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学校新二年级奥数入学测试

合集下载

二年级奥数试卷及答案【含答案】

二年级奥数试卷及答案【含答案】

二年级奥数试卷及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数是偶数?A. 11B. 24C. 37D. 492.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它的面积是?A. 16平方厘米B. 8平方厘米C. 4平方厘米D. 32平方厘米3.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21B. 23C. 27D. 304.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是18厘米,它的边长是?A. 3厘米B. 6厘米C. 9厘米D. 12厘米5. 下列哪个数是奇数?A. 10B. 15C. 20D. 25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等于它的边长。

()2. 两个质数相乘的结果一定是质数。

()3.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60度。

()4. 1是质数。

()5.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它的面积是50平方厘米。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2. 下列哪个数是偶数?______3.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6厘米,它的周长是______厘米。

4.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______5.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它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列举出前五个质数。

2. 请解释什么是偶数。

3. 请解释什么是等边三角形。

4. 请解释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

5. 请解释什么是正方形的对角线。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请计算它的面积。

2.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12厘米,请计算它的周长。

3. 请找出20以内的所有质数。

4. 请找出50以内的所有偶数。

5.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8厘米,请计算它的对角线长度。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为什么两个质数相乘的结果不一定是质数。

2. 请分析为什么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60度。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画出一个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并标出它的对角线。

江苏省徐州市树人中学小升初招生考试试卷数学附详细答案

江苏省徐州市树人中学小升初招生考试试卷数学附详细答案

江苏省徐州市树人中学小升初招生考试试卷数学试题一、选择题(2×8=16分)1、如果从A点向东走50米到B点记作+50米,那么从B点向西走200米应记做( )米。

A.−250B.−200C.−150D.+1502、小明买售价1.4元的圆珠笔一支,根据你的生活经验,结合人民币值特点,下列付钱方法不合理的是( )。

A.付出1.5元,找回0.1元B.付出1.7元,找回0.3元C.付出2.4元,找回1.0元D.付出2.0元,找回0.6元3、下面哪组中的三条线段不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

A.5厘米,6厘米,7厘米B.5厘米,5厘米,10厘米C.3厘米,6厘米,4厘米D.3厘米,100厘米,100厘米4、投掷3次硬币,有2次正面朝上,1次反面朝上,那么,投掷第4次硬币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 )。

A.14B.12C.13D.235、1个立方体,那么右图由7个立方体叠加的几何体,从正面观察,可画出的平面图形是( )。

6、从甲、乙两块厚度、边长均相等的正方形钢板上冲制出一些圆形(如图,每块上的圆形大小分别相同),剩下的边角料重量相比,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重B.乙重C.重量相同D.无法确定D.7、右图是某楼房上的蓄水池横截面图,分为深水区与浅水区,如果这个蓄水池以固定的流量注水,那么下图能表达水的最大深度h和注水时间t之间关系的是( )。

8、观察下列图形,则第n个图形中三角形的个数是( )。

A.2n+2B.4n+4C.4n−4D.4n二、填空(2×10=20分)1、在下面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24分=_______时;6600千克=_______吨;0.8公顷=_______平方米;3.2立方分米=_______毫升。

2、a−b=50,如果把b增加10,a不变,差是_______。

3、“六一”期间,中央商场搞“家电下乡”活动,农民伯伯购买家电时可享受政府补贴13%的优惠政策,张大伯家买了一台电冰箱,只需付1392元,这台冰箱的原价是_______元。

树人学校二年级奥数测试题二

树人学校二年级奥数测试题二

二年级奥数测试二一、填空。

1. 100厘米=()米课桌高90()40米+5米=()米 14厘米-8厘米=()厘米 30厘米+70厘米=()厘米=()米 一块橡皮长4()一张桌子高60() 一棵大树高8()一座桥长30 ()2.笔算两位数加、减法时应注意:把()对齐,从()位算起。

加法,个位满()向()位进(),减法,()不够减,从()位退(),再加上()位上的数再减。

3.三角板上有()个角,有()直角。

4.比20少5的数是(),20比一个数少5,这个数是()。

5.5+5+5+5改写成乘法算式是()或(),口诀是()。

6.一个角有()个顶点和()条边。

7.2×6表示()个()相加,或()个()相加,用口诀()计算。

8.在里填上“>”“<”或“=”。

6米 30米-4米 20厘米 1米-80厘米 90-21 70 43+5 50 79 95-16 28+17 40 73-25 45 89 90+1 二、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

1、5+5+5+5改写成乘法算式是5×4。

() 角的边长越长,角就越大。

() 2、6和3相乘,可以写作6×3,读作3乘6,口诀是三六十八。

()3、两个数相乘,积一定比这两个数的和小。

4、右图中有()个角,其中有()个是直角。

①2 ②3 ③4 ④55、 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 三、我会选。

(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 1、数学书的面有()个直角。

A 、1B 、2C 、3D 、42、右边的图形有()个角。

A 、3B 、5C 、7D 、6 3、小明的床宽120()。

A 、厘米B 、分米C 、米D 、千米 4、3个8相加,正确的算式是()。

A 、3+8B 、3×8C 、8×8D 、3×35、小亮昨天写了29个大字,今天写了42个,两天大约写了 ()个大字。

A 、30B 、40C 、60D 、70 四、算一算。

树人学校一升二年级数学入学测试卷1

树人学校一升二年级数学入学测试卷1

树人学校一升二年级数学入学测试卷姓名:联系方式:一、口算题。

每个1分,共10分15+3= 20-15= 12+7= 25+4= 14-7= 36-5= 60-20= 64+15= 13-5= 18-9=二、填空题。

每个1.5分,共42分。

1.□-3=5,□+○=10,则□=(),○=()。

2.△-3=9,○+△=20,则△=(),○=()。

3. 2,4,5,7,8,10,11,(),()。

2,3,4,3,6,3,(),()。

4. 2,2,4,6,10,16,(),()。

1,3,2,5,3,7,4,9,(),()。

5.小明玩遥控汽车,按一下开关汽车会跑,但小明一连按了5下开关,那么这时车子()。

(跑或不跑)8.小亮今年7岁,他比爸爸小25岁,去年他比爸爸小()岁。

9.在每组中圈出不同的。

10.连长带着10名战士过河,已经有6个战士过了河,没过河的还有()人。

11.妈妈买回一些巧克力,名名吃了4块,还有9块,妈妈买了()块巧克力。

12.大光和小名每人有5块糖,大光给小名4块后,大光有()块。

13. 20、9、3、11、0、15、8、17、6、10(1)上面一共有( )个数,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2)从左往右数,第6个数是( ),第8个数是( )(3)0是第( )个数,你是从( )往( )(4)把上面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4分> > > > > > > > >三、按要求做题。

每个4分,共28分。

1、7653882619366731双数个位是6的数比45大的数单数比60小的数2、想一想,你怎样使下面两行物体一样多?3、车上原来有7个人。

现在有多少个人?□○□○□=□4、同学们排成一列做操,小明前面有10个人,后面有7个人,这一列共有()人。

四、看图列式计算。

每个4分,每个16分。

树人小升初考试奥数附加题题库-第三册(后附答案解析)

树人小升初考试奥数附加题题库-第三册(后附答案解析)

树人小升初考试奥数附加题题库(第3册)一、填空题(共15小题)1.把长,宽,高分别是150厘米,90厘米,60厘米的长方体木料,锯成大小一样的正方体木块而没有剩余,最少可以锯成块.2.一盒巧克力糖,7个7个地数还余5个,5个5个地数还余3个,3个3个地数还余1个,这盒糖至少有个.3.把A分解质因数:A=a×b×c,A的约数有个.4.小青每秒跑3米,小东每秒跑4米,小明每秒跑2米.三人沿600米的环形跑道从起跑线同时同向跑步,经过秒后三人又同时从出发点出发.5.小明问小芳:“你有几枝笔”?小芳回答:“我的笔数的再加上,就等于我的笔数”.小芳有枝笔.6.一个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字的和是9,将个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调换,得到一个新的两位数,比原数多9,求这个两位数.7.某年十月份星期二的日期数的和是一个偶数,且有5个星期二,那么这年的国庆节是星期.8.小明按1~3报数,小红按1~4报数,两人以同样的速度同时开始报数,当两人都报了100个数时,有次两人报的数相同.9.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是整厘米数.其中两条边长分别是6厘米和8厘米,第三条边最长是厘米,最短是厘米.10.用12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大是平方分米,最小是平方分米.11.某拦河坝的体积是8640立方米,横截面面积是43.2平方米,这段拦河坝长米.12.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扩大相同的倍数后,体积是原来的8倍,则棱长总和是原来的倍.13.有三位好朋友都参加了绘画比赛,第一位与第二位的平均成绩是17分,第二位与第三位的平均成绩是20分,第三位和第一位的成绩相差分.14.有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子加1,分子则比分母少2;如果分母加1,则分数值等于,原分数是.15.成互质的两个合数的最小公倍数是728,这两个数是和.二、解答题(共8小题)1.蘑菇收购站收蘑菇,要求含水量不能超过75%,源源家将蘑菇运到收购站,经检测,质量为600千克,含水量80%,不合格,源源家只好对蘑菇进行晾晒,当蘑菇质量降至多少千克时正好达到验收标准?2.红花幼儿园为大班小朋友准备了55只碗,如果一个人一只饭碗,两人一只菜碗,三人一只汤碗,则刚好够用,请计算一下这个班共有多少个小朋友?3.小明和小红两人共带200元钱去购物,购完后两人剩下的钱数正好相等.已知小明花去的钱数与他原来的钱数的比是3:7,小红花去的钱数和她原来钱数的比是9:13,小明花去多少钱?4.一块正方形木板,一边截去8厘米,邻边再截去5厘米,剩下的长方形木板比原来正方形小415平方厘米,求原来木板的边长.5.一个等边三角形池塘,三个角各有一个亭子(图中分别用A,B,C表示),现在想将池塘的面积扩大到原来的4倍,且仍为三角形,亭子的位置不变.你认为可能吗?如果能,请在原图上画出扩大后的示意图.6.师徒两人共生产零件若干个,徒弟生产的零件占零件总数的,若徒弟给师傅15个,则徒弟与师傅生产的零件个数的比是1:3,徒弟生产了多少个零件?7.有一根180厘米长的绳子,从一端开始每3厘米作一记号,每4厘米作一记号,然后将标有记号的地方剪断,绳子共被剪成了多少段?8.甲车到县城的路程是乙车到县城路程的3倍.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出发去县城,当乙车到县城时,甲车距县城还有15千米.甲车到县城的路程有多少千米?树人小升初考试奥数附加题题库(第3册)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共15小题)1.【考点】3X:公因数和公倍数应用题.【分析】把长方体要锯成同样正方体,要求锯成正方体最少,则正方体的棱长应该是150、90和60的最大公因数,用长方体的总体积去除以正方体的体积,即可得解.【解答】解:150=2×3×5×5,90=2×3×3×5,60=2×2×3×5,所以150、90和60的最大公因数是2×3×5=30(厘米),(150×90×60)÷(30×30×30)=810000÷27000=30(块),答:最少可以锯成30块.故答案为:30.【点评】灵活运用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2.【考点】3X:公因数和公倍数应用题.【分析】“7个7个地数余5个”理解为7个7个地数,少2个;“5个5个地数余3个”理解为5个5个地数,少2个;3个3个地数还余1个,理解为3个个地数,少2个;求这堆梨至少有多少个,就是求出7、5、3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少2,因为7、5、3三个数两两互质,这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即这三个数的连乘积;由此解答求出7、5、3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减去2即可.【解答】解:7×5×3﹣2=105﹣2=103(个);答:这盒糖至少有103个.故答案为:103.【点评】此题考查了当三个数两两互质时的最小公倍数的求法:三个数两两互质,这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即这三个数的连乘积.3.【考点】1S: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分析】因为A=a×b×c,所以A的约数有:1、a、b、c、ab、ac、bc、abc共8个;由此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分析可知:A的约数有:1、a、b、c、ab、ac、bc、abc共8个;故答案为:8.【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进行解答,解答时应注意在列举一个数因数时,要做到有次序,不重复.4.【考点】3X:公因数和公倍数应用题.【分析】根据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先求得甲乙丙三人跑1圈所用的时间分别是多少,然后再利用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即可求得经过多少时间三人又同时从出发点出发.【解答】解:600÷3=200(秒),600÷4=150(秒),600÷2=300(秒),200、150、300的最小倍数是600,答:至少经过600秒三人又同时从出发点出发.故答案为:600.【点评】此题考查了利用求得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的灵活应用.5.【考点】37:分数四则复合应用题.【分析】本题可列方程解答,设小芳有x枝笔,其笔数的为x,由于小芳的笔数的再加上,由此可得方程:x+=x,解此方程即可.【解答】解:设小芳有x枝笔,可得方程:x+=x,x=,x=3.答:小芳有3枝笔.故答案为:3.【点评】通过设未知数,根据题意列出等量关系式是完成本题的关键.6.【考点】J6:位值原则.【分析】本题可列方程进行解决,设原来的个位数字为x,则十位数字为9﹣x,调换后新的两位数个位9﹣x,十位为x,然后据数位知识及题中所给条件列出等量关系式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设原来的个位数字为x,则十位数字为9﹣x,则原来的数表示为:10×(9﹣x)+x=90﹣9x;调换后新的两位数个位9﹣x,十位为x,则表示为:10x+(9﹣x)=9x+9;根据题意,列方程得:9x+9=90﹣9x+9,18x=90x=5;所以个位数字是5,十位数字是9﹣5=4,原来的两位数为45.答:这个两位数是45.【点评】根据数位知识及所给条件列出等量关系式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数字问题中经常用到.7.【考点】4G:日期和时间的推算.【分析】十月份共有31天,若有5个星期二,则其对应日期只可能为以下三种情况:1815222929162330310172431而只有第二种满足日期数之和为偶数.所以10月2号星期二,国庆节星期一.【解答】解:由分析得出:对应日期只可能为以下三种情况:1、8、15、22、29;2、9、16、23、30;3、10、17、24、31;只有2+9+16+23+30=80,符合题意;所以10月2号星期二,国庆节星期一.故答案为:一.【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列举出所有情况,再进行验证即可.8.【考点】3X:公因数和公倍数应用题.【分析】根据题意,123123123123…123412341234…12个数为一个报数周期,每个周期中,有3次报数相同,再求出100个数中有多少个报数周期,就有多少个3次,再求出余下的即可.【解答】解:3和4最小公倍数是12,所以12个数为一个报数周期,每个周期中,有3次报数相同(前3个数);100÷12=8…4;共有8个周期.余下的4个数里又可以有3次相同;所以共有3×8+3=27(次).答:有27次两人报的数相同.故答案为:27.【点评】关键是求出多少个数是一个报数周期,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9.【考点】8C:三角形的特性.【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征: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由此解答即可.【解答】解:8﹣6<第三边<8+6,所以:2<第三边<14,即第三边的取值在2~14厘米(不包括2厘米和14厘米),因为三根小棒都是整厘米数,所以第三根小棒最长为:14﹣1=13(厘米),最短为:2+1=3(厘米);故答案为:13,3.【点评】此题解答关键是根据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特征解决问题.10.【考点】8S:简单的立方体切拼问题;AB: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分析】根据正方体拼组长方体的方法,可以将12分解质因数,12=2×2×3,所以12个小正方体拼成的大正方体有:2×2×3,2×6×1,4×3×1,12×1×1四种情况,其中2×2×3减少的面最多,所以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小,12×1×1减少的面最少,所以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大,据此即可解答.【解答】解:12=2×2×3,所以12可以写成:2×6,4×3,12×1,即用12个小正方体可以组成棱长分别为1厘米、2厘米、6厘米;2厘米、2厘米、3厘米;4厘米,3厘米,1厘米;1厘米、1厘米、12厘米的四种长方体.其中表面积最大是棱长分别为1厘米、1厘米、12厘米的长方体,(1×12+1×12+1×1)×2,=(12+12+1)×2=25×2=50(平方厘米),表面积最小的是棱长分别为2厘米、2厘米、3厘米的长方体.(2×2+2×3+2×3)×2,=(4+6+6)×2=16×2=32(平方厘米),答:拼成的长方体表面积最大是50平方厘米,表面积最小的是32平方厘米.故答案为:50,32.【点评】抓住正方体拼组成长方体的方法,将12分解成a×b×h的形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1.【考点】OC:规则立体图形的体积.【分析】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由此即可计算出这段拦河坝长多少米.【解答】解:8640÷43.2=200(米),答:这段拦河坝长200米.故答案为:200.【点评】此题考查了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灵活应用.12.【考点】AC: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2S:积的变化规律.【分析】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abh,以及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积扩大的倍数等于因数扩大倍数的乘积,据此可知,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扩大相同的倍数后,体积是原来的8倍,也就是长、宽、高都扩大了2倍,则棱长总和是原来的2倍.【解答】解:根据分析知,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扩大相同的倍数后,体积是原来的8倍,也就是长、宽、高都扩大了2倍,则棱长总和是原来的2倍.故答案为:2.【点评】此题主要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解答.13.【考点】D9: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分析】根据“第一位与第二位的平均成绩是17分”,可求出第一位与第二位的总成绩;根据“第二位与第三位的平均成绩是20分”,可求出第二位与第三位的总成绩;再用第二位与第三位的总成绩减去第一位与第二位的总成绩,即可求得第三位与第一位的成绩相差的分数;列式计算即可.【解答】解:第一位与第二位的总成绩:17×2=34(分),①第二位与第三位的总成绩:20×2=40(分),②②﹣①,可得第三位与第一位的成绩相差:40﹣34=6(分);答:第三位和第一位的成绩相差6分.故答案为:6.【点评】此题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解决此题关键是先求出第一位与第二位的总成绩和第二位与第三位的总成绩,进而两数相减即得第三位与第一位的成绩相差的分数.14.【考点】1A: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析】由分子加1,分子则比分母少2可知,分子比分母少1+2,如果设分子是x,则分母是x+3,又由分母加1,则分数值等于即可列出方程,由此解答即可.【解答】解:设原分数的分子是x,则分母是x+1+2,由题意列出方程==2x=x+42x﹣x=4x=4;4+1+2=7;因此这个分数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较难,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到等式列出方程.由分子加1,分子则比分母少2可知,分子比分母少1+2,分母再加1,所得到的分数值等,即可列出方程.15.【考点】1Z:合数分解质因数;1X: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1Y:合数与质数.【分析】把728分解质因数,728=2×2×2×7×13,所以这两个和数是8和91.【解答】解:728=2×2×2×7×13,2×2×2=8,7×13=91,故答案为:8,9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分解质因数、最小公倍数求法、合数与质数的知识.二、解答题1.【考点】38:百分数的实际应用.【分析】前后干蘑菇的重量不变,先用原来蘑菇的重量乘上(1﹣80%),求出干蘑菇的重量;然后再用干蘑菇的重量除以(1﹣75%),求出后来蘑菇的重量,即可求解.【解答】解:600×(1﹣80%)÷(1﹣75%),=600×0.2÷0.25=480(千克);答:当蘑菇质量降至480千克时正好达到验收标准.【点评】本题关键是抓住不变的干蘑菇的重量,把干蘑菇的重量作为中间量,找出两个不同的单位“1”,再根据数量关系求解.2.【考点】37:分数四则复合应用题.【分析】将人的总数当作单位“1”,由题意义可知,饭碗占总数的1,菜碗占总人数的,汤碗占人总数的,则总碗数是人数的1++,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可知,共有小朋友55÷(1++)人.【解答】解:55÷(1++)=55÷=30(人).答:共有30个小朋友.【点评】首先根据题意得出各类碗占总人数的分率是完成本题的关键.3.【考点】6A:比的应用.【分析】由题意可知,小明还剩自己钱数的1﹣=,小红还剩自己钱数的1﹣=,两人剩下的钱数正好相等,即小明钱数的相当于小红钱数的,所以小明原来钱数与小红原来钱数的比为:=7:13,所以小明原有钱数200×=70元.则小明花了70×=30元.【解答】解:小明原来钱数与小红原来钱数的比为:(1﹣):(1﹣)=:=7:13,则小明花去了:200××=200××=30(元).答:小明花去30元钱.【点评】由两人剩下的钱数正好相等这个条件求出两人原来钱数的比是完成本题的关键.4.【考点】O4:图形的拆拼(切拼).【分析】由图可知,锯掉的两块木板在正方形的邻边上,已知锯掉的两块木板在正方形上本来应该有重叠的部分,即边长不损失的情况下,重叠部分的面积为5×8=40平方厘米,那么我们把这部分(40平方厘米)加上来,即看成是从完整的正方形上分别锯掉两块长为边长,宽分别为5厘米、8厘米的长方形木板,这样可得知,边长×5+边长×8=415+40=455平方厘米.由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图中右下角的重叠部分的面积:8×5=40(平方厘米);由上面的分析得:边长×5+边长×8=415+40=455(平方厘米);原来木板的边长是:455÷(5+8)=455÷13=35(厘米);答:原来木板的边长是35厘米.【点评】此题解答的关键是理解锯掉的两部分加上40平方厘米,可以看成是从完整的正方形上分别锯掉两块长为边长,宽分别为5厘米、8厘米的长方形木板.5.【考点】B7: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分析】只要将这这个等边三角形的任一边扩大到原来的4倍即可(答案不唯一,即可以向两方扩,也可以和一方扩).【解答】解:如下图,将亭子B、C所在的边扩大到原来的4倍,由于这个三角形的高没变,所以它的面积将矿大原来的4倍;【点评】此题答案有多种,即可以扩大一边,也可以过一个顶点作对边的平行线,在这条线上截取这个等边三角形一边的4倍的长度,过两个端点向对边的任一点作三角形也可.6.【考点】6A:比的应用.【分析】把二人生产的零件总数看作单位“1”,徒弟生产的零件占零件总数的,后来徒弟的零件数量占零件总量的=,徒弟减少的零件数量占总量的(﹣),与其对应的数量是15,所以用对应量15除以对应分率(﹣),就是零件的总量,进而就可以求出徒弟生产零件的数量.【解答】解:15÷(﹣),=15÷(﹣)=15÷=100(个),100×=40(个);答:徒弟生产了40个零件.【点评】分析题意,得出徒弟减少的零件数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考点】N5:植树问题;1U: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分析】此题可以看做植树问题中两端都不栽的问题,先求出每3厘米作一个记号,可以作几个记号;再求出每4厘米作一个记号,可以作几个记号;因为3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12,所以每12厘米处的记号重合,由此即可求出绳子被剪出的段数.【解答】解:每3厘米作一个记号:180÷3﹣1=59(个),每4厘米作一个记号:180÷4﹣1=44(个),因为3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12,所以重合的记号有:180÷12﹣1=14(个),那么这条绳子的记号一共有:59+44﹣14=89(个),89+1=90(段),答:绳子共被剪成90段.【点评】此题关键是找到问题原型:利用两端都不栽时,植树棵树=间隔数﹣1、进行计算.8.【考点】M2:追及问题.【分析】根据题意,可设乙车到县城路程是x千米,那么甲车到县城的路程是3x千米;乙车到县城的时间是x÷40,甲车距县城还有15千米,所用的时间是(3x﹣15)÷60,时间一样,然后列出方程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设乙车到县城路程是x千米,那么甲车到县城的路程是3x千米;根据题意可得:(3x﹣15)÷60=x÷40,2(3x﹣15)=3x,6x﹣30=3x,3x=30,x=10;3×10=30(千米);答:甲车到县城的路程有30千米.【点评】根据题意,设出乙车到县城的路程,根据它们行驶的时间相同列出方程进一步解答即可.。

树人小升初考试奥数附加题题库-第一册(后附答案解析)

树人小升初考试奥数附加题题库-第一册(后附答案解析)

树人小升初考试奥数附加题题库(第一册)树人小升初考试奥数附加题题库(第1册)一、填空题(共14小题)1.一个分数分别与,相乘,两个积的和是,这个分数是.2.已知M=2×3×7,那么M的全部约数的个数有个.3.照规律填数①,1,1,3,,5,2,,,9②2,6,12,20,30,,③1,6,5,10,9,14,,.④3,5,9,17,33,,.⑤5,15,6,13,7,11,8,,.⑥1,2,5,14,41,,.4.一个两位数,个位数比十位数大2,且同时能被2和3整除,此数为.5.若+=75%,++=,则c=.6.货车速度与客车的速度比是3:4,两车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对开出,在离两站中点18km处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7.某五月份中,阴天比晴天少,雨天比晴天少,这个月天是晴天.8.小明看到河堤上有一排柳树,每隔4米一棵,他从身边的一棵走到第20棵树下,他共走了米.9.四年级原有学生42人,其中男生占,后来转来女生若干人后,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6:5,现在全班有学生多少人?10.2011年1月1日是星期六,2011年的10月1日是星期.11.用一根铁丝刚好围成一个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如果把它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减少了6厘米2,拉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厘米.12.一个密封的长方体玻璃箱,里面装水,从里面量,长30厘米,宽10厘米,高15厘米,水深5厘米.如果把箱子的左侧面作为底面放在桌面上,那么水深厘米.13.有一根长2米的圆柱形钢材,如果把它截成3段同样的圆柱,表面积比原来增加37.68平方分米.这根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分米.14.分别用2,3,5,6这四个数作分子或分母,其中最简分数共有个.二、解答题(共8小题)1.哥哥和弟弟同时从家到体育场去锻炼身体,当哥哥走了全程的时,弟弟走了600米.照这样的速度行走,当哥哥到达体育场时,弟弟行了全程的,他们家距体育场有多少米?2.客车从甲地,货车从乙地同时相对开出.6小时后,客车距离乙地还有全程的,货车超过中点54千米.已知客车比货车每小时多行15千米,甲乙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3.两辆汽车同时从A地开往B地,甲汽车每小时行80千米,乙汽车每小时行120千米.当乙汽车比甲汽车多行200千米时,甲汽车正好行了全程的40%.问A地到B地的路程.4.一只闹钟,每小时比标准时间慢4分钟,如果在标准时间7时30分把这只闹钟对准,那么,当标准时间是11时时,这只闹钟还需要经过多少分钟才能指向11时整?5.甲、乙两人进行骑自行车比赛,同时出发,当甲骑到全程的时,乙骑到全程的,这时两人相距140米.如果继续按各自的速度骑下去,当甲骑到终点时,两人最大距离是米.6.甲、乙两辆汽车合运一批货物,原计划甲车运货量是乙车的2倍,实际乙车比原计划多运4吨,这样甲车就只运了这批货物的,求这批货物共有多少吨?7.一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是7厘米和9厘米(如图),以长度为7厘米的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立体图形?它的体积是多少?8.甲乙两人同时骑自行车由A城到B城.甲每小时行12千米,乙每小时行9千米.甲在途中停留了4小时,因此甲比乙迟到1小时.问AB两城相距多少千米?树人小升初考试奥数附加题题库(第1册)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1.【考点】2I: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分析】设这个数是x,那么它与、相乘可以分别表示为:x、x,根据乘积的和是,列出方程求解.【解答】解:设这个数是x,由题意得:x+x=,x=,x=;答:这个分数是.故答案为:.【点评】先分别表示出积,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答.2.【考点】JB:约数个数与约数和定理.【分析】约数和定理为:对于一个数a可以分解质因数:a=a1的r1次方×a2的r2次方×a3的r3次方×…,则a的约数的个数就是(r1+1)(r2+1)(r3+1)…,(a1,a2,a3…都是a的质因数.r1,r2,r3…是a1,a2,a3…的指数).【解答】解:已知M=2×3×7,则M的约数个数是:(1+1)×(1+1)×(1+1),=8;故答案为:8.【点评】本题为典型的求一个数的约数和题目,解答此类题目时先将这个数分解质数,然后再据约数定理代入公式计算即可.3.【考点】72:数列中的规律.【分析】①这个数列的奇数项是:,1,,2…后一个奇数项的数比前一个大;偶数项的数是:1,3,5,后一个偶数项的数比前一个大2;②6﹣2=4,12﹣6=6,20﹣12=8,30﹣20=10;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是4,6,8,10…后一个差比前一个大2,由此求解;③这个数列奇数项的数是:1,5,9…后一个奇数项的数比前一个大4;偶数项的数是:6,10,14…后一个偶数项的数比前一个大4;④5=3×2﹣1,9=5×2﹣1,17=9×2﹣1,33=17×2﹣1,后一个是前一个数的2倍减去1;⑤这个数列奇数项的数是:5,6,7,8…后一个奇数项的数比前一个大1;偶数项的数是:15,13,11…后一个偶数项的数比前一个小2;⑥2=1×3﹣1,5=2×3﹣1,14=5×3﹣1,41=14×3﹣1;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3倍少1,由此求解.【解答】解:①要求的第一数是第8项,偶数项,它是:5+2=7;要求的第二个数是第9项,奇数项,它是:2=;②10+2=12,30+12=42;12+2=14,42+14=56;③要求的第一个数是第7项,奇数项,它是:9+4=13;要求的第二个数是第8项,偶数项,它是:14+4=18;④33×2﹣1=65;65×2﹣1=129;⑤要求的第一个数是第8项,偶数项,它是:11﹣2=9;要求的第二个数是第9项,奇数项,它是:8+1=9;⑥41×3﹣1=122;122×3﹣1=365.故答案为:7,;42,56;13,18;65,129;9,9;122,365.【点评】本题关键是找出数列的变化规律,再根据规律求解.4.【考点】J6:位值原则;1#:2、3、5的倍数特征.【分析】根据这个数能被2整除,可知个位数字为0,2,4,6,8,又个位数比十位数大2,可知个位数字只能是4,6,8,从而求出两位数,再根据能被3整除这一条件筛选即可.【解答】解:能被2整除的是偶数,所以个位是0,2,4,6,8十位比个位小2,则个位是4,6,8,十位是2,4,6即24,46,68,其中只有24能被3整除,故答案为:24.【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能被2和3整除的数的特征.5.【考点】3R:简单的等量代换问题;52:含字母式子的求值.【分析】根据+=75%,++=,得出=﹣75%,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因为+=75%,++=,所以=﹣75%=﹣=,所以c=12.故答案为:12.【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根据+=75%、++=得出的值,进而求出c 的值.6.【考点】3E:简单的行程问题.【分析】货车速度与客车速度比3:4,相遇时货车行了全程的3÷(3+4)=3÷7=,此处距离两地的中点是18千米,所以,甲乙两地相距18÷(﹣),解决问题.【解答】解:18÷(﹣)=18÷(﹣)=18÷=18×14=252(千米);答:甲乙两地相距252千米.【点评】此题也可用份数来解答,把全程看作7份,货车行了3份,客车行了4份,客车比货车多行了1份,正好多行了18×2=36(千米),所以全程为36×7=252(千米).综合算式为:18×2÷(4﹣3)×(3+4).7.【考点】37:分数四则复合应用题.【分析】根据已知,阴天和雨天都与晴天相比,因此把晴天的天数看作单位“1”,阴天比晴天少,阴天相当于晴天的(1)=;雨天比晴天少,雨天相当于晴天的(1)=,五月份是31天,这31天就相当于晴天天数的(1);根据已知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解答】解:31÷(1)=31=31×=15(天);答:这个月15天是晴天.故答案为:15.【点评】此题属于已知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解答关键是确定把被比的数量看作单位“1”,用除法列式解答.8.【考点】N5:植树问题.【分析】20棵树的间隔数是:20﹣1=19个,然后根据“距离=间距×间隔数”解答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4×(20﹣1)=4×19=76(米);答:他共走了76米.故答案为:76.【点评】本题考查了植树问题,知识点是:栽树的棵数=间隔数﹣1(两端都不栽),植树的棵数=间隔数+1(两端都栽),植树的棵数=间隔数(只栽一端).9.【考点】6A:比的应用.【分析】四年级原有42人,男生占,即男生有42×人,转来若干女生后,男女人数比是6:5,即此时男生占总人数的,则此时全班共有:42×÷人.【解答】解:42×÷=24=44(人).答:现在全班有学生44人.【点评】明确这一过程中男生人数为不变量,根据前后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分率求出全班人数是完成本题的关键.10.【考点】4G:日期和时间的推算.【分析】先求出从2011年1月1日到2011年10月1日一共经过了多少天,然后用经过的天数除以7,求出有多少个星期,还余几天,然后根据余数推算.【解答】解:2011÷4=502…3;有余数,2011年是平年,二月份有28天,全年有365天;365﹣30﹣31﹣31=273(天);273÷7=39(周);没有余数,所以2011年19月1日也是星期六故答案为:六.【点评】解决这类问题先求出经过的天数,再求经过的天数里有几周还余几天,再根据余数推算.11.【考点】A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A5: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分析】因为正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其边长不变,从而可以先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求出正方形的面积,用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减少了的面积,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又因平行四边形的边长等于正方形的边长,于是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高.【解答】解:(6×6﹣6)÷6=(36﹣6)÷6=30÷6=5(厘米);答:拉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是5厘米.故答案为:5.【点评】明白“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减少了的面积,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从而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12.【考点】OF:体积的等积变形.【分析】先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abh,求出长方体玻璃箱内水的体积,由于玻璃箱内水的体积不变,把水箱的左面作为底面,所以用水的体积除以左面那个面的底面积就是水面的高度,然后即可解答.【解答】解:30×10×5÷(10×15)=1500÷150=10(厘米),答:水深10厘米,故答案为:10.【点评】解答此题应抓住水的体积不变,用水的体积除以玻璃箱的底面积(左面那个面的面积),就是水面的高度.13.【考点】AD: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分析】由题意可知:把圆柱形钢材截成3小段后,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37.68平方分米,它的侧面积不变,增加的是四个截面的面积,因此用增加的面积除以4计算每个截面(即圆柱的底面)面积,再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v=sh,把数据代入体积公式解答.【解答】解:2米=20分米37.68÷4=9.42(平方分米),9.42×20=188.4(立方分米),答:这根钢材的体积是188.4立方分米.故答案为:188.4.【点评】此题解答关键是理解:把圆柱形钢材截成3小段后,它的侧面积不变,增加的是四个截面的面积,由此可以求出圆柱的底面积,然后把数据代入圆柱的体积公式解答即可.14.【考点】1B:最简分数.【分析】根据最简分数的意义: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据此找出分别用2、3、5、6这四个数作分数的分子或分母的最简分数,然后数出即可.【解答】解:分别用2、3、5、6这四个数作分数的分子或分母的最简分数有:,一共有8个.故答案为:8.【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最简分数的意义.二、解答题(共26小题,满分0分)1.【考点】3E:简单的行程问题.【分析】当哥哥到达体育场时,弟弟行了全程的,哥哥与弟弟的速度比是1:=3:1,当弟弟走了600米时,哥哥走了600×3=1800米,正好走了全程的,因此全程为1800÷,计算得解.【解答】解:600÷÷,=600×3×3,=5400(米);答:他们家距体育场有5400米.【点评】因为哥哥和弟弟的速度始终不变,求出哥哥与弟弟的速度比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考点】3E:简单的行程问题;37:分数四则复合应用题.【分析】我们先求出6小时客车比货车多跑的路程就是用每小时多行15千米乘以6即可,然后运用15×6+54除以1﹣就是甲乙两地间的路程.【解答】解:(15×6+54)÷(1﹣),=144÷,=144×,=384(千米);答:甲乙两地间的路程是384千米.【点评】本题关键找出15×6+54所对应的分率,然后求出甲乙两地间的路程.3.【考点】3E:简单的行程问题;38:百分数的实际应用.【分析】先求出甲每小时比乙每小时多开的路程是:120﹣80=40米,然后求出当乙汽车比甲汽车多行200千米时,甲乙汽车此时用的时间是:200÷40=5小时,再根据路程=时间×速度,求出此时甲汽车跑的路程,最后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解答.【解答】解:[200÷(120﹣80)]×80÷40%,=[200÷40]×80÷40%,=5×80÷40%,=400÷40%,=1000(千米);答:A地到B地的路程是1000千米.【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于路程、时间、速度关系以及分数除法意义知识的掌握.4.【考点】P3:时间与钟面.【分析】根据题意知:标准时间每小时走60分,闹钟每小时走(60﹣4)分钟,所以标准时钟每小时走的时间与闹钟每小时走的时间的比一定.据此可列方程解答.【解答】解:从7时30分到11时标准时间共走了3小时30分钟,3小时30分钟=210分钟,设标准时间从7时30分到11时时,闹钟共走了x分钟,根据题意得60:(60﹣4)=210:x,60x=56×210,x=11760÷60,x=196,196分钟=3小时16分,7时30分+3小时16分=10时46分,11时﹣10时46分=14分.答:这只闹钟还需要经过14分钟才能指向11时整.【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标准时间与闹钟走的时间的比一定,求出闹钟实际走的时间.5.【考点】3E:简单的行程问题.【分析】把全程看作单位“1”,140米占全程的(﹣),可以求出全程;时间一定,甲乙的路程成正比,比为:,再求出当甲走完全程“1”时,乙走了全程的几分之几,二者相差的路程是全程的几分之几;最后求全程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解答】解:全程:140÷(﹣)=140÷,=7840(米),甲乙路程比::,=49:48,最大距离:7840×(1﹣)=7840×,=160(米);故答案为:160.【点评】此题的关键是把两地的距离看作“1”,再根据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解决问题.6.【考点】37:分数四则复合应用题.【分析】根据题意,原计划甲车运货量是乙车的2倍,得出乙车原来应该运送这批货物的,而现在甲车运了,则乙车运了1﹣=,把这批货物的总吨数看作单位“1”,单位“1”是未知的,用除法计算,数量4除以对应分率(﹣),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4÷(1﹣﹣),=4÷,=27(吨);答:这批货物共有27吨.【点评】此题考查分数四则复合应用题,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找出4吨对应的分率.7.【考点】B8: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一定的度数;AE:圆锥的体积.【分析】(1)如图,以7cm的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到一个高是7厘米底面半径是9厘米的圆锥.(2)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V=πr2h即可求出这个圆锥的体积.【解答】解:(1)以7cm的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到一个立体图形,这个立体图形是圆锥;(2)×3.14×92×7=×3.14×81×7=593.46(立方厘米);答:以长度为7厘米的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到一个圆锥,它的体积是593.46立方厘米.【点评】本题一是考查将一个简单图形绕一轴旋转一周所组成的图形是什么图形,二是考查圆锥的体积计算.8.【考点】3E:简单的行程问题.【分析】我们设AB两城相距x千米.用总路程除以甲的速度加上4小时就等于总路程除以乙的速度加上1小时,由此列方程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AB两城相距x千米.+4=1,+4=+1,x=3,x=108;答:AB两城相距108千米.【点评】本题运用“路程÷速度=时间”进行解答即可.。

树人学校二年级奥数测试题一

树人学校二年级奥数测试题一

二年级奥数测试一一、填空。

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来量。

量较短的物体,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作单位。

2、3米+15米=() 60厘米-5厘米=()500厘米=( )米 2米=( )厘米3、量一支铅笔的长度如图,这支铅笔长()厘米。

4、笔算两位数加法,个位满十,要向()位进1。

5、小丽家有公鸡15只,母鸡比公鸡多23只,母鸡有()只,公鸡和母鸡一共有()只。

6、童童的爸爸身高是1米70厘米,童童的的身高是1米30厘米,爸爸比童童高()厘米。

7、从刻度0到7是()厘米,2到8是()厘米。

8、62与33的和是(),62与33的差是()。

9、一个两位数,个位上是6、十位上是9,这个数写作()。

10、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住三条:①相同数位()。

②从()位加起。

③个位满十向()进1。

11、在○里填上“>”“<”或“=”。

28-3○25 32+7○38 40+30○71 56-30○35-956-20○35 36+23○60 30+28○57 18+42○72-1312、估算一下,哪些算式得数比70大,把它圈起来。

90-11 31+42 23+31+2988-17 38+29 100-20-1213、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①一本书厚1()②手掌的宽约8()③操场长约60()④课桌的高65()⑤一条跳绳长2( ) ⑥哥哥的身高1( )28( )二、计算。

三、诊一诊。

(有毛病的改在方框里)1、62+38=902、30-17=23 四、画一画。

1、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下面线段短2厘米的线段。

五、应用题。

1、 校园里种月季花34棵,串红 19棵,美人蕉47棵,一共种了多少棵花?2、 学校买来白粉笔50盒,彩色粉笔30盒,一共买来多少盒粉笔?用去16盒白粉笔,白粉笔还剩多少盒?3、 4、4 2 + 3 58 6- 5 4 4 6 - 1 8 3 8 + 4 2 6 2 + 3 8 9 03 0 - 1 7 2 3送给幼儿园20颗,还剩多少颗? 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树人学校二年级奥数质量检测

树人学校二年级奥数质量检测

树人二奥段考质量检测一、填空。

(84分)1、按规律填数。

(1)2、5、8、11、( )、()、()。

(2)30、8、25、9、20、10、()、()。

(3) 3、6、12、24、()、()。

(4)40、16、20、8、10、4、()、()。

2、在空格中填上合适的数。

(1)(2)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数一数,下图中共有()条线段。

(2)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一共有()角。

(3)数一数,下图中有()个三角形。

4、找规律接画。

(1)按变化规律,接着画。

(2)观察下图中图形的变化,想一想第四幅图应画上怎样的图形?(3)根据规律看看第三幅图应该怎么画?(4)根据前几幅图中的规律,接着画下去。

5、等量代换。

(1)(2)二、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1、最大一位数与最小两位数之和是()。

○119 ○220 ○3112、下面各式的结果最接近80的是()。

○135+26 ○2100-19 ○342+313、下列图形中,可以用直尺量出长度的是()。

○1○2○34、小朋友的拇指宽约1()。

○1米○2厘米○3直尺5、下面哪两件物品价格的和最接近30元()。

羽毛球4元帽子8元篮球25元○1羽毛球和帽子○2帽子和篮球○3羽毛球和篮球三、想一想,填上合适的单位。

(6分)2014年树人三奥段考质量检测一、简便计算。

(30分)(1)538+3003 (2)446+72+154+328 (3)465-198+335 (4)3543+1999+301 (5)953-267-133 (6)9898+203二、填空。

(32分)1、找出数的规律,在括号里填上数。

(1)49,42,35,28,(),()。

(2)3,2,9,2,27,2,(),(),()。

(3)0,3,9,18,(),(),()。

(4)4,24,6,36,8,54,(),()。

2、数一数下图中,有()条线段。

3、数一数图中有()个角。

4、数出下图中有()个三角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树人学校新二年级数学入学测试卷
一、口 算。

15分
1.17-9= 2.5+43= 3.98-7= 4.79-60=
5.55+7= 6.47+30= 7.63-6= 8.78-30=
9.65-7= 10.82-5= 11.36+7= 12.47+50=
13.17+6+9= 14.43-3-20= 15.60+38-9=
二、填 空。

31分
1.和80
相邻的两个整十数是( )和( )
2.
3.最大的—位数是( ),最小的两位数是( ),它们的和是 ( ),差是( )。

4.50添上( )个十是80。

5.9个十9个一合起来是( ),和它相邻的数是( )和( )。

6.40 比64少( ),66 比6多( )。

7.32角=( )元( )角 5元=( )角
3.60元=( )元( )角 100分=( )角
8.被减数和减数都是30,差是( ),再加上15,和是( )。

9.我用1张5元钱买一根1元5角钱的冰棒,应找回( )钱。

三、在○里填上“>”、“<”或“=”。

12分
l .49—4○45 2.35+20○57 3.52-8○45
4.81-3○76 5.68十30○89 6.93-30○63
7.46—7○40 8.81+7○87 9.76—6○60
10.56角○6元 11.100分○l 元 12.2元l 角○12角
四、列式计算。

6分
1、一个加数是38,另一个加数是27,和是多少?
2、减数是19,被减数是91,差是多少?
3、 75比57多多少?
五、机智问答。

1、榨1杯橙汁需要3只橙子,榨3杯橙汁需要 只橙子。

2、一年级有98个同学去旅游。

第一辆车只能坐40人,第二辆车能坐55人。

还有多少人不能上49 53
67 64
车?(2分)
3、小红参加数学竞赛,和参加竞赛的每个人握一次手。

小红一共握了39次手,参加数学竞赛的一共有人。

4、请填表,使每一横行的数字加起来都一样多。

3 3 3 1
2 1
1 3 2
4 2 2
5、你和小朋友们排成一队做操,从前面数你是第6个,从后面数你是第5个小朋友,请问一共有()个小朋友
6、妈妈今年30岁,爸爸比妈妈大3岁,想想再过5年后,爸爸比妈妈大岁?
7、兰兰有8元钱,买一本画册12元,兰兰还差多少钱?
8、猫-狗=2,狗-兔=3,兔+兔=6,问猫= ?
9、请在空白处填上符合规律的数字。

1、4、、10、、16
10、学校田径运动队,男生52人,女生46人,女生比男生少多少人?3分
11、你能用“5、6、8、”这3个数字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两位数?6分
12、王老师的手机号码变了。

原号码的单数减1,双数加1就得到了新号码。

你能在空格上写上新号码吗?11分
13、一年级有56人参加游园比赛。

在第一轮比赛中,有28人走了,又来了37人参加第二轮比赛。

现在有多少人参加游园比赛?3分
14、小朋友排队做操,小红的前面站着4个小朋友,她的后面站着5个小朋友,小红这一队共有()个小朋友.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