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海马CA1区的形态学观察
脑缺血预处理对大鼠海马CA1区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一氧化氮在其中的作用

于 CP前 1 I h腹 腔 注 射 LN ME( m . g 和 LA g( 0 mg k ) 其 它 步 骤 同 CP +损 伤 性 缺 血 组 ; —A 5 g k ) —r 30 . g , I
a o t s n h p o a a A1 s b e d r s l d fo t e ic e c i s l a d t e i f e c fi h bt g n t c o i e p po i i i p c mp lC u f l e u t r m h s h mi n u t n h n u n e o i i n i i x d s i e l n i r
Ch n ia
Co r s o d n u h r r ep n i ga to :
L U iqn , I Hu — i g Emal l h ii g 9 5 y h o c m. n i:i u q n 1 6 @ a o . o c u
【 bt c】 0 j t e T vs gth fc o cr r ce i pe ni n g CP nnuoa A s at r be i oi et a t eet f e b lshmc r odi i ( I)o er l cv n e e f eai c t n o n
中 图分类号 : 7 3 3 R 4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 63 1 ( 0 1 0 - 1-5 10 -5 x 2 1 ) 60 2 4 0
T e E e to P n n u o a p p o i n t e h p o a h f c fCI o e r n la o t ssi h i p c mp lCA1 s b ed i a s a d t e r l f NO n t e a u f l n r t n h o e o i i h
脑缺血再灌注后小鼠海马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

维普资讯
C N S U N L0 N T MY V 1 1 o 12 0 HI E EJ R A FA A 0 o 3 . 0 8 O . N
解剖学杂志
2 0 年第 3 卷第 1 08 1 期
脑 缺 血 再 灌注 后 小 鼠海 马神 经 前体 细胞 的 增殖
os d :Th n ma d l fic e a r p ru in we e ma eb l mp n i t r l o ea i lmo eso s h mi e e f so r d y ca ig b l e a mmo a o i re isf rh l n h u .9 a c n c r td a t re o a f o r 0 a m ae miewe er n o y d vd d i t h o l wig g o p :t e e p rme t l r u so l c r a d ml ii e n o t e f l o n r u s h x e i n a o p f g 1,3 ,5 ,7 4,2 n 8 d y fe ,1 1 a d 2 a sa t r
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行为学及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R p ruinIj r e efs nuy o
Z a in e ,Ta u ba h n a we h oJa w n inJ n io ,Z a gY n i ta ,e. l
( . ee Mei l n e i A d : o3 1 Z ogh nE sR a , h i h ag, eeP oic, o d : 50 7 2 ee 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H bi dc w  ̄@, d . N .6 , hnsa at od S i zun H bi r ne P s c e 0 0 1 ; .H bi au j a v to
法: 5 将 0只昆明小鼠随机 分为模 型组 、 中药高剂量组、 中药低剂量组、 尼莫地平组、 假手术组 。前 4组采用双侧 颈总动脉 结扎 法 合并尾端放血制造脑缺血再灌注模 型 , 假手术组只分 离颈总动脉不结扎。手术造模 成功后假手术组 、 模型组 灌服 生理盐水 , 尼
莫地平组灌服尼莫地平液 , 中药高剂量组 、 中药低 剂量组分别给 予高、 低剂量 的化 浊解毒活血通络 中药灌服。在治疗后进行 行 为学测试 , 并通过 光镜观察 小鼠海马 C 1区的病理形 态学改变。结果 : A 与模型组相比 , 化浊解毒活血通络 法能提 高脑缺血再 灌 注损伤 小鼠的学习成绩 , 改善 小鼠海马 C 1区的神 经细胞形 态学表 现。结论 : 浊解毒 活血通络 法对小鼠的脑缺 血再 灌注损 A 化
W OR D C NES DI I N v mb r 2 1 , o . No 6 L HI E ME C NE o e e . 0 V 1 6, . 1
化 浊解 毒 活 血通 络法 对 脑缺 血再 灌 注 损伤 小 鼠行 为 学 及 海 马 C 1区神 经 细 胞 形态 学 的影 响 A
葛根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时海马CA1区细胞凋亡和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

rp ru in ijr . e e f so nu y
Ke r s: e e r lic e a—r p r u i n; y wo d c r b a s h mi e e f so c—f sp o en; p p o i ; u r rn o r t i a o t ss p e a i
中图分类号 : 5 ; 8 . Q2 5R2 5 5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8 6 1 2 0 )4—0 3 —0 1 0 —9 9 (0 2 0 28 3
Ef e t ue a i ur f c s of p r r n on ne ona popt ss and C— os pr t i e la o i ’f o e n xpr s i n t r c e r l ic m i —r pe f s o e s o afe er b a s he a e r u i n
( 中科技大学 同济 医学院 附属 同济 医院急诊科 , 华 湖北 武汉 403) 3 0 0
摘要: 目的 : 细胞凋亡 角度研 究葛根素 治疗 脑复苏 的机制 。方 法 : 实验大 鼠于缺血一 灌注 前应 用葛根 从 对 再
素 注 射 液 l Omg k O / g腹 腔 内 注 射 , 后 采 用 原 位 末 端 标 记 法 、 疫 组 织 化 学 法 检 测 脑 缺 血 一 灌 注 不 同 时 间 内 然 免 再 海马 C A1区 神 经 细 胞 凋 亡 数 及 C— o 蛋 白表 达 的 变 化 。结 果 : 根 素 能 减 少 细 胞 凋 亡 , 调 C o 蛋 白 的 表 fs 葛 下 —fs 达 。结 论 : 根 素 具 有 神 经 保 护 作 用 。 葛 关 键 词 : 血 一 灌 注 , ; ls 白 ; 胞 凋 亡 ; 根 素 缺 再 脑 c— o 蛋 细 葛
小鼠缺血再灌注

小鼠缺血再灌注(实用版)目录1.小鼠缺血再灌注的背景和意义2.小鼠缺血再灌注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3.小鼠缺血再灌注的实验结果和分析4.小鼠缺血再灌注的结论和展望正文一、小鼠缺血再灌注的背景和意义小鼠缺血再灌注是指在小鼠体内某一部位发生缺血后,再通过灌注使其恢复血流。
这一过程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可以模拟人类某些疾病的发生过程,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
通过研究小鼠缺血再灌注,可以深入了解缺血后再灌注对组织和器官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二、小鼠缺血再灌注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1.实验动物选择:选用健康成年小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制备缺血模型:将实验组小鼠放入灌注装置中,通过调整灌注流量和时间,使小鼠某一部位(如心肌、脑组织等)发生缺血。
3.观察缺血程度:通过检测相关生理指标(如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评估小鼠缺血程度。
4.再灌注操作:在观察到缺血程度达到预设值后,恢复灌注流量,使缺血部位重新获得血流。
5.观察再灌注效果:通过检测生理指标,评估再灌注对小鼠的影响。
三、小鼠缺血再灌注的实验结果和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在缺血发生后,小鼠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会发生明显变化。
再灌注后,这些指标会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但不同缺血时间和程度的小鼠,再灌注后的恢复情况有所不同。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缺血再灌注对小鼠的组织和器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够减轻缺血带来的损伤。
2.缺血时间和程度的不同,再灌注的效果有所差异,提示再灌注治疗需要个体化。
四、小鼠缺血再灌注的结论和展望总之,小鼠缺血再灌注实验为研究缺血后再灌注的生物学效应提供了一个有效模型。
通过对这一模型的深入研究,可以为临床治疗缺血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脑缺血再灌注糖尿病大鼠海马CA1区凋亡基因的表达

一
。
关键词 :e 2 Bx脑缺血再灌 注损伤 ; Bb ;a ; 糖尿病 ; 马; 海 凋亡
中图 分 类 号 : 73 3 R4 . 文 献标 识码 : A E pes no ppoirlt e e cl eerlshmi rp r s nmjr t 、m ibts ei s Z A GJ— x rs o f o t s e e gnsi f a crba ce a eef i uyi r s daee lt H N i a s- a d no i - uo na m lu i s 7 , I GXn W a ,t 1( eame N uo g , ei ne i hnhnhs t ,hn e 106 C i ) 聊 D N i,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Jn e a. Dp a m o erl y P k g Ui rt e e o i lSez n583 , hn f o n vsyS z pa h a A s atO ja v T vsgt t p sOas n cn f e 2 Bxi h pcm u a cr r ee i— pr bt c: be ie o ne a ee r s nli i ac o l , a i oa ps n ol e ba i hmar e— r i t eh x e i g f e B 一 i i n p i f e ls c e
小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海马CA1区的形态学观察

小 鼠前 脑缺血 6 n再灌注 2 0mi 4h
M o p o o ia h e v Uo fh p o a r h l gc l s r a n o i p c mp sg r s C r a i c t o e r i c e a r p r u i n o u y u A1 a e n mie wih f r b an i h mi e e f so s
weemme i e j t i n i l f r 1 0 m n i h mi.A tr2 e efs n r d a l i e e w t ma nt t 2 s e a f 4 h r r i ,mop oo i l h n e fh p a u i t y n cd h oae i c e p uo rh l c a g o i o mp s ga c s pc
Ab ta t Obetv Toetbi x e me t mo e o vlaig terme y frd n tr e r n fe o e ri sh mi sr c : jcie sa l h ae p f nM d Ifre au t h e d o e aue n u o satrfrban i e a s i n d c
(ru ) 6 n(ru ) 9 n(ru ,10mi go pE go p , n i lr t ru go pF . e o s d — go pB , 0mi go pC , 0mi go p D) 2 n(ru ) ru s mant e e go p( ru ) Th ue o t ad m mo
rp r s n Me o s Sx ymi r n o ydvd t xgo p : h m p rt ngo p( ru ,i h mi fr 0mi e ef i . uo t d it c we r d ml i e i os ru s s a o eai ru g o p A) s e a o n h e ea id n i o c 3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星形胶质细胞与突触可塑性的关系

起 的 , 要 能 够 自我 调 节 心 理 活 动 , 可 以 克 服 的 。 只 是 认 知行 为疗 法 是 一种 较新 的 心 理 治 疗 方 法 , 取 得 显 著 已 效 果 。关 键 是 纠 正 患 者 错 误 或 歪 曲 的 认 知 问题 , 变 患 者 对 改 人 、 事 的 看 法 以 及 态 度 , 而 改 善 其 心 理 问 题 。 渐 进 性 放 对 从 松 疗 法 _ 为 感 知 肌 肉 紧 张 并 逐 渐 使 之 减 弱 的 一 种 治 疗 方 1
比较 , < 0 0 ; 照 组 治 疗 后 与 治 疗 前 比较 , P> 0 0 ; P .5对 .5 2
组治疗后 比较 , P< 0 0 .5
4 讨 论
5 参 考 文 献
[ ] 谷 玉 乎 , 小 燕 , 俊斌 , .急 性 脑 卒 中并 睡眠 障 碍 10例 临 1 何 陈 等 2 床 研 究 [] J.吉 林 医 学 ,0 9 3 (8 : 6— 6 . 20 ,0 1 )20 220 3 [ ] 中华 神 经 科 学 会 . 类 脑 血 管 疾 病 诊 断 要 点 [] 2 各 J .中华 神 经科
郭 涛 王新 华 石 磊 陈 宁宁 赵 源征 张 敏 刘恒 方△
[ ] 杨 善 美 , 培 欣 .脑 卒 中 患 者 失 眠 4 6 孙 o例 原 因分 析 及 护 理 对 策
E] J.齐 鲁 护 理 杂 志 ,0 9 5 7 :25 . 20 ,1 ( ) 5—3
[ ] 蔡 萍 , 乃 林 .脑 卒 中患 者 睡 眠 障 碍 的 原 因 分 析 及 护 理 对 策 7 潘
精 神 和 体力 的恢 复 , 时 影 响 患 者 康 复 , 有 甚 者 致 病 情 加 同 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 1007-6611(2008)03-0197-03小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海马CA1区的形态学观察郗东锋1, 郭靖铎2, 程周军2, 赵嘉训2 (1山西医科大学麻醉系, 太原 030001; 2山西省肿瘤医院麻醉科)摘要: 目的 以海马CA1区细胞形态为观察对象,筛选评价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对变性神经元救治干预的实验平台。
方法 6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A组),缺血30min(B组)、60min(C组)、90min(D组)、120min组(E组)和甘露醇干预组(F组)。
采用两动脉阻断法建立小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干预组在缺血120min后静推甘露醇。
实验小鼠再灌注24h后取脑,对照观察海马CA1区细胞形态,观察干预效果,确定最佳缺血时长,选取合适的实验组别作为实验平台。
结果 海马CA1区细胞变性率和死亡率在C、D、E组均明显高于A组(P<0.05),而B组、F组和A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其中C组海马CA1区细胞多元化,不同程度受损细胞比例较均衡。
结论 小鼠前脑缺血60min再灌注24h 模型可作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变性神经元救治干预的实验平台。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海马CA1区; 变性神经元中图分类号: R739.62 文献标识码: A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of hippocampus gyrus CA1area in mice with forebrain ischemia reperfusionXI Dong2feng1,GUO Jing2duo2,CHEN G Zhou2jun2,ZHAO Jia2xun2(1Dept of A nesthesiology,S hanxi Medical U niversity, Taiyuan030001,China;2Dept of A nesthesiology,S hanxi Provincial Tumor Hospital)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experimental model for evaluating the remedy for denatured neurons after forebrain ischemia reperfusion. Methods Sixty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ix groups:sham operation group(group A),ischemia for30min (group B),60min(group C),90min(group D),120min(group E)groups,mannitol treated group(group F).The mouse mod2 el of forebrain ischemia reperfusion was established by blocking bilateral common carotid arteries.The mice in mannitol treated group were immediately injected with mannitol after120min ischemia.After24h reperfusion,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hippocampus gyrus CA1area were compared between6groups. Results Compared with group A,the cell necrosis rates and denatured neuron rates of hippocampus gyrus CA1area in groups C,D and E were higher(P<0.05).In addition,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 A and group F,and between group A and group B.(P>0.05).The proportion of diverse injured neurons after60 min ischemia and24h reperfusion was in balance. Conclusion The mouse model of60min ischemia and24h reperfusion is suit2 able to evaluate the remedy for denatured neurons after ischemia reperfusion.K ey w ords: 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hippocampus gyrus CA1area; denatured neurons 临床麻醉经常面临的心跳骤停、室颤、呼吸道梗阻等急症抢救中,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保护环节是保证远期复苏效果的关键。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动物模型是研究脑保护措施必不可少的实验平台。
我们选用两动脉阻断法对不同时长缺血后再灌注24h的昆明小鼠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的损伤性质和程度,并以甘露醇静注作为干预措施,对照观察神经细胞形态的改善。
从形态学角度出发,对该模型作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医学干预实验平台的可行性做出评价。
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 60只昆明种小鼠[合格证号:scxk (京)2002-0003],雌雄兼用,体重18-22g,由山西省肿瘤医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 动物分组 按随机数字表将小鼠分为6个组,每组10只,分别为假手术组(A组)、缺血30 min、60min、90min、120min后再灌注24h组(分别为B、C、D、E组)和甘露醇干预组(F组)。
1.3 模型制作 手术在室温25℃、湿度50%的条件下进行。
用0.6%的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60 mg/kg),络合碘消毒,铺单,行颈部正中切口,分离两侧颈总动脉,用3-0丝线打活结阻断,达到实验时间后松开活结实现再灌注,缝合切口。
术中用白炽灯保持小鼠肛温在(37±0.5)℃。
术后置清洁饲养笼中观察。
假手术组只分离双侧颈总动脉,穿线,但不结扎[1,2]。
甘露醇干预组操作同缺血120 min再灌注24h组,再灌注即刻甘露醇以1g/kg经尾静脉注射[3]。
1.4 实验小鼠入选标准 在阻断双侧颈总动脉后,出现心跳加快、呼吸幅度加深、频率先加快后减慢典型生理变化过程的小鼠,作为缺血成功样本入选[4]。
60只小鼠全部存活,各缺血组均符合入选标准。
1.5 组织学检查 实验小鼠再灌注24h后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迅速开颅取脑,置于10%福尔马林液中固定24h后,取视交叉后4mm厚的组织[5],常规石蜡包埋,连续冠状切片,片厚5μm,苏木素-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海马CA1区细胞形态变化。
1.6 观察指标 每个实验脑标本取相似部位切片5张,双盲下用高倍镜(10×40)记数海马CA1区的存活细胞数(每张片子取两侧的平均值)。
以A组海马CA1区存活细胞数为对照,计算其他各组海马CA1区的细胞死亡率。
正常神经元呈锥形,着色均匀,细胞核为圆形或椭圆形,可见深染的核仁。
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的细胞定为坏死细胞。
介于两者之间的为变性细胞,如细胞肿胀或固缩,胞膜或核膜不规则,胞质嗜酸性变,细胞空泡样改变等病变。
另每张片子随机选取100个细胞,对细胞病变程度分四个等级描述:正常细胞、轻度变性(细胞肿胀,胞质嗜酸性变等)、重度变性(细胞空泡样改变或轻度固缩等)、细胞坏死,分别记数[6],每组取其平均值,比较组间变性细胞率。
1.7 统计学分析 对存活细胞数用 x±s表示,并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海马CA1区存活细胞数,用χ2检验比较各组变性细胞率,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2.1 观测指标 细胞死亡率以A组为对照,随缺血时间延长,海马CA1区细胞逐渐减少,至缺血120min时,细胞减少了一半以上,死亡率达50.97%,F组较各缺血再灌注组死亡率明显降低(见表1)。
A,B,F三组之间存活细胞数比较,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E各组存活细胞数分别与其他任何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而变性细胞率随缺血时间延长先增高后降低,在缺血C和D组分别为40%和51%,但C组轻重变性细胞比例较D组更均衡,F组较各缺血再灌注组细胞变性率明显降低(见表2)。
B组、C组、D组、E组变性细胞率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F组和A组变性细胞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各实验组小鼠海马CA1区细胞死亡率的比较T ab1 Comparison of cell necrosis rates in hippocampus gyrus CA1area betw een6groups分组n存活细胞数(个)死亡率(%)A组10 359±100 B组10356±14 1.11C组10284±20320.89D组10219±14339.00E组10176±16350.97F组10356±200.84 与其他各组比较,3P<0.01表2 各实验组小鼠海马CA1区细胞变性率的比较 (个)T ab2 Comparison of denatured cell rates in hippocampus gyrus CA1area betw een6groups (cases)损伤程度A组B组C组D组E组F组正常 91 67 44 15 14 80轻度变性526274812重度变性251347295坏死221634493变性细胞率(%)731340351337317 与A组比较,3P<0.052.2 病理学变化 A组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层次分明,排列整齐紧密,胞质均质红染,核大而圆,核仁清晰。
各缺血组海马锥体细胞不同程度的减少,排列散乱,细胞轮廓模糊,胞质嗜酸性增强,核染色质不均匀,核周间隙增大,可见数量不等的缺血坏死细胞,呈梭形或三角形,深染成紫蓝色。
其中,B 组可见部分细胞肿胀,少量细胞固缩坏死;C组坏死细胞明显增多;D组大多数存活细胞呈空泡状,有的只有核边界尚清楚;E组可见大量固缩神经元,存活细胞最少,细胞死亡率最高;F组海马CA1区细胞较各缺血再灌注组明显改善,存活细胞数接近假手术组,且大多形态正常(见图1,见第9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