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村沼气“田阳模式”初探
农村秸秆沼气工程集中供气分析

农村秸秆沼气工程集中供气分析摘要概述了广西田阳县坡洪镇陇南屯农村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建设技术,根据陇南屯农村发展实际情况,探索出了农村沼气集中供气建设发展方式,以为农村沼气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到2009年12月底,广西农村户用沼气池累计建成355.3万座,沼气池入户率达44.4%,为全国沼气池入户率最高的省区,成效十分显著。
但是,当前农业和农村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沼气建设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如如何利用农村每年废弃的大量秸秆作沼气池发酵原料,进行集中供气,解决非养殖农户对沼气的需求。
现以广西田阳县陇南屯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建设为例,探讨农村沼气集中供气工程的构建,以促进农村沼气的合理开发。
1工程设计1.1工程基本情况广西田阳县陇南屯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计划向30户农户供气,该屯主要种植作物为玉米,辅以水稻,每年有大量的废弃秸秆,养猪户有10户。
工程利用废弃的农作物秸秆与猪粪尿为原料建设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将沼气工程建设与农业生产有机结合,实现农业废弃物多层往复资源化利用。
工程采用半干式批量发酵,4个沼气发酵池周转轮换使用,同时运行3个发酵池,单个发酵池运行周期为90 d。
1.2总建池容积集中供气共30户农户,平均每户按1.5 m3计,日需用沼气为45 m3;参考广西户用秸秆沼气池日产气情况,容积产气率取0.45 m3/(m3·d),发酵池有效容积为100 m3,同时运行发酵池总容积取120 m3。
每个发酵池容积为40 m3,总建筑池容为160 m3。
1.3贮液粪池有效容积贮液粪池主要用于发酵池喷淋接种和出料时贮备沼液,按接种用沼液和贮备沼液量考虑,贮液粪池净空容积取40 m3。
1.4贮气袋容积按照陇南屯农户生活习惯,日常生活最大停止炊事用能连续时间为12 h,折算成0.5 d,测贮气袋容积为22.5 m3,考虑到季节性天气变化等因素,取贮气袋容积24m3 [1]。
2工艺分析2.1工艺流程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秸秆预处理、发酵池、贮气装置、加压供气装置、沼气管道、灶具等,具体工艺流程图1。
农村沼气能源产业发展模式研究——以广西为例

地 区农村的沼气普及率达到 3%的战略 目 0 标。广西从 式是废 物 型 , 通过利 用农 作物 的废弃 物作 为原 料 , 指 通 19 年代开始 , 90 在总结过去长期的沼气能源产业发展 过 发酵 而生 产 出沼气供 农户 生活使 用 的一种 农村 沼气
经 验和教 训 的基 础 上 , 大力 发 展 农村 沼 气 能源 产业 工 能 源产业 发展 模式 。 这种 建设模 式实 现 了变 废为宝 , 充 程 。 20 年 年底 , 到 08 广西 累计建 成农户 用沼气 池 近4 0 分 利 用 农 作 物 的废 弃 物 作 为 原 料 ,可 以减 少 环 境 污 0 万座 , 沼气池入 户 率达 4.% , 1 2 位居 全 国首位 。按 照规 染 , 根治脏 、 差的农村生活环境, 乱、 预防细菌病菌的发 划, 21 年 , 到 0 5 广西 将 累计 建成 户用 沼气 池 4 0万 座 , 生 , 8 提高农 民的身体健康状况。 第三种建设模式是粪便 成为全 国率先 普及 农 村沼气 的省 区 。 西在 农 村沼气 废物型 , 广 指通过利用人畜粪便和农作物废弃物作为原 能源建 设 过程 中主要 是 在建 设模 式 上进 行 大 胆创 新 , 料 , 过 发 酵后 生 产 出沼 气 供农 户 使用 的一种 农 村 能 通 形 成 了 自己独特 的农村 能 源产业发 展模 式 。
Chn .T e p p r gv s a s mmay o h a i d f t e c n tu t n o r l bo a n r y i d s y i u n x rm e ve f i a h a e i e u r f t e b sc mo e o h o sr ci f r a ig s e e g n u t n G a g ifo t iw o o u r h t e c n t c in mo e o r lbo a n r y hs e s y a ay i te c re tp o lms o e c n t ci n o r lb o a n r y i d sr h o s t d f r a ig s e e g .T i s a n l s h u r n rb e f t o sr t r a ig s e e g n u t u r o u s h u o f u y i a g i n o e s s me u g s o s o h u t e mp o e n o h c n t ci n mo e f rl b o a e e g n u t i n Gu n x,a d f r o s g e t n fr t e f r r i r v me t f t e o sr t d o r a ig s n r y i d sr n i h u o u y Gu n x .T e a to k s t e cam a h r le eg n u t h u d b n t e w y o n u ti iain a d ma k t ai n a g i h u h r ma e li t t te r a n r id sr s o l e o h a f i d sr l t h h u y y a z o n r e zt . i o
广西农村沼气建设模式探讨

香蕉茎杆 、烂瓜菜等作为沼气发酵原料 。1 8 个 的沼 m
气 池 ,一 次 投人 3 0~ 0 5 4 0 g经 过 切 碎 堆 沤 的秸 秆 ,加 k 上 家 庭 厕 所 废 水 ,一 般 可 连 续 产 气 8个 多 月 ,1 料 a加
(. 1 广西林业 科学研究院 ,广西 南宁 500 ;2 南 宁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 南 宁 30 2 . 500 ) 30 3
摘 要 :广 西农 村 沼 气 实现 了跨 越 式发 展 。在 推 广过 程 中 ,结 合 广 西 实 际 ,探 索 出 1 0多种 沼 气 建 设 模 式 。介 绍 了广 西农 村 沼气 各种 建 设 模 式及 建设 特 点 ,提 出广 西 农村 沼 气建 设 可持 续 发展 的 对 策建 议 。 关键 词 :广 西 ;农 村 沼 气 ;模 式 ;对 策建 议 中图分 类 号 :F 2 . 1 3 32 4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0 - 3 (0 0 40 3 -3 0 81 1 2 1 )0 -10 6 0
Ab t a t T e r r bo a raie h la ig e eo me t i Gu n x. o u a ig s o sr cin mo e r sr c : h u a ig s e lz d t e e p n d v lp n n l a g i S me r r b o a c n t t d s we e l u o e po e .T e ua b o a c n t cin x lrd h r rl ig s o sr t mo e a d h rce s n u o d s n c aa tr i Gu n x wee n rd c d T e o n eme s r s f a gi r ito u e . h c u tr a u e o
广西地区农村沼气发展现状与对策

位, 年产 沼气 1 5 . 8亿 m圳 。 广 西农 村 沼 气 的发 展 , 改 善 了 广 大 农村 生产 生 活条 件 , 提 高 了农 民群 众 的生 活 质量 , 促 进 了 农村 生 态建 设 、 环 境保 护 和综 合 整治 。 为贯 彻 执行 国家 生 态 文 明建 设 有 关 政 策 , 响应 农 业 部 开展 “ 美 丽 乡村 ” 创 建 活 动 号召 , 2 0 1 3年 4月 广西 区 党 委 、 政 府 也提 出了 开 展 “ 美 丽广
现代 农 业科技
2 0 1 3年 第 2 3期
农业 工程 学
广西地 区农村沼气发展现状与对策
甘 福丁 李 勇江 魏 世清 秦 文弟 伍 琪 蒋湖 波
( 广 西壮 族 自 治 区林 业 科 学 研 究 院 , 广西南宁 5 3 0 0 0 2 )
摘 要 介绍 了广 西农村 沼气发展 现状 及 开展 “ 美丽 乡村 ” 创 建活动 意义 , 分析 了“ 美 丽 乡村 ” 创 建 活动背景 下广 西农村 沼 气面临发展 机遏 和挑 战 。 提 出要 结合 广 西农村 沼气发 展 实 际 , 进 一 步优 化广 西农 村 能 源结 构 , 加 强 对农 村 沼气 建设 的 管理 等对 策 , 在开展 “ 美 丽 乡村 ” 创 建
2 . 1 . 2 有利于改 善广 大农村 能源结 构 。 广西 是一 个能源 不 足
农村沼气发展的必然方向——来宾市兴宾区沼气发展见闻

示范视窗文、图/广西林业记者 刘宗才 特约撰稿人 罗远晟农村沼气发展的必然方向——来宾市兴宾区沼气发展见闻曾经在全国农村广泛推广家庭式的小型沼气池,为改善农村脏乱差的卫生环境,建设美丽乡村,节省森林资源,解放家庭劳动力等,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中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原来承包的土地实行了流转,一家一户的耕作模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而伴随这种耕作模式的改变,家家户户饲养牲畜的现象已成为历史。
曾辉煌一时的小型沼气池因为多数家庭不再饲养牲畜而面临沼气原料短缺。
而另一方面,大型养殖场的兴起,又带来了环境污染的社会问题。
如何寻找农村家庭生活能源和杜绝大型养殖场的环境污染,就成为摆在各级林业部门面前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来宾市兴宾区林业局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可推广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最近,自治区林业局在兴宾区召开沼气综合利用工作现场会,与会者对兴宾区的做法和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
兴宾区林业局探索大型沼气能源利用是从黔江示范牧场开始的。
位于兴宾区高安乡的黔江示范牧场,始建于1980年,是由国家农业部投资,在新西兰专家帮助下创办起来的。
全场占地面积11.8万亩,以引进、繁育、保护、推广优良食草动物和种畜为主。
2011年,示范牧场在远离村寨的山坡上,建立一个面积为70亩的大型养猪场,专门饲养丹系长白猪、美系杜洛克、英系大约克品种和中国瘦肉猪新品系DlV品种,年均出售活猪近5000头。
由于猪场庞大,每日产生大量粪便,既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资源。
去年,兴宾区林业局与兴宾区畜牧局、黔江示范牧场共同实施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共投资100万元,建一座容量为800立方米的沼气池、一座480立方米的沼液储存池和一座原料储存池,并建一个与之配套使用的容量达9500立方米的沼液调节池。
沼气池建成一年来,每天产150立方沼气,可供100多户示范牧场的职工和养猪场雇请人员使用。
示范牧场原有6个鱼塘,总面积23000平方米,去年开始使用沼液和沼渣养鱼,成本大幅降低,鱼的产量增长10%以上。
广西农村沼气“田阳模式”初探

P e i i a y S ud n Ti n a g M o e f Ru a o a n Gu n x rl n r t y o a y n m d l o r l Big s i a g l
U i— u i W EIS i qng HUANG n } LU ise g Jn h a h— i Ga g枷 — Gu— h n (Gun x oetyReerhIstt,Gun x n ig 5 0 0 ;Ti yn u t oet ) a g i rs sac tue F r ni a gi Na nn 3 0 1 2 a a gCo nyF rs y n r
田阳县 地处 广 西 西部 , 有平 原 台 地 、 境 丘陵 、 山地 3种 地形 。 中间 低 、 北 高 、 西 狭 、 南 东 南北 宽 , 素有 “ 山一 谷 ” 两 之 称 。 县 总 面 积 23 4 m2 总 人 口 3 全 9k , 3万 人 , 高 山峰 海 拔 最 12 08 最低 海拔 2 0 南 部 石 山区 为喀 斯 特 溶 岩地 貌 , 5. m, 5 m,
广西沼气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特点

中图分类 号
S 8 11
文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0 — 7 9 2 1 )2 0 2 — 3 0 7 5 3 (0 0 2 — 3 2 0
沼气 生态 农业是 将生 态学 原理 与经 济建 设和 生产 实 际 结合 起 来 , 以沼 气 为纽 带 , 畜牧 业 、 将 种植 业 等 科学 合 理 地 连接在 一起 , 过 优化整 合农 业 资源 , 农业 生态 系统 做 到 通 使
沼一桑 ” “ 、猪一 沼一 茶 ” “ 、 猪一 沼一菜 ” 1 等 0多种 综合 利 用
模 式 , 益 显 著 。 在 广 西 已成 为 全 国 农 村 沼 气 综 合 利 用 发 效 现 展最 好 的省 区之一 。 2 沼 气 生 态 家 园发 展 模 式
肥料, 构成 “ 殖一 沼气一 种植 ” 养 三位 一体 的生 态农 业体 系 。
资 源 与 环 境 科 学
现 代农业 科技
21 第 2 0 0年 2期
广 西 沼气 生态 农 业发展 模 式与 特点
甘福 丁 魏世 清 曾广宇 徐铁纯 蒋 湖波
( 西 壮族 自 治区 林 业 科 学 研究 院 . 西 南 宁 5 0 0 ) 广 广 3 0 2
摘 要 建 立 沼 气 生 态 农 业 是 巩 固 农 村 沼 气 事 业 发 展 成 果 、 挥 沼 气 效 益 的 有 效 措 施 之 一 。 过 介 绍 广 西 5种 沼 气 生 态 农 业 发 展 模 式 发 通 指 出各 模 式 特 点 , 析 其 经 济 、 态 、 会 效 益 , 期 为 其 他 地 区建 设 沼 气 生 态 农 业 提 供 参 考 。 分 生 社 以
广西沼气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特点

广西沼气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特点摘要建立沼气生态农业是巩固农村沼气事业发展成果、发挥沼气效益的有效措施之一。
通过介绍广西5种沼气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指出各模式特点,分析其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以期为其他地区建设沼气生态农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沼气;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广西沼气生态农业是将生态学原理与经济建设和生产实际结合起来,以沼气为纽带,将畜牧业、种植业等科学合理地连接在一起,通过优化整合农业资源,使农业生态系统做到能量多级利用,达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目的,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
其涉及作物种植、畜禽养殖、微生物发酵、农产品供应、农户日常生活和农村建设等方面内容。
近年来,广西大力发展农村沼气,结合实施沼气生态农业“152”示范工程,因地制宜,创建了多种沼气生态农业发展模式[1]。
1沼气综合利用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沼气综合利用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业、林果业等相关农业产业共同发展。
此模式将畜禽粪尿排入沼气池,沼气入室照明、炊事,沼渣、沼液入田入地作肥料,构成“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体系。
从而达到利用废弃物,提供能源的目的。
沼气综合利用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如图1所示。
广西沼气综合利用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最先在恭城县形成。
恭城县曾是一个老少边山穷县。
1983年以来,恭城县把发展农业放在首位,突出抓好以沼气为纽带、发展养殖业为重点、种植水果为龙头的生态农业,形成三位一体的良性循环链,探索出适应该县经济发展的新道路通过,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创造了享誉全国的“恭城模式”。
截至2009年底,恭城县累计建设沼气池6.8万座,沼气入户率达到89.2%。
先后获得了“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等荣誉称号,是联合国“发展中国家农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典型。
1997年10月,在恭城县召开全区沼气生态农业现场会后,广西沼气综合利用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得到快速推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农村沼气“田阳模式”初探摘要概述了广西田阳县农村沼气建设现状,该县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探索出农村沼气发展之路——“田阳模式”,阐述了其发展特色和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同时,对田阳县今后沼气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农村沼气;田阳模式;可持续发展;广西中图分类号f323.2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9)08-0220-02农村沼气是生态和可再生能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生态文明战略和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广西以沼气为切入点建设农村生态家园,探索出“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模式,遵循生态学规律,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有机融为一体,实现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广西农村沼气建设到2008年12月底,已累计建设沼气池334.4万座,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191处,小型沼气工程542处,建设沼气生态家园103万多户,沼气池入户率41.8%,位居全国第1位。
广西各地因地制宜,创新建池模式,其中,“田阳模式”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它综合了新农村卫生学校沼气、养殖小区、联户沼气等6种新型沼气池建设新貌,大大提高了沼气建设的科学性和适用性,最具推广意义。
1田阳农村沼气建设概况田阳县地处广西西部,境有平原台地、丘陵、山地3种地形,中间低、南北高、东西狭、南北宽,素有“两山一谷”之称。
全县总面积2 394km2,总人口33万人,最高山峰海拔1 250.8m,最低海拔250m,南部石山区为喀斯特溶岩地貌,北部土山区为砂页岩地貌。
农村沼气建设得到当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2004~2008年,全县国家农业部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共建设户用沼气池、联户沼气池和大中型沼气工程12 210座(项),占适宜农户的50%,户用沼气推广包括户用养殖型沼气、户用秸秆型沼气、农村卫生学校沼气、养殖小区沼气、联户沼气、秸秆集中供气等多种类型,池型结构主要有顶返水压式沼气池、双管道水压式沼气等。
2田阳模式发展特色及技术分析2.1户用沼气池发展特色2.1.1户用沼气池建设基本情况。
田阳县南部地区属大石山区的喀斯特溶岩地貌,最高山峰海拔1 250.8m,土层浅,施工难度大。
田阳县采取爆破开石方法,与相关专业部门密切配合,制定切实可靠的技术措施,以确保又好又快建设沼气池。
针对农户原料等实际情况进行建池,以沼气建设为核心,配套进行改厨、改厕、改圈、改水、改路、改房等工作,户用沼气池90%主要为户用养殖型,其他根据农户的实际情况,建有户用秸秆型、联户养殖型、联户秸秆型。
沼气池由持有沼气施工证书的施工人员进行建设,田阳县目前持有农业部发放证书的施工队员95人,共组成施工队30个,分别在全县10个乡镇开展施工,施工实行凭证上岗制度,施工队与县能源办签订技术质量施工合同,以确保建池质量。
2.1.2户用沼气池发展可持续性。
为了很好地解决制约农村沼气发展的问题,充分考虑农村沼气面积广,农户的实际需求大,针对农村农户的不同情况进行建池,确保沼气池的正常运行。
过去农村沼气发酵的原料主要是人、畜禽的粪便,农户饲养大牲畜的数量越多,就越具备发展沼气的条件。
但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区域性经济和季节性条件的限制,农村庭院养猪的习惯正逐年改变,从农村养殖牲畜的农户建沼气池,发展到牲畜存栏数少或者没有养殖的农户建池并举,解决沼气发酵原料不足等,是农村沼气建池必需解决的问题。
田阳县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建设多种类型沼气池,如户用秸秆型、联户养殖型和联户秸秆型等;二是发酵原料的相对集中加工与配送,解决农民外出打工,剩余老、弱、病、少等留守人员建池与管理问题;三是建立有效的农村沼气服务网点,解决农村沼气运行与管理的技术问题,例如,田阳县田州镇龙河村服务网点,自2007年成立以来,积极上门为有问题的沼气池用户作维修服务,合理收取配件成本费用和少量手工费,或是维修后不收费用而是换取一定量的沼肥,再把沼肥卖给其他农户作肥料,年收入1万多元;四是普及“三沼”综合利用技术,引导农户从解决能源问题,向“三沼”有效利用转变,增加农民收入;五是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建池和运行的科技含量,解决秸秆原料发酵和冬季低温时产气不足或者不产气的问题,解决原料多样性面临的技术问题,为农村沼气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引领和支撑作用。
2.2大中型沼气池建池特色2.2.1生态养殖集中供气。
位于广西百色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的百育镇四那村那生屯以养殖集中供气为代表的“沼气生态—观光农业家园建设”,坚持“绿色、生态、文明、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念,以沼气建设为纽带,新农村建设与沼气建设相结合,设计池容300m3,日产沼气100m3,可同时向60~80户农户供气,配合新农村新房建设和旧房改造,沼气工程设计研究单位和政府主管部门、村委和农户相结合,实现设计和施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一期工程实现向32户农户集中供气。
依托生态养殖集中供气沼气工程,建立村级沼气服务网点与沼气科普教育基地,县沼气技术人员和沼气研究单位的专家组成服务与普导员,累计培训农户300人次。
同时沼气工程还向农户和园区种植提供优质沼肥,向14户“农家”旅游接待户提供餐饮用能,自2007年9月28日“农家”旅游启动以来,累计接待游客6万多人次,旅游总收入60万元。
实现“养殖―沼气(沼肥)―农业观光、科普教育”的循环发展模式,为农业观光、乡下休闲、新农村建设提供借鉴。
2.2.2农村秸秆集中供气。
田阳县石山区贫困农村的特点是水田少,农作物以玉米为主,主要收入靠外出务工。
田阳县坡洪镇盛村陇南屯是田阳县石山区的贫困代表,全屯共30户68人,其中外出劳动力42人,水田仅0.27hm2。
在这样的条件下建设沼气池,需要充分利用农作物剩余物,解决农民生活用能,保护森林,为农民提供优质肥料。
2008年该屯建设有效池容160m3的秸秆沼气工程,工程注入先进的科学理念,采用4条连体发酵槽,其中3条运行,1条备用。
工艺路线为秸秆经粉碎、预处理―发酵、产气―沼气恒压自控输出―管网输送―用户,实现日产沼气45m3,能同时满足30户农户的生活用能。
以沼气为纽带,目前全屯实现通气、通路、通水、通电、通广播电视。
农村秸秆集中供气,为实现“种植―沼气(沼肥)―种植”循环发展模式及在不养殖贫困山区的推广农村沼气提供参考依据。
2.2.3农村学校生态卫生沼气。
农村学校的环境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生态卫生沼气工程主要是改善学校环境,解决学校部分用能,同时作为学校的科普教育基地,让学生接受节能减排教育,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田阳初中有学生2 156人,全部在校寄宿,并有小型养猪场。
该校建设池容100m3沼气工程,工艺流程为学生污水分流处理、猪粪和尿―预处理―发酵池―脱硫、脱水―管网―食堂用能、发电。
2008年8~9月测定,日产沼气30~40m3,实现了“食堂―学生和养殖废弃物―沼气―科普教育、食堂”的生态循环模式。
2.3农村沼气建设与产业化农村沼气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与规模,就必须以政策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把沼气产品与商品和服务挂勾,将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链作为一个产业链,综合开发利用“三沼”,达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最大化,以增强沼气事业的生命力。
田阳县积极开展沼气综合利用,除沼气用作生活用能外,沼液、沼渣用于芒果、秋冬菜、养鱼等,实现了“养殖―沼气―果蔬鱼”良性循环。
田阳县那坡镇义安村龙云屯是落后的大石山区,在县能源办的指导下,该屯以沼气为纽带,建设生态家园,全屯沼气入户率82%,秸秆发酵原料由服务队统一配送。
同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屯中旱地种植火龙果5hm2,在房前房后空闲地种植密柚,在山上石窝地种植霸王花13.3hm2,利用沼肥进行施肥,提高产品品质,产品销售价格提高15%~30%,实现了“秸秆废弃物—沼气—种植业(优质果蔬)”的循环发展模式。
田阳县百育镇四那村那生屯农民覃海标是沼气工程的管理员,在县能源办的指导下,利用沼肥给自家1.3hm2芒果树、1hm2秋冬菜施肥,既稳产高产,品质又好,每年节约化肥开支5 000多元,年收入4万多元,同时,经营1.2hm2鱼塘,年投放各种鱼苗1.0万尾,用沼液喂鱼,年收入2.5万元,向科技园区出售沼肥,年收入1.0万元,沼气综合利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有力地支持了沼气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3“田阳模式”可持续发展经验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和田阳县各级部门的努力下,探索出的农村沼气可持续发展新模式——“田阳模式”。
有如下发展经验:一是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紧紧围绕田阳区域发展特色,以农村沼气能源产业为主线,寻求多元发展;二是与区内外多家科研院校密切合作,签定科技合作协议,着力解决农村沼气能源建设中带有全局性、前瞻性和关键性的技术难题,提高沼气建设的科技含量;三是发展户用养殖型沼气、户用秸秆型沼气、生态卫生学校沼气工程、联户沼气、养殖小区沼气等多种模式,探索“养殖、秸秆废弃物―沼气―种养殖(优质果蔬鱼)、观光农业、科普教育”等循环经济模式,大大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促进农村沼气的可持续发展;四是广泛开展教育与宣传,普及沼气新技术、新工艺及不同发展模式;同时通过沼气示范点、示范村、示范户等途径,使人们消除思想顾虑,大胆发展沼气,形成沼气惠民的良好氛围;五是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县级沼气服务机构、村屯服务网点,培养一批沼气农民服务队,保障农村沼气池正常使用。
4“田阳模式”进一步发展对策农村沼气建设必需引进和推广先进沼气技术和管理技术,同时结合自身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和种养殖特点,以使田阳县农村沼气事业蓬勃发展。
因此,提出以下发展对策。
一是进一步完善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在户用沼气池方面,加强对服务网点农民技术人员的培训,拓宽服务网点功能。
在大中型集中供气沼气工程方面,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工程投产后运行,委托公司或个体进行管理等,明确责、权、利,发挥最大工程效益。
二是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农村沼气产业化,提高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
三是加强科技投入力度,关注国内外先进技术革新情况,促进新技术和成果的转化,以促进田阳县农村沼气的可持续发展。
5参考文献[1] 王莹,鲁建华,王维和.沼气生态农业技术评价[j].可再生能源,2003(2):39-42.[2] 李潇晓.广西农村沼气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j].河北农业科学,2008(23):129-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