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妃革命说的是文秀吗?文秀为什么与溥仪离婚

合集下载

【清朝历史】文绣: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最后一位皇妃文绣

【清朝历史】文绣: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最后一位皇妃文绣

【清朝历史】文绣: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最后一位皇妃文绣
这是一位与溥仪情投意合,但是一生未得到溥仪宠幸的女子。

因为溥仪的身体缺陷及
后来溥仪投靠日本人,文绣成为第一位提出与溥仪离婚的女人。

文秀是一个聪明、勤奋、通情达理的女人,16岁时嫁给溥仪,成为溥仪的妾。

在他与溥仪结婚的初期,他们的关系非常融洽,甚至溥仪也对婉容王后冷淡。

然而,不久之后,
溥仪开始对文秀漠不关心。

文秀每天只看书来解闷。

在文绣进宫不到两年之后,文绣与溥仪及婉容迁居天津,而这也成为了文绣命运的转折。

在迁入天津之后,溥仪经常勾结日本人,这引起了文绣的强烈不满,所以在溥仪眼中,此时的文绣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碍眼的“家伙”。

再加上婉容的争宠,文学刺绣的地位已经完全丧失。

从那以后,溥仪每天都和婉容在
一起。

他上街时,只带着婉容一个人。

即使每天吃饭,他也没有和文秀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

接待宾客,溥仪只要婉容陪伴,逢年过节所施的赏赐,也没有文绣的份,可见溥仪是
铁了心要将文绣晾在一边了。

同时,文秀也因婉容的机会不时遭受无理的虐待和羞辱。

太监或某些婢女见到文绣在溥仪面前失宠,也时不时给予歧视或施以虐待之行。

文秀经常生活在泪水中。

天津靖远皇室容不下文秀。

她开始试图站起来离开。

之后文绣与溥仪协议离婚,在离婚后,文绣恢复了傅玉芳的名字,在北平的府佑街私
立四存中小学当上了一名教授国文和图画的教师。

之后经人介绍再嫁河南人刘振东,生活
十分幸福。

1953年9月18日,文绣因突发心肌梗塞逝世于家中,终年44岁,一生未育有子女。

历史趣谈:文绣与溥仪离婚原因结婚九年仍是处子之身

历史趣谈:文绣与溥仪离婚原因结婚九年仍是处子之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文绣与溥仪离婚原因结婚九年仍是处子之身
导语:爱新觉罗溥仪是中国封建史上最后一位皇帝,在1922年的时候已经退位的溥仪大婚,娶了婉容和淑妃文绣,婉容美丽,淑妃端庄,二人和溥仪一后
爱新觉罗·溥仪是中国封建史上最后一位皇帝,在1922年的时候已经退位的溥仪大婚,娶了婉容和淑妃文绣,婉容美丽,淑妃端庄,二人和溥仪一后一妃应该是幸福美满,但是之后却发生了文绣离婚,婉容偷奸这种事。

溥仪结婚后二人的关系和妻子文绣的关系还不错,文绣也算是位才女,而婉容是大家闺秀,接受的是西方的教育,加上自己有点霸道,文绣作为出生落败贵族的地位比较尴尬,她从小接受的就是三从四德,这种,所以她对皇后的霸道才能再三容忍。

溥仪对待二人也能做到一碗水端平,他和婉容有共同语言,对妻子文绣也还不错,妻子文绣不会英文他还请老师教妻子文绣,溥仪出宫的时候也常常将皇后和淑妃带在身边,可以说妻子文绣和妻子婉容有平起平坐的感觉。

但是二女共侍一夫免不了猜忌这本来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婉容因为和文绣的关系竟然闹到溥仪那边。

一开始溥仪还能够权衡两边但是后来为了减少婉容的罗嗦,就渐渐疏远文绣,和文绣基本保持见不到面的状态。

妃子的争斗中,婉容渐渐占据上风,这种关系在三人到天津后表现的特别明显,据溥仪回忆,有一次自己和婉容外出回来的时候看到文绣吐了一口唾沫,婉容以为是在骂自己,就像溥仪告状,文绣想要伸冤,溥仪把她拒之门外不见妻子文绣。

农历七月初七的时候,溥仪和婉容在甜蜜,文绣被晾在一边,她拿
生活常识分享。

溥仪文绣离婚真相(一)

溥仪文绣离婚真相(一)

溥仪文绣离婚真相(一)上图:大婚前17岁的溥仪蛰居天津的废帝溥仪与淑妃文绣的离婚案,1931年曾轰动海内外,京津等地报刊均做了跟踪报道。

此后,也有一些书刊登载过此事,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笔者查阅了溥仪亲信重臣胡嗣瑗的《直庐日记》,其中翔实地记述了文绣与溥仪离婚的全过程。

那时胡嗣瑗正是奉溥仪之命办理此案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故而他的日记颇具史料价值。

笔者依据该日记,天津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及有关资料,将此案真相公诸于众,以飨读者。

离婚原因1922年11月30日,文绣被选进宫,封为淑妃。

因文绣忠厚善良、性格开朗且擅长诗文,所以,与溥仪甚是谈得来,其二人时常一起研讨诗文。

直至被逐出清宫的前半年,溥仪和文绣的关系才逐渐变坏。

婉容是一个很会掩袖工谗、性情泼辣的女人,她与文绣的矛盾从文绣入宫之日起已经开始了。

上图:1926年天津张园内景1925年2月24日,在郑孝胥和日本人的策划下,经北京东交民巷日本使馆,清逊帝溥仪化装成商人,由北京前门车站乘火车匆匆逃往天津,落脚于旧日租界张园。

1929年7月2日,溥仪因“交不起”张园的房租,而与婉容、文绣共同迁往离此不远的静园(今鞍山道69号)。

在静园,婉容、文绣经常为生活琐事争吵,但最终总是霸道的婉容占上风,溥仪总是倒向婉容一面而指责文绣,甚至不允许文绣在各种公开场合露面。

特别是到了天津,在张园,溥仪和婉容住在二楼,文绣住在楼下会客大厅,南边的一间房内。

虽然同住一栋房中,但无事谁也不与谁往来,形同陌生人一般。

上图:皇后婉容溥仪对待婉容是偏心的。

最初,婉容的月银是1000元,文绣是800元,后来减至300元与200元。

每逢婉容的生日,溥仪都给她大办“千秋”,而到了文绣的生日却若无其事。

久而久之,连下面的太监奴才也不听使唤,甚至当面顶撞她。

论及离婚的原因,当时北平的《晨报》曾有这样一段文字:文绣自民国十一年入宫,因双方情意不投,不为逊帝所喜。

迄今9年,独处一室,未蒙一次同居,而一般阉宦婢仆见其失宠,竟从而虐待,种种苦恼,无从摆脱。

末代皇帝溥仪的婚变 妃子文绣“革命”闹离婚

末代皇帝溥仪的婚变 妃子文绣“革命”闹离婚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末代皇帝溥仪的婚变妃子文绣“革命”闹离婚导语: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发动了“首都革命”,将溥仪等人赶出了紫禁城,并于此年3月5日迁居天津。

此时的文绣已有反抗之意,但却囿于皇族势力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发动了“首都革命”,将溥仪等人赶出了紫禁城,并于此年3月5日迁居天津。

此时的文绣已有反抗之意,但却囿于皇族势力无法动弹而已,就这样又过了几年。

而此时的溥仪也更加宠爱皇后婉容。

据《文史精华》记载,1930年,中华民国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民法》,该法第四编《亲属》中做出了“允许自愿离婚”的明确规定。

这一规定的出台使文绣如获至宝,在现代法律精神的鼓舞下和妹妹文珊带来的新思想的感召下,于1931年8月25日下午,在妹妹文珊的陪同和掩护下、以外出散心为由,毅然决然离开了住所——位于天津和平区鞍山道70号的静园,住进了天津国民饭店37号房间。

文绣出走静园的举动揭开了离婚案的序幕。

当时,文绣将一封关于离婚的信交给了聘请的律师张绍曾、张士骏和李洪岳,信中其实还对溥仪有些许幻想:“事帝九年,未蒙一幸;孤枕独抱,愁泪暗流,备受虐待,不堪忍受。

今兹要求别居。

溥应于每月定若干日前往一次,实行同居。

否则唯有相见于法庭。

文绣提出离婚的事掀起了轰动全国的“妃子革命”,当时,有报纸这样描写:“皇妃因不堪帝后的虐待,太监的威逼,自杀未遂,设计逃出,聘请律师离婚。

这是数千年来皇帝老爷宫中破天荒的一次妃子革命。

”而在皇族看来,却是奇耻大辱。

溥仪急忙召来群臣商量对策,甚至派人会见文绣的律师。

但律师却转达了文绣的决心,溥仪无计可施,只得不再坚持“不许离异”一条,但提出为溥仪的身份起见,不许起诉,生活常识分享。

溥仪和文绣离婚始末

溥仪和文绣离婚始末

溥仪和文绣离婚始末深宫大院里开始的悲剧人生少年溥仪选妃时,太监送选不少照片,溥仪在文绣的照片上画了一个圈,便决定了这个女孩与自己的爱情关系。

当时的溥仪绝对没有想到,数年后,文绣也以一种画押盖章的方式结束了两人的关系。

1922年11月30日,未满十三周岁的文绣进宫,成了十六岁的溥仪的淑妃。

溥仪在王公大臣们的劝说之下,又在另一名女子的照片上画上了圈,让她做了自己的皇后,这个人就是满洲正白旗郭布罗氏荣源家的女儿,与溥仪同岁的婉容。

与温柔老实的文绣相比,婉容是一个个性骄傲、泼辣的女孩子,她少女时期在天津曾经受过西方教育,所以思想开放的她对中国传统的一夫多妻制很是反感。

现在她看着文绣在溥仪面前要比自己得宠得多,心里很是恼火,她与文绣的矛盾便开始产生。

文绣内向、木讷,婉容性格开朗,还经常在溥仪面前撒娇,渐渐地,溥仪越来越偏袒婉容,而对不听话的文绣则越来越反感。

更多的时候,文绣一个人过着平淡、凄清的日子。

这期间,文绣曾写过一篇著名的《哀苑鹿》:春光明媚,红绿满园,余偶散步其中,游目骋怀,信可乐也。

倚树稍憩,忽闻囿鹿悲鸣婉转,就而视之,奄奄待毙,状殊可怜。

余以此鹿得入御园,受恩俸豢养,永保其生,亦可谓之幸矣。

然野畜不畜于家,如此鹿在囿内,不得其自由,犹狱内之犯人,非遇赦不得而出也。

庄子云: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不愿其死为骨为贵也。

这篇短文字字饱含深情,真实地描述了自己生活在深宫大院中的孤独处境。

红墙黄瓦、金碧辉煌的宫殿,映衬出文绣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文绣的婚姻革命1924年,末代皇帝被冯玉祥逐出皇宫,溥仪带着文绣乘汽车来到天津的静园,对溥仪感到厌恶的文绣开始行动起来。

她逃出了鸟笼般的静园,揭开了末代皇妃“婚姻革命”的序幕。

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发动首都革命后,派兵将溥仪赶出了紫禁城。

1925年3月5日,溥仪带着婉容、文绣等人迁居天津,住进了原清朝两湖统制张彪的别墅,世人称其为“张园”。

虽然眼前居住的别墅富丽、豪华,但是文绣的日子却愈发凄凉起来。

历史趣闻溥仪和淑妃离婚多亏了胞妹文珊 文珊个人简介

历史趣闻溥仪和淑妃离婚多亏了胞妹文珊 文珊个人简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溥仪和淑妃离婚多亏了胞妹文珊文珊个人简介导语:溥仪淑妃文绣,全名鄂尔德特文绣,又名蕙心,是满族鄂尔德特氏端恭的女儿,她与溥仪离婚,多亏了胞妹文珊。

那么文珊究竟是谁呢?本篇内容溥仪淑妃文绣,全名鄂尔德特·文绣,又名蕙心,是满族鄂尔德特氏端恭的女儿,她与溥仪离婚,多亏了胞妹文珊。

那么文珊究竟是谁呢?本篇内容小编将为您讲述,溥仪淑妃文绣的妹妹文珊。

文珊简介文姗,溥仪淑妃文绣的妹妹,小名“二秀”,庆亲王奕劻之孙溥钧嫡妻,但《末代皇帝溥仪在天津》说文珊嫁载振之子溥锐,溥锐第一女毓宜(金宛如)已证明“文珊并非溥锐外室”,而是溥钧嫡妻。

文珊比文绣小两岁,她是家族中唯一一位支持文绣与溥仪离婚的人。

文绣人品憨厚,在家里,文绣和姐妹的关系也十分融洽,特别是和妹妹文珊的感情最好。

其实,文绣和文珊的性格完全不一样,文绣比较通达,能容人,而文珊则是个凡事都不肯吃亏和让人的姑娘。

文绣受溥仪冷落后,在皇宫深感痛苦和寂寞,妹妹文珊常来看望她。

原来,文绣入宫后一年多,妹妹文珊也出阁嫁给了庆亲王载振的二儿子溥锐,载振就是晚清权势极大的军机大臣载振之子,家私殷厚。

1925年前后全家搬到天津,早在二年前已经买下位于英租界内原属太监小德张的一处房产。

文珊的丈夫溥锐是个纨绔子弟,到处演唱花面戏,不务正业。

溥锐正娶蒙古王公那桐之女为原配,又纳文珊为外室。

这种夫妻感情当然不会好。

文珊一见着文绣,姊妹俩便对面诉苦。

后来文珊劝导姐姐文绣离婚,并帮她张罗离婚的事情,终于文绣经过“刀妃革命”与溥仪离婚。

文绣离婚后回到了北平,遗憾的是母亲蒋老太太早已去世,“黑大姐”也已经出嫁远走,从前的老房子竟被一个本家生活常识分享。

末代皇帝溥仪与淑妃文绣离婚始末

末代皇帝溥仪与淑妃文绣离婚始末

由于文锈去意已决,律师们也底气十足。为了再“将”溥仪“一军”,文绣和律师张士骏、李洪岳事先约好彼方律师,于9月4日下午在法国律师庞纳富的事务所内见面。见面后文绣口气非常坚决地向溥仪提出了3个条件:一、彻底脱离,各不相扰;二、我日常使用的衣物已经开列了清单,应照此单全部付给;三、必须拨付赡养费15万元。并说明若能依照这3条办便可无事,否则只好法庭相见。最后淑妃把事先准备好的衣物清单递给了溥仪的律师。在这之后十余天里,尽管谈判一度陷入僵局,但由于张士骏等3位律师的共同努力,终于在双方律师的几次会晤中,使案情有了新的进展。
胡嗣瑗哪里知道,这正是张律师的本意,即以调解为名,行告状之实,以求文绣彻底获得新生——与溥仪彻底脱离关系。所以当天上午林奉命质问张士骏时,张士骏并不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只说淑妃有自己决定的权利,当律师的不便干预。
8月30日,天津地方法院调解处接到张士骏的“知会”以后,即向溥仪下达了调解处传票和“副状”,通知他定于1931年9月2日下午2时在本院民事调解处施行调解。溥仪接到传票和“副状”,直急得像个热锅上的蚂蚁。“九五”之尊,对簿公堂,简直是要他的命!
当晚的静园上下乱成一团,溥仪派人四处搜寻文绣,可是,翻遍了天津城也没能看到文绣的影子,无计可施之时,只得又派“代表”起找3位律师,说什么“溥仪与淑妃伉俪情深,绝无虐待之事,请不要误会”,企图说服律师让淑妃回到静园。但是,律师张绍曾、李洪岳一口回绝了他们的要求。“傅仪的代表们”无奈,只好使出最后一招,那就是要求和淑妃见上一面。
1931年8月28日下午,林廷琛受胡嗣瑗派遣,乘车按约定时间去接张士骏,然后同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法国律师事务所与淑妃见面。
在双方代表面前,淑妃一边流泪,一边诉说着自己9年来在皇家的悲惨境遇,一边从从衣兜里掏出一把当票来,声称:由于皇上经常不管她,没有钱花只好典当衣物来维持自己的生活,现在这样做实出无奈。

末代皇帝溥仪被“休”?文绣为什么要向溥仪提出离婚?

末代皇帝溥仪被“休”?文绣为什么要向溥仪提出离婚?

末代皇帝溥仪被“休”?文绣为什么要向溥仪提出离婚?本文导读:1931年,中国社会上最热门的新闻,莫过于前清皇帝的离婚官司了。

从8月份文绣一方向媒体爆出“皇妃”要离婚的八卦消息开始,这件事一直是社会热点头条。

如果当年有微博热评榜,仅凭这件事,溥仪与文绣不用花钱都可以霸榜。

九一八事变爆发,公众视野转向国难,溥仪的家庭问题才渐渐冷下来。

到10月22日,双方律师签署了离婚协议,文绣打赢了这场离婚大战。

从8月25日文绣离开静园到10月22日签署离婚文件,不到两个月,两方人马的效率非常高。

文绣拿到5.5万赡养费,双方约定婚姻关系解除。

拿了这笔赡养费,文绣先支付了打官司的费用,最后剩下两万多。

对于一般人来说,2万已经是一笔巨款了,但是对皇家而言,只是一点小钱。

要不是日本人打进东北,两方人马还得讨价还价。

要知道,文绣一开始提出的赡养费是50万。

比起其他皇族女子,文绣敢于追求幸福和自由,实在难能可贵,而她能迅速解除婚姻关系,着实托了《中华民国民法》的福,它是文绣离婚的法律基础。

其中1930年12月26日公布的亲属编中,对离婚问题有了新的规定。

清代之前,中国家庭中,妇女没有离婚的权利,七出三不出的离婚原则里,只有男方可以休妻,女方是不能提起离婚的。

新修订的民法中,赋予夫妻双方同等的离婚权利,因此文绣才可以向法院提起离婚。

而在财产分配方面,这部法律考虑到当时的现实情况,给予女性倾斜性的保护,法律规定:夫妻离婚时,不管夫妻财产属于哪一类财产制度,离婚时各自取回自己的固有财产;妻子固有财产比原来少的,损失由丈夫来补偿;但如果丈夫能够证明财产的短少不是由于自己的责任,则可以免除其责任。

要跟皇家打官司,占了法理远远不够,还得有策略。

文绣很早就动了离婚的念头,她跟族人兼闺蜜玉芬倾诉婚姻不幸,玉芬人脉广,脑子活,文绣身为皇妃,行动多有不便。

诸如请律师,联系媒体,订酒店这类事情全都是玉芬打理。

文绣出宫前,已经将自己的首饰细软通过胞妹文珊带出去一些,她离开静园也是玉芬的主意,由文珊出面将姐姐带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刀妃革命说的是文秀吗?文秀为什么与溥仪离婚
导语:“刀妃革命”指的是末代皇帝的妃子文秀,与其离婚一事。

之所以叫“刀妃革命”,是因为文秀在当年被逐出宫之际,在袖子里藏了一把剪刀,准备
“刀妃革命”指的是末代皇帝的妃子文秀,与其离婚一事。

之所以叫“刀妃革命”,是因为文秀在当年被逐出宫之际,在袖子里藏了一把剪刀,准备自杀,但是最后因人阻止未能成功。

但此时给人印象极为深刻,因此民间有人将文秀称之为刀妃。

离宫之后,文秀过着极为孤寂的生活,后来日本成立伪满洲政府,日本邀请溥仪担任伪满洲国的皇帝。

文秀严词拒绝日本政府的受降条件,并对溥仪投靠日本的做法坚决反对。

她一心扑在复辟帝国的大业上,再加上后宫嫔妃斗争的龌蹉,与溥仪之间的间隙越来越深。

随后逃离溥仪,在报纸上公开发表与溥仪离婚的声名。

文秀向溥仪离婚的原因是承受不了溥仪的冷落,以及自身的不自由。

文秀公开发表与溥仪离婚的声名,对于逊清皇室及前清王公大臣,还有溥仪本身都造成相当大的震撼。

当时有许多封建卫道士,对文秀的做法大肆声讨,就连其家族也对其极为不满。

他的族兄文琦对于她的这种做法,很是生气,登报指责文秀:“蕙心二妹鉴:顷闻汝将与逊帝请求离异,不胜骇诧。

此等事件,岂我守旧人家所可行者?我家受清室厚恩二百余载,我祖我宗四代官至一品。

且漫云逊帝对汝并无虐待之事,即果然虐待,在汝亦应耐死忍受,以报清室之恩。

今竟出此,吾妹吾妹,汝实糊涂万分,荒谬万分矣!”
对于自己族兄的指责,文秀毫不示弱的回信反击:“文绮族兄大鉴:妹与兄不同父,不同祖,素无来往,妹入宫九载未曾与兄相见一次,今我兄竟肯以族兄关系,不顾中华民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九条及三百二
生活常识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