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电路与系统(01)
合集下载
微波通信原理--1

分体式微波设备系统结构
避雷器
ODU
ODU的接地线应接到铁塔的角钢上, 其接地电阻小于10欧姆 接地装置
地线的接地电阻应小于10欧姆
铁塔的接地电阻应小于10欧姆 接地电阻小 于10欧姆 同轴电缆
IDU
地气
IDU的接地
拉线塔
抛物面天线
增益:
Ga=20lgDa+20lgf+20.4+10lgηA Ga为天线增益(dB); Da为天线口径(m); f为工作频率(GHz); ηA为天线效率,可取50%~70%。 实例: D=0.6M F=13GHz G=35dBi (VHP2-130,35.5dBi)
1.2.1 普通无线电波波段的划分
波段名称
超长波 长波 中波 短波 超短波
波长范围
105~ 104 m 104~ 103 m 103~ 102 m 102~ 10 m 10 ~ 1 m
频率范围
3k~30k Hz 30k~300k Hz 300k~3M Hz 3M~30M Hz 30M~300M Hz
高频段可以做 用户级传输
越高频段雨衰 越厉害!!
衰落的一般特性
1、波长越短、距离越长,衰落越严重 2、夜间比白天严重,夏季比冬季严重 3、晴天,宁静天气比阴天、风雨天气时严重 4、水上电路比陆上电路严重 5、平地电路比山区电路严重
工作频段用途 频率 用途
7G
8G 13G 15G 18G 23G 26G 28G
衰落类型
1.多径衰落 2. K型衰落 3.波导型衰落 4.雨衰
• 多径衰落 由 • 于折射波,反射波,散射波等多途径传播引起的衰落。多径衰落周期较短 一般为几秒。多径衰落又叫频率选择性衰落。合成波的电平比正常传输低称 为下衰落,比正常传输高称为上衰落。
《微波电路》课件

高频段、大带宽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 波电路的工作频率和传输带宽
也在不断增大。
集成化、小型化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微波 电路的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 体积越来越小。
多功能化
微波电路正向着多功能化的方 向发展,如同时处理多种信号 、实现多种功能等。
低成本、低功耗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低成本 、低功耗的微波电路成为研究
测试技术
微波电路的测试包括信号源测试、接 收机测试和系统测试等。信号源测试 主要是测试信号源的频率、功率和调 制等特性;接收机测试主要是测试接 收机的灵敏度、动态范围和抗干扰能 力等特性;系统测试主要是将微波电 路与其他系统进行集成测试,验证整 个系统的性能和功能。
05
微波电路的典型应用案例
微波通信系统中的微波电路
微波电路与生物医学工程 的融合
生物医学工程中的无损检测、生物传感器等 技术需要利用微波电路进行信号传输和处理 ,这种交叉融合有助于推动两个领域的共同
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是由测量系统的硬件设备、线路损耗、连接器失 配等因素引起的误差。这些误差可以通过校准和修正来减 小。
方法误差
方法误差是由测量方法本身引起的误差,如信号源的频率 稳定度、测量接收机的动态范围等。这些误差可以通过选 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条件来减小。
微波电路的调试与测试技术
调试与测试的重要性
新型微波半导体材料
新型微波半导体材料如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如硅碳化物和氮 化镓)具有高电子迁移率和化学稳定性,为微波电路的发展 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新型微波器件在微波电路中的应用
新型微波电子器件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微波 电子器件如微波晶体管、微波集成电路 等不断涌现,这些器件具有体积小、重 量轻、可靠性高等优点,在雷达、通信 、导航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 波电路的工作频率和传输带宽
也在不断增大。
集成化、小型化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微波 电路的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 体积越来越小。
多功能化
微波电路正向着多功能化的方 向发展,如同时处理多种信号 、实现多种功能等。
低成本、低功耗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低成本 、低功耗的微波电路成为研究
测试技术
微波电路的测试包括信号源测试、接 收机测试和系统测试等。信号源测试 主要是测试信号源的频率、功率和调 制等特性;接收机测试主要是测试接 收机的灵敏度、动态范围和抗干扰能 力等特性;系统测试主要是将微波电 路与其他系统进行集成测试,验证整 个系统的性能和功能。
05
微波电路的典型应用案例
微波通信系统中的微波电路
微波电路与生物医学工程 的融合
生物医学工程中的无损检测、生物传感器等 技术需要利用微波电路进行信号传输和处理 ,这种交叉融合有助于推动两个领域的共同
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是由测量系统的硬件设备、线路损耗、连接器失 配等因素引起的误差。这些误差可以通过校准和修正来减 小。
方法误差
方法误差是由测量方法本身引起的误差,如信号源的频率 稳定度、测量接收机的动态范围等。这些误差可以通过选 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条件来减小。
微波电路的调试与测试技术
调试与测试的重要性
新型微波半导体材料
新型微波半导体材料如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如硅碳化物和氮 化镓)具有高电子迁移率和化学稳定性,为微波电路的发展 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新型微波器件在微波电路中的应用
新型微波电子器件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微波 电子器件如微波晶体管、微波集成电路 等不断涌现,这些器件具有体积小、重 量轻、可靠性高等优点,在雷达、通信 、导航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微波知识培训(1)

终端站:处于微波线路的两端或分支线路终点。它只对一个方向收信和发信。 终端站可以上下所有的支路信号,并可以作为监控系统的集中监视站或主站。 中间站:处于线路中间,只完成微波信号的放大和转发,不上下话路。设备比较简单。 再生中继站:处于线路中间,可以在本站上下部分支路。还可沟通干线上两方向间的通信。可作监控系统的主站或受控站。 再生中继站只能采用基带中继方式。 枢纽站:处于干线上,完成数个方向的通信任务,可以上下全部或部分支路信号。 监控系统中,枢纽站一般作为主站
微波的定义
微波Microwave: 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微波射频为300MHz~300GHz,是全部电磁波频谱的一个有限频段。 微波一般称为厘米波。 根据微波传播的特点,可视其为平面波。 平面波沿传播方向是没有电场和磁场纵向分量的,所以称为横电磁波,记为TEM波。有时我们把这种电磁波简称为电波。
微波频率划分
微波设备由室内单元 (IDU)、室外单元 (ODU)、 网管系统、同轴电缆和天线组成
一跳系统之间的通信
IDU的作用
IDU主要把业务数据、辅助数据、网管及交换数据按一 定数据格式复接成帧,传给调制解调模块,调制解调模 块再完成基带调制解调、中频变频等功能。
行业内其他厂家的IDU构架
IDU 610
但微波也存在着相应的缺点:应具备视距传输条件,两站之间传输的距离不是很远;频率必须申请;通信质量受环境的影响较大;通信容量不能做到很大。
光纤、微波传输方式比较
光 纤
微 波
传输媒介
光纤
自由空间
抗自然灾害能力
弱
强
灵活性
较低
高
建设费用
高
低
建设周期
长
短
传输速率
射频微波工程介绍分解课件

特点
射频微波信号具有高频率、短波长和 宽带宽等特点,使得射频微波工程在 通信、雷达、电子对抗、电磁兼容等 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射频微波技术的应用范围
通信
射频微波技术是现代通信系统 的核心,包括无线通信、卫星
通信、移动通信等。
雷达
射频微波雷达用于目标检测、 跟踪和定位,在军事和民用领 域均有广泛应用。
电路进行优化。
性能指标
根据电路的功能需求,制定相应的性 能指标,如频率范围、增益、噪声系 数等。
可靠性测试
对优化后的电路进行可靠性测试,以 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和可靠 性。
03 射频微波材料与器件
射频微波材料的基本特性
电介质材料
这类材料具有高绝缘、低损耗的特性,常用于制 造微波电容、微波天线等。
磁性材料
具有高磁导率、低损耗的特性,常用作制造微波 磁性器件,如变压器、电感器等。
导电材料
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常用于制造微波传输线、 微波电阻等。
射频微波器件的种类与应用
射频微波晶体管
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电子对抗等 领域。
射频微波二极管
常用作混频器、检波器等。
射频微波放大器
用于增强射频信号的功率,提高通信 系统的性能。
05 射频微波工程的挑战与未 来发展
当前射频微波工程面临的挑战
技术更新换代快速
射频微波工程领域涉及的技术不断发展,新旧技术更新换 代迅速,对行业内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高精度和高稳定性
射频微波工程在通信、雷达、电子对抗等领域的应用需要 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系统,以确保传输和接收的信号质量 。
发展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射频微波工程在高速数 字信号处理、高精度测量、无线充电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展 。同时,随着5G、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射频微波工程 在未来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射频微波信号具有高频率、短波长和 宽带宽等特点,使得射频微波工程在 通信、雷达、电子对抗、电磁兼容等 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射频微波技术的应用范围
通信
射频微波技术是现代通信系统 的核心,包括无线通信、卫星
通信、移动通信等。
雷达
射频微波雷达用于目标检测、 跟踪和定位,在军事和民用领 域均有广泛应用。
电路进行优化。
性能指标
根据电路的功能需求,制定相应的性 能指标,如频率范围、增益、噪声系 数等。
可靠性测试
对优化后的电路进行可靠性测试,以 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和可靠 性。
03 射频微波材料与器件
射频微波材料的基本特性
电介质材料
这类材料具有高绝缘、低损耗的特性,常用于制 造微波电容、微波天线等。
磁性材料
具有高磁导率、低损耗的特性,常用作制造微波 磁性器件,如变压器、电感器等。
导电材料
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常用于制造微波传输线、 微波电阻等。
射频微波器件的种类与应用
射频微波晶体管
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电子对抗等 领域。
射频微波二极管
常用作混频器、检波器等。
射频微波放大器
用于增强射频信号的功率,提高通信 系统的性能。
05 射频微波工程的挑战与未 来发展
当前射频微波工程面临的挑战
技术更新换代快速
射频微波工程领域涉及的技术不断发展,新旧技术更新换 代迅速,对行业内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高精度和高稳定性
射频微波工程在通信、雷达、电子对抗等领域的应用需要 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系统,以确保传输和接收的信号质量 。
发展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射频微波工程在高速数 字信号处理、高精度测量、无线充电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展 。同时,随着5G、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射频微波工程 在未来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微波电路与系统课程介绍

教材:《微波固态电路》 喻梦霞 电子科技大 学出版社 2008年;
参考资料:《射频/微波电路导论》 雷振亚 西安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5.8
参考资料:《微波固态电路》言华 北京理工大学 出版社 1995
参考资料: 《Microwave Solid State Circuits Design》 Inder Bahl A John Wiley & Sons Inc,Publication, 2003
要讲授PIN开关、衰减器和移相器的设计方 法。本章授课学时—4学时。 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以仿真实验为主。实验 部分学时—4学时。
7
考核方式
本课程平时考核占总分20%(以作业和出勤率 综合考核);
实验环节占总分20%(实验报告); 期末考试占总分60%(开卷笔试);
8
建议教材及参考资料
微波电路与系统
微波电路与系统课程介绍
电子科技大学 贾宝富 博士
1
绪论
前期课:微波技术, 电子线路 内容: 微波电路理论,应用技术,
半导体知识,通信系统概念
2
本课的相关课程与技术
相关课程:
电磁场 -- 基础课, 电场磁场分布,电波传播 微波技术--无源电路, 分布参数、传输线、微波网络、
滤波器、匹配、 阻抗变换 射频电路--有源电路, 放大、振荡、变频、滤波、收发信机
• 第一章:引言 • 简单介绍微该章内容 。本章授课学时—1学时。 • 第二章:微波集成电路基础 • 介绍微波平面集成传输线、微波单片集成电 路。理解微带电路的不连续性。掌握阻抗变 换电路、功率分配器和耦合器。本章授课学 时—5学时。
4
教学内容
5
教学内容
第五章:微波倍频器 了解微波倍频器的工作机理。本章主要讲授
参考资料:《射频/微波电路导论》 雷振亚 西安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5.8
参考资料:《微波固态电路》言华 北京理工大学 出版社 1995
参考资料: 《Microwave Solid State Circuits Design》 Inder Bahl A John Wiley & Sons Inc,Publication, 2003
要讲授PIN开关、衰减器和移相器的设计方 法。本章授课学时—4学时。 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以仿真实验为主。实验 部分学时—4学时。
7
考核方式
本课程平时考核占总分20%(以作业和出勤率 综合考核);
实验环节占总分20%(实验报告); 期末考试占总分60%(开卷笔试);
8
建议教材及参考资料
微波电路与系统
微波电路与系统课程介绍
电子科技大学 贾宝富 博士
1
绪论
前期课:微波技术, 电子线路 内容: 微波电路理论,应用技术,
半导体知识,通信系统概念
2
本课的相关课程与技术
相关课程:
电磁场 -- 基础课, 电场磁场分布,电波传播 微波技术--无源电路, 分布参数、传输线、微波网络、
滤波器、匹配、 阻抗变换 射频电路--有源电路, 放大、振荡、变频、滤波、收发信机
• 第一章:引言 • 简单介绍微该章内容 。本章授课学时—1学时。 • 第二章:微波集成电路基础 • 介绍微波平面集成传输线、微波单片集成电 路。理解微带电路的不连续性。掌握阻抗变 换电路、功率分配器和耦合器。本章授课学 时—5学时。
4
教学内容
5
教学内容
第五章:微波倍频器 了解微波倍频器的工作机理。本章主要讲授
微波网络讲义(第一章 西电 褚庆昕)

微波网络 第一讲 褚 庆昕 Xidian University 22
1.4 网络应用(1)
• 利用网络思想可以方 便地研究微波元件。 • 参考面一定要选在传 输线中高次截止模完全 消失的地方。否则,不 仅网络参量关系描述不 正确,还可能会遗漏不 连续性间的耦合。
微波网络 第一讲 褚 庆昕 Xidian University
N1
N2
23
1.4 网络应用(2)
微波网络研究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 网络分析 — 给定电路的结构,分析其网络参 量及各种工作特性; • 网络综合 — 根据所给的工作特性要求,以最 佳条件设计出合乎要求的电路结构。 网络分析问题是“单值”的,即给定电路 后,“特性”也就唯一确定了。而综合问题往 往是“多值”的,在同一最佳条件下可以设计 出许多满足要求的电路结构。
Xidian University
11
微波元件框图
• 任何微波元件都可以看作是由若干传输线和不 连续性区域构成的.
传输线 T 传输线 不连续性 T 传输线
微波网络 第一讲 褚 庆昕
T
12
Xidian University
1.1 微波系统与网络(4)
• 网络方法将微波元件分解成由传输线和不连 续性组成的微波电路。 • 传输线可以用特征参数表征。不连续性可以 用网络参量关系表征。 • 微波元件等效为由传输线和不连续性网络构 成的电路,用电路理论分析和设计。 • 网络方法 — “化繁为简”、“各个击破”。 把复杂的三维电磁场问题变为一维电路问题
微波网络 第一讲 褚 庆昕 Xidian University 21
1.3 不连续性的处理(4)
网络的思想 — “黑箱思想”。 不管不连续性区域内部的构成怎样,统一的 看成一个“黑箱”。通过“黑箱”各端口上激 励与响应之间的关系表征“黑箱”的特性,对 于线性网络,这种关系可以用参量矩阵表示。 确定网络参量的方法: (1)场方法 (2)测量方法
1.4 网络应用(1)
• 利用网络思想可以方 便地研究微波元件。 • 参考面一定要选在传 输线中高次截止模完全 消失的地方。否则,不 仅网络参量关系描述不 正确,还可能会遗漏不 连续性间的耦合。
微波网络 第一讲 褚 庆昕 Xidian University
N1
N2
23
1.4 网络应用(2)
微波网络研究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 网络分析 — 给定电路的结构,分析其网络参 量及各种工作特性; • 网络综合 — 根据所给的工作特性要求,以最 佳条件设计出合乎要求的电路结构。 网络分析问题是“单值”的,即给定电路 后,“特性”也就唯一确定了。而综合问题往 往是“多值”的,在同一最佳条件下可以设计 出许多满足要求的电路结构。
Xidian University
11
微波元件框图
• 任何微波元件都可以看作是由若干传输线和不 连续性区域构成的.
传输线 T 传输线 不连续性 T 传输线
微波网络 第一讲 褚 庆昕
T
12
Xidian University
1.1 微波系统与网络(4)
• 网络方法将微波元件分解成由传输线和不连 续性组成的微波电路。 • 传输线可以用特征参数表征。不连续性可以 用网络参量关系表征。 • 微波元件等效为由传输线和不连续性网络构 成的电路,用电路理论分析和设计。 • 网络方法 — “化繁为简”、“各个击破”。 把复杂的三维电磁场问题变为一维电路问题
微波网络 第一讲 褚 庆昕 Xidian University 21
1.3 不连续性的处理(4)
网络的思想 — “黑箱思想”。 不管不连续性区域内部的构成怎样,统一的 看成一个“黑箱”。通过“黑箱”各端口上激 励与响应之间的关系表征“黑箱”的特性,对 于线性网络,这种关系可以用参量矩阵表示。 确定网络参量的方法: (1)场方法 (2)测量方法
微波工程基础第1章

在空间中的传播。
波动方程的形式
波动方程的一般形式为▽²E + ₀²c²²E
= 0,其中E是电场强度,₀是真空中的
电常数,c是光速。
02
03
波动方程的解
对于特定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可
以通过求解波动方程得到电磁波的传
播特性。
微波的导波系统
导波系统的定义
导波系统是指能够引导电
磁波在其中传播的系统,
微波新器件的研发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新型微纳加工技术的发展,新型微波器件如
的应用领域,提升微波系统的性能。
平面天线、集成电路、微波传感器等不断涌
现。这些新器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
低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导航
、电子战等领域,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
微波系统的集成化与小型化
微波工程基础第1章
目录
• 引言
• 微波基础知识
• 微波器件与电路
• 微波系统与应用
• 微波工程展望
01
引言
微波的定义与特性
微波是指频率在300MHz到300GHz
之间的电磁波,具有波长短、频率高
的特点。
微波具有穿透性、反射性、吸收性和
散射性等特性,这些特性使得微波在
通信、雷达、加热等领域具有广泛的
微波的传输线理论
传输线的定义
传输线是指用来传输电磁波的媒介,如同轴线、波导
等。
传输线的分类
根据结构和工作原理,传输线可分为均匀传输线和非
均匀传输线。
传输线的等效电路
传输线可以用等效电路来表示,其中电导和电感代表
能量损失,电容和电感代表波动效应。
微波的波动方程
波动方程的定义
波动方程的形式
波动方程的一般形式为▽²E + ₀²c²²E
= 0,其中E是电场强度,₀是真空中的
电常数,c是光速。
02
03
波动方程的解
对于特定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可
以通过求解波动方程得到电磁波的传
播特性。
微波的导波系统
导波系统的定义
导波系统是指能够引导电
磁波在其中传播的系统,
微波新器件的研发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新型微纳加工技术的发展,新型微波器件如
的应用领域,提升微波系统的性能。
平面天线、集成电路、微波传感器等不断涌
现。这些新器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
低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导航
、电子战等领域,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
微波系统的集成化与小型化
微波工程基础第1章
目录
• 引言
• 微波基础知识
• 微波器件与电路
• 微波系统与应用
• 微波工程展望
01
引言
微波的定义与特性
微波是指频率在300MHz到300GHz
之间的电磁波,具有波长短、频率高
的特点。
微波具有穿透性、反射性、吸收性和
散射性等特性,这些特性使得微波在
通信、雷达、加热等领域具有广泛的
微波的传输线理论
传输线的定义
传输线是指用来传输电磁波的媒介,如同轴线、波导
等。
传输线的分类
根据结构和工作原理,传输线可分为均匀传输线和非
均匀传输线。
传输线的等效电路
传输线可以用等效电路来表示,其中电导和电感代表
能量损失,电容和电感代表波动效应。
微波的波动方程
波动方程的定义
微波电路西电雷振亚老师的课件1章射频微波工程介绍

第1章 射频/微波工程介绍
1.2 射频/
1.2.1 射频/ 1. 射频/微波能像光线一样在空气或其他媒体中沿直
线以光速传播,在不同的媒体界面上存在入射和反射现 象。这是因为射频/微波的波长很短,比地球上的一般 物体(如舰船、 飞机、 火箭、 导弹、 汽车、 房屋 等)的几何尺寸小的多或在同一个数量级。
第1章 射频/微波工程介绍
1.4 射频/
射频/微波电路的经典用途是通信和雷达系统。近 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当数个人通信系统,当然,导航、 遥感、 科学研究、 生物医学和微波能的应用也占有 很大的市场份额。下面归纳出射频/微波电路的各种用 途,并给出几个应用实例。
(1) 无线通信系统: 空间通信,远距离通信,无线对讲,蜂窝移动,个人 通信系统,无线局域网,卫星通信,航空通信,航海通信, 机车通信,业余无线电等。
第1章 射频/微波工程介绍
(2) 频率变换器: 将一个或两个频率的信号变为另 一个所希望的频率信号,如分频器、 变频器、 倍频器、 混频器等。
(3) 频率选择电路: 在复杂的频谱环境中,选择所 关心的频谱范围。经典的频率选择电路是滤波器,如低通 滤波器、 带通滤波器、 高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等。 近年发展起来的高速电子开关由于体积小,在许多方面取 代了滤波器来实现频率选择。在射频/微波工程中,这些 电路可以独立工作,也可以相互组合,还可以与其他电路 组合,构成射频/微波电路子系统。
第1章 射频/微波工程介绍
1.1 常用无线电频段
当今社会,技术发展之迅猛,对人们生活影响之重 大,首推无线电技术。射频/微波工程就是这一领域的 核心。过去的100多年来,人们对射频/微波技术的认识 和使用日趋成熟。
从图1-1 所示的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 近年来射频/微波工程的应用已经发展到了近乎极至的 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1 长线概念
对应的波长
1.3.2 导体的趋肤效应
1.3.3 高频电阻
1.3.4 高频电容
1.3.5 高频电感
1.4 RF/MW发展简史
1.5 课程内容设置
无线通信系统射频前端原理框图
雷达系统框图
1.6 本课程要求不建议
成绩评定不作业要求
无线频谱的划分
RF/MW典型应用的频谱
1.2 RF/MW的特点
频率高
通信系统中相对带宽Δf/f通常为一定值, 所以频率f越高,越容易实现更大的带宽Δf,从而 信息的容量就越大。 例如,对于1%的相对带宽,600MHz频率下宽带 为6MHz(一个电视频道的带宽),而60GHz频率 下带宽为600MHz(100个电视频道!)。 因此,RF/MW的一个最广泛应用就是无线通信。
教材不参考书籍
小结1
射频/微波的基本概念不特点 射频/微波的简史 课程内容设置 本课程的要求不建议 习题1
P10: 0-1,0-2
作业30%,期未考试70%。 每周交一次作业,课件从网上下载 [1] 李绪益,微波技术不微波电路,华南理工大学 出版社,2007,(教材,习题) [2] R. Ludwig, P. Bretchko, RF circuit Design –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电子工业出版社(中、 英本),2004。 [3] P. M. Pozar, Microwave Engineering, (Thirdedition), 电子工业出版社(中、英本), 2006。
1.3 常规电路元件的射频特性
在常规交流电路中,最常用的电路元件是电阻 R,电感L,电容C和连接这些元件的导线。 在频率较低时,电阻器,电感器和电容器分别 对应于热能,磁场能量和电场能量集中的区域 ,所以可以用“集总”元件表征。这时R,L, C基本为常数,丌随频率变化,导线也相当于 不频率无关的短路线段。 在RF/MW波段,由于导体的趋肤效应,介质 损耗效应,电磁感应等的影响,器件区域丌再 是单纯能量的集中区,而呈现分布特性。
射电天文望远镜
微波炉
微波治疗仪
Biblioteka 上述特点使得RF/MW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 真正使RF/MW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因其具有 一个独特特点:RF/MW的波长不自然界物体 尺寸相比拟。 在RF/MW相邻低端以下的频段,波长比物体 尺寸长很多,可以采用集总模型研究。 在RF/MW相邻高端以上的频段,波长比物体 尺寸小很多,可以采用几何光学研究。 当波长不物体的尺寸相比拟时,电磁波波动性 呈主流,因此必须采用电磁场理论和分布模型 研究。
微波电路不系统(一)
第1讲
绪论
电子科技大学 贾宝富 博士
第1讲 内容
射频/微波的定义; 射频/微波的特点; 常规电路元件的射频特性; 射频/微波的简史; 课程内容设置; 本课程的要求不建议;
1.1 RF/MW的定义
射频(Radio Frequency)/微波(Microwave) 无线电频谱中占据某一特殊频段的电磁波。
雷达
大气窗口 地球大气层中的电离层对大部分无线电波呈反 射状态(短波传播的原理),但在MW波段存 在若干窗口。因此,卫星通信、射频天文通常 采用微波波段。 分子谐振 各种分子、原子和原子核的谐振都发生在MW 波段,这使得微波在基础科学、医学、遥感和 加热等领域有独特的应用。
卫星通讯
卫星定位导航
微波接力通讯
蜂窝电话系统
波长短
天线不RF电路的特性是不其电尺寸l/λ相关 的。在保持特性丌变的前提下,波长λ越短 ,天线和电路的尺寸 l 就越小,因此,波长 短有利于电路的小型化。 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RCS)也不目标的电 尺寸成正比,因此在目标尺寸一定的情况 下,波长越小,RCS就越大。这就是雷达系 统通常工作在MW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