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教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6教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6教案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6教案同窗们都有许多文具吧,它们可是咱们学习上的好帮手、好朋友了!介绍某种自己喜爱的文具的时候,咱们第一要认真观看,介绍清楚这种文具的样子。
例如:我有一个很漂亮的文具盒。
它是长方形的,盒盖上面画着两只小老鼠,一只小老鼠穿着红棉袄,另一只小老鼠围着红围巾,他们俩个好象在亲热地相互交谈着。
盒盖右上角画着一个小太阳,老是笑眯眯的。
上文中,作者仅通过认真观看,把自己文具盒的形状、盒盖上面的画面特点等介绍清楚了,让人读后对作者文具盒的样子犹如亲眼所见。
固然,要让他人对你的文具有更多的了解,还要重点写清楚这种文具的用途。
请看习作《我的自动卷笔刀》:我的小主人把我两只小触角捏拢,我的肚脐眼就会自动打开,主人把钝钝的铅笔塞进去,飞快地转起小摇手,不一会儿,铅笔就变得又尖又细,小主人又能够安心地写作业了。
固然,那些七零八落的笔屑便成了我的美餐,有时候,我生起气来,连铅笔心也吞进肚子里。
你看,小作者运用生动的话语,把自动卷笔刀如何打开,如何削铅笔的用途特点介绍得异样清楚,相信读了小作者的习作后,拿起小作者的自动卷笔刀你必然也会利用的!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6教案同窗们都有许多文具吧,它们可是咱们学习上的好帮手、好朋友了!介绍某种自己喜爱的文具的时候,咱们第一要认真观看,介绍清楚这种文具的样子。
例如:我有一个很漂亮的文具盒。
它是长方形的,盒盖上面画着两只小老鼠,一只小老鼠穿着红棉袄,另一只小老鼠围着红围巾,他们俩个好象在亲热地相互交谈着。
盒盖右上角画着一个小太阳,老是笑眯眯的。
上文中,作者仅通过认真观看,把自己文具盒的形状、盒盖上面的画面特点等介绍清楚了,让人读后对作者文具盒的样子犹如亲眼所见。
固然,要让他人对你的文具有更多的了解,还要重点写清楚这种文具的用途。
请看习作《我的自动卷笔刀》:我的小主人把我两只小触角捏拢,我的肚脐眼就会自动打开,主人把钝钝的铅笔塞进去,飞快地转起小摇手,不一会儿,铅笔就变得又尖又细,小主人又能够安心地写作业了。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作文六MicrosoftWord文档

时
教
学
目
标
(三维)
1.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能够语言较通顺、内容具体地进行习作。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教学重难点:能够通过习作赏评激发学生修改自己习作的热情,并主动与别人交换意见,与他人分享习作成功的快乐。
教学
方法
与
手段
朗读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法;
多媒体课件
使
用
教
材
的
构
想
巧妙地设计好作文的开头,就能给作文增色。在描写是努力设计,使想象更加富有创新性,才能吸引读者。结尾时应富有哲理,这样才能对读者有启示,才能使文章有深度。
二、明确习作要求。
1.题目可以用“未来的……”,也可自己拟定题目。
2.想象奇特而又合理,语句通顺,叙述有一定顺序。
三、说出想象,初步修改。
1.教师示范说,并真诚地邀请同学们提出修改建议。
例如:
未来的食物
老师最不喜欢进厨房了,一直到今天也做不出美味可口的饭菜,每天一到下班要做饭时,常常为要吃什么而发愁;而在厨房里烟熏火燎之后,往往连自己都不再想吃饭了。我幻想着未来的食物……
未来的食物当然是色形味俱佳,由新鲜的、绿色的原料加工而成。儿童食物的形状是各种卡通形象;成人的则是各种自然植物、水果的造型。这些食物放在超市中,只要买回来就可以吃,免去了买菜、买面的麻烦。
未来的食物不需加工就可食用,因为高科技的包装,它始终保持着最新鲜的状态和最理想的温度。我们的厨房完全可以改做游戏室了,我们的妈妈得到了真正的解放。
怎么样?我设计的新型汽车够新颖吧!它既不污染环境,又十分舒适,简直可以称得上人间天堂了。
3.学生自己默读静思,对照要求划出要修改的地方,旁边注上感受或修改意见。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关注单元设计扎实分层训练提升习作能力——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教学设计寮步镇河滨小学韩慈爱【教材分析】本次习作内容是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写自己去过的或想去的地方”。
本单元的主题是:“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围绕此主题安排了《古诗二首》、《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东方之珠”》及口语交际“风景优美的地方”。
本次习作是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描写一处景物的绝佳机会。
【教学理念】基于教材是以主题编排的特点,本设计着眼于整体设计,学以致用。
从“边学边看”、“边说边练”、“边写边改”这三步曲引导学生习作。
本着“一课一得”的理念,着重引导学生从选景点——选顺序——用语言,构建层级训练,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教学目标】1.能选取景物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并运用所积累的语言把自己喜欢的地方写具体。
2.通过习作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能选取景物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并运用所积累的语言把自己喜欢的地方写具体。
【教学准备】1.观察校园及自己喜欢的地方。
2.教学课件及校园录像。
3.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阅读课,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的表达方法,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景物。
口语交际课,指导学生准备介绍一处自己去过的地方,或者自己最想去的地方,引导学生运用在课文中学到的观察和表达方法作交流。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学到了不少描写景物的方法及很多优美的词句,现在一起回顾一下:(一)表达方法1.空间顺序。
《富饶的西沙群岛》:海面—海底—海滩—海岛2.四季顺序。
《美丽的小兴安岭》:春—夏—秋—冬3.事物的几个方面。
《东方之珠》: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美丽夜景(二)优美词句课件出示本单元所积累的好词佳句读一读。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此环节主要是回顾本单元所学到的表达方法,为下面的习作做好铺垫。
二、小试牛刀(一)选景点1.欣赏视频《美丽的校园》2.选择景点及原因让学生畅所欲言选取自己喜欢的校园一角,并说说原因,教师相机引导学生选取特点鲜明的景物来说。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作文教案 习作6 这儿真美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作文教案习作6 这儿真美教材简析本次习作是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要求可以写自己去过的地方。
通过习作把自己对这处景点的喜爱之情充分表达出来。
教学目标:1.观察插图,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和描写景物。
2.积累好词、好句,引导学生在进行描写时,适当运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描写。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本组课文介绍风景胜地的表达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去。
写清楚自己要描写的自然景观或旅游景点的特点。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
大家为什么喜欢把书上图画涂上颜色?引入本次看图写话主题。
板书:这儿真美。
出示PPT1(没有颜色),按顺序观察图中景物。
1.学生说图中景物,引导学生注意听,并补充。
2.提问:能按顺序把图中景物说一说吗?3.师板书引导:观察顺序“从上到下,从远到近”。
4.PPT演示先后次序。
天空、白云—群山—树林—草地、鲜花—小河。
二、补充想象,丰富画面。
1.出示PPT2,引导。
PPT1缺少了什么,你想加上些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颜色、动物……2.少了它们你会觉得怎么样?(冷清、寂寞……)三、学生练习说话。
1.出示PPT3,添加Gif图片格式的风景画。
说话要求:选一种景物,用“多么……多么……”句式练习说话。
2.欣赏PPT4,美丽的学校操场画面,感知整幅画面。
(热闹非凡)3.词语欣赏。
五彩斑斓咯吱咯吱清澈见底绿绒大伞五颜六色浩瀚自由自在葱葱茏茏热热闹闹淙淙流水嫩绿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成群结队5.比较句子。
河岸边开满了小花。
河岸边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小花。
四、写话练习。
练习写话,写完后读给家长听一听。
习作3这儿真美按顺序当成人美丽热闹有的……有的……还有的……多么……多么……美文赏析这儿真美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郊外游玩。
这里的风景真是美不胜收!湛蓝的天空上有几朵白云,一片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濙,如同一幅山水画。
远远望去,树木像一位位士兵,在保护着地方呢。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5.教师总结:从学生的叙述中总结写景文章的一些顺序;写景文章如何抓住景物特点;如何突出重点;哪些是由心而发的感受。
五、学生习作,互评互改。
1.突出景物特点,围绕一个中心,按照一定的顺序,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2.学生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3.小组内互评,提出修改意见。
(2)按顺序介绍身边的美景,说一说这个地方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3)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带给你什么感受?
(4)小组里的同学可以对成员介绍的美景进行补充或提问。
2.小组合作,根据交流提示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一处美景。有相关照片的同学可以把照片拿出来请大家欣赏。
3.指名一边展示图片一边进行介绍,教师引导学生按顺序说清楚这个地方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这处美景带给自己什么感受。
教学过程
个性设计
一、欣赏图片,发情趣。
1.课件出示:优美景物图片(雄伟壮观的长城,世人瞩目的天安门广场,广阔无边的大海,闻名遐迩的黄山……)
2.同学们,看到这些景物,你们有什么感受?
3.引导学生说出我们身边景色优美的地方,并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再说一说为什么喜欢。
二、回顾课文,指导方法。
1.(课件出示习作指导)我们在第六单元的学习中,欣赏了雄奇秀丽的天门山,参观了富饶的西沙群岛,游览了美丽的小兴安岭,领略了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在欣赏美景的过程中,同学们一定学到了很多写作方法,谁来说一说?
4.把全班同学的作文展示出来,读给同学听:
作业设计
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
板书设计
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总分总、游玩的顺序、方位顺序、从整体到部分、由上到下等。特点:形状、颜色、大小等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 习作|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习作|人教(部编版)教学目标•了解什么是习作;•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根据创意和想象力,完成一篇习作;•培养学生精细化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创意和想象力;•使用丰富的词汇和句型,呈现感受和情感。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创意和想象力;•如何让学生将感受和情感表达出来。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一些图片或者卡片;•学生准备笔和纸。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情境教师可以为学生呈现一些图片或者卡片,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和写下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引导学生思考:“当你看到这张图片或者这张卡片时,你想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Step 2讲解习作的定义介绍习作的定义:“习作是通过作者自己的创造,反映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表达真情实感的文学作品。
”Step 3撰写习作让学生自由发挥写习作,可以通过一些提示和指引来辅助学生,例如: - 用五个感官感受所看到的,例如香味、声音、颜色等; - 描述一个瞬间、一个场景或者一个人物; - 写一篇秋天的习作。
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构思,写出一篇或者几篇习作,教师可以在旁边提供一些帮助和引导,让学生的习作更有灵性和独立思考性。
Step 4分享习作让部分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习作,欣赏和学习别人的创意和表达方式,同时也可以互相交流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改进意见。
教学总结本课程通过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和想象力,以及使用精细化语言表达所感所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可以更好地运用习作这一工具,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表达出来,在阅读和写作中取得更进一步的突破和提升。
统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作文小练笔教学安排(1-8单元)

【导语】小练笔就是围绕某一个重点或中心,进行范围小、篇幅短的习作练习。
在阅读教学中,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训练,不仅可以减缓作文的坡度,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篇一】统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作文小练笔教学安排:第一单元习作要求: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些什么?选择一个场景写下来。
结合课文内容,学习运用“具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三自然段,说说这段主要写什么?二、出示习作要求,明确训练内容三、出示词语,说一说自己最喜欢校园生活的哪一个场景,同学们在干什么?(提示:用上具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四、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五、学生练笔。
六、师生交流,学生自改习作,同学互改互批。
例文:大树下,同学们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老母鸡”张开“翅膀”护着身后的“小鸡”,“小鸡们”一个扯着另一个的衣摆,躲在“老母鸡”的身后。
“老鹰”一会儿冲向左边,一会儿冲向右边。
“老母鸡”一会儿挡在左边,一会儿挡在右边。
“小鸡们”不时发出一声声惊叫......【篇二】统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作文小练笔教学安排:第二单元习作要求:“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多美的发现啊!你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仿照课文围绕一种景物展开细致描摹或者学习“阅读链接”中对多种事物进行简略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回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课文内容,说说你喜欢课文中哪些句子,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
二、出示习作要求,明确训练内容。
三、学生交流,老师点拨。
(提示:1.要善于发现生活中平凡事物的美。
2.要运用富有新鲜感的语句来描写景物特点。
)四、学生练笔。
五、师生交流,学生自改习作,同学互改互批。
例文:早上,我背着书包上学去。
路边的矮墙旁,一架架蔷薇连成了片,无数的枝头从铁栅栏上垂下来,形成了绿色的瀑布。
绿色的瀑布上缀满粉红色的花朵。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习作教学指导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习作教学指导第六单元习作教学指导第1课时激情导入1.出示一些景点的图片,提问:谁去过这些地方?你觉得这些地方美吗?2.观看“桂林山水”的视频,让学生感受那里的美景。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去过的美丽的地方。
审题指导一、出示习作要求见《同步作文》人三上第81页二、为学生讲解时,明确以下几点 1.选材时要选择自己去过的、熟悉的地方来写。
2.每段要围绕一个意思来写,可以围绕这段中的某一句话或者某一个词来写。
3.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
4.在描写时加入自己合理的想象,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让景物的特点更鲜明。
5.把自己对景物的喜爱之情融入文章中。
三、误区警示见《同步作文》人三上第81页选材指导这篇习作的要求是写一写自己身边的美景,所以教师在拓展学生思路时,要从他们身边的景物出发。
可以写一写自然景观,也可以写一些名胜古迹或校园、社区等人文景观。
(见《同步作文》人三上第82页“选材指导”) 出示图片,拓宽学生思路。
尝试拟定文章题目。
(见《同步作文》人三上第81页“拟题思路”) 方法点拨一、设案例,引思索。
回顾三篇文章的写作思路。
这一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景作文,文章为指导写作提供了大量的范例和方法。
(1)抓住景物的特点。
每一处景物都有着独特之处,让人流连忘返,所以我们在具体描写一处景物时,也要抓住它的特点,写出它的与众不同。
(2)动静结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动静相衬,不仅可以让描写的事物更加形象,也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让文章更加吸引人。
描写景物,不但要写出景物的静态美,例如:形状、大小、色彩等。
也要写出景物的动态美,主要是景物瞬间在形态、色彩、声音、速度等方面的变化。
做到动静结合、形象生动,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每一段要围绕着一个意思来写,这是本单元的训练点。
这种方法在课文中运用得也很多。
用这样的方法来写,可以让文章的结构清楚,同时也可以让景物的特点更加明确。
(4)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层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教案
撰写人:张静使用时间:12月16日
教学内容:写景作文指导
教学目标:1、学生可以理解写景作文的基本要求。
2、学生可以表达自己想说的内容。
3、学生可以完成作文的基本框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随李白欣赏了天门山,跟苏轼游览了西湖,南下游玩了富饶的西沙群岛,北上观赏了美丽的小兴安岭,还到“东方明珠”香港逛了一圈。
北京、香港、西沙群岛、小兴安岭……这些美丽的地方多么令人神往!通过观看影视节目,通过课外阅读,通过别人的讲述,你一定还知道祖国其它风景优美的地方。
你也可能去过一些地方。
让我们互相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或最想去的地方,要尽量说得生动些,使听的人也想去。
(学生回答自己去过的地方或最想去的地方)
大家去过的或想去的地方真不少!假如你去过那个地方,你能把观赏到的优美景色向大家介绍吗?假如你最想去某个地方,能讲讲想去的原因吗?
(生回答原因)
瞧!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去几个神秘的地方玩。
(播放图片)
刚才我们去了哪观光?那你们觉得那里的风光怎样呀?从哪看出来的,你能说说吗?
(生回答)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入:风景优美的地方。
(板书课题并出示目标,学生齐读目标)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并思考第六单元的文章结构是什么,分别按照什么顺序完成的,3分钟后请同学起立回答。
(1、同学们浏览课文并思考
(2、指名反馈
(3、师生共同总结
第六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很好的范文,《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香港,璀璨的明珠》都是按总分总的方式写的,其中《富饶的西沙群岛》先总述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然后分别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具体写出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最后总结全文。
《美丽的小兴安岭》先总述小兴
安岭就像绿色的海洋,有着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然后分别具体描写春、夏、秋、冬四季小兴安岭所呈现出来的美景,最后总结全文。
(这次习作除了上面的方法,也可以按你喜欢的方式写,但是一定要写出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使别人读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
)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二:请同学们阅读例文并思考这一段哪里写的好?为什么老师介绍的好?老师向你们介绍了花坛的什么?看看想想再回答,5分钟后请同学们回答。
校园一角
我最喜欢校园里的花坛了,它春、夏、秋、冬无不迷人,是个美丽的地方。
当春姑娘来到时,花坛变了。
小树换上了新的绿装,在沃土里睡了一冬的种子吸饱了甘甜的雨露,向外探出头来,好奇的打量着美丽的世界。
夏天,树林的枝叶长的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小草长的很壮很壮,远处看,像绿色的地毯。
我和同学们在草地上快乐地玩耍。
秋天,小草像失去水分了,变的枯黄了。
小树的叶子有红有黄,纷纷落下时,像一只只美丽的小蝴蝶。
我们每人拾一片好看的叶子,做了一个书签。
冬天,大雪纷纷落下,落在花坛里的小树杈上,落在了又松
又软的沃土上。
下课了,小伙伴们在花坛里打雪仗,好不热闹。
我爱学校,但我更喜欢美丽的花坛。
(1、学生阅读例文并思考
2、小组交流
3、指名反馈
4、教师总结
对!老师在介绍景物的时候把看到的景物颜色、样子写出来了,而且在介绍的过程中还用上了好词好句,还有打比方拟人的句子,这样就说清楚、说生动了,说清楚,说生动了就能够吸引人。
)自学指导三
请同学们读一读下面的段落,想一想那些句子写的好?用了什么方法?2分钟后请学生回答。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的蠕动。
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1、学生阅读例文并思考
2、指名反馈
3、教师总结
要想把自己去过的地方介绍的吸引人,就要学着我们学过的课文那样,用上合适的好词,好句,还要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
学会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句子写生动、写有趣;注意写出自己的联
想和想象来。
四、当堂训练
请大家拿起笔来,介绍一处自己去过的地方。
把看到的景物的颜色、样子、动态写出来,别忘了刚才我们发现的如何吸引人的好方法,相信你们写的一定比说的好!自己给自己的习作写一个美丽的题目,使人看了也想去。
(一起制定写作提纲
首段:介绍去过的地方的地理位置和说说它总的景色特点。
中心段:一个景点一个景点具体描写。
结尾:自然收尾或感受结尾。
)
【题目推荐】
《家乡的小桥》、《我家门前的池塘》、《我们的学校》、《校园一角》、《公园一角》
提示:
1、学校里,公园里都有什么值得玩的地方?
2、花坛里栽种了哪些花?
3、写出它们的形,色,味及四季变化,突出美。
4、都有什么建筑物?
5、写出它们的形状、大小,高低、颜色,可运用数据和联想的描写方法,突出特点。
6、注意写作顺序,写出真情实感。
写作提纲:
(1段):简单一两句话总写某个地方的美和喜爱。
(2段)写春天:某个地方的美和喜爱;
(3段)写夏天:树木花草的美丽和自己的感受;(4段)写秋天:写出瓜果颜色、香味、形状以及收获以后的心情和感受。
(5段)写冬天:松树的形状、品格和精神、还要写出松树和自己的感情;
(6段):简单总写学校的美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