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防护装置检测专业技术人员能力评价考试题库选择题1

合集下载

防雷装置检测考试题

防雷装置检测考试题

防雷装置检测能力考试题一、填空1、安装雷电防御装置的单位应当对雷电防御装置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并委托雷电防御装置检测机构实施定期安全检测。

2、接闪带应(平正顺直),固定点支持件均匀、固定可靠,支持件间距符合水平直线距离为(或1m )的要求,每个支持件应能承受大( 49N )的垂直拉力。

3、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 ,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

当仅利用建筑物四周的钢柱或柱内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可按跨度设引下线,但引下线平均间距不应大于( 18m )。

4、建筑物遇雷电流侵袭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产生的高电位对附近金属物或电气线路会构成(反击)。

5、钢质接地装置宜采用(焊接)连接,扁钢与扁钢搭接为(扁钢宽度的2倍)、且不少于(三面)施焊。

6、屏蔽电缆的金属屏蔽层应至少在(两端并宜在防雷区交界处做等电位连接),并与防雷(接地装置)相连。

7、用毫欧表检查屏蔽网格、金属管、(槽)防静电地板支撑金属网格、大尺寸金属件、房间屋顶金属龙骨、屋顶金属表面、立面金属表面、金属门窗、金属格栅和电缆屏蔽层的电气连接,过渡电阻值不宜大于(Ω)。

8、等电位连接的目的减少设备之间或设备与其它金属导体之间的(电位差)。

9、若电源系统为 TN 系统,电子计算机机房的供电系统形式应采用( TN-S )系统。

10、对 SPD 的基本要求:(能承受预期通过电流);(通过电流时的最大箝压)和有能力熄灭在电流通过后产生的(工频续流)。

11、网络入口处通信系统的 SPD,尚应满足系统传输特性,如比特差错率( BER )、(带宽)、(频率)、允许的最大衰减和(阻抗)等。

12、对 SPD 进行外观检查:( SPD的表面应平整、光洁、无划伤、无裂痕和烧灼痕或变形)。

SPD 的标志应完整和清晰。

13、现场环境条件应能保证正常检测,应在非雨天和土壤未冻结时检测(土壤电阻率)和(接地电阻值)。

14、检测爆炸火灾危险环境的防雷装置时,严禁带火种、无线电通讯设各;严禁吸烟,不应穿(化纤服装),禁止穿钉子鞋,现场不准随意敲打金属物,以免产生火星,造成重大事故。

防雷检测专项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防雷检测专项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防雷检测专项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词2分,共10分)1、防雷装置:用于减少闪击击于建(构)筑物上或建(构)筑物附近造成的物质性损 害和人身伤亡,由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组成。

2、电涌保护器SPD :用于限制暂态过电压和分流浪涌电流的装置。

它至少应包含一个非限性元件。

3、等电位连接:将分开的诸金属物体直接用连接导体或经电涌保护器连接到防雷装置上以减小雷电流引发的电位差。

4、防雷装置检测: 按照建筑物防雷装置的设计标准确定防雷装置满足标准要求而进行的检查、测量及信息综合分析处理全过程。

5、泄漏电流:除放电间隙外,SPD 在并联接入线路后所通过的微安级电流。

在测试中常用0.75倍的直流参考电压进行。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安装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应当符合 国务院气象主管 机构规定的使用要求。

2、《江苏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生产、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的防雷装置应当每 半年 检测一次,其他防雷装置应当 每年 检测一次。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自 2000年1月1日 起施行;《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管理 办法》自 2016年10月1日 起施行。

4、当接闪杆高度h 小于或等于h r 时的情况下,双支等高接闪杆的距离d 大于或等于两倍保 护半径)2(2h h h r 时,应按 单支接闪杆保护范围计算方法 检测它们的保护范围。

5、《防雷装置检测质量考核通则》等 3 项气象行业标准,自 2016年10月1日 起实施。

6、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或冲击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要求,有关标准规定的设计要求 值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防雷装置接地电阻值≦_ 10 _Ω,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接地电阻值≦_4 _Ω,配电电气装置(A 类)或配电变压器(B 类)接地电阻值≦_4 _Ω。

7、在LPZOA 或LPZ0B 与LPZ1区交界处,从室外引来的线路上安装的SPD 应选用符合 Ⅰ级 试验 的电涌保护器,每一相线和中性线对PE 之间SPD 的冲击电流I imp 值宜不小于 12.5 kA 。

防雷检测考试选择题汇总及答案

防雷检测考试选择题汇总及答案

防雷检测考试选择题汇总及答案1、多雷区指的是年平均雷暴日大于,不超过的地区。

( C )A、25d;40dB、30d;60dC、40d;90dD、45d;90d2、接闪器及其衍生的雷电防护系统实际上是一种。

( B )A、防雷系统B、引雷系统C、消雷系统D、避雷系统3、雷电过电压波是持续时间极端的。

( D )A、方波B、正弦波C、谐波D、脉冲波4、对电压开关型电涌保护器,其有效电压保护水平值为。

( D )A、电涌保护器的电压保护水平B、电涌保护器两端引线的感应电压降C、电涌保护器的电压保护水平与电涌保护器两端引线的感应电压降之和D、电涌保护器的电压保护水平与电涌保护器两端引线的感应电压降之间的较大者。

5、电涌保护器应与同一线路上游的电涌保护器在能量上配合,电涌保护器在能量上配合的资料应由制造商提供。

若无此资料,Ⅲ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其标称放电电流不应小于。

( C )A、12.5kAB、5 kAC、3 kAD、1.5 kA6、一座18层框架结构的建筑物,有10条引下线,底层和17层的分流系数分别为。

( C )A、0.1;0.11B、0.1;0.12C、0.1;0.2D、0.1;0.17、在TT系统或TN系统中,接于中性线和PE线之间的电涌保护器SPD动作后流过工频续流,电涌保护器SPD额定阻断续流电流值应大于或等于。

( C )A、30AB、50AC、100A D、150A8、等电位连接网络用于相对较小的、限定于局部的信息系统。

( A )A、星型B、网格型C、组合型D、9、在LPZ0A或LPZ0B区与LPZ1区交界处,在从室外引来的线路上安装的SPD,应选用符合分类试验的产品。

( A )A、Ⅰ级B、Ⅱ级C、Ⅲ级D、常规10、组合波定义为由 2Ω组合波发生器产生的开路电压波和短路电流波。

( A )A、1.2/50μs ;8/20μsB、8/20μs;1.2/50μsC、10/350μs ;1.2/50μsD、1.2/50μs;10/350μs11、供电或通信线路要求穿钢管敷设并两端接地的目的在于起到作用。

防雷检测题库(很全)

防雷检测题库(很全)

防雷工程专业技术人员考试题库(试行)(初稿)中国气象局雷电防护管理办公室目录第一部分试题……………………………………………………()一、填空题………………………………………………………()二、选择题………………………………………………………()三、判断题………………………………………………………()四、简答题………………………………………………………()五、论述题………………………………………………………()六、计算题………………………………………………………()第二部分标准答案………………………………………………()一、填空题………………………………………………………()二、选择题………………………………………………………()三、判断题………………………………………………………()四、简答题………………………………………………………()五、论述题………………………………………………………()六、计算题………………………………………………………()防雷工程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题库第一部分试题一.填空题(一)雷电原理1、通常雷暴云上部荷正电荷,下部荷负电荷,云底荷少量正电荷。

(雷电原理P96)2、地闪电场的C变化具有大气电场稳定而大幅度的变化。

(雷电原理P150)3、一般轻离子的迁移率较重离子大二个数量级。

(雷电原理P46)4、大气离子的迁移率与大气的粘滞系数成反比,即与大气的密度成反比。

(雷电原理P46)5、在正常情况下,陆地上大气正离子的平均浓度为750。

(雷电原理P55)6、在正常情况下,陆地上大气负离子的平均浓度650。

(雷电原理P55)7、晴天大气传导电流是大气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形成的电流。

(雷电原理P76)8、云雾粒子的荷电量与粒子的半径有关,通常半径越大,荷电量越大。

(雷电原理P85)9、通常对流云的荷电量较层状云荷电量要大。

(雷电原理P85)10、闪电电流方向向上称为负地闪。

(雷电原理P151)11、晴天大气对流电流是大气离子随气流垂直移动下形成的电流。

防雷检测专业技术人员能力认定考试题库

防雷检测专业技术人员能力认定考试题库

防雷检测专业技术人员能力认定考试复习参考题库(仅供参考)防雷检测专业技术人员能力认定考试复习参考题库一、法律法规部分一、填空1、《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是国家法律,已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于(2000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2、在我国现行法律中,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明确规定了防雷工作的组织管理部门,即(各级气象主管机构)。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对可能遭受雷击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安装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的(检测工作)。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安装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应当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使用要求)。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使用不符合使用要求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6、《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务院令第570号)已经国务院第98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10年4月1日)起施行。

7、雷电易发区内的矿区、旅游景点或者投入使用的建(构)筑物、设施需要单独安装雷电防护装置的,雷电防护装置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由(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负责。

8、违反《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按照权限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1) 无资质或者超越资质许可范围从事雷电防护装置检测的;2) 在雷电防护装置检测中弄虚作假的。

9、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构)筑物、场所和设施应当安装防雷装置的,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并进行(定期检测)。

10、从事防雷装置检测的单位应当取得(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颁发的资质证。

11、《xx省气象条例》规定,不具备防雷装置检测资质,擅自从事防雷装置检测的,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12、根据国家和本省规定应当安装防雷装置的场所或者设施,按照(防雷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安装防雷装置。

山东省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试题库答案(多选题1)

山东省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试题库答案(多选题1)

山东省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试题库单项选择题答案〔标红局部为答案,蓝色为不确定的题目〕答案为作者查询资料或网页搜寻所得,假设有不同意见请准时反响。

感谢!二、多项选择题。

1.用滚球法确定防雷装置的保护范围,需要了解〔〕数据。

A.建筑物的防雷类别B.防雷装置的高度C.被保护物的高度D.被保护物至防雷装置的水平距离2.在SPD 的安装中,〔〕。

A.电源SPD一般并接在线路中B.信号SPD一般串接在线路中C.SPD尽量靠近被保护的设备D. SPD 连线要粗,连线较长时,可打成环形圈以备后用3.在电气系统中,电涌保护器安装在如下〔〕保护模式。

A.相线与相线之间B.相线与中性线之间C.相线与保护地线之间D.中性线与地线之间4.电磁干扰依据传播途径分,有〔〕。

A.电磁干扰B.传导干扰C.耦合干扰D.辐射干扰5.自然电磁干扰源存在于地球和宇宙,自然干扰主要分为〔〕。

A.宇宙干扰B. 热噪声C.电磁噪声D.大气干扰E.雷电干扰6.电磁兼容是指〔〕相互不影响,从电磁角度具有相容性的状态。

A.电气线路B.电子线路C.设备D.系统7.电磁兼容性掌握技术即电磁干扰掌握技术,其中传输通道抑制技术包括〔〕。

A.滤波B.屏蔽C.搭接D.接地E.分流8.遇有以下状况之一时,应划为其次类防雷建筑物〔〕。

A.国家级的博览建筑物B.具有0 区或10 区爆炸危急环境的建筑物C.国际通讯枢纽D.估量雷击次数大于0.05 次/a 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9.分析电磁兼容问题时必需从电磁兼容的三要素〔〕入手。

A.电磁干扰源B.耦合途径C.电磁环境D.敏感设备10.接闪器可承受以下材料制成〔〕。

A.接闪针长1-2m 时,圆钢直径为12mm,钢管直径为20mmB.接闪带〔网〕用圆钢直径≥8mm,扁钢截面>50mm²,厚度>2.5mmC.架空接闪线用截面≥50mm²的镀锌钢绞线D.钢质壁厚不小于2.5mm 的汽油罐11.接闪器包括〔〕。

防雷装置检测考试题卷新编

防雷装置检测考试题卷新编

防雷装置检测能力考试题一、填空1、安装雷电防御装置的单位应当对雷电防御装置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并委托雷电防御装置检测机构实施定期安全检测。

2、接闪带应(平正顺直),固定点支持件均匀、固定可靠,支持件间距符合水平直线距离为(或1m)的要求,每个支持件应能承受大(49N)的垂直拉力。

3、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

当仅利用建筑物四周的钢柱或柱内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可按跨度设引下线,但引下线平均间距不应大于(18m)。

4、建筑物遇雷电流侵袭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产生的高电位对附近金属物或电气线路会构成(反击)。

5、钢质接地装置宜采用(焊接)连接,扁钢与扁钢搭接为(扁钢宽度的2倍)、且不少于(三面)施焊。

6、屏蔽电缆的金属屏蔽层应至少在(两端并宜在防雷区交界处做等电位连接),并与防雷(接地装置)相连。

7、用毫欧表检查屏蔽网格、金属管、(槽)防静电地板支撑金属网格、大尺寸金属件、房间屋顶金属龙骨、屋顶金属表面、立面金属表面、金属门窗、金属格栅和电缆屏蔽层的电气连接,过渡电阻值不宜大于(Ω)。

8、等电位连接的目的减少设备之间或设备与其它金属导体之间的(电位差)。

9、若电源系统为TN系统,电子计算机机房的供电系统形式应采用(TN-S)系统。

10、对SPD的基本要求:(能承受预期通过电流);(通过电流时的最大箝压)和有能力熄灭在电流通过后产生的(工频续流)。

11、网络入口处通信系统的SPD,尚应满足系统传输特性,如比特差错率(BER)、(带宽)、(频率)、允许的最大衰减和(阻抗)等。

12、对SPD进行外观检查:(SPD的表面应平整、光洁、无划伤、无裂痕和烧灼痕或变形)。

SPD的标志应完整和清晰。

13、现场环境条件应能保证正常检测,应在非雨天和土壤未冻结时检测(土壤电阻率)和(接地电阻值)。

14、检测爆炸火灾危险环境的防雷装置时,严禁带火种、无线电通讯设各;严禁吸烟,不应穿(化纤服装),禁止穿钉子鞋,现场不准随意敲打金属物,以免产生火星,造成重大事故。

防雷检测职业技能练习题(附答案)

防雷检测职业技能练习题(附答案)

防雷检测职业技能练习题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建筑物的防雷区一般可划分为LPZ0A、LPZ0B、LPZ1、LPZ2等区。

2、等电位连接的目的在于减少需要防雷的空间内各金属系统之间的电位差。

3、当第一类建筑物高于30m;第二类建筑物高于45m;第三类建筑物高于60 m时应采取防侧击的保护措施。

4、屏蔽层仅一端做等电位连接和另一端悬浮时,它只能防静电感应,防不了磁场强度变化所感应的电压。

5、SPD叫做电涌保护器,它是一种用以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分走电涌电流的器具。

6、在现场检测进行时可按先检测外部防雷装置,后检测内部防雷装置的顺序进行,将检测结果填入防雷装置安全检测原始记录表。

7、雷击电磁脉冲(LEMP)是一种干扰源。

主要指闪电直接击在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和建筑物附近所引起的效应。

绝大多数是通过连接导线的干扰。

8、SPD可按主要元件的特性分成电压开关型、限压型和混合型。

9、在需要保护的空间内,当采用屏蔽电缆时其屏蔽层应至少在两端并宜在防雷区交界处做等电位连接。

10、环形接地体和内部环形导体应连到钢筋或金属立面等其他屏蔽构件上,宜每隔5m连接一次。

11、除设计要求外,兼做引下线的承力钢结构构件、混凝土梁、柱内钢筋与钢筋的连接,应采用土建施工的绑扎法或螺丝扣的机械连接,严禁热加工连接。

12、在检查接闪器时,应检查避雷带是否平正顺直,固定点支持件是否间距均匀,牢固可靠,避雷带支持件间距是否符合水平直线距离为0.5---1.5m的要求,每个支持件应能承受49N(5kgf)的垂直拉力。

13、我省防雷设施检测服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

14、在检测接地装置时,当用毫欧表对两相邻接地装置进行测量时,如测得阻值不大于1欧,则断定为电气导通,如测得阻值偏大,则判定为各自为独立接地。

15、当设计无要求时,人工垂直接地体的长度宜为2.5m,人工垂直接地体之间的间距不宜小于5m,人工接地体与建筑物外墙或基础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多雷区指的是年平均雷暴日大于,不超过的地区。

( C )A、25d;40dB、30d;60dC、40d;90dD、45d;90d2、接闪器及其衍生的雷电防护系统实际上是一种。

( B )A、防雷系统B、引雷系统C、消雷系统 D、避雷系统3、雷电过电压波是持续时间极端的。

( D )A、方波B、正弦波C、谐波D、脉冲波4、对电压开关型电涌保护器,其有效电压保护水平值为。

( D )A、电涌保护器的电压保护水平B、电涌保护器两端引线的感应电降C、电涌保护器的电压保护水平与电涌保护器两端引线的感应电压降之和D、电涌保护器的电压保护水平与电涌保护器两端引线的感应电压降之间的较大者。

5、电涌保护器应与同一线路上游的电涌保护器在能量上配合,电涌保护器在能量上配合的资料应由制造商提供。

若无此资料,Ⅲ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其标称放电电流不应小于。

( C )A、12.5kAB、5 kAC、3kA D、1.5 kA6、一座18层框架结构的建筑物,有10条引下线,底层和17层的分流系数分别为。

( C )A、0.1;0.11B、0.1;0.12C、0.1;0.2 D、0.1;0.17、在TT系统或TN系统中,接于中性线和PE线之间的电涌保护器SPD动作后流过工频续流,电涌保护器SPD额定阻断续流电流值应大于或等于。

( C )A、30AB、50AC、100A D、150A8、等电位连接网络用于相对较小的、限定于局部的信息系统。

( A )A、星型B、网格型C、组合型 D、复合型9、在LPZ0A或LPZ0B区与LPZ1区交界处,在从室外引来的线路上安装的SPD,应选用符合分类试验的产品。

( A )A、Ⅰ级B、Ⅱ级C、Ⅲ级 D、常规10、组合波定义为由 2Ω组合波发生器产生的开路电压波和短路电流波。

( A )A、1.2/50μs ;8/20μsB、8/20μs;1.2/50μsC、10/350μs ;1.2/50μsD、1.2/50μs;10/350μs11、供电或通信线路要求穿钢管敷设并两端接地的目的在于起到作用。

(D)A、散流B、跨接C、降低电阻 D、屏蔽12、人工接地体埋设要求距墙或基础不宜小于1m,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A、便于维修B、技术要求C、防止反击D、方便室内电气接地13、电子信息系统设备主机房选择在建筑物底层中心部位并安置在序数较高的雷电防护区内,主要是因为这些区域。

( C )A、不会受到直接雷击B、没有雷电电磁干扰C、雷电电磁环境较好D、便于在发生火灾事故时撤离14、当电子系统的室外线路采用光缆时,在其引入的终端箱处的电气线路侧,当无金属线路引出本建筑物至其他有自己接地装置的设备时,可安装慢上升率试验类型的电涌保护器。

第一类、第二类以及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其短路电流宜分别选用。

(C)A、200A、150A、100AB、150A、100A、75AC、100A、75A、50AD、75A、50A、37.5A15、当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部分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及以上时,该建筑物宜确定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 D )A、15%B、20%C、25% D、30%16、当建筑物各部位的高度不同时,应沿建筑物____算出最大扩大宽度,其等效面积应按每点最大扩大宽度外端的连接线所包围的面积。

( A )A、周边逐点B、最高部分C、最大部分 D、最突出位置17、我国工业用电指的是。

(B)A、30HZ 的交流电B、50HZ的交流电C、60HZ的交流电 D、80HZ的交流电18、一个电子系统的各种箱体、壳体、机架等金属组件与建筑物接地系统的等电位连接网做功能性等电位连接,应采用以下两种_ _基本形式的等电位连接网络之一。

当采用_ _型等电位连接时,电子系统的所有金属组件应与接地系统的各组件绝缘。

( A )A、 S、M;SB、S、P;SC、 S、M;MD、S、A;A19、某地预计雷击次数为0.08次/a,计划在此修建一个粮、棉及易燃物大量集中的露天堆场,对堆场采用独立接闪杆进行防直击雷,则独立接闪杆保护范围的滚球半径可取米。

( D )A、30B、45C、60 D、10020、某环形接地体周长为200m,所在地土壤电阻率为400Ω•m,则工频接地电阻与冲击接地电阻的换算系数为。

( C )A、5B、2.5C、1 D、0.221、某建筑物长150m,宽50m,高120m,在计算建筑物的等效面积时,其每边的扩大宽度为。

( C )A、150mB、50mC、120m D、98m22、在TT系统中,当SPD在剩余电流保护器(RCD)的负荷侧时,UC不应小于。

( C )A、1.15UB、1.55UC、1.55U0 D、1.15U23、在TT系统或TN系统中,接于中性线和PE线之间的电涌保护器(SPD)动作后流过工频续流, 电涌保护器(SPD)额定阻断续流电流值应大于或等于。

( B )A、50AB、100AC、30A D、150A24、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正常使用条件之一是海拔不超过米。

( C )A、1000B、1500C、2000 D、300025、SPD的Ⅱ级试验,按μs标称放电电流In,波形冲击电压和最大放电电流Imax进行试验。

(A)A、 1.2/50B、 8/20C、10/250 D 、10/35026、对于B2类慢上升率的SPD开路电压试验可选的电压波形为。

( A )A、1KV 10/700μmB、1KV1.2/50700μmC、1KV 10/1000μmD、1KV10/350μm27、低压配电系统SPD的正常使用条件,对于使用和储存温度的极限范围要求是。

( D )A、-5℃至+40℃B、-20℃至+60℃C、-20℃至+70℃D、-40℃至+70℃28、依据GB50057-2010,在220/380V交流低压配电TN-C系统中,相线与PE线间选用的电涌保护器最大持续运行电压Uc最小值为。

( B )A、220VB、253VC、380V D、 620V28、依据GB50057-2010,在220/380V交流低压配电TN-S系统中,相线与中性线间选用的电涌保护器最大持续运行电压Uc最小值为。

( B )A、220VB、253VC、380V D、620V30、依据GB50057-2010,在220/380V交流低压配电TT系统中,相线与PE 线间选用的电涌保护器最大持续运行电压Uc最小值为。

( B )A、220VB、253VC、380V D、620V31、依据GB50057-2010,在220/380V交流低压配电TT系统中,相线与中性线间选用的电涌保护器最大持续运行电压Uc最小值为。

( B )A、220VB、253VC、380V D、620V32、接地装置冲击接地电阻Ri 与工频接地电阻R~的换算,应按 A 公式计算。

A、 R~=A ×RiB、Ri=A×R~33、依据GB50057-2010,在220/380V交流低压配电TT系统中,中性线与PE线间选用的电涌保护器最大持续运行电压Uc最小值为。

( A )A、220VB、253VC、380V D、620V34、依据GB50057-2010,在220/380V交流低压配电系统中,引出中性线的IT系统的相线与PE线间选用的电涌保护器最大持续运行电压Uc最小值为。

(C)A、220VB、253VC、380V D、620V35、下列情况中可采用A型接地装置的是。

( A )A、独立接闪杆接地B、电子系统接地C高火灾风险场所接地 D、土壤电阻率高的场所36、下列对工频接地电阻和冲击接地电阻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C )A、一般情况下,冲击接地电阻值大于工频接地电阻值B、特殊情况下,冲击接地电阻值大于工频接地电阻值C、工频接地电阻值不会小于冲击接地电阻值D、冲击接地电阻值不会小于工频接地电阻值37、防直击雷的人工接地体距离建筑物出入口或人行道不应小于。

( A )A、3mB、4mC、5mD、6m3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自起实施。

( B )A、2010年10月1日B、2011年10月1日C、2010年4月1日D、2011年4月1日39、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应划为第类防雷建筑物。

( B )A、一B、二C、三D、二或三40、具有20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应划为第类防雷建筑物。

( A )A、一B、二C、三D、二或三41、一排放爆炸危险气体的排风管,当无管帽时,管口上方半径的半球体应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

( D )A、2mB、3mC、4mD、5m42、某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其引入的低压配电线路为架空线经一段电缆换接,在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应装设的电涌保护器为。

( A )A、户外型电涌保护器B、户内型电涌保护器C、B1型电涌保护器D、C2型电涌保护器43、当基础采用硅酸盐水泥和周围土壤的含水量不低于及基础的处表无防腐层及有沥青质防腐层时,宜利用基础内钢筋作为接地装置。

(C )A、2%B、3%C、4%D、5%44、当长度相同,截面相同时,敷设于地中的水平接地体宜优先选用。

( B )A、圆钢B、扁钢C、角钢D、钢管45、下列对于防雷装置和材料及使用条件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A、单根铜使用于地中B、单根热镀锌钢使用于大气中C、单根不锈钢使用于地中D、单根铅使用于地中46、铜(Cu)用于电气系统中连接II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的导体,最小截面为(C)mm2。

A、 1.2B、 1.5C、2.5 D、647、铜(Cu)用于电气系统中连接III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的导体,最小截面为(B)mm2。

A、 1.2B、 1.5C、2.5 D、648、铜(Cu)用于电子系统中连接D1类电涌保护器的导体,最小截面为:(A)mm2。

A 1.2 B、 1.5 C、2.5 D、649、对第二类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不处于接闪器保护范围内的非导电性屋顶物体,当它没有突出由接闪器形成的平面 m以上时,可不要求附加增设接闪器的保护措施。

( B )A、0.3B、0.5C、0.7 D、1.050、明敷接闪导体固定支架的高度不宜小于mm。

( C )A、100B、120C、150D、1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