺血管纹理减少,有时可见尖端指向肺门的楔 形阴影。动脉血气分析常见低氧血症及低碳酸血症。D-二聚体多 有升高。
诊断、病情评估与转诊
(五)病情评估 ▪ 根据CAP的严重程度,选择治疗场所及转诊。基层医疗机构推荐
CURB-65(C:confusion,U:uremia,R:respiratory rate,B: blood pressure)或CRB-65评分。见表1。
善又恶化,病情进展,认为初始治疗失败[1,32,33]。 (1)进展性肺炎:在入院后病情进展为急性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支持 或脓毒性休克需要血管活性药物治疗。 (2)对治疗无反应:初始治疗48~72 h,患者不能达到临床稳定标准。 (3)出现局部或全身并发症,如肺炎旁积液、脓胸、肺脓肿、脓毒血症 及转移性脓肿[34]。
▪ 对有误吸风险患者,吞咽康复训练、口腔护理、改变进食的途径 (如鼻胃管)减少误吸。老年住院CAP患者应评估深静脉血栓风 险,必要时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

2018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指南

2018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指南

(一)定义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指在医院外罹患的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在入院后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二)流行病学CAP是全球第六大死因,在全球所有年龄组都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医疗卫生资源的主要负担之一。

欧洲及北美国家成人CAP的发病率为(5~11)·1 000人·年。

中国目前仅有CAP年龄构成比的数据,尚无成人CAP的发病率数据。

2013年一项国内研究结果显示,16 585例住院的CAP患者中≤5岁(37.3%)及>65岁(28.7%)人群的构成比远高于26~45岁青壮年(9.2%)。

CAP的病死率随患者年龄增加而升高,其病死率亦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2012年我国肺炎的死亡率平均为17.46/10万,1岁以下人群的死亡率为32.07/10万,25~39岁人群的死亡率<1>85岁人群的死亡率高达864.17/10万。

CAP致病原的组成和耐药特性在不同国家、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且随时间的推移发生变迁。

目前国内多项成人CAP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肺炎支原体和肺炎链球菌是我国成人CAP的重要致病原,其他常见病原体包括流感嗜血杆菌、肺炎衣原体、肺炎克雷伯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少见。

我国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A-MRSA)肺炎仅有少量儿童及青少年病例报道。

对于特殊人群如高龄或存在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肾功能衰竭、糖尿病等),肺炎克雷伯杆菌及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菌更加常见。

我国某些地区研究显示,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率为63.2%~75.4%,对口服青霉素的耐药率达24.5%~36.5%,对二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为39.9%~50.7%,但对注射用青霉素和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9%和13.4%);肺炎支原体对红霉素的耐药率达58.9%~71.7%,对阿奇霉素的耐药率为54.9%~60.4%。

规培人机对话考试《放射肿瘤科》练习题

规培人机对话考试《放射肿瘤科》练习题

放射肿瘤科单选题(共300题)1 .男性,52岁,因咳嗽、胸闷、气短1周收入院。

查体:T37.5℃,R24次/分,口唇发绀,左锁骨上可触及一花生米大之淋巴结,质硬、固定、无压痛,气管向左侧移位,右肺叩诊呈浊音,语颧明显减弱,呼吸音消失。

胸液常规示蛋白含量35g/L,WBC850×106/L,N20%,L80%,细胞学见大量淋巴细胞。

LDH800U/L,PPD(+)。

最可能的诊断是A . 右侧大叶性肺炎B . 右侧结核性胸膜炎C . 右侧恶性胸腔积液D . 右侧化脓性胸腔积液E . 右侧漏出性胸腔积液2 .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观察期间,下面哪项是错误的A . 不随便搬动患者,以免加重伤情B . 不给饮食,以防胃肠道穿孔而加重腹腔污染C . 可注射止痛剂,以减轻患者痛苦D . 积极补充血容量,并防治休克E . 注射广谱抗牛素以预防或治疗可能的腹内感染3 .男性,52岁。

6个月发现进食哽噎感,其后症状逐渐加重,近3周只能进全流质,体重减轻,体力下降。

查体:脉搏80次/分,血压17/12kPa,体温36.5℃,消瘦。

颈、锁骨上淋巴结未触及,化验正常,食管钡剂造影,于食管中、下段见8cm狭窄,黏膜破坏,其诊断是A . 贲门失弛缓症B . 食管良性肿瘤C . 腐蚀性食管灼伤D . 食管炎E . 食管癌4 .患儿,女,4个月。

偶然发现右腹部包块,中等硬度,光滑,无压痛。

应首先考虑的疾病是A . 右肾积水B . 右肾结石C . 右肾囊肿D . 右肾母细胞瘤E . 右肾错构瘤5 .既往身体健康的成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不包括A . 肺炎衣原体B . 肺炎链球菌C . 流感嗜血杆菌D . 铜绿假单胞菌E . 肺炎支原体6 .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是A . 手术B . 化疗C . 放疗D . 生物治疗E . 中医中药治疗7 .关于结核性腹膜炎的主要特点不正确的是A . 多见于青壮年B . 常有邻近器官结核病C . 常为慢性腹膜炎表现D . 常有腹泻与便秘交替E . 腹水常为漏出液8 .男,62岁。

社区获得性肺炎相关问题整理

社区获得性肺炎相关问题整理

社区获得性肺炎相关问题Liusydoc 2012-10-15整理感染性疾病是急诊科最常见的一类疾病,抗生素是急诊医师的一把利器。

由与各种原因,严重感染患者,尤其是跨系统、跨学科或伴有MODS的患者常滞留急诊科。

起始抗感染治疗和经验性抗生素的选择是急诊医师无从回避的问题。

各类感染性疾病中,肺部感染首当其冲。

研究表明,75%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在急诊科进行初始诊断和治疗。

因此,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急诊医师应当深度把握的疾病。

本文的内容来自国内国外社区获得性肺炎指南,并结合专家授课意见和个人理解整理,愿与大家分享。

应强调,在临床上完全照搬指南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本地区微生物流行病学和药敏状况是重要的诊治依据。

另外,一些“特殊”患者也不能完全按照CAP指南去治疗,这些患者包括:具有免疫抑制性疾病患者(包括接受实体器官、骨髓或干细胞移植者)、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或者长期(>30d)接受大剂量皮质激素治疗者、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者、CD4细胞计数<350cells/mm3的HIV感染者以及儿童肺炎患者(≤18岁)。

1、从分类谈起,肺炎需三个层次诊断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

肺炎可按解剖、病因或患病环境加以分类。

我们在做出肺炎的诊断时,应当清楚基于哪种分类标准,不能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

①按解剖分类:大叶性(肺泡性)肺炎、小叶性(支气管性)肺炎和间质性肺炎。

②按病因分类:细菌性肺炎、非典型病原体所致肺炎(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立克次体、弓形虫、原虫/卡氏肺囊虫、寄生虫等)(上述肺炎又称感染因素引起的肺炎)、理化因素所致肺炎(或称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肺炎,包括吸入性肺炎、坠积性肺炎、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过敏性肺炎、放射性肺炎、化学性肺炎等)。

③按患病环境分:社区获得性肺炎、医院获得性肺炎。

急诊医师对肺炎的诊断应至少包括以下三个层次,以全面把握肺炎患者的病情,给予恰当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 医药 2 0 1 4年 第 5 4卷第 2期
失代偿 肝硬化 患者合并社 区获得性肺 炎 危 险 因素 分 析
陈 晓巧 , 王 鹏 ( 顺 德 第一人 民 医院 , 广 东顺 德 5 2 8 3 3 0 )
摘要 : 目的 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合并社 区获得性肺炎 的发 生情 况及危 险因素。方 法 因素 L o  ̄s t i c 分析 。结果
1 I l 缶 床 资料
示, 计数资料用百分 比表示 。计量资料 比较采用独 立t 检验 , 构成比比较采用 检验 , 非正态分布资料 比较 采用 秩 和检 验 。肺 部 感 染 危 险 因素 分 析 采 用
L o g i s t i c 分 析法 , 单 因素分 析 P< 0 . 0 5的变 量纳入 多 因素 L o g i s t i c分析 。P< 0 . 0 5为差异 有统 计学 意义 。 单 因素分析 显示 , 年龄、 糖 尿病 、 上消 化道 出血 、 慢性肺 疾病 、 肝 性脑病 、 低 血红 蛋 白及 低 白蛋 白是失
代偿期肝硬化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危 险因素 ; 校 正年龄、 上消化道出血、 肝性脑病后 , 糖尿病 ( O R:
1 . 1 8 , 9 5 %C I : 1 . 0 2~2 . 8 9) 、 慢性 肺 疾 病 ( O R= 2 . 6 2, 9 5 %C I : 1 . 3 7 —6 . 5 9 ) 、 低血红蛋 白( O R= 1 . 7 5 , 9 5 %C I : 1 . 0 8~ 4 . 8 4 ) 及 低 白蛋 白( O R=2 . 0 6 ,
痰培养标本 , 培养 出致病菌株 3 2株 , 培养 阳性率为 6 9 . 6 % 。致 病 菌 株 以 G ‘ 杆菌多见 , 占6 8 . 8 %, 排 名
病、 慢性肺疾病 、 低血 红蛋 白及 低 白蛋 白血症是其独立危险 因素 。
中图分 类号 : R 5 7 5 . 2
文献标志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2  ̄6 6 X( 2 0 1 4 ) 0 2 4 ) 0 9 3 - 0 2
肺部感染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常见并发
症 之一 , 也 是造 成 患 者 死亡 的重 要 原 因 。 目前 对 于 失 代偿 期肝 硬化 合并 肺部 感染 的发 生情 况及 其危 险 因素 , 临床 研究 比较集 中于 院内感染 , 而 社 区感 染 的 相 关研 究较 少 。本 研究 回顾 性 分 析 2 0 0 8年 7月 ~ 2 0 1 3年 6月 收 治 的 1 2 0例 失 代 偿 期 肝 硬 化 患 者 的 临床资 料 , 观察失 代 偿 期 肝硬 化 患 者 合 并 社 区获 得 性 肺炎 的发 生情 况并探 讨 其危 险 因素 。
回顾 性分析 2 0 0 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年 7月 一 2 0 1 3年 6月收治 的 1 2 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 资料 , 观察社 区获得性 肺炎发 生情况 , 并进行 危险 1 2 0例患者 随访 时间为 ( 2 0 . 6±1 0 . 3 ) 个月 。随访 期间共有 1 8例 ( 1 5 %) 患者发 生社区 获得性肺炎 ; 糖尿病 ( O R=1 . 1 8 , 9 5 %C I : 1 . 0 2—2 . 8 9 ) 、 慢性 肺疾病 ( O R= 2 . 6 2 , 9 5 %C I : 1 . 3 7— 6 . 5 9 ) 、 低血 红蛋 白 ( O R=1 . 7 5 , 9 5 %C I : 1 . 0 8— 4 . 8 4 ) 及低 白蛋 白( O R= 2 . 0 6 , 9 5 %C I : 1 . 4 3~ 6 . 8 7 ) 是失 代偿期肝 硬化患者合并 社区获
发展 , 最终导致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是指存 在 腹水 、 肝 性脑病 、 食 管 胃底静 脉 曲张 出血 等情 况 的肝
硬化 。这类 患 者 由于 处 于疾 病 的终 末 期 , 常 常 出现 严重 的并 发症 而最终 导致 死亡 。感染 是失 代偿 期肝
染, 1 4 例( 7 7 . 7 %) 治愈 , 4例 ( 2 2 . 3 %) 死亡 。送 检
得性肺炎的独立危险 因素 ( P均 <0 . 0 5 ) 。结论 关键 词 : 肝硬化 ; 社 区获得性肺 炎 ; 危险 因素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2  ̄ 6 6 X . 2 0 1 4 . 0 2 . 0 3 8 ・
失代 偿期 肝硬化患 者合并社 区获得 性肺炎 的发生率 较高 , 糖尿
1 2 0例 失 代 偿 期 肝 硬 化 患 者 , 男 9 0例 、 女 3 0 例, 年龄 1 8~7 8岁 。原 发 病 为 乙 型肝 炎肝 硬 化 7 6
例, 丙型肝炎肝硬化 1 0例 , 酒精性肝硬化 1 2例 , 原
发性 胆 汁性肝 硬化 4例 , 其他 原 因肝硬 化 1 8例 。肝
硬化诊断依据 2 0 0 0年西安全 国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会议 制定 的标 准 J 。 随访 时 间 为 ( 2 0 . 6±1 0 . 3 ) 个
月 。随 访 期 间 共 有 4 例 ( 3 . 3 %) 患者 失 访 , 6例 ( 5 %) 转其 他 医院 , 1 2例 ( 1 0 %) 死 亡 。根 据 中华 医 学会 呼 吸病学 分会 制定 的社 区获得 性肺 炎 的诊 断标 准 j , 随 访 期 间共 有 l 8例 ( 1 5 %) 患 者 发 生 肺 部 感
9 5 %C I : 1 . 4 3~ 6 . 8 7 ) 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合并社 区获得 性肺 炎 的独立危 险 因素 ( P均 < 0 . 0 5 ) 。
3 讨 论
目前 我 国有 乙 型 肝炎 患 者 约 2 8 0 0万 , 大 多 是 慢 性 乙型肝炎 患者 。慢 性 乙型肝 炎经过 长期 反复 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