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格式

合集下载

文献综述的结构_论文格式_

文献综述的结构_论文格式_

文献综述的结构1、标题。

文献综述的标题一般多是在论文选题的标题后(若选题尚未最终确定,也可以以研究方向为名)加“研究综述”或“文献综述”字样。

2、提要或前言。

此部分一般不用专设标题,而是直接做为整个文献综述的开篇部分。

内容是简要介绍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果本课题涉及到较前沿的理论,还应对该理论进行简要介绍;最后要介绍研究者搜集的资料范围及资料来源,其中要讲清查阅了哪些主要著作、在网络中查询了哪些资料库(如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并以怎样的方式进行搜索(如通过输入“关键词”或“作者名”或“文章名”进行搜索,一般用精确匹配),共搜索到的相关论文的篇目数量多少,对自己有直接参考价值的论文有多少等信息。

3、正文。

这是文献综述的核心部分。

应在归类整理的基础上,对自己搜集到的有用资料进行系统介绍。

撰写此部分时还应注意以下两点:其一、对已有成果要分类介绍,各类之间用小标题区分。

以下是常见的分类线索:按时空分类(如:本课题的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与国内研究现状);按本课题所涉及的不同子课题分类;按已有成果中的不同观点进行分类,等等。

其二、既要有概括的介绍,又要有重点介绍。

根据自己的分类,对各类研究先做概括介绍,然后对此类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成果进行重点介绍。

重点介绍时要求要点明作者名、文献名及其具体观点。

无论是概括介绍还是重点介绍的文献资料均要求将文献来源在参考文献中反映出来,但不要求一一对应。

4、总结。

对上述研究成果的主要特点、研究趋势及价值进行概括与评价。

此部分应着重点明本课题已有的研究基础(已有成果为自己的研究奠定了怎样的基础或从中受到怎样的启发)与尚存的研究空间(本课题已有研究中存在的空白或薄弱环节)。

5、参考文献。

要求列出的参考文献不少于10种,并按论文中的参考文献的格式将作者名、文献名、文献出处、时间等信息全面标示出来。

文献综述格式字体

文献综述格式字体

文献综述格式字体在撰写文献综述的时候字体上有什么格式要求呢?下面yjbys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文献综述的字体格式!文献综述正文格式:一、一级标题(用黑体大三号)1.二级标题(黑体小四号)1)三级标题(宋体大四号)(除各级标题外,正文采用宋体小四号,行距设置为1.25倍)(图、表和公式等建议和毕业论文相同)应该如何撰写文献综述?一、什么就是文献综述1、文献综述的概念文献综述就是对某一学科、专业或专题的大量文献展开整理甄选、分析研究和综合萃取而变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就是高度铀的文献产品。

根据其牵涉的内容范围相同,综述可以分成综合性综述和专题性综述两种类型。

所谓综合性综述就是以一个学科或专业为对象,而专题性综述则就是以一个论题为对象的。

文献综述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历史现状、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分析和描述前人已经做了哪些工作,进展到何程度,要求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动态、前沿性问题做出较详细的综述,并提供参考文献。

作者一般不在其中发表个人见解和建议,也不做任何评论,只是客观概括地反映事实。

2、文献综述的促进作用文献综述在于高度浓缩了几十篇甚至上百篇散乱无序的同类文献之成果与存在问题或争论焦点,对其进行了归纳整理,使之达到了条理化和系统化的程度。

它不仅为科研工作者完成科研工作的前期劳动节省了用于查阅分折文献的大量宝贵时间,而且还非常有助于科研人员借鉴他人成果、把握主攻方向以及领导者进行科学决策。

3、建议同学们卖报综述的意义1)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2)搜寻文献资料、写下文献综述就是科研选题的第一步,因此自学文献综述的编写也就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3)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文献综述的排版格式要求

文献综述的排版格式要求

文献综述的排版格式要求文献综述是学术研究中常见的一种文献类型,它通过搜集、整理和评述已有研究成果,对研究领域中的问题进行全面而准确的总结和概述。

为了保证文献综述的质量和可读性,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文献综述排版格式的要求。

一、页边距和字体在撰写文献综述时,需要注意页面的格式设置。

一般来说,页面的边距应该是上下左右各为 2.5厘米,字体采用宋体,字号为小四号。

标题可以使用黑体,字号略大于正文。

文献综述的标题应该简明扼要地概括出研究领域和问题,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描述性。

标题的字数一般不超过20个字,要求准确地表达研究的主题和要点。

三、正文结构文献综述的正文结构一般分为引言、主体和结论三个部分。

1. 引言部分引言部分需要对本文献综述的背景、目的和意义进行简要介绍。

首先,要解释研究领域的重要性和现状,说明为什么需要进行这个文献综述。

其次,要明确本文献综述的目的和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其对学术研究和应用的价值。

2. 主体部分主体部分是文献综述的核心内容,需要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全面、准确的总结和评述。

可以按照时间、主题或方法等进行组织。

在每个分论点中,要对所引用的文献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归纳,阐述文献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同时,还要就文献的贡献和不足进行客观评价,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3. 结论部分结论部分需要对整个文献综述进行总结,并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展望和建议。

要在结论部分重申研究领域的重要性和现状,总结文献综述的主要发现和结论,并指出其中的不足和局限性。

最后,可以对未来研究方向和方法提出建议,希望能对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四、引用和参考文献在文献综述中,引用他人的观点和研究成果是必不可少的。

引用的格式应该符合学术要求,一般使用数字编号和方括号表示。

在正文最后,应列出文献综述中所引用的全部参考文献,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排列,例如按照作者的姓氏字母顺序或按照出版年份顺序等。

文献综述是一种重要的学术文献类型,其排版格式要求需要注意页边距和字体的设置,标题要简明扼要地概括研究的主题和要点。

文献综述的格式和写法_论文格式_

文献综述的格式和写法_论文格式_

文献综述的格式和写法综述一般都包括题名、著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几部分。

其中正文部分又由前言、主体和总结组成。

前言:用200~300字的篇幅,提出问题,包括写作目的、意义和作用,综述问题的历史、资料来源、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如果属于争论性课题,要指明争论的焦点所在。

主体: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

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点及其理论根据,从而反映作者的见解。

为把问题说得明白透彻,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述。

这部分应包括历史发展、现状分析和趋向预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历史发展:要按时间顺序,简要说明这一课题的提出及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体现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②现状分析:介绍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各派观点,包括作者本人的观点。

将归纳、整理的科学事实和资料进行排列和必要的分析。

对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或假说要详细介绍,并引出论据;对有争论的问题要介绍各家观点或学说,进行比较,指问题的焦点和可能的发展趋势,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对陈旧的、过时的或已被否定的观点可从简。

对一般读者熟知的问题只要提及即可。

②趋向预测:在纵横对比中肯定所综述课题的研究水平、存在问题和不同观点,提出展望性意见。

这部分内容要写得客观、准确,不但要指明方向,而且要提示捷径,为有志于攀登新高峰者指明方向,搭梯铺路。

主体部分没有固定的格式,有的按问题发展历史依年代顺序介绍,也有按问题的现状加以阐述的。

不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比较各家学说及论据,阐明有关问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

主体部分的写法有下列几种:(1) 纵式写法 "纵"是"历史发展纵观"。

它主要围绕某一专题,按时间先后顺序或专题本身发展层次,对其历史演变、目前状况、趋向预测作纵向描述,从而勾划出某一专题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轨迹。

纵式写法要把握脉络分明,即对某一专题在各个阶段的发展动态作扼要描述,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取得了什么成果,还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发展趋向如何,对这些内容要把发展层次交代清楚,文字描述要紧密衔接。

文献综述的格式要求及范例

文献综述的格式要求及范例

文献综述的格式要求及范例参考文献最不占论文的主要部分,但作为学生写作论文时的参考,有须要列举让导师知道自己的写作思路和标准,下面是CN人才网为大家整理的文献综述的格式要求及范例,欢迎参考~文献综述的格式要求及范例1. 使用word文档制作2.论文习题目:三号、加粗、居中正文大题目:小四、加粗、顶格3. 作者:XXX五号、居中,专业:XXX4. 摘要、关键词:五号、加粗、顶格5. 正文、参考文献:五号、1.25倍行距6. 页脚:插入页码,居中,奇偶页均同样例:第1 页(共4页),小五号7. 页边距设置:默认上、下:2.54cm;左、右:3.17cm8. 基本格式:(1) 题目的层次一级题目用“一、二、……”来标识,二级题目用“(一)(二)……”来标识,三级题目用“1. 2. …”来标识、四级题目用“(1) (2) …”来标识。

(2) 插图和表格格式l 插图的图续、图习题应放在插图的下方,居中排印。

图用图1***,图2***表示l 表格格式的表头、表习题应放在表格格式的上部,居中排印;表格格式用表1***,表2***表示。

(3) 公式公式应单占一行并居中排印,末了没必要加标点符号;一行如有两个以上式子的,可用标点符号隔开,解释公式中的变量应以“式中:”作为标识,左顶格排印。

其基本格式为:X+Y=C式中:X代表……; Y代表……; C代表……。

(4) 数字文稿中的纯数字,应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5)注释l 明确注释与参考文献的区别,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著时所参考的文献书目,集中排列在文末文献综述的格式要求及格式范例文献综述的格式要求及格式范例。

l 注释是对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排印在该页页脚。

参考文献序号用方括号标注,注释用数字加圆圈右上角标注。

(6)参考文献在文内的标注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时,对引用的文献,按它们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并视详细情况把序号作为上角标,或者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

文献综述的排版格式

文献综述的排版格式

文献综述的排版格式
中文献综述的排版格式
1、文字的排版:
(1)书写格式:文字统一采用双倍行距,一律使用宋体,字号为小四号。

(2)标题排版:首页以及中间篇章标题,依次采用三级、二级、一级标题格式进行排版。

(3)引言段落:引言段落应当突出研究的重点,与文章的大纲紧密联系,最好以段落的形式简要地概述全文的内容及其结构体系,异常重要的可分两个段落概述,字号为正文字号。

2、内容表现:
(1)文凭篇章结构应完整清晰,语句概述主要是表达文章研究内容,突出新观点、重点探讨,引用他人观点必须注明出处,用词得当,要有逻辑性,不拖泥带水,慎重处理。

(2)重点强调:在文章中有些概念是比较重要的,如需强调,可以把
文字放在一个文字框框内,或者字体标红,或者在字中插入图片或者图标等。

(3)断句:篇章开头应当有筷句,整句话结尾还可以添加引号或括号等符号方式增加显示效果,显示出篇章分句的程度。

3、其他表现:
(1)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统一采用“中文标题+空一行+首字母大写”的格式排版,按照姓名字母顺序排列,采用双倍行距形式。

(2)图表:图表文字使用宋体,字号小四号,每个图表左右留空白不得少于5字符,下方保留空白不得少于1行。

(3)文字边距:文章页面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保留的空白距离分别为2.54厘米。

(4)专业术语:文章中有些关键的专业术语应当字体标粗,以方便读者对概念的认识,但不能过度使用。

文献综述写法及结构

文献综述写法及结构

文献综述写法及结构、常用句型文献综述的结构顺序分析常用句型11.1 如果文章为结果论文:标题格式:a) Effect of(因素) on(观测项目) in(研究对象)Progress b)(观测对象)in(研究对象) Progressc)无固定格式1.2 如果文章为方法论文:标题格式d)Methods for … Progress2 摘要常用句型:归纳了…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指出了…及其…研究的主要进展;讨论了…的类型、影响因素、过程机理和描述方法;在此基础上,对…规律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3 关键词4 前言4.1 内容:问题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4.2 常用句式:…是…的重要研究内容;过去研究主要集中在… ;(深度上)… ;(广度上)… ;(有争论的问题)… ;祖国强大,需要我们每个人努力…;鉴于…的工作将对今后…研究意义以及…的现实应用意义;作者就…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综述。

5 正文5.1 综述材料来源广泛,因此段落结构格式非常重要,举例如下表;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第四句第五句第六句主题句陈述理论1 研究支持1 陈述理论2 研究支持2 略主题句研究支持1研究支持2 研究支持3 略例外情况研究意义主题句研究支持1 说明理论1 略主题句5.2 纵横结合式写法写历史背景采用纵式写法,围绕某一专题,按时间先后顺序或专题本身发展层次,对其历史演变、目前状况、趋向预测作纵向描述;写目前状况采用横式写法,对某一专题在国际和国内的各个方面,如各派观点、各家之言、各种方法、各自成就等加以描述和比较。

通过横向对比,既可以分辨出各种观点、见解、方法、成果的优劣利弊,又可以看出国际水平、国内水平和本单位水平,从而找到了差距。

5.3 相关研究不必全部列举,每一个主题举2-5个有代表意义的研究。

5.3 常用句式:了解…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对认识…有重要的意义;…的特征可用…来描述,其中常用的有… ;由于…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研究者通过…来描述各因素对…的影响;影响…的因素很多,下面就…进行论述;…不仅取决于…,而且受到…的制约;…与…有关;…是…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研究表明… ;产生…的原因有… ;6 结语:一般为展望结构,如果是开题报告前的文献综述,需要把想做什么阐述清楚文献综述的写法摘要阐述了文献综述的目的与作用,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如何撰写好文献综述的概念、框架以及步骤。

文献综述写法及格式

文献综述写法及格式

文献综述写法及格式文献综述的写法及格式如下:一、文献综述的格式文献综述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引言:简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文献综述部分:对研究领域内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包括相关文献的总体状况、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结果和结论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也可以进行比较和分析。

3. 结论:总结前述文献综述部分的主要观点和结论,提出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二、文献综述的写法1. 筛选文献:根据研究主题和范围筛选相关文献,包括学术论文、专著、报告等。

在筛选文献时,应注意其可靠性、权威性和时效性。

2. 组织结构:确定文献综述的结构,按照主题、时间、地区等方式组织文献。

在组织结构上应注意逻辑性,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献综述的内容。

3. 概述文献:在概述文献时,应简要介绍各篇文献的主要观点、研究方法和结论,以便读者对文献有大致的了解。

在概述文献时应注意简洁明了,避免过多引用原文。

4. 分析比较:对各篇文献进行比较和分析,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通过分析比较,可以更好地理解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5. 总结归纳:在总结归纳时,应对各篇文献的主要观点进行概括和提炼,形成自己的见解。

同时,应注意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避免过度评价或偏袒某一方。

6. 撰写表达:在撰写表达时,应注意语言简练、条理清晰、逻辑严谨。

同时,应注意使用适当的术语和缩写,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献综述的内容。

7. 审稿校对:在完成初稿后,应进行多次审稿校对,以确保文献综述的内容准确无误。

在审稿校对过程中,应注意语法、拼写、标点等方面的错误,并对其进行纠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计量学院

班级: xx质量x班
设计(论文)题目:
田口方法在注塑工艺参数优化中的应用研究
指导教师: XXXXXXX 二级学院:质量与安全工程学院
2012
田口方法在注塑工艺参数优化中的应用研究(中国计量学院质量与安全工程学院,浙江
0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二与时间和成本一样,质量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制胜因素。

广泛应用国内外先进的质量方法和质量技术对于企业改进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毕业设计主要研究在塑料制品行业,利用质量管理工具田口方法对注塑机工艺参数的优化与改进。

1
注塑机的工作原理
熔融,在料筒内装有在外动力马达作用下驱动旋转的螺杆。

物料在螺杆的作用下,送并压实。

物料在外加热和螺杆剪切的双重作用下逐渐地塑化,熔融和均化。

螺杆旋转时,物料在螺槽摩擦力及剪切力的作用下,把已熔融的物料推到螺杆的头部。

与此同时,螺杆在物料的反作用下后退,使螺杆头部形成储料空间,完成塑化过程。

然后,螺杆在注射油缸的活塞推力的作用下,以高速、高压,将储料室内的熔融料通过喷嘴注射到模具的型腔中。

模具在合模机构的作用下,开启模具,并通过顶出装置把定型好的制品从模具顶出落下[1]。

注塑机作业循环流程如图1所示。

2 注塑机根据注射成型工艺要求是一个机电一体化很强的机种,主要由注射部件、合模部件、
机身、液压系统、加热系统、控制系统、加料装置等组成(如图2所示)[2]。

图2 注塑机组成示意图
3 注塑工艺参数
注塑机的工作原理及其结构组成决定了其工艺参数对于注塑成品质量的重要性及关键性。

注射成型中,工艺参数的变化直接影响模具内熔体流动状态和最终制品的质量[3]。

对于注塑制品来说熔体的流动将直接影响制品的质量。

注射成型的非线性、多变量特性使得成型过程中工艺的设置及生产中保持理想工艺非常困难。

如何获取并保持优化工艺是获得高质量产品的关键
数对制品质量的影响关系,确定工艺变量对制品质量指标的影响度是选取控制变量、
数据及制品质量特性数据、基于工艺参数与制品质量之间的关系模型的前提。

4 田口方法及其应用
田口法(TaguchiMethod)又称健壮法或稳健法(RobustMethod),是由日本田口玄一博士创立
的,它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质量工程方法,它强调的产品质量的提高不是通过检验,而是通过
设计。

田口法的核心分析工具是正交表和信噪比(S/N)。

正交表具有“均匀分散性,整齐可比”,就
是每个因素的每个水平与另一个因素每个水平各相交一次。

由于上述特点,应用正交表来安排实验
是有代表性的,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各因素、各水平对指标影响的大致情况,因此,用正交表安排
实验就能够减少实验次数。

再以信噪比(S/N)作为衡量产品质量稳健的指标,通过对各种实验方案
的统计分析,找出抗干扰能力强、调整性好、性能稳定的最佳参数水平组合,提高产品质量[2] [4]。

Taguchi 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提出的,最突出特点是只用较少的试验次数就可以由试验结果通过计算推断出最优的参数组合[7]。

在工程应用方面,对质量、性能、成本的优化,正交试验方法是非常简单而有效的系统方法[8]。

正交试验采用正交表安排试验[9]
,正交表一般记法Ln(mk),其中L 表示正交表;n 是行数,表示安排的试验次数;k 是列数,表示因数的个数;m 是各因数的水平数。

如L27(313)表示正交表可以安排27次试验,选择13个因数,每个因数取3个水平。

正交表的列之间具有正交性,可以保证每2个因数的水平之间在统计学上是不相关的[3] [9]。

在正交试验中,可以将影响最终产品质量的因素作为研究对象。

例如选取对翘曲变形量影响最大的若干个工艺参数作为试验的因子:填充时间、模具温度、熔体温度、保压压力(根据注射压力取值)、保压时间、冷却时间,每个因子选取3个水平,选用L27(3 13)进行试验设计。

所选的六因子三水平如表1所示。

按正交表安排试验顺序,输入相应的工艺参数,分别作27组试验,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3]。

20时参数
合[13~16]。

因子级差如表3所示,方差分析如表4所示。

表3中T1、T2、T33行数据分别是各因数同一水平翘曲变形量之和,T1、T2、T33行数据分别除以9,得到3行新的数据L1、L2、L3。

L1、L2、L3表示各因数在每一水平下的平均翘曲变形量。

各控制因子平均翘曲变形量最小的水平组合的方案就是最优的工艺参数组合,即A3B2C1D3E2F3。

通过级差分析,可以确定各因数对翘曲变形量影响的重要程度[9]。

表3中级差R 是每一列L1、L2、L33个数据的级差,即最大数减去最小数[10]。

从表3中可知,填充时间级差最大,说明填充时间对翘曲变形量的影响程度最大。

其次是熔体温度和保压压力,它们的级差数值比较大,表明这2个参数对翘曲变形量也有影响[17]。

保压时间的级差和冷却时间的级差分别排在第四和第五,数值较小,表明它们对翘曲变形量有一定影响,但影响非常小。

6个级差中模具温度最小,表明在6个因数中,模具温度对翘曲变形量的影响程度最小,可以忽略不计[18]。

以上应用了田口方法,针对翘曲量变形这一质量特性,对注塑工艺参数作了相关的正交试验及结论分析。

5 结论
结合注塑机的工艺流程及原理,可以将Taguchi 正交试验方法运用到工艺参数的优化中去。

在翻阅文献后发现,诸多类似结合田口方法的参数优化案例都取得了成功。

田口方法的简单易行及高效率的表现十分适合于大批量生产的注塑机工艺改进。

参考文献
- thermocouple . 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 . 1995,66(9):4371~4373
[3] 秦永列.表面温度测量.中国计量出版社.1989,12
[4] Kenneth ,Frank DiMeo.Platinum/palladium thin-film thermocouples for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on silicon wafers.Sensors and Actuators A,69(1):46~52
[5] Jih-Fen Lei,Herbert A. Will.Thin-film
technologies for engine applications.:187~193
[6] Kenneth ,Greg Gillen.High temperature materials for thin-film thermocouples
on silicon wafers.Thin Solid Films.2000,376(1):32~37
[7] Himanshu ,Ramakrishna Vedula Vedula,Seshu et al..La(1-x)SrxCoO3 for thin
film thermocouple applications.Thin Solid Films.1999,350(2):249~257 [8] Himanshu ,Ramakrishna Vedula Vedula,Seshu etc..Thin film TiC/TaC
thermocouples.Thin Solid Films.1999,342(2):249~257
and dynamic calibration of thin-film thermocouples by means of a laser modulation technique.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2000,71(11):4306~4313 [10] Francis ,Dan Frusescu,Jianying Li.Thin film thermocouple arrays for sliding
surfac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Wear.1997,207(1):46~54
[11] 李付国,黄吕权,解亚军等.薄膜热电偶动态特性研究.仪器仪表学报.1996,17(3):
316~318
[12] 水金城,陈武军.准矩形激光脉冲对薄膜热电偶传感器响应时间的测量.光电子·激
光.1994,5(3):154~157
[13] 钱兰,陈宁.薄膜热电偶动态响应特性的实验研究.~
253
[14] 雷敏,王志中,马勤弟等.,
20(3):182~186
[15] 马勤弟,雷敏.薄膜热电偶的动态校准及辨识建模.仪器仪表学报.1999,20(3):
300~302
[16] 刘裕光,姜恩永,刘明升等.对向靶溅射制备NiCr-NiSi薄膜热电偶的动态特性研究.真
空科学与技术.1995,15(5):317~320
[17] 黄吕权,李付国.薄膜热电偶的技术特性研究.中国机械工程.1996,7(5):34~
36
[18] 薛晖,李付国,黄吕权.便携式薄膜热电偶测温传感器.传感器技术.1996,:46~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