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中常见的力
初二物理公式常见的力

初二物理公式常见的力
八年级物理公式常见的力
物理公式1.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
3.滑动摩擦力F=F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因数,FN:正压力(N)}
4.静摩擦力0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最大静摩擦力)
5.万有引力F=Gm1m2/r2 (G=
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6.静电力F=kQ1Q2/r2 (k=9.0109Nm2/C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7.电场力F=Eq (E:场强N/C,q:电量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
8.安培力F=BILsin (为B与L的夹角,当LB时:F=BIL,B//L时: F=0)
9.洛仑兹力f=qVBsin (为B与V的夹角,当VB时:
f=qVB,V//B时:f=0)
注:
(1)劲度系数k由弹簧自身决定;
(2)摩擦因数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特
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
(3)fm略大于FN,一般视为fmFN;
(4)其它相关内容:静摩擦力(大小、方向)〔见第一册P8〕;
(5)物理量符号及单位B:磁感强度(T),L:有效长度(m),I:电
流强度(A),V:带电粒子速度(m/s),q:带电粒子(带电体)电量(C);
(6)安培力与洛仑兹力方向均用左手定那么判定。
高中物理力学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力学公式大全一、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最大静摩擦力)5.万有引力f=gm1m2/r2 (g=×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6.静电力f=kq1q2/r2 (k=×109n•m2/c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7.电场力f=eq (e:场强n/c,q:电量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8.安培力f=bilsinθ(θ为b与l的夹角,当l⊥b时:f=bil,b仑兹力f=qvbsinθ(θ为b与v的夹角,当v⊥b时:f =qvb,v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反向:f=f1-f2 (f1>f2)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 f1⊥f2时:f=(f12+f22)1/2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注:(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二、动力学(运动和力)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5.超重:fn>g,失重:fn<g {加速度方向向下,均失重,加速度方向向上,均超重}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见第一册p67〕注: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或者是匀速转动。
初中物理常见的力的名称

初中物理常见的力的名称1. 重力- 描述:重力是地球或其他物体对物体的吸引力。
它是物体的质量和地球的质量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所决定的。
- 示例:当我们把一本书放在桌子上时,书受到地球的重力作用而保持在桌子上。
2. 弹力- 描述:弹力是物体发生形变时产生的力。
当物体发生压缩或拉伸时,会产生与形变方向相反的弹力。
- 示例:当我们拉伸橡皮筋或弹簧时,会感受到弹力的存在。
3. 阻力- 描述:阻力是物体运动时所受到的阻碍力。
它存在于物体与流体(空气或液体)之间的接触中,阻碍其运动或降低速度。
- 示例:当我们骑自行车时,感受到的空气阻力使得骑车速度减慢。
4. 推力- 描述:推力是物体被推动时产生的力。
它是物体受到的推力,其方向通常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 示例:当我们用手推动一辆停放的自行车时,产生的力即为推力。
5. 电磁力- 描述:电磁力是由电荷所引起的力。
它包括吸引力和斥力两种,并存在于带有电荷的物体之间。
- 示例:当我们将两个带电子的磁铁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会产生电磁力。
6. 摩擦力- 描述:摩擦力是物体之间存在的力,阻碍物体相对移动。
它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两种。
- 示例:当我们在地板上行走时,脚与地板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使我们不滑倒。
7. 空气阻力- 描述:空气阻力是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所受到的阻碍力。
它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增加。
- 示例:当我们将一块纸片从高处往下扔时,它会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而减缓下落速度。
这些是初中物理常见的力的名称及简要描述。
物理学霸笔记06力的概念及常见的三种力

弹 性 绳 的 中 点 , 平 衡 时 弹 性 绳 的 总 长 度 为 100 cm ; 再 将 弹 性
绳的两端缓慢移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则弹性绳的总长度
变 为 ( 弹 性 绳 的 伸 长 始 终 处 于 弹 性 限 度 内 )(
)
A . 86 cm
B . 92 cm
C . 98 cm
D . 104 cm
答案: B
解析:将钩码挂在弹性绳的中点时,由数学知识可知钩码
两 侧 的 弹 性 绳 ( 劲 度 系 数 设 为 k) 与 竖 直 方 向 夹 角 θ 均 满 足
( 2 )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 ①根据物体所受弹力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判 断。 ②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弹力的方 向。 ( 3 )弹力的分析与计算 首先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然后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 用共点力平衡的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弹力。 5 .几种典型接触弹力的方向确认: ( 1 )面与面接触的弹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 ( 2 )点与面接触的弹力:过接触点垂直于接触面(或接 触面的切面)而指向受力物体 ( 3 )球与面接触的弹力:在接触点与球心连线上,指向 受力物体 ( 4 )球与球接触的弹力: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而 指向受力物体 6 .含弹簧类弹力问题的分析与计算 中学物理中的“弹簧”和“橡皮绳”也是理想化模型,具 有如下几个特性: ( 1 ) 弹 力 遵 循 胡 克 定 律 F=kx , 其 中 x 是 弹 簧 的 形 变 量 。 ( 2 )轻:即弹簧(或橡皮绳)的重力可视为零。 ( 3 )弹簧既能受拉力,也能受压力(沿着弹簧的轴 线 ), 橡 皮 绳 只 能 受 拉 力 , 不 能 受 压 力 。 ( 4 )由于弹簧和橡皮绳受力时,其形变较大,发生形变
初中物理的八种力的作用方式

初中物理的八种力的作用方式在物理中,力(force)是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是一个矢量量,具有大小和方向。
初中生研究的力主要有八种,分别是重力、弹力、弹簧力、浮力、摩擦力、牛顿定律中的作用力、反作用力和离心力。
1. 重力:地球对任何物体都会产生吸引力,称为重力。
造成物体的质量对地球的吸引力,即物体的重量。
2. 弹力:当物体被拉伸或压缩时,会产生回复撤销拉或压力的力,称为弹力。
弹力的大小和物体的变形程度有关。
3. 弹簧力:弹簧是一种特殊的器件,它具有拉伸或压缩时产生的回复力,称为弹簧力。
由于物体的弹性系数不同,弹簧力也不同。
4. 浮力:在液体或气体中,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由于液体或气体对物体的压力不同而产生。
密度越大的物体浮力越小。
5. 摩擦力:物体在相互接触的表面上运动时,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摩擦力有两种,一种是静摩擦力,一种是动摩擦力。
6. 牛顿定律中的作用力: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合外力成正比。
即F=m*a,其中F为作用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加速度。
7. 反作用力:牛顿第三定律表明,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例如跳跃时的落地反弹。
8. 离心力:物体在转动时,由于离心作用力的效果,物体会向远离旋转中心的方向运动,这就是离心力。
例如过山车上的体验较明显。
以上就是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学到的八种力及其作用方式。
通过掌握物理学中的各种力,能更好地解释周围发生的各种现象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问题。
力的种类资料

力的种类
在物理学中,力是指导致物体产生运动或形变的物理量。
力的种类多种多样,
常见的力包括:
1.重力:地球或其他天体吸引物体的力,是最普遍的力之一。
重力使
物体朝着地球的中心运动,决定了物体在重力场中的运动轨迹。
2.弹力:当物体受到挤压或拉伸时,恢复原状的力就是弹力。
弹簧、
橡皮等材料都具有弹性,可以产生弹力。
3.摩擦力:当两个物体相对运动或相互接触时产生的阻碍运动的力。
摩擦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影响物体在表面上的滑动或滚动。
4.拉力:以拉拽形式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例如绳索或链条拉扯物体时
施加的力就是拉力。
5.压力:在物体表面向内或外方向的力。
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可
以是气体或液体对物体施加的力。
6.电磁力: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力称为电力,磁场中的磁性物质所受
的力称为磁力。
电磁力是一种非接触力,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7.核力:原子核内部质子和中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主要负责维持原
子核的结构稳定。
8.弯曲力:作用于梁、柱等结构上的力,使结构产生弯曲或变形的力。
以上列举的力只是物理学中常见的一部分,不同环境和情况下会有更多种类的
力作用在物体上,影响着物体的运动和形变。
通过深入了解各种力的性质和作用方式,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运动和结构力学的基本原理。
力的分类及特点

力的分类及特点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形状等。
在物理学中,力有很多种分类,每一种力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主要的力的分类及其特点。
一、按性质分类接触力是指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产生的力。
常见的接触力有弹力、摩擦力和粘附力等。
(1)弹力:当物体相互接触并发生形变时,物体想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常见的弹力有拉伸弹力和压缩弹力。
(2)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摩擦力有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两种,其大小与物体间的正压力和接触面的性质有关。
(3)粘附力:物体表面与另一物体表面接触时,由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使两个物体粘在一起的力叫做粘附力。
粘附力的大小与物体表面的性质和接触面积有关。
2.非接触力非接触力是指两个物体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的力。
常见的非接触力有重力、电磁力和引力等。
(1)重力: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距离地心的距离有关。
(2)电磁力:电磁力是由于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力。
电磁力有库仑力和磁力两种,库仑力是电荷之间的作用力,磁力是电流或磁体之间的作用力。
(3)引力:引力是由于物体之间的质量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力。
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引力越大。
二、按效果分类1.按效果力可以分为保守力和非保守力。
(1)保守力:保守力是指在力作用的过程中,物体的能量(动能和势能)不会发生损失的力。
例如重力、电磁力和弹性力等都是保守力。
(2)非保守力:非保守力是指在力作用的过程中,物体的能量可能会发生损失的力。
例如摩擦力和空气阻力等都是非保守力。
2.按效果力还可以分为内力和外力。
(1)内力:内力是指物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力。
例如弹簧内部的弹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等都是内力。
中学物理中常见的力

中学物理中常见的力一、力的分类1.根据力的性质可以把力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万有引力、电场力、磁场力(安培力、洛伦兹力)、分子力、核力等。
2.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把力分为: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3.根据力是否变化可以把力分为:恒力(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和变力(大小、方向或大小方向发生变化)。
二、中学物理中常见的力三、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一般思路首先考虑场力,即重力、电场力、磁场力(安培力、洛伦兹力);其次考虑人为施加的作用力,如拉力、推力、牵引力等;最后考虑接触力,即弹力和摩擦力(一般先分析弹力,再分析摩擦力)。
具体又分两步进行:(1)首先看物体与周围物体有几个接触面(点),那就可能存在几个弹力和几个摩擦力;(2)然后根据弹力和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或平衡条件、或运动性质、或题目的条件做最后的判定。
四、对力的处理方法力的合成与分解是对力的处理方法。
通过对力的处理,使问题的解决更加方便和快捷。
1.力的等效替换如果一个力单独作用在物体上所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所产生的效果相同,那么就可以用这个力代替那几个力,这就叫做力的等效替换。
力的合成与分解就是力的等效替换。
2.共点力、合力、分力(1)共点力:如果几个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同一点,或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就把这些力叫做共点力。
(2)合力、分力:如果一个力单独作用在物体上所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所产生的效果相同,那么就把这个力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
3.力的合成(两个力的合成)(1)力的合成: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2)表达式:■=■■+■■(矢量式)(3)特殊情形:当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时,如果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则合力的大小等于两个力的大小之和,即f=f■+f■(此时合力最大),合力的方向与f■、f■相同;如果两个力的方向相反,则合力的大小等于两个力之差,即f=|f■-f■|(此时合力最小),合力的方向与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α
β
T2
F2 q 2 m2
F1
q 1 m1
G2
G1 T1/ T2
= m1/m2 =sinβ/ sinα
m
o
r
ω
物体m置于光滑斜面M 4. 物体m置于光滑斜面M上,M放 在光滑水平地面上, 沿斜面下滑。 在光滑水平地面上,m沿斜面下滑。 分析M 分析M、m系统的机械能和总动量的变 化情况。 化情况。
m
M
5.一物体放在斜面上静止,当斜面 一物体放在斜面上静止, 一物体放在斜面上静止 倾角由零逐渐增大到接近90 倾角由零逐渐增大到接近 0的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支持力逐渐增大 物体所受支持力逐渐增大 B.物体所受摩擦力逐渐增大 物体所受摩擦力逐渐增大 C.物体所受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 物体所受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 D.物体所受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物体所受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00
900
如图,在天花板下,用两根细绳AO 6. 如图,在天花板下,用两根细绳AO BO悬挂一个重物 悬挂一个重物G 与BO悬挂一个重物G,两绳与天花板间的 夹角皆为60 保持AO AO与天花板间的夹角不 夹角皆为600。保持AO与天花板间的夹角不 若将BO绳绕O点顺时针缓慢转动, BO绳绕 变,若将BO绳绕O点顺时针缓慢转动,但 仍保持物体在原位置平衡。 BO绳转动过 仍保持物体在原位置平衡。问BO绳转动过 程中两绳拉力如何变化?BO最大转动角度 程中两绳拉力如何变化?BO最大转动角度 不能超过多少度? 不能超过多少度?
1. 用钭向上的力 推着物体在水 用钭向上的力F推着物体在水 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如图), 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如图), 则推力F与地面对物体动摩擦力的 则推力 与地面对物体动摩擦力的 合力的方向是: 合力的方向是: A 向右下方 F V B 向左下方 C 竖直向下 θ D 水平向右
0
(C)
如图,倾角为37 3. 如图,倾角为370的斜面体放 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一个质量为m 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一个质量为m 4kg的物体沿斜面滑下 的物体沿斜面滑下, =4kg的物体沿斜面滑下,已知地面 对斜面体的静摩擦力的大小为8N 8N, 对斜面体的静摩擦力的大小为8N, 方向向左。分析m的受力情况( 方向向左。分析m的受力情况(g= 10m/s2) m
2. 在水平面内绕中心 以角速度 在水平面内绕中心O以角速度 以角速度ω 匀速转动的圆盘上, 匀速转动的圆盘上,距O为r处有一 为 处有一 质量为m的物体随盘一起转动 的物体随盘一起转动, 质量为 的物体随盘一起转动,则 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 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方向 如何? 逐渐增大或减小时, 如何?当ω逐渐增大或减小时,静 逐渐增大或减小时 摩擦力的方向如何? 摩擦力的方向如何?
7. . 如图,两个完全相同的球( 如图,两个完全相同的球(重为 ),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因素为 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因素为μ G),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因素为μ。一根 轻绳的两端拴在两个球上, 轻绳的两端拴在两个球上,在绳的中点 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 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当绳被拉直 两段绳间的夹角为α 问当F 后,两段绳间的夹角为α。问当F至少多 大时,两球将会发生滑动? 大时,两球将会发生滑动?
专题一
中学物理中常见的力
重力、弹力、摩擦力、 力:重力、弹力、摩擦力、万有引 力、电场力、磁场力(安培力、洛仑 电场力、磁场力(安培力、 兹力)、分子力、核力等。 )、分子力 兹力)、分子力、核力等。 1.重力和万有引力 重力和万有引力 2.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 3.电场力和磁场力 电场力和磁场力 4.分子力和核力 分子力和核力 5.向心力和回复力 向心力和回复力 6.内力和外力 内力和外力
在空间有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 9. 在空间有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 磁感强度为B 方向如图。有一长L 磁感强度为B,方向如图。有一长L内壁光 滑且绝缘的细筒竖直放置, 滑且绝缘的细筒竖直放置,筒的底部有一 质量为m 带电量为+ 的小球。 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现使细筒 沿垂直磁场方向以速度v 沿垂直磁场方向以速度v0水平向右匀速运 使小球能沿筒壁上升。 动,使小球能沿筒壁上升。试讨论小球对 筒壁的压力随小球沿细筒上升高度之间的 关系。(小球电量不变) 。(小球电量不绳的两端分别系在 两根立于水平地面上的竖直杆不等高两点a 两根立于水平地面上的竖直杆不等高两点a、b 用一个动滑轮o悬挂一个重物后放在绳子上, 上,用一个动滑轮o悬挂一个重物后放在绳子上, 达到平衡时两段绳间的夹角∠aob为 达到平衡时两段绳间的夹角∠aob为θ1;若将 绳子a端慢慢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绳子a端慢慢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待整个系统再 次达到平衡时,两段绳间的夹角∠aob为 次达到平衡时,两段绳间的夹角∠aob为θ2, 则 A. θ1>θ2 B. θ1<θ2 C. θ1=θ2 无法比较θ D. 无法比较θ1与θ2的 大小
Vo
10.球A与B的电量、质量分别为 1m1与 球 与 的电量 质量分别为q 的电量、 q2m2,用等长的细线分别系于天花板上的 O点,比较两绳上拉力大小、与竖直方向 点 比较两绳上拉力大小、 的夹角和质量、电量的关系。 的夹角和质量、电量的关系。
O α β
B A q 1 m1 q 2 m2
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