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2021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第四单元检测卷一、积累与运用。
(25分)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竹篾./轻蔑.别.扭/告别.摔.碎/草率.了事B.暮.色/帷幕.妥帖./字帖.晦.涩/诲.人不倦C.折损./陨.落星宿./露宿.陡峭./悄.然兴起D.契.约/楔.形冶.炼/陶冶.驿.站/络绎.不绝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 ( )A.修葺隐逸别出新裁南腔北调B.商酌循环如失重负举手打拱C.悲悯累赘香气四溢甘之如怡D.恍惚恩惠海阔天空圣贤豪杰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西南联大师生在山河破碎、颠沛流离....时,仍与国家民族共进退,体现了现代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大道从容。
B.晓丽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老师、同学请教,她这种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是值得肯定的。
C.为了特殊儿童教育的发展,他日夜操劳,鞠躬尽瘁....,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D.自己不付出劳动,怎能心安理得....地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4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3)濯.清涟而不妖(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编辑家、教育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B.《最苦与最乐》的作者是我国近代思想家、学者康有为,本文选自他的代表作《<饮冰室合集>集外文》。
C.《爱莲说》的作者是北宋著名的哲学家周敦颐。
本文主要运用衬托手法表现了作者的高洁情趣和追求。
D.《陋室铭》中的“铭”原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6.百善孝为先,阳光中学正在开展以“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邀请你参加,请完成下列任务。
(9分)(1)【扬孝德】下面是学校的活动通知,有多处错误,请找出二处并改正。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学情评估(含答案)

第四单元学情评估一、积累与运用(15分)请在相应的田字格中、括号里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
(第1~4题每句1分;第5题第(1)(2)(4)小题各1分,第(3)小题2分;第6~7题每题2分)1.故园东望路漫漫,。
(岑参《逢入京使》)2.,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3.刘禹锡在《陋室铭》中通过描写清新幽雅的居室环境展现陋室不陋的句子是:,。
4.《春夜洛城闻笛》中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5.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①奋斗是一种思想上的超越与坚持。
②奋斗从来都是一种心灵的垂炼,是对遭遇坎坷、崎岖、荆棘、阻饶、彷徨的克服。
③那些艰难困苦正是奋斗者成长的必经之路,没有任何奋斗者能够避免。
④也正是通过那些艰难困苦,让奋斗者的人生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⑤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⑥强者,总是从挫.()折中不断奋起、永不气馁.()。
⑦我们的民族就是这样的强者。
⑧千百年来,虽然历经苦难,但没有任何一次苦难能够将我们打垮。
⑨也正是在苦难中,我们的民族精神,意志,力量得到一次次升华。
(1)给加点字注音。
挫.()折气馁.()(2)②句有两个词语有错别字,请指出并改正。
“________”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3)④句是个病句,请将改正后的句子写下来。
(4)⑨句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改正后的句子写下来。
6.针对下面的情境,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傍晚,住在樱花广场旁边的李叔叔正在写科研论文时,窗外震耳欲聋的音乐骤然响起。
唉!广场舞又开始了。
李叔叔让她们别跳了,可那群人不但不听,反而跳得更欢了。
李叔叔只好站在窗口,气恼地望着狂舞的人群。
如果让你去劝跳舞的人,你会说:“______”A.天天都在这儿跳舞,还让不让人活呀!B.跳广场舞对别人的影响太大了,应该坚决禁止!C.你们再这样,我就给城管部门打电话,让他们来处理!D.跳广场舞虽然有益身心健康,但也要注意别人的感受,不能为了自己的痛快而影响别人的正常生活呀!7.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重点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和“律己严”这两种过人的品行。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运用。
(2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累赘.(zhuì)商酌.(zhuó)扛.起(káng)不蔓.不枝(wàn)B.修葺.(róng)撵.走(niǎn)招揽.(lǎn)任.重道远(rèn)C.驿.路(yì)菌.子(jùn)鸿儒.(rú)如释.重负(shì)D.契.约(qì)淤.泥(yū)德馨.(xīng)悲天悯.人(mǐ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恳切幕色拖沓诲人不倦B.妥贴感概朦胧海阔天空C.陡峭譬如折损颠沛流离D.简陋案牍修润以身做则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学问是“问”出来的,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发扬不耻下问....的精神,主动向老师请教,这样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
B.期末考试终于结束了,大家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开始筹划即将到来的暑假生活。
C.他不仅有悲天悯人....的情怀,而且还身体力行,常常去帮助有需要的人,给身边的人送去温暖。
D.想要改变国家的困境,我们青年任重道远....,无可卸责。
4.填入下面文字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业上许多有成就的人,学习探索往往到达废寝忘食的地步。
这与其说是“苦”,倒不如说是“乐”。
A.由于把求知当成人生乐事,他们才会做出成就。
B.正是他们把求知当成人生乐事,才这样乐此不疲,乐而忘返。
C.心无旁骛、孜孜以求方为求知者应有的品质。
D.“苦”和“乐”相生相成,只有努力求知的人,才会以苦为乐。
5.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人格是什么②只有恪守纯洁、崇高的人格③一个人人格猥琐、低劣,其一生必将渺小、肮脏④才能造就亮丽、伟岸的人生⑤人格是心灵的护佑、人生的座基A.①⑤④②③B.①⑤③②④C.②④①⑤③D.③②④①⑤6.阅读文段,完成下列题目。
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达标测语文试题及答案及答案详解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达标测语文试题及答案及答案详解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竹篾(miè) 简陋(lòu) 迷茫(máng) 菌子(jūn)B.冗长(chén)慎重(shèn)妥帖(tiē)拖沓(tà)C.累赘(zuì)悔恨(huǐ)鞠躬(gōng)生疏(shū)D.驿路(yì)晶莹(yíng)陡峭(qiào)溢出(y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修葺折损陡峭以身作责B.监督失意排解如释重负C.商酌别扭修润悔人不倦D.悠闲达观循环悲天闵人3.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无丝竹之乱耳C.香远益清,亭亭净植D.濯清涟而不妖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杨绛先生学贯中西,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享誉海内外。
B.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很多学校都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A.大量事实证明:沉溺于网络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要理性上网。
B.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
C.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
失意吗?不是。
老吗?死吗?都不是。
D.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将组织完成以“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电视活动。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通过典型的事例,凸显出叶圣陶先生的精神风貌,表达了对叶圣陶先生的敬仰和缅怀之情。
B.《爱莲说》一文中作者托“莲花”的形象突出自己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品质。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任务群一同学,下面你将进入“积累与运用”模块。
语文学习如滴水汇海,似积土成山,从字词句到美文巨著,都显示着丰富的内涵。
现在开启你的智慧之旅吧!一、积累与运用(29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叶圣陶先生对普通话生梳,于是不耻.(chǐ)下问,让我帮他修润。
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sháo)性的意见。
B.蒙胧.(lóng)的月光好像微微的烛光,照入了他那颗在颠沛.(fèi)流离的生活中逐渐冰凉的心房。
C.小茅屋经过修茸已经焕然一新,这天夜里,窗外寒风凛.(lǐng)冽,我却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
D.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qì yuē),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3分)A.哈尼小姑娘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B.鲁迅先生还是拜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C.杜甫悲天悯人....,有一颗古仁人之心,所以他的诗大多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
D.关于用字问题,先生认为必须定个标准,并要求全社出版物统一,这件事表现了他诲人不倦....的教育家风范。
3.[2022·贵港改编]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之所以应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更应在传承过程中创新、发展、与时俱进,是因为其与时代发展交相辉映,焕发新的生命力。
B.新媒体时代,传统书法借助多元传播手段以新的展示形式进入大众视野,并进一步掀起书法局面。
C.我国的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圆满完成,中国空间站即将就要进入建造阶段。
D.平凡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着冬去春来的变换,在岁月的流逝中体会着日升月落的温柔。
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四)(含答案)

单元测试(四)(时间:100分钟总分:120分)一、积累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3分)A.晶莹.(yín)太阳寨.(zhài) 简陋.(lòu) 悲天悯.人(mǐn)B.揽.(lǎn) 商酌.(zhuó) 譬.如(pì) 如释重负(shì)C.累赘.(zhuì) 别扭.(niu) 拖沓.(tà) 颠沛.流离(fèi)D.契.约(qiè) 修葺.(qì) 淤.泥(yū) 诲.人不倦(huì)(解析:A项中“莹”应读yíng;C项中“沛”应读pèi;D项中“契”应读qì。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C)(3分)A.草率生疏亵玩不耻下问B.拖沓恍惚朦胧学而不厌C.撵走陡帩循环南腔北调D.恳切竹篾妥帖香气四溢(解析:C项中“陡帩”应为“陡峭”。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3分)A.当我们在学习时遇到难题时,我们就应该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B.那些不遵守法律的人早晚会自作..自受.,得到制裁。
C.诸葛亮是我国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为蜀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D.他们不仅以此而维护了自身的尊严,而且通过以身作则....,巩固了国家的民主传统、实践和习俗。
(解析:“不耻下问”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
与语境不符。
)4.下列语段画线处均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
(4分)①随着人们信息获取的开阔,各种文化艺术的表达进入多元时期。
然而艺术审美的风,无论是刮西风,还是刮东风,②也许总有尘埃落定的某个时候。
此次“全国中青年艺术家推荐展”中的100多件作品,有水墨、油画、版画、综合材料和雕塑等艺术表现形式,③整体展示了对于“文化·家园”人文关怀主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评价检测卷(含答案)

初一语文第四单元评价检测卷(90分钟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3分)春风从湖面上走过,留下浅浅莲漪;阳光从云层中穿过,留下丝丝温暖□岁月从树林间飘过,留下圈圈年轻。
我从人生这条时而平坦、时而奇岖的道路上走过,留下的是对自己的喝彩。
为自己鼓励,采摘成功的果实!(1)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2分)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_(2)在文段的方框内加上标点符号。
(1分)答案:(1)“莲”“涟”“奇”“崎”(2);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政治思想工作必须是理论与实际联系的,领导与群众结合的,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的。
B.作为我国最新研制的高性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汇集了多项最新的航天技术,它的研制成功让国人不由得沾沾自喜....。
C.这个人谈了半天,海阔天空....,主题内容至今令人摸不着边。
D.听到孩子回到家里的消息后,我如释重负....,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解析】选B。
“沾沾自喜”感情色彩使用不当。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 )A.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犯罪手段,公民个体也应该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防范。
B.漫步于风光旖旎的半山公园,皎洁的月光和悠扬的歌声从远处传来。
C.阅读是否肤浅化,既取决于阅读者的思考,也取决于作品本身的深度。
D.杨绛先生将全部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
【解析】选D。
A项,缺宾语中心语,应补上“的意识”;B项,不合事理,“皎洁的月光”不能“传来”;C项,前后没有呼应。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 )①媒体是正能量传播的主渠道,要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而不是让暴力和“负能量”动摇民众的信念。
②而正能量的传播需要传播者负责任的态度。
③正能量只有得到及时、广泛的传播,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2020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四)一、积累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3分)A.晶莹.(yín) 太阳寨.(zhài) 简陋.(lòu) 悲天悯.人(mǐn)B.揽.(lǎn) 商酌.(zhuó) 譬.如(pì) 如释重负(shì)C.累赘.(zhuì) 别扭.(niu) 拖沓.(tà) 颠沛.流离(fèi)D.契.约(qiè) 修葺.(qì) 淤.泥(yū) 诲.人不倦(huì)(解析:A项中“莹”应读yíng;C项中“沛”应读pèi;D项中“契”应读qì。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C)(3分)A.草率生疏亵玩不耻下问B.拖沓恍惚朦胧学而不厌C.撵走陡帩循环南腔北调D.恳切竹篾妥帖香气四溢(解析:C项中“陡帩”应为“陡峭”。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3分)A.当我们在学习时遇到难题时,我们就应该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自受.,得到制裁。
B.那些不遵守法律的人早晚会自作..C.诸葛亮是我国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为蜀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D.他们不仅以此而维护了自身的尊严,而且通过以身作则,巩固了国家的民主传统、实践和....习俗。
(解析:“不耻下问”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
与语境不符。
) 4.下列语段画线处均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
(4分)①随着人们信息获取的开阔,各种文化艺术的表达进入多元时期。
然而艺术审美的风,无论是刮西风,还是刮东风,②也许总有尘埃落定的某个时候。
此次“全国中青年艺术家推荐展”中的100多件作品,有水墨、油画、版画、综合材料和雕塑等艺术表现形式,③整体展示了对于“文化·家园”人文关怀主题。
(1)①处用词不当,应将“开阔”改为“便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检测卷及答案一、积累(18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陡峭.(qiào)坟.墓(wén)竹篾.(miè)香气四溢.(yì)B.譬.如(pì)契.约(qì)商酌.(zhuó)颠沛.流离(pèi)C.撵.走(niăn)卸.却(xiè)拖沓.(tā)悲天悯.人(mǐn)D.丁卯.(măo)累.赘(léi)妥帖.(tiē)锲.而不舍(qì)2.选出字形没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迷芒恍惚鞭炮鞠躬尽瘁B.修润公寓朦胧自顾不遐C.繁碎监督草率如是重负D.官邸鞠躬晶莹诲人不倦3.在下列句子空白处填入合适的助词。
(3分)(1)那么,春节应该怎样健康过?来听听医生的建议吧。
(2)作为966966土特产中的明星产品,和田玉枣的配送一直都保持火爆势头。
(3)牵牛花请你快快开花长大,让王奶奶也能看到鲜花!4.古诗文名句默写。
(7分)(1)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2) ,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3)予独爱,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4)赵师秀《约客》一诗中,用对偶句写景的句子是:,。
(5)李玉同学刚升入初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感觉学习没有什么困难,于是学习有些松懈。
请你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的两句诗告诫他:,。
5.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3分)A.会议开始前,主持人特别提醒:“为了会场安静,请各位关闭手机,否则后果自负!”B.有人从公交车上往外扔香蕉皮,一位乘客冲着他说:“老兄,你太过分了!积点德。
”C.酒店经理对员工们说:“大家要用心做好服务工作,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D.提到自己的父亲,老刘动情地说:“令尊经常告诫我们,做人要清清白白。
”二、阅读(47分)(一)名著阅读(5分)6.(1)下面这封邀请信选自《海底两万里》,选出对原著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2分)( )A.书信中的教授是阿龙纳斯,船长是格兰特船长。
B.书信中提及的“林”,不是海底森林,而是陆地森林。
C.这次打猎,除了教授和船长之外,康塞尔和尼德·兰也高兴地一同前往。
D.他们在克里斯波岛的森林中,打到了一只水獭,在归途中还打了一只大鸟。
(2)《海底两万里》中,阿龙纳斯教授跟随诺第留斯号进行了海底探险,在南极曾经因缺氧而窒息,请简要说说诺第留斯号是如何陷入险情,又是如何脱离险情的。
(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10题(12分)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①李忠义是一个工人。
②他没有值得炫耀的地方,活得也很艰难。
他从小患有腿疾,走起路来一跛一跛的。
个子不高,头发有些发白,近乎丑陋的脸上还有一块疤。
因为腿疾,单位安排他当收发员,无非是分发报纸信件。
李忠义是个闲不住的人,他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后,就常到工地去转转。
技术活他插不上手,可他总能找到自己能干的活儿:道路坑洼他去填平,排水沟堵了他去疏通,散落的砂石他细心地堆积成方,散放的管材他整理成行。
他眼里总有活儿。
夏日,酷暑难当,他主动去食堂帮厨,吃力地把解暑的绿豆汤担到工地,自己渴了却忍着不喝。
冬日,他常常夜半巡夜,生怕工棚生火酿成事故。
每天清晨大家走出工棚,总会看到皑皑雪地上,有一串串高低不平的足印。
③他文化水平不高,却在工地醒目的地方立起一块黑板,用他笨拙的字迹,将每日新闻、安全警示和天气预报写在上面,虽然版面不很美观,却很受工友们的欢迎。
④别人有困难他跟着着急,别人高兴他跟着快乐,别人痛苦他也跟着痛苦。
一次,一个工友半夜发烧,他背着工友顶着风雪去医院,跛着腿跑来跑去,整整陪护了三天。
工友病愈出院了,他却病倒了,一病就是一星期。
⑤大凡地位卑微的人头就扬不起来,位尊显贵的人头就低不下去。
李忠义却在命运面前不低头,也从不抱怨生活对他的不公。
他充实地、忙忙碌碌地打发每一天,用他炽热的胸膛温暖冬天,用他辛勤的汗水融化冰雪。
一次,工会到工地放露天电影,放到一半时,风把银幕掀落,正在大家焦急之时,只见一个笨拙的身影,蹬着梯子攀上柱顶,吃力地把银幕重新拉好。
电影又重新放映,场内响起掌声。
⑥可就在那个冬季的一天,李忠义值了一宿夜班,不知是过于劳累,还是那天风雪太大,经过一个无人值守的铁路道口时,竟被呼啸而来的火车刮倒,被人发现送往医院,已经无救了。
一个普通而平凡的生命,在一个朦胧的冬晨消失了。
⑦送别的那天,工友们都来了,他们穿着汗渍的工装,甚至有的还背着工具,戴着安全帽,他们要最后送他一程。
悼词说的是什么他们没有听到,哀乐从哪里飘来他们没有听到,只听任奔涌的泪水顺颊而下,淋湿了衣衫,打湿了脚下的土地。
李忠义需要休息了,他安详地合着双眼,那花白的头发在人们无尽的哀痛中,似乎还在微微抖动,像一朵成熟了的蒲公英,随风飘洒。
⑧他的生命太短暂了,没有壮怀激烈;他的身份太普通了,没有光华闪烁;他的业绩太平凡了,没有风云叱咤。
李忠义是一个工人,但更是一个好人,在工友的心中,他就是一座山、一条河。
⑨天空就像一个和谐的大家庭,那么多的星星亲密地依偎在一起,不管大的小的、远的近的,谁也离不开谁,就是云彩遮住了它们,它们也会躲在后面熠熠发光。
⑩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
7.文章③④⑤段写了李忠义做的哪几件小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8.如何理解第⑦段画线句子的深层含义?(3分)9.为什么作者说李忠义在工友心中,“就是一座山、一条河”?(3分)10.你是如何理解文章标题“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的?(3分)(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11分)公共场所是公德教育最好的学校①近日,动物博物馆科普策划人张劲硕发微博抱怨来博物馆参观的中小学生缺乏基本礼仪,点名批评北京一所小学——该校学生随地乱扔垃圾。
该条微博在网上引发很大反响,被点名的小学公开道歉。
这不得不使我们意识到:公共场所是公德教育最好的学校。
②子不教,父之过。
孩子世界是成人世界的镜像,他们的行为更多的是社会秩序的投射,公共场所既是文化载体,也是公德教育的学校。
比如近日有网友发微博称,在飞机上有一个孩子尿急难忍,由于飞机临近降落,厕所关闭,家长当众脱下孩子的裤子让其方便,招致网友一片指责。
③公德规范的问题不能置换为道德滑坡,梁启超说:“吾中国道德之发达,不可谓不早。
虽然,偏于私德,而公德殆阙如。
”有“私德”而无“公德”,才是问题所在。
可能在多年以后,对于闹出风波的孩子们来说,早已不记得在博物馆看到了什么,但这场公德教育课是不会忘记的。
公德教育没有比公共场所更好的学校了,公共场所是孩子们体会群己边界最直观的场合。
试想我们置换场合,孩子们在自己的房间里乱丢垃圾,可能是一个“不讲卫生”的私德评价;孩子随地方便,如果事发突然恰又在荒郊野外,甚至不会有道德评价。
可见,没有一个规则明确的公共场所,公德规范和公德教育也就无从谈起了。
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公德规范是社会治理的“奢侈品”。
解决好法律、权利、公平等重大课题之后,公德规范的紧迫性才会凸显出来。
落实公德教育,法律法规要找到可操作的落脚点,个人的道德约束要找到可以契合的标准,让公德在道德和法律之间,成为更具有界定与实践意义的行为标准。
⑤当前的关键,是给公共场所赋权,让公共场所具备更明确的规则,具有更多对公德行为进行裁量的空间。
以博物馆为例,除了微博声讨,用舆论监督这种不道德行为,有没有其他约束机制,比如对团体、个人采取黑名单制度,限制甚至禁止他们来访参观。
观察发达国家的公德规范,大多是标准更细致,执法更有力,公共场所更具权威性,而且更大地发挥社会团体作用。
11.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3分)12.文章第②段写家长在飞机上让孩子当众方便的事有什么作用?(3分)13.为什么说“公德规范是社会治理的‘奢侈品’”?(3分)14.根据文字内容,请简要概括规范公共场所公德行为的具体措施。
(2分)(四)古诗阅读(4分)江夏送倩公归汉东[唐]李白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①辉。
宁知②丧乱③后,更有一珠归。
【注释】①明月:传说中的“随侯明珠”,与“和氏璧”齐名。
②宁知:谁也没有想到。
③丧乱:安史之乱。
15.简要赏析“更有一珠归”中“珠”字的妙处。
(2分)1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五)文言文阅读(15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於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乙】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②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飘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迢至菡萏③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乃花中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玉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可鼻则有花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④,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废物矣,及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襄物之用。
是芙蕖⑤者也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注释】①荷钱:指初生的小荷叶。
②劲叶:指长大了的荷叶。
③菡萏(hàndàn):未开的荷花。
④异馥:异香。
⑤芙渠:荷花。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⑴不蔓不枝.( ) ⑵陶后鲜.有闻( )⑶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 ⑷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18.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断两处。
(2分)是芙蕖者也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⑵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20.作者主要写莲花,为什么还要写“晋陶渊明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呢,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3 分)21.甲、乙两个文段都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但赞美和喜爱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
(2分)三、作文(35分)22.综合性学习。
(5分)七(6)班举行“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参考图片及“孝”的古文字,猜猜“孝”的本义。
(2分)本义:(2)《弟子规》中有“父母命,行勿懶”“父母责,须顺承”等古训,对古代这些有关“孝”的要求,你是如何看待的?(3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30分)5月1日,风和日丽。
杭州某景点游人如织。
人们泛舟于纵横的河道,穿行于青翠的丛林,徜徉于碧绿的田野,陶醉在这优美的自然风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