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山-----中文的韵律之美 【刘希国】

合集下载

教学课件《实体与虚空—凝固的音乐》

教学课件《实体与虚空—凝固的音乐》

高中美术
朗香教堂外观的触感和内观独特的光影视觉感受
柯布西耶 神秘浪漫的《朗香教堂》
高中美术
合拢的双手/浮水鸭子 一种修女帽子/一种轮船 两个并肩而立的修士
谈谈你对现代混凝土材质运用的印象
20世纪是全球化时代,是混凝土的时代,通过混凝土 材料表面贴上薄石片的奢华感,贴上银色铝板的高科技感, 贴上木板或硅藻土的生态感表达思想。
实体与虚空——凝固的音乐
实体与虚空——凝固的音乐
1 触发材质的灵感
材质触发的艺术灵感
2 创设主旋律
“几何母题法” 创设建筑主旋律
3 体验韵律和节奏
建筑美术
观察与思考
请同学们观察课文中提供的图片,通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中外传统建筑用材有何不同、因何不同?举例说明。
高中美术
贝聿铭“香山饭店”几何母题运用
正方形为主,圆形 为辅处理整栋建筑及其 环境的装饰和陈设。
高中美术
几何母题变奏 韵律:几何——梅花 形——几何嵌套—— 几何排列形成高潮。
高中美术
苏州博物馆的“贝聿铭几何母题”及变体
高中美术
连接角点得到切割辅助线 正方形平面扭转+八边形相叠
删减不同部位得到不同变体
在通往香山饭店的道路两旁,坐着一个个由花岗石正方体 构成的灯具,在正方体的四个侧面,各挖了一个圆,继续前进 到达引桥时,牌坊是由三种正方形组成的,进入前庭广场,正中 是一个圆形停车池,池底正方形分块,每块正方形上排列着许 多圆形鹅卵石,回车道的两边,竖立着两盏由正方形组织成的 宫灯和圆形灯座。
高中美术
高中美术
福建土楼内景
“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的模糊性界面空间
(4)室内外装饰要素转换暗示模糊空间

流行与经典的碰撞——析方文山歌词创作的古诗情结

流行与经典的碰撞——析方文山歌词创作的古诗情结


歌 词 中 的 诗 韵
方 文 山是 以写 诗 的方 式 作 词 的 词 人 , 填 词 他
也 写 诗 。在 签 售 《 于 方 文 山 的 素 颜 韵 脚 诗 》 , 关 时 方 文 山 接 受 《 息 时 报 》 访 时 说 :诗 与 词 是 不 分 信 采 “
家 的 , 以我觉得 写词 就是 写诗 。 古 文论 中提 到 : 所 ”
花瓷 》 , 靠精 美 的 、 等 依 多种 修辞 手法 、 蕴悠 长 的 意
中 国语 言 , 之在 形 式 、 味 、 使 意 声音 上 营 造 出 一种 古 典 的意境 , 行和经 典真 正地 交融 在 了一 起 。 流

a g o g e g a常 表 现 激 情 、 放 。表 达 婉 约情 n 、n 、 n 、 豪 感 。豪放 , 口度小 的如 a、iiU n等 音 韵 常表 开 ie、、 、
达婉约 情感 。方文 山对 古 诗 词 中押 韵情 有 独 钟 , 几 乎每 首歌 都押 韵 , 在他 的歌 词 中常用 a g o g n 、n 、 e g a与 a、iiu n等 音 韵 表达 不 同 的情 感 , n、 ie、、 、 随 情 选韵 , 得其宜 。如《 各 黄金 甲 》 “ 气 如虹 闪 电 :剑 变如 风/ 去东 方 有 条 龙 杀气 如 风/ 势 如 中 空/ 此 形 将 军 我豪 情 如 众 声势 很 凶/ 金 甲如 重 铁金 戈 害 黄
2 1 年 O1
安 阳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7 3
流 行 与 经典 的碰 撞
— —
析 方 文 山歌 词 创 作 的 古诗 情 结
张 丽 娜
( 南 大学 新 诗 研 究 所 , 庆 4 0 1 ) 西 重 0 7 5

2019年高考备考作文素材积累(二十五)【教师版】【刘希国】

2019年高考备考作文素材积累(二十五)【教师版】【刘希国】

2019年高考备考作文素材积累(二十五)唯有奋斗方能收获幸福朱婷幸福是什么?幸福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万丈豪情,幸福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孜孜追求,幸福是“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苦尽甘来。

每个人都渴望幸福,但幸福从来不会从天而降,所有的幸福都需要靠双手去创造;幸福也不会突如其来,所有的幸福只有历经奋斗才会慢慢呈现。

换而言之,唯有奋斗方能收获幸福。

或许有人会说,为什么我努力过、奋斗过,还是没能实现梦想?在这里,请扪心自问,你真的奋斗过吗?还是只是说说而已?你有坚持吗?还是浅尝辄止?你奋斗的方向对了吗?还是南辕北辙、白费力气?奋斗,始于心。

在奋斗的开始,你需要有一个坚定的信念。

放眼当下,不少年轻人嘴里喊着“奋斗”的口号,又没有毅力去践行决心,三分钟热度,坚持最多的事情就是坚持不下去。

试问,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毫无坚定信念的行径,何以谈奋斗,又何以收获幸福?最终只会把同样的日子机械重复很多年。

只有有了坚定的信念,才能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有了坚定的信念,才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魄力;有了坚定的信念,才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

有了坚定的信念,我们才能在奋斗的开端立于不败之地。

奋斗,更在于行。

奋斗在有坚定信念的同时更要付诸于行动。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奋斗是艰辛的,但没有艰辛就很难言真正的奋斗,也无法收获真正的幸福;奋斗是长期的,短暂的努力称不上真正的奋斗,因为幸福并不能唾手可得、一蹴而就。

世界发明大王爱迪生曾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写下这样的公式:A=X+Y+Z(A代表成功,X代表勤奋学习、工作,Y代表好的学习方法,Z代表少说废话)。

两位伟人的事例告诉我们,想要实现人生价值、收获幸福,就要奋斗;而奋斗并不是说说而已,要付诸切实的行动。

奋斗的过程尽管很苦很累,但是当我们享受到通过自己不懈奋斗得来的成果时,坦然畅然欣然等种种感觉油然而生,这是什么?这就是幸福。

高中诗歌第一课:品味诗歌之美

高中诗歌第一课:品味诗歌之美

诗歌第一课:品味诗歌之美古语云:文之思也,其神远矣。

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俏焉动容,视通万里。

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舒卷风云之色。

而承载这种“风云际会”神经的一种文学形式是“诗歌”。

在所有的文学体裁里,诗歌无疑是最具审美性的。

苏雪林说:“诗乃美文之一种。

”玛•布尔顿说:“诗歌是语言最精妙的运用之一。

它给人以语言所能提供的最大乐趣。

”诗歌不仅本身是美的,它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美。

雪莱在《为诗辩护》中说:“诗使万象化成美丽;它使最美丽的东西愈见其美,它给最丑陋的东西添上美;它撮合狂喜与恐怖、愉快与忧伤、永恒与变幻;它驯服一切不可融和的东西,使它们在它轻柔的羁轭之下结成一体。

”人们对诗歌的衷情和喜爱,从根本上讲是源于诗美。

今天,我们来进行一个“中英诗歌对对译”活动,走进诗歌,感受汉字之美,品味诗歌之美。

原文You say that you love rain,but you open your umbrella when it rains...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sun,but you find a shadow spot when the sun shines...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wind,But you close your windows when wind blows...This is why I am afraid;You say that you love me too...现在请大家尝试翻译这首英文诗歌。

明确:翻译我们追求的标准是”信”“达”“雅“。

“信”是指译文要准确地反映原作的含义,避免曲解原文内容。

“达”是指译文应该通顺、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雅”是指译文不仅准确、通顺,而且生动、优美,能再现原作的风格神韵。

(这是很高的要求,在目前学习阶段,我们只要能做到“信”和“达”就可以了。

)你说你喜欢雨,但是下雨的时候你却撑开了伞;你说你喜欢阳光,但当阳光播撒的时候,你却躲在阴凉之地;你说你喜欢风,但清风扑面的时候,你却关上了窗户。

罗大佑、方文山的歌词创作与文学风格鉴赏

罗大佑、方文山的歌词创作与文学风格鉴赏

罗大佑、方文山的歌词创作与文学风格鉴赏
刘红岩
【期刊名称】《文教资料》
【年(卷),期】2008(000)014
【摘要】歌词创作也是一种文学创作.当代歌词作者中的代表人物罗大佑与方文山将不同的文学风格和文学境界于歌词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自成一体,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成为当代流行歌坛的一种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
【总页数】2页(P18-19)
【作者】刘红岩
【作者单位】兖州市东方中学,山东,兖州,272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
【相关文献】
1.消费社会语境下“中国风”歌词的文化反思——以方文山“中国风”歌词创作为例
2.罗大佑歌词创作的文学解读
3.罗大佑歌词创作中的精神内涵
4.罗大佑与鲍勃·迪伦歌词创作比较研究
5.后现代视角下的方文山歌词创作———以《龙拳》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歌词中的文学美

歌词中的文学美

THE
END
组长:王栋 小组成员:魏芸秀 晋爱蓉 钟慧 杨艳琼 张玉堂 李晓光 谢发财 马文慧 屈敬辉 马克 龚玉婷 张昭帮 罗永瑾 张成凤 石磊
一首完整的词,无疑它能完整地表
方文山在抒发失恋感情的代表作品也有数不胜数:《彩虹》、
《珊瑚海》、《蒲公英的约定》、《夜曲》、《回到过去》、 《轨迹》等等,其中在《彩虹》高潮部分的一句歌词,让我们 记忆犹新,“也许时间是一种解药,也是我现在所服下的毒 药。”在这里方文山把失恋的感情比作像喝了毒药一样无可救 药,表达一种失恋带给人的深深的痛,让人痛不欲生。又比如 《说好的幸福呢》中“你的回话凌乱着在这个时刻我想起喷泉 旁的白鸽 甜蜜散落了 怎么了 你累了说好的 幸福呢 我懂了 不说了 爱淡了梦远了”这句歌词中,由最初爱情的甜蜜到累了 到不说了,接着导致爱淡了,梦远了。描述了爱情变质的过程, 让人痛心,无法挽回的遗憾。说好的幸福呢?就这样消失了。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歌词中的文学美
研究目的:寻找歌词中的文学美
研究分工 图片搜集:魏芸秀 晋爱蓉 钟慧 杨艳琼 张玉堂 资料收集:李晓光 谢发财 屈敬辉 马克
石磊 音乐搜集:马文慧 龚玉婷 张昭帮 罗永瑾 张成凤 后期制作:王栋
(一)意象美
意象是寓“意”之“象”。在文 学作品中,它是寄托作者思想感情的 物象。在歌词中,意象同样是必不可 少的元素。方文山擅长拆解语言使用 的惯性,重新浇灌文字重量,赋予其 新的意义。其创作的词中充满强烈的 画面感、浓郁的东方风。 《东风破》 可说是中国风的分水岭!这首歌奠定 了中国风的标准,成为中国风的正宗 开山鼻祖。 这首《东风破》在歌词 创作中运用了“一盏离愁、一壶漂泊” 抽象的写法描述忧愁,并且又运用 “琵琶、枫叶、篱笆外的古道”等事 物加以描绘,渲染了一种忧伤、凄美 的氛围,抒写了男主人公对自己深爱 多年的爱人想爱又不敢表达的哀愁。 曲风低调,散发出浓浓的忧伤。

上海模考题真题-一模记叙文

上海模考题真题-一模记叙文

(二)阅读下文,完成21--26题(26分)“青花瓷”缘朱晖①故事得从马未都先生的一篇博文说起。

②2008年“春晚”,周杰伦演唱的一首由方文山作词的《青花瓷》引起轰动。

流行的曲调柔和了古典的意蕴,听得观众们如痴如zuì。

马未都原本对流行歌曲不感兴趣,但此歌的主题令他屏息聆听。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美妙的歌词令马未都赞不绝口。

要知道,马未都曾经在中央台《百家讲坛》栏目讲解过青花瓷,有关青花瓷的歌曲又怎能不触动他的神经呢?但是,听着听着,他渐渐地从美妙的歌词中觉察出一些什么,感觉到有些不对劲,顿时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他随即写了一篇博文,对歌中的某些词句提出了质疑,并指出谬误最严重的一句是“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因为马未都知道,青花瓷自诞生起就迅速成为中国瓷器的霸主,700年来无人撼动,可制作者从来都不曾在青花瓷的瓶底书写过汉隶,仅在明朝时偶有写过。

③马未都的质疑很快就传入方文山的耳朵里,但他并没有立即做出解释。

半年后,在他的新书《中国风》的发布会上,面对记者的再次发问,方文山才简单地回应:“马未都先生挑的错属于专业范畴,而流行音乐是通俗文化,通俗文化有时不必考据太多。

”④事情似乎就此打住,马未都继续说他的收藏,方文山继续写他的歌词,彼此不再有牵扯。

可有意思的是,2009年春节后,两人竟然在同一档电视节目中碰面了。

⑤马未都见到方文山,呵呵一乐,说:“正好,今儿个我跟你来探讨一个问题。

”当着电视机前万千观众的面,马未都又提起了《青花瓷》中“在瓶底书汉隶”这个话题。

很多人以为,被称作当今“词坛文豪”的方文山为了保全声誉,必定会据理力争,与马未都唇枪舌剑一番。

不料,他毕恭毕敬地听完马未都的发言后,不慌不忙地道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一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颇为欣赏,也一直希望今人能够从久远的历史中感受并汲取一些文化底蕴。

把中国古代具有标志性的器皿写进歌词也算是一种尝试吧!本来想选择青铜器,可是青铜器在春秋战国时被浇注成兵器,感觉太沉重。

2020专题------散文,体会散文的丰富含意【刘希国】

2020专题------散文,体会散文的丰富含意【刘希国】

专题:散文,体会散文的丰富含意类型解说1.整体概说散文的语言具有生动、形象、意蕴丰富的特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是重要的命题点。

2.常见题型①结合全文,说说题目的含意。

②结合语境,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能力提升一、由表及里解题目理解题目的含义,往往要由表及里,多角度加以分析。

【例】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中药芬芳①2012年阳春的正午,我走进这间叫做“春泽堂”的百年中药店,为病中的母亲取药。

此时屋外阳光灿烂,小摊小贩的叫卖声和车来车往的喇叭声全被隔在外面了。

在中药店里,能感受到一份安静和几丝安全。

②“春泽”,是取自“春天的光泽”之意。

我坐在凳子上想,在春天中享受光泽,多好啊。

这样想着,我等候抓药的心情就比较悠然自得。

我坐的长条凳,木板厚而重,上面的红漆漆面斑驳,可凳子依旧是那样的结实。

坐上这样一条凳子,心自然也会踏实了许多。

③装中药的木匣子,大小一致,上面一律用规规矩矩的正楷毛笔字写着药名,有数百种药,可抓药的医生目光一扫药方子就能准确无误地走到装那味药的小匣子边,轻轻一抓,数量常常是八九不离十,这就是熟能生巧啊!中药最是讲究配药的分量,多一分少一分则药效有天壤之别。

这就是中草药的奇妙之处!我看着抓药的医生有节奏地来回走动,他时或来到案板边看一眼医生开的药方子,时或轻轻拉开那一排排整整齐齐的小木匣子,取药,用小秤称,轻轻地抖去一些,确保重量的准确,而后返回案板,将药倒在黄皮纸上或纸袋中,再返回称第二味配药。

他们的动作轻而柔,来来往往,脚踩在木地板上也从不会发出巨大空洞的声响。

看着这流畅的动作,病人的疼痛仿佛也一下就减轻了许多。

在中药店看医生抓药,谁都会赞同这样的说法:那抓药的医生本身也是一味药啊!④药抓好了,医生朝空中轻轻一招手,“唰唰唰”就开始包药了。

我暗自称奇,这多像魔术般奇妙神秘啊!仔细看,禁不住哑然一笑,原来看似虚无的空中还垂着一根根的白线呢。

抬头望去,蓝瓦下的屋脊上还吊着一个个纺锤形的线圈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情怀】方文山:中文的韻律之美又遇方文山。

和十几年前一样,是与他的词相遇,明里暗里觉着美不可收。

和十几年前不一样,是剥开词背后的韵律之美,明里暗里觉着这美来之不易,又是来得如此这般恰恰好。

有人说,让年轻一代感受中文之美,一个方文山可能不亚于几百几万个语文老师的力量。

倒不是对语文老师的埋怨,相信语文老师们定在纠结,写得一首好诗与拿得一个高分,孰轻,孰又重?而方文山的纠结可能在于怎样把中文之美变得流行、怎样把中国的诗词文字做更好的当代呈现,让更多的人体会中文的意韵之美。

他,做到了。

方文山的词何以美?大概美在韵律。

而这般韵律之美,并非只些个单押双押的文字游戏。

文山词的韵律之美,先得是天然的错落之感,时空的错落、情绪的错落、文化的错落。

是从现代香港穿越到古老西安的《刀马旦》;是《娘子》在江南折柳等我、我在塞北萧瑟流浪的南北之念想;是《本草纲目》“山药、当归、枸杞、GO”的幽默……文山词的韵律之美,是能产生共振的亲切之情,方文山写词从未与大众脱节,与我们没有隔阂,有流畅之情。

我们可以听到“到不了的都叫远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的离不散的乡愁,也可以找到《爷爷泡的茶》中童年家的味道。

可以听到“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这般诗意的告白,也可以听到“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谁”这般无奈的痛楚。

方文山常说音乐是情感的催化剂。

也因此,音乐是通俗领域中,最容易形成社会共同记忆的一种流行文化。

文山词的韵律之美最终落在意境的生成上。

听文山词,我们常常可感在山水画中游走,这山水画中有才子佳人、侠客药神等等故事的言说。

最最惊喜的是,这般古典意境在现代城市的生活中没有显得不合时宜,而成为人们片刻诗意的栖息。

所以在十多年后再回头看方文山,才明白他对中国古典文化爱得深沉,但这般深沉出落得又如此轻盈。

这是方文山的努力,更是中文韵律之美的魅力。

高晓松说,第一次知道方文山,是在KTV里听到朋友唱《娘子》和《双截棍》。

他惊呆了,竟然有人写词可以用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来写,逃离掉简单直白的“你爱我,我爱你”流行滥调,那一晚,高晓松在那KTV听了四个小时方文山写的词。

方文山用全知视角写歌,是因为他喜欢电影,想要讲故事。

但因为电影圈门槛太高,他的梦想转了个弯,用文字讲故事吧。

故事要有背景、情节、人物、画面,方文山借用电影拼接等丰富的镜头语言来写词。

他把时空打碎,重新拼接,勾勒时代背景,营造场景,设定情节,人们有情绪。

有现代人穿越到古代,比如《乱舞春秋》中的主人公借助时光机到了春秋,看到满世界的兵荒马乱;有这一辈年轻人介入到上一辈的回忆,比如《千里之外》周杰伦与费玉清合唱的神来之笔。

打破时空固有的界限,时空的交错构成第一层错落之感。

方文山的词中情绪不是单一的,它多是复杂但有层次感的错落,像海浪一样,一层一层汹涌,又像音符一样,交互对话。

第二层的错落之感就在于情绪之间的互动、递进、矛盾。

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皇后与二皇子的亲情,方文山在《菊花台》里这样写道:外面的世界是宽广而慌乱的,皇子在外叱咤风云、不知生死;皇后的阁楼是小小静穆的,她担心孩子一辈子飘零,竟惆怅了一夜,而这沉重的担忧只化为轻轻的叹息。

母与子、国与家,方文山用错落的情绪写得这般委婉哀伤。

周杰伦是时代偶像,是流行载体本身。

而方文山喜爱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该如何变得流行?这样的疑惑同样被方文山化为第三种错落感——文化的错落。

错落在传统文化和流行文化之间,也错落在多元文化之间。

就拿周杰伦的成名曲《双截棍》来说:“岩烧店”让人恍惚是日本,“国术馆”又回到香港,“干什么、干什么”是客家话的发音,一脚踢开“东亚病夫的招牌”让人想起陈真和李小龙,远处漂亮的钢琴声和当时时新的嘻哈又让人证实这是周杰伦。

一首歌里,几种文化拼接融合,一点也不生硬,只能称快妙哉!三层错落之感不慌不忙,浑然天成。

佩服方文山的同时,让人不得不惊讶中文的灵活程度,韵律不只是简单在词与词之间的平平仄仄平平仄,而是在时空之间、情绪之间、文化之间的仄仄平平仄仄平。

真正好的诗与歌,就得是像说母语一样自然。

真正好的词与曲,就得像母语一般流畅的,才会有韵律之美,韵律用得不好,只得是拗口与嚼字的难受。

方文山的词本身就是贴合旋律本身的,符合听者的阅读习惯。

“中国风”歌曲成为一种音乐类型,得从《东风破》说起。

《东风破》是用了中国的传统五声音阶,五声音阶不似西方那些多音阶复杂,它更接近我们说话的状态,我们传统乐器古琴、二胡等等感觉像说话一样大概也有这样的缘由。

《青花瓷》、《菊花台》等等都是在五声小调上行走的音乐,而方文山带有古典韵味的词正好与这传统音阶相适宜,听起来像说书人讲故事一样亲切自然。

当然光切合旋律的流畅还不够,音乐得和你我有关,得产生情感上的共振才好。

方文山的词轻而易举就能做到这一点。

就拿亲情来说,上一辈和我们那亲密而遥远的情感在《上海一九四三》里写得淋漓尽致:米缸上爷爷写的楷书“满”和屋内姥姥酿的豆瓣酱“香”让人一下子进入了回忆,温馨美好的,但“泛黄的春联”“斑驳的砖墙”又让回忆破碎,回到现实的萧条之中。

上海在1943年发生了太多事,风起云涌,历史的波澜壮阔。

他用一个老兵重回上海看到的视角,揭开家的一角,也揭开了历史的一页。

纵使我们是历史长河里的沧海一粟,但亲情的宽慰却在历史中成了永恒,所以词的末尾写到“老唱盘,旧皮箱,装满了明信片的铁盒里,藏着一片玫瑰花瓣。

”回忆是灰色带着风霜,但这一片玫瑰花瓣却是鲜活的生命感。

文山词的行云流畅感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打捞出来的亲切,他常常化用我们熟悉的那些诗词和故事,在我们熟悉的文化中营造了陌生感,而这一陌生感不拒我们至千里之外,而是引着我们去领略另一种飘忽的美。

且看《发如雪》的两句:全是零零碎碎的词语,但细看,会发现“青史”是我们熟知的名垂青史,“繁华如三千东流水,我只取一瓢爱了解”是《红楼梦》里贾宝玉对林黛玉说的——“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

而“化身的蝶”就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梁祝》。

全是我们熟悉之事,全是情深之意,难怪我们觉着陌生,但又亲切着。

好的词是与大众发生对话的,沟通文化与情感的断层与差异。

方文山即是这样的,他怀着敬畏之心,一直在试图用自己的语言方式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意。

他在词中拓展出一个新语境的世界,经历一段风雪,并不带有精英的自命清高。

他本是从大众里走来,自身就带着中文的韵律之美走回大众中去,这韵律,有传统文化的亲切,也有当下的生活亲切,是和我们行云流畅的对话。

人们常言,方文山的词有意境之美。

意境定是有意象支撑的,古人的“小桥”、“流水”、“枯藤”、“老树”、“昏鸦”、“秋雨”等等都是古人常用意象,这些常见的事物沾染了我们的情感,又有特定的场景,所以富有画面感和微妙的情绪。

方文山从小喜爱古诗词,他常常会化用古人的意象,甚至还自创意象。

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这个“愁”字,他在《东风破》把它物象化了,变成了“一盏离愁”“一壶漂泊”,把形容词变成了动词。

可以想象,昏暗的书房,独守一人,托腮哀愁着。

李清照的“应是绿肥红瘦”,被他化用为“酒暖回忆思念痩”,喝着酒回忆着这段感情,渐渐消瘦了,不禁又让人想到秦观的“为伊消得人憔悴”。

意境不是空空的场景,它亦是有温度的,有色彩的。

而这温度色彩就有了画面感,又让故事有了情节感。

就比如说《青花瓷》里连用的“三惹”就值得细细玩味:一连三个“惹”字,先是让人联想到郑愁予的《错误》,“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为什么要“惹”这位女子呢?这又让人联想到《大明宫词》中那句“这位姑娘,请你留下你美丽的脚步,你可知你犯了怎样的错误?你的错误就是美丽非凡。

”恍惚间,女子的美得以想象,这场相遇注定是场美丽的错误。

而这个美丽的错误又像是注定,所以唱着“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即便是偶然也要相遇。

中文的韵律之美如有意境,也算是不辜负古今人们的苦心经营了。

中国古诗词中那么多浩瀚的文化密语,等我们去发现去活用的。

曾如《木草纲目》里写到的——“让我来调个偏方,专治你媚外的内伤,已扎根千年的汉方,有别人不知道的力量。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用此三境说方文山也不为过,周杰伦说方文山小学毕业,写的词可以被学校收录为教材。

没错,他小学毕业,派送过广告,当过餐厅服务员,做过业务员,当过高尔夫球童。

可算是“望尽了天涯路”,就是这般艰辛,也让他确认了用文字讲好故事的理想。

汪曾祺说沈从文的文章是一个字一个字“雕”出来的,方文山也是如此。

年轻的时候,一边在工地上打工,一边自己写文字。

成名后,为写一首歌,还会把歌中的时代仔仔细细得研究一遍。

周杰伦有时抱怨方文山写词太慢,有时拖稿会有半年。

他也常说,周杰伦是天才型创作人,自己是下苦功的作词人。

也就是这般“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刻苦才成就了今天的方文山。

这般刻苦最终呈现在“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微妙上,这可能就是文山词于错落之感、流畅之情、意境之美中,呈现的中文韵律的魅力。

兴许,方文山算不得什么诗词大家。

可是,他把中文韵律之美融入在流行音乐中,唤醒一代人的文化记忆,唤起了青年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知力,这才是活的文化啊。

这些年,方文山还在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广上,汉服、诗词、汉字、书法……有人说这就是“炒冷饭”。

但他说,“我都有着一种小小的使命感,总觉得应该善用自己在流行音乐界工作多年所获得的一点媒体曝光度与发言权,来推广中国传统文化。

我的角色其实是最适合站在通俗的流行领域,去推广较为严谨传统的艺术文化,而我也正一直努力朝此方向进行。

”谢谢方文山,陪伴了我们这代人的成长。

谢谢方文山,给我们中文韵律之美的启蒙与教育。

也谢谢方文山,这么多年,一直坚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广。

十多年过去了,再提起方文山,心生敬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