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新技术应用

建筑工程新技术应用
建筑工程新技术应用

新技术的应用

我公司将在本工程施工准备时,本着合理、实际、科学、系统的原则,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细化施工方案及各种技术措施,强调保证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等各项施工措施,并极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科技成果。根据本工程特点,我公司拟采用以下建设部推广使用的新技术,在单项新技术实施前将报业主、监理审批认可后实施。

1平面施工放线技术

本工程平面形态为圆弧与矩形相对叠合,施工放线较为困难,我公司将使用先进的全站仪,该仪器具有精度高、反映快等特点,可距离放样、抄平测量、间接测量、坐标测量、偏镜测量、等分距放样、断面测量、水平角复测等,解决施工放线的难题。

2清水砼模板体系支设技术

我公司在本结构施工中将采用新型竹胶大模板,此模板浇筑砼具有外观效果良好、劳动强度低、施工程度快等优点,我公司在武汉体育中心用此模板施工的砼达到清水砼的效果。

3粗钢筋连接技术

本工程结构较复杂,钢筋接头较多,为了保证质量、节省能源、保护环境,我公司将采用粗钢筋直螺纹、电渣压力焊、熔槽帮条焊连接技术,此连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施工工效快,质量可靠等特点,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建设部推广应用的重点项目。

4超长结构无缝施工技术

本工程师的二层结构和看台等部分均属超长结构,为了避免砼产生收缩裂缝,在砼中掺入适量的膨胀剂,同时设置砼膨胀加强带,使其既能保证砼强度又能使其产生的预压应力抵消砼收缩产生的拉应力,从而保证质量,缩短工期。

5砼无水养生技术

为了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养护质量,避免出现裂缝,我公司拟采用先进的无水养生技术;在楼板砼浇捣完毕后覆盖塑料薄膜和草袋进行养护,使混凝土内外温差不超过25度,梁柱涂模养护14d以上。

6建筑节能技术

本工程为体育综合训练馆,对隔音、保温要求较高,隔墙采用加气砼砌块,该材料具有隔音效果好,保温性能强等特点,同时节约大量耕地,充分利用工业废料,减少了城市污染。

7新型防水材料应用技术

该工程层面防水采用新型建筑防水材料SBC120系列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确保屋面的防水效果。

8预拌砼泵送技术

本工程全部采用商品砼,用砼输送泵输送,能够确保砼的质量,提高工程工期。

9钢结构网架及彩色复合压型钢板应用技术

体育馆屋盖系统采用目前流行的钢结构网架及彩色复合压型钢板,能够满足体育馆大跨度的需要,同时美观轻盈,效果显著。

10微机管理技术

企业的微机应用和管理技术是建设部推广使用的一个重要项目,本工程我公司将配置两台微机,用于网络计划管理、工程质量台帐的建立、成本控制、技术资料的管理、竣工力的绘制、钢筋优化下料、模板、脚手架的设计等方面,充分地发挥微机的作用,同时通过微机动态管理,来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以确保本工程优质高效地竣工。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 1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2 钢筋与混凝土技术 3 模板脚手架技术 4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 5 钢结构技术 6 机电安装工程技术 7 绿色施工技术 8 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 9 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 10 信息化技术 1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水泥土复合桩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 真空预压法组合加固软基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 装配式支护结构施工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7 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8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9 逆作法施工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0 超浅埋暗挖施工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 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 非开挖埋管施工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3 综合管廊施工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钢筋与混凝土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高耐久性混凝土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再生骨料混凝土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 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7 高强钢筋应用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8 高强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9 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0 预应力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 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四新技术应用及推广

启东市永兴线东段路基路面工程 合作建设项目 “四新”技术推广及应用 编制: 审核: 南通林洋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启东市永兴线东段路基路面工程合作建设项目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六年五月

“四新”技术推广及应用计划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启东市启隆乡永兴路东段改建工程(K0+100-K12+560)路基全幅宽24.5m,半幅宽12.25m,路面半幅宽度为10.5m,全长12460米。其中桥梁4座(K1+251.3二通港河桥、K3+467.5东方河桥、K5+095仙鹤村河桥、K10+666桥),单孔3m盖板涵2道(K8+890、K12+114),单孔1.5m圆管涵1道,K6+441处新港河已列入水系建设计划。 永兴路东段改扩建工程结构层为: Ⅰ型主线行车道、硬路肩路面结构 上面层: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 下面层: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 封层:单层乳化沥青下封(不计厚度) 基层:18cm 4.5%水泥稳定碎石 底基层:32cm 12%石灰土(分两层施工,每层16cm)Ⅱ型与主线道路相交的机耕道路衔接处路面结构 面层: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 封层:单层乳化沥青下封(不计厚度) 基层:16cm 4.5%水泥稳定碎石 底基层:12%石灰土调平 本次施工范围为各施工图中路基、路面、桥涵工程。

二、推广“四新”技术的意义 所谓“四新”技术,即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四新技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代表了先进技术与先进生产力,是交通工程从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性转变的桥梁。通过在施工过程中运用“四新”技术可以提升施工工效、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从而扩大项目盈利空间,最终提高公司经济效益。 三、“四新”技术推广运用 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拟定积极运用各类四新技术,以此顺应交通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态势,从项目出发,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争取项目效益最大化。本工程主要运用的四新技术见下表:(1)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2)泵送商品混凝土技术 四、采用四新技术介绍 1、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本工程桥梁墩台帽为大面积混凝土结构,为了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纹产生,施工过程中将采用多项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1.1、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混凝土裂缝控制与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多个环节相关,其中选择抗裂性较好的混凝土是控制裂缝的重要途径。本技术主要是从混凝土材料角度出发,通过原材料选择、配比设计、试验比选

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1)

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建筑行业进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对于各种施工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不但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技术革新,而且有利于实现与世界建筑行业先进国家的接轨。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而言,施工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这是必须及时得到改进与完善的,否则将严重影响到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和全面进步。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研究;应用 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国内建筑行业在整体工艺和技术水平上有了稳步的提升,特别是某些工程的单项施工技术已经位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与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从我国建筑行业宏观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而且要逐步转变技术管理模式由粗放式管理向集约化管理的转变。在我国建筑行业的今后发展中,只有在对国内外先进施工技术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技术管理经验的总结和积累,才能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体系,并且提高其实际应用效率和质量。 1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发展状况 在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整体提高的环境下,国内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也呈现出了集约化、智能化、科学化的发展趋势。进入21世纪以后,国内建筑行业的发展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部分国际知名建筑施工企业相继入驻中国建筑市场,明显增加了国内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压力,因此,在国内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中,加强对于施工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且直接关系到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今后命运。 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在有效解决传统施工技术瓶颈问题的基础上,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建筑工程施工中各种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利于建筑施工企业加强施工成本控制,并且全面提升施工的进度和安全,为国内建筑行业的科学发展和创新进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应用论文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应用 摘要:在建筑工程领域如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高工程的科技含量,全面推进施工企业技术进步,促进建筑技术整体水平提高的唯一的途径就是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将科学的管理和大量技术上先进、质量可靠的科技成果广泛地应用到工程中去,应用到建筑业的各个领域。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发展概况,探讨了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应用 abstract: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how to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ntent of the project, and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mprove the overall level of the only way is to rely 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will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and a large number of advanced technology, reliable qualit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widely applied to engineering, applied to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various field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probes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y.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年最新版)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年版) 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 1.2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 1.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技术 1.4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技术 1.5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 1.6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 1.7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 1.8工具式组合内支撑技术 1.9逆作法施工技术 1.10爆破挤淤法技术 1.11高边坡防护技术 1.12非开挖埋管技术 1.13大断面矩形地下通道掘进施工技术 1.14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 1.15智能化气压沉箱施工技术 1.16双聚能预裂与光面爆破综合技术 2混凝土技术 2.1高耐久性混凝土 2.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2.3自密实混凝土技术 2.4轻骨料混凝土 2.5纤维混凝土 2.6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2.7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 2.8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接受施工技术 3钢筋及预应力技术 3.1高强钢筋应用技术 3.2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 3.3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 3.4无粘结预应力技术 3.5有粘结预应力技术 3.6索结构预应力施工技术 3.7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技术 3.8钢筋机械锚固技术 4模板及脚手架技术 4.1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 4.2钢(铝)框胶合板模板技术 4.3塑料模板技术 4.4组拼式大模板技术 4.5早拆模板施工技术 4.6液压爬升模板技术

4.7大吨位长行程油缸整体顶升模板技术 4.8贮仓筒壁滑模托带仓顶空间钢结构整安装施工技术 4.9插接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 4.10盘销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 4.11附着升降脚手架技术 4.12电动桥式脚手架技术 4.13预制箱梁模板技术 4.14挂篮悬臂施工技术 4.15隧道模板台车技术 4.16移动模架造桥技术 5钢结构技术 5.1深化设计技术 5.2厚钢板焊接技术 5.3大型钢结构滑移安装施工技术 5.4钢结构与大型设备计算机控制整体顶升与提升安装施工技术5.5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 5.6住宅钢结构技术 5.7高强度钢材应用技术 5.8大型复杂膜结构施工技术 5.11模块式钢结构框架组装、吊装技术 6机电安装工程技术 6.1管线综合布置技术 6.2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 6.3变风量空调系统技术 6.4非金属复合板风管施工技术 6.5大管道闭式循环冲洗技术 6.6薄壁不锈钢管道新型连接技术 6.7管道工厂化预制技术 6.8超高层高压垂吊式电缆敷设技术 6.9预分支电缆施工技术 6.10电缆穿刺线夹施工技术 6.11大型储罐施工技术 7绿色施工技术 7.1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 7.2基坑施工降水回收利用技术 7.3预拌砂浆技术 7.4外墙自保温体系施工技术 7.5粘贴式外墙外保温隔热系统施工技术 7.6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 7.7硬泡聚氨酯外墙喷涂保温施工技术 7.8工业废渣及(空心)砌块应用技术 7.9铝合金窗断桥技术 7.10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 7.11供热计量技术

建筑业十项新技术-

建筑业十项新技术-2017年-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7年10月

建筑业10项新技术目录1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1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 1.2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 1.3 水泥土复合桩技术 1.4 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技术 1.5 真空预压法组合加固软基技术 1.6 装配式支护结构施工技术 1.7 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 1.8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1.9 逆作法施工技术 1.10 超浅埋暗挖施工技术 1.11 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 1.12 非开挖埋管施工技术 1.13 综合管廊施工技术 2 钢筋与混凝土技术 2.1 高耐久性混凝土技术 2.2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2.3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 2.4 再生骨料混凝土技术 2.5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2.6 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 2.7 高强钢筋应用技术 2.8 高强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 2.9 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 2.10 预应力技术 2.11 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技术 2.12 钢筋机械锚固技术 3 模板脚手架技术 3.1 销键型脚手架及支撑架 3.2 集成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技术 3.3 电动桥式脚手架技术 3.4 液压爬升模板技术 3.5 整体爬升钢平台技术 3.6 组合铝合金模板施工技术 3.7 组合式带肋塑料模板技术 3.8 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 3.9 预制节段箱梁模板技术

3.10 管廊模板技术 3.11 3D打印装饰造型模板技术 4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 4.1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 4.2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技术 4.3 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 4.4 预制混凝土外墙挂板技术 4.5 夹心保温墙板技术 4.6 叠合剪力墙结构技术 4.7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技术 4.8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 4.9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技术 4.10 预制构件工厂化生产加工技术 5 钢结构技术 5.1 高性能钢材应用技术 5.2 钢结构深化设计与物联网应用技术 5.3 钢结构智能测量技术 5.4 钢结构虚拟预拼装技术 5.5 钢结构高效焊接技术 5.6 钢结构滑移、顶(提)升施工技术 5.7 钢结构防腐防火技术 5.8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应用技术 5.9 索结构应用技术 5.10 钢结构住宅应用技术 6 机电安装工程技术 6.1 基于BIM的管线综合技术 6.2 导线连接器应用技术 6.3 可弯曲金属导管安装技术 6.4 工业化成品支吊架技术 6.5 机电管线及设备工厂化预制技术 6.6 薄壁金属管道新型连接安装施工技术 6.7 内保温金属风管施工技术 6.8 金属风管预制安装施工技术 6.9 超高层垂直高压电缆敷设技术 6.10 机电消声减振综合施工技术 6.11 建筑机电系统全过程调试技术 7 绿色施工技术 7.1 封闭降水及水收集综合利用技术 7.2建筑垃圾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7.3 施工现场太阳能、空气能利用技术 7.4 施工扬尘控制技术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

建筑业10xx技术(2017版)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2钢筋与混凝土技术 3模板脚手架技术 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 5钢结构技术 6机电安装工程技术 7绿色施工技术 8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 9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 10信息化技术 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 1.2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 1.3水泥土复合桩技术..................... 1.4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技术................. 1.5真空预压法组合加固软基技术........... 1.6装配式支护结构施工技术............... 1.7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 1.8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1.9逆作法施工技术.......................

1.10超浅埋暗挖施工技术.................. 1.11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 1.12非开挖埋管施工技术.................. 1.13综合管廊施工技术.................... 2钢筋与混凝土技术........................... 2.1高耐久性混凝土技术...................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2.3自密实混凝土技术.....................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四新技术应用

“四新”技术应用计划 1、工程概况 XXX水库位于XXX境XXX河上。坝址在XXX河出山口前2km,距XXX市约30km。XXX水库工程是一项以灌溉为主,兼顾发电的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1164.45m,对应库容2851万m3,调节库容996万m3;死水位1124.89m,死库容80 万m3;设计洪水位1166.2m,校核洪水位1166.79m。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 252-2000)的规定,本工程为Ⅲ等工程,工程规模为中型工程。大坝为沥青混凝土心墙砂砾石坝,坝高73.6m,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其坝提高至2级),次要建筑物为4级,临时建筑物为5级拦河大坝(沥青混凝土心墙砂砾石坝)设计洪水标准为50 年一遇,洪峰流量为150m3/s,校核洪水标准1000 年一遇,洪峰流量为305m3/s;泄洪放水洞,溢洪道的下游消能防冲设施:设计洪水标准为30 年一遇,洪峰流量为130m3/s。 本工程由挡水坝、右岸导流泄洪供水洞及右岸表孔溢洪道组成。 大坝为沥青砼心墙沙砾石坝,拦河布置,坝顶长228.4最大坝高73.6m;倒流泄洪供水洞由导流洞改建而成,布置在河道右岸,为有压洞,由进口引渠段、固定拦污栅段、矩形有压段、竖井段、洞身段、出口段组成,全长534.37m;溢洪道布置在右岸,采用岸边式侧槽无闸溢洪道,开敞式布置,溢洪道轴线与坝轴线成64.61°夹角,斜向下游。溢洪道由侧堰段、调整段、泄槽段、挑流段、护坦段五部分组成。

2、推广“四新”技术的意义 所谓“四新”技术,即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四新技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代表了先进技术与先进生产力,是建筑业从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性转变的桥梁。通过在施工过程中运用四新技术可以提升施工工效、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从而扩大项目盈利空间,最终提高公司经济效益。 3、“四新”技术推广运用 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拟定积极运用各类四新技术,以此顺应建筑业技术的迅速发展态势,从项目出发,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争取项目效益最大化。本工程主要运用的四新技术见下表:(1)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2)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 (3)工程量自动计算技术 (4)滑动模板施工技术 (5)泵送商品混凝土技术 4、采用四新技术介绍 4.1、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本工程基础工程为超长、超大面积混凝土结构,为了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纹产生,施工过程中将采用多项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4.1.1、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混凝土裂缝控制与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多个环节相关,其中选择抗裂性较好的混凝土是控制裂缝的重要途径。本技术主

建筑工程十项新技术应用总结

XXXXXXXXXXXXXX工程 建筑业10项新技术应用汇报 目录 1、建筑业10项新技术——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1) 2、建筑业10项新技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5) 3、建筑业10项新技术——高强钢筋应用技术 (7) 4、建筑业10项新技术——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 (11) 5、建筑业10项新技术——索结构预应力施工技术 (15) 6、建筑业10项新技术——大型钢结构滑移安装施工技术 (19) 7、建筑业10项新技术——管线综合布置技术 (21) 8、建筑业10项新技术——预拌砂浆技术 (24) 9、建筑业10项新技术——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技术 (27) 10、建筑业10项新技术——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 (30) 1、建筑业10项新技术——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设计图号GS-08~GS-10、GS-19专业混凝土工程 设计做法说明: XXXXXXXXXXXXXX工程的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简称 HS-HPC)是强度等级为 C60 的 HPC,其特点是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耐久性,用于建筑塔楼内柱,与普通混凝土结构具有相同的配筋率,可以显著地缩小结构断面,增大使用面积和空间,并达到更高的耐久性。 1、主要技术内容 HS-HPC 的水胶比≤28%,用水量≥200kg/m ,胶凝材料用量 650~700kg/m ,其中水泥用量 450~500kg/m ,硅粉及矿物微细粉用量 150~200kg/m ,粗骨料用量 900~950kg/m ,细骨料用量 750~800kg/m ,采用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或氨基磺酸高效减水剂。HS-HPC 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还需要掺入体积含量 2.0~2.5%的纤维,如聚丙烯纤维、钢纤维等。 2、技术指标 (1)工作性:新拌 HS-HPC 混凝土的工作性直接影响该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其最主要的 特点是粘度大,流动性慢,不利于超高泵送施工。混凝土拌合物的技术指标主要是坍落度、扩展度和倒坍落度筒混凝土流下时间(简称倒筒时间),坍落度≥240mm,扩展度≥600mm,倒筒时间≤10s,同时不得有离析泌水现象。 (2)HS-HPC 的配比设计强度应符合以下公式:f cu ,o = 1.15 f cu ,k (3)HS-HPC 应具有更高的耐久性,因其内部结构密实,孔结构更加合理。HS-HPC 的抗冻性、碳化等方面的耐久性可以免检,如按照《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CECS207 标准检验,导电量应在 500 库仑以下;为满足抗硫酸盐腐蚀性应选择低 C3A 含量(<5%)的水泥;如存在潜在碱骨料反应的情况下,应选择非碱活性骨料。 (4)HS-HPC 自收缩及其控制 1)自收缩与对策 当 HS-HPC 浇筑成型并处于密闭条件下,到初凝之后,由于水泥继续水化,吸取毛细管中的水分,使毛细管失水,产生毛细管张力,如果此张力大于该时的混凝土抗拉强度,混凝土将发生开裂,称之自收缩开裂。水灰比越低,自收缩会越严重。一般可以控制粗细骨料的总量不要过低,胶凝材料的总量不要过高;通过掺加钢纤维可以补偿其韧性损失,但在侵蚀环境中,钢纤维不适用;需要掺入有机纤维,如聚丙烯纤维或其他纤维;采用外掺 5%饱水超细沸石粉的方法,以及充分地养护等技术措施可以有效的控制 HS-HPC 的自收缩和自收缩

建筑工程新技术新工艺新汇报材料

第一章拟采用的科学可行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等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措施 (3) 第一节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 (3) 1. 推广要点 (3) 2. 使用部位 (3) 3. 施工要点 (4) 第二节视频监控技术 (4) 1. 监控设备的选择: (5) 2. 监控设备的数量: (5) 3. 监控摄像头的安装方法: (5) 4. 云台、解码器安装: (6) 第三节喷雾降尘技术 (7) 第四节木方接长技术 (8) 1. 工艺原理 (8) 2. 工艺流程: (8) 3. 操作要点 (9) 4. 技术经济效益: (9) 5. 生态环保社会效益 (9) 第五节计算机推广、应用和信息化管理技术 (10) 第六节活动式板式围墙 (11) 第七节混凝土地坪一次性成型技术 (12) 1. 现浇混凝土板面一次成型的优点 (13) 2. 现浇混凝土板面一次成型的技术措施 (13)

第八节智能数控弯箍机······················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技术要点··························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加工要点··························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应用实例..........................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九节移动式雨水收集箱. (14) 第十节可周转移动住房 (15)

第一章拟采用的科学可行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等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措施 先进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新型材料和新机具的应用,是优质高效地完成工程任务、创造过程精品、保证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缩短施工周期,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完全实现建筑物设计风格和使用功能的关键之所在。 结合本工程的特点,我们将积极引进与推广新技术。同时,还将结合我公司同类工程中所应用的科技成果应用于本工程的施工中。 第一节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 1.推广要点 直螺纹连接技术是指在热轧带肋钢筋的端部制做出直螺纹,利用带内螺纹的连接套筒对接钢筋,达到传递钢筋拉力和压力的一种钢筋机械连接技术。适用于受力主筋直径粗排列层次多且密集的大跨度结构,相对于传统的搭接、焊接工艺,直螺纹连接技术有着接头质量高、快速施工、工艺简单、冷作业等明显优势。 直螺纹钢筋连接技术 2.使用部位 按照设计要求,直径大于等于18mm的钢筋采用直螺纹连接工艺,结合本工

四新技术应用

四新技术应用 为了贯彻执行国家建设部文件以及陕西省建设厅文件精神,我公司根据本项目情况以及近年来新技术、新工艺应用的经验,要求项目经理部充分认识到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工作的重要性,加强组织领导,使新技术、新工艺的实地应用,使其落实在本工程的各项工序施工中,提高工程质量,发挥经济效益。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以及我公司近年来新技术、新工艺应用的经验,本项目计划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主要内容有: ⑴粗直径钢筋的连接:对于直径大于18的钢筋采用剥肋直螺纹连接。 不但能保证钢筋的连接质量,而且能提高工程的施工进度。 ⑵钢筋综合下料:工程钢筋采用“优化配筋,综合下料”的方法进行管理。即: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优化的配筋单,所有Ⅱ级钢筋进行对焊加长最后断料成型;对于Ⅰ级钢筋进行冷拉处理,其伸长8%左右,既起到除锈作用,又节约钢筋。 ⑶清水模板体系:新型模板和脚手架技术。 ⑷梁、板模板采用双面涂膜钢化竹质多层板整体模板,保证砼一次成型。 模板和脚手架是土木建筑施工中量大而广的重要施工工具,模板工程占钢筋砼工程造价的20—30%,劳动量的30—40%,工期限的40—50%,因此,采用新型模板及脚手架,是减少模板工程费用,节省劳动力、降低砼结构工程费用的重要途径。 (5)膨胀型抗裂防渗剂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 (6)在装修工程中,为了解决混凝土抹灰开裂、空鼓问题,采

用抹灰防裂剂,保证了抹灰质量,从而减少了发少返工。 (7)合理的外架形式可以减少钢化材料的投入。 (8)机电安装方面,上水采用承插连接,速度快,质量好,安装后可立即通水试压投入使用。 (9)现代化微机管理:工程施工的现代化管理,是体现一个施工企业素质和反应这个企业的综合实力,能够全面的反应与管理工程施工全过程,减少人为因素,优化管理程序,确保工程的优质高效。 以上新技术均已不同程度的成功应用在我公司的各个工程项目中,提高了我公司的管理水平与技术素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筑工程施工10大类新技术汇总

建筑业10项新技术 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 (1) 1.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 .. (1) 1.2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 ..... ....... . (2) 1.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技术.............. ....... (2) 1.4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技术........................ ................. .3 1.5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 .. (4) 1.6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 . ... ..5 1.7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 .. (6) 1.8工具式组合内支撑技术......................................... . ..... .7 1.9逆作法施工技术................................................. . (8) ※※※※※ (11) 1.10爆破挤淤法技术 (11) 1.11高边坡防护技术.................................................. . (14) 1.12非开挖埋管技术.................................................. . (17) 1.13大断面矩形地下通道掘进施工技术............................. ..... (19) 1.14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 . (20) 1.15智能化气压沉箱施工技术..................................... (21) 1.16双聚能预裂与光面爆破综合技术............................ (22) 2混凝土技术....................................... . (26) 2.1高耐久性混凝土............................................... .. (26) 2.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28) 2.3自密实混凝土技术 (30) 2.4轻骨料混凝土 (31) 2.5纤维混凝土 (33) 2.6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 (35) 2.7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 (38) 2.8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接受施工技术 (40) 3钢筋及预应力技术................................. . (46) 3.1高强钢筋应用技术 (46) 3.2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 (47) 3.3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 .. (47) 3.4无粘结预应力技术 (48) 3.5有粘结预应力技术 (49) 3.6索结构预应力施工技术 (50) 3.7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技术 (52) 3.8钢筋机械锚固技术.................................. . (52) 4模板及脚手架技术................................ .. (56) 4.1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 (56) 4.2钢(铝)框胶合板模板技术 (57) 4.3塑料模板技术 (59) 4.4组拼式大模板技术......................................... (61) 4.5早拆模板施工技术 (63)

四新技术应用

四新技术应用 南部水乡岸线综合整治工程三期2标段 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四新技术的应用 江苏盐城水利建设有限公司 2015年5月 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四新技术的应用 为了有效的促进生产力的提高,降低工程成本,减轻工人的操作强度,提高工人的操作水平和工程质量,满足房屋的结构功能和使用功能,在施工中我公司应把先进工艺和施工方法、先进技术应用到工程上去,大力推广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确保标书工期,质量和降低成本。 一、新技术应用 1、柱子钢筋Φ14以上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以节省钢筋用量,亦可采用套筒挤压连接技术,我公司在多个工程中应用了套筒掠压连接技术,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利用电子计算机及先进的施工管理软件对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进行跟踪控制,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3、予埋铁件采用大磁铁查找,以避免找寻埋铁件时乱凿。 4、室外内电线套管优采用重量轻、能耗低、经济耐用的PVC管材,室外内排水管宜选用隔音标准不低于同类铸铁管的UPVC管材。 5、在砼中掺加一定的外加剂,以改善砼的和易性的和提高砼的耐久性,屋成现浇板采用胶合板,减少拼缝和漏浆,提高屋面自防水能力。 6、积极选用屋面防水新技术,做好节点处理。

7、在检查其它工序质量的同时,特别重视对屋面基层质量的检验与验收。 二、新工艺应用 1、砖砌体砌筑推广运用现行砌砌法施工。 2、针对工程实际情况,基础梁侧模采用砖模,确保了基础梁的截面,节省了材料,同时达到了设计要求基础梁和地面板一次浇捣成型的工艺。 3、各楼层、梁、板、柱砼一次浇捣成型,避免了先浇柱,后浇梁板时的繁锁工艺,且减少了主体结构砼施工缝的留设,确保了砼的施工质量。 4、现浇砼踏步无须预埋件,待木工弹线确定正确位置后,一次电锤钻眼,将环氧树脂埋设金属立杆电焊栏杆成型,此工艺能确保工程质量。 5、选用水准仪、经纬仪控制标高与水平,提高计量精度。 6、砂浆抹面时砼表面应机械喷浆,提高砂浆与基层粘结强度。 7、采用清水砼施工工艺。 三、新材料采用 1、排水管道使用UPVC管材,电线穿管采用PVC管材。 2、水泥采用散装水泥,砼中掺加适量的外加剂,如高效减少剂,早强剂等外加剂,使砼早期强度提前形成,提早拆模时间,提高模板的周转。 3、窗台、楼梯梁滴水线建议使用按统一标准制作的PVC滴水条,既能确保施工质量,又减少了施工工序。 4、在砼及砂浆中采用掺加粉煤灰技术,可以减少水泥用量,增强砼的和易性,提高砼成型质量,水泥用量的减少可降低水化热的产生,减少砼内部及表面的裂缝产生,延长结构式的使用寿命。 四、新生设备运用 1、设竖向电渣压力焊机1台。 2、设水准仪三台、全站仪一台、南方GPS定位仪。

2005年建设部发布的建筑业十项新技术

2005年建设部发布新的建筑业十项新技术1 地基基础和一下空间工程技术 1.1桩基新技术 1.1.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 1.1.2长螺栓旋水下灌注成桩技术。 1.2地基处理技术 1.2.1水泥粉煤灰碎石桩(GFG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 1.2.2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 1.2.3真空顶压法加固软基技术 1.2.4强夯法处理大块石高填方地基 1.2.5爆破齐淤法术 1.2.6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 1.3深基坑支护及边坡防护术技术 1.3.1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 1.3.2预应力锚杆施工技术 1.3.3组合内支撑技术 1.3.4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 1.3.5冻结排桩法进行特大深基坑施工技术 1.3.6高边坡防护技术 1.4地下空间施工技术 1.4.1暗挖法 1.4.2逆作法 1.4.3盾构法 1.4.4非开挖埋管技术 2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2.1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 2.2自密实混凝土技术 2.3混凝土耐久性技术

2.4清水混凝土技术 2.5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 2.6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3 高效钢筋与预应力技术 3.1高效钢筋应用技术 3.1.1 HRB400级钢筋的应用技术 3.2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 3.2.1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 3.2.2 HRB400钢筋焊接网 3.2.3焊接箍筋笼 3.3粗直径钢筋直螺纹机械连接技术 3.4预应力施工技术 3.4.1无粘结预应力成套技术 3.4.2有粘结预应力成套技术 3.4.3拉索施工技术 4 新型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术 4.1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 4.2早拆模板成套技术 4.3液压自动爬模技术 4.4新脚手架应用技术 4.4.1碗扣式脚手架应用技术 4.4.2爬升脚手架应用技术 4.4.3市政桥梁脚手架施工技术 4.4.4外挂脚手架和悬挑脚手架应用技术5 钢结构技术 5.1钢结构CAD设计与CAM制造技术 5.2钢结构施工安装技术 5.2.1厚钢板焊接技术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迅猛的发展,城市建设步伐也逐渐加快,与此相应的是我国建筑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建筑工程提供了更多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成为现代建筑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借以本文作者的施工经验与长年的知识积累,逐步形成了对建筑施工新技术的系统认知,并对其中的防水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钢筋连接施工、屋面施工四个方面的施工新技术和工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为相关企业和人员对建筑施工新技术的认识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新技术 abstract: in the 21st centur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rapid pace of urban construction has gradually accelerated, corresponding to our building technical level is also rising. the construction works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ologies for building works to provide a more broad space for development, has also become a modern building enterprise has injected new vitality. a view to the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of the author with many years of accumulated knowledge, and gradually form a cognitive system for new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waterproof construction, mass concrete construction, reinforced connection

江苏省建筑业10项新技术

附件 江苏省建筑业10项新技术 一、地基基础与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1大直径预应力管桩复合支护墙技术 1 主要技术内容 大直径预应力管桩复合支护墙(PCMW工法),即采用搅拌桩施工对地层进行加固,同时在地层内形成一道类似于咬合排桩一样的水泥土墙,在水泥土中的水泥尚未凝固时插入大直径预应力管桩,形成由搅拌桩挡土止水、管桩承受侧向水土压力的组合结构。该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防水效果较好,对环境影响较小,且支护结构兼做止水帷幕,占用宽度较小等优点。 2 技术指标 (1)大直径预应力管桩复合支护墙的计算与验算应包括内力和变形计算、整体稳定性验算、抗倾覆稳定性验算、坑底抗隆起稳定性验算、抗渗流稳定性验算和坑外土体变形估算。 (2)大直径预应力管桩复合支护墙中三轴水泥土搅拌桩的直径宜采用850mm、1000mm。 (3)水泥土搅拌桩28d无侧限抗压强度标准值不宜小于0.5MPa。 (4)搅拌桩的入土深度宜比预应力管桩的插入深度深0.5~1.0m。 (5)搅拌桩体与内插管桩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1/200。 (6)当搅拌桩达到设计强度,且龄期不小于28d后方可进行基坑开挖。 (7)主要参照标准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粘土层、砂层等软弱地层,且在6m~10m深的基坑中具备技术和经济优势,在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 4 已应用的典型工程 南京市城市快速内环北线二期隧道、中大医院、昆山市东城大道快速化改造等基坑工程。

1.2 斜向旋喷搅拌加劲桩支护技术 1 主要技术内容 旋喷搅拌加劲桩支护是由加筋水泥土桩体和锚体(总称桩锚体)构成的对土体的支护体系。它采用专门机具施作,直径20~100cm,可为水平向、斜向或竖向的等截面、变截面或有扩大头的桩锚体。在成桩过程中,通过对桩周土体进行切割、搅拌、渗透、挤压和臵换,使边坡土体的强度得到较大提高;在预应力锚筋作用下,改善了边坡土体的应力状态,提高边坡土体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旋喷搅拌加劲桩技术有如下特点: (1)旋喷搅拌加劲桩施工作业所需空间不大,适用于各种地形和场地。 (2)由旋喷搅拌加劲桩代替内支撑,可降低围护结构造价30%左右,使基坑内空旷,改善施工作业条件,缩短工期30%左右。 (3)旋喷搅拌加劲桩的锚拉力可通过张拉试验确定,每根锚筋体通过张拉锁定来检验其旋喷搅拌加劲桩的作用效果,因此可保证施工质量和加固结构的安全度。 (4)通过施加预拉力,有效控制支护结构的侧向位移。 (5)施工形成的扩大径桩头能有效增大抗拔力。 2 技术指标 (1)旋喷搅拌加劲桩可通过自身或与传统的围护墙体(钻孔灌注桩、预制桩、SMW工法桩、地下连续墙、钢板桩等)组合成“人字形”、“门架式”、“复合式”等结构,形成一种重力锚固式的主动支护与加固体,从而可有效控制土体位移、提高土体的稳定性。 (2)主要参照标准有:《加筋水泥土桩锚支护技术规程》(CECS147:200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等。 3 适用范围 (1)人字形结构的适用土层及应用范围:场地为砂土、粘性土、粉土、杂填土、黄土、淤泥以及淤泥质土等土层,基坑深度不大于6米,基坑周围不具备放坡条件且地下水位较高。 (2)门架式结构的适用土层及应用范围:场地为砂土、粘性土、粉土、杂填土、黄土、淤泥以及淤泥质土等土层,基坑外有2~3米的施工空间且基坑深

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应用

2012.05 107 施工技术 摘要:本文在阐述施工新技术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通过从金刚砂耐磨地坪、屋面施工、钢筋连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防水施工等几个常见施工方面着手,对新施工技术在其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带给建筑行业的变化是深刻巨大的。在当前激烈竞争的建筑市场,若想谋求更大的发展,使企业实力得到增强,只有依靠科技创新的力量,保证施工的关键设备技术与国际发展趋势的接轨,与行业先进水平同步。工程质量的提高通过科技含量的增加得以实现,降低生产成本,创造最佳效益。 虽然近年来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建筑业产业素质和产业规模,在不断地提高我国的建筑技术水平,尤其是一些单项技术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但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建筑技术的水平还比较低,作为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建筑业没有改变其根本性质,在建筑工程领域如何加快转化科技成果,使工程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使施工技术和企业得到不断推进,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是提高促进建筑技术水平的唯一有效途径,将大量质量可靠、技术上先进的科技成果和科学的管理模式广泛地应用到工程中去,应用到建筑业的各个领域。 1 施工新技术的发展状况 不断提高的科技水平带动着建筑施工水平的提高也愈发成熟,特别是近年来,施工工程中新工艺和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带给传统施工技术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这一系列新技术的出现,不但使过去传统施工技术无法实现的技术瓶颈得到了突破,引导和推广了新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设备的出现,而且施工效率因为采用了新的施工技术而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一方面它使工程作业时间缩短,工程成本减少,另一方面更是增强了工程施工的安全可靠度,为整个施工项目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 建筑业十项新技是建设部目前重点推广的技术;包括企业的计算机管理和应用技术、大型设备和构件的整体安装技术、钢结构技术、新型塑料管和建筑防水应用技术、新型墙体和建筑节能应用技术、脚手架和新型模板应用技术、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预应力混凝土和高效钢筋技术、高性能高强混凝土技术、深基坑支护技术。 2 施工新技术在具体工程中的应用2.1 防水施工技术 防水实际上就是在与水接触的部位防有害裂缝、防渗漏的出现。我们应该遵循正确的设计原则。节点密封、全面设防、复合防水、防排并用、刚柔结合、多道设防、综合治理,施工工艺和防水材料的选择要合理。 对于屋面防水,本文提出了一种较为新型的施工技术,即以复合涂膜的方式用聚合物水泥基进行施工;这种施工技术首先做好基层、节点和板缝的处理。裙楼屋面及塔楼屋面施工时涂膜应分遍涂布,先涂的涂料干燥成膜后方涂布后一遍涂料。互相垂直铺设方向,最上面涂层厚度大于1mm.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涂膜防水层的收头,不得出现堆积和流淌现象。防水层反起墙面不少。 对于外墙防水,宜采用加气砼砖墙施工,即为防止抹灰层开裂空鼓,加气砼砌块墙体抹灰前将界面挂钢丝网挂在两种不同材料之间。钢丝网固定后再处理几面,涂刷的浆体由71.5%的水泥和20%的108胶水配制而成。处理基面后再进行抹灰层施工。含水饱和的砖和干砖严禁在砌筑时使用。不得边砌边浇。竖向灰缝宽度和水平灰缝厚度控制10±2mm 范围,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80%.一般分三次砌到顶,采用钢筋砼过梁。在后续的防水层施工中,SKK水性超低污染氟涂料(二液防污型)在找平层上以十字交叉各刷一道,厚度3mm,淋水养护在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 2.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对于大体积混凝上施工中,对其进行施工时,由于极其复杂的混凝土水泥放热反应水化作用。一旦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拉力极限值被产生的温度应力超过时,混凝土就会出现裂缝。施工技术的关键是:对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降温速度及内外温差、以及混凝土浇筑块体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升温情况进行控制,防止混凝土出现有害的温度裂(包括混凝土收缩裂)。根据温度应力和具体情况计算,确定是分段或是整段浇筑。然后根据确定的施工方案对劳动力数量、捣实机械、浇筑设备、混凝土运输工具进行计算。常用的浇筑方法是用塔式起重机浇筑或用混凝土泵浇筑。浇筑混凝土应合理分层分段进行,使混凝土沿高度均匀上升,浇筑时室外温度较低为宜,混凝上浇筑温度不宜超过。 大体积混凝上分段浇筑完毕后,应在终凝前初凝后混凝上进行一次表面抹压或振捣,将上表面的泌水排除掉,用木拍反复抹压密实,消除最先出现的表面裂缝1。在冬期施工时,塑料薄膜应在混凝土抹压密实后应及时覆盖,再覆盖保温材料(岩棉被、草帘等)。非冬期施工条件时,可覆盖保温材料及塑料薄膜,也可在混凝土终凝后在其上表面四周筑堤,灌水深度保持在20-30cm,进行养护。对混凝土内部和表面温度进行定期测量。 混凝土在潮湿环境中的养护时间,对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应大于7d,对有抗渗要求或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的混凝土。 2.3 钢筋连接施工 钢筋连接施工中有的问题需要规范,比如焊接接头、机械连接面积百分率应按受拉区不宜控制。如遇单数的钢筋数量时,略微超过百分率也是符合要求的。应按百分率控制绑扎接头面积:受拉墙类、板、钢筋梁不宜大,当工程中接头面积百分率确有必要增大时,梁受拉钢筋不超过50%,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其他构件。因此梁中受拉钢筋的底线即是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越过,其他构件则可以放宽,但必须满足搭接长度的要求。如般柱子钢筋(特别是构造柱),也可设置一个搭接头,会使施工更加方便。 目前出现了一种新型的钢筋连接方式,即直螺纹接头连接;有三种不同的直螺纹接头连接形式。 对于钢筋直螺纹连接,在具体施工中标准接头的连接时,首先把装好连接套筒的一端钢筋拧到被连接钢筋,使套筒外露的丝扣不超1个完整扣,即告完成连接。加长丝头型接头:首先在加长丝头钢筋上按顺序全部拧上标准套筒及锁紧螺母,靠紧待接钢筋的标准丝头,再将套筒拧回到标准丝头,并用板手拧紧,最后锁定拧紧标准套筒和锁紧螺母,即告完成连接。 检验接头时,完成连接接头后,分批由质检人员进行检验。按如下方式进行检验:接头两端外露螺纹长度目测相等,且不超过一个完整丝(加长螺纹除外),一批接头数量为300个,每批抽验一枚,要求钢筋连接质的合格率为100%。 2.4 屋面施工. 屋面的防水施工属于屋面施工的主要环节,通常采用传统的防水卷材,包括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沥青防水卷材三个系列。防水卷材的主导品种是高分子防水卷材和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3 结语 不断发展进步的社会,将会带来更多的新材料、新设备和新技术,要敢于创新,大胆应用,将现代化的科学管理结合其中,在建设工程施工生产中不断取得好成绩。同时,为不断推进建筑业技术进步,加大建筑业推广先进适用新技术的力度,对建筑业新技术内容也应加以补充和调整,不断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要求,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浅论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应用 杨创辉 揭阳市承毅电力建筑工程安装有限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