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加工工程简介

合集下载

华科材料成型原理考研810资料

华科材料成型原理考研810资料

华科材料成型原理考研810资料材料成型原理是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研究材料的成型过程以及相关的原理和方法。

在华中科技大学(简称华科)的考研810资料中,材料成型原理也是一门必修课程。

本文将介绍华科材料成型原理考研810资料的相关内容和学习要点。

一、概述华科材料成型原理考研810资料主要包括材料成型基础知识、成型方法与工艺、材料成型过程与性能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考生将掌握材料成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不同成型方法的适用范围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二、材料成型基础知识在材料成型原理的学习中,首先需要了解材料的基本性质和成型过程中涉及到的力学、热学等基础知识。

这些基础知识包括材料力学性能、热学性能、流变学等。

掌握这些知识对于理解材料成型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三、成型方法与工艺材料成型涉及到多种方法和工艺,包括压力成型、非压力成型、粉末冶金成型等。

学生需要深入了解不同成型方法的工作原理、适用范围以及优缺点。

此外,还需要掌握成型工艺中的各种参数和操作要点,以确保成型品的质量和效率。

四、材料成型过程与性能材料成型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应力、形变和温度变化,对成型品的性能产生影响。

学生需要了解这些变化的影响规律,以及如何通过调控成型工艺来优化材料的性能。

此外,还需要学习成型品的缺陷与损伤及其修复的方法,以提高材料的寿命和可靠性。

五、实践与实验除了理论学习,华科材料成型原理考研810资料还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学生需要参与一定的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通过实践来加深对材料成型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这些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学习要点(1)建立牢固的基础知识:在学习材料成型原理之前,应该先学好相关的基础课程,如力学、热学、材料科学基础等。

只有建立了牢固的基础,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材料成型原理。

(2)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材料成型原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践来验证和应用。

华中科大就业最好的十个专业

华中科大就业最好的十个专业

华中科大就业最好的十个专业华中科技大学作为全国一流大学,其学生就业质量不仅体现在国内排名靠前,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为学子们提供优质的就业机会。

那么,华中科大就业最好的十个专业是什么呢?首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华中科技大学的主要专业之一,学生专业成绩好、就业前景广阔。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拥有强大的就业能力,学生可以在IT公司、通信公司、系统集成公司等公司中就业,也可以就读研究生,考取硕士学位。

其次,通信工程专业也是华中科技大学最受欢迎的专业,学生可以在知名通信公司、科研机构、政府单位等就业。

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在就业方面受到很多企业的青睐,通信工程技术人员的就业前景非常可观。

再次,环境工程专业也是华中科技大学比较受欢迎的就业专业,尤其是在环境质量方面。

一般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可以在环境监测、污染控制、环境修复等行业就业,环境工程就业前景也是很有前途的。

此外,还有机械工程、电子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建筑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十个就业质量较好的专业。

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下这十个就业质量最好的专业吧。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融合了计算机科学、硬件实验技术、软件理论与实践,为学生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使学生有能力在IT公司、通信公司、系统集成公司等公司就业。

2、通信工程:通信工程涉及电磁场、无线传播、信息论、信号处理、网络协议、复用技术、控制系统等领域,学生可以在知名通信公司、科研机构、政府单位等就业,通信技术人员的就业前景十分可观。

3、环境工程:环境工程专业以其跨学科的特点,将环境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学有机结合起来,旨在探究污染的来源、了解污染物的毒性,建立有效的污染治理技术,提高人类对环境的保护意识,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可以就业于环境监测、污染控制、环境修复等行业,就业前景可观。

4、机械工程:机械工程是华中科技大学最受欢迎的就业专业之一,机械工程涉及机械设计、加工、机械结构与性能、机械电子技术、车辆工程、机械制造工艺等,机械工程专业学生可以在机械制造领域应用工业设计、结构设计、制造工艺等技术,机械工程学生的就业前景也是不错的。

材料加工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材料加工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材料加工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080503,授工学学位)一、培养目标1.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严谨、求实、创新、进取的科学态度和作风以及独立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的能力;2.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3.在本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二、本学科设置如下研究方向1.现代模具技术2.精密塑性成形技术3.液态及半固金属精密成形技术4.先进连接与电子封装技术5.材料加工装备及自动化6.新材料制备与成形技术三、学习年限本学科、专业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

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4-6年。

四、学分要求已获硕士学位博士生总学分要求≥29学分。

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总学分要求≥53学分。

以同等学力报考博士生按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要求培养,符合课程免修规定的,可申请免修。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注:课程名称后标注▲为国际化课程。

六、本学科对博士研究生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1.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组成以博士生导师为组长的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负责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和考核工作。

2.对跨一级学科课程的限定(1)跨一级学科课程指本一级学科外的研究生课程,且必须跟班听课并同堂参加考试。

(2)所选的跨一级学科课程不得与硕士期间所修的课程相同。

3.论文选题报告,通过开题得1学分。

选题报告应包括的内容为:(1)课题的来源、意义;(2)课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3)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案;(4)理论与实践方面预计的创造性成果;(5)预期成果;(6)主要参考文献。

4.论文中期报告博士生撰写博士学位论文前,要向博士生指导小组或有关学者、专家报告研究工作成果,听取质疑与商讨改进意见,待创造性研究成果获得认同后,方可撰写论文。

5.博士研究生申请论文答辩和资格审查博士论文资格审查由指导教师或博士生指导小组负责进行。

博士研究生申请论文答辩的基本条件:(1)修完所规定的课程学分;(2)完成论文选题报告;(3)完成论文中期报告;(4)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5)通过博士生论文的盲审(6)发表学术论文的具体规定如下:应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3篇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文章(至少含1篇B类SCI文章)。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的设计制造和加工方向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的设计制造和加工方向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的设计制造和加工方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是一项旨在设计、制造和加工各种材料的工程领域。

由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在现代工程领域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它的研究和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这个领域内,工程师们需要通过研究不同的材料和生产过程来制定最佳的设计制造和加工方案。

本文将重点介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的设计制造和加工方向,以及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挑战。

一、材料成型工程材料成型工程是指利用成型工艺将原材料转化为成型件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物理、化学和机械等多种加工方法,如锻造、压铸、注塑、挤压、热压等。

通过选择合适的成型工艺,可以使原材料得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并且获得良好的成型效果。

在材料成型工程中,工程师们需要关注原材料的性能及其在成型过程中的变化,以确保所选工艺能满足产品设计要求。

材料加工工程是指利用机械加工、电火花加工、激光加工等方法对原材料进行加工的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考虑到材料的硬度、韧性、导热性等特性,以确保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材料加工工程中,工程师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和刀具,以确保成型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三、工艺控制工程工艺控制工程是指利用自动化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对成型和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工程领域。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工艺控制工程已经成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对成型和加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控,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提高产品质量。

一、发展趋势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领域,一些新的材料和成型加工工艺正在不断涌现。

金属增材制造技术、高性能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微纳米加工技术等,这些新技术的出现为工程师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随着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发展,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也正朝着数字化、智能化、柔性化的方向发展。

智能成型设备、智能加工中心、智能化的工艺控制系统等正在逐渐成为主流,这将为企业提供更加灵活和高效的生产方式。

二、未来挑战尽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领域发展迅猛,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复试及录取情况公示

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复试及录取情况公示
78.67
12.59
67.51
44
拟推荐至外院系
张庆
376
45.12
31
4.96
12
4.80
77.67
12.43
67.31
45
拟推荐至外院系
张男
376
45.12
30
4.80
13
5.20
74.00
11.84
66.96
46
拟推荐至外院系
材料加工工程、数字化材料成形、电子封装硕士复试及录取情况公示
叶虎
429
79.68
44
拟推荐至外院系
陈方杰
386
46.32
31.50
12.60
15.50
6.20
35.17
14.07
79.19
45
拟推荐至外院系
鲍文强
382
45.84
32.00
12.80
16.00
6.40
34.83
13.93
78.97
46
拟推荐至外院系
彭刚勇
383
45.96
34.50
13.80
16.25
6.50
15.50
6.20
30.50
12.20
78.00
50
拟推荐至外院系
孙世民
381
45.72
34.00
13.60
15.50
6.20
30.50
12.20
77.72
51
拟推荐至外院系
于学宗
384
46.08
31.00
12.40
14.75
5.90

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材料加工工程、数字化材料成形、电子封装)学术硕士复试成绩公示

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材料加工工程、数字化材料成形、电子封装)学术硕士复试成绩公示

李干 肖溪 罗曦晨 安琪 范6 359 355 351 356
43.08 44.16 43.8 43.92 43.08 42.6 42.12 42.72
27 27 26.5 28 26.5 25 24 26
10.8 10.8 10.6 11.2 10.6 10 9.6 10.4
16.4 16 14.8 16.2 14 15.2 14.2
6.56 6.4 5.92 6.48 5.6 6.08 5.68
31.67 28.5 30.5 26.67 29.83 28.5 30.83
12.67 11.4 12.2 10.67 11.93 11.4 12.33
九壹三
73.11 72.76 72.52 72.27 71.21 70.08 69.73 53.12
需要其他信息资料 可以家企鹅九壹七四九二九壹三
2017年 (材料加工工程、数字化材料成形、电子封装)学术硕士复试成绩公示 初试成绩(60%) 复试成绩(40%) 考生姓名 专业笔试 英语面试 专业面试 原始 折算12% 原始 折算16% 原始 折算8% 原始 折算16%
王铮铎 黄怡 肖艮 罗国平 杨敏君 黄耀东 赵丹雷 林少凯 柳蔚 陈涛 李勇杰 梁建业 李方伟 王冲 郭田 向青林 汤桂平 易蒲淞 颜秋余 许博安 司丞 姬增利 黄微 何丕尧 张朋 许晓珊 李海龙 刘童童 刘敏 管峰 庄栋梁 张亚飞 江畅 黄炎琦 孔文涛 胡方康 曹泽宇 齐一鸣 张林龙 兰豹豹 王秦威 419 420 404 411 413 399 397 397 405 397 406 394 391 395 402 392 402 392 389 394 393 397 391 389 385 387 383 380 384 373 385 374 371 375 386 370 376 374 372 371 365 50.28 50.4 48.48 49.32 49.56 47.88 47.64 47.64 48.6 47.64 48.72 47.28 46.92 47.4 48.24 47.04 48.24 47.04 46.68 47.28 47.16 47.64 46.92 46.68 46.2 46.44 45.96 45.6 46.08 44.76 46.2 44.88 44.52 45 46.32 44.4 45.12 44.88 44.64 44.52 43.8 33 31 31.5 30 30 31 30.5 31.5 30.5 32 28.5 30 31.5 31 30 31 30 30 30.5 31 30 30 30 30 30 31 33 30 32 31 26.5 28 28 27 26 28 27.5 27 27 27.5 26.5 13.2 12.4 12.6 12 12 12.4 12.2 12.6 12.2 12.8 11.4 12 12.6 12.4 12 12.4 12 12 12.2 12.4 12 12 12 12 12 12.4 13.2 12 12.8 12.4 10.6 11.2 11.2 10.8 10.4 11.2 11 10.8 10.8 11 10.6 18 17.8 18.6 17.4 17.2 16.8 18.2 18 16.4 17.4 17.6 18 16.6 17.2 16.8 17 15.8 18.4 18.4 18 16.8 15.6 17.2 17.2 17.6 16.8 17.8 17.4 16.2 17.8 17.6 16.6 17.8 18 15.8 16.2 16.8 14.8 16.4 17 16.6 7.2 7.12 7.44 6.96 6.88 6.72 7.28 7.2 6.56 6.96 7.04 7.2 6.64 6.88 6.72 6.8 6.32 7.36 7.36 7.2 6.72 6.24 6.88 6.88 7.04 6.72 7.12 6.96 6.48 7.12 7.04 6.64 7.12 7.2 6.32 6.48 6.72 5.92 6.56 6.8 6.64 36 35.33 36.33 36.83 36.33 37 36.17 35 35.17 34.5 34.83 35.83 36.5 35 34.17 35.83 34.5 34.67 34.83 32.83 35 34.5 34.67 35.17 35.67 34.67 32.5 36.33 32.33 34.67 32.83 35.5 34 32.33 32.17 34.5 31.33 33.17 31.5 30.5 31 14.4 14.13 14.53 14.73 14.53 14.8 14.47 14 14.07 13.8 13.93 14.33 14.6 14 13.67 14.33 13.8 13.87 13.93 13.13 14 13.8 13.87 14.07 14.27 13.87 13 14.53 12.93 13.87 13.13 14.2 13.6 12.93 12.87 13.8 12.53 13.27 12.6 12.2 12.4

材料加工工程-1.3 塑料材料的微观结构

材料加工工程-1.3 塑料材料的微观结构
高弹态模量105~107Pa远远小于玻璃态1010~1011Pa
璃态(Tg 玻璃化温度)、高弹态、黏流态(Tf 黏流温度)
高弹态形变100%~1000%远远大于玻璃态形变0.01%~0.1%
1-熔融纺丝 2-注射 3-薄膜吹塑 4-挤出成形 5-压延成形 6-中空成形 7-真空和压力成形 8-薄膜和纤维热拉伸 9-薄膜和纤维冷拉伸
小分子晶体:当物质内部的质点(原子、分子、离子)在
三维空间周期性重复排列时,该物质为晶体
晶态高聚物:由晶粒组成,内部具有三维有序结构,但呈
周期性排列的质点不是原子,分子或离子,而是结构单元
晶胞:在空间格子中划分出余割大小和形状完全一样的平
行六面体以代表晶体结构的最小重复单位
余割:直角三角形某个锐角的斜边与对边的比,叫做该锐
晶的结晶度只有75%~85%
17 / 44
多层片晶的折叠链模型
聚乙烯与石蜡分子一起结晶,然后用溶剂萃取石蜡,在电
镜下发现PE晶片之间存在许多联结链,说明分子可以链跨 层折叠 联结链随分子量增加而增加,随结晶温度的降低而增加
石蜡被萃取后 PE的电镜照片
18 / 44
隧道折叠链模型
实际聚合物大多是晶相与非晶相共存,Hosemann综合了
向列型
近晶型
胆甾型
溶致液晶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分形成的液晶,将一种
溶质溶于一种溶剂而形成的液晶态物质,如肥皂水,洗衣 粉溶液,表面活化剂溶液等
26 / 44
液晶的应用
液晶具有双折射、旋光性、光干涉和光散射等特殊的光学
性质,可作为光存储材料 电光效应:液晶在电场、磁场作用下,分子排列状态改变, 引起其光学性质随之变化
塑料为基体(连续相) 橡胶为分散相 分散相中又包含着塑料

材料加工工程二级学科

材料加工工程二级学科

材料加工工程(二级学科)一.专业概述 :材料加工工程二级学科是在原西安冶金建筑学院 50 年代开办金属材料和压力加工专业基础上积淀发展而成,主要从事金属材料加工相关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

该学科 1993 年获准硕士点并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2006 年获准博士点, 2010 年与材料学专业联合申报并获准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是陕西省重点学科。

该专业现有硕士生导师 32 名,其中校外兼职导师 11 名。

二.培养目标 :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人才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通过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使学生掌握材料加工及相关学科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熟悉本学科国内外发展的最新动态;培养具有开拓创新、科研开发的研究与应用复合型人才。

三.研究方向 :1轧制新技术新工艺2材料表面工程3.金属材料凝固组织控制理论及新技术4复合材料制备5金属超细晶材料制备6材料加工过程计算机模拟7金属材料加工过程检测与质量控制8稀有金属材料加工四.就业情况 :材料加工工程专业毕业生一般在国有大型钢铁、有色、汽车、发动机企业,以及冶金、材料等领域的高等院校、设计院、研究院等科研机构,从事科研、技术开发、教学、企业管理和对外贸易、技术服务等工作。

钢结构材料与工程(二级学科)一.专业概述 :钢结构材料与工程二级学科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与土木工程学科(结构工程二级学科之钢结构方向)的交叉学科。

涵盖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化学和土木工程学科之结构工程学科部分内容。

属多学科交叉研究领域,也是目前国内发展较快的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该学科 2012 年获准设立,属于学校自主设置招生专业。

二.培养目标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勇于创新,具有追求真理和献身科学事业的敬业精神,掌握钢结构材料与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实验技能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熟悉钢结构材料与工程领域的科技发展动态,使学生成为具有从事钢结构材料与工程新产品开发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与管理能力的综合性高级专门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加工工程简介2005-12-31 12:58:14 华中科技大学考研共济网·[考研一站式]华中科技大学硕士招生相关文章索引·[考研一站式]华中科技大学硕士专业课试题、[订购]考研参考书、专业目录学科概况kaoyantj112室华中科技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材料加工工程简介济该学科由铸、压、焊及热处理组成。

1988年评为国家重点学科,1990年建立了塑性成形模拟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1996年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1998年被批准建立科技部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生产力促进中心,同年,获国家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

该学科自1988年以来共完成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68项,获国际奖3项,获国家及省部级奖72项,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27 项,发表论文1400余篇,被三大索引检索收录170篇。

目前共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26项,在研项目经费共2098万元。

学科研究设施先进,拥有一支由院士和知名教授率领的整体水平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国内外博士占37%。

021-主要研究方向及学术带头人48号①现代模具技术,以CAD/CAE/CAM技术为基础,包括塑性成形模拟及模具技术、塑料成型模拟及模具技术、铸造凝固过程模拟、新型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等面向新产品开发的模具快速设计与制造。

学术带头人:李志刚、李德群、崔崑。

彰武②快速成形与制模,包括快速原型制造系列技术、快速金属硬模制造,对薄材叠层、粉末激光烧结、光固化等成形的材料、工艺、数据处理、控制等关键技术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学术带头人:黄树槐、张海鸥、叶升平。

021-③精密成形,包括液态金属精确成形、固态金属塑性精密成形领域的研究。

学术带头人:夏巨谌、黄乃瑜、罗吉荣。

辅导④材料加工设备及其自动化,包括塑性成型设备的数控技术研究与开发、新型塑性成型设备的开发、焊接过程自动化及其在线检测设备开发、绿色铸造成套工艺设备开发等。

学术带头人:李志远、莫健华、樊自田。

辅导⑥激光材料加工及其质量控制,包括激光焊接与切割理论及技术、激光加工过程实时监测技术、激光材料表面改性、激光纳米粉体制备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学术带头人:谢长生、胡伦骥、刘建华。

正门对面学科基地建设共济网拟建设的模具(零件)数字化成形实验研究基地济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及应用已渗入了材料学科的各个领域,材料的数字化成形是材料成形技术的必然趋势,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优势和具体表现为材料成形的精密化、轻量化、智能化、科学化。

院模具技术是材料成形技术的基础。

以模具的快速设计、仿真模拟、快速精密制造以及新产品的快速开发等为研究内容的“现代模具数字化制造技术”,是当今模具技术研究的热点。

而在材料的成形方面,以交通运载工具(汽车、航空航天器、武器装备等)零部件的轻量化、精确化、高强化加工成形及过程模拟为研究目标的“高性能轻合金、塑料、陶瓷等材料的数字化精确成形技术”是材料加工成形领域的研究热点。

336 26038目前,模具国家重点实验室已具有精密三坐标测量仪、多功能材料实验机、数控铣(镗、线切割、电火花加工、等离子复合)机床、双动金属挤压液压机、机器人、Ideas软件、SGI微机工作站、快型成型系统(LOM、SLS)、热等静压系统、材料的热分析系统等仪器设备。

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具有国际领先水平还必须增强以下新的实验手段和设备。

即:压力、流速、温度、位移、变形等检测与数据处理系统;数控压力成形设备、加工中心等;大型的分析计算程序,虚拟现实设备及软件;高纯度液态金属的精炼、电磁输送与充型装备;多材料(塑料、型砂、金属、陶瓷、石蜡等粉末)用途的SLS设备系统等。

同济在我校国家模具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建设“模具(零件)数字化成形实验研究基地”具有很好条件,它是保障我校在这一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重要措施。

kaoyangj主要研究方向济“材料加工”主要研究方向kaoyantj1.现代模具技术336 26038材料成形过程模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研究开发的汽车覆盖件模具、塑料模具、铸造模具和多工位级进模CAD/CAE/CAM系统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

112室2.快速成形与制模33623 037开发的薄材叠层快速成形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金属硬模等离子熔射制造、金属模具快速精密铸造技术系国内外先进水平。

3.精密成形在金属零部件的铸、锻精密成形理论及工艺装备技术的研究方面形成突出的综合优势。

4.材料加工设备及其自动化将先进数控技术应用于材料加工设备,开发出具有节能、环保和智能化特点的新型锻压、铸造及焊接设备,社会经济效益大,系国内领先水平。

5.激光材料加工及其质量控制在国内率先开展激光加工技术研究,在激光焊接、激光表面改性、激光加工过程实时监测、激光制备纳米金属粉体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部分成果介绍一、塑料成形过程仿真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塑料注射成形过程仿真既具有理论意义又有很好的实用价值,仿真的结果能直接指导注射成形工艺参数的选定、优化模具浇注系统、大大缩短试模和修模的时间、显著地提高塑料制品的质量、降低成本、减少模具的进口、推动模具行业的科技进步。

“九五”期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其它课题基金的资助下,该项目不断地改进、应用和推广,经历了从二维分析到三维分析,从局部试点到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历程。

以李德群教授为代表的科研组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开发出独具特色、具有当前国际先进水平的三维注塑成形仿真系统,该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为注塑制品与模具的虚拟制造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构成了注塑制品成形质量全面控制的核心技术。

塑性成形过程仿真系统的开发和应用,200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目前,该系统已形成商品化软件产品,并在50多家用户中推广应用,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还在上海交通大学、郑州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厦门大学、汕头大学等十多所院校成功应用,培养了大批掌握了模具CAD/CAE的专门人才。

围绕着该项目的研究开发,在国内外共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英文论文10余篇,15篇为三大索引所收录,出版教材和专著8本。

二、薄材叠层、选择性激光烧结快速成形技术及系统本项目属先进制造技术领域。

我国加入WTO后,能否对市场需求快速响应,关系到民族制造业的生存。

快速成形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力手段。

华中科技大学快速制造中心得到了湖北省科委、863/CIMS重大目标产品等项目资助,选择了薄材叠层(LOM)和选择性激光烧结(SLS)两种方法作为研究方向,从主机、成形材料、软件、控制系统、国产激光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以下创新成果:(1)实施了无拉力叠层材料送进装置等9 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使LOM和SLS成形系统主机工作可靠,LOM制件精度从国外的±0.25mm提高到±0.10mm,SLS制件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机成本大幅度下降;(2)开发出综合指标超过国内外产品的LOM材料, 制作出壁厚1mm、局部壁厚0.3mm的复杂薄壁件,扩大了LOM技术的应用范围;开发成功3种低成本SLS材料;(3)解决了国产CO2激光器功率不稳定问题,替代进口,激光器由16万元降低到0.5万元;(4)开发成功国外系统尚未具备的软件;(5)开发成功基于网络通讯和基于软件芯片的两种多任务、大数据量、多轴、高速实时控制系统;(6)开发成功HRP和HRPS 系列快速成形系统,可靠性和技术指标达到和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水平,价格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1/4~1/3。

HRP型快速成形系统在两次国际招标中中标,标志该设备已具备国际竞争能力。

到目前为止,累计生产HRP和HRPS系统24台,产值1760万元,销售收入1160万元,利税434万元,替代进口节约外汇折合人民币3480万元。

部分使用单位新增产值 1.06亿元,新增利税2264万元。

薄材叠层、选择性激光烧结快速成形技术及系统,200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三、快速制造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快速制造中心自1991年开展快速成形技术研究以来,就将目标定位于在保证高可靠和高性能前提下,研究和开发能大幅度降低成本的快速成形技术。

近年来,为实现上述目标,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在快速成形机主机、计算机控制系统及数据处理和控制软件、成形材料、快速制模和快速制造等多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创新成果,开发出高可靠、高性能和低成本的HRP系列薄材叠层快速成形系统(LOM)、HRPS系列选择性激光烧结快速成形系统(SLS)、HRPL系列光固化快速成形系统(SLA)、金属板料数控无模成形系统、真空注型系统,并配套开发出相应的成形材料和多种快速制模工艺。

多年来获得和申报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共计14项。

1995年研制成功的第一台HRP-I型快速成形机,在“95北京国际机床展览会”展出,被我国机床界元老评为展览会18项高新产品之一,也是我国第一台参展的快速成形机。

1996年底,开发出HRP-III 型商品化样机,获我国专利(专利号ZL96239772.5)。

1997年5月、11月和1998年5月、8月,该机分别在香港、武汉、上海和北京展出,受到中央领导和科技部领导重视。

1998年8月火炬计划十周年展总结会上,李岚清副总理讲话中提到了三种较突出的产品,其中就包括了华中科技大学的快速成形机。

1998年底,研制成功基于SLS方法的HRPS-I型快速成形机样机,该机以树脂砂、金属粉末、陶瓷粉末为原料,可直接制成铸型、型芯及零件。

德国EOS公司生产的专用于制作砂型和型芯的EOSINTS-700型快速成形机,售价高达71.1万美元。

虽然HRPS-I型成形机的规格EOSINTS-700小,但售价仅25万元人民币,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HRP-III型快速成形机已经进入市场,销售给我国著名的摩托车企业——海南新大洲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

该公司验收测定后,确认制件精度在±0.1mm以内,超过美国Helisys公司产品指标(±0.25mm)。

1999年6月,我国另一家著名摩托车企业重庆建设集团为筹建快速成形中心,进行国际招标,世界著名的美国Helisys公司和新加坡Kinergy公司参加了投标。

华中科技大学开发的HRP-III型快速成形机,以优良的技术性能、高可靠性和很高的性价比一举中标,这标志着我国的快速成形技术已初具国际竞争能力。

2000年开发出金属板料数控无模成形系统,并获得中国使用新型专利,申报了发明专利,设备在北京第七届国际机床展览会上展出。

2001年开发出真空注型机。

2002年开发出光固化快速成形(SLA)样机和熔丝沉积快速成形(FDM)样机,在快速制模和快速制造方面完成了5种工艺路线的生产实验,在生产中得到应用,其中包括武钢炼焦炉条、武昌车辆厂电气化铁路金具、武汉长江动力集团汽轮机叶片小批量生产用金属树脂模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