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平县实验中学中国历史第一册(五四学制)东晋南朝 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合集下载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精品教学课件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精品教学课件

5.(2022•宜昌)《晋书》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
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该记载表明当时南方社会
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是( C)
A.民族的大交融
B.海外贸易日益繁盛
C.社会相对安定
D.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2022秋同东步晋经南典北学朝案时-期物江理南地八区年的级开上发册 课堂本
2022秋同东步晋经南典北学朝案时-期物江理南地八区年的级开上发册 课堂本
3.(跨学科•语文)“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中的“南朝”
是指公元420—589年,在此期间我国南方相继出现的宋、齐、梁、陈四个
政权,这四个政权均定都在( D )
A.咸阳
B.长安
C.洛阳
D.建康
2022秋同东步晋经南典北学朝案时-期物江理南地八区年的级开上发册 课堂本
6.(历史解释、史论结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晋书》记载:“昔中原丧乱,流寓江左(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庶有旋返之期,故许其挟注本郡。”东晋政府允许侨人(魏晋南北朝时寓居 南方的北方人)登记户籍,注明本人的原籍,并给予免除赋役之优待。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2022秋同东步晋经南典北学朝案时-期物江理南地八区年的级开上发册 课堂本
2022秋同东步晋经南典北学朝案时-期物江理南地八区年的级开上发册 课堂本
4.北伐: (1)杰出人物:祖逖(闻鸡起舞)。 (2)成就: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了 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 (3)结果:由于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最 终未能 恢复中原 。
2022秋同东步晋经南典北学朝案时-期物江理南地八区年的级开上发册 课堂本

2022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

2022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

来坐坐坐!甭跟 我客气!
以王导为首的南北大贵族拥戴司马睿 称帝,王氏家族控制了东晋的军政大 权
(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敦)
“王与马,共天下”
开启东晋门阀 政治格局
一、东晋的兴亡
3.观察《东晋十六国形势图》和祖逖图片,并结合教材知识,讲述东晋时期北伐的过程和结果。
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
贫。
楚越地区,地广人稀,—稻米—和《鱼史是记主》要食物,放火烧荒,耕种水田,
没有钱穷困的人比较多。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en),则数郡忘饥……丝
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不同:
江南地域辽阔,物产丰富,百姓勤劳,安居乐业,一年种植的东西几个 郡都可以吃饱。丝织品丰富,足可让天下人穿暖。
中原人民南迁
东晋中原人口迁移示意图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2)自然因素:江南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江南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 ①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壤肥沃,便于耕种。 ②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③河流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3)政治因素:江南战争相对较少, 社会秩序相对安定
北朝
蜀 西晋

南:东晋
南朝(宋、齐、梁、陈)
建国于中国南方,都城都在建康,政 权更替频繁,共170年(420—589 年)。
南朝牛车画像砖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对比一下,两则材料中对江南地区的描述有什么不同。
材料一:(江南)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水耨……无积聚而多
420-479
479-502
502-557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课件)-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课件)-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
王敦
王导
(政治)
(军事)
2. 东晋的政治特点
东晋虽然是司马氏政权的延续,但司马睿是皇族的旁支,在政治上威望不高,他当皇帝得益于南北大贵族的拥戴,政治主要依靠王导 ,军事上主要依靠王敦。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门阀政治,即门阀士族把持朝政 (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
3. 东晋的北伐
东晋初期,多次北伐,曾收复西晋时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
小结
江南地区的开发
影响
表现
原因
①政治特点:门阀政治(“王与马共天下”) ②北伐失败
420--589年
317-420
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地区的开发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1、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方趋向平衡。 2、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3、促进了民族融合。
2、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自然原因)
3、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社会原因)
农业
1.耕地面积增加(垦荒、湖田),兴修水利工程。
2.生产技术:
3.粮食产量:
4.经营方式:
(一)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
2. 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自然原因)
3. 相对北方而言,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社会原因)
4. 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
1. 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劳动力、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主要原因)
5. 南方统治者的政策支持
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由落后、荒凉变为富庶
秦汉时期
南朝 宋
对比一下,在秦汉时期和南朝时,江南地区有何变化?
思考:开发江南地区需要拥有哪些条件?
劳动力
技术
社会环境
自然条件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34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34张PPT)
将蚕茧抽 出蚕丝的 工艺概称 缫丝。
魏晋南北朝大袖衫、间色条纹裙
史称,扬州“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手工业 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 有显著的发展。
东晋青瓷羊尊
东晋越窑小瓶
东晋南朝时青瓷发展到成熟阶段,无论在胎质、釉色、纹饰与烧制技术方面,都有提高。青瓷胎 体较薄,造型秀缺陷,釉色青灰,匀净莹润。瓷业以越窑规模最大,产量最高,质量最好。




420-479 479-502 502-557 557-589
南朝
(420-589)
宋(420-479) 齐(479-502) 梁(502-557) 陈(557-589)
南朝中领土最大、统治时间最长的政权的分别是哪个?
宋领土的最大,北疆达到黄河 统治时间最长的是宋,59年
宋(420—479年)
梁(502—557年)
南朝梁发生了大规模武装叛乱事件——侯景之乱
梁武帝萧衍
大将军侯景
江东最富庶的地区遭到烧杀抢掠,导致千里绝烟,人迹罕见。 从此,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十六国
西晋
东晋
南朝
宋 齐梁 陈
南朝:建国于中国南方,都城都在 建康(今 南京 ),近170年。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治特点: 政权分立,更迭频繁

建康


公元420—479年
420年,东晋大将刘裕称帝,国号”宋”。
南朝衰落
南朝时,镇守地方的贵族和将领势力很大。梁武
帝萧衍从地方起兵夺取帝位后。放纵皇室成员和官僚大 地主盘剥平民百姓,政治日益败坏。后来发生了大规模 的叛乱,建康失陷,江东最富庶的地区惨遭烧杀抢掠。 自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历史进门测
1.208年的(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29年,孙权称帝 建立吴国,标志着三国鼎立的正式形成;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2.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西周实行(分封制);秦统一后在地 方上实行(郡县制),开创了我国历代(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3.西周之后继续推行分封制的朝代,都出现了地方对(中央)政权的严重威胁.

北朝

东北

北魏 齐
东 汉
三国

220-280 西 秦
魏西 魏

晋 淝水之战
北 周
25 |
220
蜀 吴 266 383年 |东 316 晋 宋 齐 梁 陈
隋 统 一 全 国
317
南朝

420
两晋和宋齐梁陈(南朝)的更替
朝代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备注
魏 三蜀 国吴
220年铸,造船等有显著进步.
商业 商业和城市繁荣(建康城)
历史进门测
1.208年的(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29年,孙权称帝建立吴国,标 志着三国鼎立的正式形成;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2.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西周实行(分封制);秦统一后在地方上实行( 郡县制),开创了我国历代(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3.西周之后还有些朝代继续推行分封制,形成了对(中央)政权的严重威胁:
建康(南京) 开发,经济迅速发展.

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表现?
表现
原因
农业
耕地面积增加,兴修水利工程
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 (犁耕,施肥,选种育种,育秧移栽,麦稻兼 作,双季稻)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
目录
CONTENTS
•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社会背景 • 农业发展 • 城市与商业的兴起 • 人口流动与民族交融 • 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
01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社会背景
CHAPTER
政治环境
政治动荡与分裂
东晋南朝时期,中国政治局势动荡不安,政权更迭频繁,导 致社会秩序混乱。这种政治环境为江南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契 机。
民族交融与文化交流
民族交融
随着北方人口的迁入,不同民族在江南地区交融,形成了多元文化格局。
文化交流
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交流、融合,推动了江南文化的繁荣发展,丰富了中华文化 的内涵。
社会结构的变化
士族门阀制度的衰落
随着人口迁移和民族交融,士族门阀 制度逐渐衰落,庶族地主逐渐崛起。
土地制度的变革
土地制度由原来的部曲佃客制向均田 制转变,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城乡经济一体化趋势逐渐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
联系更加紧密。
04 人口流动与民族交融
CHAPTER
人口迁移与分布
人口迁移
东晋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大量人口向南迁移至江南地区,为江南的开发 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人口分布
随着人口迁移的增加,江南地区的人口分布逐渐发生变化,人口密集区逐渐向 太湖流域、长江中游等地集中。
土地开垦
东晋南朝时期,随着北方人口南迁, 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大规模的开 发和利用,大量的荒地被开垦为农田 。
水田旱地并重
土地制度变革
随着土地资源的开发,土地制度也发 生了变化,出现了土地私有化和集中 化的趋势。
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农田不仅包括 水田,还包括了旱地,形成了水田和 旱地并重的农业格局。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_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优秀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_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优秀课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政权特点:司马睿当皇帝,得益于王导为首的南北大贵族的拥戴,时人称“王与马,共天下”。
黄河流域经济发达,是全国经济重心;
a.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2.东晋后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
2.东晋后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
年),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江南的情况,从 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
A、司马睿雄才大略,能征善战 d.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 第18课 东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B.南方自然条件好 2.建立:317年,司马睿重建晋王朝,以健康为都城,史称东晋。
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主要是因为 东晋的兴亡 东晋的政治局面
后秦

前凉、西凉、 北燕
祖逖北伐
初期形势:
曾收复了黄河以南的部 分地区。
结果:未能恢复中原。 原因是:朝廷对北伐
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
淝水之战
时间: 383年
交战双方:前秦──东晋 兵力对比:80万对8万
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特点:以少胜多
二、南朝的统治
南朝: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 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健康 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课堂总结]
东晋的建立
东晋的兴亡 东晋的政治局面
东晋灭亡
东晋南北朝
时期江南 南朝政治 (宋齐梁陈)
经济的开发
江南地区开发(原因、表现)
1.东晋第一个皇帝是( ) A.司马懿
D B.司马师
C.司马昭 D.司马睿
2.司马睿能够在江南建立东晋,
B 是因为( ) A、司马睿雄才大略,能征善战 B、得到南北大地主的拥护 C、淝水之战大败苻坚,使南方 局势稳定 D、与北方少数民族达成协议, 使之暂不南侵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PPT课件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PPT课件
D B.司马师
C.司马昭 D.司马睿
2.司马睿能够在江南建立东晋,
B 是因为( ) A、司马睿雄才大略,能征善战 B、得到南北大地主的拥护 C、淝水之战大败苻坚,使南方 局势稳定
D、与北方少数民族达成协议, 使之暂不南侵
3.东晋南朝江南地区经济得 以迅速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
C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2、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农 业: 兴修水利;推广改进犁耕;
精耕细作,推广选种、育种、田 间管理和施肥;育秧移栽水稻; 麦稻兼作、双季稻;种桑养蚕、 培植果木、种植药材等。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2、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二.南朝的政治 1.南朝的更替
朝代
西晋 东晋

南齐 朝梁

建立者 时间
都城
司马炎 266年—316年 洛阳
司马睿 317年—420年
刘裕 420年—479年
萧道成 479年—502年 建康
萧衍 502年—557年
陈霸先 557年—589年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南 北 朝 地 图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东晋的兴亡
晋元帝司马睿
1、东晋建立
时间:317年
建立者:司马睿
都城:建康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东晋的兴亡
2、祖逖北伐
东晋初期,多次 进行北伐,曾收复 了西晋时黄河以 南的部分地区。 由于朝廷对北伐 将领心存疑虑,多 方牵制,使北伐缺 少后援,东晋最终 未能恢复中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东平县实验中学中国历史第一册 (五四 学制) 东晋南 朝 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山东东平县实验中学中国历史第一册 (五四 学制) 东晋南 朝 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课堂小结
第一个时期 东晋
第二个时期 南朝
山东东平县实验中学中国历史第一册 (五四 学制) 东晋南 朝 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灭东 亡晋
的 建 立 与
山东东平县实验中学中国历史第一册 (五四 学制) 东晋南 朝 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山东东平县实验中学中国历史第一册 (五四 学制) 东晋南 朝 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想一想 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为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经济中心”与“经济重心”的 区别 “中心”涉及政治的影响,一般来讲首都在哪 儿,就在哪儿形成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统 一时期,一般只有一个中心,分裂时期,则可 能有多个中心。“经济重心”则是指经济最发 达、地位最重要的某个较大地区。
山东东平县实验中学中国历史第一册 (五四 学制) 东晋南 朝 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山东东平县实验中学中国历史第一册 (五四 学制) 东晋南 朝 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问题探究
1、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是什么?
客观 原因
优越的自然条件 南方战乱少,社会较安定
主观 原因
北人南迁,带去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
和工具
山东东平县实验中学中国历史第一册 (五四 学制) 东晋南 朝 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山东东平县实验中学中国历史第一册 (五四 学制) 东晋南 朝 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江南地区的开发的表现:
商业
农业和手工业 的发展,同时 促进了商业的 交流和城市的 繁荣。 南朝时的_建_康__, 是当时商业最 为活跃的大都 市。
问题驱动课堂 东平县实验中学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学习目标:
1.识记:东晋建立的情况,南朝政治,江 南开发的概况; 2.理解:东晋南朝时期我国经济重心逐渐 南移; 3.分析:江南经济逐步发展的原因。 重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难点: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其表现
一、东晋的兴亡
建立 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随后,镇
(主要原因)
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
山东东平县实验中学中国历史第一册 (五四 学制) 东晋南 朝 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山东东平县实验中学中国历史第一册 (五四 学制) 东晋南 朝 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2、江南地区的开发的表现:
农业方面:
(1)修建水利工程,开垦大量良田; (2)农业生产技术有了很大改进; (3)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
南 方 牛 耕
施肥图
龙骨水车
山东东平县实验中学中国历史第一册 (五四 学制) 东晋南 朝 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山东东平县实验中学中国历史第一册 (五四 学制) 东晋南 朝 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江南地区的开发的表现:
手工业方面:
缫丝、织布、制瓷、冶铸、 造船、造纸、制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 面有显著发展
南 (江
朝 原南
政 因地
权 表区
的 现的
更 )开


当堂达标1-5CACBA 6-10ADCBA 课后巩固CABCA 材料题:6.(1) 江南地区已经得到相当程度的开发。 (2) 原因 :1.江南地区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自然 条件;2.南方地区战争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3.北民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增加了劳动力。
(3)为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4)表现见教材P84-85
1、右图反映的历史现象,说明魏晋南北朝时
B 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得益于( )
A.优越的自然条件 B.人口的大量迁移 C.统治者的措施 D.稳定的社会环境
2.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水嘉”,
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况,人口南迁
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 B.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态 C.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南移
D
D.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往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获得开发的最
主要原因是( )
A.南方战乱相对较少 B.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B
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D.南方生产技术先进
守长江下游的皇族司马睿于317年重建晋王

东晋政
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 “王与马,共天下”
权特点

收复失地
东晋初廷对北方将领不信任、多加牵制,最终未能恢复中原。
兴盛: 淝水之战战胜前秦,出现“荆扬宴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
衰亡: 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420年,东晋灭亡
山东东平县实验中学中国历史第一册 (五四 学制) 东晋南 朝 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材料分析
材料二:(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 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地广野 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之年), 则数郡忘饥。 ——《宋书》 材料二反映南方的经济有何发展?
东晋建立以来,南方农业得到了发展,人民 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
山东东平县实验中学中国历史第一册 (五四 学制) 东晋南 朝 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二、江南地区的开发
材料一:“楚越之地(指江南地区),地广人希 (稀),饭稻羹(gēng,用蒸、煮等方式做成的 糊状食物)鱼,或火耕而水耨(除草),……不 待贾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 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1)材料一反映西汉时期南方的社会经济发 展状况如何?原因是什么?
耕作方式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人民生活不 富裕。原因:我国政治、经济中心在北方,南 方地区地广人稀,没有得到大规模开发,生产 技术落后。
山东东平县实验中学中国历史第一册 (五四 学制) 东晋南 朝 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二、南朝政权更替
420年,东晋被其大将刘裕建立的宋取代。此 后160多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__、__齐__、__梁__、__陈__四 个朝代,都城都在__建__康__,历史上总称_南__朝____。
南朝
(建康) 420-589




420-479 479-502 502-557 557-5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