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式插花艺术简介

合集下载

第5次课 东方式艺术插花和常见礼仪插花的插制

第5次课  东方式艺术插花和常见礼仪插花的插制

三)篮花 1. 插制要点:A. 精选花材 B. 铺垫防水材料 C.注 插制要点: 精选花材; 铺垫防水材料; 注 意篮把的作用. 意篮把的作用 2. 插制方法与步骤:
• • • • • 1)铺设防漏水物、固定花泥; )铺设防漏水物、固定花泥; 2)插入造型的骨架枝(主枝); )插入造型的骨架枝(主枝); 3)插入焦点花; )插入焦点花; 4)插各骨架枝的辅枝、衬叶和填充花材; )插各骨架枝的辅枝、衬叶和填充花材; 5)整体修饰 )
五)缸花
选好花材; 固定花材 固定花材; 缸口 1. 插制要点:A.选好花材; B.固定花材; C.缸口 插制要点: 选好花材 干净。 干净。 2.插制方法与步骤: 1)在缸内固定花泥和撒; 2-5)同前 插制方法与步骤: )在缸内固定花泥和撒; ) 插制方法与步骤
述蓝花。 述蓝花。
六)筒花
1. 插制要点:A. 注意筒的稳定性与配重;B. 造型 插制要点: 注意筒的稳定性与配重; 的确定; 花材的固定。 的确定;C. 花材的固定。 2. 插制方法与步骤: 1)筒底的配重,筒口做撒;2-5)同 插制方法与步骤: )筒底的配重,筒口做撒; )
插制要点
1. 一切花材的整形、修剪都以顺其自然生长之势为 佳,不刻意造作,整形不露人工痕迹为宜,充分 展现花材的原有形姿之美; 2. 无论是局部花材的组合或整体造型的布局都要表 现出参差天热之美,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成” 的艺术效果。
二、中国传统式插花的表现技巧 (一)符合植物生长规律
插花时,以花器视作大地,各枝条的基部插口应集中靠拢, 插花时,以花器视作大地,各枝条的基部插口应集中靠拢, 有如花器中抽出一棵植株茁壮成长。 有如花器中抽出一棵植株茁壮成长。 1.起把紧,上散下聚 .起把紧,

东方式插花的要点

东方式插花的要点

04
东方插花的文化内涵
寓意与象征
寓意吉祥
东方插花常常借助花卉的寓意表达祝福和吉祥,如牡丹寓意富贵,莲花寓意纯洁,松柏寓意长寿。
象征吉祥
除了寓意,东方插花还通过不同花卉的色彩、形态等特征赋予其吉祥的象征意义,如红色的玫瑰象征 热情,绿色的竹叶象征坚韧。
意境的营造与表达
追求意境
东方插花注重花艺与环境的和谐,通过花卉与容器的搭配、花枝的造型和布局等手段,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
特点
东方式插花注重花材的自然美, 强调“三枝、五叶”的构图原则 ,以及追求“诗、书、画”的意 境融合。
历史与发展
历史
东方插花起源于中国,早在唐朝时期 就有插花艺术的记载。日本和韩国在 吸收了中国插花艺术的基础上,发展 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插花艺术。
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东方插花逐渐在世 界范围内受到关注和喜爱,各种东方 插花比赛和展览也越来越多。
容器的选择与布局
容器材质
常见的容器材质有陶瓷、 玻璃、金属等,不同材质 的容器适合不同的花材和 氛围。
容器形状
根据插花的类型和场合, 选择适合的容器形状,如 圆形、方形、长方形、心 形等。
布局技巧
利用容器的布局,通过花 材的高低错落、层次分明 、色彩和谐等手法,营造 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色彩搭配与主题设计
东方插花的主要流派
中国插花
中国插花以自然景观和人 文意境为表现主题,追求 “自然、和谐、意境”的
统一。
日本插花
日本插花注重简洁、优雅 和禅意,以“三枝、五叶 ”为基础构图原则,强调 “静、雅、融”的意境。
韩国插花
韩国插花注重花材的选择 和搭配,以“线条、比例 、色彩”为基础构图原则 ,强调“清、幽、雅”的

3东方式插花艺术

3东方式插花艺术

花绘画作品中,仍可找到她的足迹,从中我们可领略到东方 式插花艺术高超的技艺和辉煌的成就。为了进一步继承和宏
扬东方式插花,以下从分类的角度来分析、认识与理解东方 式插花艺术。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主要类别
• 从不同的社会阶层分 • 宫廷插花 • 民间插花 • 人文插花 • 寺庙插花
宫廷插花
• 体量较大、色彩艳丽;结构丰硕、枝叶繁茂。以显示达官之 显贵,财源之富足。
“圣”洁之尊
• 艺术是神圣的,艺术创作亦是神圣的,东方人认为花卉是神 圣的,以一种崇高的心情去对待她,以花悟道、修身养性,
使插花也有一种神圣感,讲求“心正花正”,进而“花正心正”。 以自然之美来正人之心态,来怡情娱趣,这是真正的艺术境 界。
东方式插花的分类
• 东方式插花艺术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在人类的文化历史进 程中留了浩如烟海的插花艺术作品。仅从我国古代留下的插
器中央。
倾斜型
• 倾斜型将主要花枝向外倾斜插入容器中,利用一些自然弯曲或倾斜生 长的枝条,表现其生动活泼、富有动态的美感。宜平视观赏。总体轮 廓应呈倾斜的长方形,即横向尺寸大于高度,才能显示出倾斜之美。
下垂型
• 下垂型将主要花枝向下悬垂插入容器中,多利用蔓性、半蔓性以及花 枝柔韧易弯曲的植物,表现其修长飘逸、弯曲流畅的线条美,画面生 动而富装饰性。一般陈设在高处或几架上,仰视观赏为宜。总体轮廓 应呈下斜的长方形,瓶口上部不宜插得太高。
人文之“善”
• 中国文化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而儒家美学思想是以“善”为宗旨,所 以中国人的审美观也以“善”为核心,在这种文化思想的指导下,对花 卉也赋予了美好的象征含义,让花卉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美丽使 者。用象征、寓意、谐音的技巧,营造一种含蓄和谐的氛围,以借花 明志、对花舒怀,并给作品赋予某种命题,使作品展现一种特定的意 境,这是传统东方插花所特有的风格。

东方式插花艺术

东方式插花艺术

上一页
返回
第二节 东方式插花艺术造型设计的要求
• 一、符合植物自然生长规律
• 符合植物自然生长规律是自然式插花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特征。作品的 统一整体效果也以此为依据。创作中要考虑草木花卉生长的自然形态 。
• 1. 起把紧,上散下聚 • 2. 表现花材的自然美 • 3. 花型符合植物的自然形态 • 4. 光源一致性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东方式插花艺术造型设计的要求
• 二、借鉴同类艺术创作的艺术手法
• 插花艺术是集造型美、色彩美、内涵美、意境美为一体的有生命力的 艺术品,传统的中国插花艺术理论是借鉴中国国画的画理与书法的结 构综合发展而生,故诸如开合、起伏、刚柔、虚实、藏露、层次等多 变的创作手法,亦是插花艺术创作的根源。
• (1)崇尚自然、师法自然而高于自然。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东方式插花艺术的风格特点
• (2)天人合一、追求意韵,讲究诗情画意,注重构思和意境美的创设。 • (3)注重花枝的姿态与神韵,造型重视线条,尤其善用木本花枝线
条进行造型,追求花材个体的线条美。 • (4)用花量较少,色彩清新淡雅。 • (5)采用不对称式自然构图形式,均衡、活泼多变。 • (6)强调花材的寓意。 • (7)强调象征意义和季节特色的表现。 • (8)注重画面的完整统一并与环境和谐,讲求诗、书、画、印与花
• (2)长度:应是第二主枝的1/2或3/4。 • 从枝是陪衬和烘托各主枝的枝条,其长度应比它所陪衬的枝条短,辅
插于各个主枝的周围,数量根据需要而定,能获得效果即可。一般选 用与主枝相同的花材,若三主枝都选择了木本的花材,则辅助枝应选 草本花材。各枝条的相互位置和插枝角度不同,则花型就有所不同, 可以变换出许多花型,增加作品的变化性。

五_东方传统插花艺术

五_东方传统插花艺术
一、符合植物自然生长规律
1.起把紧:插花时,各枝条的基部插口应集中靠拢。
2.表现花材自然美
横斜疏影
挺拔刚劲
3.花型也符合植物自然形态。
二、借鉴同类艺术创作的艺术手法
(一)重视线条的应用

常用木本枝条作为主 要花材,表现不同的 外延美与内涵美,使 作品更富于艺术表现 力。 常用的枝材有银芽柳、 梅、玉兰、竹枝。

第三主枝作用是使花型得以均衡。可取同一花材,也
可另取其他花材。它的长度应是第二主枝的1/2或3/ 4。
二、东方式常见基本花型
1.直立型


第一主枝直立向上插入容器中,表现植株直立生长 的状态。 总体轮廓要保持高大于宽,呈直立的长方形状。
0 15 ° °
左前 45°
右前 75°
直立式插花构图
直立式


宋代篮花
引自王莲英、秦魁杰主编《中国传统插花艺术》
第五节
一、立华
日本传统插花的主要花型
立华是由佛前供花演变而来的,意为竖立 着的花,具有超凡脱俗、严肃华贵的气质和造 型。

立华
引自蔡俊清编 著《插花技艺》

第五届上海国 际插花艺术展
二、生花
生花意即生长着的花。 花型固定于三角形的构成,强调弯曲的技巧, 以天、地、人三主枝来表现,称为副、体、真。 三主枝的长短关系,取七、五、三的比例关系。

“真善美圣”的特点,决定了东方人插花多采用
写实、写意结合的手法。
二、东方式插花特点 1.用花:使用鲜花不求繁多,以木本花材为主, 造型常运用青枝绿叶来勾线,衬托。
常用花材:松柏、迎春、银柳、梅花、八角金盘、棕榈、 肾蕨
2 .形式:追求线条构图,崇尚自然,简洁清新, 虽由人作,宛自天成。 确定了三主枝构成不等边三角形的定位方法,高

东方式插花中,插花欣赏讲究“三位一体”

东方式插花中,插花欣赏讲究“三位一体”

东方式插花中,插花欣赏讲究“三位一体”
摘要:
I.引言
- 介绍东方式插花
- 阐述插花欣赏讲究“三位一体”
II.东方式插花的艺术特点
- 重视线条与造型的灵动美感
- 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
III.插花欣赏讲究“三位一体”
- 主花、宾花和使枝的关系
- 表达东方人的哲学思想
IV.东西方插花差异
- 西方插花追求几何造型
- 东方插花更重视线条与造型的灵动美感
V.结论
- 总结东方式插花的特点和欣赏方法
正文:
东方式插花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艺术形式,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

在东方式插花中,插花欣赏讲究“三位一体”,即主花、宾花和使枝之间的关系。

这种插花方式不仅具有装饰效果,而且能够表达东方人的哲学思想。

东方式插花的艺术特点在于重视线条与造型的灵动美感。

与西方插花追求
几何造型不同,东方插花更注重表现自然美和意境。

通过线条的运用,使枝的搭配以及花卉的选择,创造出富有诗意和哲理的插花作品。

在东方式插花中,主花、宾花和使枝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主花是插花作品的核心,宾花起衬托主花的作用,使枝则连接主花和宾花,使整个插花作品更加和谐统一。

这种关系体现了东方人“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同时也展现了花卉之美和自然之美。

总的来说,东方式插花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审美观念,在世界插花艺术中独树一帜。

东方式插花中,插花欣赏讲究“三位一体”

东方式插花中,插花欣赏讲究“三位一体”

东方式插花中,插花欣赏讲究“三位一体”
摘要:
1.东方式插花的特点
2.东方式插花的艺术价值
3.东方式插花与西方式插花的区别
4.东方式插花的应用场景
5.东方式插花的发展与传承
正文:
东方式插花,源于中国和日本,是一种独特的插花艺术形式。

其特点是重视思想内涵的表达,追求线条美和自然构图,以及注重花材的人格化意义。

在东方式插花中,插花欣赏讲究“三位一体”,即插花作品中的花、容器和环境三个要素要和谐统一。

东方式插花的艺术价值在于通过线条和造型的灵动美感,抒发情感,表达意境,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在构图上,东方式插花崇尚自然,采用不对称式构图法则,讲究画意。

布局上要求主次分明,虚实相同,俯仰相应,顾盼相互。

与西方式插花相比,东方式插花更注重线条与造型的灵动美感,而西方式插花则追求几何造型。

两者在插花艺术上有着本质的区别。

东方式插花重视花材的自然姿态,而西方式插花则更注重花材的几何形状。

在色彩上,东方式插花注重深浅搭配,而西方式插花则多以鲜艳的色彩为主。

东方式插花适用于各种场合,如家居装饰、节日庆典、礼品赠送等。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种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美感的
插花艺术。

学习和传承东方式插花,不仅能提高个人的审美能力,还能弘扬传统文化。

总之,东方式插花作为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插花艺术形式,其艺术价值和应用场景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东方式插花艺术

东方式插花艺术

直立式
直立式: 使枝必须直立向上插入容器内客枝和主枝可
以随意在使枝的两侧并与使枝相互协调呼应, 开张角度不宜超过30度。共同构成一幅端庄稳 健的造型,以表现生机勃勃的阳刚之气。
∆:使枝 〇 :客枝 :主枝
直立式构图欣赏:
倾斜式
倾斜式: 使枝必须倾斜(30°~60°之间)插入容器内,客枝 与主枝可任意插在使枝两侧或同一侧,但必须保持 稳定,均衡,不可倾倒,保持三大主枝间有机的协 调关系,然后依据构图需要在立体骨架中逐步插入 辅枝,完善造型。以木本花枝最能表现出流畅,动 感线条美与活泼自然的动态美。
6、枝脚需出水面一把手为宜,水量约 为碗器的八分满。 7、因碗器多为尖底侈口,故以极点插 为正宗。碗器可大至盛汤之大碗,小至 吃饭喝茶的小碗均可做为花器。
(二)碗花 ——主使插
平面图:
正面图:
侧面图:
1、∆枝长7(直径+高=5,加上5乘以2/5), ∆应呈三层,插于后方,往东北或西北 走向。 2、向南偏西,长度为3. 3、T枝可增加,以加强作品之深度和广度,其中可以一枝占隅。 4、枝脚高度约一把手。 5、可有一枝T枝,约为什5插于中间位置,以衔接∆与间之媒介。
——
碗花比例量法
碗花比例古典以碗高加半径为五。 现代比例是以碗高加直径为五。 五为心的长度,使枝长度可十、 九、八、七等不同。
(一)碗花——主从插(或主副插)
平面图:
正面图:
侧面图:
1、插或T插为碗花的雏型插法。 2、花材的选择需与花器大小相配合。 3、花为3(直径加高为5乘以3/5), 选择花相花容最美者当之。 4、可有花,长2或4,视需要而定。 5、或只加T枝,插于花之前或之后。
(五)碗花——倾斜型
要点: 1、 (心)须插正,高约5,∆旁可插▲。 2、∆具三枝高约10或8,占东北隅,倾斜45度(30度~60度),尾部稍作回心。 3、〇高7或4,往西稳定碗缘,并与∆保持一高一低,一天一地的效果与气势,动态尤为珍贵。 4、气势安定后,可插基盘,并注意阴阳消长效果,基盘由水面之上高约一把手,并高出碗缘。 5、最后插或,仍向南而微向东或西偏5度。三枝均应稍作屈曲。 6、为加强碗花的端庄与明确感,枝梗可加架铁线以方便弯曲。 7、注意圆浑的特色,避免花色过于倾向前方而后景空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插花艺术》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东方式插花艺术简介
学生专业班级 2009级公共事业管理1班
学生姓名(学号) xx xxxxxx 授课教师 xxx
完成时间 2011年6月1日
2011 年 6 月 1 日
东方式插花艺术简介
Xxxxxxxxx
【中文摘要】:插花主要是借用花材的组合与造型而展现装饰美的一种表现形式.。

插花可以分为式东方式插花与西方式插花两大流派。

本文中,主要介绍一下东方式插花的发展,特点等情况。

东方式插花以日本和中国插花为代表,具有东方艺术的特色。

东方式插花主张以精取胜,注重线条,追求自然典雅,手法简练,表现力非常丰富。

不过分要求花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寡,但十分强调每种花材的色调、姿态和神韵之美。

同时,东方插花体现一种东方人的艺术性格,不过多追求华美的外型,往往通过造型和构图来表达一种意境。

【关键词】:东方式插花艺术中国日本
东方式插花注重线条,追求自然典雅。

主要有中国式的和中国式传入日本后所形成的日本式插花。

.
一中国式插花
插花艺术的起源应归于对花卉的热爱,通过对花卉的定格,表达一种意境来体验生命的真实与灿烂。

中国式插花,历史悠久。

人们爱花,人们爱花,插花以自娱,继而用作佛教供花,后来才逐渐扩展到装饰领域,由此而发展成一门艺术。

它与我国的哲学、文学、绘画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

我国人民崇尚自然,因此传统的中国式插花艺术最大的特点是造型生动,色彩自然,与中国的园林、盆景艺术一样,是大自然的缩影。

它采取自然界中优美生动的材料:花枝、草木、果实等,甚至连干枯的树头、树根、树叶、石头等都可以利用进行加工,赋予其再生的意义,使之富于画意又不露人工斧痕,富有装饰美而又不失自然风韵,它取材较为简洁,一叶一枝都具有高度概括力,使观赏者感受到一种平和、雅淡的野趣,渐渐升华到一种更高的境界。

而西式的插花则以明显的几何图形造型,与浓烈的色彩结合,强调了装饰性,强调了人为地因素。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中国的插花艺术也同样地具有中国画的这一艺术特
点,是以表现大自然为形式,再通过作者情意的安排,以含蓄或表露的表现手法,使之产生一种与形式统一,又超乎形式的意境。

插花的意境可以引人入胜,启迪人思索,实有清聚一束而意存深远之妙。

中国的插花是与插花用的器皿、几架连在一起欣赏的,所用的器具都是以古朴者为妙,无论从款式和色彩都得与插花的主题取得和谐统一。

初期多用铜器,如盛就的觯、尊、觚、壶等,后来陶瓷工业发展,便开始用陶瓷器皿插花,如净瓶、梅瓶、浅水盘等。

几架有酸枝、红木、树桩头、根雕座等器皿、几架与插花配合,大大丰富了欣赏内容。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温和,山河壮丽。

昆仑磅礴,五岭逶迤,黄河奔腾,长江浩荡。

北国风光,博大雄伟。

江南景色,明媚秀丽。

人民崇尚自然,善于从自然中吸取艺术精华,生发创作灵感。

我国的古代建筑、古典园林、文学诗词、绘画、书法等,之所以光辉灿烂、闻名于世,以及其民族风格之形成,"抑亦江河之助手"。

我国的插花,或浑厚而沉雄,或温馨而细腻,或热烈而含蓄,或平凡而出新奇,这些无不是我国大好河山赋予的启迪。

中国的文学诗词已溶入了中国的国画,而中国的插花艺术又与国画联系密切,因此,这几方面互相融会贯通,是不可分割的。

传统的插花艺术是以富有诗情画意的作品为上品,这从构图、意境、命题等都可以体现出来。

中国的哲学思想是中国插花艺术的灵魂,自然山水的特点,国画的构图方式,是中国插花艺术的形式,中国传统的插花艺术,就是植根于这样的土壤里。

二日本式插花
日本式的插花,虽然传自中国,但这种艺术在日本却得到了高度发展,形成了具有日本民族文化特征的艺术形式之一——花道。

日本花道发展蓬勃、流派特别多,且各具特色。

日本式插花的造型原则上以三主枝为骨干而构成的,最长的花枝为第一枝,次长的花枝为第二枝,最短的花枝为第三枝。

三主枝高低不一,分别作用于上段,下段和中段然后加上装饰的枝梢,达到造型上的立体化。

由于三主枝在表现插花形态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又称为“役枝”,并分别代表着天地人三才。

天地人在构成花型上也发挥了定位作用。

上段役枝的位置在“天”,下段的役枝的位置在“地”,而中段役枝位置则在“人”。

这种以天地人三线条构成的花型,称为“三线形式的插花”或“三角形式的插花”。

由三役枝的位置和作用不同,就把插花的造型分为真、行、草三种。

“真”取立姿形态,表示端正静肃的美感;“草”取潦草形态,表示自由奔放的美感;“行”取“真”与“草”的中间形态,
表示宽舒快畅的美感。

概括而论,日本式插花以象征天地人的三役枝构成基本花型,并以真行草三方面求取花型的变化。

日本式插花的要旨是:①奉献:有如大自然界将花和树最美的一面无私地献给人类。

②耐性:把一枝一花放在最适当的地方,需要宁静的心。

③精力:收集花材处理枝、茎、叶均需要充沛的精神。

④专注:要抛开繁琐,才能真正创造完美的作品,所谓精神所至,金石为开。

⑤智慧:自我训练到花、人成为一体,达到纯静的程度,日本的花艺依不同的插花理念发展出相当多的插花流派,如松圆流、日新流、小原流、嵯峨流等各自拥有一片天地与西洋花艺完全不同的插花风格,可以说是花艺界里具有影响力之艺术。

三东方式插花的特点
中国和日本等国的东方式插花,崇尚自然,朴实秀雅,富含深刻的寓意。

讲究优美的线条和自然的姿态。

其构图布局高低错落,俯仰呼应,疏密聚散,作品清雅流畅。

按植物生长的自然形态,有直立,倾斜和下垂等不同的插花形式。

东方式插花以日本和中国插花为代表,具有东方艺术的特色。

东方式插花主张以精取胜,注重线条,追求自然典雅,手法简练,表现力非常丰富。

东方式插花不过分要求花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寡,但十分强调每种花材的色调、姿态和神韵之美。

用一种花材构图,也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不同的构图以及与不同花材花器的组合达到的效果则是完全不同的,这也就是艺术插花的表现力东方插花体现一种东方人的艺术性格,不过多追求华美的外型,往往通过造型和构图来表达一种意境。

在日常插花中没有刻板的公式可以遵循,然而一些通则可以借鉴,如采用平衡造型来突出沉稳。

我们希望通过插花来表达自己的意境,就要考虑到各个构图因素,然后按照自己所要求的效果来组织和安排这些因素,复杂的构图可能会显得凌乱,初学者应多采用简单的构图。

东方式插花中的花器是整个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花器与花材搭配可以更加生动的表现主题。

在艺术插花中花器首先应能够盛水,以保持花材的活力;其次花器在作品的构图和意境的营造上也起着重要的烘托作用。

东方式插花使用的鲜花不求繁多,只需插几枝便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造型较多的使用青枝绿叶来勾线、衬托。

常用的枝叶有银柳、十大功劳、火棘、八国金盘、棕榈和松树等。

.形式是追求线条、构图的完美和变化,崇尚自然,简洁清新。

造型构图讲究丽姿佳态,达到虽有人作,宛如天成之境。

或似幽静绝妙
的风景小品,或成一幅折枝花卉图。

排列处置就像绘竹那样:“只需三两杆,清风自然足”,要求删繁就简,并确立了三大主枝构成不等边三角形的定位方法,高低横斜遵循一定规则,但又不拘成法。

.插花用花朴素大方,清雅绝俗,一般只用两至三种花色,简洁明。

对色彩的处理,较多运用对比色,特别是花卉利用容器的色调来反衬,同时也采用协调色。

这两种处理方法,通常都需要用枝叶衬托。

东方式插花以自然为主,在艺术手法上,一装饰美反映自然美,即按植物生长的自然姿态,通过各种线条的组合,表现出诗情画意。

中国插花源与自然,高于自然,各种花卉经过剪裁加工和艺术装饰,仍不失其自中国园林网然风姿。

在手法上多采用不对称均衡手法,注意表现单体姿态;在品种、数量、色彩变化上一少不宜多;在取材上,花、枝、叶、果、腾、根并用,花蕾、花苞、花朵并用。

我国插花在风格上追求崇尚自然,朴实秀雅,寓意含蓄;在形式上注重线条、构图的完整和变化,自然流畅,简洁清新;用色淡雅脱俗,朴素大方;在意境营造方面,插花表现题材广泛,多赋予作品寓意深刻的思想性,观之耐人寻味,回味悠长。

插花作品所营造的意境或模拟植物的自然生态美,或以夸张手法表现景物或园林景观,或以事件、人物为题材进行抽象概括,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

插花是一种鲜活的艺术,充满了生命的盎然生机。

插花艺术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插花以其简洁的表现形式,广泛的取材与表现题材的多样化,使得这种艺术表现形式还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

插花抒发的是强烈的内心感受,它意境千变万化,韵味无穷,激发出了人们丰富的想象力。

插花艺术有陶冶情操的作用。

插花作品多以鲜花为主要制作材料。

通过鲜花这小巧生灵的凋零易逝,使人在更深层的意义上感悟到人生的短暂与光阴的无情流逝,从而萌生怜花、惜花更护花的情怀,也激发和培养了人们珍惜生活,热爱生命,善待大自然和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的高尚情操。

【参考文献】:
「1」:黎佩霞.插花艺术基础.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62
「2」:朱迎迎,插花艺术,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3」:王志雄.几种简易的插花保鲜法[J].花卉,2000,(3):29
「4」:王莲英,秦魁杰,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