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校本课程教案《走进唐诗》

合集下载

走进古诗词教学设计20

走进古诗词教学设计20

《走进古诗词》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

(2)积累古诗词,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诵读,多积累一些古诗词。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感悟理解。

课前准备:1.搜集、背诵唐朝著名诗人的诗词。

2.搜集唐朝诗人的故事。

3.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选出好作品拿到班级交流。

4.民主推选,成立由学生组成的最佳活动成果评议委员会。

教学过程一、导入:一段乐曲,会牵动我们无尽的情思;一道风景,会使我们留连忘返;一幅好画,会让我们心驰神往。

好诗,就像是一组立体的画,一道永恒的风景,一曲流动的歌,定格在我们的心田,牵引我们心中无限的感慨。

今天,让我们漫步在古诗苑中,去感受古典诗词优美的意境,丰富的情感;去品味古典诗词和谐的音律,精妙的语言。

二、走进唐诗,你吟我诵1.我最喜欢的一首唐诗(小组推荐,激情朗诵。

)杜甫的《登高》。

王勃的《山居秋暝》。

李商隐《乐游原》2.我最喜欢的一句唐诗(自由发言,抒写感悟。

)我最喜欢的一句唐诗:“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那是一幅男子汉的形象,正因为是一种“沙场在前,美人与后”的境界才显得和谐与壮烈,令人感叹遐想不已。

“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

”古朴,平实,平生最爱朴实。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令人顿觉天地虽大,万物虽众,自己却是来时来,去时去,生来孤独,死也孤独。

心境好时读它,只觉得淡淡的惆怅;而心境不佳时读,可是觉得无边的寂寞了。

3.我最欣赏的唐代诗人(抓住特色,勾勒个性。

)走进唐诗,就是走进一个人类精神之花全面盛开的季节,我们的大师从一张薄薄的书页上站起来,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闲静淡远的孟浩然,飘逸豪放的李白,沉郁顿抑的杜甫,精巧艳丽的温庭筠,豪放旷达的苏轼……最爱李商隐,“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他的名句与妙思太多,个人认为历代以来鲜有及者。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唐诗五首》教案【三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唐诗五首》教案【三篇】

难点3.明确写景手法的提问方式,积累写景手法的专业术语。

重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名家辈出,佳作迭现。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唐诗中,感受律诗的格律之美。

二、教学新课野望目标导学一了解常识,疏通文义1.学生自由朗读,指名朗读。

教师教导一定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2.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3.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目标导学二理解诗句,概括内容提问1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明确描绘了诗人临近黄昏时徘徊在东皋之上,四处眺望,走走停停,不知止于何处,一副若有所思又若有所待的画面。

提问2颔联和颈联运用了何种手法?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明确两联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颔联写作者举目四望,山、树一片秋色,在夕阳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颈联表现牧歌式的田园气氛,牧人与猎马的出现,使静谧的画面活动了起来。

这四句宛如一幅山林秋晚图,在闲逸的基调中,透露出几分忧郁和苦闷。

目标导学三品味分析,体味感情提问3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明确①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

第二句呼应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②表现了作者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的心情。

提问4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明确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

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提问5诗人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感情?明确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

黄鹤楼目标导学一检查预习,整体感知提问1谈谈你所了解的江南三大名楼及与之有关的诗文?明确湖北黄鹤楼崔颢《黄鹤楼》湖南岳阳楼范仲淹《岳阳楼记》江西滕王阁王勃《滕王阁序》目标导学二朗读古诗,分析探究提问2读了这首诗,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明确生1我喜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古诗苑漫步《走进唐诗》教学设计

古诗苑漫步《走进唐诗》教学设计

古诗苑漫步《走进唐诗》教学设计古诗苑漫步《走进唐诗》教学设计篇1活动目的1、通过对有关唐诗的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探究,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华。

2、在活动实践中感受唐诗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感情。

3、通过口语交际,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起对真善美的热爱、领悟人生的真谛。

活动准备3、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选出好作品拿到班级交流。

5、民主推选,成立由学生组成的最佳活动成果评议委员会活动步骤一、走进唐诗,你吟我诵1、我最喜欢的一首唐诗(小组推荐,激情朗诵。

)2、我最喜欢的一句唐诗(自由发言,抒写感悟。

)学生4:我最喜欢的一句唐诗:“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那是一幅男子汉的形象,正因为是一种“沙场在前,美人与后”的境界才显得和谐与壮烈,令人感叹遐想不已。

学生5:“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

”古朴,平实,平生最爱朴实。

学生6: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令人顿觉天地虽大,万物虽众,自己却是来时来,去时去,生来孤独,死也孤独。

心境好时读它,只觉得淡淡的惆怅;而心境不佳时读,可是觉得无边的寂寞了。

3、我最欣赏的唐代诗人(抓住特色,勾勒个性。

)学生8:最爱李商隐,“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他的名句与妙思太多,个人认为历代以来鲜有及者。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是的,从同学们气宇轩昂的吟诵中,老师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二、品味唐诗,你赏我析1、到唐诗中去听鸟叫学生9:乌鸦啼鸣,巧托游子的离情羁思。

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学生10:杜鹃泣血,表达蒙冤之恨。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学生11:喜鹊啼叫,添愁惹恨。

李端《闺情》:“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

走进唐诗 简介

走进唐诗 简介

《走进唐诗》——初一学校课程《走进唐诗》是我校根据初一学生的学情开发的一门学校课程。

这门课程的类型是拓展阅读。

开发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1.加大同学们对唐诗的阅读量,拓展大家的阅读面,帮助大家积累语言素材2.培养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提高大家对唐诗的兴趣3.通过唐诗的诵读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大家接受优秀思想的熏陶,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共设置了九个单元,内容涉及自主诵读、精品赏析、主题阅读、拓展阅读。

这九个单元的具体内容为:第一单元《走进唐诗》9.3(6.1 6.2)9.5(6.3 6.4)第二单元品味《赠汪伦》9.17(6.1 6.2)9.19(6.3 6.4)第三单元《月亮诗情》10.8(6.1 6.2)10.10(6.3 6.4)第四单元《走进唐诗沐浴文化精华》10.22(6.1 6.2)10.24(6.3 6.4)第五单元《走进李白》11.5(6.1 6.2) 11.7(6.3 6.4)第六单元《将进酒》赏析11.19 (6.1 6.2)11.21(6.3 6.4)第七单元《诗经》12.3(6.1 6.2)12.5(6.3 6.4)第八单元《春歌四首》12.17(6.1 6.2)12.19(6.3 6.4)第九单元《田园乐》12.31(6.1 6.2)《春歌四首》12.17周三(6.1第四节 6.2第五节)12.19周五(6.3 第四节 6.4第五节)《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江南春绝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唐诗二首》教案范文5篇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唐诗二首》教案范文5篇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唐诗二首》教案范文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唐诗二首》教案范文精选5篇(一)以下是一种可能的《唐诗二首》教案范文:教学目标:1. 了解《唐诗二首》的背景和作者。

2. 学会欣赏和鉴赏诗歌,理解诗歌中隐含的意境和情感。

3. 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4.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对《唐诗二首》的内容和意境的理解。

2. 学会欣赏和鉴赏唐诗的艺术特点。

3. 学会正确朗读和表达古诗。

教学难点:1. 提高学生对于古诗的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感悟和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1. 《唐诗二首》的课文及相关资料。

2. 画有相关插图的课堂展示。

3. 录制了《唐诗二首》的朗读音频。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老师出示插图,引发学生对于古诗的兴趣。

2. 老师播放《唐诗二首》的朗读音频,让学生感受古诗的节奏和美感。

步骤二:探究课文(15分钟)1. 学生自读《唐诗二首》,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 学生分组讨论《江南春》和《静夜思》的意境和情感,并展示讨论结果。

3. 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解释,深入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

步骤三:学习诗文特点(20分钟)1. 老师指导学生观察《江南春》和《静夜思》的诗句,分析句法和修辞手法。

2.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归纳和总结出唐诗的常见艺术特点。

3. 学生进行朗读练习,体会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步骤四:朗读表达(15分钟)1. 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注意把握句子的意境和情感。

2.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评选优秀的朗诵者。

3. 选几位学生朗读《唐诗二首》,进行诗歌表达评价。

步骤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学生分小组选取其他唐诗进行欣赏和鉴赏。

2.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一首唐诗,进行背诵和朗读表达。

步骤六:课堂总结(5分钟)1. 回顾学习的内容,总结《唐诗二首》的意境和情感。

2. 学生发表对于古诗学习的感受和收获。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和理解《唐诗二首》的内容和意境,并学会欣赏和鉴赏唐诗的艺术特点。

走进唐诗班队活动教案

走进唐诗班队活动教案

走进唐诗班队活动教案教案标题:走进唐诗班队活动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走进唐诗班队活动,激发学生对唐诗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对唐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和理解唐诗的基本特点和形式。

2. 掌握唐诗的基本朗读技巧。

3. 学会合作和协作,共同完成一首唐诗的朗诵。

教学准备:1. 唐诗选集2. 录音设备3. 朗读训练素材4. 分组活动所需材料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创设情境,向学生介绍唐诗班队的活动内容和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展示一些经典唐诗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唐诗的美和韵味。

活动一:了解唐诗1. 向学生介绍唐诗的基本特点和形式,如七言绝句、五言绝句等。

2. 分发唐诗选集,让学生自主阅读几首唐诗,并找出其中的特点和韵律。

3. 学生交流分享所读唐诗的感受和理解,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唐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活动二:朗读训练1. 向学生介绍朗读唐诗的基本技巧,如语调、节奏、停顿等。

2. 分发朗读训练素材,让学生根据素材进行朗读练习,并互相评价改进。

3. 教师选取几位学生进行示范朗读,并给予肯定和建议。

活动三:合作创作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唐诗进行朗诵。

2. 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分别负责背诵、朗读和表演等环节。

3. 学生进行多次排练,确保整体效果和个人表现的协调一致。

活动四:走进唐诗班队1. 学生小组依次进行唐诗朗诵表演,其他同学和教师进行欣赏和评价。

2. 教师根据朗诵表演的情况,给予学生肯定和建议,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3. 教师组织学生共同创作一首班级唐诗,以表达对唐诗的热爱和班级团结的情感。

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表现,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欣赏唐诗。

2. 教师提供一些唐诗选集和学习资源,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继续学习和朗读唐诗。

3. 教师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的朗诵比赛或文化活动,展示他们的才艺和成果。

走进唐诗

走进唐诗

走进唐诗
备课日期上课日期:主备人:教案序号:
活动目标
1、了解唐诗的文化背景。

2 、了解代表诗人杜甫的生活环境。

3、了解《绝句》诗中的赏析评论。

4 、借助网络查阅整合信息,培养相互合作的学习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诗歌声声,如溪水潺潺,汇入我们的心间,熏陶我们的灵魂。

诗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在我国历史上,唐朝是诗歌的繁盛时期。

今天物品们就来当一回唐诗历史的解说员,带领大家走进那段辉煌的历史。

二、活动激趣
今天我就是博物馆的馆长来这里招聘优秀的解说员。

这里有唐诗历史优秀解说员的资格证,第一块证书是唐诗概况解说员的资格证,第二块就是介绍代表诗人杜甫生平事迹的资格证,第三块就是介绍《绝句》赏析评论的资格证。

最优秀的解说员可获得“唐诗小博士”的称号。

三、上网查询,合作交流资料
为了当一个优秀的解说员,请同学们按照馆长发给你解说员必填表按要求填写,关于这些知识可以到网上查询,看哪一个小组配合的最有默契。

学生活动上网查询资料
四、课堂交流
1、选择内容,自荐解说员。

2、评比解说员。

五、总结。

走进唐诗宋词

走进唐诗宋词

《走进唐诗宋词》主题实施方案一、活动背景苏东坡云:“腹有诗书气自华。

”从小学习、诵读一定数量的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有利于培养对语言的感受、领悟能力和想象能力,也有利于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鉴赏、审美能力。

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强的黄金时期。

如何激发学生诵读古诗词的兴趣,引领学生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畅游呢?故决定以《走进唐诗宋词》为主题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走进唐诗宋词》。

二、活动目标:1、使学生知道古典诗词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从小学习、诵读一定数量的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有利于培养对语言的感受、领悟能力和想象能力,也有利于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鉴赏、审美能力,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主动积累诗词的习惯。

2、通过活动的逐步开展,进一步加强学生在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计划的制定、修改和实施,成果展示的方式方法等方面提升。

3、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自主探究交际沟通等方面的综合实践能力。

三、实施过程与步骤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课时)查找资料,为确定活动主题做铺垫。

学生、教师通过看书、上网、询问、交流等途径及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对唐诗宋词的分类、情感等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活动主题及子课题的确定做好铺垫。

第二阶段:确定活动主题及子课题1、确定活动主题:课堂上,学生们自由交流、畅谈对诗词的了解与感受,根据大家的汇报形成主题。

2、活动主题确定后,要引导学生围绕主题明确研究内容,形成子课题。

启发引导学生将所谈所想进行总结归纳,然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知识累积、生活感受形成子课题,即:(1)友情送别诗词(2)咏物抒情诗词(3)山水田园诗词(4)节日感怀诗词(5)爱国明志诗词3、撰写本组的课题实施方案。

在学生们交流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各组同学根据本组子课题,确定研究的具体内容、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如何分工等,学生再根据以上内容制定本组的活动计划,在制定计划时,可采用填表式或过程记录式或计划书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校本课程教案《走进唐诗》7C、师小结:为这一份珍贵的礼物,更为圆圆小队有如此美好的愿望,我提议大家瑞次用掌声感谢圆圆小队,同样,你们也拥有了一轮圆圆的月亮!3、玲珑小队A、小队长汇报XXXXX:大家知道诗仙是谁吧?对!这么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一生作诗一千多首,其中有三百多篇提到月,月亮是李白的好朋友,陪着他一同游山玩水: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明湖涨秋月,独泛巴陵西。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月出峨嵋苍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当李白春风得意的时候“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 他也有失意孤独的时候,“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 他流泪了,“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连。

” 想起故乡,“举头望明月,低头叫故乡。

” 李白爱洒更爱月,“青天有月来几晨,我今停杯一问之。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在月光里,李白忘掉了自己,他去水中捞月,他终于与月拥抱在一起了,月即是李白,李白即是月。

B 、师小结:玲珑小队带着我们一起走近李白,这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竞与月生死相许,太感人了。

为你们的努力,插上一轮浪漫的月亮吧!4、咏月小队8A、小队长汇报XXXXX:我们在收集月亮古诗的同时,发现关于月亮的歌曲很多,就想:有没有关于月亮古诗的歌曲呢?于是我们一起收集、整理、摘抄编出了一本古诗歌曲小册子,收录了《静夜思》、《明月几时有》。

《人约黄昏后》、《几多愁》、《子夜笑歌》、《关山月》等歌曲,我们将它放在班级里与大家共享,下面有请我们队的不歌星李婕、校晨娟为大家表演唱《静夜思》B、师小结:掌声是最好的说明,于你们队创造性的合作,插上一轮可爱的月亮,快乐吗?四、活动。

①看谁接得快过渡:各小队表现真棒!月亮啊,这皎洁的月亮啊,你让无数寄情于你的诗人们为你留下了一篇篇千古绝唱,今天,我们要让这千古绝唱在这里唱响,咱们就以“诗句接力”的形式来进行,大家觉得如何?A、规则:每小队派两名队员参加,你出上句,我接下句,失败了则求助于小组内其他的同学,决出“月亮仙子”。

B 、诗句接力C、颁奖仪式②看谁配得好。

过渡:这么多的计,同学们几乎是信手拈来,非常潇洒,现在我们要加大难度敢挑战吗?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我们每每熟读一首诗时,总会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画面,那么当给你一幅幅月夜图时,你又会想到哪些诗呢?让我们一起插上想象的翅膀吧,看看谁配得好。

A 、规则:所背古诗与画中景物,意境相关联,成功的奖励仍然是纸月亮。

最后评出:“最具诗意小队”。

B 、看图想诗圆月图,弯月图,C、评出最具诗意小队。

五、我心中的诗,我心中的月亮。

过渡,月亮啊,有时圆,有进缺,她不言不语,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凝结了浓得化不开的情,真所9 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让我们闭上眼睛,来静静地聆听一段音乐。

1、听音乐( 静静地,静静地,暮色降临了,月儿出来了,望着她,想啊,想啊,月亮便起进了我们的心里,此时此刻,你最想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你心中的想法,感受。

A 、、想起了《望月怀远》听着这优美的音乐,想起了《春江花月夜》B、生:此时,望着月亮,仿佛月亮是天的眼睛,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第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生:月亮是女神,她把清辉洒向人间,把爱洒向人间,我相信,只要人人心中都有爱,我们的世界一定会变得更美好。

生:月亮她又是一位神奇的化妆师,她的清辉洒到哪里,哪里就会变得更加美丽。

C、此时此刻,在老师的心中也有一首最美的诗歌《水调歌头》2、共赏《水调歌头》①师朗诵②欣赏:中秋夜,皓月当空,苏轼想起亲人,想起自己的仕途,把酒问月,然而天上与人间一样不能圆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转而他的心情也变得豁达了,想着只要人常在,纵然相隔千里,因为共赏一轮明月,那思念的人啊,也仿佛是近在咫尺,③指名朗诵。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多么美好的情怀啊,愿天下所有的家庭团团圆圆,愿我们的祖国团团圆圆。

5、再次聆听,唱响这千古绝唱。

六、小结。

109今人不见古时月,。

10 唯愿当歌对酒时。

4人生得意须尽欢,。

5五花马,千金裘,呼尔将出换美酒。

6两人对酌山花开,。

7三杯拂剑舞秋月欢狂放。

④ 师带读。

⑤ 小组分任务练习四种情感的诗句,各小组吟诵四种情感的诗句。

⑥ 议一议:你最喜欢哪一句?你读懂了什么?⑦ 试着背诵全诗。

⑧ 欣赏歌曲《将进酒》。

18 《诗经》第13-14课时教材分析:本期,学生初步接触了《诗经》,学习了二首唐诗,本课选学两首词,一是恰逢秋季,词作表达的意境切合时令;二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古诗文中一种新的语言形式。

两首作品分别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范仲淹的《苏幕遮怀旧》,均以“秋”为主线,表达“思”之情怀。

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感受词作品的语言风格,了解我国古代语言文化的多样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古汉语言文化的热爱之情。

2、指导吟诵,在吟诵中体会作品表达的情感。

3、背诵两首词,积累语言,丰富语感。

教学过程:一、集体吟诵本期新学的一组唐诗《春歌》。

二、谈话导入:现在是什么季节?喜欢秋天吗?秋天有什么特点?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相机板书:叶落、雁归、丰收、果实累累、秋高气爽三、学习《天净沙秋思》:1、试试看:指名试读,集体正音。

2、大声读:读后讨论:这首词里写了哪些景物?和学生眼中的秋天比较:这首词中的秋天给你怎样的感受?3、学着老师的样子读:① 老师范读。

② 学着老师的样子朗读,看谁学得像。

19 ③ 指导吟诵:为什么老师要加一声叹息?“断肠人”是谁?四、学习《苏幕遮怀旧》。

1、试试看:自己小声朗读,不认识的字标记出来,问老师、同学或查字典。

2、学着老师的样子读,边读边正音,注意停顿。

3、比较读:① 诗和词在语言形式上有什么不同?② 今天学习的两首词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五、练习背诵:① 同桌一起背。

② 小组背诵比赛。

六、登陆《中华诗词网》:你对哪些关于“词”的问题感兴趣?问问电脑老师。

学生提问,教师搜索网上资料解答,相机介绍两位词作者。

七、家庭作业:把今天学习的两首词读或背给爸爸妈妈听,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把他们抄写在“古诗文积累本”上。

20 走进唐诗第1-2课时阅读目的:1、通过阅读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唐诗的兴趣。

2、通过对唐诗的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探究,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华。

3、在阅读中感受唐诗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活动准备:1、搜集、背诵唐代著名诗人的诗句。

2、搜集唐朝诗人的故事。

教学目标:1、激发阅读兴趣;2、授予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家,唐诗,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登高望远,每每涌现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豪气;浪迹天涯时不免生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惆怅。

这些浩如烟海的诗歌,或咏山川名胜,或颂边塞将士,或诉百姓疾苦,或鞭挞权贵腐败,或抒发人生情怀读之往往令人浮想联翩,感慨万千,回味无穷。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走进唐诗的百花园,在缤纷的唐诗奇葩中尽情徜徉。

二、走进唐诗,你吟我诵;1、我最喜欢的一首唐诗(小组推荐,激情朗诵)。

2、我最喜欢的一句唐诗(自发言,体现感悟)。

3、我最欣赏的唐代诗人(学习诗人品质,从中受到启发)。

三、品位唐诗[出示课件]:1、到唐诗中赏雪景:① 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②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北》: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③ 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到唐诗中听鸟鸣:1 ① 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②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③ 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3、到唐诗中赏月:① 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空涧中。

② 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4、到唐诗中旅游:①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① 杜牧《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② 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寺,多少楼台烟雨中③ 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5、到唐诗中体验真情:①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② 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四、亲近唐诗:唐诗的魅力远远不只这些,唐诗的背后更是充满悬疑、充满诱惑与神秘!下面请大家来展示一下你所积累的与唐诗有关的逸闻趣事。

① “推敲”一词的来历。

②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③ 宋之问吟诗遇老虎;④ 白居易进长安。

五、布置阅读唐诗要求1 每人准备《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有条件的同学在家庭小书架上添置《唐诗词典》。

2 每周背两首唐诗,并借助资料理解与此诗有关的诗人、诗意、及与诗歌内容有关的知识。

3 时间为一学期,中途将举办吟诵、背诵、知识竞赛等活动。

4 学期末举行一次唐诗习作比赛3、听听这位小朋友是怎么读的,好3 在哪儿?我们应该怎么读?[将自己和古人珍视友情结合起来,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他们会用多种方式,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阅读、理解、背诵的目的,并力争在多读中感悟诗歌内容。

同时在倾听、评价中提高自己的朗读和交际技能。

]三、开放性活动1、借诗中语句激发学生设计“友情见证卡”的愿望。

2、出示“朋友卡”范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获取到相关的信息,为制卡做准备。

3、提出制卡要求,并开展比赛活动,看谁制的卡片最精美,内容最全面。

4、给学生合作、自主学习的机会,让他们根据各自的生活体验,采用交流的形式,填充表格。

老师巡视指导。

5、交流成果,尤其要注意发现有创意的作品。

[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较差,通过自主选择伙伴,能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设计出形式与内容各异的卡片,做到优势互补,彼此受益,在比赛中可提高制卡效率。

]四、借助生活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和做人教育1、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让他们根据情境,彼此交流具体做法,使口语交际能力得到训练。

朋友路上脚崴了,无法自己回家。

朋友想学游泳,但又怕水。

2、朋友遇到困难时,你怎样表示你的关心?2、大声朗读此类内容的格言。

3、布置作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广交朋友。

[将学生在课堂上感悟到的内容借助格言深深地记在心中,指导他们今后的生活,以做到在实际生活中主动真正关心朋友,以建立互相体谅、友好相处的和谐关系。

]5全文结束》》第 1 页共 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