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探讨
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及处理方法

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及处理方法
软土地基是指土质较为松软、含水量较高的土壤,具有一定的工程特
性和处理方法。
下面将从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和处理方法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可压缩性:软土地基具有较大的可压缩性,因为土壤颗粒间的相互
作用较弱,土壤中的空隙率较高,水分含量也较高,容易受到外界荷载的
压实。
2.强度低:软土地基的强度较低,属于不稳定土,容易发生流变变形
和液化等现象。
3.渗透性差:软土地基的渗透性较差,由于土壤颗粒之间的间隙较大,水分在土壤中的移动速度较慢。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1.排水处理:对于软土地基,排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可以采用表层
排水和深层排水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建设排水沟、排水管道等设施,将土
壤中的过剩水分排除,提高土壤的稳定性。
2.土体改良:通过加入改良剂,如石灰、水泥等,改变软土地基的物
理和化学性质,提高其抗压强度和稳定性。
3.加固和加筋:可以采用加筋土壤、挤密法、灰固法等方法加固软土
地基,增加土体的抗压强度和稳定性。
4.预压和加固:通过对软土地基施加预压荷载,使其产生初始压实度,减小土体的压缩性,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5.地下排水系统:在软土地基下设置地下排水系统,通过排水井、排
水管道等设施引导和控制地下水的流动,减小地基的液化风险。
综上所述,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包括可压缩性、强度低和渗透性差等,针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排水处理、土体改良、加固和加筋、预
压和加固以及地下排水系统等。
简述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及原理

简述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及原理软土地基指的是土质较松软、承载力较低的地基。
由于软土的特性,软土地基在工程建设中容易出现沉降、坍塌、液化等问题,给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因此,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成为了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加固处理和改良处理两种。
加固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而改良处理则是通过改变软土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使其具备较好的工程性质。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种处理方法的原理和常用的技术手段。
1. 加固处理:加固处理主要通过加固软土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使其能够承受工程荷载。
常用的加固处理方法有土方加固、排浆加固、土钉加固和地下连续墙等。
土方加固是指通过在软土地基上加铺一层较厚的填土层,形成一个较为坚硬的荷载传递层,以增加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
排浆加固则是通过人工或机械的方式将软土中的过多水分排除,降低软土的含水量,提高土体的密实度和强度。
土钉加固是一种常用的软土地基加固技术,它通过在软土地基中钻孔,然后在孔内灌注水泥浆,最后将钢筋或钢丝绳固定在孔中,形成一个稳定的土钉墙体。
地下连续墙则是在软土地基中挖掘连续的墙体,以增加土体的整体稳定性。
2. 改良处理:改良处理是通过改变软土地基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使其具备较好的工程性质。
常用的改良处理方法有固结预压、土壤改良剂和桩基处理等。
固结预压是指通过施加较大的垂直加载荷载,使软土地基发生固结和压实,从而增加土体的密实度和强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软土地基厚度较大、承载力较低的情况。
土壤改良剂是一种将化学改良剂加入软土中,通过与土体中的颗粒发生化学反应,使颗粒之间产生胶结作用,从而提高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常用的土壤改良剂有石灰、水泥、粉煤灰等。
桩基处理是一种常用的软土地基改良方法,它通过在软土地基中打入桩体,增加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用的桩基处理方法有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和静力压桩等。
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其核心原理都是通过增加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或者改变土体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使其满足工程的要求。
地表下浅层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

地表下浅层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地表下浅层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换填垫层法:将基础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松散土、软土全部或部分挖除,回填
以强度较大、压缩性较低的砂、碎石、素土、灰土、粉煤灰、高炉干渣等材料,并分层夯实达到符合要求的人工地基。
这种方法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尤其适用于松散素填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季节性冻土、淤泥、淤泥质土等高压缩性软弱土层及暗沟、暗塘等。
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量、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防止持力层的冻胀以及减少或消除土的胀缩性。
2.抛石挤淤法:通过在流塑状的高灵敏度的淤泥中抛入较大的片石、块石,靠外
力强行挤出淤泥,以此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量,提高土体的稳定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常年积水的洼地以及排水困难且较厚的软土区域。
3.浅层改良:采用各种浅层处理措施对地基表层进行加固,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
力和减少沉降。
常见的浅层改良方法包括:强夯法、预压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减少地基沉降,防止不均匀沉降的产生。
4.爆炸挤淤:通过爆炸产生的高能量将软土和淤泥挤出,同时向挤出的空隙中填
入砂石等材料,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减小沉降。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面积积水的软土地基处理。
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因此在实际应用时,需要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建筑物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的方法进行处理。
滨海路基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探讨

2 、滨海软基处理 方式
软土地基 加固就 是将低承 载力和大 压缩 性的原状土 加固到足 以承担地 基所需 的强度 和 工后沉 降要求 。根据滨海地 区地质特 征和 工程特 点,通常选取 以下方式 ( 1 ) 排水 固 结 法 排 水 固结法包括砂 垫层预 压、塑料排 水 板 或袋装砂 井预压 、真空联合 堆载预压 ,常 与轻质路堤 、加筋 路堤 、反压 护道等配合 使 用 。其原理 是指软 弱土地基在 荷载作用 下, 土中孔 隙水 慢慢排 出,孔 隙体 积不断减 小, 地基 发生 固结变形 ,同时随着超 静孔 隙水 压 力的逐渐 消散,土 的有效应力 增加 ,地基 强 度逐 步增长 。其主要特 点是理 论成熟 ,施 工 简单 ,费用低 。 ( 2 ) 堆载 预压 法 本 方法是 在工程建 设之前用 大于或等 于 设计 荷载 的填土荷载 ,促使地 基提前 固结沉 降以提高地 基的强度 ,减少工 后沉降 。当强 度指 标达 到设计要求 时 ,卸去 荷载 ,修筑 路 面 。施工填筑 时宜采用 分层分 级施加荷载 , 以控 制加载速 率 ,避 免地基发 生剪切破坏 , 上接第 8 6页 染料 敏化 太 阳 电池 主要是模 仿光合 作用 原 理 , 研 制 出 来的一种 新型太 阳电池 。常 用 光敏 染料有 金 属配合物 染料敏 化剂和纯有 机 染料敏 化剂 。 如吡啶钉类 染料 、吲哚类 、香 豆素 类 、胡萝 素类 、酞菁类 、卟啉类等 。 当染料 吸收太 阳光时 ,电子从基 态跃迁到激 发态 。 由于 只 有单层染 料分子 吸附在半导 体 纳米 晶表面 , 几乎所有 染料激发 态上 的电子 可 以有 效地注 入到半导 体导带 中,而空穴 则 留在 染 料 中 。 电子 随后 扩散至 导电基底 ,经 外 电路 转移至 对电极 。氧 化态 的染料被还 原 态 的电解质还 原,氧化态 的 电解 质在对 电极 接受 电子被还 原,从而完 成 了电子 的整个输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浅析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浅析
软土地基是指土质松软、容易变形和强度较低的地基,对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为了保证工程的安全和稳定,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有很多种,下
面对常用的几种进行浅析。
1.预压法处理:预压法是将大重物放在地表压实软土地基,通过压实作用使软土发生
塑性挤压变形,从而增加软土地基的密实度和抗剪强度。
预压法处理软土地基的优点是施
工简单、经济实用,不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和施工设备。
但是预压法处理软土地基需要较长
的时间,且预压区域较大,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2.加固法处理:加固法是通过加固材料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常用的加固材料有灰浆、水泥、砂浆等。
加固法处理软土地基的优点是加固效果好、施工周期短,适用于某些对时
间要求较高的工程。
但是加固法处理软土地基需要大量的加固材料,成本较高且对材料质
量要求严格。
3.换填法处理:换填法是将软土地基挖掉,然后填充上较高强度和稳定性的土石材料,通过改变地基的土质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来处理软土地基。
换填法处理软土地基的优点是
可以彻底解决软土地基的问题,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但是该方法施工量大,成本高且对
环境的影响较大。
道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探讨

内可 解决 :① 软土 地基 的沉 降 问题 :地基 在加 载预 压 期 间 ,基 本 完 成 沉 降 ,避 免 结 构软 土地 基 的处 理原 则 -
对 于新 建 工 程 ,原 则 上 首 先 应 考 虑 利 用 天 然 地 基 ,对于 淤 泥和 淤泥 质 土 ,应 利用 其 上覆 较 好 土层 作 为地 基持 力层 ,当上 覆 土层 较 薄 ,应 注 意避 免施 工 时
和性 能稳定 的工业 废 料 ,若 均 匀性 和 密实 度 较好 ,则 可利用其 作 为地 基 。
的软 弱黏 性 土 中 ,形 成 大 直径 的密 实砂 桩 ,在 起 到排 水 固结 作 用 之 外 ,还起 到 桩 的作 用 ,形 成 复 合 地 基 ,
若地基软弱不能满 足工程要求 ,则需进行处理 。
降至 允许 范 围 内 。
() 降 低土 的渗 透性 ,防止 或 减 少水 的渗漏 ,避 3 免渗 流造 成地 基破 坏 。
() 改 善土 的动力 性 能 、防止 地 基产 生震 陷变形 4 或 因土 的震动 液化 而丧 失 稳定性 。 () 消 除或 减少 土 的沉 陷性 或胀 缩 性 引起 的地基 5 变形 ,避 免构 造物 破坏 或影 响其 正 常使用 。
物 ( 基 、桥 涵 等 构 造 物 ) 出 现 下沉 、裂 缝 甚 至破 坏 。本 文 对 道 路 软 土 地 基 引 起 的工 程 问题 、处 理 原 则 及 处 理 方 法 进 行 路 了探 讨 。 关 键 词 :软 土 地 基 ;处 理原 则及 方 法 ;道 路
1 软 土 的定 义
压缩性高 、透水性小 的黏质土统称为软土。
在公路 行 业对 软 土 的定 义 为 :天 然 含水 量 高 、孔 隙 比大 、压缩 性 高 、抗 剪强 度低 的细 粒 土 。具 体定 义
软土地基常见五种处理方案

软土地基常见五种处理方案软土地基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地基问题之一。
软土地基的特点是承载力低、变形大、稳定性差,给建筑物带来很大的风险。
为了解决软土地基的问题,通常采用以下五种处理方案:1. 增加地基承载力通过加固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可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常用的方法有预压法、振冲法和挤浆法。
预压法通过施加重载荷,使软土地基产生固结压缩,增加其承载力。
振冲法和挤浆法是通过将水泥悬浆注入软土中,使其固化成坚硬的土层,增加承载力。
2. 提高地基排水性能软土地基的排水性能较差,容易引发地基液化现象。
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可以采取排水处理措施。
常见的方法包括安装排水管道、加装砂砾层和埋设排水井。
这些措施能够加快软土地基中水分的排泄,减轻地基液化风险。
3. 引入加固材料通过引入加固材料,可以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和强度。
常用的加固材料包括钢板桩、钢丝绳、土工合成材料等。
这些材料能够增加地基的抗剪和抗拉能力,减小地基变形。
4. 沉桩加固沉桩加固是一种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通过将桩体沉入地下,形成承载桩基,使地基产生悬浮效应,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沉桩方法包括预制桩、灌注桩和静载试验等。
5. 土体改良土体改良是通过改变软土地基自身的物理性质,提高其工程性能。
常见的土体改良方法有夯实法、冲击法和水泥混凝土搅拌桩法。
夯实法通过使用夯实机械对软土进行挤实,提高其密实度和承载力。
冲击法和水泥混凝土搅拌桩法则是通过将水泥掺入软土中进行冲击或搅拌,使其产生固化反应,增强地基的稳定性。
总之,软土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结合地基的地质条件、工程要求和经济性考虑,选择最适合的处理方法,确保地基的安全和稳定。
探讨道路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工 程科 技 III
陈 远 忠
探讨 道路软 土地基 的处理 方法
( 华县 华 城 建 筑 工程 公 司 , 东 五 华 54 0) 五 广 作 实践 。 介绍 了软土地基 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 : 道路漱 土地基; 处理方法
引言 般砂井低廉 ,且不会因施工操作上 的误差或 的过程 中注意一定要 用推土机把石块压实 , 不 近 年来 , 随着改革 开放的逐 步深化和社会 地基发生水平和垂直变形而w 其连续性 。 x/ lo  ̄, - 能 出现软弹现象 。然后再填筑土方 。 主义市场经济 的蓬勃发展 , 国道路建设 的规 我 24排水砂垫层 :排水砂垫层是 在路堤底 . 3 . 3盲沟。就 是在要处理 的路段 根据要处 模 日益扩大 , 难度不断提高 , 道路 建设对软土处 部地面上铺设一层较薄的砂层 。将水从砂层 中 理 的路段的长度 , 在横向或纵 向挖盲沟 , 盲沟通 治 握出了更高 的要求。为了满 足道路工程建设 排 出去 。最大有效处理深度, 路堤极限高 2倍。 常用渗水性大孔隙填料或片石砌筑而成 。也可 的需要 , 国引进 、 我 发展 了多种软土处理技 术 , 2 . 5土工织物铺垫 :在软土地基 表层铺设 以填人不 同级配 的石块起到捧水 的功能 。注意 积 累了—定的经验 , 同时也还存在—些问题 。 本 层或多层土工织物 , 以t 4 路堤填筑后的 盲沟的出 口 可  ̄ , c- 要与排水沟连接 。以便把路基中的 文根据 几年来亲 自 与软土地基处理 的经验 , 地基不均匀沉降 , 参 又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 水 排 出 路 基 。 谈谈对软土燧 处理的几 点体会 。 同时也不影响排水。对 于淤泥之类高含水量的 3 排水砂垫层 。排水砂垫 层是 在路堤底 . 4 l 问题的提 出 超软弱地基,在采用砂井及其他深层加 固法之 部地面 铺设一层砂层 , 作用是在软土顶面增 所谓软土 , 从广义上讲 , 就是强度低 、 压缩 前 , 2 -2织物铺垫可作为前期处理 , t1 以提高簏工 加—个捧水面 ,在填土的过程 中,荷载逐渐增 性高的软弱土层 。 在软土地基上修筑路基 。 若不 的可能性。 加 ,促使软土地基捧水固结渗 出的永就可以从 加处理 。 往往会发生路基失稳或过量沉陷 , 导致 2 预压: . 6 在软土地基上修筑路堤 , 如果工 砂垫层 中排走 。 为确保砂垫层能通畅捧水 , 要采 道路破坏或不能正常使用 。 习惯上常把淤泥 、 淤 期不紧 , 可以先填筑一部分或全部 , 使地基经过 用渗水 性 良好 的材料 。砂垫层 一般 的厚度 为 泥质土 、 软粘性土总称为软土。 软土的特 性主要 段时同固结沉降 , 然后再填足和铺筑路面。 最 06~1 . . 。为了保证砂垫层的渗水作用 , 0米 在砂 表 现为天 然含水 率高 、孔隙 比大 。含水量 在 大有效处理深度 3 米 。 o 垫层上应该填一层粘性土封住水不让水返 £路 3% ~ 2 4 7 %之间 , 孔晾 比在 1 —1 之 间 , . . 0 9 饱和 2 挤实砂( 碎石) : 桩 挤实砂桩是 以冲击或 基 。 在路基两德要修好排水沟 , 通过砂垫层渗出 度—般大于 9 %, 限一般为 3 %一 0 塑性 震动的方法强力将砂、石等材料挤入软土地基 的水通过排水沟排出路基外, 5 液 5 6 %。 保持路基的稳定 。 指数为 l 3—3 。 0 我国软土多分布在江河葛 海等 中, & 形成较大的密实柱体, 提高软土地基的整体 3 . 5石灰浅坑法。由于粘性土含水量影响。 弹簧土” 松软现象。一般较轻 处。 但也在丘陵低洼和山区谷地赋存 。 由于其成 抗剪强度 , 减少沉降。 最大有效处理深 度 2 米。 施工中经常出现 “ O 因类 型不同 , 厚度不 一, 性质各异 , 因此不 能一 2 旋 喷桩 : . 8 利用工程钻机 , 将旋 喷注浆 管 的可以采用挖土晒干 ,敲碎 回填的方法 : “ 石灰 律对待 , 首先应查明各地区特点和地质 、 土质条 置人预定的地 基加固深 度, 通过钻 扦旋转 , 徐徐 浅坑法” 可以用于各种不同面积 的路段(l I 意 { 滤 芄 件, 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 对策 ,作出合理的处 上升 , 将预先配制好的浆液 , 以一定的压力从喷 大丽积可以使用 , 小面积也可以使用) 。具体做 理。 嘴 喷出, 冲击 土体 , 土和浆 液搅拌成混合体 , 法是 : 4 使 挖 o一5 e 方 形或 圆形 , 0r a 深一 般 l m上 过去在一般道路通过软土地 区 。 由于线路 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人工地基 。最大有效处理 下 的坑 , 清除坑 内的渗水 ( 最好挖好 坑后 。 二 第 天清除渗水)放人深为坑深 l 的生石灰 , , 即可 等级标 准不高 , 路基 宽度 窄、 纵坡要求不严 。 且 深 度 2 米 。 O 2 生石灰桩 : . 9 用生石灰碎块 置于桩孔 中 回填碾压。坑 的行距和坑距在轻度弹簧路段为 多低路堤 , 故对路基大部分地段处理工程少 , 仅 对桥头高路堤部位重视些 。软土结构在大交通 形成桩体 , 称为生石灰桩 。最大有效处理深度 5—6 在严重弹簧路段 为 3—4 m, m。 O米 结束语 量、 重载车辆 的作用下 , 路基容易产生侧 向膨胀 2 。 软土地基有极 大的危 害性 , 不处理或 如果 挤 出滑动 , 基底沉降现象也严重 , 了增强压密 为 21 换 土 : .O 采用人工或机械挖 除路堤下全 稳定力度 和较短时间达到最终沉 降,消除侧 向 部软土 , 换填强度较高的粘性土或砂 、 、 砾 卵石 、 处理不当 , 就会造成地基失稳 。 使构造物沉降过 滑动位移 , 以免路堤向两侧 膨胀挤 出, 确保路基 片石等渗水性材料 。最大有效处理深度 3米。 大或不均匀沉 降 , 对构造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危 21 .l反压护道 : 反压护道是在路 堤两侧填 害,本文以上介绍的只是工地 常用 的几种处理 及其外侧建筑物或其他农田、虾池 、鱼塘 的安 全。 因此磐须对软基进行处理 。 筑一定宽度和一定高度的护道 。它利用力学平 软土地基的方法 ,具体施工还要根据工地的实 2 衡 以保持路基 的稳定 。 际情况来选用 , 有时几种方法可以交替或一起 当路堤经稳 定验算 或沉降计 算不 能满足 3施工现场常用处理软土路基方法 使用 。 在施 工中经常碰到 的情况 多数不 是软土 设计要求时 , 必须对软土地基进行加 固。 固的 加 方法很多 , 用的方法有 : 常 地基 ,因为如果有软土地基一般情况在设计时 提 多 21 . 塑料排水板 :塑料排水板是 带有孔道 应 该 根 据 地 质 资料 , 出 处 理方 法 。 数情 况 是 的板状物体 , 插入土 中形成竖向排水通道 。 因其 有局部地段地质情况和原来设计不同 ,出现 局 施 工简单 、 快捷 , 应用较为广泛 。 部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 ,或者 由于局部 原有排水 系统不畅 , 原有地基 22砂井 :砂井是利用各种 打桩机具击人 地段含 水量过大( . 钢管 , 或用 高压射水 、 爆破等方法在地基 中获得 土质渗水性不好) 造成地基软弹( , 翻浆 弹簧土地 。根据 出现的这些情况一般常用的方法主要 按 一定规 律排列 的孔眼并灌人 中、粗砂形成砂 段 ) 柱。由于这种砂井在饱和软粘土中起排水通道 有 : 31 . 换填。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 这种方法最 的作用 , 又称排水砂井。砂井顶面应铺设垫层 , 以构成完整 的地基排水系统。砂 井适用 于软 土 大有效处理深度 3 。采用人工或机械 挖除路 米 层 厚度大 于 5 m时。 堤下全部软 土,换填强度较高 的粘 性土或砂 、 卵石 、 片石等渗水性材料。换填的深度要 根 23 .袋装砂井 :井经对 固结 时间的影响没 砾、 有井距那 样敏感 。 一般砂井如果井经太小 , 但 既 据 承 载力 确 定 。 3 抛石填筑 。就是在有软土或 弹簧土以 . 2 无法施工 , 也无法 防止因地基变形 而断开失效 。 因此 , 现在 广泛 采 用 网状 织 物 袋装 砂 井 , 直径 及有积水 的路段 填石头 ,填石的高度以露出要 其 或积水) 高度 为宜 。 在填石 仅 8r 左 右 , e a 比一般砂井要 省 得 多 , 造价 比 处理的路 毁原有 七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探讨
摘要:围垦工程因其地基的特点,使工程达到稳定平衡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有效地排除淤泥质粘土中的水分就会大大加快沉降稳定的速度,从而加快施工进度,本文探讨了围垦工程中两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关键词:软地基土工栅格固结法
1 土工格栅
用土工格栅处理软弱劣质地基,主要是利用土工格栅表面与土的摩擦作用、土对土工格栅能加大土体被动阻抗作用、土工格栅孔眼对土的锁定作用以及加筋补强作用,约束土体向侧向移动和下沉,使得在松软的地基上修建构筑物时,能有效地阻止土体的位移、下沉、滑坍,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土工格栅是采用聚乙烯材料经过连续挤压而成,有较强的抗拉力、抗刺破力、抗顶破力的性能,在温差变化中,能保持尺寸稳定,不会胀缩,不会分解,并有很强的防腐蚀和抗化学侵蚀的能力。
土工格栅主要有加强、隔离、过滤、保水、排水、覆盖、约束等作用。
(1)加强作用。
由于土工格栅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张拉模量,能将荷载、应力均匀地扩散到较大的面积范围,从而减小作用于软土地基上的荷载压应力,起到加强路基强度的作用。
(2)隔离作用。
在土工材料中,如果混入其它材料,其工程性质就会受到影响,用土工格栅将其包裹就能有效地防止两种材料的相互混入.在软弱土基上铺设土工织物,可防止填土混入软弱土基中,同时土工格栅的抗拉力使荷载重新分布而提高土基承载力。
(3)排水作用。
土工格栅能让水分通过,起到缓慢聚水并将水沿土工格栅迅速排走的目的,在多雨地区可以利用沥青乳液与土工格栅组成不透水层,可以防止雨水对中期路面结构的侵蚀。
(4)约束作用。
用土工格栅将石灰、粉煤灰隔离层包裹对二灰层起到了很好的约束作用,减小垂直荷载对土基的作用,使土基强度大大提高。
土工格栅施工工艺:土工格栅不宜直接铺设于原土基表面,因此软基处理是在软基表面设置了30cm的钢渣承托层。
在横向形成1.5%~2.0%的路拱横坡,然后在平好的路拱层面上,按路基底宽全断面铺设,将格栅强度高的方面置于垂直于道路中心线方向,格栅采用绑扎法,每隔10~15cm应有一个绑扎点,搭接长度10cm,在受力方向搭接至少应有两个绑扎点。
土工格栅铺设后,由两端向中间同时填筑二灰隔离层,厚40cm,分两层压实。
然后回折土工格栅包二灰层,以保证格栅受力,增加接触面积。
在土工格栅铺好后,为避免日光的曝晒,必须立即在其上修筑路基。
同时应保证土工格栅不要因机械等施工时受到损坏,降低使用效果。
2 塑料排水板——排水固结法
围垦工程因其地基的特点,使工程达到稳定平衡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有效地排除淤泥质粘土中的水分就会大大加快沉降稳定的速度,从而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
目前已有围垦面积大、投资比较大的项目参照高速公路软基处理的经验,采用插打塑料排水板进行基础处理,加速排除大堤影响范围内的堤基土壤中的水分,加快堤身沉降和大堤稳定周期,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1)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
在软土地基上填土时,软土地基在荷载的作用下失去了原有的平衡,饱和软粘土随着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地基就会产生排水固结,同时孔隙比会减小,从而抗剪强度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同时由于排水固结和剪切变形,地基会产生很大的沉降,甚至由于强度不足而产生破坏。
对于工期不紧的工程,常采用分级加载预压的方法,使地基强度的增长能适应附加荷载的增加。
由于土体固结排水所需的时间和渗透路径长度的平方成正比,在地基中设置连通的排水体可以大大缩短预压固结所需的时间,因此通常在预压时先在地基中设置塑料排水板之类的排水体,然后分级加载预压,我们将这种方法称为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是由排水系统和加载系统两部分组成的,这两个部分
缺一不可,只有排水系统而无加载系统,孔隙水压力不能自动排出,因而地基就得不到加固;反之,如果只有加载系统而无排水系统,排水距离不能缩短,就不能在预压期尽快地提高地基强度,因此,在排水加压设计中,必须把排水系统和加载系统联起来考虑。
(2)塑料排水板的使用。
最早的排水固结法采用砂井作为排水通道,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在软基处理过程中,又出现了一种代替袋装砂井的新材料,即塑料排水板。
它是由维格在1971年提出来的一种竖向排水新型材料,由聚氯烯制成透水芯带,外套无纺滤布制成。
与袋装砂井相比,塑料排水板方案的投资相对比较省,最大处理深度可达-40m,且可大大减少海堤工后沉降量,避免由于运行期不均匀沉降导致工程缺陷,因此近年海堤建设中大量采用塑料排水板地基加固技术。
塑料排水板的打设顺序:定位;将排水板通过导管从管靴穿出;将排水板与桩尖连接贴紧管靴并对准桩位;插入排水板;拔管剪断排水板等。
施工中应注意:①选择合适的打设机械和锚靴;②排水板滤水膜在转盘和打设过程中应避免损坏;③锚靴要与排水板连接好,与套管扣紧,防止淤泥进入带芯堵塞输水管,影响排水效果;④严格控制间距和深度,打设机上设有进尺标志,控制排水板打设深度,排水板拔起2m以上者应补打,地面上每个井位应有明显标志;⑤排水板需接长时,为减少带
与导管阻力,应采用滤水膜内平搭接的连接方法,为保证输水畅通并有足够的搭接强度,搭接长度需在200mm以上;⑥排水板施工完毕验收后,按要求埋入砂层。
参考文献
[1]杨嘉伟,孙东茹.灌浆加固法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探讨.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
[2]孙运兵.如何控制桥梁和涵洞软地基基础施工质量.价值工程,2010,9.
[3]王智文.土工织物在处理软地基及台背路基中的应用.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