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役名称
中国古代著名战役

战役名称
时间地点
主要人物
概况
阪泉之战
上古
阪泉之野
黄帝、炎帝
相传炎帝侵扰各部落,黄帝得到各部首领的支持,与炎帝大战于阪泉之野(今河北涿鹿东南),大败炎帝。
涿鹿之战
上古
涿鹿
黄帝、蚩尤
九黎族首领蚩尤入侵中原,各部落深受其害,黄帝与蚩尤大战于涿鹿之野(今河北涿鹿),杀蚩尤,后被众部落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淝水之战
东晋十六国
前秦皇帝苻坚、东晋谢玄
前秦苻坚统一北方后,急欲进攻东晋,统一全国。后双方在淝水(位于安徽寿县)对峙,但最后前秦军被东晋谢玄打败。此战使南方免于战乱,江南经济得以继续发展。战后,北方分裂。南北方进入对峙状态。
垓下之战
秦末
垓下
项羽、刘邦
秦汉之际刘邦与项羽争夺统治权的战争。双方经过一系列的战斗,最终项羽兵败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在四面楚歌中,项羽退至乌江边(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此战后,刘邦迅速统一全国,建立汉王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官渡之战
东汉末年
官渡
曹操、袁绍
董卓之乱后,袁绍独大,控制黄河下游以北地区,后欲攻取许(河南许昌),欲与曹操决一胜负,建安四到五年(公元199年到120年),曹操在官渡地区大败袁绍,成为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此战奠定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战国
马陵
长平之战
战国
长平
赵国廉颇、赵括,秦国白起
长平之战发生于公元前264年的长平(今山西高平)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此战被人认为是战国形势的转折点。对中国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催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制集权的大帝国。
巨鹿之战
秦末
巨鹿
中国抗日战争主要战役列表

中国抗日战争主要战役列表中国国民革命军(国军)抗战大型战役列表:37年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之前:战役名称时间中方:日方部队及主要将领中方:日方伤、亡人数江桥抗战1931年10月-1931年11月马占山:张海鹏及关东军淞沪抗战1932年1月-1932年3月长城抗战1933年1月-1933年5月热河抗战1933年2月-1933年2月绥远抗战1936年11月-1936年12月中国国民革命军(国军)抗战大型战役列表:37年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之后:战役名称时间中方:日方部队及主要将领中方:日方伤、亡人数平津作战1937年7月太原会战1937年10月-1937年11月阎锡山(总司令),卫立煌,朱德,傅作义-6个集团军约5 8万人:筱原纯一郎,板垣征四郎(总司令)-五个师约14万人中方逾10万人:日方近3万人南口战役1937年9月忻口战役1937年10月娘子关战役1937年10月-1937年11月太原保卫战1937年11月淞沪会战1937年8月-1937年11月南京战役1937年12月唐生智、刘湘、顾祝同-约十万人:松井石根-八个师中方军人约五万余人(包括平民估计超过三十万人丧生):日方伤、亡人数不详徐州会战1938年2月-1938年5月李宗仁(总司令),汤恩伯-60万人,64个部队:矶谷廉介,板垣征四郎-24万人,8个部队中方约二万人:日方超过一万六千人台儿庄战役1938年3月-1938年4月李宗仁(总司令),汤恩伯-十个师, 约十万人:矶谷廉介,板垣征四郎-两个师(板垣第五师团, 矶谷第十师团), 约三万人中方约二万人:日方超过一万六千人兰封会战1938年5月-1938年6月武汉会战1938年8月-1938年10月蒋介石, 薛岳, 李宗仁-120个师总兵力约110万人,飞机100余架,军舰40余艘:冈村宁次-官兵35万,飞机500余架,军舰120余艘中方不详:日方十四万人广州战役1938年10月南昌会战1939年3月-1939年4月随枣会战1939年5月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1939年10月薛岳-30多个师和3个挺进纵队共约24万多人:10万桂南会战1939年11月-1940年2月昆仑关战役1939年12月-1940年1月枣宜会战1940年5月-1940年6月豫南会战1941年1月-1941年2月上高会战1941年3月-1941年4月晋南战役1941年5月-1941年6月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9月-1941年10月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1942年1月薛岳、李玉堂-兵力30万:阿南惟几-兵力12万中方伤亡28116人:日方伤亡6000余人香港保卫战1941年12月莫德庇(总司令)罗逊(加拿大军司令)-11,299官兵:酒井隆-约60,000官兵2,233人阵亡2,448人受伤:日方683人阵亡1,413人受伤滇湎路战役1942年3月-1942年9月浙赣战役1942年5月-1942年8月鄂西会战1943年5月-1943年6月常德会战1943年11月-1943年12月豫湘桂会战1944年4月-1944年12月豫中会战1944年4月-1944年6月长衡会战1944年5月-1944年8月第四次长沙会战1944年5月-1944年6月衡阳保卫战1944年6月-1944年8月中方17,000余人(其中5,000余人阵亡)(中国官方数字:6,000余人):日方19,380余人(含瘟疫伤亡总计30,000余人)(日军陆军部官方数字:12,186)桂柳会战1944年8月-1944年12月缅北滇西战役1943年10月-1945年3月密支那战役1944年5月-1944年8月强渡怒江战役1944年6月-1944年7月湘粤赣战役1945年1月-1945年2月豫西鄂北会战1945年3月-1945年5月湘西会战1945年4月-1945年6月何应钦(陆军总司令)-两个方面军及若干集团军,美国空军:板西一良第20军司令官)-7个师团约7-8万官兵中方不详:日方二万余人桂柳反攻战役1945年4月-1945年8月中方死伤不详, 日军4000人死亡, 5000人被击伤中国国民革命军八路军(共/军)大型战役列表:战役名称时间中方:日方主要部队及将领中方:日方伤、亡人数平型关战役1937年9月林彪-八路军第115师:坂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后卫辎重部队歼灭日军数百或千余人百团大战1940年8月-1940年12月彭德怀-120师、129师105个团及民兵约40万人(正规军逾20万人):多田俊-华北方面军、独立师、航空兵力与满洲国军队最高位时约八十三万中方约一万七千人:日方两万余日本军人,约五千伪军。
三大战役

●平津战役
北平和平解放(1949年1月31日)
1949年,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争取,据守北平的国民党将领傅作义接受 和平解决方式,命令所部出城,接受和平改编。
●平津战役
人民解放军举行北平解放入城仪式
经过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 上被消灭,全国已处于革命胜利的前 夜。
百万雄师过大江
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
●辽沈战役
人民解放军的数百门大炮,准备向锦州国民党军队轰击
●辽沈战役
东北野战军对锦州发起总攻
●辽沈战役
1948年10月15日锦州宣告解放
沈阳人民集会游行,庆 祝全东北解放
在解放军强大攻势面前,敌军官兵毫无 斗志,争相投降.11月2日,人民解放军 攻入沈阳后,一群国民党官兵在街上找到解 放军,连忙说:“我们投降,蒋介石再也管 不着我们了。”国民党重炮团军官,将18 门重炮交给解放军,并说:“美国送给蒋介 石的36门最大的炮,那18门让你们在辽 西缴了,这18门也请你们验收。”经过辽 沈战役,国民党军队人数下降为290万左 右.人民解放军人数增加到300万,在数 量上取得了优势.
●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总前委
自左向右:粟裕、邓小平、刘 伯承、陈毅、谭震林。
淮海战役总前委合影。
●淮海战役
华东野战军部队经鲁西南地区向徐州挺进的情形
●淮海战役
国民党徐州守敌狼狈逃窜的情形
碾庄战场
●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 用小车推出来的。
——陈毅
当时,解放军的装备虽已改善,但运输 条件还极差。供应庞大部队的需要,全靠肩 挑背负,小车推送。在淮海战役中,动员起 来的民工累计即达543万人。543万民 工在“解放军打到哪里,就支援到哪里”的 口号下,跋山涉水,忍饥耐寒,不畏艰险, 将粮弹物资源运到前线。据统计,他们向前 线共累计运送1460多万斤弹药、960 00万斤粮食等军需物资,并将伤病员及时 转送到后方进行治疗。陈毅曾充满感情地说: “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小度写范文二战德军最漂亮战役 [二战十大著名战役]模板
![小度写范文二战德军最漂亮战役 [二战十大著名战役]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962d199a3186bceb18e8bb30.png)
二战德军最漂亮战役 [二战十大著名战役]1939-1945年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战争,也是一场正义与邪恶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大较量。
在这场以法西斯德、日、意轴心国为一方,美、英、苏、中等反法西斯的同盟国为另一方的大战中,双方投入兵力兵器之多,战场波及范围之广,作战样式之新,造成的损失之巨,产生的影响之大、之深、之远,都是前所未有的。
下面盘点下二战十大著名战役,你将亲身感受当年那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年代。
1.幻影突击――波兰闪击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后,被迫割让大片土地,但泽被划归波兰辟为自由市,通往波罗的海的“波兰走廊”将原本连成一片的德国领土分成了两块,位于“走廊”之东的东普鲁士成了远离德国本土的“孤岛”。
因此德国人一直对失去但泽和“走廊”地区耿耿于怀。
希特勒上台后便发誓要报这一箭之仇,他以极快的速度重整军备,在短短的几年间就把德国从《凡尔赛条约》的受辱者变成欧洲最大的军事强国。
1939年3月15日,希特勒兵不血刃地兼并了捷克斯洛伐克,随即要求波兰归还但泽并解决波兰走廊问题,遭到波兰拒绝。
3月23日,英法正式结成军事同盟,然后于31日对波兰的安全给予保证。
有了英法的保证,波兰态度更加坚决。
1939年4月3日,希特勒下达了代号为“白色方案”的秘密指令,要求德国三军部队于9月1日前完成对波兰作战的准备工作。
希特勒在指令中强调指出:“一切努力和准备工作,必须集中于发动巨大的突然袭击”。
名称波兰战役地点波兰参战方德国、斯洛伐克和苏联对阵波兰结果德国胜利,二战爆发参战方兵力德国151万人波兰100万人伤亡情况德军伤亡4万多人波军伤亡20万人主要指挥官布劳希奇伦德施泰特2.悲情马奇诺――法兰西会战法兰西会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为侵占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于1940年5-6月采取的军事行动。
此战,德军亡2.7万余人,失踪1.8万余人,伤11.1万余人;法军亡8.4万人,伤12万人,被俘190万人;英军损失6.8万人。
解放战争中著名的三大战役的名称和发生时间

解放战争中著名的三大战役的名称和发生时间: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
辽沈战役:辽沈战役是第一个战役。
辽沈战役从9月12日发起,东北野战军先后分路奔袭北宁路。
到10月1日,切断了北宁路,一部分主力进抵锦州城下。
10月10日,由华北国民党军组成的“东进兵团”自锦西向通往锦州的要隘塔山发起猛攻。
东北野战军预先设置在塔山的两个纵队顽强阻击,鏖战6昼夜,打垮国民党军的数十次冲击,成功地阻止了它的东进。
其“西进兵团”出动后,也遭到解放军3个纵队的阻击,进至彰武、新立屯一带后,未敢继续南进。
10月9日起,东北野战军发起对锦州的攻击。
经过激战,于15日攻克该城,全歼守敌10万余人。
随后,被长期围困在长春的国民党第六十军于10月17日起义,新编第七军也放下武器投诚。
21日,长春宣告和平解放。
10月26日至28日,东北野战军主力在新立屯、黑山地区全歼廖耀湘兵团10万人。
11月2日,直下沈阳、营口。
辽沈战役至此胜利结束。
东北全境宣告解放。
在辽沈战役中,人民解放军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精锐部队47.2万余人。
淮海战役:淮海战役是第二个战役,是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进行的。
淮海战役于11月6日发起,到22日为战役第一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华东野战军在碾庄地区歼灭黄百韬兵团10万人。
中原野战军也完成对徐州的战略包围。
11月23日到12月15日,为淮海战役第二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中原野战军及华东野战军一部,在宿县西南的双堆集地区包围并歼灭黄维兵团11万人。
华东野战军主力在杜聿明指挥的徐州国民党军3个兵团25万人向西突围时,将这股敌人合围于永城东北的陈官庄地区,并歼灭其中的孙元良兵团约4万人。
12月15日到1949年1月10日,为淮海战役第三阶段。
1949年1月,华东野战军发起对杜聿明部的总攻,全歼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10个军约20万人,淮海战役中,人民解放军经过66天紧张艰苦的战斗,以伤亡11万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人,使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基本上获得解放。
抗美援朝战争五大战役和十个经典之战

抗美援朝战争五大战役和十个经典之战抗美援朝战争五大战役是指从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6月10 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的主要战役。
经过五大战役,迫使敌军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在战争双方形成战略对峙情势下,美国不得不接受停战谈判。
名称:五大战役发生时间:1950年10月25日至 1951年6月10日地点:朝鲜半岛参战方:中国,朝鲜,美国,韩国主要指挥官:彭德怀第一次战役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的首次反击战役。
中国人民志愿军秘密入朝后,美军仍判断中国不会出兵,而继续分兵冒进。
10 月25日,在鸭绿江以南50公里处的温井地区,志愿军首战南朝鲜军,抗美援朝战争从此正式开始。
11月1日晚,中美两国军队的第一次交战——云山之战打响。
2日,志愿军攻克云山。
在第一次战役中,志愿军抓住敌人骄傲轻敌、分兵冒进的良机,利用敌军怕近战夜战的弱点,采取隐蔽接近敌人,乘敌不备突然发起反击的方式,歼灭敌军1.5万人。
第一次战役的胜利,挫败了敌人在感恩节(11月23日)前占领全朝鲜的企图,取得了同优势装备的“联合国军”作战的经验,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使朝鲜人民军获得了整顿的时间。
第二次战役1950年11月25日至12月2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的配合下,在朝鲜北部地区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的反击战役。
美国侵略军虽遭第一次战役打击,却还认定中国军队不可能大规模入朝,认为其参战兵力不过6至7万人,仍企图迅速占领全朝鲜。
11 月6日,“联合国军”开始试探性进攻。
24日便集中美英军队全部及南朝鲜军队大部共22万余人,分东西两线,主力置于西线,向北发动“圣诞节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
为粉碎敌军攻势,中国人民志愿军经请示中央军委,决定利用美恃强骄傲的情绪,采取“诱敌深入,寻机各个歼敌”的方针,将敌诱至定州、香枳山、新兴洞、妙香山等志愿军预定地区,然后突然反击,在运动中歼灭敌军。
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战役来源

各渡口和桥梁,迟滞德军前进。16~17 日,德军企图发展进攻,未果。 协约国军队在防御过程中增调部队准备反攻。 联军总司令 F.福煦决心由法第 10、第 6 集团军(25 个步兵师、3 个骑兵师,包括 8 个美 军师、4 个英军师、2 个意军师,共 2103 门火炮、1100 架飞机、500 辆坦克)从马恩河突 出部西侧对当面德军(18 个师,918 门火炮、约 800 架飞机)实施主攻,法第 9、第 5 集团军 从突出部东侧实施助攻,以解除德军对巴黎的威胁。7 月 18 日 4 时 35 分,法第 10、第 6 集团军在徐进弹幕射击掩护下,未经炮火准备即在贝洛至丰特努瓦 50 公里正面上向德军发 起反攻, 当日推进 3.2~8 公里。 19 日, 第 9、 第 5 集团军从东面发起反攻。 德军伤亡惨重, 于 21 日向马恩河北岸撤退。8 月 2 日,协约国军队收复苏瓦松,至 8 月 4 日肃清马恩河突 出部的德军。双方战线在埃纳河和韦勒河地区趋于稳定。 此役,协约国军队损失 6 万人, 歼敌 12 万人,向前推进 40 公里,将防线缩短 45 公里,达成战役目的,并由此完全掌握战 略主动权。德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兵力兵器不足和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
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战役.
1、战役名称:东普鲁士战役 所属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 参战国家:俄国、德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 俄军西北方面军于 1914 年 8~9 月在东普鲁士对德军第 8 集团 军实施的进攻战役。 8 月上旬,西线战事全面展开,俄军大本营应盟国要求,决定对德国的东 普鲁士和奥匈帝国的加利西亚同时发动进攻,以减轻德军对西线的压力。西北方面军(辖第 1、第 2 集团军,由 Y.G.日林斯基指挥)的任务是歼灭马祖里湖区以西德第 8 集团军(14.5 个 步兵师、1 个骑兵师, 约 1000 门火炮, 由 M.von 普里特维茨指挥), 占领东普鲁士, 为 尔后进攻西里西亚创造条件。其作战计划规定:第 1 集团军(6.5 个步兵师、5.5 个骑兵师、 492 门火炮,由 P.K.连年坎普夫指挥)从马祖里湖区以北对德军左翼实施迂回突击,以吸引 德军主力;第 2 集团军(11.5 个步兵师、3 个骑兵师,720 门火炮,由 A.V.萨姆索诺夫指挥) 从湖区西南迂回德军后方, 切断其向维斯瓦河的退路并歼灭之。 当面德军企图依托坚固工事 并利用铁路运输系统,实施机动防御,迟滞俄军进攻。 8 月 17 日,俄第 1 集团军率先进入 东普鲁士,19 日在施塔卢珀嫩与德第 1 军遭遇并将其击退;20 日在贡宾嫩(今古谢夫)-戈乌 达普一线遭德第 8 集团军主力反击,右翼一度被击退,但中路粉碎德第 17 军的正面攻击, 迫使德军西撤。同日,俄第 2 集团军发起进攻后,第 1 集团军却停止进攻,坐失战机,随后 又向柯尼斯堡(今加里宁格勒)方向推进,致使第 2 集团军孤军作战,未能与其会师。德军截 获俄军明码电报,对其计划和部署了如指掌。24~26 日,新任德第 8 集团军司令 P.von 兴登 堡和参谋长 E.鲁登道夫决定利用俄军两个集团军缺乏协同之机重新部署部队,留下少量部 队牵制俄第 1 集团军,集中主力歼灭俄第 2 集团军。其具体计划是:以第 20 军另 2 个师正面 牵制俄军中路第 13、第 15、第 23 军,而以主力实施两翼夹击,由第 1 军对乌兹达乌实施 主要突击,攻歼俄军左翼第 1 军后,向俄军中央 3 个军的后方发展进攻;由第 17 军、第 1 预备军对俄军右翼第 6 军实施辅助突击,得手后向俄中央 3 个军侧后发展进攻。26~27 日, 德第 17、第 1 预备军在比绍夫斯堡以南地区与俄第 6 军遭遇并将其击退;第 1 军遭俄军顽 强抵抗,遂假借俄第 1 军军长名义命令俄军撤退;第 20 军诱敌深入,且战且退,撤至坦嫩贝 格设防固守。经两天激战,德军击退俄第 2 集团军两翼部队,而对其中路 3 个军形成包围
八年级上册历史《三大战役》期末必考点汇总

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场战略性战役。
一、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是第一个战役,也是三大战役中最为关键的战役。
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发起,辽沈战役历时五十二天,共歼灭国民党军四十七万余人,解放军伤亡6.9万人。
东北全境获得解放。
这一胜利使人民解放军获得巩固的战略后方和强大的战略预备队,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共双方总兵力的对比,对加速解放战争的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辽沈战役的具体领导人:林彪、罗荣桓、刘亚楼。
重要阶段战役:锦州会战、辽西会战。
二、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时间是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是第二个战役,是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进行的。
淮海战役也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
淮海战役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严重动摇了国民党上下的独裁梦想。
同时,我军的力量大增,士气高涨,大大增强了解放全中国的信心。
此次战役的胜利结束,标志着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统治的瓦解。
为渡江战役的胜利展开打好了基础。
淮海战役的具体领导人: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
三、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是最后一个战役。
平津战役在1948 年11月29日发起,1月31日,傅作义率部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胜利结束。
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地区基本获得解放,尤其是和平解放北平,进一步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对加速解放战争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平津战役具体领导人: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战争
二 中国古代战争的分类
(1)反对民族压迫掠夺的战争:两汉北击匈奴
战役名称 时期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影响
涿鹿之战 炎黄部落
联盟与蚩
尤部落
炎黄大败蚩尤
奠定了华夏族形成的基础
牧野之战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与
商军
商纣自杀,
商朝灭亡 西周建立
城濮之战 春秋时期
晋国与楚
国
晋国打败
了楚国
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战国时期
齐国与魏
国
围魏救赵”,齐军击败魏军 战国时期
齐国与魏
国 魏国战败 魏国力量大为衰落
战国后期,
公元前260
年 秦国与赵
国
秦军大获全胜 长平之战之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了
秦国的统
一战争
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
秦国先后灭掉东方六国 巨鹿之战
公元前207年 项羽与秦
军
项羽获胜
漠北战役
公元前119年 汉武帝派
卫青霍去
病反击匈
奴
大败匈奴
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 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政府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东汉对匈
奴的战争
东汉前期
大将窦固、窦宪先后出击,大败北匈奴 官渡之战
公元200年 曹操与袁
绍 曹操大败袁绍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 曹操与孙
刘联军 孙刘联军大败曹操 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 淝水之战 383年
东晋与前秦
东晋大败前秦
淝水之战以后,前秦的统治瓦解, 北方又重新陷入了割据混战的局面;
东晋在南方暂时取得稳定, 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这些战争维护了边境安全,打击了少数民族贵族南下掠夺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正义的、进步的战争。
(2)民族争霸、征服战争:春秋战国争霸战争、楚汉战争、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淝水之战、这些战争造成社会动荡或国家分裂,广大人民群众被迫卷入战争,饱受战乱之苦,社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因此是非正义的、反动的战争。
(3)民族统一战争:秦灭六国战争、西晋灭吴战争等,这些战争是为了结束国家分裂,实现统一,主流是正义的战争。
三、中国古代战争的类型
①原始社会争夺土地和人口的部落战争: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和蚩尤部落争战。
②奴隶主贵族争夺政权的战争:商汤灭夏、武王伐纣等。
③奴隶社会诸侯争霸战争:春秋争霸战争。
④封建国家的统一战争:战国时的兼并战争、秦统一六国等。
⑤中原封建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间的战争:西汉时对匈奴战争。
⑥统治集团内部之间的战争:楚汉之争、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战争等。
⑦中国古代农民战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