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基本操作技术共62页

合集下载

针灸推拿技术基本操作

针灸推拿技术基本操作

针灸推拿技术基本操作第一节针刺疗法1、毫针的选择与保养毫针在使用及消毒前必须认真检查。

针尖必须尖而不锐、圆而不钝、形如松针。

针身必须光滑挺直、弹性适中、韧性良好。

针柄要固而不松,针根要滑而无锈、便于捏持施术。

还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体形胖瘦、病情虚实及针刺部位的不同,选择长短、粗细适宜的针具。

毫针在使用后,必须用棉球清洗干净,放在垫有纱布的针盒内,并在针尖端放置棉花防止针尖受损。

毫针必须认真消毒,常见的消毒方法有高压蒸气灭菌法、药液浸泡消毒法和煮沸消毒法。

2、针刺体位选择的原则选择体位的原则以患者自然舒适、医师操作方便、便于正确取穴、持久留针为度。

尽可能采用卧位以防止晕针。

临床常用的体位,一般以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仰靠坐位、俯伏坐位为主。

3、临床常用的进针方法常用进针法主要为以下5种:①爪切进针法:以左手拇指或食指之指甲掐切于穴位上,右手持针将针紧靠左手指甲缘刺入皮下。

此法适用于短毫针针刺入肌肉丰厚处的穴位。

②夹持进针法:以左手拇食指用消毒干棉球捏住针身下段,露出针尖,右手拇食指执持针柄,将针尖对准穴位,双手配合用插入法或捻入法将针刺入皮下。

此法适用于3寸以上的长毫针针刺入肌肉丰厚处的穴位。

③舒张进针法:以左手五指平伸,左手拇食二指或食中二指置于穴位上,分开两指将皮肤撑开绷紧,右手持针从两指之间刺入皮下。

此法适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纹的部位。

④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两指将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部的上端刺入皮下。

此法适用于皮肉浅薄的部位,特别是面部穴位的进针。

⑤管针进针法:用金属管或特制的进针器代替押手,选用平柄或管柄的毫针,从管中拍入或弹入穴位内,进针后将套管抽出。

4、行针基本手法及操作行针技术是指进针后再施以一定的手法,这是针刺的基本手法。

主要有两种:①提插法:针尖进入皮肤一定深度后,施行上下、进退的行针动作,即将针从浅层插入深层,再由深层提到浅层,如此反复地上提下插的纵向行针手法。

针灸基本操作技术共64页文档

针灸基本操作技术共64页文档

END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针灸基本操作技术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针灸基本操作技术》课件

《针灸基本操作技术》课件

合谷穴
位于手背虎口处,具有疏风解表、通络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感冒、头痛、牙 痛等症状。
曲池穴
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具有清热解毒、舒筋活络的作用,常用于治疗上肢麻木、疼 痛等症状。
下肢部穴位
足三里穴
位于小腿外侧,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的作用,常用于治 疗胃痛、腹胀、腹泻等症状。
三阴交穴
位于小腿内侧,具有调理月经、安神定志的作用,常用于治 疗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
施针后需密切观察患者保暖,避免患者 受凉。
饮食调理
施针后需注意饮食调理,避免 食用刺激性食物。
针灸不良反应及处理
出血与血肿
施针过程中或施针后可能出现出血或血肿,应及时采取压迫止血或冷 敷处理。
晕针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晕针现象,表现为头晕、恶心、心慌等,应及时停 止施针,让患者平躺休息,缓解症状。
避开重要器官
在施针时,应避开重要 器官,如眼睛、心脏等
,以免造成损伤。
掌握适应症
针灸治疗需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掌握适应症 ,避免不恰当的治疗。
遵循无菌操作
在施针过程中,应遵循 无菌操作原则,确保治
疗的安全性。
针灸护理要点
01
02
03
04
施针后护理
施针后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避免感染。
观察不良反应
针灸治疗感冒的方法包括针刺、艾灸 、拔罐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 合适的治疗方法。
针灸治疗感冒的效果因人而异,对于 轻症患者,针灸治疗可以完全治愈感 冒;对于重症患者,针灸治疗可以缓 解症状,缩短病程。
头痛
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 病,针灸治疗头痛具有很好的
疗效。
针灸治疗头痛的方法包括针刺 、艾灸、拔罐等,能够缓解头 痛的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

第二章 针灸推拿技术基本操作

第二章  针灸推拿技术基本操作

木兰镇卫生院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资料(第四季度)主讲人:何勇二O 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针灸推拿技术基本操作针刺疗法1、毫针的选择与保养毫针在使用及消毒前必须认真检查。

针尖必须尖而不锐、圆而不钝、形如松针。

针身必须光滑挺直、弹性适中、韧性良好。

针柄要固而不松,针根要滑而无锈、便于捏持施术。

还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体形胖瘦、病情虚实及针刺部位的不同,选择长短、粗细适宜的针具。

毫针在使用后,必须用棉球清洗干净,放在垫有纱布的针盒内,并在针尖端放置棉花防止针尖受损。

毫针必须认真消毒,常见的消毒方法有高压蒸气灭菌法、药液浸泡消毒法和煮沸消毒法。

2、针刺体位选择的原则选择体位的原则以患者自然舒适、医师操作方便、便于正确取穴、持久留针为度。

尽可能采用卧位以防止晕针。

临床常用的体位,一般以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仰靠坐位、俯伏坐位为主。

3、临床常用的进针方法常用进针法主要为以下5种:①爪切进针法:以左手拇指或食指之指甲掐切于穴位上,右手持针将针紧靠左手指甲缘刺入皮下。

此法适用于短毫针针刺入肌肉丰厚处的穴位。

②夹持进针法:以左手拇食指用消毒干棉球捏住针身下段,露出针尖,右手拇食指执持针柄,将针尖对准穴位,双手配合用插入法或捻入法将针刺入皮下。

此法适用于3寸以上的长毫针针刺入肌肉丰厚处的穴位。

③舒张进针法:以左手五指平伸,左手拇食二指或食中二指置于穴位上,分开两指将皮肤撑开绷紧,右手持针从两指之间刺入皮下。

此法适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纹的部位。

④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两指将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部的上端刺入皮下。

此法适用于皮肉浅薄的部位,特别是面部穴位的进针。

⑤管针进针法:用金属管或特制的进针器代替押手,选用平柄或管柄的毫针,从管中拍入或弹入穴位内,进针后将套管抽出。

4、行针基本手法及操作行针技术是指进针后再施以一定的手法,这是针刺的基本手法。

主要有两种:①提插法:针尖进入皮肤一定深度后,施行上下、进退的行针动作,即将针从浅层插入深层,再由深层提到浅层,如此反复地上提下插的纵向行针手法。

针灸基本操作技术

针灸基本操作技术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针灸操作前必须做好手卫生,使用无 菌针具,避免交叉感染。
注意针刺深度和角度
根据穴位的不同,掌握好针刺的深度 和角度,避免损伤脏器和血管。
掌握好刺激量和时间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掌握好刺激 量和时间,避免过度刺激引起不适。
针灸操作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与处理
1 2
晕针
患者出现头晕、心悸、出汗等不适,应立即停止 针刺,让患者平卧休息,给予糖水或温水饮用, 一般可自行缓解。
有出血倾向的疾病
避免在感染或病变部位进行针灸,以免加 重症状或引起扩散。
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针灸可 能导致出血不止,应慎重对待。
CHAPTER 05
针灸实践与案例分析
常见病症的针灸治疗方法
头痛
针灸可通过刺激头部和颈部的特定穴位 ,缓解头痛症状。常用穴位包括“百会
”、“太阳”等。
颈椎病
针灸治疗颈椎病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缓解肌肉紧张。常用穴位包括“大
椎”、“风池”等。
月经不调
针灸治疗月经不调主要通过调理气血 、平衡阴阳来实现。常用穴位有“三 阴交”、“关元”等。
失眠
针灸治疗失眠主要通过调和气血、安 神定志。常用穴位有“神门”、“安 眠”等。
针灸实践操作演示
01
针具准备
展示如何选择合适的针具,以及 如何进行针具的清洗和消毒。
针刺操作
演示正确的针刺方法,包括进针 角度、深度和刺激方式等。
产生持续的穴位刺激。
针灸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消毒
在针灸操作前,必须对针具、操作部位和操作者的手部进行严格 的消毒,以确保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准备针具
根据治疗需要,选择合适的针具,并检查其完整性和锋利度,确保 安全有效。

针灸常用技术操作规程(5.2.6)

针灸常用技术操作规程(5.2.6)

常用康复诊疗技术操作规范一、针刺疗法针刺是中医最常用的技术操作,即用金属制成不同形状的针,运用不同手法在人体上刺激一定的穴位,通过经络腧穴,调整人体脏腑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护理上常见有毫针刺法、梅花针刺法、耳针刺法等。

1、毫针刺法(1)物品准备:治疗盘内备以消毒的毫针、镊子、75%酒精棉球,干棉球、弯盘2个(一个盛放污棉球;一个内盛消毒液,浸泡用过的毫针)。

(2)体位:根据针刺穴位的不同,选择适宜的体位,充分暴露针刺部位,以操作方便、病人感到舒适、肌肉放松能持久留针为宜。

如:胸腹部穴位取仰卧屈膝或仰靠坐位,背部穴取俯伏坐位或俯卧位。

(3)进针法:以75%酒精棉球消素穴位皮肤后,术者以左手拇指或食指按压穴位,用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缘,以拇、食指下压力快速将针刺入皮肤,然后右手边捻转针柄边将针体刺入深处。

此为单手进针法,多用于5cm以内的短针。

若为6.67~10cm以上的长针,可采用双手进针,即以左手拇、食指裹棉球捏住针体,露出针尖0.67~1cm,右手拇、食指夹持针柄,两手同时下压,快速将针尖刺入穴位皮肤,然后左手支持针体,右手拇、食指捻转针柄,将针刺入深处。

(4)针感:当针刺入一定深度时,局部出现酸、麻、胀、重感,亦可向一定方向传导。

此谓“得气”,为正常针感。

(5)进针角度:针体与皮肤呈直角,垂直刺入,称“直刺”,适用于肌肉丰厚、深刺部位;针体与皮肤呈45。

角刺入,称"横刺"适用于肌肉浅薄的部位,如头面部。

(6)手法:针刺得气后,根据证的虚实,采用相应的补泻手法。

一般在得气后,捻转幅度小,速度慢,或提插时,重插慢提为补法;相反,在得气后捻转幅度大,速度快,或提插时轻插重提为泻法。

(7)起针:左手将消毒干棉球按压穴位处,右手、拇食指将针柄轻轻捻转上提,将针取出,同时左手用棉球轻轻按压穴位即可。

(8)针刺的护理:①行针刺操作时,环境必须保持整洁、空气新鲜、光线充足、温度适宜。

针灸技术操作方法ppt

针灸技术操作方法ppt

针灸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
针灸技术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 和规范化的趋势。
针刺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受到重 视,如智能针灸、微针等。
针灸与其他传统医学的结合, 如中西医结合、针灸与现代医
学的结合等。
针灸技术的未来展望
针灸技术将越来越受到重视,被更多人接受和使用。 针灸技术将进一步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发展
针灸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和完善,从汉代开始,针 灸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并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 系。
针灸技术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疼痛和炎症性疾病
针灸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疼 痛和炎症性疾病的治疗,如头 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
关节炎等。
内科疾病
针灸技术也被用于内科疾病的治 疗,如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 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等。
针灸技术还可以调节机体的免 疫功能,从而治疗一些免疫相
关性疾病。
02
针灸技术操作流程
选取穴位
定位
根据病情选取相应的穴位,可参照针灸书籍或请教专业人士。
定点
确定穴位的具体位置,以患者体表特征和医生手指感觉为准。
消毒与刺入针身
消毒
用碘伏或酒精对穴位周围的皮肤进行消毒,预防感染。
刺入针身
用针灸针以适当的角度和深度刺入穴位,注意手法和力度。
总结词:安全有效
详细描述:针灸技术在疼痛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优势,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能够 有效地缓解各种疼痛症状,如头痛、颈痛、背痛、关节炎等。同时,针灸治疗还 具有安全、无副作用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
针灸技术在神经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结词:改善症状
详细描述:针灸技术对神经性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 如针灸可以改善帕金森病、癫痫等神经性疾病的症状。同时 ,针灸还可以缓解各种神经痛,如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 神经痛等。

针灸技术基本操作

针灸技术基本操作

针刺前的准备一、针刺的练习针刺的练习,主要是指力的练习、手法的练习和自身试针。

由于毫针针身细软,如果没有一定的指力,就很难力贯针尖顺利进针以减少刺痛,对于手法的操作也不能运用自如,从而会影响治疗效果。

因此,针刺练习是初学针刺者的重要基本技能训练。

(一)指力练习指力,是指医者持针之手的力度。

凡欲施针进行针刺,其手指应有一定的力度,方能将针刺人机体。

指力的练习,可先在纸垫上或橡胶块上进行。

制作纸垫可用细草纸或毛边纸折叠成长约8厘米、宽约5厘米、厚约2-3厘米的纸块,用线扎紧成“井”字型即成。

练针时左手执纸垫或橡胶块,右手拇、食、中三指持针柄,如执笔状地持0.5-1.5寸毫针,垂直于纸垫或橡胶块,当针尖抵于纸垫或橡胶块时,手指渐加压力,待针刺透纸垫或橡胶块后,再换一处如前刺之。

第二步可在棉团上练针,即用棉花一团,以棉纱线绕扎,内松外紧,做成直径约6-7厘米的圆球,外包白布一层,练针时将毫针在棉球中捻转提插,并可按各种针刺手法的姿势和动作要求反复练习。

通过练针有了一定的指力和掌握了一些行针手法,才能做到进针不痛,针身不弯,刺人顺利,行针自如,指力均匀,手法熟练,指感敏锐,针感出现快。

指力练习如图5-2所示。

(二)手法练习针刺手法练习是在指力练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速刺的练习:此法是以左手拇指或食指爪切,右手持针,使针尖迅速刺人2—3厘米,反复练习并掌握进针速度,减少疼痛。

2.捻转练习:捻转练习是以右手拇、食、中三指持针,刺人后,拇指和中指、食指向前、向后在原处不动地来回捻转。

要求捻转的角度均匀,运用灵活,快慢自如。

3.提插练习:提插是以右手拇、食、中三指持针,针刺人后,在原处作上下提插的动作。

要求提插的深浅幅度适宜,针体垂直无偏斜。

练到一定程度,可将以上三种方法综合起来练习,使之浑然一体。

(三)自身试针通过纸垫和棉团练习后,掌握了一定的指力和行针技巧,便可以在自己身上选择一些穴位进行试针,也可彼此相互试针,以体会进针时皮肤的韧性和进针需要用力的大小,以及针刺后的各种感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