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硕博连读管理办法

校研【2007】74号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硕博连读、临床转博管理办法研究生硕博连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生转博(简称:临床转博)是为了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研究生学制改革的要求,提高博士生生源质量而推行的一种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也是培养高层次学术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为了进一步规范管理,提高培养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硕博连读、临床转博生的选拔第一条凡我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专业均可开展硕博连读工作,凡我校具有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专业均可开展临床转博工作。
硕博连读、临床转博原则上应在同一学科和同一导师中进行。
第二条硕博连读生于每年硕士生(不包括定向生、委培生、专业学位)新生录取时确定,临床转博于硕士生第四学期内确定。
程序是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填写《华中科技大学硕博连读、临床转博研究生申请表》,并按申请表要求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第三条硕博连读、临床转博生名额由研究生院根据硕士生新生人数按一定的比例划拨至各院(系、所),硕博连读生由院(系、所)在硕士生招生复试中根据考核情况和学生本人意愿确定;临床转博生由附属医院在本院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二年级硕士生中组织考核选拔确定。
第四条选拔硕博连读生是为培养学术型人才奠定基础。
院(系、所)在硕士生招生复试考核中应重点考察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研潜质。
选拔临床转博生是为了培养优秀的临床医师,附属医院在考核中应重点考核学生的临床能力。
第五条硕博连读、临床转博生的导师原则上应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和招收博士生的条件,招收临床转博生的导师应有保证临床训练的床位数。
年龄超过61周岁由学校选聘的博士生导师和年龄超过65周岁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选聘的博士生导师,一般不再招收硕博连读、临床转博生。
第二章硕博连读、临床转博生的博士生资格认定第六条对硕博连读生实行资格考试制度。
硕博连读生须参加资格考试以取得博士生资格认定。
资格考试于硕博连读生入学后第一学年的最后一个月内举行。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材料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创建于1953年,经过近六十的发展已经成为华中科技大学实力雄厚的院系之一。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材料学和材料加工工程两个二级学科均是国家重点学科,也是“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1998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数字化材料成形”和“纳米科学与技术”均为国内首批自主招生的研究生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拥有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快速原形制造技术生产力促进中心、湖北省材料化学与服役失效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先进成形技术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英先进材料及成形技术联合实验室等研究基地,Flex-HUST研发中心,设有湖北省高等学校材料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参与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的建设。
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双聘科学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6名,教授42名(其中博士生导师40名)。
已建设了一支由知名教授领衔,老、中、青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形成了10多个学术团队,其中2个团队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
2006以来,承担了各类科研项目700多项,包括国家973项目,国家重大专项,国家863项目,国家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国防973、基础、预研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累计科研经费超亿元。
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3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00余篇(SCI收录600余篇,EI收录8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20余部;获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
学院注重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改革和完善教学体系,两次荣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历年来培养博士390余名、硕士1900余名,其中两名博士论文获国家提名奖、26名获湖北省优秀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奖(博士10篇,硕士16篇);教材建设成果突出,2005年出版了国家“十五”规划教材6本,10本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华中科技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 各院系专业目录

学术学位招生目录(011数学与统计学院)
学术学位招生目录(012物理学院)
学术学位招生目录(21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学位招生目录(21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学术学位招生目录(220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学术学位招生目录(271水电与数字化工程学院)
学术学位招生目录(401中国语言文学系)
学术学位招生目录(403法学院)
学术学位招生目录(407公共管理学院)
学术学位招生目录(408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术学位招生目录(409历史研究所)
学术学位招生目录(411外国语学院)
学术学位招生目录(450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研究生培养方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研究生培养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同济医院的病房里,我坐在办公桌前,脑海中浮现出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思。
这已经是我第十个年头参与这项工作了,对于如何培养出优秀的研究生,我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一、目标定位二、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生物学、医学伦理学、临床医学概论等,旨在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2.专业课程:根据研究生所选择的学科方向,设置相应的专业课程,如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等,以培养学生在特定领域的专业素养。
3.实践课程:安排研究生到临床科室轮转,亲身参与临床诊疗工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科研课程:教授科研方法、统计软件应用等,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5.选修课程:开设跨学科、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三、师资力量1.教师队伍:选拔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临床经验的教师担任主讲教师,同时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讲座。
2.导师制度:实施导师责任制,每位导师负责指导一定数量的研究生,确保培养质量。
3.学术交流: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提升学术水平。
四、培养过程1.选拔机制:通过选拔考试,选拔具有潜力的研究生进入培养计划。
2.学术评价:实施学术评价制度,对研究生的学术成果进行量化评价。
3.实践能力培养:通过临床轮转、科研实践等方式,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4.综合素质培养:组织各类活动,如学术沙龙、社会实践等,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五、毕业要求1.学术成果:研究生需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以体现其学术水平。
2.实践能力:研究生需具备一定的临床经验和科研能力,以满足毕业要求。
六、展望未来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研究生培养方案也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
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培养模式,为我国医学事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看着手中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心中充满了期待。
这个方案凝聚了我十年的经验与智慧,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它将助力无数同济医院的研究生踏上辉煌的医学之路。
湖北研究生院校排名

湖北研究生院校排名湖北是中国的一个省份,拥有众多的研究生院校。
下面是湖北研究生院校的排名,以供参考。
第一名: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国一所著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学校成立于1952年,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学术底蕴。
华中科技大学拥有全方位的学科门类,包括工、理、管、文、法、经、教育、医、农、生、环、材等学科。
第二名:武汉大学武汉大学是中国的一所重点综合性大学,位于湖北省武汉市。
学校前身可以追溯到1893年成立的湖北儿童普通书院,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国立大学之一。
武汉大学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教学和科研上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
第三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位于湖北、湖南两省交界处的武汉市洪山区,是一所以经济、政法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
学校于1949年创办,是中国最早培养金融、税务、法律等应用型高级人才的高校之一。
第四名: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国一所综合性理工师范大学。
学校前身可以追溯到1913年创办的国立武昌实验师范学堂,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华中师范大学在教育学、心理学、生态学等学科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
第五名: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一所以农业、工学为主干,理、工、农、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前身可以追溯到1903年创建的湖北农业学堂,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农业高等学校之一。
华中农业大学在农业科学、生物技术等领域具有很强的研究实力。
以上仅为湖北研究生院校排名的前五名,其他未列举的院校也有很高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希望这些信息可以对选择湖北的研究生院校有所帮助。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工作首位
研究生院始终将研究生培养质量放在工作的首位,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提高质量。实施与健全导 师负责制,配备研究生政治辅导员,实行奖学金、助学金制度,设立研究生“三助”岗位,实行 研究生中期考核,进行博士生导师遴选和副导师预备队伍建设,资助和扶持导师编写、出版专著 和研究生教学用书,推进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等,研究生教育质量得到了广泛肯定,在全国高校 中具有重要影响力。
发展前景
华中科技大学始终重视研究生院的建设,不断强化服务与管理职能。本着“育人为本”和“以学 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建设“招生—培养—就业”一条龙的服务体系,为研究生提供全方 位的优质服务。
“学在华中大”的优良传统,蓬勃向上的精神状态,以人为本的优质服务,体现了华中科技大学 研究生院的精神面貌。
心、区域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心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1个
理论经济学、教育学、哲学、新闻传播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数学、物理 学、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水利工程、土木 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 船舶与海洋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科学与 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光学工程
国家专业实验室2个 新型电机、外存储系统等国家专业实验室 国防重点实验室1个 多谱信息处理国防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 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 心、国家企业信息化(CAD)应用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国家安全防伪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国家纳米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生物芯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组建方之一) 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表

午
5~6
材料力学行为的跨尺度模拟 2-9周西五楼501微纳米力学 10-17周西五楼502
7~8
高等流体力学 2-11周西五楼501
晚
9~10
星
期
四
上
午
1~2
非线性振动 2,4-10周西五楼403
3~4
连续介质力学 2,4-10周西五楼501材料强度学 11-18周西五楼501
下
午
5~6
7~8
高等固体力学 7-14,16-17周西五楼501
(10)
晚
9~10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2,4-11周西五楼501
星
期
五
上
午
1~2
3~4
现代检测理论与技术 2-9周西五楼403微纳米力学 10-17周西五楼502
下
午
5~6
7~8
非均匀材料力学 2-9周西五楼403广义热弹性力学 10-17周西五楼501
晚
9~10
说
明
1.公共课请注意研究生院网上公共课课表;
2.《固体力学中的实验方法》8学时实验由老师自排,请学生注意跟老师及时联系。
高等固体力学 7-14,16-17周西五楼501
3~4
现代检测理论与技术 2-9周西五楼403
下
午
5~6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2-12周西五楼501
7~8
连续介质力学 2-9周西五楼501材料强度学 11-18周西五楼501
晚
9~10
非线性振动 2-9周西五楼403
星
期
三
上
午
1~2
3~4
固体力学中的实验方法 2-9周西五楼403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导师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导师华中科技大学是我国一所世界知名的综合性大学,拥有丰富的学术资源和优秀的师资队伍。
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华中科技大学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介绍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的专业目录以及导师情况。
一、专业目录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的专业目录非常丰富,涵盖了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医学等多个领域。
具体的专业包括但不限于:1. 工学类: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等。
2. 理学类: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等。
3. 管理学类:包括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等。
4. 经济学类:包括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等。
5. 文学类:包括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与传播学等。
6. 法学类:包括法学、知识产权等。
7. 教育学类:包括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等。
8. 艺术学类:包括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等。
9. 医学类: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
以上仅为例举部分专业,华中科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专业目录非常全面,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专业背景选择适合的专业进行深造。
二、导师情况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雄厚,拥有一批优秀的导师团队。
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他们具有丰富的科研经验和教学经验,可以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学校招生网站上详细介绍了各个专业的导师信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选择合适的导师。
导师信息包括导师的姓名、职称、学术研究领域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和科研成果。
通过与导师的交流和互动,学生可以得到更深入的学术指导,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华中科技大学注重导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研究生。
导师队伍的优势和经验为学生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为学生的就业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结:作为一所世界知名的综合性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在硕士研究生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ee HC, Tian B (并列第一作者), Sedivy JM, Wands JR, Kim M. Loss of Raf kinase inhibitor protein promotes cell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of human hepatoma cells. Gastroenterology. 2006 Oct;131(4):1208-17.
附件
(
课程名称:神经损伤与修复
课程代码:510.509
课程类型:□一级学科基础课□二级学科基础课□其它:
考核方式:;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适用层次:□硕士□博士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总学时:32
学分:2
先修课程要求:
课程组教师姓名
职称
专业
年龄
学术方向
(负责人)
田波
教授
神经生物学
Dong J, Canfield JM, Mehta AK, Shokes JE, Tian B, Childers WS, Simmons JA, Mao Z, Scott RA, Warncke K,LynnDG. Engineering metal ion coordination to regulate amyloid fibril assembly and toxicity.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07 Aug 14;104(33):13313-8.
Zhang LH, Tian B, Diao LR, Xiong YY, Tian SF, Zhang BH, Li WM, Ren H, Li Y, Ji JF. Dominant expression of 85-kDa form of cortactin in colorectal cancer. J Cancer Res Clin Oncol. 2006 Feb;132(2):113-20.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与再生》研究生课程
八年制医学生科研训练
近5年发表的论文:
Tian B, Yang Q, Mao Z. Phosphorylation of ATM by Cdk5 mediates DNA damage signaling and regulates neuronal death. Nature Cell Biology. 2009;11:211-8.
2011.01-2013.12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博导项目,《CDK5磷酸化RKIP介导的ERK信号通路过度激活在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机制》,6万。
2011.01-2013.12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第40批,4.5万。
2011.01-2013.12武汉市创新人才基金,5万。
主要学术成就: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会员,湖北省神经科学学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评审专家,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评审专家,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责任编审,Journal of Neurochemistry, Neuroscience Letter、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and Clinical Oncology、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英文版)审稿人。
2011.01-2013.12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0万元
2011.01-2011.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CDK5磷酸化RKIP介导的神经元凋亡在神经系统发育及疾病中的作用》,33万。
2011.01-2012.12,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青年杰出人才项目,《CDK5磷酸化RKIP介导的ERK信号过度激活》,5万。
Tian B, Li Y, Ji XN, Chen J, Xue Q, Ye SL, Liu YK, Tang ZY. Basement membrane proteins play an active role in the invasive process of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with high metastasis potential. J Cancer Res Clin Oncol. 2005 Feb;131(2):80-6.
37
细胞和分子神经生物学
施静
教授
神经生物学
53
细胞和分子神经生物学
李熳
教授
神经生物学
38
细胞和分子神经生物学
孟宪芳
讲师
神经生物学
36
细胞和分子神经生物学
孙宁
讲师
神经生物学
34
细胞和分子神经生物学
课程负责教师教育经历及学术成就简介:
田波教授
近3年讲授的主要研究生课程:
2009年、2010年、2011年
近5年主持的科研项目
2009.12-2015.12华中科技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100万。
2010.01-2012.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CDK5介导的ZBP1蛋白磷酸化在轴突分化、生长及导向中的作用机制》,20万。
2010.10-2012.10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研究基金重点项目,《神经元轴突CDK5蛋白磷酸化调控网络的系统研究》,20万。
Liu R, Tian B, Gearing M, Hunter S, Ye K, Mao Z. Cdk5-mediated regulation of the PIKE-A-Akt pathway and glioblastoma cell invasion.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08 May 27;105(21):75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