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钩增加值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弯钩、弯起钢筋计算详细方法及基础知识(必须了解

弯钩、弯起钢筋计算详细方法及基础知识(必须了解

独立基础
06G101-6
注:周边除外
从图中得知:独立基础为锥形, 基础地面配置了两层纵横两层的
钢筋。 为了与上部的柱子搭接,
有直弯钩的插筋。
某条形基础断面:
横向受力钢筋: 纵向分布钢筋。
L形交接时,纵横墙受力钢筋重叠布置,该部分分布 钢筋取消但需搭接;T形交接时,重叠处横墙受力钢
筋间距加倍排至纵墙处。
钢筋的锚固长度,是指各种构件相互交接处彼此的 钢筋应互相锚固的长度。
设计图有 明确规定的, 钢筋的锚固
长度 按图计算;,
钢筋锚固长度
• 钢筋锚固长度是指纵向钢筋伸入砼支座(墙|柱|梁) 内的长度
• 普通受拉钢筋锚固长度可按下表 取用: 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La

混凝土强度等级
筋 C20
C25
C30
直钢筋端部弯钩增加量: 直钢筋端部180o弯钩增加量6.25d。 直钢筋端部90o弯钩增加量L +3.5d。(L为 弯折平直段长度) 直钢筋端部弯钩135o弯钩增加量7.89d。 箍筋端部弯钩增加量: 箍筋端部弯钩180o弯钩(S形单支箍用) 增加量8.25d。 箍筋端部弯钩135o弯钩增加量12.89d。 箍筋端部弯钩90o弯钩增加量6.21d。
-1层箍筋根数计算
按绑扎计算箍筋根数
-1层箍筋根数计算 按绑扎计算箍筋根数
根数=(基础高度-基础保护层)/间距-1
1层箍筋根数计算 按焊接计算
弯起钢筋图示长度计算时,只需计算
出弯起段长度与其水平投影长度的差额 (即弯起增加量) ΔL。每个弯起增量为
当α=30o时,ΔL=0.268h 当α=45o时,ΔL=0.414h 当α=60o时,ΔL=0.577h
弯起钢筋的增加长度

钢筋弯钩增加值公式推导

钢筋弯钩增加值公式推导

180°弯钩增加6.25d的推导现行规范规定,Ⅰ级钢的弯心直径是2.5d钢筋中心线半圆的半径就是2.5d/2+d/2=1.75d半圆周长为1.75dπ=5.498d取5.5d 平直段为3d所以180度弯钩增加的展开长度为8.5d-2.25d=6.25d90°直弯钩增加11.21d的推导(d≤25mm,弯心曲直径≥12d)现行规范规定,抗震框架纵向钢筋锚固需要≥0.4laE+15d,同时规定,当纵向钢筋直径≤25mm 时,弯心内半经≥6d;当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弯心内半经≥8d,首先我们推导纵向钢筋直径≤25mm时需要的展开长度。

弯心半径6d,弯心直径是12d,钢筋中心线1/4圆的直径是13d,90°圆心角对应的圆周长度=13dπ×90°/360°=10.21d。

所以,90°钩所需要的展开长度为15d-7d+10.21d-7d=11.21d这个11.21d适用于抗震框架纵向钢筋直径d≤25mm时的锚固。

90°直弯钩增加10.35d的推导(d>25mm,弯曲直径≥16d)弯曲半径8d,弯曲直径是16d,钢筋中心线1/4圆的直径是17d90°圆心角对应的圆周长度=17dπ×90°/360°=13.35d所以,90°钩所需要的展开长度为15d-9d+13.35d-9d=10.35d这个10.35d适用于抗震框架纵向钢筋直径d>25mm时的锚固。

按照本图的演算,所谓的“…度量差值”或“延伸长度”是2×9d-17d×π/4=18d-13.35d=4.65d。

矩形箍筋26. 5d的推导(d≤10mm,弯心直径≥2.5d)弯心内直径是2.5d,箍筋中心线直径是3.5d,每个90°圆心角对应的圆弧弧长是3.5dπ×90°/ 360°=2.749d每个箍筋共有3个90°圆弧,总长度=3×2.749d=8.247d取8.25d每个135°圆心角对应的圆弧弧长是3.5dπ×135°/ 360°=4.1234d,每个箍筋共有2个135°圆弧,总长度和=2×4.1234d=8.247d取8.25d每个箍筋的圆弧长度和=8.25d +8.25d=16.5d (1)沿梁宽平直段=2(b-2c-2×1.25d) (2)沿梁高平直段=2(h-2c-2×1.25d) (3)沿135°方向平直段=2×10d=20d (4)箍筋下料长度为(1)+(2)+(3)+(4)=16.5d+2 (b-2c-2×1.25d) +2(h-2c-2×1.25d)+20d=16.5d+2b+2h-8×1.25d+20d=2b+2h-8c+26.5d (5)利用前面我们给出的135°弯钩的增加长度,也可以得到这个结果,即(2)+(3)+8.25d+2×(11.873d+2.25d)=2(b-2c-2×1.25d)+2(h-2c-2×1.25d)+8.25d+28.246d=2b+2h-8c+26.496d=2b+2h-8c+26.5d (5)矩形截面多肢箍下料长度及各箍内宽、内高尺寸计算已知条件:梁截面宽度为b,梁截面高度为h,箍筋肢数为n箍,箍筋直径d箍,梁纵向钢筋根数为n纵,纵向钢筋外直径d纵外,梁保护层为c。

钢筋弯钩增加值

钢筋弯钩增加值

180度的公式是 3.14(d+D)/2-(D/2+d)+平直长度(3d)=6.25d135度的公式是 3.14*3(D+d)/8-(D/2+d)+平直长度(10d)=11.87d90度的公式是 3.14*(D+d)/4-(D/2+d)+平直长度(设计值)式中的D=2.5d.180度的公式是 3.14(d+D)/2-(D/2+d)+平直长度(3d)=6.25d135度的公式是 3.14*3(D+d)/8-(D/2+d)+平直长度(10d)=11.87d90度的公式是 3.14*(D+d)/4-(D/2+d)+平直长度(设计值)式中的D=2.5d.准确计算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的实用公式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是钢筋配料加工的依据。

其精确度的高低不仅影响成型后能否符合设计尺寸,而且有时直接影响钢筋绑扎、构件定位尺寸甚至构件受力性能。

1钢筋下料长度计算的一般公式对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目前多数教材和手册采用下式下料长度=外包尺寸-量度差+端部弯钩增值量度差计算可用理论公式或近似值公式。

理论公式为式中D为弯曲直径;d为钢筋直径;α为钢筋弯折角度。

近似值可按表1取值。

表1钢筋弯曲量度差钢筋弯曲角度/(°) 30 45 60 90 135量度差值/mm 0.35d 0.5d 0.85d 2d 2.5d端部弯钩增值理论公式为近值可按表2取值。

表2半圆弯钩增加长度参考表钢筋直径d/mm ≤6 8~10 12~18 20~28 32~36一个弯钩长度/mm 4d 6d 5.5d 5d 4.5d量度差、端部弯钩增值无论按理论公式还是按近似值公式计算,其结果误差甚小,精确度高。

而外包尺寸的计算,由于计算方法的不同,其结果相差较大,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弯起钢筋外包尺寸计算的精确公式及与通常方法的比较以图1弯起钢筋为例,按通常计算外包尺寸的方法为(1)图1弯起钢筋为了分析其误差,下面按外包尺寸的含义,寻求计算外包尺寸的准确公式。

钢筋弯钩增加值详解

钢筋弯钩增加值详解

钢筋弯钩增加值详解180度的公式是 3.14(d+D)/2-(D/2+d)+平直长度(3d)=6.25d135度的公式是 3.14*3(D+d)/8-(D/2+d)+平直长度(10d)=11.87d90度的公式是 3.14*(D+d)/4-(D/2+d)+平直长度(设计值)式中的D=2.5d.180度的公式是 3.14(d+D)/2-(D/2+d)+平直长度(3d)=6.25d135度的公式是 3.14*3(D+d)/8-(D/2+d)+平直长度(10d)=11.87d90度的公式是 3.14*(D+d)/4-(D/2+d)+平直长度(设计值)式中的D=2.5d.准确计算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的实⽤公式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是钢筋配料加⼯的依据。

其精确度的⾼低不仅影响成型后能否符合设计尺⼨,⽽且有时直接影响钢筋绑扎、构件定位尺⼨甚⾄构件受⼒性能。

1钢筋下料长度计算的⼀般公式对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前多数教材和⼿册采⽤下式下料长度=外包尺⼨-量度差+端部弯钩增值量度差计算可⽤理论公式或近似值公式。

理论公式为式中D为弯曲直径;d为钢筋直径;α为钢筋弯折⾓度。

近似值可按表1取值。

表1钢筋弯曲量度差钢筋弯曲⾓度/(°) 30 45 60 90 135量度差值/mm 0.35d 0.5d 0.85d 2d 2.5d端部弯钩增值理论公式为近值可按表2取值。

表2半圆弯钩增加长度参考表钢筋直径d/mm ≤6 8~10 12~18 20~28 32~36⼀个弯钩长度/mm 4d 6d 5.5d 5d 4.5d量度差、端部弯钩增值⽆论按理论公式还是按近似值公式计算,其结果误差甚⼩,精确度⾼。

⽽外包尺⼨的计算,由于计算⽅法的不同,其结果相差较⼤,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弯起钢筋外包尺⼨计算的精确公式及与通常⽅法的⽐较以图1弯起钢筋为例,按通常计算外包尺⼨的⽅法为(1)图1弯起钢筋为了分析其误差,下⾯按外包尺⼨的含义,寻求计算外包尺⼨的准确公式。

预算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理论计算值

预算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理论计算值

预算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理论计算值:135°弯钩11.9d,对转半圆180°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

锚固长度参考03G101-1在这里用到一个弧度和角度的换算公式:1rad=3.14*r*2/360,即一度角对应的弧长是0.01745r。

另外《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204-2002)规定180度弯钩的弯曲直径不得小于2.5d,在下面的推导中D取2.5d。

1、180度弯钩的计算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AE水平段的长度+CD水平段长度=300+3d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C段弧长+CD段水平长度=300-D/2-d+0.01745*(D/2+d/2)*180+3d=300+6.25d,弯曲调整值=L1-L2=3.25d2、90度弯钩的计算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300+100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C段弧长+CD段竖直长度=300-D/2-d+0.01745*(D/2+d/2)*90+100-D/2-d=300+100-1.75d,弯曲调整值=L1-L2=1.75d3、135度弯钩的计算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

按照外皮计算钢筋的长度:L1=300+10d按照中轴线计算钢筋的长度:L2=AB水平段长度+BD段弧长+DE段长度=300-D/2-d+0.01745*(D/2+d/2)*135+10d=300+10d+1.9d,弯曲调整值=L1-L2=1.9d4、计算弯钩时的原则是无论下料长度还是预算长度都按照中轴线计算。

可以想一下,我们做预算时直钢筋180度弯钩时取的长度是6.25d,历来我们都是这么做的,没有人问为什么,而实际上6.25d取的钢筋的中轴线长度。

其实箍筋、拉筋末端135弯钩的长度计算也是一个道理,规范规定的长度是10d,而我们计算时取11.9d,同样也是遵循上面的原则。

弯钩增加值计算公式

弯钩增加值计算公式
三、按计量中的规则:Ⅰ级钢做受力钢筋时,弯钩有三种形式:180 度 90 度 135 度, 三种形式弯钩长度增加分别为 6.25d 3.5d 4.9d. Ⅰ级钢筋末端需要做 180°、 135° 、 90°弯钩时,其圆弧弯曲直径 D 不应小于钢筋直 径 d 的 2.5 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 d 的 3 倍;HRRB335 级、HRB400 级钢筋 的弯弧内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 d 的 4 倍,弯钩的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下图 所示: 180°的每个弯钩长度=6.25 d;( d 为钢筋直径 mm)
中心弧线长(n*3.14*((r=1.25d)+0.5d)/180)+平直段长度 10d-2.25d;
(n 为弯钩弯曲角度)
弯曲半径 r=1.25d 一级 ;
2d 二级;
2.5d 三级
还应该根据设计图纸参照相应图集计算,比如 03G10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5°的每个弯钩长度=4.9 d; 90°的每个弯钩长度=3.5 d;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精品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钢筋计算基础知识:弯钩、构造要求、钢筋计算详细方法图解(图文并茂)

钢筋计算基础知识:弯钩、构造要求、钢筋计算详细方法图解(图文并茂)

1号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梁高 +1.5锚固长度(65%) 2号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梁高+锚 固长度(梁高-保护层+柱宽-2*保护层+8d )
顶层边柱主筋长度
4号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梁高+
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 )
顶层角柱主筋长度
比角柱多一面1号筋 比角柱多一面2号筋 剩余的全是4号筋
钢筋工程量主要计算规则
一、钢筋工程量:钢筋定额工作内容包括钢筋除锈,制作,绑扎, 接头,看护钢筋,材料的超运距用工。 按以下规定计算:
(一)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预制构件,不同钢种和规格;计算 时分别按设计长度乘单位理论重量,以吨计算。钢筋电渣压力焊接、 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二)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规定钢筋搭接的,按规定搭接长度 计算;设计未规定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搭接 长度。 现浇混凝土构件钢筋图示用量=(构件长度-两端保护层+弯钩长 度+弯起增加长度+钢筋搭接长度)×线密度(每米钢筋理论重量)

中间层柱子主筋长度
纵筋长度=中间层层 高-当前层非连接区+ (当前层+1)非连接 区+搭接长度LlE
非连接区=max(1/6Hn、 500、Hc)
顶层中柱主筋长度
中柱纵筋长度=顶层 层高-顶层非连接区-梁 高+(梁高-保护层) +12d
非连接区=max(1/6Hn、 500、Hc)
顶层边柱主筋长度
三、弯起钢筋的弯曲增加长度
• 弯起钢筋弯曲部分的增加长度是指钢筋弯曲部分 斜边长度与水平长度的差值,即S-L。
• 对于弯起钢筋,常用构件图示尺寸减去两端保护层 后,再加上弯曲部分的增加长度,就可快速简便地 算出弯起钢筋的下料长度。

弯钩、弯起钢筋计算详细方法及基础知识

弯钩、弯起钢筋计算详细方法及基础知识
• 2、电渣压力焊和机械连接均按个计算。 • 3、定额中规定,计算钢筋工程量时,钢筋
搭接按设计、规范规定计算;4、搭接长度 的计算公式是:
搭接长度=搭接头个数×钢筋的一个搭接 长度
五、钢筋的锚固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能够可靠地结合,实现共同工 作的材料特点,主要一点就是它们之间存在粘结 力。很显然,钢筋深入混凝土的长度愈长。粘结 效果越好。钢筋的锚固长度是指钢筋深入支座内 的长度。其目的是防止钢筋被拔出。
弯起钢筋图示长度计算时,只需计算
出弯起段长度与其水平投影长度的差额 (即弯起增加量) ΔL。每个弯起增量为
当α=30o时,ΔL=0.268h 当α=45o时,ΔL=0.414h 当α=60o时,ΔL=0.577h
弯起钢筋的增加长度
• 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度,一般有300、450、600三种,其弯起 增加值是指斜长与水平投影长度之间的差值,见下表:
二、钢筋图示用量计算公式
钢筋图示用量=单根钢筋长度×根数(或箍 数)×每米理论重量
1、单根直钢筋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长度=构件长度-2×端部保护层厚度 +2×端部弯钩增加长度
构件长度
2、箍筋长度:
①梁柱箍筋长度=构件截面周长-0.05m ②箍筋长度=构件截面周长-8*保护层厚+4*箍筋直径+2*钩长 = (a-2c+2d)*2+(b-2c+2d)*2+14d(24d)
箍筋
架立筋
受力筋
配置范围
7、箍筋根数:箍筋根数=配置范围÷@+1
(四)其他
1、马凳(见图4-3),设计有规定的按设计规定,设 计无规定时,马凳的材料应比底板钢筋降低一个规格,长 度按底板厚度的2倍加200mm计算,每平方米1个,计入 钢筋总量。设计有规定时计算公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弯钩增加值计算公式
一、180度的公式是 3.14(d+D)/2-(D+d)+平直长度(3d)=6.25d
135度的公式是 3.14*3(D+d)/2-(D+d)+平直长度(10d)=11.87d
90度的公式是 3.14*(D+d)/4-(D+d)+平直长度(设计值)
式中的D=2.5d.
二、在房建工程施工中钢筋弯钩长度是按规范要求长度进行计算的,房建图纸上是不标注的。

钢筋平直长度我们河南为8度抗震按规范要求为10d如果不是抗震区按3d,弯钩长度按6.25d,钢筋弯曲调整值30度角为0.35d、45度角为0.5d、60度角为0.85d、90度角为2d、180度角为2.5d.弯钩增加值小于6mm一个钩40mm、8-10mm一个钩6d、12-18mm一个钩5.5d、20-28mm 一个钩5d、32-36mm一个钩4.5d。

三、按计量中的规则:Ⅰ级钢做受力钢筋时,弯钩有三种形式:180度 90度 135度,三种形式弯钩长度增加分别为6.25d 3.5d 4.9d.
Ⅰ级钢筋末端需要做180°、135° 、90°弯钩时,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3倍;HR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4倍,弯钩的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如下图所示:
180°的每个弯钩长度=6.25 d;( d为钢筋直径mm)
135°的每个弯钩长度=4.9 d;
90°的每个弯钩长度=3.5 d;
中心弧线长(n*3.14*((r=1.25d)+0.5d)/180)+平直段长度10d-2.25d;(n为弯钩弯曲角度)
弯曲半径 r=1.25d 一级; 2d 二级; 2.5d 三级
还应该根据设计图纸参照相应图集计算,比如03G101-1中P35页有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