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液晶模组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
tft-lcd工作原理

tft-lcd工作原理TFT-LCD工作原理TFT-LCD(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是一种液晶显示技术,广泛应用于平板电视、电子游戏机、智能手机和计算机显示器等设备中。
它通过利用液晶的光学特性和薄膜晶体管的电学特性来实现图像的显示。
TFT-LCD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步骤:电学控制和光学调制。
第一步电学控制,液晶显示屏由一系列的像素组成,每个像素由液晶分子和薄膜晶体管构成。
薄膜晶体管是一种电子开关,通过控制其通断状态来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从而实现像素的显示。
每个像素都有一个对应的薄膜晶体管,它们分别由一个源极、栅极和漏极组成。
当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压升高时,源极和漏极之间会形成一个导通通道,电流可以通过。
反之,当栅极电压降低时,通道将关闭,电流无法通过。
第二步光学调制,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会影响光的传播和偏振方向。
液晶分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可以呈现不同的排列方式,分别为平行排列和垂直排列。
当液晶分子呈现平行排列时,光线经过液晶层时会发生偏转,无法通过偏振器,像素呈现出黑色。
而当液晶分子呈现垂直排列时,光线能够通过液晶层和偏振器,像素呈现出亮色。
通过控制薄膜晶体管的通断状态,可以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从而控制像素的亮度和颜色。
在TFT-LCD中,每个像素都包含有红、绿、蓝三个亚像素,通过调节每个亚像素的亮度和颜色来显示出丰富多彩的图像。
这是通过在液晶层前面加入颜色滤光片实现的。
颜色滤光片分别为红、绿、蓝三个基色,与每个亚像素一一对应。
当液晶分子呈现垂直排列时,光线可以通过液晶层和颜色滤光片,从而显示出相应的颜色。
而当液晶分子呈现平行排列时,光线无法通过颜色滤光片,像素呈现出黑色。
TFT-LCD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学控制和光学调制来实现图像的显示。
电学控制通过控制薄膜晶体管的通断状态来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从而实现像素的亮度和颜色的控制。
5TFT-LCD背光模组分析

5TFT-LCD背光模组分析
TFT-LCD背光模组(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Backlight Module)是一种用于显示屏的供应系统,使用常见的
白色LED(Light Emitting Diode)技术,主要用于提供色彩深度、亮度
和滚动(液晶显示)的背景照明光源。
背光模组是TFT-LCD显示器的关键
组件,是实现分辨率和高亮度的关键技术。
TFT-LCD背光模组的主要功能分为两大类:照明系统和控制系统。
照
明系统负责向液晶显示屏提供背光源,控制系统负责控制分辨率和亮度。
照明系统通常包括光源、反光镜、光散射片和光导带等设备。
其中,光源
元件是TFT-LCD背光模组的核心部件,主要由白光LED、冷光源等元件构成,可以提供充足的持续可见光照,从而可以实现高亮度和高色彩深度的
显示结果。
TFT-LCD背光模组的控制系统使用控制器实现,它可以控制LED的亮
度和时间,这样就可以调节背光源的亮度,从而实现多种不同的显示效果,如背景和图片的色彩亮度以及滚动等操作。
此外,控制系统还可以控制LED的电流,从而实现长久的稳定工作。
液晶模组基础知识

当液晶被包含在两个槽 状表面中间,且槽的方向 互相垂直,则液晶分子的 排列为: 上表面分子:沿着a方向 下表面分子:沿着b方向 介于上下表面中间的分 子:产生旋转的效应。因此 液晶分子在两槽状表面间 产生90度的旋转。
17
光与液晶分子产生的效果
当线性偏振光射入 上层槽状表面时,此 光线随着液晶分子的 旋转也产生旋转。
当线性偏振光射出 下层槽状表面时,此 光线已经产生了90度 的旋转。
18
当在上下表面之间 加电压时,液晶分 子会顺着电场方向 排列,形成直立排 列的现象。此时入 射光线不受液晶分 子影响,直线射出 下表面。
19
偏光片、槽状表面、液晶组合后产生的效果
当上下偏光片相互垂直时,若未施加电压,光线可通过。
29
五、液晶模组的接口,如何根据主板选屏
1、常见接口 MCU, SPI, RGB, MIPI, MDDI
2、读懂主板留给LCM的接口 (以E3228为例)
30
六、选屏的规格
1、根据主板,选择适用的屏;
要素: 尺寸大小,厚度,分辨率,显示特性、效果的要求;
2、屏的初步规格确定; (以E3206为例);
20
当施加电压时,光线被完全阻挡。
21
TFT成像原理
DRIVER IC传输信号;
DRIVER IC传输显像控制信号;
当某一Sub-Pixel导通时,该Sub-Pixel因无 法透光呈现黑色;
若该Sub-Pixel未导通,则因光通过CF而显 示颜色; 经过光的合成效果,显示器即可产生彩色效 果;
1、色彩还原性 2、色彩均衡性 3、显示缺欠性的控制 4、显示底色控制 5、总体显示效果
28
四、液晶模组常见不良及原因
TFT-LCD(液晶显示器)工作原理ppt课件

3
液晶成像原理
液晶显示器正是由这样两
个相互垂直的极化滤光器构成,
所以在正常情况下应该阻断所有
试图穿透的光线。但是,由于两
个滤光器之间充满了扭曲液晶,
所以在光线穿出第一个滤光器后,
会被液晶分子扭转90度,最后从
第二个滤光器中穿出。另一方面,
若为液晶加一个电压,分子又会
重新排列并完全平行,使光线不
再扭转,所以正好被第二个滤光
5
TN、STN、TFT对比
6
TFT LCD概念
TFT (Thin Film Transistor) LCD-- 薄膜晶 体管液晶显示器。
液晶显示器需要电压控制来产生灰阶. 利 用薄膜晶体管来产生电压,以控制液晶转 向的显示器, 就叫做TFT LCD.
7
TFT LCD结构
8
TFT LCBiblioteka 等效电路器挡住。总之,加电将光线阻断,
不加电则使光线射出。
4
液晶显示器分类
静态驱动(Static) 单纯矩阵驱动(Simple Matrix)
扭转式向列型(Twisted Nematic)、超扭转 式向列型(Super Twisted Nematic)等 主动矩阵驱动(Active Matrix)
薄膜式晶体管型(Thin Film Transistor)、二 端子二极管型(Metal/Insulator/Metal) 目前电脑显示器主要采用TFT LCD,它具有高对 比度、色彩丰富、可全彩化、动态显示、视角 较广(80度以下)等特性
什么是液晶
液晶是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不但具有固态晶体光学特性,又具 有液态流动特性。它的物理特性包括:黏性(visco-sity)、弹性 (elasticity)和极化性(polarizalility)。
tft lcd原理

tft lcd原理
TFT 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是一种广泛用于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电视和计算机显示器等设备的平面显示技术。
下面是TFT LCD的基本原理:
1. 液晶材料:TFT LCD的基础是液晶材料。
液晶是一种介于液体和固体之间的有机分子,它在电场的作用下能够改变光的透过性。
液晶被封装在两块平板玻璃之间,这两块平板上有透明的电极。
2. 薄膜晶体管(TFT):TFT是薄膜晶体管的缩写,它是一种用于控制液晶像素的半导体器件。
每个像素都配备了一个TFT,用于控制电流的流动,从而精确地调节液晶分子的方向和透过性。
3. 像素结构:TFT LCD的屏幕由许多微小的像素组成。
每个像素由三个亮度可调的基本颜色(红、绿、蓝)的亮度调光器组成。
这三个颜色的不同亮度组合可呈现出各种颜色。
4. 背光源:TFT LCD需要一种背光源,以照亮屏幕上的像素。
常见的背光源包括冷阴极荧光灯(CCFL)和LED。
现代的LCD大多采用LED作为背光源,因为LED背光具有更低的功耗和更长的寿命。
5. 控制电路:TFT LCD屏幕上还有一套复杂的控制电路,用于接收来自计算机或其他设备的信号,并将其转化为适合液晶显示的信号。
6. 工作原理:当电流通过TFT时,TFT会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调节其透明度。
通过调整每个像素中红、绿、蓝三个亮度调光器的亮度,屏幕可以呈现出几百万种不同的颜色,形成图像。
总体来说,TFT LCD的原理是通过电流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从而调节光的透过性,最终呈现出清晰的图像。
TFT-LCD串色不良原理及其改善方法

• 119•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 ,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是目前在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车载、电视五大领域应用最广泛、占有份额最大的显示器件,生活聊天、工作业务、科技发展对其依赖性越来越强。
TFT-LCD 技术自被欧美国家提出伊始,就得到了许多国家和机构不同程度的关注和研究,但由于初始阶段理论水平、工艺水平的局限性,并未得到较大的发展。
将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夏普、韩国三星先后掌握TFT-LCD 的主要生产工艺,并逐步垄断TFT-LCD 行业。
近十年来,中国的TFT-LCD 企业不断学习创新后来居上,技术发展成熟,逐渐领头创新,并且开始打破日本、韩国的垄断,成为行业龙头。
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BOE)为例,2017年BOE 液晶显示屏出货数量约占全球25%,总出货量全球第一;2018年,BOE 智能手机液晶显示屏、平板电脑显示屏、笔记本电脑显示屏、显示器显示屏、电视显示屏出货量均位列全球第一。
市场扩大的同时,产品质量要求也越来越苛刻,比如要求尺寸、屏占比越来越大,分辨率越来越高,显示画面越来越细腻,这些高质量的追求,让TFT-LCD 工艺设计、设备制造精度等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也容易产生串色、透过率下降等不良。
本文主要分析了串色不良的产生原理以及改善对策。
为后续研究如何满足“尺寸越大,分辨率越高”的这一对矛盾要求,如何改善显示不良等问题提供重要参考。
1 串色不良的现象与特点1.1 串色不良现象串色是TFT-LCD 正常工作时显示画面颜色不纯的一种不良。
图1是 TFT-LCD 在在红画点灯画面下,显示区域整体为橘红色。
因此,串色具体表现为在某一点灯画面下,显示区域局部或整体混有其他杂色,从而导致画面显示异常。
图1 串色不良现象 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串色不良,可以发现:TFT 侧朝上时,像素区ITO 与R/G/B 像素Shift3.6um (如图2a ),CF 侧朝上时,在一定视角下可见红色像素区域混有绿色画面(如图2b )。
tft屏幕解决方案

TFT屏幕解决方案简介TFT(Thin Film Transistor)屏幕是一种液晶显示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和监视器等。
TFT屏幕具有高分辨率,良好的可视角度和色彩表现,因此在消费电子产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TFT 屏幕的原理和应用,以及解决方案。
TFT屏幕原理TFT屏幕是通过在每个像素点上添加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来控制液晶的光通过程度,从而实现亮度和颜色的控制。
每个像素点由红色,绿色和蓝色三个子像素组成,通过调整不同光亮度的子像素组合,可以达到各种颜色的显示效果。
TFT屏幕的工作原理涉及液晶分子对光的偏振和晶体管的开关控制。
当电压施加在晶体管上时,晶体管会打开或关闭,从而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进而控制光通过的程度。
不同颜色的滤光片会过滤掉不同波长的光,使每个子像素只显示一种颜色,并通过组合这些子像素来显示出丰富的色彩。
TFT屏幕的应用TFT屏幕由于其优异的图像质量和灵活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消费电子产品和工业设备中。
下面是TFT屏幕的一些主要应用领域:1.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是TFT屏幕的主要应用之一。
TFT屏幕的高分辨率和色彩表现使得用户可以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享受更好的视觉体验。
此外,TFT屏幕还具有快速响应和高刷新率的特点,适用于高清视频播放和游戏等应用。
2. 电视和监视器TFT屏幕在电视和监视器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TFT屏幕的高分辨率和广视角使得用户可以在电视和监视器上观看清晰的图像和视频。
此外,TFT屏幕还支持多点触控,使得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幕来进行交互操作。
3. 医疗设备TFT屏幕在医疗设备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医疗设备通常需要显示复杂的生物数据和图像,TFT屏幕能够提供高清、细腻的显示效果,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和治疗。
此外,TFT屏幕还具有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
4. 工业控制设备TFT屏幕还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设备中。
TFT LCD工作原理

TFT LCD显示原理
原理图:
MOS管的栅极接在一起,构成扫描行;源极接在一起, 构成数据传输列
TFT LCD显示原理
剖面结构
TFT LCD显示原理
RGB三基色排列结构图
TFT LCD显示原理
存储电容架构
1.存储电容作用:为了让充好电的电压保持到下一次 更新画面
TFT LCD显示原理
主动矩阵驱动
大(视角+70度)(可观 赏角度)
最大(画面对比在150:1)
反应速度 显示品质
颜色
最慢(无法显示动画)
最差(无法显示较多像素、解 析度较差)
单色或黑色
中等(150ms) 中等
单色及彩色
最快(40ms) 最佳 彩色
价格
适合产品 各种汽车、电器
产品之
最便宜 电子表、电子计算机、 电子辞典、掌上型电脑、
LCD分类
按照LCD结构特性: TN型即扭曲向列型LCD ,STN型即超扭曲向列型
LCD ,DSTN型即双超扭曲向列型LCD ,FSTN型即
薄层扭曲向列型LCD,TFT LCD型即薄膜晶体管LCD
LCD分类
按照驱动方式:
1.静态驱动LCD:也叫段式驱动,适应于笔段式液晶 的驱动
LCD分类
LCD分类
1.Vcom不变方式,则需要source级的驱动电压比较 高 2.单就Vcom来讲,Vcom变化耗能比较高 3.Vcom变化方式产生feed through电压难于调整 4.一般采用Vcom不变方式较多
TFT LCD显示原理
极性变换和common电极驱动方式搭配
1.各种极性变换与Vcom固定方式都能搭配 2.只有Frame inversion和Row inversion能与Vcom变 化方式搭配 3.Frame inversion有Flick现象,除dot inversion,其 它的极性变换crosstalk现象比较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FT液晶显示模组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
— 仙宇电子有限公司研发部
一、TFT LCD
1 、什么叫TFT
TFT-----Thin Film Transistor (薄膜晶体管) 。
TFT 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
2、TFT LCD 工作原理
在TFT-LCD中,TFT的功能就是一个开关管。常用的TFT是三端器件。利用施加于栅极
的电压来控制源、漏电极间的电流。
对于显示屏来说,每个像素从结构上可以看作为像素电极和共同电极之间夹一层液晶。更重
要的是从电的角度可以把它看作电容。其等效电路为图2所示。要对j行i列的像素P(i,j)
充电,就要把开关T(i,j)导通,对信号线D(i)施加目标电压。当像素电极被充分充电后,
即使开关断开,电容中的电荷也得到保存,电极间的液晶分子继续有电场作用。数据(列)
驱动器的作用是对信号线施加目标电压,而栅极(行)驱动器的作用是起开关的导通和断开。
图1: PANEL 结构示意图
图2 :1个TFT的结构示意图
图3:整块PANEL 等效电路
显示图像的关键还在于液晶在电场作用下的分子取向。一般通过对基板内側的取向处理,使
液晶分子的排列产生希望的形变来实现不同的显示模式。在电场作用下,液晶分子产生取向
变化,并通过与偏光片的配合,使入射光在通过液晶层后强度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图像显示
。
图4:图像显示的实现
TFT-LCD彩色化则一般是通过加一层彩色滤光片(CF),在显示器的前面板上实现。它要
求在每个像素上制作红、绿、蓝三色和遮光用黑矩阵。
3、TFT LCD制造工艺
TFT-LCD的制造工艺有以下几部分:在TFT基板上形成TFT阵列;在彩色滤光片基板上
形成彩色滤光图案及ITO导电层;用两块基板形成液晶盒;安装外围电路、组装背光源等
的模块组装。
4.TFT LCD DRIVER 的作用
产生液晶显示所需各种电压,处理外部CPU送过来的指令。
5. LCD, IC, FPC, POL 的结构关系:
图5:液晶模组结构
6、LCD+IC+FPC+POL 常见不良现象分析
1)白屏:
A. 原理错误,LAYOUT错误。IM0,IM3接错,左右反,其中某一引线错误,电源
线接错,地线没接等。100%不良。
B.测试架接线错误。IM0,IM3接错,数据线接错,电源线接错,地线没接等。100%
不良。
C.程序错误。8/16选择错,高,低8位选择错误(P0,P2口),初始化代码错误,
程序中复位时间不够,某个函数没调用。100%不良。
D 金手指接触不良。焊接的,有夹锡,虚焊。
E. 连接器接触不良。
F. 焊接式FPC, 金手指断。
G FPC上元器件虚焊(倍压电容虚焊, 晶振电阻虚焊),元器件损坏(二极管断
路),晶振电阻太小。
H. 插拔式连接器,补强处金属走线断(显微镜下可观察到部分走线断)。
I. FPC压接不良。小端金手指某处有异物,ACF导电粒子,压接温度,压接时
的压力等等。 造成某个或几个金手指断线或接触电阻过大。
J . IC压接不良。IC PAD上异污, ACF上导电粒子,压接温度,压力等。造
成某个或几个关键PAD接触不良(断路)或接触电阻过大。
总结:引起白屏原因分软件与硬件两方面原因,软件方面需查找分析程序,硬件部
分说白了就是某个地方发生断线或短接。一般白屏时,VGH,VGL没升压。
2)花屏—显示不规则的花点,如下图。 有升压(VGH,VGL电压正常),不能正
常显示红绿蓝及图片等。 一般是软件原因,常见于方案公司调程序时。
图6:花屏
A. 数据位数不对。16/18位。
B. 送显示数据前没送显示指令。
C. 设置窗口指令有误。
D 显示图片的图片CODE 有误。240*320——》241*320
3)显示颜色淡
A. 初始化代码。部分淡,部分不淡,常见GAMMA代码不对。GAMMA 代码
需LCD供应商提供。初始化代码不要改变GAMMA值。
B. FPC上元器件虚焊(倍压电容,虑波电容),造成VGH,VHL电压过小。
C. 晶振电阻过小。选择的晶振电阻过小。
D. 一般情况下与二极管无关。
E. FPC压接原因。小端金手指某处有异物,ACF导电粒子,ACF上导电粒子
导电性能,压接温度,压接时的压力等等。造成某处接触电阻过大。
F. IC压接原因。IC PAD 上异污, ACF上导电粒子,ACF上导电粒子导电
性能,压接温度,压力等。造成某处接触电阻过大。
H. 偏光片切错,贴反。针对宽视角偏光片(2.4“及以上产品用,厚0.22)
而言,普通视角偏光片(2.2及以下产品用,厚0.12)不存在此问题。
原则:偏光片吸引轴方向与LCD图纸上吸引轴方向一致。
车间:按偏光片图纸切小片及画线,按偏光片图纸贴(上远下靠)
4)屏闪(原因同屏淡差不多,偏光片原因不会造成屏闪)
A. 初始化代码。部分闪,部分不闪,常见GAMMA代码不对。GAMMA 代码
需LCD供应商提供。初始化代码不要改变GAMMA值。帧频设置值过小。
B. FPC上元器件虚焊(倍压电容,虑波电容),造成VGH,VHL电压过小。
C. 晶振电阻过大。选择的晶振电阻过大。
D. 一般情况下与二极管无关。
E. FPC压接原因。小端金手指某处有异物,ACF导电粒子,ACF上导电粒子
导电性能,压接温度,压接时的压力等等。造成某处接触电阻过大。
F. IC压接原因。IC PAD 上异污, ACF上导电粒子,ACF上导电粒子导电
性能,压接温度,压力等。造成某处接触电阻过大。
5)CROSSTALK (多见于黑底白字,白字两侧能见到淡的横条,如下图)
图7:Crosstalk现象
A. 晶振电阻过小。
B. 初始代码问题。帧频设置值过大。
C.元器件(倍压电容)虚焊,VGH,VGL 升压不够。
D. FPC压接问题。
E. IC压接问题。
二、偏光片的构造
偏光片的构造如图2所示,主要由PVA膜,TAC膜,胶,离型膜,保护膜组成。
PVA膜在经过延伸之后,通常机械性质会降低,变得易碎裂。所以在偏光基体(PVA)延伸
完后,要在两侧贴上三醋酸纤维(TAC)所组成的透明基板,一方面可做保护,一方面则可
防止膜的回缩。此外,在基板外层再加一层感压胶、离型膜及保护膜(如图2)。
图8:偏光膜的构造简图
LCD用偏光膜的质量特性
表面处理
表面加工处理可增加偏光膜的光学及机械性能。现今为了满足LCD多样化的要求,具有复
合功能的偏光膜已在市场上销售。
1. 抗反射(AR)处理
当光经过偏光膜的表面时,会有5%左右的反射损失,由于光度的损失及反射光将造成LCD
辨识度的降低。改善的方法是在偏光膜的表面蒸镀上一层金属膜,利用光的干涉原理来降低
反射值,将反射率降至1%以下。
(2) 抗眩(AG)处理
为了避免光线被过度集中,将偏光膜的表面加工做成凹凸状,将光线均匀地分散,
可达到防眩的效果。
二、常用不良分析
1 偏光片没按图纸切片。
图9:偏光片切片图
1) 切片时注意箭头指向大张偏光片标识点。常见错误,45<---->135 。
2) 宽视角偏光片,标识线的画法影响偏光片的贴法,为保证各型号偏光片贴法的一
致法(上远下靠),画线必须保证与图纸一致。常见画线上,下巅倒。
2 偏光片贴错(没按图纸要求贴)
公司常规贴法:上远下靠。
但个别型号:上远下远。(如YL7904POR)与玻璃视角有关。
3. 偏光片图纸设计错误。
1)宽视角偏光片,偏光片吸引轴与LCD吸收轴必须一致,包括箭头方向。
2)普通视角偏光片,保证角度一致。45度与135度不能搞反。贴法中上,下
方向不影响显示效果,所以不用画线。
图10:玻璃视角与吸收轴的关系
三.触摸屏
1.工作原理
模组常用TP为电阻触摸屏,TP本质上就是电阻分压器。它们由两个电阻薄层
组成,这两个薄层被非常薄的绝缘层隔开,绝缘层通常以塑料微粒子的形式存在。
当你触摸屏幕时,会使两个电阻薄层变形到足以使它们之间发生电气连接。然后由
软件通过检测分压器上产生的电压计算出两层的短接位置,并最终确定触摸位置。
检测X坐标:X+,X-间加参考电压,Y+,Y-接一起,测出Y+Y-电压,然后根据
分压原理即可计算出触摸点的X坐标。
检测Y坐标:Y+,Y-间加参考电压,X+,X-接一起,测出X+X-电压,然后根据
分压原理即可计算出触摸点的Y坐标。
上述过程由测试板上的TP驱动IC及程序自动完成。
图到11:触摸屏结构示意图
图12:触摸屏等效电路
2. 常见故障分析:
1)无触摸:触摸无反应
A. TP FPC断线。用万用表检测TP焊盘处电阻值。直接量X+X-间电阻,Y+Y-
间电阻值,其值应该在300~900欧阳间。
B. 焊接虚焊,短接。用万用表检测主屏FPC金手指对应脚间电阻值。
C. 程序问题。100%
2)触摸线性不良。左右,上下有偏位。
A. TP本身问题。
B. 程序问题。没校正程序,或校正程序做得不好。
3)触摸点上下左右巅倒。
A. 程序问题。
B. 设计问题。引线定义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