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等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主要有:1、充满稚气的童真美。
童趣是表现童真的最佳形式。
童趣在儿童文学作品中,既表现在形象的刻画上,又贯穿在作品的情节中,还融注于语言的运用上。
2、形象刻画的单纯美。
以单纯的文学形象,积极乐观的主题引导儿童正确地认识人生、社会和世界,以帮助儿童树立自信乐观的人生信念。
这就铸成了儿童文学形象刻画单纯美的艺术品格。
3、情节推动的动态美。
儿童文学作品的情节要与儿童活泼好动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相吻合,儿童文学情节的动态美,往往呈现出一种单纯的、活泼的、连续的动态推进形式,且情节推进的速度较快。
4、画面展示的明朗美。
鲜亮明朗,富于色彩,是儿童文学的又一美学特征。
儿童文学画面的明朗美,主要依赖于作者在运用语言时,对词汇色彩的把握。
儿童文学作家通过对作品中不同角色颜色的描摹和因时空变化对场景所引起的明暗效果的描述,把词汇的潜在功能发挥到最大限度,向小读者奉献色彩亮丽、动静分明、声色和谐的艺术图景。
5、驰骋想象的奇异美。
想象是儿童的天赋和本能。
想象的奇异美在儿童文学的艺术表现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⑴就作品的内容而言,它可以引导孩子们在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过程中,使对立的双方造成强烈的反差。
⑵就作品的形式而言,想象的奇异美可以促成儿童文学不同体裁独特的审美品格。
诗歌、小说、童话、寓言……都因想象的介入而异彩纷呈。
⑶就作品的魅力而言,想象的奇异美大大提升了儿童文学的艺术品位。
由于想象的奇异美,使儿童文学具有了独特的荒诞性,这种荒诞性造成了儿童文学离奇的情节和无穷的趣味,使小孩乃至成人捧腹不已。
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它们所产生的久远的艺术生命力,无时不在证明着其较高的艺术品位。
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以口语化的韵语来叙事表情的一种短歌,它是人生最早接触的一种文学样式。
儿歌的特征有:1、单纯性。
从内容到形式都要力求单纯,舍弃一切过于复杂、深奥的成分,做到让幼儿一听就懂,易于把握和记忆。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导言儿童文学是特别为儿童创作和阅读的文学类别,它以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呈现给读者。
本文旨在探讨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揭示其与其他文学类别的区别,并分析这些特征对儿童阅读习惯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儿童文学在语言表达方面具有简单明了的特点。
对于儿童来说,掌握和理解较为复杂的语言可能存在困难,因此儿童文学通常采用简单、直接的语言,以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这种简单明了的语言能够帮助儿童建立起对故事的认知框架,并且激发他们的兴趣和阅读欲望。
此外,儿童文学还常常使用生动形象的描写,以增强儿童的感官体验和想象力,使他们更好地融入故事世界中。
二、亲近和关怀的情感表达儿童文学在情感表达方面突出了亲近和关怀的特征。
儿童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对情感的体验和表达尤为敏感。
因此,儿童文学常常关注儿童的内心世界,通过情感的表达和转化来塑造深入人心的主人公形象。
这种情感表达不仅有助于儿童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感,还能帮助他们理解和同情他人的情感,培养爱和关心他人的美德。
通过与作品中的角色共情,儿童能够培养出良好的情感共鸣能力,并且在阅读中收获快乐和成长。
三、丰富多样的主题和人物形象儿童文学具有丰富多样的主题和人物形象,旨在启发儿童的思考和想象力。
儿童文学的主题可以涵盖友谊、成长、家庭、冒险等方面,这些主题都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儿童文学能够帮助儿童思考这些主题,并且在情节的转折中培养他们的判断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儿童文学还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有助于儿童培养对不同性格类型的理解和尊重,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品味。
四、积极正面的价值取向儿童文学在价值取向方面注重积极正面的传递。
儿童正处于价值观念形成的阶段,因此儿童文学通过描写和展示一系列积极正面的品质和行为来引导儿童发展健康的价值观。
这些品质和行为包括友善、勇敢、正直、乐观等。
儿童文学的主要美学特质

儿童文学的主要美学特质
儿童文学的主要美学特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简洁明了:儿童文学
的语言要简单明了,易于理解,不过多使用复杂的词汇和句式,以便孩子
们能够轻松地理解和接受。
2.生动形象:儿童文学的形象要生动、鲜明,
能够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想象力,让他们能够感受到故事中的情感和情节。
3.情感真挚:儿童文学的情感要真挚、深刻,能够引起孩子们的共鸣和情
感共鸣,让他们能够从中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和启示。
4.寓教于乐:儿童文
学要寓教于乐,通过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向孩子们传递正面的价值
观和人生观,让他们在娱乐中获得教育。
5.多元化:儿童文学要多元化,
包括不同的文学类型和题材,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和兴趣爱好的孩子们的需求。
总之,儿童文学的主要美学特质是以孩子们的需求和心理为出发点,
通过简洁明了、生动形象、情感真挚、寓教于乐和多元化等方面的表现,
为孩子们提供一种有益的文化体验和成长启示。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儿童文学是一种有机的审美性的结构,所以它是很注重审美性的。
总的来说,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1. 纯真。
也就是说相信和认可生命中美好善良这一点,对世界上的人和物都抱有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
2. 稚拙。
我理解为是一种天真无邪的童趣,也就是说总是抱着很简单的思想看待事物,不会把事情想得那么的复杂,时常给人一种活泼可爱的感觉。
3. 欢愉。
顾名思义就是让人觉得开心快乐,给人一种发自内心的轻松的愉悦感。
4. 变幻。
个人理解为是一种不合乎常理的变化,如魔法,变身,飞天等等。
但是这种变幻却让人接受和向往。
5. 质朴。
我觉得在儿童文学中可以表现在内容和语言两个方面。
也就是说它所描写的事情是我们日常生活常见的,没什么惊天动地的场面,还有,就是它所用的语言并不十分华丽,就是一些简单文字的组合,总的来说就是平时,朴素的语言。
下面,我就以儿童文学的代表作《小红帽》为例,浅谈一下它所表现出来的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1. 质朴:我们都知道小红帽的故事很简单,就是讲述小红帽在给外婆送糕点的路上被大灰狼欺骗了,最后在猎人的帮助摆脱了大灰狼的故事。
就从这个故事描写的内容来看,就体现出了儿童文学质朴的文学特质。
因为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小朋友在回家或者去玩的路上遇到动物的事情是很正常的,所以觉得故事很朴素。
另外,故事的语言都很平实,就是用一些简单的陈述句来组成一个故事,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去思考每个词所表达的意思,只要一看就会明白它在讲什么。
2. 纯真:小红帽在去奶奶家的路上遇到大灰狼,大灰狼跟她说话,小红帽她一点也不觉得害怕,还礼貌地跟大灰狼回答了大灰狼所有的问题。
在途中,大灰狼故意延长时间叫小红帽欣赏路边的花朵,不要一直顾着往前走。
小红帽她看到森林的花真的很美,于是就走到了森林的深处去摘花了,她根本没想到大灰狼会去吃掉她奶奶,她心里还想着摘一朵花送给奶奶让奶奶高兴高兴。
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红帽她很纯真,相信大灰狼也是善良的人。
举例说明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

举例说明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儿童文学是指专门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它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
下面我将从不同方面举例说明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
1. 简单明了的语言:儿童文学通常使用简单明了、容易理解的语言。
例如,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小红帽》中,作者用简洁的句子描绘了小红帽的形象和故事情节,使儿童能够轻松理解。
2. 生动形象的描写:儿童文学通过生动形象的描写,帮助孩子们形成对事物的直观印象。
比如,杨红樱的小说《十万个为什么》通过丰富的插图和生动的文字描述,向孩子们介绍了各种知识和科学原理。
3. 寓教于乐的特点:儿童文学往往以寓教于乐为目的,通过有趣的故事和角色塑造,向孩子们传递知识和价值观。
例如,《小王子》这本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通过小王子的冒险经历,传达了关于友谊、爱和成长的重要观念。
4. 引发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激发:儿童文学常常通过奇幻的情节和角色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比如,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系列中,通过虚构的世界和科技设定,让孩子们开阔了想象力,并且启发了对科学和未来的思考。
5. 轻松愉快的情绪:儿童文学常常以轻松愉快的情绪为主线,让孩子们感受到快乐和幸福。
举个例子,刘春华的绘本《皮皮鲁与鲁西西》中,通过可爱的动物形象和幽默的故事情节,让孩子们在阅读中获得快乐。
6. 适合儿童心理发展的题材和内容:儿童文学要关注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选取适合他们年龄段的题材和内容。
比如,蔡志忠的绘本《倩倩和小鸟》以小女孩倩倩的视角,讲述了她与小鸟之间的友谊故事,符合儿童对友情和亲情的需求。
7. 音韵和节奏感:儿童文学常常使用韵律感强的语言,通过押韵、重复和节奏感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比如,罗贯中的古代小说《三国演义》中,虽然是一部成人文学作品,但其中的歌谣、对联和战鼓声等形式,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大的乐趣。
8. 幽默和笑料:儿童文学常常运用幽默和笑料,通过搞笑的情节和对话,让孩子们开怀大笑。
比如,卡麦隆的系列儿童小说《马小跳》中,主人公马小跳的搞怪行为和幽默对白,让孩子们忍俊不禁。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东西街, 南北走, 忽闻门外人咬狗。
拿起门来推开手,
拾起狗来打砖头, 又被砖头咬了手。 骑了轿子抬了马, 吹了锣鼓打喇叭。
太阳从西往东落, 听我唱个颠倒歌。 天上打雷没有响, 地下石头滚上坡。 江里骆驼会下蛋, 山上鲤鱼搭成窝。 腊月苦热直淌汗, 六月暴冷打哆嗦。 黄河中心割韭菜, 龙门山上捉田螺。 捉到田螺比缸大, 抱了田螺看外婆。 外婆在摇篮里哇哇哭, 放下田螺抱外婆。
颠倒歌, 也称滑稽歌、古怪歌和倒唱歌, 它通过大 胆的夸张, 有意错倒地描绘某种自然景象或生活中 的事物, 达到以反衬正的目的。
感谢您的关注儿童文Fra bibliotek的美学特质 儿童的美学特质即儿童文学的基本审美特 征或艺术品性。
美学:又称感觉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 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现代哲学将美学定义为认识艺术,科学,设计 和哲学中认知感觉的理论和哲学。
审美:欣赏、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人之所 以审美,除了愉悦自己的目的之外,在很大程 度上也是为了完善自己。
接着那人影让风吹得晃来晃去,弯着腰,拔掉院子大 门的门闩。他们看出那是一个女人,一只手捂住帽子,一 只手拿着个手提袋。简和迈克尔看着看着,看到了一件怪 事,那女人一进院子大门,好象就给一阵风吹起来,直往 房子门前送。看起来是这样的:风把她先吹到院子门口, 让她打开院子门,再把她连同手提袋等等吹到前门口来。 两个看着的孩子只听见很响地砰的一声,她在前门口着地 的时候,整座房子都摇动了。 “多滑稽!这种事情我从没见过。”迈克尔说。
“行。”蜗牛说,“我就去。” 于是青蛙马上跑到蛤蟆家。 蛤蟆正躺在床上睡午觉。青蛙 说:“蛤蟆,该起床了,快去等信 吧。” “不!”蛤蟆伸了一个懒腰 说:“不会有我的信,我不去等 了。” 青蛙往窗外看了看蛤蟆的信 箱,对蛤蟆说“会有的,会有人 给你写信的。” “不,不,不会有的。”蛤
论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_王泉根

[收稿日期] 2005-09-19[作者简介] 王泉根(1949-),男,浙江省上虞市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论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王泉根(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 100875) [摘要] 从儿童文学发现与发生的源头高度,提出“以善为美”是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深入论证儿童文学审美创造形态的基本构成,以及儿童文学艺术真实的特殊性与实践个性,强调21世纪儿童文学坚守“以善为美”的美学品质的普世价值与当代意义。
与成人文学的艺术真实强调作家的主观认识和客观真实世界的一致性不同,儿童文学的艺术真实强调的是作家的主观认识与儿童世界的一致性,即作家所创造出来的具体人物的关系和行动是否与儿童的思维特征、心理图式相一致,追求一种儿童幻想世界的艺术真实。
[关键词] 儿童文学;美学;以善为美;艺术真实;审美创造 [中图分类号] I20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0209(2006)02-0044-11一什么是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或曰儿童文学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文学价值与艺术规范的文学类型,它在美学意义上的基本特征到底是什么?这无疑是儿童文学研究非常核心的问题。
就其理论实质而言,实际上涉及到儿童文学之为儿童文学的本质问题,也就是从“真理”的角度逼近儿童文学的本质。
由于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在我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不乏积极的探索者从不同方面提出了一些值得重视的观点。
从已有的文献考察,论者一般都将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与这类文学的接受对象———少年儿童的精神特征相联系,提出纯真、稚拙、欢愉、质朴或儿童情趣是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
笔者认为,提出纯真、稚拙、儿童情趣等是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都有一定道理,都可以作为我们探讨儿童文学美学特征的思路,但这只是枝叶不是树木,还远远不够。
儿童文学之所以能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门类,在人类文学艺术版图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位置,自然应有其远比纯真、稚拙、儿童情趣更丰沛的艺术内涵,更为深刻和重要的美学原因。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语言文字的组合、叙述方式的变化,而产生的稚拙美。
张天翼《大林与小林》中的叙述语言: “后来乔乔的鼻子常常要掉下来,后来乔乔说话的时候一不小心,乔乔的鼻子就‘各笃’掉下来,乔乔上火车的时候,乔乔的鼻子就掉下来了……” 怀特《夏洛的网》中说话总回重复三遍的母鹅: “不要光站在那里,威尔伯!躲开啊,躲开啊,躲开啊!”母鹅叫着,“绕开,向我这边跑来,溜进溜出,溜进溜出,溜进溜出!向林子跑!转过身跑!……”
进城怎么走法 进城怎么走法? 左脚提起 右脚放下 右脚提起 左脚放下。 进城就是这么个走法。 ---丹尼斯·李
1
2
(五)质朴之美
笑了
01
哥哥饿了
02
弟弟尿了
03
妹妹哭了
04
爸爸急了
05
妈妈说
06
我来了
07
我来了
08
大家都笑了
09
——洪志明
10
质朴之美 ——
[作品一]下雨了(胡秀幸) 下雨了, 花和树都哭了, 小鸟也不见了。 是雨把小乌赶走的? 是雨把花和树弄哭的? 雨好坏哟!
冰 波
冰波的微型童话《小鸭子吃星星》
《六个娃娃七个坑》
《东东西西打电话》 儿童文学相对于成人文学,总是洋溢着更为浓郁的谐趣和欢愉之美。通常以幽默、滑稽、可笑的形式来表现具有美感的内容。
(三)欢愉之美:
一个大热天,七个小男孩由符兰齐克领头,来到河边。他们在沙滩上修道、筑碉堡。玩厌了,就“扑嗵扑嗵”往河里一跳。
01
02
2.作品形式表现出的稚拙美
02
小鸭子啪哒啪哒在外面走,看到天上有许多星星! 来到池塘边,小鸭子看见池塘里也有星星。 小鸭子跳进池塘里,咕嘟咕嘟吃星星。 池塘里荡起了一圈圈的波纹,星星没有了! 小鸭子说:“我把星星吃完了。” 小鸭子跑去告诉妈妈:“妈妈,你看我的肚子这么大,我把水里的星星吃光了!” 小鸭子拉着妈妈去池塘边,妈妈说:“你看,星星不是还在池塘里吗?” 小鸭子看着水塘里的星星,又看看天上的星星,心想:这是怎么回事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
作者:黄天伏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26期
摘要:本文章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出发,研究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从欢愉性、游戏精神和善美几个方面着手讨论。
儿童文学是目前教育发展的重点,培养儿童各方面的情操与素养,深入研究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
相比成人文学,儿童文学更趋向于真,儿童文学更倾向于探索儿童的内心世界。
是一种讨论儿童内心深处对艺术的渴望与幻想。
关键词:儿童文学;美学特征;善美
作者简介:黄天伏(1963.6-),男,四川省丹棱县人,大学本科,宁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中文、儿童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6-0-01
首先,我们脑海中会产生一种疑问,什么是儿童文学,什么是美学特征,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是指哪些特征。
这些都是研究儿童问的美学特征所要把握住的基本关键问题,从理论上来说,儿童文学是属于文学的旁支,经过长久的发展与演变,在文学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儿童文学是针对儿童对文学的学习,通过儿童文学当中的质朴、童真,使儿童能够从小就接受到文学作品的熏陶,提升了自身的文学素养。
在我国,儿童文学的作家不在少数,大量的优秀作品也蜂拥而出。
如冰心、叶圣陶等。
他们的作品在融入时代背景的前提下,将青少年儿童身心成长以及情感精神世界作为文学创作的基础,以自身的文学内涵,对培养青少年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起推动作用。
一、有关中国儿童文学及发展史
儿童文学主要以未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阅读的种类,儿童文学创作是符合儿童成长阶段的身心历程以及审美意识,对于儿童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品的内容适合少年儿童阅读,作品中展现出独特的主题与现实生活想呼应,由于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思维差异,儿童文学又可以分为幼儿文学、童年文学以及少年文学,每个阶段的兒童文学创作又存在差异。
现代文学发展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梁启超为埭边的文学革命,五四运动前期,出现了鲁迅、陈独秀、胡适等推动儿童文学发展的作家,冰心、叶圣陶、茅盾为文学创作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叶圣陶《稻草人》,被认为是中国儿童文学走向成熟的标志性作品,之后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和研究走向成熟。
二、儿童文学创作中的基本美学特征
儿童文学的研究者一般从青少年的成长和精神心理特征出发,特征为纯真、善良、童趣,这些受到广泛的认可,但也有一种说法,这种思路并不是唯一、主要的,在今天发展看来,儿童文学在童真的基本特点之外,还应具有更深的就意义,我们不仅要结合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还要结合世界儿童的发展历程,进行对比与分析。
在世界文学史上,如果要追随儿童文学的根源,大概就是快乐,由于儿童的天真是最自然的元素,想法是极为单纯的。
而儿童文学恰恰是多了一份天真单纯,少了一份阴暗。
假如儿童文学的写作方向趋于成人化,或者是不必要的一些阴暗成分,则会给儿童的心灵带来不必要的创伤以及极大的消极影响。
所以,快乐单纯也是基本美学特征之一,提倡纯真文学,是把快乐与单纯带给孩子最重要的途径。
能够陶冶孩子们的情操,进行正确的方向指引,伴随他们度过最快乐的童年。
其实在早年的世界文学发展时期,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并没有很大的区分,儿童文学也没有引起世人的关注。
直到在人类有农业走向工业时期的时候,才逐渐出现了儿童文学的具体文学形式,由西方传到东方,被世人所重视,其中像安徒生、卡洛儿、马克吐温等作家的一些代表作,一直被流传至今。
就在王富人的《把儿童的世界还给儿童》一书当中写到:“我们不能没有儿童世界,不能没有儿童的幻想和梦想。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加入失去了儿童的精神世界,那便是人类最大的损失。
同时这一转变,为儿童文学在后期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儿童文学的发展并未成熟,在发展儿童文学这条路上,我们需得找到适合儿童发展的道路以及在身心上和精神上正确指引,能够对下一代儿童的身心发展奠定基础。
儿童文学是以善为美,不单单达到了教育儿童的目的,而且也是人类的一种寄托,将“真善美”寄托在下一代的身上。
而儿童文学的发展就是表达了对下一代的品德修养,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寄托和期许。
三、目前儿童文学的发展方向
从前面我们可以看到,儿童文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引领儿童健康成长,给儿童的成提供了心灵场所。
语文教科书上并没有加入太多有关儿童文学的文学作品,因为每本教科书的文章有限。
但目前来开,儿童文学的发展迅速,很多资料的杂志文章上都会出现有关儿童的文学,潜移默化地将儿童文学渗透到各个层面,其形式呈现多元化,不同类型通过不同载体所表现出来,其娱乐性质也被放大化,例如,游戏、漫画、小说等等,而这些变化都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虽然我们加大了对儿童文学的监管,但是有一些低俗、暴力的画面还是会或多或少的流出来,并不适合儿童阅读,给儿童的心理造成巨大的消极影响。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也是逐渐缓慢递进的过程,我们在儿童文学上的创造给予了儿童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当然我们国家也加大了对儿童的关注,也在进一步的完善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致力于给儿童打造一个完美的心灵成长环境。
但是在儿童文学发展的过程中,也不乏一些遗漏掉的缺点,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当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加强对儿童在娱乐性质方面上的监管,通过有效手段我们应当加以引导,促进儿童文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畅.论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2014.
[2]刘剑平.论儿童文学欢愉性的美学特征.2006.
[3]王泉根.中国新时期儿童文学的深层拓展.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