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认识硬件之CPU篇

合集下载

了解电脑硬件CPU是什么

了解电脑硬件CPU是什么

了解电脑硬件CPU是什么电脑是我们日常工作和娱乐的必备工具,而其中的CPU(中央处理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为您介绍CPU的定义、功能、工作原理以及不同品牌的CPU等相关知识。

一、定义CPU,全称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是一种电子芯片,也是电脑的核心组件之一。

它负责执行计算机指令、控制和操作电脑的硬件和软件,可以说是电脑的大脑。

二、功能1. 计算功能:CPU通过运算器(Arithmetic Logic Unit,简称ALU)进行数学和逻辑运算,包括加减乘除、比较大小、逻辑判断等,完成各种计算任务。

2. 控制功能:CPU通过控制器(Control Unit,简称CU)管理和控制整个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包括指令的获取、解码、执行和存储等。

3. 时钟调度功能:CPU内部拥有一个时钟,用于同步和调度各个部件之间的工作,确保指令的有序执行和计算的准确性。

三、工作原理CPU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取指令-解码-执行”的循环过程。

1. 取指令阶段:CPU从内存中获取指令,并将其存储在指令寄存器中,准备解码和执行。

2. 解码阶段:CPU解码指令,将其转换为具体的操作和数据,确定需要进行的计算或操作。

3. 执行阶段:CPU根据指令的要求,进行相应的计算、数据传输、逻辑判断等操作。

这个循环过程不断重复,以满足不同指令的执行要求,完成各种任务。

四、不同品牌的CPU目前市场上有多个品牌的CPU,其中最为知名的有英特尔(Intel)和AMD(Advanced Micro Devices)。

1. 英特尔(Intel):作为CPU领域的领导者之一,英特尔的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桌面电脑、笔记本电脑和服务器等设备中。

其产品性能强劲稳定,以高性能和低功耗著称。

2. AMD(Advanced Micro Devices):AMD作为英特尔的竞争对手,也是一家重要的CPU制造商。

AMD的产品在性能方面具备竞争力,并且价格相对较为亲民,深受一些消费者的青睐。

CPU的介绍范文

CPU的介绍范文

CPU的介绍范文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是一种高性能的集成电路芯片。

它通过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控制电脑的各个硬件和软件资源,协调各个硬件之间的工作,实现数据的输入、计算、逻辑判断和输出等功能。

本文将对CPU的工作原理、发展历史、主要组成部分和性能参数进行详细介绍。

一、工作原理CPU可以分为两大部分:控制器和运算器。

控制器负责从主存中取指令,并解码、分析、分配指令,然后控制其他部件执行这些指令;运算器负责执行算术和逻辑操作。

当计算机系统启动时,CPU从主存中取出指令,并根据指令的内容,向其他部件发出控制信号,实现数据的读取、写入、计算、逻辑判断等操作。

CPU采用时钟信号来同步各个部件的工作,并根据时钟周期的间隔来执行指令。

时钟周期是CPU处理指令的最小时间单位,通常以赫兹(Hz)表示。

CPU的指令执行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取指令:控制器从主存中读取指令,并将其送入指令寄存器。

2.指令解码:控制器解析指令,确定操作数和操作码,并将其传递给运算器进行运算。

3.读写数据:根据指令的要求,控制器从主存或缓存中读取数据,并将结果写回到主存或缓存中。

4.运算和逻辑操作:运算器根据指令中指定的操作码来执行算术和逻辑操作,并将结果写回到主存或缓存中。

5.控制转移:如果指令需要跳转到其他指令,控制器将根据条件和目标地址来控制指令的执行顺序。

二、发展历史CPU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早的晶体管、集成电路、到目前的多核处理器,不断提高计算机的性能和功能。

1.第一代计算机(1950年代末到1960年代末)第一代计算机采用晶体管作为主要的电子器件,CPU的工作速度较低,处理能力有限,只能执行简单的指令。

2.第二代计算机(1960年代末到1970年代末)第二代计算机采用集成电路芯片代替晶体管,处理速度大幅提高,计算机的底层软件和操作系统逐渐发展。

此期间出现了早期的微处理器,如Intel 4004和80083.第三代计算机(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末)第三代计算机采用更复杂的集成电路芯片,处理速度更快,内存容量更大,能够进行更复杂的运算和逻辑操作。

了解计算机硬件架构CPUGPU等

了解计算机硬件架构CPUGPU等

了解计算机硬件架构CPUGPU等了解计算机硬件架构:CPU、GPU等计算机硬件架构是指计算机系统中各个硬件组件之间的关系和连接方式。

其中,中央处理器(CPU)和图形处理器(GPU)是计算机中最重要的两个硬件组件。

本文将从CPU和GPU的架构、功能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中的核心组件,负责执行各种计算和控制操作。

CPU通常由控制单元、算术逻辑单元(ALU)和寄存器组成。

1. 架构常见的CPU架构包括x86、ARM和MIPS等。

x86是主流桌面和服务器领域的架构,而ARM则主要用于移动设备和嵌入式系统。

不同的架构影响着CPU指令集和性能表现。

2. 功能CPU的主要功能是解析并执行计算机指令,包括算术计算、逻辑运算、内存访问和控制流程等。

此外,CPU还负责管理和调度系统资源,以保证各个任务的正常进行。

3. 应用CPU广泛应用于各种计算机设备中,包括个人电脑、服务器、超级计算机等。

随着计算需求的增加,CPU的性能和能效也在不断提升,为计算机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图形处理器(GPU)图形处理器是计算机中用于图形处理和计算的专用处理器。

它以高并行计算能力和专业的图像处理功能著称。

1. 架构GPU通常采用SIMD(单指令多数据流)架构,能够同时处理多个数据流。

不同于CPU的通用计算能力,GPU更适用于高度并行的任务,如图形渲染、深度学习和密码破解等。

2. 功能GPU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图像渲染和图形计算。

它具有大规模并行处理单元和高速内存,能够高效地处理复杂的图像运算和计算任务。

3. 应用GPU最初主要用于游戏和图形设计领域,但随着计算需求的增加,GPU的计算能力逐渐得到充分利用。

现如今,在人工智能、科学计算和密码学等领域,GPU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三、其他硬件架构除了CPU和GPU,计算机还包含许多其他重要的硬件组件,如内存、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

它们共同构成了计算机系统的完整架构。

了解计算机硬件CPUGPU内存和硬盘

了解计算机硬件CPUGPU内存和硬盘

了解计算机硬件CPUGPU内存和硬盘计算机硬件:CPU、GPU、内存和硬盘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计算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然而,大多数人对计算机硬件的了解相对有限。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四个主要组成部分:中央处理器(CPU)、图形处理器(GPU)、内存和硬盘,并解释它们的功能和作用。

一、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中最重要的组件之一,它可以被视为计算机的“大脑”。

CPU负责处理和执行计算机程序中的指令,协调和控制计算机的各个部件。

CPU的性能直接影响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效率。

CPU由控制单元和算术逻辑单元组成。

控制单元负责从内存中读取指令,将其解码并分发给适当的部件执行;算术逻辑单元则执行特定的计算操作,例如加法、减法和逻辑运算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CPU的速度和处理能力不断提升。

今天市面上常见的CPU种类有英特尔(Intel)和AMD等,它们均采用多核心设计,可以同时处理多个任务,提高计算机的并行处理能力。

二、图形处理器(GPU)图形处理器(GPU)是计算机硬件中负责处理图形和图像相关任务的重要组件。

与CPU相比,GPU更擅长于并行处理,特别适用于图形渲染、视频解码和游戏等应用。

GPU的主要任务是将计算机的数据转换为图像信号,并将其显示在显示器上。

它可以加快图形和图像处理的速度,提高计算机在显示图形时的性能和流畅度。

另外,GPU还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和密码破解等领域,这些任务需要大量的并行计算能力。

因此,现代计算机通常配备了一块独立的图形显卡,这是一种集成了GPU的硬件设备,可用于提供优秀的图形处理性能。

三、内存内存是计算机用于存储和访问数据的地方,也被称为随机访问存储器(RAM)。

与硬盘不同,内存中的数据是临时存储的,当计算机关闭时,内存中的数据将被清空。

内存的大小直接影响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多任务处理能力。

较大的内存容量能够存储更多的数据,并提供更高的读写速度,使计算机能够更快地访问和处理数据。

了解电脑硬件CPUGPU内存和硬盘的作用与区别

了解电脑硬件CPUGPU内存和硬盘的作用与区别

了解电脑硬件CPUGPU内存和硬盘的作用与区别了解电脑硬件CPU、GPU、内存和硬盘的作用与区别计算机是现代社会中至关重要的工具之一,而电脑硬件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在日常使用电脑时,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术语,比如CPU、GPU、内存和硬盘。

这些部件在计算机系统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并且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功能。

在本文中,我们将了解电脑硬件CPU、GPU、内存和硬盘的作用与区别。

一、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执行计算机指令的任务。

CPU可以被认为是计算机系统的“大脑”,它处理计算、逻辑控制和运算等任务。

CPU拥有自己的寄存器和控制单元,可以读取和执行存储在内存中的指令。

CPU的主要功能是执行计算机指令,并且它的性能对计算机的整体速度有着重要影响。

CPU的速度以及处理能力可以通过时钟频率、核心数量和缓存大小等指标来衡量。

一般情况下,CPU的速度越高,性能越强大,能够更快地处理大量的数据和任务。

二、图形处理器(GPU)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简称GPU)是一种专门用于处理计算机图形和图像的硬件设备。

与CPU相比,GPU在图形和图像处理方面有着更高的性能和并行处理能力。

它可以加速图形渲染、图像处理、视频编码解码和计算等任务。

GPU在图形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游戏、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视频编辑等。

它可以提供更高的帧率和更逼真的图形效果,使得用户能够获得更好的视觉体验。

同时,GPU也被应用于科学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因为它的并行处理能力可以加速大规模的计算任务。

三、内存内存是计算机系统中存储数据和指令的地方,它与CPU和硬盘之间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

计算机需要将数据和指令从硬盘中读取到内存中,然后再由CPU进行处理。

内存速度快,通过高速缓存来存储频繁使用的数据,以便CPU能够更快地访问。

了解电脑硬件CPU内存和硬盘的作用及如何选择

了解电脑硬件CPU内存和硬盘的作用及如何选择

了解电脑硬件CPU内存和硬盘的作用及如何选择了解电脑硬件:CPU、内存和硬盘的作用及如何选择计算机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而其中的硬件组件是支撑计算机运行的重要部分。

在众多硬件组件中,中央处理器(CPU)、内存和硬盘是三个关键的部件。

本文将介绍它们各自的作用,并提供一些选择的指导建议。

一、中央处理器(CPU)的作用中央处理器,简称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CPU负责执行和运算各种指令,控制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协同工作。

它可以被看作是计算机大脑的主要执行器。

CPU的性能直接决定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处理能力。

CPU的主频、核心数和缓存大小是评估其性能的重要指标。

主频指的是CPU的时钟频率,一般以GHZ为单位。

核心数表示CPU内部的处理核心数量,多核心可以同时执行多个任务。

缓存是CPU内部的临时存储区域,用于提高数据读取和处理的速度。

在选择CPU时,应根据个人需求和预算,在性能与价格之间做出平衡。

对于一般办公和娱乐用途,主频在3.0GHz以上、四核心的CPU 已经能够满足需求。

而对于专业图形处理、3D游戏或者视频编辑等高性能需求,推荐选择主频更高、多核心的CPU。

二、内存的作用内存是计算机存储数据的临时空间,也被称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

它储存了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为CPU提供即时的读写能力。

内存的大小和速度对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多任务处理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内存的大小一般以GB为单位,比如4GB、8GB或16GB。

在选择内存时,要考虑所需的应用程序的运行需求。

对于一般办公和娱乐用途,4GB到8GB的内存已经足够。

而对于游戏、图形设计、视频编辑等大型应用程序,建议选择16GB或以上的内存,以确保流畅的运行和良好的用户体验。

此外,内存的速度也是选择的重要因素。

内存速度由频率和时序决定,比如DDR4 3200MHz。

CPU相关知识介绍

CPU相关知识介绍

CPU相关知识介绍CPU是计算机的核心组件,全称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

它是一种位于计算机主板上的芯片,负责对数据进行处理和控制整个计算机系统的运行。

CPU的性能直接影响计算机的速度和效能。

下面将对CPU相关知识进行介绍。

1.CPU的结构CPU通常由运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三部分组成。

-运算器:负责执行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其中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操作。

-控制器:负责指示计算机按照程序的顺序执行指令,控制数据的传输和操作的进行。

-寄存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是CPU内部最快的存储器。

2.CPU的主频主频是CPU的一个重要参数,表示CPU每秒钟可以执行的指令周期数。

它是衡量CPU速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较高的主频通常意味着更快的计算能力。

主频的单位是赫兹(Hz),常见的主频单位有兆赫(MHz)和千兆赫(GHz)。

然而,主频并不是唯一影响CPU性能的因素,其体系结构、字长等也会对性能产生影响。

3.CPU的核心数量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升,现代CPU通常都具备多个核心。

核心是指一个独立的处理单元,相当于一个独立的CPU。

多核CPU可以同时执行多个任务,提高计算机的运行效率。

例如,双核CPU就可以同时处理两个任务,四核CPU、六核CPU、八核CPU等可以同时处理更多的任务,提升计算机的多任务处理能力。

然而,并非所有的软件都能充分利用多核CPU的优势,需要有针对性地编写多线程程序才能发挥多核CPU的潜力。

4.CPU的缓存CPU的缓存是一种高速存储器,位于CPU内部,用于加快对存储器的访问。

相比于内存,CPU的缓存速度更快,但容量更小。

缓存分为多级缓存,常见的有一级缓存(L1 Cache)、二级缓存(L2 Cache)和三级缓存(L3 Cache)。

多级缓存之间容量逐渐增大,速度逐渐减慢。

缓存的存在可以减少CPU访问内存的时间,提高计算机的整体性能。

5.CPU的架构CPU的架构是指CPU的整体设计和组织方式。

了解电脑硬件CPUGPURAM等常见术语解析

了解电脑硬件CPUGPURAM等常见术语解析

了解电脑硬件CPUGPURAM等常见术语解析了解电脑硬件:CPU、GPU、RAM等常见术语解析电脑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电脑硬件作为电脑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了解电脑的基础。

本文将对常见的电脑硬件术语进行解析,包括CPU、GPU、RAM等,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电脑。

一、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即CPU,是电脑的大脑,负责执行和控制电脑的各种操作和计算任务。

它可以看作是电脑硬件中的“指挥官”,决定着电脑的运行速度和性能。

CPU的性能主要由两个指标决定,即主频和核心数。

主频指的是CPU的时钟频率,即单位时间内处理器完成的振荡次数。

主频越高,CPU的运行速度越快。

核心数则表示CPU内部的处理单元数量,核心数越多,处理器可以同时处理的任务越多。

二、图形处理器(GPU)图形处理器,即GPU,是负责处理电脑图形信息的硬件设备。

它在电脑游戏、计算机图形设计和视频编辑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相比于CPU,GPU更擅长并行计算和处理大规模图形数据。

GPU的性能主要由两个指标决定,即显卡芯片的架构和显存容量。

不同的GPU芯片具有不同的架构设计,其中包括处理器核心数量、核心频率和显存总线带宽等。

显存容量决定了显卡能够处理的图形数据和纹理数量,显存越大,图像处理效果越流畅。

三、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随机存取存储器,即RAM,是电脑用于临时存储数据和程序的设备。

它具有高速读写的特点,能够为CPU提供即时的数据访问。

RAM 的容量决定了电脑可以同时处理的数据量,容量越大,电脑可以同时运行更多的程序和任务。

此外,RAM还分为不同的类型,如DDR4、DDR3等。

不同的类型具有不同的数据传输速率和能效,因此在选择RAM时需要考虑自己的需求和电脑的兼容性。

四、硬盘(HDD/SSD)硬盘,包括传统磁盘硬盘(HDD)和固态硬盘(SSD),是用于长期存储和读取数据的设备。

HDD通过机械结构和磁性材料实现数据的存储和读取,而SSD则采用闪存芯片来存储数据,具有更快的读写速度和更高的抗震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彻底认识硬件之"CPU"篇什么是CPU?只有计算机里才会有CPU吗?CPU,也就是英语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文直译为中央处理单元,也就是为什么要叫CPU为中央处理器的原因。

简单的说,CPU就是安装在计算机主板上的那一颗最大芯片,一般来说CPU都可以从主板上自己手动拆下,当然也可以手动安装上。

也就是说,CPU和主板乃至计算机里的其他配件是完全独立的,一款CPU或许可以支持多款主板;反之,一款主板也可能支持多种规格的CPU。

目前,PC(个人电脑)中的CPU基本上出自INTEL或者AMD,这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两家CPU厂商,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厂商也有CPU产品,比如IBM、VIA(威盛)等。

我们之前经常听到的奔几的CPU,就是INTEL的一个系列产品,目前INTEL的CPU已经完全进入酷睿时代。

而AMD的CPU分为多个系列,比如速龙、闪龙、羿龙等。

根据应用的不同,CPU也可以按照应用分成多种类别。

比如,笔记本电脑上一般使用移动型CPU,具有低功耗的特点,不过性能比较一般;台式电脑中所使用的CPU被称为桌面级(DESKTOP)处理器,这些处理器产品价格低廉,性能很强劲,是厂商的必争之地;另外还有用于服务器的CPU,这类产品主要针对服务器的使用环境进行优化,可以连续长时间工作,并且支持多路并联等特性,不过这些产品价格相对较高。

手机里的CPU芯片实际上,并不是只有电脑中才有CPU,可以说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成品都拥有一颗中央处理器,也就是CPU。

包括手机、数码相机、MP3、显示器、路由器等等,都有一颗CPU;看到这里,相信大家也基本可以理解CPU的定义了。

什么是CPU频率?怎样理解倍频与外频?频率是CPU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很多人都认为频率直接跟CPU的运行速度有关,实际上这句话并不完全正确,AMD和INTEL的同价位产品频率基本上都不一样,但性能却差不多。

酷睿2架构的CPU,很多多只有不到2GHZ 的频率,性能却比频率高达3GHZ的P4处理器还要好。

CPU的主频(频率)都是由CPU的外频×倍频系数而得来,CPU的外频实际上是计算机中(也可以说是CPU 中)的基本频率。

在早期的电脑中,CPU的主频和CPU的外频相等,在当时基本上没有倍频这一说;后来,随着CPU主频的越来越高,而计算机中的其他设备显然没有办法工作在这么高的频率下,就出现了外频与倍频的技术。

倍频的作用就是让计算机内其他设备可以工作在较低的频率下,而CPU的实际工作频率可以通过倍频来提升。

很多人把外频和FSB(FRONT SIDE BUS前端总线)频率分不清,前端总线的速度指的是CPU和北桥芯片间总线的速度,更实质性的表示了CPU和外界数据传输的速度。

而外频的概念是建立在数字脉冲信号震荡速度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100MHZ外频特指数字脉冲信号在每秒钟震荡一万万次,它更多的影响了PCI及其他总线的频率。

之所以前端总线与外频这两个概念容易混淆,主要的原因是在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主要是在PENTIUM 4出现之前和刚出现PENTIUM 4时),前端总线频率与外频是相同的,因此往往直接称前端总线为外频,最终造成这样的误会。

不过,现在INTEL(NEHALEM I7)和AMD的处理器都直接集成了内存控制器,这样CPU与内存的数据交换不再通过北桥,前端总线频率的说法已经成为了历史,比如目前INTEL处理器与内存之间的数据交换被称为QPI。

而AMD现在的相应技术叫做HYPERTRANSPORT 3.0。

什么是X86架构?什么是64BIT处理器X86或80X86是英代尔INTEL首先开发制造的一种微处理器体系结构的泛称。

INTEL早期的CPU以数字命名,并以“86”作为结尾,比如INTEL 8086、80186、80286、80386以及80486,因此其架构被称为“X86”。

由于数字并不能作为注册商标,因此INTEL及其竞争者均在新一代处理器使用可注册的名称,如PENTIUM。

现时INTEL把X86-32称为IA-32,全名为“INTEL ARCHITECTURE, 32-BIT”。

不过,由于X86包括16位的处理器,这样的命名也出现麻烦。

简单的说,X86是CPU的一种体系结构,个人电脑中的CPU,全部都采用X86架构,X86架构的CPU采用CISC(复杂指令集计算机,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设计。

除了X86架构以外,INTEL还有一个64BIT的架构被称为IA-64。

有一些人认为X86就代表32BIT处理器,实际上这个是错误的说法。

现在,个人电脑上用的64BIT处理器其实都采用了X86结构,对64BIT的支持只是加入了扩展而已。

这一方案是AMD于2003年首次在X86处理器上加入64BIT扩展指令集的,由于在X86处理器上加入64BIT扩展,不仅仅可以大幅度降低研发成本,而且可以保证最好的与32BIT程序兼容性,并且微软也不想专门为原生的64BIT处理器单独开发系统,所以AMD 64BIT处理器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后来INTEL也采用了类似的技术,叫做INTEL 64,所以现在个人电脑中的64BIT处理器全部都是X86处理器扩展的产物;前面我们说的IA-64只有INTEL的高端服务器产品安腾以及安腾2有采用。

用于路由器的ARM处理器还有一些人搞不清ARM处理器的含义。

ARM处理器是一项广泛被应用于手持移动设备的处理器,比如手机、MP4、掌上游戏机、PDA等等,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具有超低的功耗。

ARM处理器采用的是精简指令集RISC设计,从本质上与X86处理器采用的CISC有区别,所以软件方面是完全不兼容的。

ARM处理器现在几乎成为了手持移动设备的标准CPU。

什么是CPU缓存?他们的具体作用是什么?大家应该经常听到“处理器缓存”这个词,也听话说过什么一级缓存二级缓存,可是缓存究竟是干什么用的,和内存有什么区别,更大的缓存为什么能提高处理器的工作效率?1、缓存是什么缓存的英文是CACHE,目前常见的缓存是片内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所谓“片内”,也就是和CPU核心封装在一块晶圆里面。

这么做的好处是可以大幅降低核心到缓存的延迟时间,获得最高的传输效率,而坏处就是缓存必须使用于精密的CPU核心一样的制造和封装工艺,成本很高,而且增加的大量晶体管,会造成核心部分的功耗增加,散热不良。

也就是说,CPU片内缓存不可能做的很大,即使是不计成本,也很难突破晶体管数量这个物理极限。

CPU的缓存和我们平时见到的DRAM内存不同,缓存是SRAM,存取速度方面的性能是天壤之别,目前市售最快的DRAM,也只是DDR2 800MHZ,而CPU的缓存,是和处理器的核心频率同频的。

打个比方说,你使用的是P4 3.2G 的处理器,那么你的处理器的缓存的工作频率,也是3.2GHZ。

加上处理器和缓存之间使用的是256BIT的带宽,其存取速度和数据流量是很恐怖的。

2、缓存怎样工作常见的处理器,一般拥有一级缓存(L1 CACHE)和二级缓存(L2 CACHE),一级缓存主要是用来存放处理器指令集和正在处理器流水线中运算的数据的镜像和一些初步运算的结果,所以有时候我们会听到一级数据缓存与一级指令缓存的说法。

二级缓存和一级缓存不同,他和处理器之间有一定的延迟,所以存取速度比一级缓存略慢,但是容量要大的多。

二级缓存的主要作用,首先是为一级缓存充当临时的存储空间,一级缓存运算时,过一会就要用到的数据,如果存入内存的话,存取时间过长,如果留在一级缓存中的话,又会影响其他数据的载入,所以放在略慢于一级缓存,而比内存快很多倍的二级缓存中,是最好的选择。

二级缓存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放置内存镜像表,也可以理解为内存中所存数据的总目录。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一旦需要存取的数据过大或者数据不在LI\L2缓存中的时候,需要从主内存中调用的时候,可以方便的从主内存中存取,而省去了搜索这个数据所需的时间。

要知道进行一次主内存的搜索,对于高速运转的处理器来说,就好像数年那样漫长。

现在,随着多核心处理器的发展,三级缓存也走入了中低端CPU,三级缓存是为读取二级缓存后未命中的数据设计的—种缓存,在拥有三级缓存的CPU中,只有约5%的数据需要从内存中调用,这进一步提高了CPU的效率。

缓存是决定CPU的重要性能参数之一,AMD和INTEL的各级别产品,缓存大小也会不一样,大家在选购CPU 时可以注意这一点。

什么是多核心CPU?什么是制程工艺?● 什么是多核心CPU?多核心CPU非常好理解,就是将多个核心封装到一颗CPU里,就叫做多核心CPU。

目前,最为流行的还是双核心CPU,三核心CPU以及四核心CPU,这些都可以成为多核心CPU。

多核心CPU的好处非常多,比如可以在有效提升性能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成本,而且这不仅仅降低的是CPU 的成本,主板的成本也得到了大幅度的降低,至少不用为CPU准备两个插槽。

实际上,早在多年以前,INTEL就通过软件的方式将单核心的CPU模拟成了双核心CPU,这就是著名的超线程技术。

直到今天,超线程技术仍然在使用,最新的4核心CPU可以在8核模式下运行。

随着双核心CPU以及多核心CPU的竞争越来越大,AMD和INTEL的争斗也越来越激烈。

去年,真假四核心之争上演,AMD称INTEL的四核CPU是用“胶水”将几颗核心粘在一起的,而INTEL又反驳称用户只在乎性能,并不会在乎处理器的内部结构,从此便出现了“胶水处理器”这个称谓。

我们之前还专门发布了一篇《前有古人后有来者! "胶水"处理器回顾》的文章。

● 什么是制程工艺?我们经常可以听见人们讨论CPU的制程工艺,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是什么意思。

实际上非常简单,制程工艺的提升就如同在车间里工作,采用更加先进的工艺和工序生产出成本更低、质量更好的产品一样。

相对来说,CPU 的工艺提升就是能够更加有效的利用晶圆。

更加先进的制程工艺会让CPU的体积更小,同时功耗和发热量也会降低,并且同样尺寸的晶圆可以切割更多的核心产品。

一般来说,用户购买处理器的时候,应该尽量选择工艺更加先进的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