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免疫球蛋白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精品课程PPT课件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PPT课件

根据免疫应答过程中是否出现抗体,可将免疫应答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类型。体液免疫是指通过抗体与 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毒作用,最终清除抗原的免疫应答类型;细胞免疫是指通过T淋巴细胞与抗原的直接 接触,激活细胞毒T细胞或巨噬细胞等,最终清除抗原的免疫应答类型。
免疫学在医学中的应用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ppt课件
• 病原生物概述 • 免疫学基础 • 病原生物感染与免疫反应 • 免疫预防与治疗 •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实验
01
病原生物概述
病原生物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病原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动物疾病的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 虫等。
分类
病原生物可根据其形态、遗传特征、致病特点等进行分类,如细菌中的革兰氏 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病毒中的DNA病毒和RNA病毒等。
抗体的概念
抗体是指机体在抗原刺激下产生的 具有高度特异性的蛋白质分子,能 够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抗原与抗体的关系
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结合具有高度特 异性,即一种抗体只能与一种抗原 发生结合。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力取 决于它们之间的亲和力。
免疫应答的过程与类型
免疫应答的过程
免疫应答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感应阶段、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感应阶段是指抗原进入机体后被识别和处理的 阶段;反应阶段是指免疫系统对抗原刺激产生应答的阶段;效应阶段是指免疫应答产生的效应物质与抗原结合, 最终清除抗原的阶段。
疫苗的研制与应用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通过人工制备减毒或灭活的病原微生物或 其代谢产物,研制出各种疫苗,用于预防 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利用免疫学技术对自身免疫性疾病进行诊 断和治疗,如检测自身抗体、调节免疫功 能等。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件第三章免疫球蛋白及抗体

第三章免疫球蛋白及抗体第三节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第四节人工制备抗体第一节概念第二节免疫球蛋白的结构与功能1.说出免疫球蛋白的主要功能;2.简述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3.列出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点。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抗体(antibody,Ab)是指B 淋巴细胞经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一种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具有免疫功能。
本章节中所提到的免疫球蛋白都是指具有抗体活性的免疫球蛋白,所以可以认为抗体和免疫球蛋白在此章节中是同一概念。
从定义可以知道,免疫球蛋白和抗体的关系(见图2-3-1)。
图2-3-1 免疫球蛋白和抗体的关系第二节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二、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又称为免疫球蛋白的单体。
各种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都是四条多肽链的对称结构,链间由二硫键相连接。
其中二条相同的长链称为重链(H链),两条相同的短链称为轻链(L链)。
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见图2-3-2)。
图2-3-2 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可以被木瓜蛋白酶水解切断,得到两个相同的Fab 段,即抗原结合片段,一个Fc 段(见图2-3-3)。
图2-3-3 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二、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免疫球蛋白的功能,主要有四个方面(见图2-3-4)。
图2-3-4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1.抗原与抗体结合示意图(见图2-3-5)。
图2-3-5 抗原与抗体结合示意图2.细菌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示意图(见图2-3-6)。
图2-3-6 细菌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示意图3.抗体的Fab段与细菌结合,抗体的Fc段与巨噬细胞的Fc受体结合示意图(见图2-3-7)。
图2-3-7 抗体结合细胞示意图第三节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三、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一、免疫球蛋白的分类二、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结构一、免疫球蛋白的分类根据免疫球蛋白重链结构和抗原性不同,)。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ppt课件

(一)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
• 1.土壤中的细菌 土壤是细菌良好的生活场 所
• 2.水中的细菌 水是细菌生存的天然环境, 不同的水源细菌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 3.空气中的细菌
50
(二)细菌在正常人体的分布
• 1.正常菌群 正常人体的体表以及与外界想 通的腔道中存在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细菌, 这些细菌通常对人体无害,故称为正常菌 群。
39
• 2.毒素和侵袭性酶 • 毒素是病原菌在代谢过程中合成的对机体
有毒性的物质,包括外毒素和内毒素 • 侵袭性酶是某些病原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
的具有损伤机体组织、促使细菌侵袭和扩 散的致病性物质。
40
• 3.维生素 某些细菌能合成维生素 如 大肠埃希菌能合成维生素B和维生素K 4.抗生素 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
子代与子代之间的生物学性状出现差异 • 遗传使细菌的种属性状保持稳定;变异可
使细菌产生变种和新种,有利于物种的发 展和变化
46
(一)常见的细菌变异现象
• 1.形态结构的变异 细菌在生长过程中受外 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形态与结构可发生 改变。
• 2.毒力变异 毒力的增强和减弱 • 3.耐药性变异 细菌对某种抗菌药物由敏感
一类能抑制或杀死其他微生物和肿瘤细胞 的物质称为抗生素。
41
• 5.细菌素 • 是某些细菌产生的仅对近缘菌株有抗菌作
用的蛋白质。 • 6.色素
色素分两类: (1)脂溶性色素 不溶于水,只存在于菌体,
而不扩散至含水的培养基中 (2)水溶性色素 能扩散至培养基或周围环
境中
42
铜绿假单胞菌
43
金黄色葡萄球菌
(3)半固体培养基 鞭毛
37
3.人工培养的意义
免疫球蛋白PPT优秀课件

概述
概念
抗体(antibody,Ab)— 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
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值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球蛋白 (蛋白质),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通过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 合发挥体液免疫功能。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 指具有抗体活性
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可分为分泌型(sIg)和 膜型(mIg)。前者存在于体液中,即抗体,后者存在于B 细胞膜上, 即BCR。
同种型
同种异型
独特型抗原表位
(一)同种型 (isotype)
是存在于同种抗体分子中的抗原表位, 是同一种属所有个体Ig分子共有的抗原特异 性标志,为种属型标志,存在于Ig的C区。
据H链C区的不同又分为五个大类,每一类 又分若干亚类;按L链C区的不同分为两型, 每型又分为若干亚型。
(二)同种异型 (Allotype)
二、外源因素所致的异质性
物质基础: 多样性抗原的存在
三、内源因素所致的异质性 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
将Ig作为抗原在异种、同种异体或自身体内 进行免疫,均能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产 生相应的抗体,这些抗体可用血清学方法进 行检测,因此称为Ig的血清型。
免疫球蛋白可激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 其结构基础是在免疫球蛋白分子中包含有多种不 同的抗原表位,呈现出不同的免疫原性。免疫球 蛋白分子中有三类不同的抗原表位,分别为:
chain,H) 和两条相同的轻链2.5×104(light chain,L)
,借链间二硫键而彼此连接在一起的四肽链结构分子。
功能区
借助免疫球蛋白的两 条H、L链内二硫键的 相互作用,又将肽链 折叠成几个具有特殊 生物学功能的球形结 构 , 叫 Ig 的 功 能 区 (结构域)。
三免疫球蛋白与抗体PPT课件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三)铰链区(hinge region)
位于CH1和CH2之间, 富含脯氨酸,易发生伸展 和一定程度的移动,便于 抗体更好地与抗原结合。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二、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
Ig分子通过链内二硫键折叠成若干 个球形单位,每个球形单位为一个 功能区。
L链:VL区 CL区 H链:VH区 CH1区
CH2区 CH3区 CH4区(IgM,IgE )
功能区的作用
V区
C区
-
VL+VH功能区:抗原 结合部位
CL和CH 区:具有同种异型抗体 的遗传标记。 CH2区:IgG的补体结合点和通 过胎盘的部位
CH3功能区:是Ig与其Fc受 体结合的部位(固定细胞)
11
免疫球蛋白具有双重特性,既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又因其本身大分子蛋白质的免疫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其免疫原性由其分子中所包含的抗原表位构成,这些抗原表位 呈3种不同的血清型,即同种型、同种异型和独特型。
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
一、同种型 同种型( Isotype)指同一种属所有个体免疫球蛋白分子共同具有 的免疫原性,为种属特异性标志,位于免疫球蛋白的C区。如人 类IgG都具有相同的抗原特异性结构,若以人IgG免疫羊,可获得 羊抗人IgG抗体。这种抗体能与所有人类lgG发生特异性结合, 但不能结合其他物种的IgG。也可根据免疫球蛋白C区免疫原性 的不同,将其分为若干类、亚类、型和亚型。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抗体是血清丙种球蛋白,40年 代被命名为γ-球蛋白
抗体是异质性球蛋白, 60年 代 免疫球蛋白(Ig)替代γ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免疫ppt课件第3章免疫球蛋白(S)

2、L链:
25KD,214个AA组成 、型,功能相似,每个Ig两
条L链的型别总是相同的。 据种属不同,其:比例不一
(人为2:1,小鼠为20:1) 型有4个亚型
3、可变区(V区)
靠近N末端L链的1/2和 H链的1/4或1/5区段处 的AA序列变化很大的 区域,称为可变区(V 区)。有VL和VH。
高变区(HVR):V区中VH、VL 各有3个区域
的AA组成和排列变化更大,称HVR。分别用 HVR1、2、3 表示,共同组成Ig的抗原结合部位,
故又称为互补决定区(CDR),包括CDR1、
CDR2、CDR3,决定抗体的特异性。性。
4、恒定区(C区)
靠近C基末端的L链1/2和H链3/4或4/5处 AA序列相对稳定的区域,称为恒定区 (C区)。分别是CL和CH。
Ig折叠
每个结构域约由110个氨基酸组成,二级结构 是由几股多肽链折叠形成的两个反向平行的 片层,两个片层中心由链内二硫键垂直连接, 形成“桶状”或“三明治”结构。这种折叠 方式称为免疫球蛋白折叠。
代理报关委托书委托报关协议关于审 理城镇 房屋租 赁合同 纠纷案 件司法 解释有 关劳务 派遣制 度设计 及对劳 务派遣 行业的 影响分 析糖皮 质激素 在呼吸 系统疾 病中的 合理应 用严重 脓毒症 导致急 性肺损 伤病人 自发利 尿现象 的观察 分析
细菌等颗粒性抗原的作用,主要通过IgG的Fc与 吞噬细胞上的 IgG Fc受体结合,从而增强吞噬细 胞的吞噬作用。
ADCC作用 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
用。指表达Fc受体的细胞(主要为NK、M、中 性粒细胞)通过识别抗体的Fc段直接杀伤被抗体 包被的靶细胞。
介导型超敏反应
IgE的Fc的段可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 面的IgE Fc受体结合,促使这些细胞合成和释 放生物活性物质,引起I超敏反应。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第三章-免疫学基础PPT课件

第一节 抗原抗原的特异性来自❖ 特异性是指抗原只能刺激机体产生针对该抗 原的免疫效应物质,且仅能与相应的免疫效应物 质发生特异性结合
❖ 特异性是免疫应答最基本的特点,亦是临床 免疫学诊断与防治的理论依据
7
第一节 抗原
抗原
机体
抗体
抗原
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
抗原的特性示意图
8
第一节 抗原
抗原决定基
❖ 抗原决定基,又称表位,是抗原分子中决 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一般由几个到 十几个氨基酸构成。
二、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一)异物性
①异种物质 ②同种异体物质 ③自身物质
(二)理化性状
1.分子大小与化学组成 分子质量一般在l0kD以上,且分子量越大,含有抗原
表位越多,结构越复杂,则免疫原性越强 2.分子构象和易接近性
11
第一节 抗原
三、医学上重要的抗原
(一)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
❖ 微生物化学组成复杂,免疫原性较强 ❖ 细菌的外毒素是毒性极强的蛋白质,具有良好的
原的反应,称为交叉反应。 ❖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有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动物免疫
血清、异嗜性抗原、同种异型抗原、自身抗原、肿瘤抗 原。
17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
概念
❖抗体(antibody, Ab) 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 殖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的并能与相应抗原 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Ig) 具有抗体活性及化学结构与抗 体相似的球蛋白统称为免疫球蛋白
14
第一节 抗原
(五)自身抗原 1.隐蔽的自身抗原
如甲状腺球蛋白、精子、脑组织和眼晶体蛋白等
2.修饰的自身抗原 (六)肿瘤抗原 1.肿瘤特异性抗原 如黑色素瘤的抗原 2.肿瘤相关抗原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全套课件298P) ppt课件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病原生物学 医学免疫学
医学微生物学 人体寄生虫学
8
医学微生物学 绪论
一.微生物定义(P6)
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个体微小、结构简 单、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必须借助光学显 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 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9
二.微生物的特点 1. 体积微小、结构简单 2. 种类多、繁殖快 3. 易变异、分布广
37
郭霍
(Robert Koch,1843~1910)创用固体 培养基,使有可能将细菌从环境或 病人排泄物等标本中分离成为纯培 养,利于对各种细菌的特性分别研 究。他还创用了染色方法和实验动 物感染,为发现多种传染病的病原 菌提供实验手段。
38
第二篇 医学微生物学 第九章 细菌概述
39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P110)
10
体积微小:
以微米(μm)或纳米(nm)来测量
11
结构简单:
• 由单细胞、简单多细胞或非细胞 生命物质所构成
12
种类多
自然界中存在的微生物达数十万以上, 按其分化程度、化学组成与结构分为 三大型八大类:
非细胞型微生物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13
繁殖快:
一般细菌每20分钟繁殖一代
一、细菌的形态 (一)大小 — 微米(μm) (二) 基本形态
1. 球菌: 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 2. 杆菌 3. 螺形菌
40
双球菌
脑膜炎奈瑟菌
41
链球菌
42
葡萄球菌
43
球菌 ----四联球菌
44
球菌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病原生物学 医学免疫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绞链区(hinge region) 位于CH1~CH2之间。富含脯氨酸,对蛋
白酶敏感,易伸展弯曲。 作用:
1.弯曲利于V区与不同距离的抗原表位结 合。 2.使Ig分子发生“T” “Y”的构型改 变,暴露补体结合位点。
“T”
“Y”
(三)、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
约由110个氨基酸组成。由链内二硫键连接并 经β-片层折叠形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球形结 构域,称为Ig的功能区或结构域。
二个相同的单价抗原结合片 段 (fragment of antigen-binding,Fab段)
一个可结晶片段
(crystalizable fragment,Fc段)
胃蛋白酶的水解作用
胃蛋白酶水解 IgG
一个与抗原双价结 合的F(ab’)2段
()意义
小分子多肽碎片 (pFc’) (无生物学活性)
类 即 IgG、IgM、IgA、IgD、IgE, 相应H链为γ、 μ、 α、 δ及 ε链。
2. 轻链 轻链为重链的1/2,约由214个氨
基酸组成。
根据轻链的不同,分为κ、λ两型。 正常人血清Ig的κ:λ=2 :1
(二)可变区和恒定区
可变区(variable region,V区)
近N端的1/2 L链和1/4(或1/5)H链,氨基酸的 组成及序列变化较大,而得名。
免疫球蛋白的抗原性
同种型(isotype)
指同一种属所有正常个体Ig分子所共有的抗原 特异性标志,主要存在于Ig的C区中,据H链C 区的不同又分为五个大类,每一类又分若干亚 类;按L链的不同分为两型,每型又分为若干 亚型。
同种异型(allotype)
同一种属中不同个体所产生的同一类型Ig,由于重链 或轻链恒定区内一个或数个氨基酸(即遗传标志) 不同而表现的抗原性差异
Ig分子V区超变区之外的部位,其 氨基酸组成及排列相对保守。
作用:主要是稳定CDR的空间构型, 以 利 IgCDR 与 抗 原 表 位 精 细 的 特 异 性结合。
高变区
恒定区 重链和轻链的C区分别称为 CH和CL,为近C端的1/2 L链及3/4 (或4/5)H链。不同类Ig的重链CH 长度不一,同一种属动物中,同一类 别Ig分子C区氨基酸的组成和排列顺 序比较恒定。
能,不同的Ig在结合不同的细胞时可产生不同
的免疫效应。
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
木瓜蛋白酶水解IgG Fab段和一个Fc段。
得到两个相同的
胃蛋白酶裂解IgG 得到一个具有双价活性 的F(ab’)2段和若干个小分子多肽碎片 (pFc’)
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
(一)木瓜蛋白酶的水解作用
木瓜蛋白酶 水解 IgG
有利于生物制品的生产和纯化,避免超敏反应的 发生。
J链和分泌片
J链 J链是一条多肽链, 富含半胱氨酸,由浆细胞 合成。
分泌片 由黏膜上皮细胞 合成和分泌,以非共价形 式结合到二聚体上,并一 起被分泌到黏膜表面。对 分泌型IgA具有保护作用
J链和分泌片
J链(jioning chain,J链)
二硫键连接的四肽侧链构成的单体,形 成一“Y”字形结构。
所有Ig的基本单位都是四条肽链的对 称结构。
由两条重链(H)和两条轻链(L)组 成。
(一)重链与轻链
1.重链(heavy chain,H链) 450~550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约55~
75kD。 根据Ig重链抗原性的差异,Ig可分为五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是 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 的球蛋白。
Ab都是Ig,Ig≠Ab;Ab强调的是功能,Ig 强调的是化学结构
存在部位: 血清、其他体液或外分泌液中。 抗体介导的免疫称为体液免疫。 含有抗体的血清称为抗血清或免疫
血清。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由浆细胞合成。
主要作用:在H链的羧基端将Ig单体连接 成双体或多聚体,起稳定多聚体结构及 参与体内运转的作用。
分泌片(secretory piece,SP)
由粘膜上皮细胞合成。
是分泌型IgA(SIgA)的结构成分。
作用:保护SIgA抵抗外分泌液中蛋白酶 的降解作用和介导多聚IgA向粘膜上皮 外主动输送的作用。
⑴ 高变区(hypervariable region,HVR)
V区内变化最为剧烈的特定部位。L链3个,H链 3个。
因其在空间结构上可与抗原决定簇形成精密的互 补,故又称互补性决定区 ( complementarity determing region , CDR)
骨架区(framework region,FR)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
抗体与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
[教学要求] l、掌握免疫球蛋白和抗体的概念。 2、掌握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3、掌握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特性。 4、熟悉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和医学意义。
抗体(antibody,Ab) 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 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是 由B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分化为浆细胞 ,产生的。
独特型(idiotype)
独特型是同一个体中不同B细胞克隆所产生的
Ig可变区所具有的抗原特异性标志,由Ig超变 区特有的氨基酸序列和构型构成的抗原决定基 结构称为抗体的独特型。
可变区、抗原结合部位、独特型抗原决定簇是 同一物质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名字。
三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特异性结合抗原
与Ag的结合具有高度特异性,必需是超变区与抗原的空间 构象完全吻合。
与抗原结合后,可介 导体内的多种生理和 病理效应(中和病毒、 中和外毒素激活补体) 体外可产生凝集、 沉淀现象用于检测等
☆激活补体:
当IgG1~3和IgM类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 合后,其构型发生改变,暴露IgG的CH2 和IgM的CH3功能域的补体结合位点,通 过补体经典途径激活补体。
(一)功能区的名称 L链:VL、CL H链: VH、 CH1、CH2、CH3、CH4(IgM和IgE 有)
功能区的功能
1.VL、VH
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
2.CH、CL
具有同种异型遗传标记
3.IgG的CH2和IgM的CH3 具有补体C1q的结合点; 与IgG通过胎盘有关。
4.CH3/CH4
具有多种细胞Fc受体结合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