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杂环化合物PPT课件
有机化学-第十三章

3)由于杂原子的电负性为 O>N>S,它们的给电子能力为 S>N>O,所以环上电子云密度的大小顺序为:
它们的离域能分别为117KJ·mol-1,88KJ·mol-1, 67kJ·mol-1 也说明了这点。如呋喃就表现出某些共轭二 烯的性质,可以进行双烯加成反应,有介于芳香族及不饱 和脂肪族化合物之间的某些特征。
3.工业制备 呋喃由呋喃甲醛在催化剂存在下脱去羰基而得:
4.应用 近年发现不少天然存在的呋喃或氢化呋喃衍生物,具
呋喃、噻吩和吡咯具有芳香性还可以从分子偶极矩看出。 在非芳香性杂环中只有诱导效应,而在相应的芳香杂环中 除诱导效应外,还有共轭效应,并且两者的方向相反。
μ=5.77x10-30C·m μ=6.33x10-30C·m μ=5.27x10-30C
四氢呋喃
四氢噻吩
四氢吡咯
在呋喃、噻吩、吡咯杂环中,由于杂原子不同,显示的芳 香性也不完全一致。键长的平均化程度也不一样。实测的
键长数据如下:
由此可见:
1)五元杂环分子中的键长有一定的平均化,但不像苯那 样完全平均化,因此芳香性较苯环差,有某种程度的不饱 和化合物的性质和环的不稳定性;
2)杂原子有给电子性,环上电子云密度比苯环上的高, 因此比苯更容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取代主要发生在 α 位,其活性相当于苯环上连接 -OH、-SH、-NH2;
2)当环上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杂原子时,应使杂原子所 在的位次数字最小;当环上有不同的杂原子时,按 O>S->N 的次序开始编号。
3)当环上连有不同的取代基时,习惯上根据顺序规则及最 低系列原则编号。
3.命名 取代基位号及名称加上母环的名称即为杂环化合物的
名称,例如:
课堂练习
第十三章 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ppt课件

OH N HO N CH 3
5-甲基-2,4-二羟基嘧啶 (胸腺嘧啶)
NH 2 N N
6-氨基嘌呤 (腺嘌呤)
OH
N N H
HO
N N N H
N OH
2,6,8-三羟基嘌呤 (尿酸)
N OH
8-羟基喹啉
(2)以杂环为取代基
O
CHO
O 2N
O
CHO
2-呋喃甲醛
5-硝基-2-呋喃甲醛
CH2COOH N
七、嘧啶衍生物
尿嘧啶互变异构
H N O H
O
O HN
N
O
N H
酰胺式
亚胺醇式
NH 2 N HO N
HO N N H O CH 3
NH 2 N O N H
O N H O N H CH 3
胞嘧啶 互变异构
胸腺嘧啶互变异构
八、嘌呤衍生物
腺嘌呤
NH 2 N N N H
O N N H
13
N
HO N H N N 2 N N H
但由于环上存在电负性较大的杂原子,所 以与苯不同,共轭体系中各原子电子密度不是 平均分布,键长也不是完全相等,只是趋向于 平均化,芳香性比苯小。热力学稳定性也小于 苯,其共轭能(kJ/mol)数据如下: 苯 噻吩 吡咯 呋喃 150.6 117.5 90.4 66.9 从共轭能的大小可以看出,三种五元杂环化合 物的稳定性次序为: 苯 > 噻吩 > 吡咯 > 呋喃
O
呋喃 (furan)
S
噻吩 (thiophene)
N H
N N H
1
3
N
咪唑 (imidazole)
3
S
1
第十三章杂环化合物精品PPT课件

5 6
7 8
COOH
4 3
N2
1
4-异喹啉甲酸
NH2
65
1N
N7
2 N 4 N9 8 3H
6-氨基嘌呤(不叫6-嘌呤胺)
当N上连有取代基时,往往用“N”表示取代基
的位置。
N__CH3 (N-甲基吡啶)
第二节 五元杂环化合物
一、呋喃、噻吩、吡咯的结构
O
N
S
H
呋喃
噻吩
吡咯
. .
.
. ..
.
. .
.
. ..
第一节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一、杂环化合物的分类
单杂环
根据环的形式分类
杂
稠杂环
环
根据环中杂原子的数目分类
五元杂环
六元杂环。
芳环并杂环 杂环并杂环。
含一个杂原子杂环 含两个杂原子杂环
二、杂环化合物的命名
1.译音法
根据杂环化合物的英文名称,选择带“口”字偏 旁的同音汉字来命名。
O
S
N
H
呋喃
噻吩
吡咯
②若含有多个相同的杂原子,则从连有氢或取代
基的杂原子开始编号,并使其他杂原子的位次尽可能
最小。
C H 3 _ _4
5
1
N
N3
2
H
(4-甲基咪唑)
③若含有不相同的杂原子,按O、S、N的顺序编号。
C l_ _4 N 3 5S 2
1
(4-氯噻唑)
某些特殊的稠杂环,不符合以上编号规则,有其 特定的编号。
第十三章 杂环化合物
第一节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第二节 五元杂环化合物 第三节 糠醛 第四节 六员杂环化合物
《有机化学》第13章 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

4-甲基嘧啶
4-甲基噻唑
⑶ 连有取代基的杂环化合物命名时,也可将杂环作为取代基,以侧链为母体来命名。
4-嘧啶磺酸
β-吲哚乙酸(3-吲哚乙酸)
2-苯并咪唑甲酸乙酯
⑷ 为区别杂环化合物的互变异构体,需标明杂环上与杂原子相连的氢原子所在的位 置,并在名称前面加上标位的阿拉伯数字和大写H的斜体字。
2023/6/13
⑴ 卤代反应
在室温条件下,吡咯、呋喃和噻吩能与氯或溴发生激烈反应,得到多卤代物。将反应 物用溶剂稀释并在低温下进行反应时,可以得到一氯代物或一溴代物。碘化反应需要 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例如:
2023/6/13
6
(2)硝化反应
在低温条件下,吡咯、呋喃和噻吩能与比较缓和的硝化剂硝酸乙酰酯(CH3COONO2) 发生硝化反应,主要生成α-硝基化合物。例如:
3. 颜色反应
生物碱能与一些试剂发生颜色反应,比如钒酸铵的浓硫酸溶液、浓硝酸、浓硫酸、 甲醛、氨水等,利用此性质可鉴别生物碱。比如莨菪碱遇1%钒酸铵的浓硫酸溶液显 红色,可待因遇甲醛-浓硫酸试剂显紫红色等。
二、重要的生物碱 1. 烟碱 又叫尼古丁,主要以苹果酸盐及柠檬酸盐的形式存在于烟草中。其结构式
2023/6/13
13
血红素是卟啉环与Fe2+形成的配合物;叶绿素是卟啉环与Mg2+形成的配合物,它们的 结构式如下:
血红素在体内与蛋白质结合形成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是人和其他哺乳动物 体内运输氧气的物质。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物质。
2023/6/13
14
二、呋喃衍生物
呋喃甲醛是最常见的呋喃衍生物,又称为糠醛,它是一种无色液体,沸点为161.7℃, 在空气中易氧化变黑,是一种良好的溶剂。 糠醛是合成药物的重要原料,通过硝化可制得一系列呋喃类抗菌药物,如治疗泌尿 系统感染的药物呋喃坦丁、治疗血吸虫病的药物呋喃丙胺等。
有机化学 理论篇 第五版 第13章 杂环化合物

β-吲哚乙酸
呼吸系统疾病专家钟南山医生说:“大家都 知道防范新型冠状病毒的严重威胁,但别忘了, 吸烟和二手烟也是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的危险因素 之一,对于控烟,我们应该更加坚决。”人们往 往是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才会更加重视健康 。但如果早一点看到威胁和其带来的后果,并采 取行动,就可以避免生命过早受到威胁或不可逆 了解吸烟有害健康的的病科变学和道死理亡,。知吸晓烟吸就烟是损最人好害的己例,子增。强自觉抵制 香烟诱惑的意识。远离香烟,营造清新的无烟世界;拒绝烟草,更好 地拥抱健康!
有机化学(理论篇)
第13章 杂环化合物
第13章 杂环化合物
有机化学(理论篇)
【课程思政】
拒绝烟草 拥抱健康
国家卫生健康委和世卫组织 共同发布的《中国吸烟危害健康 报告2020》报告显示,我国吸烟 人数超过3亿人,每年使我国100 多万人失去生命。烟草几乎损害 人体的所有器官,报告中充分列 举了吸烟及二手烟与四大慢性病 即慢性恶性肿瘤、呼吸疾病、心 血管疾病及糖尿病之间的关联,
13.3.1 呋喃 13.3.2 糠醛 13.3.3 噻吩 13.3.4 吡咯 13.3.5 噻唑、吡唑、咪唑及其衍生物 13.3.6 吲哚
13.4 六元杂环化合物
13.4.1 吡啶 13.4.2 喹啉和异喹啉
杂环化合物

C H3 HO C HC H2 2
4 5
N3 S
1 2
O 4 - 硝基噁唑
4 - 甲基 - 5 - ( 2' -羟乙基 ) 噻唑
C. 稠杂环有特定的母体和固定的编号
嘌呤 (purine)
D.如果接有 —SO3H、—COOH、—NH2、 —CHO等基团时,杂环为取代基。
COOH CHO N
3-吡 啶甲 酸
等电子体系
N
未参与共轭
N
吡啶电子结构与吡咯不同:
N H
N
2.物理性质
氮原子的电负性较大,使吡啶有较大极性,其偶极距数值较大.
=2.20D
=1.17D
吡啶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又能溶解大多数极 性或非极性有机化合物,甚至许多无机盐类,是一个 良好的溶剂。
3.化学性质
γ
δ δ δ δ δ
β α
O
HO CHO O
NaOH
O C O
KCN
CH O
CHO O
O
CH2OH
+
COOH O
HOOCCH2CH2 N H
CH2COOH CH2NH2
卟吩胆色素原:通过生物体内特定酶的作用可转变成 卟啉、叶绿素和维生素B12等重要生物活性物质.
CH2COOH N H
3-吲哚乙酸(植物生长促进剂)
OH N C2H5 N H H3COOC H3CO H N C2H5 N R HO OCOCH3 COOCH3
O
2-呋 喃甲 醛
二、五元杂环化合物
1. 结构与芳香性
(1)呋喃、吡咯和噻吩的结构
C C N C H
C C C O C
杂原子均以sp2 杂化(未杂化 的P上有2个电 子参加成环)
第十三章 杂环化合物

2.呋喃、吡咯、噻吩的化学性质 (1)亲电取代反应
特点:活性比苯大, 吡硌>呋喃>噻吩>>苯。 亲电试剂主要进入α-位。 遇强酸或氧化剂时容易使环破坏。
a.卤化
呋喃、噻吩、吡咯的卤化反应活性与苯胺和苯酚相 似,在室温与氯或溴反应很激烈,得到多卤代物。为了 避免多取代,反应一般在低温和稀溶液中进行。
吡啶比苯容易还原,在常温常压下可催化加氢得六 氢吡啶(哌啶,Piperidine)。
吡啶
六氢吡啶
六氢吡啶为无色具有特殊臭味的液体,沸点106°C, 熔点−7°C,具有一般二级胺的碱性,碱性比吡啶强,易 溶于水,常用作溶剂及有机合成原料。
(2)卟吩环系化合物
卟吩环是由四个吡咯和四个次甲基(-CH)交替相联组 成的共轭体系。卟吩环呈平面结构,环的中央空穴可以共 价键、配位键和不同的金属结合。在叶绿素中与镁结合, 血红素中与铁结合,维生素中与钴结合。
卟吩环 血红素
三、六元杂环化合物 1.吡啶结构与芳香性
结构特征:a.平面结构 b.成环的六个原子都为sp2杂化,杂原子上的 孤对电子在sp2杂化轨道不参与共轭构成。 c.π电子数符合休克尔规则,具有芳香性。
150-200℃
e.取代呋喃、噻吩、吡咯的定位效应
邻、对位定位基 间位位基
练习:P343,17.10
(2)加成反应
呋喃、吡咯、噻吩催化加氢,得饱和的杂环化合物。
200-250℃
四氢吡咯(有机碱)
50℃
四氢呋喃(有机溶剂)
四氢噻吩
(3)双烯合成
呋喃、吡咯、噻吩具有共轭双烯的性质,与亲双烯 体可进行Diels-Alder反应。
(4)吡咯的酸碱性
吡咯的碱性极弱(pKb=13.6),这是因为氮原子中 的未成键电子对参与了环的共轭,不能再与酸结合。
杂环化合物

第13章杂环化合物本章重点介绍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五元杂环化合物的结构特点、芳香性、亲电取代反应,六元杂环化合物的结构特点、芳香性、亲核取代反应;五元、六元杂环化合物的衍生物及其生物活性;稠杂环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等。
在环状有机化合物中,构成环系的原子除碳原子外,还含有一个或多个非碳原子时,叫做杂环化合物(heterocyclic compound);环上除碳以外的原子称为杂原子,常见的杂原子有氧、硫、氮等。
大多数杂环化合物具有不同程度的芳香性,环也比较稳定。
因此,杂环化合物是有机化合物中数量最庞大的一类,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
自然界中最具有强烈生物活性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绝大多数正是杂环化合物。
例如:对核酸(nucleic acid)的活性起决定作用的碱基就是嘌呤(purine)和嘧啶(pyrimidine)的衍生物。
又如叶绿素(chlorophyll)、氨基酸(amino acid)、维生素(vitamin)、血红素(haeme)、核酸(nucleic acid)、生物碱(alkaloid)等,大多数都在生命的生长、发育、遗传和衰亡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在现有的药物中,杂环类化合物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它们应用于各种疾病和医疗领域,其数量之大和种类之多,是难以想象的,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青霉素(benzylpenicillin)、头孢菌素(先锋霉素cephalosporin)、喹喏酮(Quinolone)类以及治疗肿瘤的5–Fu(5–Fluorouracil)、喜树碱(comptothecin)、紫杉醇(Taxol)等,都是含有杂环的化合物。
内酯、交酯、环状酸酐、内酰胺性质上与相应的开链化合物相似,它们不列入杂环化合物中讨论。
本章将着重讨论五元和六元具有芳香性的化合物。
你在学完本章后,应该能回答以下问题:1.你能写出一些常见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和名称吗?2.为什么吡咯有一定的酸性而吡啶却显碱性?3.为什么吡啶可以任意比例溶于水,同时又能溶于其它有机化溶剂?4.为什么吡啶既能起亲电取代反应又可进行亲核取代反应?5.你能写出青霉素、头孢菌素、咖啡因、尼群地平、雷米封等常用药物的结构及英文名称吗?13.1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法杂环化合物的分类是以杂环的骨架为基础,按环的形状分为单杂环和稠杂环,最有意义的是五元杂环和六元杂环,详见表13–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X
CH3CO。 ON2 O
-5 ~ -30 C
Z
NO2
Z
= Z ( NH、O、S)
N+SO3ClC2HCH2Cl
H+ N
HCl
Z SO3
Z SO3H
( Z=NH、O) 噻吩可直接用H2SO4 磺化。
(CH3CO2O ) SnC4l
Z COC3H
五元杂环化合物进行亲电取代反应的特点是:使用较
为温和的试剂或反应条件。
等杂原子的环状化合物,统称为杂环化合物。
非 芳 香 性 杂 环 化 合 物 , 如 :O、 N、 内 酯 、 环 状 酸 酐 等 。
杂 环 化 合 物
H
芳 香 性 杂 环 化 合 物
本章讨论的就是那些环为平面型,环内π电子数符合
4n+2规则,具有一定芳香性的芳杂环化合物。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
五元杂环, 如 O
五元杂环化合物亲电取代反应发生在α-位可用共1振3
论解释:
+ E+ Z
= Z (NH、O、S)
+
E ZH
E +Z H
正电荷可在三个原子上离域
E ZH
+
E
E
H
H
+
Z
Z
+
正电荷只能在两个原子上离域
由此可见,进攻2 – 位所形成的共振杂化体比进攻3 –
N H
O
S
2. 六元杂环化合物
0.140
4
吡啶环的键长也发生了较大程度
3
0.139
N2
0.147 单
0.134 0.128 双
的平均化,C ―C键虽与苯相似,但 C ―N键变化很大,因此,其芳香11 性
也比苯差。
吡啶和苯虽然都属等电子体系,但因 氮原子的电负性较大,从而使环上的电子 云密度降低 ,故其亲电取代反应性能不但
δ6.99
δ7.18
S
δ6.22
δ6.68
N H
δ6.24 δ7.29
O
CC
C N
N
π6 6
等电子体系
CC
未参与共轭
9
二、具有芳香性的杂环与苯环的异同点
1. 五元杂环化合物
ZC
43
2
Z
呋喃 0.136(0.143) 吡咯 0.1370(0.147)
Z = O、NH、S
噻吩 0.1714(0.182)
C2 C3 0.1361 0.1383 0.1370
C3 C4 0.1430 0.1417 0.1423
C=C
0.134
CC 0.154
(1) 由此可见,苯分子中的键长完全平均化,而五元
杂环化合物分子中的键长只是有一定程度的平均化。因此,
五元杂环化合物的芳香性比苯差。其芳香性次序是:
离域能: 150.5
3
第十三章 杂环化合物
【本章重点】 呋喃、吡咯、噻吩和吡啶的结构与化学性质。
【必须掌握的内容】 1. 杂环化合物的命名方法。 2. 呋喃、吡咯、噻吩和吡啶的结构与芳香性。 3. 呋喃、吡咯、噻吩和吡啶的化学性质
§13―1 概 述 §13-1-1 杂环化合物的涵义:
成环原子除碳以外,还有其它如O、N、S、P 4
N 3
12
O
oxazole 噁唑
N 3
12
S
thiazole 噻唑
N 3
12
N
pyrim idine 嘧啶
7
N 3
5 12
C3H N H
5 - 甲 基 咪 唑
O 2 N 4
N 3
12
O
4 - 硝 基 噁 唑
C34 H N 3
5 12
HO 2 CC 2H S H
4-甲 基 -5-(2 '-羟 乙 基 )噻 唑
呋 喃 吡 咯噻 吩吡 啶
1
N H indole 吲哚
1
N
quinoline 喹啉
2. 杂环及环上取ຫໍສະໝຸດ 基的编号:(1) 母体杂环的编号:杂原子的编号为 “1”。
杂原子邻
6
位的碳原子也可依次用α、β、γ…编号。
C3H 2 α N 1 H
2 - 甲 基 吡 咯 α- 甲 基 吡 咯
COOH
α
O CHO
2
第十三章 杂环化合物
§ 13-1 概述
§ 13-1-1 杂环化合物的涵义 § 13-1-2 杂环化合物的命名 § 13-2 结构与芳香性 § 13-2-1 杂环化合物的芳香性 § 13-2-2 具有芳香性的杂环与苯环的异同点 § 13-3 五元杂环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一、亲电取代反应 二、五元杂环化合物的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则 三、常见的五元杂环化合物 § 13-4 六元杂环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一、吡啶的化学性质 二、常见的六元杂环化合物
γ
δ
δ
δβ
δ Nδα
δ
比苯差,且亲电取代反应发生在电子云密度较高的β-位。
这一特性很类似于硝基苯。
综上所述,五元、六元杂环化合物虽然都具有芳香性,
但其环上的电子云的密度是不同的,其电子云密度由高到
低的顺序是:
S
N H
O
12N
§13―3 五元杂环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一、亲电取代反应
X2/ 低温 X2=C2、 l B2 r
N
S
单杂环
H
杂环化合物
六元杂环, 如 N
苯环与单杂环稠并, 如
稠杂环
N
N
H
两个以上单杂环稠并
5
§13-1-2 杂环化合物的命名: 1. 音译法: 在同音汉字左边 + 口字。
1
O
1
N H
1
S
1
N
f u r a np y r r o l et h i o p h e n e p y r i d i n e
S 117
N H 88
O
10
67 kj / mol
(2) 五元杂环化合物是富电子体系,而苯环为等电子 体系,故环上的电子云密度比苯高,其亲电取代反应比苯 容易,尤其易发生在α- 位。杂原子的存在相当于在环上 引入了― NH2、―OH、 ―SH 等活化基团而使环活化, 故进行亲电取代反应的活泼顺序是:
1
第一章 绪论 第三章 同分异构
第五章 饱和烃 第七章 芳烃
第二章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第四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第六章 不饱和烃
第八章 卤代烃
第九章 醇酚醚 第十章 醛酮 第十二章 有机含氮化合物 第十四章 糖类化合物
第九章 醇醚 第十一章 羧酸 第十三章 杂环 第十五章 蛋白质
β
S
βCOOH
α
N COOH
2-呋 喃 甲 醛 3-噻 吩 甲 酸 2,3-吡 啶 二 甲 酸
α-呋 喃 甲 醛 β-噻 吩 甲 酸 α,β-吡 啶 二 甲 酸
当环上有不同杂原子时,按O→S→N的次序编号。若
环上连有不同的取代基,其编号按次序规则和最低系列。
如:
N 3
12
N H im idazole 咪唑
O 苯并呋喃
N S 苯并噻唑
§13―2 结构与芳香性
一、杂环化合物为什么具有芳香性?
C
C
C
C
N
C
NH
C
O
O
H
C
π
6 5
C
未参与共轭
富电子体系
8
五元杂环化合物具有芳香性的另一个标志就是环上的
氢受离域电子环流的影响,其核磁共振信号都出现在低场
区。α- H 由于受杂原子吸电子诱导效应的影响,其δ值
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