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课件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3)通过学习商鞅变法,结合当今改革开放, 说一说,一场改革或变法要想取得成功,需具 备哪些条件?你认为商鞅变法对我们有什么启 示? 条件:改革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得民心者 得天下”;改革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紧跟时 代发展;改革要有良好的环境。 启示: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只有改革, 国家才能富强;我们要像商鞅那样,顺应历史 潮流,勇于改革,勇于创新。
14、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中,具有环保意识的思 想家是 A、孔子 B、荀子 C、墨子 D、孟子
15.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 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 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弱肉强食 B.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 C.统一 D.适者生存 16.“变则兴,不变则亡”,商鞅变法的措施中 与“富国强兵”的目的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是( )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奖励耕战 D.建立县制
经济上: 铁农具和牛耕使用;都江堰 政治上: 各国变法 商鞅变法
思想上: 百家争鸣
商 鞅 变 法
(战国)
治 世 不 一 道 , 便 国 不 法 古
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 目的: 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在位国君: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封建土地所 允许自由买卖 有制建立 耕 经济发展(富) 内 奖励耕战 容 军队战斗力加强 战 (强) 建立县制 加强了中央集权 影响: 认识:
第一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春秋 夏 商 西周 东周 战国 国家产生(奴隶社会) 社会大变革: 奴隶 封建 方式: 变法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说的什么制 度
时间 目的 分封制 内容 分封者 分封物 受封者 义务 作用
春秋战 春秋争霸: 齐桓公首霸 军事上: 国的纷 战国七雄: 长平之战 争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史(1840年前)主题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课件

考点1 北京人、原始农耕文化、炎帝、黄帝的传说(识记) 「3年1考」
代表
时间、区域
主要特征
意义
早期 人类的 代表
北京人
距今约70万 —20万年
1.会直立行走 2.使用①打制石器 3.过群居生活 4.会使用②火
北京人的发现对研究古人类进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③通过对北京 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 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会
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推动了各国的变法改革。 弊:小诸侯国备受战争之苦,给社会和人民带来灾难和痛苦
变
革 政治上: 的 商鞅变法 表
⑦目的:为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 ⑧内容 政治: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1.商汤灭夏;2.盘庚迁殷
①青铜器、甲骨文(具体内容 参考中国古代史主题五中国 古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至公元前771年
周武王 周幽王
1.武王伐纣 2.周厉王时“国人暴动” 3.政治制度:②分封制 ③目的:为稳定周初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④内容: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诸侯有较大独立 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⑤作用:初期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但后来强大的诸侯对周 王室形成威胁
秋 作用:1.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2.都江堰工程。(具体内容参考中国古代史主题五)
战
国 军事上:霸:②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主要争霸战争如晋楚③城濮之战 战国七雄:④秦楚齐燕赵魏韩。主要兼并战争如桂陵之战、马陵之战、秦赵⑤长平之战 ⑥战争影响。利: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疆域不断扩展,为统一奠定了基础;中原华夏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族长期交往和斗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二单元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课件集

建 立 武 装
派 征 赋 役
设 置 官 员
讲授新课
天子
统 治 阶 级 被 统 治 阶 级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国人暴动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夏商周的更替 朝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暴君 代 夏 约公元前 禹 阳城 桀 2070年 商 约公元前 汤 殷 纣 1600年 西 约公元前 周武王 镐京 周厉王 周 1046年
部编(RJ)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 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对人类 生活的贡献 3.华夏族的祖先
禅让的传说
1.尧、舜、禹的“禅让” 2.“禅让”的实质 1.大禹治水方法 2.三过家门而不入
目的: 巩固统治 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 分给宗亲、功臣等,封他们为 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 内容 的命令,向天子进纳贡物,平 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周 天子作战 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 作用 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讲授新课
义务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权 利 权 利 权 利
讲授新课
商纣王是 商朝的最后一 个王,他对外 征伐,耗费国 力,同时修筑 豪华宫殿,对 百姓征收繁重 的赋税,还施 以酷刑,残害 人民。
讲授新课
三 武王伐纣
观察与思考
讲授新课
昏庸残暴的统治预 示着怎样的结局
商朝这样 一个大国 是怎样灭 亡的呢?
讲授新课
公元前1046年 都城: 周武王 时间: 建立者: 镐京
课堂小结
夏、商、西周大事年表
重要年代 重要事件 重要人物
中考历史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课件

3.山顶洞人 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 距今时间:约三万年。[北师版教材:1.8万年] 生产、生活状况:使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 技术,已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 已会同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已用骨针缝制衣 服,懂得爱美。死后要埋葬。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 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佛教传入与道教兴起
郑和下西洋
古代文学与史学成就
古代艺术成就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 生和社会的变革
社会 形态
元北 谋京 人人
原始社会时期
奴隶社会时期 封建社会时期
传说中的
炎帝、黄
山 顶
河姆渡原
洞 始居民
人
半坡原 始居民
帝和尧、
舜、禹时 夏朝
期
建立
商朝 建立
西周 建立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商鞅变法
考点精讲
考点一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文化遗存
1.元谋人 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距今时间:约一百七十万年。 生产、生活状况:使用石器,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 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2.北京人 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 距今时间: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 生产、生活状况: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北京人头部复原像 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过着群居生活。形成 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
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14定西1题]。
(2)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挖掘水井,饲
养家畜,会制造陶器。(3)会制造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评价: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
2.半坡遗址 距今时间:约五六千年。 生活地点:陕西西安半坡村。
第2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分封制
为了加强对各地的统治。 周王把土地、臣民封赐给同姓或异 姓的贵族建立起许多诸侯国,历史 上称“授民授疆土”。
诸侯必须承担镇守疆土、出兵勤王、 交纳贡赋、定期朝见周王述职等义务。 拓展周的统治,加强周王室的权力 起了重要作用。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核心是嫡长子 继承制。 作用维护西周政治等级制度和稳定 社会秩序的作用。
家天下
背景 财富和地位的分化,首领权力的性质发生了变 夏 人物 化启 结果 夏启击败伯益,夺取权位,建立夏朝。至 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家天下代 替了公天下。
你能否根据刚才所学内容完成图的填写?
禹
( 禅让 下 )制
启
(王位世袭)制 “家 下 ”天
“公 ”天
朝代 夏朝 商朝 西周 东周
起止时间
义务
作用
内容 宗法制
作用
时间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周王室的实力和威望一落千丈,诸候国各 自为政。一些强大的诸候国打出“尊王攘 夷”的旗号,争当霸主。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大部分小国被吞并,剩下几个大国对峙并 立,周王几乎被人们遗忘。 齐、楚、燕、韩、赵、魏、秦 为增强国力,各国纷纷实行变法。最先实 行变法的是魏国。收效最大的是秦国。
(1)秦的国力骤增,军队战斗力也大大加强,成 为七雄中最强的国家。 (2)秦的国势日趋强盛,为最终的统一大业奠定 了基础。
作用
禅让制
从 公 天 下 到 家 天 下
含义 人物 条件
以原始民主方式推荐首领的惯例。
大禹治 水
尧、舜、禹。 德才兼备;当选后,他们的地位显要,但在 处理重大事情时,还得征询四方首领的意见。 时间地点 尧舜时期的黄河流域。 禹的父亲鲧用堵办法,结果水灾更凶。 过程 禹用疏的办法,结果降服了洪水。 启示 禹带领人民治理洪水,他治水期间“三过家 门而不入”。他公而忘私的献身精神值得我 们学习。
2018届中考历史单元复习课件:中国古代史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共60张PPT)

(2)生产生活:使用磨制石器;种植 ___ (我国是世界上最 粟 早种植该作物的国家之一);住着 _________ 房屋;饲养家
半地穴式 畜和打猎捕鱼;制造图案丰富的 _____ 。 彩陶
2.河姆渡聚落 (1)时间、地点:距今约7 000年,浙江余姚(长江流域)。 (2)生产生活:使用磨制石器;种植 _____ (我国是世界上 水稻 最早种植该作物的国家之一);住着 _______房屋;饲养家 干栏式 畜;制造陶器。
【知识小拓】
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房屋样式不同是
由二者所处的不同自然地理环境造成的。
【史论点睛】 原始农业的出现和发展是半坡居民和河姆
渡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在这个过程中,起决定 因素的是生产工具的进步。
考点三 传说与史实 1.人文始祖
(3年0考)
(1)炎帝:教人农耕,发明医药,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
家门而不入,学习其坚持不懈,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在对待自然环境方面,学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树立保护 环境的意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考点四 夏、商、西周的更迭 (3年0考)
1.朝代更迭
朝代 夏朝 商朝 西周
约公元前2070 约公元前1600 公元前1046 起止时间 ~ ~ ~ 前1600年 前1046年 前771年 开国之君 亡国之君 都城 禹 ___ 桀 阳城 汤 纣 ___ 亳,后迁到殷 周武王 _______ 周幽王 镐京 _____
(1)消极性:大量人员伤亡,人民流离失所,生产遭到 破坏。
(2)积极性:大国兼并小国,实现了局部统一;战争促
使人口迁移,有利于民族融合;为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 地,诸侯国进行富国强兵的改革,推动了社会进步。
考点六 1.背景
商鞅变法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9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精品课件 北师大版

(
钟鼎)文。
4.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是( 司母戊鼎)和
பைடு நூலகம்
(
四羊)方。尊
5、青铜器在商周时期人们的生活中 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被称为 “青铜时代”。
(1)商、周青铜器的代表作各是什么? 司母戊鼎、四羊方尊、毛公鼎。
(2)青铜器的主要用途有哪些? 祭祀和战争。
(3)现在研究青铜器有何意义? 既有艺术价值,又有历史价值,因
2、甲骨文是我们了解和研究 商朝历史 的重要材料。 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 开始的。
金文——商周时期刻
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西周毛公鼎及其铭文
文字 类别
刻写材料 刻写篇幅
刻写内容
甲骨文
金文
龟甲、兽骨 短 卜辞
青铜器
长 有意识的记录 历史事件
司母戊鼎
毛公鼎
四羊方尊
现存最大
刻写的金文 最长
精品
司母戊鼎
毛公鼎
四羊方尊
商周展厅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商周文物和他们背后的故事给了你什么启迪?
1.商周时期,人们把刻在( 龟甲 )和(
)
上的文兽字骨称为甲骨文。
2.( 甲骨文)和 (
)青是铜商器周时期重要
的文明成果。商周时期,被称为
(
青铜时代)。
3.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 金文 ),又称
为青铜器上刻写着大量的文字,详细地 记录了历史事件,具有史学研究价值。
游戏——“传话筒”
游戏规则:
①每组第一位同学迅速将卡片上的话口 耳相传,直至每组最后一位同学。
②最后这位同学把所听到的话告诉大家。
日
月
人
高
井
吕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讲义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讲义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讲义第一章:国家的产生一、国家的概念国家是指以一定的领土、一定的人口和一定的政权为基础,通过一定的法律制度组织起来的一个政治社会组织。
它具有权力、领土和人民三要素,并通过法律、政府和国际关系等手段行使权力。
二、国家的形成过程1. 部落联盟阶段早期的人类是以部落为单位生活的。
当人口逐渐增多,部落之间发生冲突时,为了自身利益,他们开始联合起来,形成了部落联盟。
这是国家形成的初期阶段。
2. 城邦国家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开始从部落社会向城市发展。
城市的发展导致了城邦国家的形成,如古希腊的雅典、斯巴达等。
城邦国家具有独立的政权和一定的领土,人民也以城邦为单位进行政治活动。
3. 君主国家阶段随着城邦国家的发展,出现了君主国家。
君主国家通常由一个国王或皇帝统治,他们通过继承或征服来掌握政权。
君主国家具有更大的疆域和更多的人口,也具有更强大的中央集权。
4. 现代民族国家阶段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主思潮的兴起,国家的形式发生了重大变革。
现代民族国家以民族为基础,建立了现代民主政权。
这种国家形式在18世纪后期的美国、法国等国家得到了充分发展,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主要形式。
第二章: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农业革命时代农业革命是人类社会历史上的一大变革。
在农业革命之前,人类是以狩猎采集为生的,生活方式十分原始。
农业的发展使人类能够定居下来,开始种植农作物和饲养动物,生产方式从狩猎采集向农业生产转变。
这个时代的社会变革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工业革命时代工业革命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一次变革。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率先进行了工业化。
通过机器代替人力、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大规模生产等创新,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革。
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三、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输和交流变得更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