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常用术语

精益常用术语
精益常用术语

1、安灯(Andon)

或称Andon,按灯,日语“灯”的意思。是目视管理的一种工具,让人一眼看出工作状态,并在有任何异常情况时(如机器停机、质量问题、工装故障、操作员的延误、以及材料短缺等)发出信号。同样也可以通过计划与实际产量的比值来反映生产状态。现场出现各种问题致生产线停止时,操作员通过“灯绳”启动信号灯,或自动启动信号灯。现场管理人员由此快速做出反应。

2、A-B控制(A-B Control)

一种控制两台机器或是两个工位之间生产关系的方法,用于避免过量生产,确保资源的平衡使用。

图示中,除非满足下面三个条件,否则任何一台机器或传送带都不能运行:A机器已装满零件;传送带上有标准数量的在制品(本例中为一件);B机器上没有零件。只有当这三个条件都满足的时候,才可以进行一个生产周期,然后等再次满足这些条件时,再进行下一个周期。

3、A3报告(A3 Report)

一种由丰田公司开创的方法,通常用图形把问题、分析、改正措施、以及执行计划囊括在一张A3纸上。在丰田公司,A3报告已经成为一个标准方法,用来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状态报告,以及绘制价值流图。

国际通用的A3纸是指宽297毫米,长420毫米的纸张。

4、标准作业(Standardized Work)

或称标准化作业、标准化操作。为生产工序中每一名操作员都建立准确的工作程序,以人的动作为中心,按没有浪费的操作顺序进行生产的方法。

以下面三个因素作为基础:

节拍时间,是指一个生产工序,能够符合顾客需求的制造速度。

准确的工作顺序,操作员在节拍时间里,要按照这个顺序来工作。

标准在制品(包括在机器里的产品),用来保证生产过程能够平顺的运转。

标准作业完成并发布后,就成为Kaizen(改善)的目标。标准作业的好处包括:能够记录所有班次的工作,减少可变性,更易于培训新员工,减少工伤或疲劳,以及提供改进活动的基础数据。因此它是管理生产现场的依据,也是寻求改善的基础。

5、标准作业表(Standardized Work Chart)

或称标准作业票,标准化操作表。通常做成表格样式,表示了操作者走动、材料放置位置及机器相对关系,以及整个生产过程的布局。该表体现了组成标准作业的三元素:节拍时间、操作顺序、标准手持。它放置在生产现场,并随工作地点条件改变而改变,是目视化管理及寻求改善的一种形式及工具。

6、标准作业组合表(Standardized Work Combination Table)

或称标准作业组合票、标准化操作组合表。该表显示了操作者工作时间、走动时间及机器加工时间相互关系,可理解成标准作业的设计工具。完成该表可体现工序中人机交互情况。当工作条件变更时,可以用来重新计算操作员的工作内容。

7、标准在制品(Standard WIP)

或称标准手持、标准中间在库。为能够以相同的顺序操作生产,而在各工序内持有的最小限度的待加工品。缺少它们,操作者将无法正常循环作业。

8、标准库存(Standard Inventory)

为保证能够平顺的流动,而在每个生产工序间存放的库存。

标准库存的大小,取决于下游工序需求的大小(产生缓冲库存的需求),和上游的生产能力。好的精益实践,会在降低下游的需求,并提高上游的生产能力之后,再确定标准库存,并且持续的减少库存。

注意:图中三角形所代表的标准库存的大小,与从右边顾客传来的订单流的变化量,以及从左边供应商传来的材料流的可靠性,都是成比例的。

9、单件流(One-Piece Flow)

或称一件流。一次只制造或移动一件产品,每个步骤只执行下一步骤所必须的工作,尽可能使工序连续化。

单件流动是将浪费“显现化”的思想与技术。

单件流可以通过很多种方法来实现,包括将装配线改造成单元生产(cell)等。

10、单元生产(Cell)

制造产品的各个工位之间,紧密连接近似于连续流。在生产单元里,无论是一次生产一件还是一小批,都通过完整的加工步骤来保持连续流。

U型(如下图所示)单元非常普遍,因为它把走动距离减小到最少,而且操作员可以对工作任务进行不同的组合。这是精益生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因为U 型单元里的操作员人数可以随着需求而改变。在某些情况下,U型单元还可能安排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工序,都由同一个操作员完成,这对于保持工作节奏与平顺流动是非常有帮助的。

11、多机操作(Multi-Machine Handling)

或称多机床看管。指在一个加工群布局中,为操作员分配的机器数量多于一台的做法。机械行业习惯上还是采取一机一人的组织方式。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需要工人操作的作业内容日趋简单,所需操作时间日益减少,一人操作一台机器的话,会有很多空闲时间,造成劳动力的大量浪费。实行多机床看管可以充分利用工人的工作时间,有利于节约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

多机床看管的基本原理是,工人利用某台机器的机动时间去完成其他机器上的手动作业。只要在一个操作周期内,机动时间大于手动时间,就有可能实现多机床看管。机器的机动时间越长,人工操作的时间越短,从理论上讲工人能够照看的机器就越多。反之则越少,甚至不能实行多机床看管。

最简单的多机床看管形式是看管同一种机器,加工同一种零件,这时每台机器加工零件所需要的机动时间相等,手动作业时间也相等。

12、多工序操作(Multi-Process Handling)

在一个以物料流为导向的布局中,为操作员分配多个生产工序的方法。这需要对操作员做好培训。

在我们生产现场,既有多机操作,又有多工序操作。对于大批量生产模式,一般是将操作员安排到一独立工位,只操作一种机器。

13、丰田生产方式(Toyota Production System)

由丰田汽车公司开发的,通过消除浪费来获得最好质量、最低成本和最短交货期的生产系统。TPS由准时化生产(Just In Time)和自働化(Jidoka)这两大支柱组成,并且常用图例中的“房屋”来加以解释。TPS的维护和改进是通过遵循PDCA的科学方法,并且反复的进行标准作业和改善而实现的。

14固定工序停止生产线(Fixed-Position Stop System)

一种通过在某个固定的位置,停止装配线运转来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类问题通常指那些已经检测到,但无法在生产周期中解决的问题。是一种自働化的方法,一种沿着装配线的质量控制。停止生产线是为了问题表面化。

15、过量生产(Overproduction)

生产比下一个工序的需求更快、更多、更早的作业方法,过量生产被看作是最严重的浪费,因为它导致、掩盖了其他形式的浪费。如库存、缺陷和多余搬运。

16、工序能力表(Process Capacity Sheet)

开展工序研究的结果,是制定标准作业步骤之一。由它,可得一个生产单元里每一相关机器的产量,进而确定整个单元的真正产量。从而发现问题,消除瓶颈。它包含了机器周期时间、工具安装及转换间隔,以及手动工作的时间。

17、改善(kaizen)

或称kaizen。通过对整条价值流,或某个单一工序,进行持续改进,实现以最少的浪费创造更多的价值。善者,好也。就是改的更好。自己主动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并解决问题就叫改善。它是精益生产的基本思想。改善提案活动,是实现全面质量管理,全员生产维护的途径。

18、工作(Work)

与制造产品相关的活动。可分为三种类别:

(1)增值工作:制造产品所需要的直接且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动作,例如焊接,钻孔,以及喷漆等。

(2)附加工作:为了制造产品所必须进行的,但是在顾客看来,不创造价值的动作,例如,伸手去拿工具,或卡紧夹具等。

(3)浪费:不创造价值而且可以被消除的动作,例如等待或要走动才能取拿且可放在可及范围之内的零件。

19、红标签(Red Tagging)

在5S行动中,把不需要的、准备从生产区域中移走的物品上贴上标签。

通常把红标签贴在不需要的工具、设备和供应品上。贴上标签的物品会被放到一个存放区域,然后由相关人员决定是否可以用于公司的其它部门。如果没有其它用途的话,物品就会被废弃。红标签有助于实现5S中,第一个S所提到的“把需要的物品和不需要的物品分开”。

20、精益生产( Lean Production)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缩写LP):仅在最少可能的时间内,以最小可能的资源,生产最少的必要单位,为客户创造价值。

精益是一种管理产品开发、生产运作、供应商、以及客户关系的整个业务的方法。与大批量生产系统形成对比的是,精益生产强调以更少的人力,更少的空间,更少的投资,和更短的时间,生产符合顾客需求的高质量产品。

精益生产由丰田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首创,到1990年的时候,丰田公司只需要用原来一半的人力,一半的制造空间和投入资金,生产相同数量的产品。在保证质量和提高产量的同时,他们所花费的在产品开发和交货的时间,也远比大批量生产更有效益。精益生产这个术语由MIT国际机动车辆项目的助理研究员John Krafcik于20世纪80年代最先提出。

21、精益物流(Lean Logistics)

在沿着价值流的各个公司和工厂之间,建立一个能够经常以小批量进行补给的拉动系统。

我们假设A公司(一个零售商)直接向顾客销售产品,而且从B公司(一个制造商)大批量、低频率的补给货物。精益物流将会在零售商(A公司)安装一个拉动信号,当他售出若干的货物之后,这个信号就会提示制造商,补充相同数量的货物给A,同时制造商会提示他的供应商补充相同数量的原料或半成品,以此一直向价值流的上游追溯。

精益物流需要拉动信号(EDI,看板,网络设备,等等),来保证价值流各工序之间的平衡生产,举个例子,用频繁的小批量装运方法,将零售商、制造商、以及供应商,联成一条“送牛奶”的供应链。

22、检查(Check)

大批量生产中,专业检验员在制造产品的工序外,检查产品质量的活动。

在精益生产模式下,一是防错,再就是将质量控制任务分配给操作员。强调质量是制造出来的。

23、加工时间(Pocessing Time)

真正用于生产一个产品的时间。通常情况下,加工时间是产品交付期的一小部分。

24、节拍时间(Takt Time)

Takt是一个德语单词,表示像音乐节拍器那样准确的间隔时间,20世纪30年代首先在德国飞机制造工业中使用的生产管理工具,50年代末在丰田公司被广泛使用。使用它目的在于把生产与需求相匹配。它提供了精益生产系统的“心跳节奏”。

它是一个计算量=可用的生产时间除以顾客需求量。

丰田公司通常每月评审一次节拍时间,每十天进行一次调整检查。

25、减少转换时间(Set-Up Reduction)

或称快速快模、快速转产、快速换型、10分钟换模等。减少由生产一种产品,转换为另一种产品的换模时间。

减少转换时间的五个基本步骤是:

(1)测量目前情况下的总安装时间;

(2)确定内部和外部工序,计算出每个工序所用时间;

(3)尽可能的把内部工序转化为外部工序;

(4)减少剩余的内部工序所花费的时间;

(5)把新的程序标准化。

26、准时化生产(Just In Time)

或称及时生产、JIT。只在必要的时候生产必要数量的必要产品。是丰田生产系统两大支柱(自働化与准时化)之一。它以生产均衡化为基础,由三个运作方法组成:拉动系统、节拍时间、连续流。目的在于全面消除各种浪费,尽可能的实现高质量,低成本、低资源消耗,以及最短的生产和运输交货时间。尽管JIT 的原则很简单,但却需要有钢铁般的纪律才能保证其有效的实施。

27、自働化(Jidoka)

一个帮助机器和操作员,发现异常情况并立即停止生产的方法。它使得各工序能将质量融入生产(build-in quality),并且把人和机器分开,以利于更有效的工作。Jidoka与Just-In-Time是丰田生产系统的两大支柱。

Jidoka有时也称为Autonomation,意思是有着人工智能的自动控制。它为生产设备提供了不需要操作员,就能区分产品好、坏的能力。操作员不必持续不断的查看机器,因此可以同时操作多台机器,实现了通常所说的“多工序操作”,从而大大的提高了生产率。

28、价值流图(Value Stream Mapping)

表示一件产品从订单到运输过程,每一个工序的材料流和信息流的图表。

可以通过在不同的地点,及时的绘制价值流图,来提高大家对于改进机会的认识。下面的图示是一张当前状态图,它根据产品从订单到运输的路径,来确定当前状况。

可以通过未来状态图,绘出从当前状态图中发现的可改进的地方,以便将来能够达到更高的操作水平。

大部分情况下,通过精益方法来绘制一张理想状态图,可能会更容易显示出改进机会。

29、精益办公室(Lean Promotion Office)

项目的主导者,精益生产的具体实施和推广中心。从进度、技术、方向确保精益生产项目的顺利实行。包括培训精益方法工具,组织开展持续改善活动,评测精益工作绩效等。

30、看板(Kanban)

看板是拉动系统中,启动下一个生产工序,或搬运在制品到下游工序的一个信号工具。这个术语在日语中是“信号”或“信号板”的意思。

看板上的信息包括:零件名称,零件号,外部供应商,或内部供应工序,单位包装数量,存放地点,以及使用工作站。卡片上可能还会有条形码以便于跟踪和计价。

除了采用卡片之外,看板也可以采用三角形金属板,彩球,电子信号,或者任何可以防止错误指令,同时传递所需信息的工具。

无论采用什么形式,看板在生产运作中,都有两个功能:指示生产工序制造产品,和指示材料操作员搬运产品。前一种称为生产看板(或制造看板),后一种称为取货看板(或提取看板)。

生产看板把下游工序所需要的产品类型、数量告诉上游工序。最简单的情况例如,上游工序提前准备一张与“一箱零件”相对应的生产看板,将它与一箱零件同时放在库存超市中。当一箱零件被取走,制造看板就被用来启动生产。

提取看板指示把零件运输到下游工序。通常有两种形式:内部看板和供应商看板。当初,在丰田市市区里,这两种形式都广泛使用卡片,然而当精益生产广泛应用之后,那些离工厂较远的供应商,就改为采用电子形式的看板。

要创造一个拉动系统,必须同时使用生产和提取看板:在下游工序,操作员从货箱中取出第一个产品的时候,就取出一张提取看板并将它放到附近的一个看板盒里。当搬运员回到价值流上游的库存超市时,把这块提取看板放到另一个看板盒里,指示上游工序再生产一箱零件。只有在“见不到看板,就不去生产,或者搬运产品”的情况下,才是一个真正的拉动系统。

有六条有效使用看板的规则:

(1)下游工序按照看板上写明的准确数量来订定购产品。

(2)上游工序按照看板上写明的准确数量和顺序来生产产品。

(3)没有见到看板,就不生产或搬运产品。

(4)所有零件和材料都要附上看板。

(5)永远不把有缺陷和数量不正确的产品送到下一个生产工位。

(6)在减少每个看板的数量的时候应当非常小心,以避免某些库存不够的问题。

31、库存(Inventory)

沿着价值流各工序之间存在的成品或半成品。

库存通常按照其在价值流中所处的位置及用途进行分类,概括来有6种类型。原材料、在制品和成品按位置分类。缓冲库存、安全库存及装运库存是按用途分类。如此“成品”和“缓冲库存”可能指同样产品。

(1)安全库存:任何工位上存放的货物(原材料、在制品或成品),用来预防因为上游工序生产能力不足,导致的缺货、断货问题。也称紧急库存。

(2)在制品:工厂内各个工序之间的半成品。在精益系统里,标准的在制数量,是指能保证价值流在生产单元内,平稳流动所需要的最小数量。

(3)缓冲库存:存放在价值流下游工序的产品。当顾客需求在短期内突然增加,超过了生产能力时,通常用缓冲库存来避免出现断货的问题。

由于术语“缓冲”与“安全库存”通常交互使用,因此这也常常引起混淆。这两者之间最重要的差别可以概括为:顾客需求突然出现变化时,缓冲库存能够有效

的保护顾客的利益;安全库存则是用来防止上游工序,或是供应商出现生产能力不足的情况。

(4)成品:已经加工完毕等待装运的产品。

(5)原材料:工厂里还没有加工的材料。

(6)装运库存:在价值流末端工厂的库房里,那些已经准备好可以随时下一次出货的产品(这些库存通常是装运批量的一部分)。

32、库存超市(Supermarket)

预定存放标准库存的地方,以供应下游工序。

库存超市通常都被安置在工位附近,以帮助生产操作员能够看到库存量。库存超市中的每个产品,都有一个固定的位置,供材料搬运员提取下游所需的产品。在拿走一个产品之后,上游的材料搬运员就会把一个生产指令(例如看板卡或是一个空的箱子)带回上游工序。

33、库存超市拉动系统(Supermarket Pull System)

这是最基本、使用最广泛的类型,有时也称为“填补”,或“a型”拉动系统。在库存超市拉动系统中,每个工序都有一个库存超市——来存放它制造的产品。每个工序只需要补足从它的库存超市中取走的产品。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当材料被下游工序从库存超市中取走之后,一块看板将会被送到上游,授权给上游工序,生产已提取数量的产品。

由于每个工序都要负责补充自己的库存超市,因此每天工作现场的管理就相对变得简单起来,而且改进的机会也就更明显了。各个工序间库存超市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每个工序必须承担它所制造的各种产品的库存。因此当产品类型多的时候,执行起来相当困难。

34、可动率(Availability Rate)

想要使设备开动时,任何时候都能开动的状态,还有的称作设备正常运转率。可动率达到100%最为理想。为此需要扎扎实实地搞好设备维修,并力求缩短模具和工装夹具的更换调整时间。

有一个易混淆的概念叫开动率(或称设备运转率),它指在一固定时间内,设备实际使用所占比例。按照精益观点,高开动率并不一定是必要的。

35、可视化管理(Visual Management)

或称目视管理,清楚地布置所有的工具、零件、生产活动和生产系统的操作指示,从而使相关人员都可以一看就明白当前的系统状态。

它利用了形象直观、色彩事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如警示灯、信号灯、标示牌、图表、管理板、油漆线等)来组织现场生产活动,也称“看得见的管理”。

36、拉动生产(Pull Production)

一种由下游向上游提出生产需求的生产控制方法。拉动生产力求能够消除过量生产,它也是组成一个及时生产系统的三要素之一。

在拉动系统中,无论是否在同一个工厂,都要通过下游工序来向上游提供信息。信息传递通常是一张看板卡,上面写明需要什么零件或材料,需要的数量,以及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需要。上游的供应商,只有在收到下游顾客的需求信号之后,才开始生产。这与推动生产是完全相反的。

37、浪费(MudaMuraMuri)

在丰田生产系统中,常结合使用MudaMuraMuri三个术语,主要用来描述需要消除的浪费行为。

(1)Muda:一切不为顾客创造价值但却消耗资源的活动。在这个分类中,分为1型muda和2型muda。

1型muda指的是一系列不能立即消除的活动,一个例子是,由于无法达到顾客对喷漆要求,而进行返工操作的喷漆工序。由于在此之前,制造商已经为提高喷漆工序的效率,努力了十几年,因此这种类型的浪费,不大可能被立即消除。

2型muda指的是可以通过改善,立即消除的浪费活动,一个例子是在制造装配工序中,多次无谓的搬运产品。可以通过改善研习会,把生产设备和操作员安排到一个平顺流动的生产单元中,从而迅速消除这类浪费。

(2)Mura:生产运作的不平衡。例如,生产系统的进度安排不符合客户的需求,而是由生产系统本身决定;或者一个不均衡的工作节拍,导致操作员有时匆忙,有时空闲的现象。这种不均衡的问题,通常可以通过管理者对进度的平衡和对工作节拍的改进而消除。

(3)Muri:超载的设备或是超负荷的工人,通常是工作的节拍比原设计的规格更高、更困难所致。

38、OEE (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

称设备综合效率。一种用来评价设备使用效率的标准。OEE由三个元素来计算:可动率、性能率、质量率。它集中反映了六种主要损失:失效、调整、停工、减慢、废料、返工。

39、PDCA

一个以科学方法为基础的改善循环。对一个过程提出改善方案,实施这个方案,评测结果,然后再采取适当的行动。也常称之为戴明周期。

40、批量生产(Batch and Queue)

一种生产方法,指不考虑实际的需求,而大批量的生产,导致半产品堆积在下一个生产工序,造成大量库存(包括在制品与成品)。

41、七大浪费(Seven Wastes)

Taiichi Ohno(大野耐一)把大规模制造方法的浪费划分成七个主要类别:

(1)库存:现有的库存多于拉动系统所规定的最小数量。

(2)过量生产:制造多于下一个工序,或是顾客需求的产品。这是浪费形式中最严重的一种,因为它会导致其它六种浪费。

(3)搬运:不必要的搬运零件和产品,例如两个连续的生产工序,将产品在完成一个工序后,先运到仓库,然后再运到下一个工序。较理想的情况是让两个工序的位置相邻,以便使产品能够从一个工序立即转到下一个工序。

(4)等待:在生产周期中,操作员空闲的站在一旁;或是设备失效;或是需要的零部件没有运到等。

(5)多余动作:操作员所作的没有增值的动作,例如找零件,找工具、文件等。

(6)缺陷:不良品和废品。

(7)过度加工:加工程度超出客户的需求或进行不必要的修正加工,通常是由于选用了较差的工具或产品缺陷而导致。

42、实施改变的领导者(Change Agent)

负责执行改变措施以达到精益目标的领导人。他需要有坚定的意志力和决心,来发起根本性的改革,并且坚持执行下去。

执行改变的领导者通常来自于组织外部,在变更初期,他不一定需要有丰富的精益生产的知识,这些知识可以由精益专家来告诉他,但他必须经常追踪、评估这些精益知识是否已经转化为新的生产方式。

43、生产管理看板(Production Analysis Board)

或称生产分析板,通常是一块置于生产工序旁边的白板,用来显示实际操作与计划的对比。

生产管理看板是一个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具,而不是用来安排生产的工具。它有时也被称为生产控制板、工序控制板,或者更恰当的说——是一个“问题解决板”。

44、生产均衡化(Heijunka)

或称生产平顺化,均衡生产。指在固定的生产周期内,平衡产品的类型与数量。这样可以在避免大量生产的同时,有效地满足顾客的需求。最终带来整个价值流中最优化的库存、投资成本、人力资源以及产品交付期。

举例说明“按照产品类型来平衡产量”:请看图示,假设一家衬衫公司为人们提供A,B,C,D四种样式的衬衫,而顾客每周对这些衬衫的需求量为5件A型,3件B型,以及C型和D型各两件。对于追求规模经济性,希望尽可能减少换模的大批量制造商而言,他们很可能会按照AAAAABBBCCDD这样的生产次序来制造产品。然而,一个精益制造商,可能会考虑按照AABCDAABCDAB的次序来生产产品,并通过适当的系统改进,减少换模时间。同时根据顾客订单的变化,对生产次序进行周期性的调整。

45、生产均衡柜(Heijunka Box)

在固定的时间间隔里,利用看板来平衡产品的型号和数量的工具,称为生产均衡柜。

图示是一个典型的生产均衡柜,其中的横行代表产品型号。竖列表示有节奏的提取看板的时间间隔。每天从早上7:00开始上班,每20分钟材料搬运员从柜中取出看板,并把它们送到工厂里各个生产工序。

由于看板槽代表了对材料和信息流的定时,因此看板槽内的每块看板,就代表了生产一种型号产品的一个批量时间(批量时间Pitch=节拍时间×每批次的产品

数量)。例如产品A的批量时间为20分钟,那么每个时间间隔的看板槽里就放一张看板;产品B的批量时间为10分钟,那么每个看板槽里就各放两张看板;产品C的批量时间为40分钟,因此每隔一个看板槽放置一张看板。产品D和E 共用一个生产工序,并且D产品与E产品的需求比例为2:1,因此把D产品的两张看板分别放在前两个间隔里,而在第三个间隔里放入E产品的一张看板,以此循环下去。

由上文阐述的方法可以看出,生产均衡柜是一个工具,能够在一定时间内,用看板平衡多种产品的混合生产与数量,例如,确保在半小时内,以一个稳定的产品比例,来制造小批量的D和E。

46、生产控制(Production Control)

用来控制生产和安排生产节拍的任务,以保证产品能够按照顾客要求平稳迅速地流动。

在丰田,生产控制部门是一个关键的只能部门。当产量不足时,加速生产节奏,当产量超量时,减慢生产节奏。

47、顺序拉动系统(Sequential Pull System)

一个顺序拉动系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b型拉动系统。产品仅“按照订单制造”,将系统的库存减少到了最小。这种方式最适用在零件类型过多,以至于一个库存超市无法容纳各种不同零件的库存的时候。

在一个顺序拉动系统中,生产计划部门必须详细的规划所要生产的数量和混合生产方式,这可以通过一个生产均衡柜来实现。生产指令被送到价值流最上游的工序。以“顺序表”的方式生产。然后按照顺序加工制造前一个工序送来的半成品。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必须保持产品的先进先出(FIFO)。顺序系统可以造成一种压力,以保持较短的交货期。为了让系统更有效的运作,必须了解不同种类的顾客订单。如果订单很难预测的话,那就要保证产品交付期短于订单要求的时间,否则必须保存足够的库存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

48、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或称全面生产维护、全员生产维护。最早由日本丰田集团的Denso所倡导的,确保生产过程中,每一台机器都能够完成任务的一系列方法。

这种方法从三个角度来理解“全面”:第一,需要所有员工的全面参与,不仅仅是维护人员,还包括生产线经理,制造工程师,质量专家,以及操作员等;第二,

要通过消除六种浪费来追求总生产率。这六种浪费包括:失效,调整,停工,减慢的运转速率,废料,以及返工;第三,这个方法强调的是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

TPM要求操作员定期维护,并做预防维护,同时实施改进项目。例如,操作员定期进行诸如润滑,清洁,以及设备检查等方面的维护。

49、推动生产(Push Production)

按照需求预测生产大批量的产品,然后把它们运送到下游工序或是仓库。这样的系统不考虑下一个工序实际的工作节拍,不可能形成精益生产中的连续流。

50、5S

五个都以“S”开头的相关术语,用来描述可视化控制,及精益生产的现场操作。在日语里这五个术语是:

(1)整理(Seiri):区分要与不要的物品,现场只保留必需的物品。

(2)整顿(Seiton):必需品依规定定物、定位、定量摆放,明确标示。

(3)清扫(Seiso):清除现场内的脏污、清除作业区域的物料垃圾。

(4)清洁(Seitetsu):将前三个S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维持其成果。

(5)素养(Shitsuke):执行前四个S,并不断改善,形成文化。

51、五个“为什么”(Five Whys)

当遇到问题的时候,不断重复问“为什么”,目的要发现隐藏在表面下的问题根源。

例如,Taichi Ohno(大野耐一)曾举过这样一个关于机器故障停机的例子(Ohno 1988, p.17):

(1)为什么机器停止工作?

机器超负荷运转导致保险丝烧断了。

(2)为什么机器会超负荷运转?

没有能够对轴承进行充分的润滑

(3)为什么没有给轴承充分的润滑?

润滑油泵泵送不足。

(4)为什么泵送不足?

润滑泵的转轴过于陈旧,甚至受损发出了“卡嗒卡嗒”的响声。

(5)为什么转轴会破旧受损?

由于没有安装附加滤网,导致金属碎屑进入了油泵。

如果没有反复的追问“为什么”,操作员可能只会简单的更换保险丝或者油泵,而机器失效的情况仍会再次发生。“五”并不是关键所在,可以是四,也可以是六、七、八……关键是要不断的追问,直到发现并消除掉问题的根源。

52、物料传递员(Water spider)

或称水蜘蛛,简写为 WS。是精益生产线上专门从事物料、工具、生产看板及其他工装夹具的准备和传递的人员。

物流传递员所从事的工作通常是不增加产品价值的浪费,精益生产通过安排专门的物流传递员是为了有效剔除其他作业人员的不增加价值的作业(即浪费),提高作业员的生产效率,从而保证及达到精益生产线整体最优的目的。

53、现场(Gemba)

通常用于工厂车间和其他任何创造价值的生产现场。强调改进的基础是直接观察到的状况,制定任何改进计划必须要能到现场直接观察。

54、循环时间(Cycle Time)

或称周期时间,简称CT。作业者一个人进行标准作业时制造一件产品需要的时间,这个时间等于操作时间加上必备的准备(步行备料)、装载及卸载的时间之和。空手等待及数次循环发生一次的检测、换刀等时间不纳入CT计算。通常由观察测得。反映了每个工序各自生产能力。如一件产品需要经过5台设备,那么每台设备都会有自己的Cycle Time,每台设备的Cycle Time可能都是不一样的。

55、先进先出(First In, First Out)

简称FIFO。一种维持生产和运输顺序的实践方法。先进入加工工序或是存放地点的零件,也是先加工完毕或是被取出的产品。这保证了库存的零件不会放置太久,从而减少质量问题。FIFO是实施拉动系统的一个必要条件。

先进先出最好的例子,是一个能承放固定数量产品的斜槽,供应未制成品从槽的入口处开始,而下游工序取货安排在槽的出口处。如果先进先出排列已经满了,那么供应就必须停止,直到下游工序开始使用槽中库存。FIFO可以防止上游工序过量生产,甚至适用于那些不是连续流或库存超市的生产工序。

对于两个生产工序中间不适用库存超市的情况,FIFO是一种很好的拉动系统。因为某些零件可能非常特别(one of a kind),或是有着很短的“货架寿命”(shelf lives),或是非常昂贵,但又经常需要的。运用这种方法,从FIFO 斜槽里取走一个零件,会自动引发上游工序生产一个补充的零件。

56、意大利面条图(Spaghetti Chart)

按照一件产品沿着价值流各生产步骤路径的所绘制的图。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大批量制造路径非常复杂通常看起来像一盘意大利面条。

57、防错(Error-Proofing)

防止操作员在工作中出现由于选错、遗漏,或是装反零件等操作,而导致质量缺陷的方法。也称为错误预防(mistake-proofing)、防呆防错(Poka-yoke)。

关键术语(标准通用)

关键术语 □常用的关键术语的定义 计算机工业和信息处理产业令人吃惊的相似之处是都把新造的词汇和缩写词引入专业词汇表中。本章的很大部分致力于介绍和阐明这类术语。各业务领域的管理人员和公司的决策人应该知道,从事信息服务的所有专业人员不可能对这些术语有统一的理解。通常在使用 有数百个信息服务术语和概念是用户管理人员应该熟悉和掌握的。这些术语将在本章中加以详细说明。下列术语的概念是用户管理人员和信息服务专业人员容易混淆的,我们首先 1.数据处理(DP)。顾名思义,就是指对数据的加工处理,可以由人来直接处理,也可以 2.电子数据处理(EDP)。是指用电子计算机或电子记录设备对数据进行处理。这一术语 3.自动数据处理(ADP) 4.信息系统。是指计算机化的处理系统,它既能对数据进行处理,又能进行决策处理。 5.信息处理。这个提法本身不太确切,因为信息是经处理产生出来的,不是被处理的对象。然而,它已成为一个被普遍接受的术语。它包含两层含意:第一,它意味着对数据进行 6.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CBIS) 7.管理信息系统(MIS)。这一术语是为了强调相近功能系统的综合,建立公司一级的数据库,消除系统的冗余度而提出的。尽管大多数公司实际上达不到上面提出的目标,该术语 8.决策支持系统(DSS)。这是近来作为一个新术语而被引入信息处理业中的。而实际上它并非是一个新概念。所谓新的东西是指技术革新、新的模型、新的面向用户的查询语言以及先进的硬件(如彩色图形显示),这些不仅能提高生产能力,而且能提供支持决策过程的信息。一个信息系统是逐级开发和实现的。决策支持系统是信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利用 9.信息资源管理(IRM)的概念是,把信息看成是一种资源,从而也应当对其进行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也可以由个人负责,一般由信息资源管理员负责。从理论上讲,应该指定有高级职务的人(如公司副总裁)来担任信息资源管理员,由他来负责管理全公司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管理员这个职务与传统的信息服务业务(如服务、程序设计、操作等等)的管理人员不 10.当前,人们对办公室自动化和字处理(WP)给予极大的重视,所以也应列入关键术语表中。对于办公室自动化的种种非议都是没有根据的。办公室自动化是指在办公室以通常方式使用计算机并进行信息服务。办公室自动化是计算机的一项重要应用,但决不是如某些人吹嘘的那样是什么革命性的新概念。字处理泛指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来处理文件。通常把 由系统分析员和程序员组成的小组,在同用户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功能讨论时,使用上述可以互相替换的术语是常见的事情。虽然会引起一些麻烦,但也是无关大局的。尽管这些术语之间存在着细微的差别,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互换使用的。如果这类术语用在含意较 在本章中,信息服务是公司在开发和维护信息系统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术语。为使读者有统一的理解,在同样的上下文中,“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和“计算中心”等

酒店常用术语介绍

第一部分前厅常用术语介绍大厅服务处:Bell Service 金钥匙:Golde n Key 1.前厅岗位专业术语介绍 行政楼层:Executive Floor 房务部:Rooms Divisio n 行政酒廊:Executive Lounge 前厅部:Front Office 行李生:Bellman 客房部:Housekeep ing 迎宾员:Doorman 大堂副理:Assista nt Ma nager 夜审:End of Day /Night auditor 宾客关系主任:Guest Relation Officer 前台:Front Desk 2 ?前厅服务项目专业术语介绍 接待处:Receptio n/Check-in 入住:Check-in 收银处:Cashier/Check-out 退房:Check-out 领班:Capta in 夕卜币兑换:Foreig n Currency Excha nge 主管:Supervisor 问询:In formatio n 班次负责人:Shift Leader 接送机服务:Pick up service 商务中心:Bus in ess Center 叫醒服务:Wake up call 客房服务代表:Guest service agent(接 请勿打扰服务:DND Do not 待和收银合并之后的前台人员的称呼)简称 disturbed GSA 失物招领:Lost and Fou nd 电话总机:Switch Board 国内直拨和国际直拨电话: DDD and 接线员:Operator IDD (Domestic Dial and 预订处:Room Reservati on Intern ati onal Dial) Direct

精益常用术语

1、安灯(Andon) 或称Andon,按灯,日语“灯”的意思。是目视管理的一种工具,让人一眼看出工作状态,并在有任何异常情况时(如机器停机、质量问题、工装故障、操作员的延误、以及材料短缺等)发出信号。同样也可以通过计划与实际产量的比值来反映生产状态。现场出现各种问题致生产线停止时,操作员通过“灯绳”启动信号灯,或自动启动信号灯。现场管理人员由此快速做出反应。 2、A-B控制(A-B Control) 一种控制两台机器或是两个工位之间生产关系的方法,用于避免过量生产,确保资源的平衡使用。 图示中,除非满足下面三个条件,否则任何一台机器或传送带都不能运行:A机器已装满零件;传送带上有标准数量的在制品(本例中为一件);B机器上没有零件。只有当这三个条件都满足的时候,才可以进行一个生产周期,然后等再次满足这些条件时,再进行下一个周期。 3、A3报告(A3 Report)

一种由丰田公司开创的方法,通常用图形把问题、分析、改正措施、以及执行计划囊括在一张A3纸上。在丰田公司,A3报告已经成为一个标准方法,用来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状态报告,以及绘制价值流图。 国际通用的A3纸是指宽297毫米,长420毫米的纸张。 4、标准作业(Standardized Work) 或称标准化作业、标准化操作。为生产工序中每一名操作员都建立准确的工作程序,以人的动作为中心,按没有浪费的操作顺序进行生产的方法。 以下面三个因素作为基础: 节拍时间,是指一个生产工序,能够符合顾客需求的制造速度。 准确的工作顺序,操作员在节拍时间里,要按照这个顺序来工作。 标准在制品(包括在机器里的产品),用来保证生产过程能够平顺的运转。 标准作业完成并发布后,就成为Kaizen(改善)的目标。标准作业的好处包括:能够记录所有班次的工作,减少可变性,更易于培训新员工,减少工伤或疲劳,以及提供改进活动的基础数据。因此它是管理生产现场的依据,也是寻求改善的基础。 5、标准作业表(Standardized Work Chart) 或称标准作业票,标准化操作表。通常做成表格样式,表示了操作者走动、材料放置位置及机器相对关系,以及整个生产过程的布局。该表体现了组成标准作业的三元素:节拍时间、操作顺序、标准手持。它放置在生产现场,并随工作地点条件改变而改变,是目视化管理及寻求改善的一种形式及工具。 6、标准作业组合表(Standardized Work Combination Table) 或称标准作业组合票、标准化操作组合表。该表显示了操作者工作时间、走动时间及机器加工时间相互关系,可理解成标准作业的设计工具。完成该表可体现工序中人机交互情况。当工作条件变更时,可以用来重新计算操作员的工作内容。 7、标准在制品(Standard WIP) 或称标准手持、标准中间在库。为能够以相同的顺序操作生产,而在各工序内持有的最小限度的待加工品。缺少它们,操作者将无法正常循环作业。

电脑通用英语术语及其通用的英语

电脑常用英语术语及常用的英语 推荐一些计算机常用英语术语、词汇表:)~~ Computer V ocabulary In Common Use 一、硬件类(Hardware) 二、软件类(Software) 三、网络类(Network) CPU(Center Processor Unit)中央处理单元 mainboard主板 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内存) 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 Floppy Disk软盘 Hard Disk硬盘 CD-ROM光盘驱动器(光驱) monitor监视器 keyboard键盘 mouse鼠标 chip芯片 CD-R光盘刻录机 二计算机常用英语不完全查询手册-硬件,软件,网络,商务CPU(Center Processor Unit)中央处理单元 mainboard主板

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内存) 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 Floppy Disk软盘 Hard Disk硬盘 CD-ROM光盘驱动器(光驱) monitor监视器 keyboard键盘 mouse鼠标 chip芯片 CD-R光盘刻录机 HUB集线器 Modem= MOdulator-DEModulator,调制解调器 P-P(Plug and Play)即插即用 UPS(Uninterruptable Power Supply)不间断电源 BIOS(Basic-input-Output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setup安装 uninstall卸载 wizzard向导 OS(Operation Systrem)操作系统 OA(Office AutoMation)办公自动化

灯光常用术语介绍

灯光术语 Ampres- (“Amps”) 测量电流的单位(安培)。对于白炽灯,电流和电压与功率的关系如下: 电流(安培)=功率(瓦特)/ 电压(伏) 平均寿命-从开始使用一组灯泡到这组灯泡中剩下50%仍然在工作的这段时间叫做平均寿 命,用小时数来表示。 镇流器- 设计用来启动和控制输入气体放电光源的功率的辅助性设备。 光束角度- 锥形光束由装有反射器的灯具中射出,截止到最大亮度的50%的锥形光束所成角度即为光束角度。光束角度有时也叫做“beam spread”。它时常是装了反射器的灯具的 订货型号。 堪- 国际光强单位,单位为烛光。这个术语沿用自早期,用固定尺寸和位置作为基础来衡量光源的强度。有时也用“烛光(candle power)”来描述光源的相对的强度。 烛光- 发光强度,用堪来表示。为描述装有反光碗灯具的光强分布特性,用“烛光强度分布曲线”以数学的方式来衡量流明。烛光常常被用来衡量投射灯光的强度。 色度- 也叫色温。 色- 颜色渲染也是专业灯光系统中的一个要素。随着灯光技术的发展,获得更好的颜色渲染而不牺牲发光效率的能力也得到了巨大改善。 色温- 最初这个词是指白炽灯光的“白度”。白炽灯丝的物理温度直接和色温相关,所以“开氏(Kelvin)”温标被用来描述色温。为了不牵涉到灯丝温度,“关联式色温”被采用,它假定放电灯泡是在一个给定的色温下工作。最近,“色度”代替了“色温”。几个典型的色温为:2800K(白炽灯),3000K(卤素灯),4100K(冷白或Sp41荧光)和5000K (模拟阳光)。 发光效率- 发光效率灯具把电功率(瓦特)转换为灯光(流明)的比率,即流明/ 瓦特(LPW)。简单来说,瓦特或电力是输入的值,流明或灯光是输出的值。发光效率对于评价灯光设备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为灯光占一个常规灯光系统总运行成本的30%到50%,

APQP术语

简单聊一下产品开发的5个阶段,汽车行业称为APQP(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中文翻译叫先期产品质量策划。汽车行业里面的人大多听说过APQP,不过真正了解APQP的人并见得多。 APQP大体分为5个阶段(这里已经假设已经拿到客户的提名信或者签订了商务合同):项目计划和项目启动(Project Plan & Kick-off),设计放行(Design Release),设计验证(Design Validation),过程验证(Process Validation),量产准备(PPAP&SOP)。有些公司把APQP分为8个阶段或9个阶段,大同小异,其基本思想都是遵循APQP五大阶段。 APQP第一阶段,项目计划和立项部分。做任何事,计划做足准备充分都是减少风险增加成功率的最好方法。做项目更是如此,所以第一阶段的重点在于项目计划做得是否足够细足够好。项目在准备启动之前,项目最好准备项目的各项计划。在这个阶段,一般来说,计划做得越早做得越细,对后续的项目管理就越有利。项目计划主要包括项目时间计划,项目风险评估,项目费用计划,责任分工计划。这几个计划做好了,基本抓住了项目的命脉。其中项目风险评估尤为重要,通常来讲,项目风险评估是在初步的项目时间计划,费用计划和责任分工等完成的基础下才能相对准确完成。还有,项目计划不是说越细越好,但计划中不应遗漏某些关键环节。 APQP第二阶段,设计放行。这个阶段包括两大部分,设计方案确立阶段和设计 细节确立阶段。这里的设计方案阶段一般指设计的粗略构想,是设计大方向的确立阶段,一般是通过手板样品和简单的电器实验(Pre-DV)来验证方案的可行性,此阶段是动态的,如果手板样件有问题,还得继续修正方案直到满足要求为止。这个阶段非常重要,设计大方向都错了,以后就一错再错,结果往往就是推到重做,这会花费额外人力物力。设计细节确立阶段是在设计方案已经通过审核的前提下进行的,此阶段也是动态过程,细节设计方案出来以后,也会制作样件来验证方案的可靠性,此阶段的样品一般具备部分软

精益生产术语解释

精益生产术语解释 1.及时生产(JIT) 只在客户需要的时间,生产客户需要的产品和数量,同时,使用最少的原材料、设备、人力和空间。通过即时生产,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消除生产现场中的无效劳动与浪费,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和效益。 2.单件流(One piece flow) 是指从毛坯投入到成品产出的整个制造加工过程,零件始终处于不停滞、不堆积、不超越,每个工序按节拍一个一个的流动的生产方法。该方式可以消除库存的浪费并且及时发现异常。 3.拉动生产/推动生产 以客户需求为拉动,按照设定的生产节拍,从后工位向前工位拉动生产,这是准时化生产的原理之一。而推动是不顾客户需求只顾自己生产的生产线,该生产线必定会出现大量的库存和浪费。 4.节拍(Takt Time) 是指相继完成两件在制品或产品之间的时间间隔,通常以“秒”为单位。节拍的设立与遵从可以消除过量生产、库存及等待的浪费。 5.5S 5S是精益生产的重要基础。没有良好的5S,精益生产无从谈起。 6.标准作业指导书(SOS) 所有的作业必须有标准,所有标准的作业必须有相关的规范描述。标准作业指导书(SOS)详细地描述了每一个工序的作业规范和要求。 7.物料传递员(W/S) 又称水蜘蛛 (Water spider) 简写为 (WS), 是精益生产线上专门从事物料、工具、生产看板及其他工装夹具的准备和传递的人员。 物流传递员所从事的工作通常是不增加产品价值的浪费,精益生产通过安排专门的物流传递员是为了有效剔除其他作业人员的不增加价值的作业(即浪费),提高作业员的生产效率,从而保证及达到精益生产线整体最优的目的 8.7大浪费(7wastes) 精益生产的核心是不断地识别和剔除制造过程中的各种浪费活动,精益生产定义了七种消耗了资源但是又不产生价值活动,这七种浪费包括:

个人简历常用术语

个人简历常用术语一、个人资料 姓名name 别名alias 笔名pen name 出生日期date of birth; birth date 出生于born 出生地点birth place 年龄age 籍贯native place 省province 市city 自治区autonomous region 专区prefecture 县county 民族,国籍nationality 国籍citizenship 双重国籍duel citizenship 地址address 目前地址current address; present address

永久地址(家庭地址)permanent address 邮政编码postal code 住宅home phone 办公office phone; business phone Tel. 性别sex 男male 女female 身高height 体重weight 婚姻状况marital status 家庭状况family status 已婚married 未婚single; unmarried 分居separated 子女的数number of children 无none 街street 胡同,巷, 弄lane 路road 区district 门牌door number; house number

健康状况health; health condition 血型blood type 近视short-sighted 远视far-sighted 色盲color-blind 身份证号码ID card No. 可到职时刻date of availability 可到职available 会员,资格membership 学会society 协会association 研究会research society 二、描述工作经历、能力、奉献 accomplish 完成(任务等)achievements 工作成就,业绩adapted to 适应于 adept in 善于 administer 治理 advanced worker 先进工作者analyze 分析

汽车名词解释大全

汽车名词解释大全 SUV——SUV的全称是Sport Utility Vehicle,即“运动型多用途车”,20世纪80年代起源于美国,是为迎合年轻白领阶层的爱好而在皮卡底盘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厢体车。离地间隙较大,在一定的程度上既有轿车的舒适性又有越野车的越野性能。 SUV是在皮卡底盘技术上开发设计,越野性好、舒适性较差,比如国内的中低端皮卡。特例是长城哈弗CUV,它虽然号称CUV,却并没有采用轿车化底盘,而是改用了梯形工字梁非承载式车身,更倾向于SUV。 SUV:SUV的全称是SportUtilityVehicle,中文意思是运动型多用途汽车。现在主要是指那些设计前卫、造型新颖的四轮驱动越野车。SUV一般前悬架是轿车型的独立悬架,后悬架是非独立悬架,离地间隙较大,在一定程度上既有轿车的舒适性又有越野车的越野性能。由于带有MPV式的座椅多组合功能,使车辆既可载人又可载货,适用范围广 CRV——CRV是本田的一款车,国产的版本叫做东风本田CR-V,取英文City Recreation Vehicle之意,即城市休闲车。 SRV——SRV的英文全称是Small Recreation V ehicle,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小型休闲车”,一般指两厢轿车,比如上海通用赛欧SRV。 RA V——RA V源于丰田的一款小型运动型车,RA V4。丰田公司的解释是,Recreational(休闲)、Activity(运动)、Vehicle(车),缩写就成了RA V,又因为车是四轮驱动,所以又加了个4。 HRV——源于上海通用别克凯越HRV轿车,取Healthy(健康)、Recreational(休闲)、Vigorous(活力)之意,和上面的“V”不同,纯粹玩的是一个概念 CUV——CUV是英文Car-Based Utility Vehicle的缩写,是以轿车底盘为设计平台,融轿车、MPV和SUV特性为一体的多用途车,也被称为Crossover。CUV最初于20世纪末起源日本,之后在北美、西欧等地区流行,开始成为崇尚既有轿车驾驶感受和操控性,又有多用途运动车的功能,喜欢SUV的粗犷外观,同时也注重燃油经济性与兼顾良好的通过性的这类汽车用户的最佳选择。2004年初,欧蓝德正式投放中国市场,由此国内车市新兴起了CUV 这样一个崭新的汽车设计理念。 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D) EBD能够根据由于汽车制动时产生轴荷转移的不同,而自动调节前、后轴的制动力分配比例,提高制动效能,并配合ABS提高制动稳定性。汽车在制动时,四只轮胎附着的地面条件往往不一样。比如,有时左前轮和右后轮附着在干燥的水泥地面上,而右前轮和左后轮却附着在水中或泥水中,这种情况会导致在汽车制动时四只轮子与地面的摩擦力不一样,制动时容易造成打滑、倾斜和车辆侧翻事故。EBD用高速计算机在汽车制动的瞬间,分别对四只轮胎附着的不同地面进行感应、计算,得出不同的摩擦力数值,使四只轮胎的制动装置根据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方式和力量制动,并在运动中不断高速调整,从而保证车辆的平稳、安全。

精益管理专业术语-T系列

精益管理专业术语-T系列 1.TotalProductiveMaintenance(TPM,全面生产维护) 最早由日本丰田集团的Denso所倡导的,确保生产过程中,每一台机器都能够完成任务的一系列方法。 这种方法从三个角度来理解“全面”:第一,需要所有员工的全面参与,不仅仅是维护人员,还包括生产线经理,制造工程师,质量专家,以及操作员等;第二,要通过消除六种浪费来追求总生产率。这六种浪费包括:失效,调整,停工,减慢的运转速率,废料,以及返工;第三,这个方法强调的是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 TPM要求操作员定期维护,并做预防维护,同时实施改进项目。例如,操作员定期进行诸如润滑,清洁,以及设备检查等方面的维护。 2.TaktTime(节拍时间) 可用的生产时间除以顾客需求量。 例如一个机械厂每天运转480分钟,顾客每天的需求为240件产品,那么节拍时间就是两分钟。类似的,如果顾客每个月需要两件产品,那么节拍时间就是两周。使用节拍时间的,目的在于把生产与需求相匹配。它提供了精益生产系统的“心跳节奏”。 节拍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德国飞机制造工业中使用的一个生产管理工具。(Takt是一个德语词汇,表示像音乐节拍器那样准确的间隔时间),指的是把飞机移动到下一个生产位置的时间间隔。这个概念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丰田公司被广泛应用,并于60年代晚期推广到丰田公司所有的供应商。丰田公司通常每个月评审一次节拍时间,每10天进行一次调整检查。 3.ToyotaProductionSystem(丰田生产系统) 由丰田汽车公司开发的,通过消除浪费来获得最好质量,最低成本,和最短交货期的生产系统。TPS由准时化生产(Just-In-Time)和自动化(Jidoka)这两大支柱组成,并且常用图例中的“房屋”来加以解释。TPS的维护和改进是通过遵循PDCA的科学方法,并且反复的进行标准化操作和改善而实现的。 TPS的开发要归功于TaiichiOhno——丰田公司在二战后期的生产主管。,Ohno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把对TPS的开发,从机械加工推广到了整个丰田公司,并且于60年代到70年代,更推广到所有供应商。在日本以外,TPS的广泛传播最早始于1984年设在加利福尼亚的丰田—通用合资汽车公司——NUMMI。 JIT和Jidoka的提出都源于战前时期。丰田集团的创始人SakichiToyoda,于20世纪早期,通过在自动织布机上安装能够在任何纺线断掉的时候自动停机的装置,发明了Jidoka这个概

摄像头常用术语介绍

摄像头常用术语介绍 智赛公司在培训的过程中,经常碰到业务员提到一些关于摄像头的术语,讲了几次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而且还是英文的,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在摄像头中常见的术语!并记录如下: 1. 像素大小(Pixel Size)︰指个别感应像素的实际尺寸大小,不论是长或宽,都以μm(Micrometer)为计量单位。像素愈大,则所需曝光成像时间较短,但却会牺牲些许空间分辨率。反之,像素愈小,则需较久的曝光成像时间,成像之后的影像分辨率,则较好。 2. AE(Auto Exposure)︰结合AGC及IRIS马达控制的使用,使摄影机能在很宽广的光线条件下使用。AGC能在很低亮度的条件下放大视讯信号,而IRIS能在高亮度下降低光线进入摄影机,马达光圈控制能被CCD IRIS控制所取代。 3. AGC (Automatic Gain Control)︰一种电路能自动地调整视讯信号的电子放大,来补偿因照明亮度位阶的改变。 4. Aspect Ratio︰表示影像的长宽比例,标准TV影像是4:3,宽视野是16:9。 5. ATW(Auto Tracking White Balance) ︰在ATW模式下,白平衡会依被照体的色温不同一直被连续调整。 6. Backlight Compensation︰在AE模式下的一种特别补偿功能。当背景太亮或是物体太暗时背光补偿功能就会去修改自动曝光的动作使得物体更清晰。 7. Bayonet Mount︰一种摄影机的mount,介于镜头后面mounting面和摄影机的CCD面的距离: 有38mm 或48mm。 8. C-mount︰一种摄影机的mount,在镜头后面mounting面到摄影机的CCD面距离为17.526mm是聚焦清楚的。 9. CCD (Charge Coupled Devices) ︰个别光感应组件(称为Pixels)组合成矩阵或线形式的半导体装置,光学镜头把影像聚在此Sensor上,每一个Pixels累积和光成正比的电荷,然后传送读出。输出矩阵大小是感光元矩阵的一半就是interlace模式CCD,如是相同大小就是Progressive Scan CCD。 https://www.360docs.net/doc/0315808132.html,D IRIS︰CCD Camera的电子快门的特别操作模式。快门Timing自动调整来维持相同视讯输出准位会降低摄影机Sensitivity。可使固定光圈镜头应用在光线变化环境下,常会和AGC功能一起使用。 11. EIA(Electronics Industries Association)︰黑白视讯标准,每个Frame有525条线及2个交错图场,每秒有30 Frames。NTSC的黑白版本常以RS-170 表示。 https://www.360docs.net/doc/0315808132.html,IR︰欧规黑白标准视讯信号,每个Frame有625条扫瞄线及2个交错图场,每秒有25

海运常用术语简写

海运常用术语 ABD ARBITRARIES AT DESTINATION 目的地为非基本港附加 ABL ARBITRARIES AT ORIGIN 启运地为非基本港附加 ABY ARBITRARY 转运费 ACC 加拿大安全附加费 ACC ALAMEDA CORRIDOR CHARGE ALAMEDA CORRIDOR CHARGE 阿拉巴马走廊 附加费从LBH(Long Beach)、LAX(Los Angeles)中转至加州(California)亚利桑那州(Arizona)内华达州(Nevada)的货收 ACS ALAMEDA CORRIDOR SURCHARGE 林荫道铁路通道附加费 ADD ADDITIONAL CHARGES 附加费 AEV ANTI-EPIDEMIC AND VETERINARY FEES 防疫兽医费 ALM MEASUREMENT/WEIGHT ALLOWANCE ON PALLETIZED CARGO 平舱费 AMA ADVANCE MANIFEST AMENDMENT FEE 美海关更正费 AMS Automatic Manifest System 自动舱单系统录入费用于美加航线 APD CHARGES FOR ALLTERATION OF DESTINATION 变更卸货港附加费 ARB Arbitrary Outport Charge at Load 中转费 ARC ARRIMO CHARGE 圣多明各的附加费 ARD ARBITRARY OUTPORT CHARGE AT DISCHARGE 内陆转运费 BAF Bunker Surcharge or Bunker Adjustment Factor 燃油附加费大多数航线都有,但标准不一 BFTS Benin Freight Tax Surchage 贝宁运费税收附加费 BUC BUNKER CHARGEBUF 备案费 CAF Devaluation Surcharge or Currency Adjustment Factor 货币贬值附加费海运费的?%,也适用于直达运费或含附加费运费 CBM cubic metre 立方米 CCF CFS CHARGE OFT COLLECTED 集拼费 CCT CHARGES FOR CLEANING TANK 液体舱清洗费 CCY CONTAINER CY CHARGER 场站费 CDC CONTAINER DEVANNING CHARGES 集装箱拆装费 CFC CUSTOMS FORMALITIES CHARGES 海关手续费 CFD CFS CHARGE AT DESTINATION 目的地货运站交货费 CFS CFS CHARGE AT ORIGIN 装港拼箱服务费 CHC CONTAINER HANDLING CHARGES 集装箱操作费 CHD CUSTOM HANDLING/DELIVERY CHARGES 海关操作/交接费 CHS CHASSIS CHARGE 底盘车使用费 CISS COMPREHENSIVE IMPORT SUPER-VISION SCHEME 装船前全面监管计划 CLB CLEANING BOX CHARGE 集装箱清洁费 CMC CONTAINER MANAGEMENT CHARGES 集装箱管理费 COD Change Original Destionation Fee 改港费 CRC CURRENCY RECOVERY CHARGES 币制换算费 CRF CLEAN REPORT OF FINDING 清洁报告书 CRS PORT CRANE SURCHARGE 租用港口吊机费

精益生产术语

精益生产术语 为了便于读者进一步学习精益生产,并作为实践的指南,特选用与精益生产有关的术语66条,并加又以解释。 1.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 含义:精益生产起源于日本的丰田生产方式,美国学者对这种生产方式在理论上加以概括与总结,命名为“Lean production”,中文翻译为“精益生产”。“Lean”的意思是没有脂肪。这种生产哲学将库存比喻为人体的脂肪,认为动作良好的企业应该是没有库存的,因此命名为2.附加价值(Value Added) 含义:附加价值是企业本身创造出的价值。附加价值愈高则获利能力愈强。附加价值=销售额—(材料费+委外加工费+折旧费+工资)。附加价值率的计算方式为:(附加价值/营业收入)×100%%。比率越高则贡献越大,显示获力愈强,精益企业应达到30%以上。 3.7种浪费 含义:精益生产方式将所有浪费归纳成七种——(1)等待的浪费;(2)搬运的浪费;(3)不良品的浪费;(4)动作的浪费;(5)加工的浪费;(6)库存的浪费;(7)制造过多(早)的浪费。 4.价值流图(Value Stream Mapping) 含义:所谓价值流,指一个产品/服务在流程中所必须要经过的一组特定活动(包括增值活动和非增值活动),识别价值流,是在这组特定活动中识别浪费和寻找改善机会。识别价值流的常用工具,就是价值流图。价值流图把产品或者服务所涉及的所有物流与信息流相关内容用目视图表的方式绘制出来,作为随后即将展开的精益改造的依据。 5.丰田生产方式(Toyota Production System) 含义:一般认为,丰田生产方式的支柱有两个,一是“自动化”,二是“及时生产”。根据大野耐一的描述,丰田生产方式的现场管理,有两个特点,一是流水化制造,二是拉动式计划方法,也就是看板方式。丰田过去是将车床、铣床分车间集中在一起,后来则改善为依照生产流程将车床、铣床、钻床一台一台流水化排列布置。生产的产品则按照生产流程顺序流动。由于这种作法将原来一人负责操作一台机器的方法变成了一人负责多台机器,于是提高了生产力。这也就是单元生产最初的雏形。第一项特点是应用看板方式。这是为了实行丰田生产方式中的及时生产而采取的手段。 6.自动化(Jidouka) 含义:丰田公司不是单纯的自动化,而是强调“带人字旁的自动化”。在丰田公司的任何一个工厂里,差不多所有的设备上都装着自动停止装置,譬如“定位停车方式”,“全面运转系统”,“保险阀”及其它种种安全装置。机器被赋予了人的智慧。给机器加上人字旁这件事,大大改变了操作的工作。因为,当机器正常运转的时候,用不到人,人只是在机器发生异常情况、停止运转的时候去处理就可以了。所以,一个人可以管理好几台机器,随着人员的减少,生产效率将飞速提高。“带人字旁的自动化”的精神,来自于丰田公司的创始人丰田佐吉发明的织布机。 7.防呆(Bakayoke、Fool-proof) 含义:为了实现生产合格率100%的目标,必须在模具、工装夹具方面多用脑筋,添置防止不合格品发生的设备,这就是防呆装置。防呆装置有6类:①出现操作失误物品就装不上工装夹具。②物品不符合规格,机器就不会加工。③出现操作失误,机器就不会加工。④自动修正操作失误、动作失误,然后开始加工。⑤在后工序检查出前工序不合格,前工序停止操作。⑥作业上如有遗漏,后工序停止动作。 8.及时生产(just in Time)

电气安全名词术语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194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When Carrying Out Various Production T asks, We Should Constantly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Ensure Safe Production, Conduct Economic Accounting At The Same Time, And Win More Business Opportunities By Reducing Product Cost, So As T o Realize The Overall Management Of Safe Production.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电气安全名词术语通用范本

电气安全名词术语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贯彻执行各项生产任务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安全生产,同时进行经济核算,通过降低产品成本来赢得更多商业机会,最终实现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管理。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1 基本概念 1.1 保安性 fail-safe 为防止产品本身的危险故障而设计的性能。 1.2 正常状态 nromal condition 所有用于防止危险的设施均无损坏的状态。 1.3 电气事故 electric accident 由电流、电磁场、雷电、静电和某些电路

故障等直接或间接造成建筑设施、电 气设备毁坏、人、动物伤亡,以及引起火灾和爆炸等后果的事件。 1.4 触电 电击 electric shock 电流通过人体或动物体而引起的病理、生理效应。 1.5 电磁场伤害 injury due to electromagnetic field 人体在电磁场作用下吸收能量受到的伤害。 1.6 破坏性放电 介质击穿 disruptive discharge dielectric

常用专业术语介绍

1. 开盘价:当天的第一笔交易成交价格 2. 收盘价:当天的最后一笔交易成交价格 3. 最高盘价:当天的最高成交价格 4. 最低盘价:当天的最低成交价格 5.高开:今日开盘价在昨日收盘价之上 6. 平开:今日开盘价与昨日收盘价持平 7. 低开:今日开盘价在昨日收盘价之下 8.“T+1”交易(股票),T+0(黄金)(“T”表示交易,“T+1”表示交易日第二天,“T+1”交易制度指投资者当天买入的证券不能在当天卖出,需待第二天可以卖出). 9.空头、卖空、作空 交易预期未来黄金市场的价格将下跌,即按目前市场价格卖出一定数量的黄金或期权合约,等价格下跌后再补进以了结头寸,从而获取高价卖出、低价买进的差额利润,这种方式属于先卖后买的交易方式。 10.多头、买入、作多 交易者预期未来黄金市场价格将上涨,以目前的价格买进一定数量的黄金,待一段时价格上涨后,以较高价格对冲所持合约部位,从而赚取利润。这种方式属于先买后卖交易方式,正好与空头相反。

11.平仓 通过卖出(买进)相同的黄金来了结先前所买进(卖出)的黄金。 12.保证金 以保证合同的履行和交易损失时的担保,客户履约后退还,如有亏损从保证金内相应扣除。 13.波幅:金价在一天之中振荡的幅度 14.止损:比如作空头方向于黄金市场卖完后,金价不跌反涨,逼得空头不得不强补买回 15. 止盈:与止损意思相反 16利好消息:是刺激价格上涨,对多头有利的因素和消息。 17.利空消息:是促使价格下跌,对空头有利的因素和消息。 18.市价建仓和市价平仓:市价建仓就是以当时市场波动的价做多或做空,平仓也是一样 19.点差:天通金市双向报价即报买入价也报卖出价,两者之间的差以点数报出,两者之间的差就叫点差,天通金的点差是8个点 20.止盈和止损:止盈就是你计划盈利多少,如10%、20%或30%,当行情涨到这个点位时就自动卖出,以后再涨多少也不管它了,止损就是行情跌到你能够承受的最低价位时,就断然卖出,即停

精益生产词汇

VSM 价值流程图(Value Stream Mapping,VSM)是丰田精实制造生产系统框架下的一种用来描述物流和信息流的形象化工具。它运用精实制造的工具和技术来帮助企业理解和精简生产流程。价值流程图的目的是为了辨识和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浪费在这里被定义为不能够为终端产品提供增值的任何活动,并经常用于说明生产过程中所减少的“浪费”总量。VSM 可以作为管理人员、工程师、生产制造人员、流程规划人员、供应商以及顾客发现浪费、寻找浪费根源的起点。从这点来说,VSM还是一项沟通工具。但是,VSM往往被用作战略工具、变革管理工具。 KPI关键绩效指标法(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它把对绩效的评估简化为对几个关键指标的考核,将关键指标当作评估标准,把员工的绩效与关键指标作出比较地评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目标管理法与帕累托定律的有效结合。关键指标必须符合SMART原则:具体性(Specific)、衡量性(Measurable)、可达性(Attainable)、相关性(Relevant)、时限性(Time-based)。 TWI(Training Within Industry),即为督导人员训练,或一线主管技能培训,TWI 在1950年由日本国家产业界引入日本以来,目前为止,至少有一千万的日本企业界领导、专业人员及员工都受到了TWI的培训,或其系统培训之一。 KAMISHIBAI Gemba Walk就是现场找机会,跟KAIZEN没什么关系,当你找不到KAIZEN机会时候,就需要找LEAN团队进行Gemba walk(waste walk) 可以理解为为期一周的针对某个区域的集中改善,以此发展员工的改善能力,但如果没有精益系统的支持,会在改善团队撤离后恢复到原来的状况 OEE的定义 一般,每一个生产设备都有自己的最大理论产能,要实现这一产能必须保证没有任何干扰和质量损耗。当然,实际生产中是不可能达到这一要求,由于许许多多的因素,车间设备存在着大量的失效: 例如除过设备的故障,调整以及设备的完全更换之外,当设备的表现非常低时,可能会影响生产率,产生次品,返工等。OEE是一个独立的测量工具,它用来表现实际的生产能力相对于理论产能的比率。国际上对OEE的定义为:OEE是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全局设备效率)的缩写,它由可用率,表现性以及质量指数三个关键要素组成,即:OEE=可用率X 表现性X质量指数。 其中: 可用率=操作时间/ 计划工作时间 它是用来考虑停工所带来的损失,包括引起计划生产发生停工的任何事件,例如设备故障,原料短缺以及生产方法的改变等。 表现性=理想周期时间/ (操作时间/ 总产量)=(总产量/ 操作时间)/ 生产速率 表现性考虑生产速度上的损失。包括任何导致生产不能以最大速度运行的因素,例如设备的磨损,材料的不合格以及操作人员的失误等。 质量指数=良品/总产量

计算机常用术语资料

计算机常用术语 A access control / 访问控制 access control entry, ACE / 访问控制项 account lockout / 帐户锁定 ACE, access control entry / 访问控制项 acknowledgment message / 应答消息 ACPI (Advanced Configuration and Power Interface) / 高级配置和电源接口active / 活动 active content / 活动内容 Active Directory Active Directory Users and Computers / Active Directory 用户和计算机active partition / 活动分区 active volume / 活动卷 ActiveX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ARP / 地址解析协议 administration queue / 管理队列 administrative alerts / 管理警报 administrator / 管理员 Advanced Configuration and Power Interface, ACPI / 高级配置和电源接口agent / 代理 Alerter service / 警报器服务 allocation unit size / 分配单元大小

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 ASCII / 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 AppleTalk AppleTalk Transport / AppleTalk 传输 ARP,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 地址解析协议 ASCII, 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 / 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 Assistive Technology Program / 辅助技术程序 asymmetric encryption / 非对称加密 a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 / 异步通讯 ATM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 异步传输模式 attributes / 属性 audit policy / 审核策略 auditing / 审核 authentication / 身份验证 authoritative restore / 强制性还原 authorization / 授权 B B-channel / B-信道 background program / 后台程序 backup media pool / 备份媒体池 backup operator / 备份操作员 backup set / 备份集 backup set catalog / 备份集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