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知识简介审批稿
中国高铁相关知识

中国高铁相关知识聊聊咱们中国的高铁,那可是个了不起的玩意儿,简直就是现代版的“千里马”,嗖嗖地就把咱们从这儿带到那儿,快得让人眼花缭乱,心里头那个美呀,简直没法儿用言语来形容。
想当年,咱们出行还得靠绿皮火车,慢悠悠地晃荡个一整天,才能到个地方。
那时候,出个远门儿,就跟历险似的,得提前准备好多吃的喝的,还得带上个小板凳儿,不然连个坐的地儿都没有。
可如今,你再瞧瞧,高铁一出现,那简直就是给咱们的生活按下了快进键,嗖的一下子,就到了目的地,比那孙悟空的筋斗云还利索呢!说到高铁,那速度可真不是盖的。
咱们中国的高铁,那可是全球数一数二的快,时速三百多公里,跟飞似的。
你坐上去,眨眨眼的功夫,窗外的景色就跟变魔术一样,嗖嗖地往后倒,看得你眼花缭乱,心里头那个激动啊,就跟小时候第一次坐过山车似的,既紧张又兴奋。
而且,高铁不仅快,还稳得很,你坐在上面,连杯水都不会洒出来,那感觉,就跟坐在自家客厅里一样安稳。
再来说说高铁的舒适度吧。
一上车,那干净整洁的车厢,宽敞明亮的座位,还有那舒适的靠背,简直就像是把五星级大酒店搬到了车上。
你坐上去,就像是被温柔的云朵包裹着,软绵绵的,舒服极了。
而且,高铁上还有空调、Wi-Fi、充电插座这些贴心的小设施,让你在旅途中也能享受到家的温暖和便利。
你说,这样的高铁,谁不喜欢呢?高铁不光让咱们出行变得方便快捷,还带来了不少好处呢。
它就像是一条条快速通道,把咱们的城市和乡村紧紧地连接在了一起。
以前,那些偏远的地方,咱们想去一趟,可得费老鼻子劲儿了。
可现在,高铁一开,嘿,几个小时就到了,那叫一个方便!这样一来,咱们不仅能轻松地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还能把咱们的好东西带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咱们,喜欢咱们。
而且,高铁的发展还带动了咱们国家的经济呢。
你想啊,高铁一快,人们的出行成本就低了,出行意愿就高了,旅游业不就火起来了吗?旅游业一火,酒店、餐饮、零售这些相关行业也跟着沾光,大家的钱袋子都鼓了起来,这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儿吗?总之啊,咱们中国的高铁,那可真是咱们国家的一张闪亮名片,它不仅让咱们的出行变得更加便捷舒适,还让咱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高速铁路简介(知识汇总)

4.2城际客运系统
(城际铁路)
城际客运系统是指建设于各都市圈内部, 尤其是人口稠密地区(如环渤海地区、珠 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地区)的短途高 速铁路,线路长度一般在500公里以下。一 部分线路的时速可以达到200~250公里, 例如青烟威荣城际铁路,另外一部分线路 的时速可以达到300公里以上,例如京津城 际铁路、沪宁城际铁路。
精品PPT
3.3德国的ICE模式
该模式全部修建新线、旅客列车及货物列 车混用。
德国高速铁路ICE于1985年首次试车,1991 年曼海姆至斯图加特线建成通车,1992年 汉诺威至维尔茨堡线建成通车,1992年德 国购买了60列ICE列车,其中41列运行于第 6号高速铁路,分别连接汉堡、法兰克福、 斯图加特。目前,德国的泛欧高速铁路和 第三期高速铁路陆续建成,实现了高速铁 路国际直通运输。
精品PPT
2.1世界高速铁路发展 历程
1983年开通第一条现
1964年开始,新干 代化高速铁路,高速
线总长度达1835 列车TGV运行速度为
公里,高速列车 300~350km/h,
客运量为世界之 最高试验速度为
最。
515.3km/h
日本
法国
1985年开始研究 ICE高速列车, 1991年投入运营, m/h
1.高速铁路的概念
当前,根据所采用的不同技术,高速铁 路分为轮轨接触技术类型和磁悬浮技术 类型。轮轨技术有非摆式车体和摆式车 体两种;磁悬浮技术又根据所采用的悬 浮技术分为超导和常导两种。
精品PPT
2.高速铁路发展历程
2.1世界高速铁路发展历程 世界第一条高速铁路是日本1964年建成的
东海道新干线,最高运行速度210km/h,法 国、德国紧随其后,目前建设高速铁路的国 家(不含中国大陆及台湾)有欧盟10国、 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全世界高速 铁路建成总里程达7000km以上。
关于高铁的演讲稿

关于高铁的演讲稿
高铁,作为现代交通工具的代表,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方式。
它的出现,
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习惯,也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高铁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首先,高铁的出现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相比于传统的火车和汽车,高铁的速度更快,舒适度更高,准点率更高。
不仅如此,高铁的站点也更多,覆盖了更广阔的地区,使得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到达自己的目的地。
这种便利的出行方式,不仅节省了人们的时间,也提高了出行的舒适度,让人们更加愿意选择高铁作为出行工具。
其次,高铁的建设也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随着高铁的不断延伸,越
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得以与外界联系,这不仅促进了人员的流动,也促进了货物的流通。
同时,高铁的建设也带动了周边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高铁站周边的商业区、住宅区等,为当地的经济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活力。
可以说,高铁的发展不仅是交通的发展,更是地区经济的发展。
另外,高铁的安全性也是人们选择的重要原因之一。
高铁采用了最先进的技术
和设备,保障了乘客的安全。
与传统的火车相比,高铁在行驶过程中更加稳定,减少了事故的发生几率,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安全感。
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高铁出行的原因之一。
总的来说,高铁作为现代交通工具的代表,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也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高铁会变得更加快捷、舒适、安全,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
让我们共同期待高铁的未来,共同见证高铁的发展和进步!。
高铁百科知识

高铁百科知识《高铁,速度与激情的交响乐》咱今儿个就来说说这高铁,那可真是个了不起的玩意儿!坐过高铁的人都知道,那感觉,就像是在地面上飞一样。
我第一次坐高铁的时候呀,还真被吓了一跳。
走进车厢,里面那叫一个宽敞明亮,座位干净又舒服,感觉比飞机的经济舱还牛呢!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心里还美滋滋的:“嘿,这可比坐大巴舒服多了呀。
”当高铁缓缓开动的时候,我还没啥感觉,就跟平时坐车差不多。
可没多久,我就发现不对劲了,这速度怎么越来越快,窗外的景色都跟放幻灯片似的刷刷往后跑。
我当时就忍不住在心里喊:“哎呀妈呀,这也太快了吧!”就感觉自己像是坐在一支离弦的箭上,“嗖”的一下就飞出去了。
高铁的速度不仅快,还特别稳。
我在上面放了一杯水,愣是一点儿都没洒出来,这要是换了在普通火车上,早就晃得不成样子了。
我心想,这要是在车上吃泡面,估计都不用担心汤会洒出来。
还有那服务,高铁上的工作人员一个个都笑眯眯的,态度那叫一个好。
有啥问题,你只要一说,立马就给你解决了,感觉像是在五星级酒店里享受服务一样。
坐高铁去旅游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以前去个远点的地方,坐火车得晃悠好多天,到地方了人都累得不行了,哪还有心情玩呀。
现在有了高铁,几个小时就能到目的地,舒舒服服的,下了车就可以尽情地玩耍啦。
不过呢,高铁也不是十全十美的。
有时候票可难买了,特别是节假日,那简直就是一票难求。
还有就是价格,比起普通火车还是稍微贵了一点,不过想想那速度和舒适度,也就觉得值了。
总之,高铁就是现代科技的奇迹,它让我们的出行变得更加便捷、快速、舒适。
它就像是一首速度与激情的交响乐,奏响在祖国的大地上,带着我们奔向远方。
不管你是出差还是旅游,都去感受感受高铁的魅力吧,相信你一定会爱上它的!。
设计高铁的知识点总结

设计高铁的知识点总结高速铁路是现代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关乎到人民出行的便捷和安全。
本文将对设计高铁所涉及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讨论,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高铁设计的要点。
一、高铁的速度与轨道高铁的速度是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而实现高速行驶的关键在于轨道的设计。
高铁轨道分为直线段、缓和曲线段和过渡曲线段三个部分。
其中,直线段能够保证高铁列车以较高的速度行驶,缓和曲线段则用于有效减少列车行驶中的离心力,过渡曲线段则起到连接两者的作用。
二、高铁的车辆结构高铁的车辆结构设计旨在提供舒适的乘坐体验和安全保障。
高铁列车的结构包括车体、转向架、车轴、制动系统和悬挂系统等。
车体的设计需考虑轻量化和抗风阻能力,而转向架和车轴则承载着列车的重量并提供稳定的行驶。
三、高铁列车的动力系统高铁列车的动力系统是支撑其高速运行的关键技术。
目前,高铁列车主要采用电力传动方式,即由电力机车或动车组提供动力。
动力系统还包括牵引电机、变速器和控制系统等。
牵引电机负责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变速器则控制动力输出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四、高铁的信号与通信系统高铁运行过程中需要保障列车的运行安全和运行间隔,这就需要信号与通信系统的支持。
信号系统通过信号灯、信号机和信号设备等进行列车的控制与调度,而通信系统则负责车站与列车之间的信息传递和车上乘客的通信服务。
五、高铁的供电系统高铁的供电系统是确保列车运行的重要保障。
供电系统一般采用交流供电方式,通过供电系统向列车提供电能。
供电系统包括供电装置、供电线路和供电设备等,其设计需满足高铁列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的电能需求。
六、高铁的安全措施高铁的安全措施是确保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安全可靠的重要保证。
安全措施包括列车的防撞、防脱轨和紧急制动等系统。
此外,高铁站台上的安全设施,如护栏、防护门等也是确保乘客安全的重要措施。
综上所述,设计高铁需要考虑的知识点众多,涵盖了轨道、车辆、动力系统、信号与通信系统、供电系统和安全措施等方面。
高铁知识点大全

高铁知识点大全
1.高铁是一种高速铁路,其列车最高设计时速通常在300公里/小时以上。
2.高铁采用了先进的列车技术和自动控制系统,以确保列车安全、准时和高效地运行。
3.高铁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地质、环境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因素。
4.高铁的运营需要一支高度专业化的团队,包括列车驾驶员、调度员、检修和维护人员等。
5.高铁的乘坐体验非
常舒适,旅客可以在座位上享受安静、平稳的旅行体验。
6.高铁的运营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促进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加速区域经济的一体化进程。
7.高铁的发展也带来了环保问题,包括噪
声、振动和电磁辐射等。
因此,高铁建设和运营需要采取一系列环保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8.高铁在安全性方面非常注重,采用了多项安全技术和措施,确保旅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9.高铁的发展受到了
很多国家的重视,已经成为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标志之一。
10.高铁的建设和运营需要与政府、企业和居民等多方利益相关者进行协调,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11.高铁的运营管理需要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包
括列车调度、检修和维护等方面的工作。
12.高铁的发展也带来了就业机会,高铁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支持。
13.高铁的票价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成本、市场需求和政策等。
14.高铁是一种现代
化的交通方式,它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格局。
15.高铁的建设和运营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在节能减排和资源利用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高铁列车运行知识要点汇总

高铁列车运行知识要点汇总高铁列车作为现代化交通工具的代表,凭借其高速、高效的特点,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
然而,要想乘坐高铁列车安全、舒适地到达目的地,乘客们也需要了解一些关于高铁列车的运行知识。
本文将针对高铁列车运行的要点进行汇总,以助于乘客们更好地了解和利用高铁列车。
一、高铁列车的定义和特点高铁列车是指使用高速铁路技术的火车,其最显著的特点是速度快、舒适度高。
高铁列车采用了先进的动力系统和车辆设计,以及高品质的铁路轨道,所以能够达到高速运行的目标。
同时,高铁列车的车辆结构也具备良好的隔音、减震和气密性能,使乘客在高速行驶中能够得到更好的乘坐体验。
二、高铁列车的组成和构造1. 动力系统高铁列车的动力系统采用电力驱动,主要由电机、变频器和牵引变压器等组成。
电机负责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变频器负责控制电机的速度和力矩,牵引变压器则用于将供电系统的电压转化为适合电机工作的电压。
2. 车辆结构高铁列车的车辆结构主要包括车体、转向架、底盘和车轮等组件。
车体是高铁列车的承载部分,具有良好的刚性和轻量化特性。
转向架用于支持车体和连接车轮,同时还能实现车辆的转向功能。
底盘主要由抗弯刚度较高的梁桁结构组成,承受车轮的轴重和侧向力。
三、高铁列车的安全措施1. 车辆故障监测与诊断系统高铁列车配备了车辆故障监测与诊断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车辆各个部分的工作状态,提前发现潜在故障并进行诊断。
这对于提高列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2. 高铁线路监测系统高铁线路监测系统利用先进的传感技术,对高铁铁路进行实时监测。
该系统能够检测线路的平整度、弯曲度和纵向坡度等参数,及时发现线路问题,确保列车行驶安全。
3. 紧急制动系统高铁列车配备了紧急制动系统,当发生紧急情况时,乘务员可以通过触发制动开关来紧急制动列车。
这项安全措施可以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停止列车,保护乘客的生命安全。
四、高铁列车的运行规则和常识1. 打车票乘客在搭乘高铁列车前,需要购买对应的车票,并保管好车票。
高铁科普知识提纲

高铁科普知识概述1)高速铁路的定义1.根据UIC(国际铁路联盟)的定义,高速铁路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直线化、轨距标准化),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00公里以上,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50公里以上的铁路系统。
2.早在20世初前期,当时火车最高速率超过时速200公里者比比皆是。
直到1964年日本的东海道新干线系统开通,是史上第一个实现营运速率高于时速200公里的高速铁路系统。
高速铁路除了在列车营运速度达到一定标准外,车辆、路轨、操作都需要配合提升。
3.广义的高速铁路包含使用磁悬浮技术的高速轨道运输系统。
4.在中国,时速高达200或以上,并使用CRH和谐号列车称为动车组,时速160-200公里的城际列车称为准高速及长途列车称为特快,120-160称为快速,120以下的称为普快,80或以下为普客列车。
5.客运专线是以客运为主的快速铁路。
目前在我国,铁路等级除Ⅰ、Ⅱ、Ⅲ级外又增加了“客运专线”等级,时速200至350km/h的铁路统称为客运专线,曲线半径一般在2200m以上。
2)高速铁路的一般结构、速度的描述;1. 高速铁路一般采用铁路桥形势,铁路桥是为让线路跨越河流、低地、深谷、公路或另一条铁路线而修建的建筑物。
就高速铁路桥梁而言,可分为高架桥、谷架桥和跨越河流的一般桥梁。
其中,高架桥用以穿越既有交通路网、人口稠密地区及地质不良地段,通常墩身不高,跨度较小,桥梁往往长达十余公里;谷架桥用以跨越山谷,跨度较大,墩身较高。
结合国外高速铁路无碴轨道的发展与应用情况,我国在高速铁路轨道设计时提出并设计了3种结构型式无碴轨道:长枕埋入式、弹性支承块式与板式轨道。
2.设计速度:1964年日本建成世界上第一条时速210公里的高速客运专线后,法、德、西、意、韩、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纷纷修建高速客运专线,设计速度从210km/h到270、300、350km/h。
1985年5月欧洲经济委员会(ECE)对铁路最高运行速度的观点是:高速客运专线为300km/h,既有线提速改造为160~200km/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铁知识简介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了解高铁吧 一、高铁的技术优势 高速铁路与普通铁路、公路、航空相比,其主要技术优势有: 1)运行速度高。 2)运输能力大。 3)安全性能好。 4)全天候运行。 5)能源消耗少。 6)占用土地省。 7) 污染环境轻。 8) 乘坐舒适。 9) 社会效益好。
二、高速铁路发展历程 1、高速铁路的定义 (1)国际铁路联盟(UIC)的以速度为等级将铁路划分为: 常速铁路:100~120公里/小时 中速铁路:120~160公里/小时。 常速、中速铁路均属于普速铁路。 准高速铁路:160~200公里/小时 高速铁路:200~400公里/小时 超高速铁路:400公里/小时以上 (2)中国高速列车的定义 高速铁路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直线化、轨距标准化),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00公里以上,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50公里以上的铁路系统。 时速在200km/h以上,为动车组 时速在300km/h以上,为高速动车组 2、高速铁路的发展历史 1814年,英国人斯蒂芬森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沿轨道运行的蒸汽机车。 1825年9月27日斯蒂芬森亲自驾驶首台机车(12节煤车,20多节车厢,约450名旅客),成功在英国斯托克顿Stockton 和达灵顿Darlington之间的36km距离内,以24km/h速度运行,铁路运输事业从这天开始。 1903年10月28日,德国的AEG轨道电动车创下了最高运行速度h的世界记录。 1964年10月,日本东海道新干线建成,列车以210km/h速度营运,世界上才真正出现第一条高速铁路。 1959 年 4 月 5 日破土动工,经过 5 年建设,于 1964 年 3 月全线完成铺轨,同年 7月竣工,1964 年 10 月 1 日正式通车。东海道新干线全长 公里,运营速度高 达 210 公里/小时,它的建成通车标志着世界高速铁路新纪元的到来。继东海道新干 线之后, 日本又修建了山阳、东北和上越新干线。) 1983年9月,法国TGV东南线建成通车,最高运行时速达 270 公里/小时。(1971 年批准修建TGV东南线(巴黎至里昂),全长417公里,其中新建高速铁路线 389 公里),1976年10月正式开工,1983年9月全线建成通车,最高运行时速270公里/小时。之后,法国又修建了大西洋TGV线、 北方TGV线、地中海TGV线和欧洲东部TGV线。) 在法国 TGV 高速铁路取得极大成功之后,欧洲各国逐步加入高速铁路的建设热潮。德国(1988)、意大利(1988)、西班牙(1992)、比利时(1997)、英国 (2003)、荷兰(2009)等欧洲大部分发达国家开始大规模修建该国或跨国界高速 铁路,逐步形成了欧洲高速铁路网络;之后在亚洲国家和地区如韩国(2004)、中国台湾(2008)、中国大陆(2008)也出现了不同形式的高速铁路。 3、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中国高铁的石器时代 1978年10月22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抵达东京,展开了为期8天的对日访问行程。 10月26日,在日方极力推荐下,乘坐了日期新干线“光—81号”新干线列车。 小平同志在感叹新干线速度的同时,坚定而自信地表示,我们也会有的。 随着小平同志乘坐新干线的画面在中国的电视节目里播出,一 种被称为“子弹头”的、科幻一样的火车开始为中国人所熟知。这些画面也成了高铁概念的一次大普及。
但是中国高铁真正的起点是1990 年,《京沪高速铁路线路方案构想报告》于当年正式完成。后面围绕要不要建设高速铁路,要建设什么标准的高速铁路,什么时间动工建设高速铁路,“建设派”、“缓建派”、“磁浮派”进行了旷日持久的舆论大战。这个阶段从1990 年开始,到1998 年为止,主要是高铁的思想启蒙阶段。 在此期间,仅1994年建设投运一条(我国第一条)准高速铁路:广州至深圳铁路,时速200km/h。 第二阶段:青铜时代 时间是:从1999 年开始,到2002 年为止。 标志性事件是1999年8月16日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秦(皇岛)沈(阳)客专(全长404公里、200公里/小时)的开工建设 (2003年10月12日正式开通运营)。秦沈客专在中国铁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是中国铁路高速化的起点,是中国自己研究、设计、施工的时速200公里的第一条快速铁路客运专线 在此期间还经历了国产动车组的研发高峰,诞生了以中华之星、先锋号、蓝箭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国产动车组型号。 数据统计显示,中国早期自主研发的动车组高达20 多个品种,总产量达到67 列,其中大部分都是在这个阶段完成的。这67 列动车组中,内燃动车组47 列,电力动车组20 列;有46 列在国内进行试验或交付运用,另外21 列则出口到了国外。 其中自主研制的“中华之星”电动车组在秦沈客运专线创造了当时“中国铁路第一速”公里/小时。(该纪录直到CRH2在2008年4月24日于京津客运专线上进行高速测试时才被打破)。
第三阶段:黄金时代 时间是2003 年开始,到2010 年为止。 标志性事件是“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的大规模建设以及高速动车组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这个阶段最突出的成就是奠定了中国高速铁路网的主骨架以及确定了中国高速铁路网的建设以及运营标准,这个框架与标准至今仍是中国高铁基石,这就是黄金的真正成色。 在此期间:2007年4月18日,在第六次铁路大提速时,中国第一辆动车组D460从上海虹桥站始发。200km/h线路延展里程达到6003公里,部分区段达到250km/h。 2008年8月1日,中国首条高速客运专线(京津线)开通。京津城际铁路的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中国第一条具有世界一流水平、最高运营时速300公里的高速铁路正式通车运营。 第四阶段:英雄时代 时间是从2011年开始,到2013年夏天。 这个阶段中国高铁经历了降速与降标,经历了甬温线动车事故,中国高铁在起伏中艰难前行。 这一阶段的主要成就是实名制购票以及互联网售票的推行,在大大缩短了人们旅行时间的同时也方便了人们的购票出行。 第五阶段:白银时代 时间是从2013 年夏天开始,直今。 在这一阶段中国高铁重新恢复发展势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回复并接近2010?年的水平,中国干线高速铁路重新恢复时速350?公里的建设标准,运营高速铁路也分步骤稳妥地恢复到设计时速运 营。 2016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联合发布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25年,远期展望到2030),勾画了新时期“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宏大蓝图。到2020年,铁路网规模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铁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到2025年,铁路网规模达到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万公里左右。
这一阶段的另外一个重大成就是中国高铁重新赢得声誉,并努力开拓国际市场,成为我们国家的一张名片。 2017年6月26日,复兴号始发(CR400/300/200对应时速 350/250/160),复兴号是中国标准动车组,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 复兴号的诞生,标志着我国铁路技术装备水平进入一个崭新时代。 “复兴号”与“和谐号”CRH系列相比,“复兴号”具有以下五大升级点: 寿命更长。“复兴号”的设计寿命达到了30年,而“和谐号”是20年。 身材更好。列车阻力比既有CRH380系列降低%-%,列车在350公里时速下运行,人均百公里能耗下降17%左右。 容量更大。列车高度从3700毫米增高到了4050毫米,座位间距更宽敞。 舒适度更高。通过隧道或交会时耳部不适感减小,多种照明控制模式,车厢内实现了WiFi网络全覆盖。 安全性更高。设置智能化感知系统,建立强大的安全监测系统,全车部署了2500余项监测点,比以往监测点最多的车型还多出约500个,能够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测。可以采集各种车辆状态信息1500余项,为全方位、多维度故障诊断、维修提供支持。此外,列车出现异常时,可自动报警或预警,并能根据安全策略自动采取限速或停车措施。在车头部和车厢连接处,还增设碰撞吸能装置,提高动车组被动防护能力。 4、中国高速铁路在世界的排名
1)里程排名2018 、韩国 全长:1432公里。运营中:880公里,施工中:552公里 、意大利 全长:1048公里。运营中:923公里,施工中:125公里 、英国 全长:1377公里。运营中:1377公里,施工中:0 、土耳其 全长:2926公里。运营中:1420公里,施工中:1506公里 、瑞典 全长:1706公里。运营中:1706公里,施工中:0 、法国 全长:2793公里。运营中:2658公里,施工中:135公里 、日本 全长:3446公里。运营中:2765公里,施工中:681公里 、德国 全长:3368公里。运营中:3038公里,施工中:330公里 、西班牙 全长:4900公里。运营中:3100公里,施工中:1800公里 、中国 全长:公里。运营中:22000公里,施工中:公里 (中国台湾省 第13位。全长公里,均为在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