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毛野生番茄中初步鉴定出一个抗美洲斑潜蝇的显性基因
江西省瑞昌二中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培优练习(四十)

瑞昌二中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培优练习(四十)1.酵母菌在含乳糖的培养基上生长时,细胞中出现了分解乳糖的酶,将其转移到不含乳糖的培养基上时,这些酶就不存在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缺乏乳糖时,编码乳糖分解酶的基因消失了B.在乳糖的诱导下,酵母菌突变产生了编码乳糖分解酶的基因C.在乳糖的诱导下,酵母菌分解乳糖的酶的基因得到表达D.乳糖可能是乳糖分解酶基因的重要组成成分2.科学家发现种植转抗除草剂基因作物后,附近许多与其亲缘关系较近的野生植物也获得了抗除草剂性状。
这些野生植物的抗性变异来源于( )A.基因突变B.染色体数目变异C.基因重组D.染色体结构变异3.下图为某哺乳动物某个DNA分子中控制毛色的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其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c基因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B.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可发生在a、b之间C.Ⅰ、Ⅱ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属于基因突变D.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都是一一对应关系4.以下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生在DNA分子上的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都叫基因突变B.除病毒外,生物都能发生染色体变异C.基因型均为Aa的双眼皮父母生下单眼皮孩子的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D.无子西瓜的变异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5.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
下表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的结果。
家蝇种群来源敏感性纯合子/% 抗性杂合子/% 抗性纯合子/% 甲地区78 20 2乙地区64 32 4丙地区84 15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碱基对缺失的结果B.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22%C.比较三地区抗性基因频率可知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D.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6.某二倍体植物染色体上的基因B2是由其等位基因B1突变而来的,如不考虑染色体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突变可能是碱基对替换或碱基对插入造成的B.基因B1和B2编码的蛋白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C.基因B1和B2指导蛋白质合成时使用同一套遗传密码D.基因B1和B2可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体细胞中或同一个配子中7.除草剂敏感型的大豆经辐射获得抗性突变体,且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
北京市北京四中2024届高考冲刺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北京四中2024届高考冲刺模拟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现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草鱼种群数量变化,并建立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种群的 大于1,则可判断该种群以“J”型曲线增长B.若种群的增长率小于1,则种群数量会不断下降C.若种群增长符合“S”型曲线,则种群数量一定不会超过K值D.若误将重捕个体中未标记个体记作标记个体,则估算的种群数量会偏小2.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3.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
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ATP有2个磷酸键,其储存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B.ATP在细胞内含量少,但可直接为大多数生命活动供能C.ATP与ADP相互转化的速率与细胞代谢强度无关D.ATP在细胞内合成,在细胞外不能水解供能4.下列有关高等植物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组成核糖体的化学成分中不含P元素B.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中均含有核酸C.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双层膜D.破坏高尔基体后,可能会形成双核细胞5.下图为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识别、黏着后,白细胞迁移并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皮细胞识别结合白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使白细胞黏着B.白细胞在血管内黏着、迁移需要消耗ATPC.黏着、迁移过程中白细胞需进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白细胞利用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6.下图中甲、乙、丙分别是以紫色洋葱的鳞片叶、根尖细胞和正常叶为材料进行实验得到现象或结果。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六章练习题

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一、选择题1.在一块栽种红果番茄的田地里,农民发现有一株番茄结的果是黄色的,这是因为该株番茄()。
A.发生基因突变B.发生染色体畸变C.发生基因重组D.生长环境发生变化2.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培育无子西瓜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原理B.培育八倍体小黑麦是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C.培育无子番茄是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D.培育抗虫棉高产植株是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3.下列各项中,适宜用诱变育种的是()。
A.获得无子果实B.培育综合多个品种优良性状的新品种C.利用细菌生产胰岛素D.培育从未出现过的新品种4.由八倍体小黑麦的花粉培育而成的植株叫A.单倍体B.四倍体C.二倍体D.八倍体5.调查发现热闹群中夫妇双方均表现正常也能生出白化病患儿。
研究表明白化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判断下列有关白化病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A.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B.如果夫妇双方都是携带者他们生出白化病患儿的概率是1/4C.如果夫妇双方一方是白化病患者,他们所生表现正常的子女一定是携带者D.白化病患者与表现正常的人结婚,所生子女表现正常的概率是16.将重组DNA导入细菌生产激素或蛋白质的过程一般称为A.基因工程B.细胞工程C.酶工程D.微生物工程根据下面所述,回答第7~8题。
已知几种氨基酸的密码子为:精氨酸:CGU、CGC、CGA、CGG、AGA、AGG 谷氨酸:CAA、CAG 缬氨酸:GUU、GUC、GUA、GUG 组氨酸:CAU、CAC 7.对某一蛋白质分子分析表明,在编码氨基酸的位点上发生的突变都是由一个碱基替换引起的。
突变的起源如下:则甘氨酸最可能的密码子是A.GGUB.GGCC.GCAD.GGG8.当基因片段转录链中转录成GUC的CAG突变为CAC时,这种突变的结果对该生物的影响是A.缬氨酸变成谷氨酰胺B.缬氨酸变成组氨酸C.缬氨酸变成甲硫氨酸D.没有影响9.下列对基因突变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由于人们可以定向诱导突变性状,诱变育种能明显地缩短育种年限B.它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原因之一C.丰富了种群的“基因库”D.突变频率低、且突变性状一般有害,少数有利10.根据下列细胞中物质的吸收峰值,可知紫外线(λ=2700A)在诱导突变工程中的主要作用物质是A.核酸B.水C.脂肪D.蛋白质11.下列变异的细胞能够遗传给后代的是A.皮肤细胞B.肌肉细胞C.精子细胞D.神经细胞12.无籽西瓜比一般西瓜吃起来甜,这是因为A.由于无籽西瓜培育时卵细胞未受精B.由于无籽西瓜是多倍体,有机物含量高C.由于无籽西瓜是二倍体D.由于无籽西瓜有机物储存在西瓜里13.下列关于单倍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单倍体体细胞含有一个染色体组B.体细胞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C.单倍体个体一般是不育D.单倍体常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式获得14.在高等植物细胞中,下列哪项肯定不存在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A.精子细胞B.卵细胞C.单倍体D.染色体组15.大麦的一个染色体组7条染色体,在四倍染色体大麦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期能观察到的染色体数目是A.7条B.56条C.28条D.14条16.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它的主要特点是()。
必考大题强化课2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必考大题强化课2遗传与变异【高考真题】(2019·全国卷Ⅰ·T32)某实验室保存有野生型和一些突变型果蝇。
果蝇的部分隐性突变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甲用翅外展粗糙眼果蝇与野生型(正常翅正常眼)纯合子果蝇进行杂交,F2中翅外展正常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
图中所列基因中,不能与翅外展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的是。
(2)同学乙用焦刚毛白眼雄蝇与野生型(直刚毛红眼)纯合子雌蝇进行杂交(正交),则子代雄蝇中焦刚毛个体出现的概率为;若进行反交,子代中白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
(3)为了验证遗传规律,同学丙让白眼黑檀体雄果蝇与野生型(红眼灰体)纯合子雌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1,F1相互交配得到F2。
那么,在所得实验结果中,能够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F1表现型是,F2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验证伴性遗传时应分析的相对性状是,能够验证伴性遗传的F2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
审题获取信息—1.翅外展和粗糙眼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除紫眼外其余性状均与翅外展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3.焦刚毛白眼雄果蝇基因型为X snw Y、直刚毛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 SNW X SNW解题巧用信息—1.翅外展粗糙眼(dpdpruru)×正常翅正常眼(DPDPRURU)→F1(DPdpRUru)→F2翅外展正常眼(dpdpRU_)=1/4×3/4=3/162.焦刚毛白眼雄果蝇基因型为X snw Y×直刚毛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 SNW X SNW→雄蝇均为X SNW Y(直刚毛红眼 )→雄蝇中出现焦刚毛个体概率为0,若反交,焦刚毛白眼雌果蝇基因型为X snw X snw,直刚毛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 SNW Y→雄蝇均为X snw Y(焦刚毛白眼),雌蝇均为X SNW X snw(直刚毛红眼)➝子代中白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1/23.白眼黑檀体雄果蝇(eeX w Y)与野生型(红眼灰体)纯合子(EEX W X W)雌果蝇→F1(EeX W X w、EeX W Y)。
美洲斑潜蝇对番茄和菜豆不同品种的选择性研究

[7 高念 昭.烟 仓 害虫及 其 防 治 [ .贵 阳 : 1] M] 贵州 科技 出版社 ,
1 9 1 6~1 9 9 6: 6 6 .
美洲斑 潜 蝇 对番 茄和菜 豆 不 同 品种 的选 择
成卫 宁, 李修 炼 , 仵均祥 , 李建军
( 植保资 源与病虫 害治 理教 育部重点实 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杨凌 72 0 ) 1 10
1 2 试验 方法 .
前除西藏 自治区外 , 国均有分 布[ 。该虫致 使作 全 2 ]
物减产 3 ~5 , o o 甚至绝 收, 严重影响我 国蔬菜
生产 和“ 篮子 ” 程建设 的顺 利 实施 。 由于该 虫 具 菜 工 有繁 殖力 强 、 活 周 期 短 、 活 场 所 隐蔽 等 特 点 , 生 生 农
和 虫道数量 , 将播 后 2 豆和番茄 品种划分为成虫最嗜 品种 、 1d菜 嗜好 品种和次嗜好 品种 3类, 后 4 播 9d菜豆品种划
分为嗜好 品种和次嗜好 品种 2类 , 以虫情指数为指标 , 评价 了其 幼虫对菜豆和番茄不 同品种的危害性。
关键 词
美洲斑 潜蝇; 番茄 品种 ; 菜 豆品种 ; 选择性
( :8 2) 5—9 . 0
[ ] 王问 学. 蛾茧 蜂 性 比 与寄 主的关 系l ] 9 麦 J .生 物 防治 通 报 ,
1 9 , ( :1 9 1 7 1) 6~1 . 8
[O 1 ]李 理 , 谢中能. 麦蛾茧蜂生物学观察l] J.昆虫 天敌 ,18 , 0 9 8 1
( :1 6—1 9 2) 0 0.
害叶 片数 量 )/ 调 查 叶 片 总量 × 叶 片被 害 最 高 级 )(
别) ×10 ] 0; 叶片被害等级按文献E] 3介绍的 6 级标准划分。
高中生物必修二专题-遗传经典习题

1.果蝇产生眼色素B 和D的反应如下酶X 酶Y底物A ——→色素B ;底物C 一→色素D野生型果蝇(显性纯合子)有B和D这两种色素,眼为红褐色。
缺色素B的果蝇为鲜红眼,缺色素D的果蝇为褐眼,缺B和D的果蝇为白眼。
现将一白眼果蝇与一野生型果蝇交配,其子代果蝇体内有关酶存在的情况及性状表现分别是()A.只有一种酶X,褐眼B.只有一种酶Y,鲜红眼C.酶X和酶Y都没有,白眼D.酶X和酶Y均有,红褐眼2. 在调查某小麦种群时发现T(抗锈病)对t(易感染)为显性,在自然情况下该小麦种群可以自由交配,据统计TT为20%,Tt为60%,tt为20%,该小麦种群突然大面积感染锈病,致使全部的易感染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
计算该小麦在感染锈病之前与感染锈病之后基因T的频率分别是多少()A.50%和50% B.50%和62.5% C.62.5%和50% D.50%和100%3. 如果三体或缺体的染色体病是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且发生异常的概率为P,则初级精母细胞产生异常配子的概率是()w.w.w.k.s.5.u.c.o.mA.P B.1—P C.1/2P D.1/4P4. 一只突变型的雌性果蝇与一只野生型的雄性果蝇交配后,产生的F1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2:1,且雌雄个体之比也为2:1。
这个结果从遗传学角度作出的合理解释是()A.该突变基因为常染色体显性基因B.该突变基因为X染色体隐性基因C.该突变基因使得雌配子致死D.该突变基因使得雄性个体致死5.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w.w.w.k.s.5.u.c.o.mA.①、④B.②、④C.①、⑤D.③、⑤6. 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一个密码子的一个碱基发生替换,对识别该密码子的tRNA种类及转运的氨基酸种类将会产生的影响是()A.tRNA种类一定改变,氨基酸种类不一定改变B.tRNA种类不一定改变,氨基酸种类不一定改变C.tRNA种类一定改变,氨基酸种类一定改变D.tRNA种类不一定改变,氨基酸种类一定改变7. 下列据图所作的推测,错误的是()A.基因组成如甲图所示的两个亲本杂交产生AaBB后代的概率为1/8B.如果乙图表示细胞中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则②表示氧元素C.丙图表示某家庭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如5号女儿患病,那么3、4号异卵双生兄弟相同基因型概率为4/9D.从丁图DNA复制可看出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8. (2008南京期末)右图是一个DNA分子片段,其中一条链中含15N,另一条链中含14N。
2023-2024学年北京市五十七中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

2023-2024学年北京市五十七中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1.下列关于细胞内各种生物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膜两侧都是由亲水性的物质组成的B.细胞内各种膜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C.生物膜上的糖被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有关D.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主要由其上的磷脂决定的2. RNase P是一种核酸内切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
无活性的RNase P通过与前体tRNA特异性结合被激活,激活的RNase P剪切前体tRNA,所得的成熟tRNA进入细胞质基质中发挥作用。
以下关于RNase P分析不正确...的是()A.通过破坏磷酸二酯键剪切前体tRNAB.RNase P能够催化tRNA基因的转录C.RNase P可能存在于细胞核或某些细胞器中D.pH、温度都会影响RNase P的活性3.生物体中编码tRNA的DNA上某些碱基改变后,可以产生“校正tRNA”,在合成多肽链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某种突变产生了一种携带甘氨酸但是能识别精氨酸密码子的“校正tRNA”。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此种突变改变了编码多肽链的基因的碱基序列B.新合成的多肽链中,原来精氨酸的位置可被替换为甘氨酸C.组成多肽链的氨基酸序列由mRNA上的密码子直接决定D.“校正tRNA”的存在可以弥补某些突变引发的遗传缺陷4.增强子是DNA上一小段可与特定蛋白质(转录因子)结合的序列,可增强多个基因的转录水平(如下图)。
相关推测不合理的是()A.增强子具有特定的碱基序列B.增强子与启动子互补配对C.增强子可以远距离发挥作用D.A酶为RNA聚合酶5.下图所示为DNA复制过程中的一个复制泡,①-⑨代表相应位置。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DNA的两条链均为复制模板B.该复制泡的DNA解旋是双向的C.DNA分子的双链是反向平行的,①④⑨为3’端D.若该片段碱基T占20%,则复制后碱基C占30%6.将DNA双链都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放在以14NH14C1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培养,连续分裂3次。
山东专用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12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_模拟检测含解析

专题12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5年高考】考点一基因在染色体上1.(2024课标全国Ⅰ,5,6分)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截翅由一对等位基因限制。
多只长翅果蝇进行单对交配(每个瓶中有1只雌果蝇和1只雄果蝇),子代果蝇中长翅∶截翅=3∶1。
据此无法推断的是( )A.长翅是显性性状还是隐性性状B.亲代雌蝇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C.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D.该等位基因在雌蝇体细胞中是否成对存在答案 C2.(2024浙江4月选考,19,2分)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细胞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保持独立性B.受精卵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一半来自母方,另一半来自父方C.减数分裂时,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别分别进入不同配子D.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答案 D考点二伴性遗传3.(2024课标全国Ⅰ,5,6分)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确定类型为XY型。
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
限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行能出现在雌株中B.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C.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答案 C4.(2017课标全国Ⅰ,6,6分)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BbX R X rB.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16C.雌、雄亲本产生含X r配子的比例相同D.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为bX r的极体答案 B5.(2016课标全国Ⅱ,6,6分)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限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 子植 物 育 种 ,0 6年 , 4卷 , 3期 , 3 94 3页 20 第 第 第 9—0
M o e u a ln e d n , 0 6 Vo . , . , 9 - 0 lc lr a t P Br e i g 2 0 , 1 No3 3 9 4 3 4
t n L c p rio i uu Da a sfmo sf rrssa c o is c e t. n e tn e o ssa c o la n e i . y o esc n h r tm n li a u o e itn et e tp ss Ih r a c fr itn e t e f i r o s n i e i n
n r u e . i t m, a b e n l z db r s i i t d c dL h ru u h s e na ay e yc o s gwi i h ys s e t l u t ae o t ai t , a f n2 o s n t ah g l c p b ec l v t dt ma ov re Z o e , h u i i y a e aea d s b e u n l a k r s i gZ o e X . s l fo a t c a i f sa o sfm l n u sq e t yb c c o s n a f n2 F1Re u t r m ri i n e t t nwi d t e f i e nPl s i f l i t ha u l am n ro l ,
io yast f l d h r) a ces nL Mruu  ̄“ r m z i i Ba c ad i lacsi . s tr i a ve n n l o r
3 9 ,d n f dat re ig3 ces n o 2 ”ie t e f r ce nn i i es 0acsi s f o
。 通讯作者,hi n ec. r cami@n rvc f ol
摘 要 美洲斑 潜蝇 (io z st B a d hr) 危害 番茄 生产 的主 要害 虫之 一 , Lr my口 a i i l c ad是 n 从番 茄近 缘野 生 种 中挖
掘优 异 的抗斑潜 蝇 基 因, 并研 究抗 虫基 因 的遗 传 , 是番 茄 抗虫遗 传 改 良的重要 基础 。将 筛选 到 的高抗 美洲 斑
t ef ie (io ya a veB a dh r)n y oes o i uu u a o a nnrLr m z t a l c ad i cp r cnhr tm D n l L i si n L i s
W a gZ i i Ch i n hm n aM Ja gLi a g J h S y e 3 in g n 2 o n C. n d r
环 保 、 济而有 效 的科技 支撑 。 经 关键词 野 生多 毛番茄 , 洲斑潜 蝇, 美洲 斑潜 蝇显 性 基 因 美 抗
P ei i a yI e tfc to f i g eDo i a tGe eCo e rn ssa c r l n r n i ai n o S n l m n n n nfri g Re it n e m d i A
— —
研 究 报 告
Re e r h Re o t s a c p r
从 多毛野 生番 茄 中初 步 鉴 定பைடு நூலகம்出一个 抗 美洲 斑潜 蝇 的显性 基 因
王志 民 柴敏
KY 4 5 6 04
姜 立 纲 J h . n d r o nC S y e3
l 上海 交通 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上海, 0 0 ; 2 1 12北京市 农林科学院蔬菜 研究 中心 , 1 北京, 00 9 3肯塔基 州大学 园艺学院, 国, 克星敦, 10 8 ; 美 列
1A r utrl n oo ia C l g o S ag a atn nvri , h g a, 0 1 1 2B in gi l a dBilgcl ol e f hn h iioo gU iest S a h i2 10 ; e igVeeal eerhC n ̄, in cd myo c u a e J y n j g t eR sac c t Be igA a e f b j A r ntr a dF  ̄ t cec, e ig 10 8 ; e to H rc l r, nvri o Ketcy L xn tn si uan o r i eB in ,0 0 9 3 O p.f ot ut e U es f nu k , e igo ,US K 0 4 e i l yS n j i u i y t A, Y4 5 6 。C r so dn to,h i n ec. m or p nig uh rcami@nrvt e a o
潜蝇 的野 生 多毛番 茄 . i uu ) 料 L 2 2 , 高 感 美 洲斑 潜 蝇 栽培 番 茄 早粉 2号 杂 交 , 用 早粉 2号 hr tm 材 s A 39 与 并
为母 本 与杂种 F 回交 , 过对 各世 代抗 斑潜 蝇 的人工接 种鉴 定 , 步判 定该抗 性 由单 显性 基 因控 制 。 茄属 l 通 初 番 中由单 显性基 因控 制 的对 斑潜 蝇抗 性 , 目前 尚未 见报道 。该抗 性基 因 的发现 , 将为 今 后番茄 抗斑 潜蝇 育种提 供宝 贵 资源 , 望 在不远 的将 来通 过标 记辅 助育种 手 段而 引入 栽培 番茄 , 我 国番 茄 生产 中害 虫 的防治提 供 有 为
Abta t L ami r io yast  ̄ a d h r)s n fh sd s ut eisc et i maopo u - s c ef n r m z iT Bl c ad i o eo emo t et c v et s t t rd c r e i a vt e n t r i n p s o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