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大全(填空、问答)

合集下载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一.单选题(共43题)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下列哪篇文章()A《徐文长传》B《李将军列传》C《张中丞传后叙》D《五代史伶官传序》正确答案: B2、穆旦是哪个诗派的代表诗人()。

A现代派B朦胧诗派C新月社D九叶诗人正确答案: D3、萧伯纳是哪国的作家()。

A法国B美国C英国D俄国正确答案: C4、下列孟子提出的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中,能够使“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的是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鸡豚狗彘之畜,元失其时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正确答案: D5、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

A李白B屈原C曹操D陶渊明正确答案: B6、《归田园居》一诗在达意时使用最多的一种修辞手法是()A对比B 比喻C排比D夸张正确答案: B7、姚纳是下列哪一篇小说中的人物()A《风波》B《断魂枪》C《苦恼》D《舞会以后》正确答案: C8、具有“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的美国著名小说家是()A杰克.伦敦B德莱塞C马克.吐温D欧.亨利正确答案: D9、“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是哪位的()A荀子B孔子C 庄子D孟子正确答案: C10、“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是()。

A苏轼B柳宗元C杜牧D 白居易正确答案: D11、属于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孔子B孟子C庄子D荀子正确答案: C12、胡适所著的在我国新诗史上有重要影响的诗集是()。

A《猛虎集》B《女神》C《尝试集》D《死水》正确答案: C13、“民贵君轻”的思想是下列哪位提出的()。

A孔子B孟子C庄子D 韩非子正确答案: B14、善写羁旅行役之词的词人是()A李煜B柳永C苏轼D李清照正确答案: B15、孔子在《论语十则》中倡导()A仁政B王道C博爱D好学正确答案: D16、《断魂枪》的作者是()A鲁迅B茅盾C老舍D巴金正确答案: C17、陆游是哪个时期的著名爱国诗人()A唐B五代C北宋D南宋正确答案: D18、哪篇作品的作者是吴组缃()。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辅导资料一、选择题 A型题:1.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B.《史记》2.《汉书·苏武传》“全其老母”句中的“全”字意为:A.使……保全3.《论语·季氏》“季氏将伐颛臾”展开议论的方式是: E.对话4.《汉书》是我国第一部:C.纪传体断代史5.屈原的代表作是:C.《离骚》6. 《九辩》的作者是: C.宋玉7.《诗经》是我国:C.第一部诗歌总集8.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的是:A.《诗经》9.下列诗句属于《诗经·小雅·采薇》的是: 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10.《诗经·周南·汉广》中“南有乔木,不可休思”的“思”是:C.语尾助词11.《诗经》又称《诗》或《诗三百》,定名为《诗经》始于:D.汉代12.“楚辞”一名最早见于:D.《史记》13.《论语》属于:A.语录体14.法家代表人物是: E.韩非15.“在天愿作比翼冀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句出自:C.《长恨歌》16.《苏武传》选自:A.《汉书》17.被后世尊之“亚圣”的是A.孟子18.“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指的是:E.《史记》19.忠君爱国、坚贞不屈的形象指的是:E.苏武20.用宫体诗旧题来写,却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诗风明快的诗是:C.《春江花月夜》21.李白被称为:B.诗仙22.《过故人庄》的作者是:C.孟浩然23.“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的作者是:D.李商隐24.下列诗句属于《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的是:D.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25.下列词句属于苏轼的是:D.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26.晚唐“小李杜”中的“李”指的是:D.李商隐27.“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作者是:E.白居易28.《春江花月夜》中“春江潮水连海平”下一句是:A.海上明月共潮生29.杜甫《秋兴八首》(其一)是一首: B.七言律诗30.《长恨歌》中“歌”指的是:E.诗体形式的一种31.岑参属于:A.边塞诗派32.词的各种名称都与什么相关?C.音乐33.属于典型的婉约派的词人是:D.李清照34.《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作者是:C.晏殊35.词的句子与诗相比,显得长短不齐,所以又被称为:D.长短句36.张孝祥的词风接近于哪位词人:A.苏轼37.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B.欧阳修38.韩昌黎指的是:A.韩愈39.“明月几时有”下一句是:C.把酒问青天40.元杂剧中男主角称:D.末41.孔子思想的核心是:B.仁42.《汉书》的作者是:C.班固43.《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的“行”意为:B.行列44.《诗经》的诗体为:A.四言诗45.《史记》是我国第一部:B.纪传体通史46.“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出自: C.李白47.《汉书·苏武传》中“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中的“去”意为:E.通“弆”,意为“收藏”48.律诗产生于:C.唐代49.《诗经·卫风·伯兮》是一首:D.思妇诗50.《采薇》中“薇亦作止”的“止”是:C.语气词51.《诗经·王风·黍离》中“c”下一句是:B.不知我者,谓我何求5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A.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53.下列《诗经》中的诗每句尾皆用“兮”字的是:E.《月出》54.下列诗人中不属于“初唐四杰”之一的是:C.张若虚55.《离骚》是一首:B.抒情诗56.《湘夫人》的姊妹篇是:D.《湘君》57.晚唐七绝圣手指:C.王昌龄58.道家的代表人物是:D.老子59.被闻一多先生在《宫体诗的自赎》中称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1)(1)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1)(1)

《大学语文》课程复习试题类型: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对的打“√”,错的打“×”)三、名句鉴赏(每题5分,共20分)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五、作品鉴赏(两题任选一题,字数在800字以上,30分)1.《学术独立与新清华》文章的最大特点是务实,表现了罗家伦强烈的实干精神。

2.在《文学与人生》一文中,作者认为批判精神是历史变化的动力和民族自由的最佳守护神。

3.文章写作的审美观念有华丽之美、自然之美、文质彬彬。

4.蔡元培所概括的“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对学术精神的坚守。

5.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对北大学子提出的三点要求是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

1.《老子》又称《道德经》,共 81章,五千言。

2.结合《〈老子〉五章》,联系实际,谈谈你对“道”和“无为”思想的理解。

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填空或名句鉴赏)4.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填空或名句鉴赏)5.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填空或名句鉴赏)6.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填空或名句鉴赏)7.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填空或名句鉴赏)8.《陶然亭的雪》的作者是俞平伯,《陶然亭的雪》选自《俞平伯全集》。

《陶然亭的雪》表达出与自然相亲和、相依恋的感情。

1.《论语十二章》中,“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一句最能体现孔子“为己之学”的学习目的。

2.《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填空或名句鉴赏)3.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填空或名句鉴赏)4.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填空或名句鉴赏) 5.《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们集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而编成的一本书。

6. 结合课文《〈论语〉十二章》,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理解。

大学语文常识题(标准化试题形式) (2)

大学语文常识题(标准化试题形式) (2)

先秦文学一、填空题1. (上古)文学,一般是指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前的文学,最晚的两位大家(屈原)和(宋玉),则生活于战国后期的楚国。

神话2.我国远古时代的神话按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关于(开辟)神的故事;关于(自然)神的故事;关于(英雄)的故事。

3.现存的中国古代神话,主要保存在《山海经》、《楚辞》、《列子》、《淮南子》等书中,前三种出于(战国)时期,后一种出于(汉代)。

4.在我国早期的神话传说的人物中,(鲧、禹)要算最多的了,在这方面可与其比肩的是(后羿),前者是(治水)的英雄,后者是(抗旱)的英雄。

《诗经》5.我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300)篇,均系以(四言为主)的(抒情)作品。

6.《诗经》本来只称《诗》,或连带其诗篇成数称《诗三百》,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7.《诗经》是按(风)、(雅)、(颂)三类编排的,一般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特点)来分类的。

8.《诗经》共有(十五)“国风”,“雅”分(大雅)和(小雅),“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

9.《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赋)、(比)、(兴),它们和(风)、(雅)、(颂)合称为诗之“六义”。

(兴)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表现手法。

楚辞10.《楚辞》的出现标志着诗歌由集体创作进入诗人独立创作的时代。

《楚辞》打破了四言为主的句式,创造了(六言为主、参差错落)的句式。

11. 《楚辞》产生于今(湖北、湖南)地区,属于(长江流域)的文化,主要的代表作家为(屈原)和(宋玉)。

1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见于屈原的《离骚》。

13.先秦文学中,我们所学习过的两篇最富浪漫主义情调的作品,一篇是诸子散文中的《逍遥游》,一篇是楚辞中的《离骚》。

14.先秦时代两位最具浪漫主义精神的作家是(庄子)和(屈原)。

散文15. 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最有影响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都是主张(崇尚群体)而(抑制个体)的,只有杨朱、(道家)中的(庄子)一派注重个体的。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惊梦》汤显祖除《牡丹亭》外,还写有《紫箫记》、《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后三种与《牡丹亭》,合称“临川四梦”,亦称“玉茗堂四梦”。

《临川四梦》中,《牡丹亭》、《紫钗记》的主题是青年男女爱情,而《邯郸记》与《南柯记》的主题,则是宦海沉浮,人生感叹。

作品思想。

汤显祖力求把在冷酷的现实世界中不能实现的进步思想,寄托在绚丽幽美的梦境中,通过杜丽娘生前的不屈抗争,真实地反映出明代青年妇女的苦闷;通过她死后的继续追求,表达了她们对生命、自然、爱情、自由的热爱,代表了那个时代千千万万妇女的意志,体现了个性解放的要求和强烈的时代精神。

艺术特点。

作者抓住突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个中心,把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有机地融合,写得相当成功。

其主要的艺术特点是:A.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来显示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

如杜丽娘的梳妆打扮突出她的美丽风姿,显示她爱美的天性;扫兴而归则突出了她内心的哀怨和痛苦。

B. 通过景物描写,烘托反衬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

如景物都是通过主人公的眼睛看到的,饱含着杜丽娘浓厚的主观感情色彩,看到满园春色空对断井颓垣,烘托出自己美丽容颜徒对四壁的无奈和愁苦等等。

C. 通过直接倾诉和间接虚写来突出人物内心情感。

如“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是直接倾诉杜丽娘的烦闷和哀怨,人立小院、懒于女工的情景则是间接虚写人物内心的愁苦。

《惊梦》是《牡丹亭》中最富有神韵与表现力的一出,主要描写主人公杜丽娘的美貌与娇羞,描写她对美与爱的发现与拥抱。

《惊梦》前半部分《游园》描写大家闺秀杜丽娘在丫鬟春香的引逗下来到后花园游玩,大自然的美景引发了她对青春的觉醒,产生了追求爱情的强烈愿望。

后半部分《惊梦》则写杜丽娘在梦中与书生柳梦梅相爱,体验了刻骨铭心的爱情,“两情和合,真个是千般爱惜,万众温存”,这是她主动追求理想爱情的开始,期间浸润着浪漫主义的感伤之美、追求之美、情爱之美和理想之美,这是对自然、青春和爱情的礼赞。

从此,杜丽娘便开始了对爱和美的不懈追求,哪怕经理千难万险,经过九死一生,她都不会改变,不会退缩,不会放弃。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大学语文复习资料(答案仅供参考)一.单项选择题:1. 《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A)A.国风B.小雅C.大雅D.颂2. 《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历来被传诵,主要因为其写法上的独特之处( A )A.以乐景写哀情B.以哀景叙哀情C.以赋法来叙事 C.以“比”法来抒情3.下列作品中属于编年体历史著作的是(C)A.《国语》B.《战国策》C.《左传》D.《史记》4.汉乐府的“乐府”本来是(B)A.词牌B.音乐机构C.诗歌总称D.地域名称5..曹操《短歌行》的主旨是(D)A.感慨人生苦短,忧从中来B.感伤亲朋离散,孤苦无依C.感叹功业无成,借酒浇愁D.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6.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出自《诗经·郑风·子衿》,曹操在《短歌行》(其一)中引用,借以表达的心情是(A )A.思慕贤才B.对贤才无所依托的思虑C.礼遇贤才D.与贤才久别重逢的欣慰7. 《短歌行》中引用《诗经》成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所表达的是(B)A.对贤才处境的关切B.优礼贤才的态度C.对贤才命运的忧虑D.求贤不得的苦闷8.曹操诗歌的风格特点是___A_____。

A.苍凉悲壮 B.豪放飘逸C. 沉郁顿挫D. 清新淡雅9.《秋水》开头有一段河水和海景的描写,其主要作用是(D )A.赞美河海的雄伟壮观B.表现作者的宽广胸怀C.增强行文说理的磅礴气势D.暗示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10.在《秋水》中,庄子用“夏虫不可以语于冰”作喻来说明(B)A. 人的认识受空间限制B. 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C. 人的认识受先天素质限制D. 人的认识受后天教育限制11.庄子《秋水》中代表庄子观点的人物是(C)A.庄子B.河伯C.北海若D.河伯和北海若12.下列成语中,从庄子的话语中引申出来的是(C )A. 唇亡齿寒B.四面楚歌C.井底之蛙D.缘木求鱼13.《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所描写的人物中,性格直率而自负的是(A )A子路B曾皙C冉有D公西华14.《史记》中篇目最多的是(C)A. 本纪B. 表C. 列传D.世家15.下列各句中“于”表被动的是(B )A.将虢是灭,何爱于虞?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C.不似豪末之于马体乎?D.然今卒困于此16.“贻笑大方”、“唇齿相依”、“移风易俗”分别出自( A )A.《庄子·秋水》、《左传·宫之奇谏假道》、《谏逐客疏》B. 《史记·项羽本纪》、《庄子·秋水》、《左传·宫之奇谏假道》C.《庄子·秋水》《左传·宫之奇谏假道》、《史记·项羽本纪》D.《左传·宫之奇谏假道》《史记·项羽本纪》、《谏逐客疏》17..成语“望洋兴叹”、“唇亡齿寒”、“四面楚歌”分别出自( D )A.《前赤壁赋》、《秋水》、《项羽本纪》B.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篇》、《谏逐客疏》、《项羽本纪》C. 《秋水》、《宫之奇谏假道》、《齐桓晋文之事》D.《秋水》、《宫之奇谏假道》、《项羽本纪》18..陶渊明诗歌的主要特色是(A )A.朴素自然B.旷达洒脱C.绮丽繁缛D.静谧朴实19.李白《蜀道难》中情感运行的特点是(A )A.逐层递进B.逐层递退C.平缓舒展D.起伏跌宕20..《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中运用通感手法的诗句是(D )A.一为迁客去长沙B.西望长安不见家C.黄鹤楼上吹玉笛D.江城五月落梅花21..杜甫《新婚别》的构思脉络是( A ).A 新妇暮婚晨别的独白形式B 时间顺序串接C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D 情节发展的节奏22.杜甫《新婚别》精心构思了典型生活图景塑造了一个(C)的女主人公形象。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大全(填空、问答).doc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大全(填空、问答).doc

大学语文一、填空题1.《诗经》古称鬥料或《诗三百》,汉代以后才成为儒家经典。

2.《诗经》形成于上古前11世纪至前6世纪期间。

3.两汉时代解读和传授《诗经》的共有四家,即四家诗”。

p24•两汉时代传授《诗经》的齐鲁燕为少文经学,毛诗为•占文经学。

5•被后世称作“千古伤心之祖”的是《诗经》中的《兼葭》6•从孔子始,就有诗“不读诗,无以言”的总体功能评价。

7•为明了《诗经》意旨,毛诗不仅对诗歌艺术的基本原则、特点等问题进行阐释,还在每篇之下具体而有针对性地解说诗歌内容与形式上的意义,被称为“诗小序8.汉代是对《诗经》进行经学解读的时代,直到宋代,朱熹等学者另辟蹊径,开辟了诗经解读的新类型。

9.《诗小序》认为,《诗经》中的“关雎”是一首以“颂美周文王妃太姒之徳”为内容的诗歌。

10.《诗经》共300余篇,包括风,雅,颂各体。

11.《楚辞》是_部诗歌总集,由四汉刘向收集编辑成集。

—巧12.《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其题目的意思是一遭遇忧患。

P1013.《九歌》中主祭湘水之神的诗篇有《湘夫人》和《湘君》。

P1214.《九歌》中的祭祀对象可以分为天神、地祐、人鬼三类。

P1115.《山鬼》是《九歌》中最美丽的诗篇,有学者认为描写的是巫山神女的传说。

P1316•在屈原的作品《夭问》中,他一口气提出了170多个“什么”和“为什么”。

P817.宋人总结楚辞有“书楚语、作楚声和纪楚地,名楚物”的特征。

P718.《楚辞》作为中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总集,开创了中国文学发展的新局面。

P1619.朱熹对诗人屈原的评价是“天性民彝之善,” “忠君爱国之诚心,不辨自显”。

P1620.屈原其人其辞的光芒哺育了后代无数中国文学上的伟大人物,如李白、李贺、苏轼_o P1621 •子贡问孔子,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吗?孔子回答:“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A o” P2622.曾参用怎、恕二字概括孔子之道。

P2623•“为仁由己”是孔子的思想。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

第一讲语言的功能和陷阱王蒙一、填空题1.优秀的作家开讲艰深的学问,也应当是别具风格、妙趣横生的。

这就是王蒙多年前所倡导的“作家学者化”理念。

二、单选题1、王蒙在《语言的功能与陷阱》中以契诃夫小说《苦恼》为论据阐述的论点是( B )A.语言文字的修辞功能B. 语言的心理功能C. 语言的信仰功能D. 语言的创造功能2、《语言的功能和陷阱》里面认为“仁孝忠信”、“礼义廉耻”本来是好词儿,后来变成人们厌恶的词汇,这是一种语言的(D)A. 言不尽意 B. 言过其实C. 双刃剑D. 狗屎化效应3、王蒙在《语言的功能和陷阱》里面,王蒙提及了贾宝玉的《芙蓉女儿诔》,论述了( B )A. 语言的记忆功能B. 语言的审美宣泄功能C. 语言的交际功能D. 语言的浪漫功能4.下列作品中,不属于王蒙创作的是( B )。

A.《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B.《班主任》C.《活动变人形》 D.《踌躇的季节》5.“……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故事,但是起码马语没有人语这么发达。

如果马语比人语还发达的话,那么今天王蒙这个位置上的可能就是一匹公马了。

”这段话语突出体现了此篇演讲稿( B)的特色。

A.外松内紧B.亦庄亦谐C.取譬引喻D.极具煽情6.“比如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就造成了我们中国人的心理模式,我们一看到明月就会想到家乡……你有没有真实的对于明月的感受。

”这段话语体现了王蒙先生所谓的语言(D)的陷阱。

A.文不尽言B.言过其实C.落入俗套D.扼杀创造7.“‘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觉得这话多好呀……但是现在你如果什么都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呢,它就已经丧失了它原本的力量。

”这段话语体现了王蒙先生所谓的语言( C )的陷阱。

A.文不尽言B.言过其实C.落入俗套D.扼杀创造8.王蒙在论证语言既有好的一面又有坏的一面,即“语言是把双刃剑”时,比较《伊索》话剧中“最好的菜和最坏的菜都是口条”,这种论证方法是( B )。

A.归纳法B.类比法C.对比法D.演绎法三、多选题1、根据《语言的功能与陷阱》,下列属语言的陷阱的是:(CDE )A.掌握了“芝麻开门”就使密室的石门洞开B.用语言倾诉进行精神分析治疗C.言过其实D.言不尽意E.语言的俗套四、问答题1.《语言的功能和陷阱》一课中所谈到的语言的社会功能有哪些?答:两个功能:一是交际工具,二是思维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一、填空题1.《诗经》古称《诗》或《诗三百》,汉代以后才成为儒家经典。

2.《诗经》形成于上古前11世纪至前6世纪期间。

3.两汉时代解读和传授《诗经》的共有四家,即“四家诗”。

P24.两汉时代传授《诗经》的齐鲁燕为今文经学,毛诗为古文经学。

5.被后世称作“千古伤心之祖”的是《诗经》中的《蒹葭》一诗。

6.从孔子始,就有诗“不读诗,无以言”的总体功能评价。

7.为明了《诗经》意旨,毛诗不仅对诗歌艺术的基本原则、特点等问题进行阐释,还在每篇之下具体而有针对性地解说诗歌内容与形式上的意义,被称为“诗小序”。

8.汉代是对《诗经》进行经学解读的时代,直到宋代,朱熹等学者另辟蹊径,开辟了诗经解读的新类型。

9.《诗小序》认为,《诗经》中的“关雎”是一首以“颂美周文王妃太姒之德”为内容的诗歌。

10.《诗经》共300余篇,包括风,雅,颂各体。

11.《楚辞》是一部诗歌总集,由西汉刘向收集编辑成集。

P712.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其题目的意思是遭遇忧患。

P1013.《九歌》中主祭湘水之神的诗篇有《湘夫人》和《湘君》。

P1214.《九歌》中的祭祀对象可以分为天神、地神、人鬼三类。

P1115.《山鬼》是《九歌》中最美丽的诗篇,有学者认为描写的是巫山神女的传说。

P1316.在屈原的作品《天问》中,他一口气提出了170多个“什么”和“为什么”。

P817.宋人总结楚辞有“书楚语、作楚声和纪楚地,名楚物”的特征。

P718.《楚辞》作为中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总集,开创了中国文学发展的新局面。

P1619.朱熹对诗人屈原的评价是“天性民彝之善,”“忠君爱国之诚心,不辨自显”。

P1620.屈原其人其辞的光芒哺育了后代无数中国文学上的伟大人物,如李白、李贺、苏轼。

P1621.子贡问孔子,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吗?孔子回答:“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P2622.曾参用忠、恕二字概括孔子之道。

P2623.“为仁由己”是孔子的思想。

24.孟子认为人都有“四心”,即仁、义、礼、智。

P2825.“制民之产”是孟子提出的。

P2926.“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概念P30。

27.《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老子五千文》。

P3028.《庄子》内篇中的《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集中反映了庄子的哲学思想。

P3129.庄子认为要达到精神的绝对自由,必须做到“无己”、“无功”、“无名”,庄子又把这种精神状态称为“心斋”、“坐忘”。

P3130.儒、道两家文化构成中国思想当中的两条路向,这两条路向又互济互补。

31.早期法家分为重法、重术、重势三派,分别以商鞅、申不害、慎道为代表。

P3332.战国末年的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综合了早期法家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道的“势”,建立了自己的法家理论体系。

P3433.法家的主要代表作有《韩非子》、《商君书》。

P3434.战国中后期,墨家与儒学并为当时的两大“显学”。

P3535.墨子认为,先秦社会之所以失范,在于人与人之间不能相爱。

他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政治哲学。

P3536.在历史上齐名并称《史》《汉》,列我国二十四史的是司马迁创作的《史记》和班固创作的《汉书》。

37.司马迁首先创立了“以人为经,以事为纬”的纪传体史书体例。

P4838.《史记》被鲁迅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9.《史记》是一部“成一家之言”、洋溢着激情和个性的文学著作。

40.司马迁为游侠作传,主要是歌颂了游侠那种“扶危济困”的侠义精神。

P5041.司马迁为刺客作传,主要是极力歌颂刺客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品质。

P5142.司马迁充分肯定工商业者经营活动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专门写了《货殖列传》。

P5143.司马迁为游侠作传,主要是歌颂游侠那种“其言必信,其言必果,已诺必成”和“不矜其能羞伐其饰”的道德情操。

P5044.班固在《苏武传》里塑造了一个“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粪土王侯”的民族英雄的形象。

P5645.班固在《苏武传》里歌颂了苏武不计较个人恩怨,而以国家利益为重,始终坚持民族气节的高尚品质。

P5646.魏晋风度的主要特点是超然与忧愤的交织。

P7647.从人生的角度看,魏晋南北朝是“人的觉醒”的时代。

P7048.《世说新语》中《伤逝》一章记录了魏晋士人悼亡伤逝的言语。

P7049.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总结出“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发出沉重的感叹。

P7150.嵇康是《与山聚源绝交书》的作者。

P7351.竹林七贤中最重要的两个人物,一是山巨源,一是嵇康。

52.《归园田居》中的“樊笼”和“自然”都具有双重指向,樊笼是指人存在的非本然状态和对人的存在的本然性的束缚,自然是指自然形态本身和人的本性。

53.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个人主义宣言书。

54.魏晋士人中,超然的代表人物是嵇康。

忧愤的代表人物是阮籍。

55.陶诗云: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56.盛唐是艺术全面繁荣的时期,张旭草书、裴旻剑舞与_李白歌诗__歌诗并称“三绝”。

57.盛唐的音乐机构除了太常寺外,还有_教坊_梨园。

58.盛唐诗人希望自己的诗被入乐歌唱,如王昌龄、_王之涣高适有“旗亭画壁”之事。

59.王维是盛唐最著名的歌词作者之一,他的《送元二使安西》曾以_《渭城曲》_的曲调演唱。

60.杜甫《饮中八仙歌》描绘盛唐士人的潇洒风神,其中对李白的描绘是:_李白一斗诗百篇_,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61.“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

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

”是_高适_的诗句。

62.“莫言贫贱自可欺,人生富贵自有时”,是_崔颢_的诗句。

63.“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是_岑参__的诗句。

64.“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是李白_《古风》中的诗句。

65.“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是_王维_的诗句。

66.王湾《江南意》颔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时序交替,有一种壮盛的气势和喜悦的情思。

67.代表初盛唐之交最高成就的诗,是_张若虚_的《春江花月夜》。

68.“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是高适_《燕歌行》中的句子。

69._王昌龄_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被推为唐代七绝压卷之作。

70.盛唐被称为“七绝圣手”、“诗家天子”的诗人是_王昌龄。

71.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_对影成三人。

”72.李白《山中问答》:“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杳然去,_别有天地非人间_。

”73.宋人严羽《沧浪诗话》说,盛唐诸公之诗,如颜鲁公书,既笔力雄壮,又_气象浑厚_。

74.盛唐诗兴象玲珑的特点,与盛唐人普遍采用_兴会_的创作方式有关。

75.作为概括盛唐诗总体风格的概念,“盛唐之音”是风骨遒劲、_兴象玲珑_、平易自然的统一。

76.盛唐___王维___的诗富于诗情、画意和音乐美,故唐殷璠《河岳英灵集》评曰:“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

”77.“骈文”又名----------------_骈俪、俪文、俪偶、四六、今体、时文,是以对偶句为主、介于散文和韵文之间、讲究用典和藻饰的美文。

78.“古文”作为文体的概念始于中唐,由韩愈首创。

79.纵观中国文学史,“古文”所指中国古代散文,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_先秦两汉的传统散文的传统散文,一是由_唐宋古文家_ 开创、后世沿用的新体古文。

80.骈文是丰厚的中国文化土壤孕育出的一朵奇葩,是中国文化多种要素积淀的产物;同时,它具有_对称美、_含蓄美、色彩美、音乐美等美学特征。

81.所谓古文运动,实际上是一场倡扬儒学、反对佛老、提倡自然质朴的秦汉散文,反对浮靡绮丽的六朝骈文,在_文体_、文风和文学语言等方面进行改革的散文革新运动。

82.北宋中期,_欧阳修_ 、苏轼高举唐代古文运动的大旗,提出了切合实际的文学主张,相继领导并完成了宋代古文运动,才取得了古文对骈文的最终胜利。

83.在一脉相承的唐宋古文运动中,有众多的作家参与其中,“唐宋八大家”,其文章被称为_唐宋古文。

84.古文家中成就最高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和苏洵、苏轼和苏辙,被誉为_唐宋八大家_。

85.中国历史上素有发愤著书的传统,作家从自身的经历中认识到人生失意,于己是大不幸,于创作则极有利。

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借题发挥提出了_不评则鸣_ 的观点。

86.苏轼则博采众长,强调 __辞达____,主张表情达意要准确自然,当行即行,当止则止,反对芜词累句。

87.唐宋古文语言既避免了传统散文语言的古奥,又避免了骈文语言的浮艳,走上了___规范__化和通俗化的道路。

88.韩愈重视作家的个人修养,认为道德完善和勤学苦练是提高艺术水平的两个方面。

他根据孟子的“养气”说,提出“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的_养气_论。

89.对传统文体大胆改造之外,唐宋作家还创造了不少新的文体。

如韩愈创造了解、“杂说”一类文学意味较浓的杂文新体裁。

90.欧阳修、苏轼开创了文赋的新形式,其中苏轼的《赤壁赋》最为有名,文中有叙事、抒情和议论,或韵或散,不拘格套,优美动人。

二.问答题1.在中国文学史上将“风骚”并称的意义是什么?答:“风”是指以15国风为代表的<<诗经>>,“骚”是指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深刻代表先秦时期中国文学的朝霞时代,被难诗歌的原创魅力与中国抒情诗的最高成就两者先后开创了写实主义和人本主义,浪漫主义和个性主义道路的创作两者并称是中国诗歌从集体创作走向个人创作完成的标志两部诗集所代表的风格与传统展开的宽广的内容和影响,具有千古垂范的意义和同等的价值2.《诗》是怎么被称为“经”的?何谓“四家诗”?答:最初,孔子只是把《诗三百》作为讲课的教材之一,后来《诗三百>>与其它先秦典籍一样遭秦火焚烧,失传。

直到汉惠帝撤销了“挟书律”,天下相对太平了,加之汉献王广求博士,追搜古书,《诗三百》才复流传。

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一统政策的规范之下,《诗三百》终于自为之尊并摇身成经。

解读任务就更显重要起来。

当时见解读并传授诗经的共四家,即历史上所谓的四家——气质辕固,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亨和毛苌3.《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怎样划分的?何谓六义,四始,四诗?答:15国风共160片,直接放映了下层民众的思想,情感,愿望。

105篇雅,表达士大夫的心态,有大量的针砭时弊,怨世忧时作品。

40片颂,反映了周朝的宗庙祭祀和先王的功德,正是地描绘了周民族以农业立国的社会特征和西周初期农业生产的情况诗六义:风雅颂赋比兴四始:风,大雅,小雅,颂四门中的第一篇,分别是〈关雎〉〈文王〉〈鹿鸣〉〈清庙〉四诗:南,风,雅,颂4.怎样认识《诗经》的文学解读与精血解读?试以其中的诗歌为例进行文学解读答:所谓经学解读即以儒家的历史意义与文化原则为解说《诗经》的基本依据,将诗经作为儒家干预政治的手段和伦理教化的工具,对诗经的意义系进行偏于政治意义与伦理意义的历史解释和伦理附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