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九年级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历史】部编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复习 同步训练(含答案)

【历史】部编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复习 同步训练(含答案)

【历史】部编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复习同步训练(含答案)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观看下面两幅图片并阅读相关文字介绍,回答问题。

图一:17世纪初,英国殖民者借经商贸易之名,以掠夺性的剥削来压榨印度人民,以武力来蚕食和霸占印度国土。

印度民众对立情绪不断增长,终于爆发了大起义。

1857年5月10日,起义首先在密拉特爆发。

各地士兵和民众纷纷响应,不到4个月,起义的烈火迅速燃遍几乎整个北印度。

起义势力以德里、坎普尔和勒克瑙为三大中心。

图二:西班牙殖民主义者在拉丁美洲的残暴统治和大肆掠夺,引起当地除欧洲白人以外的所有人民的强烈不满和反抗,并由此引发了拉丁美洲殖民地的独立运动181 3年,玻利瓦尔领导委内瑞拉人民举行起义,从此开始了艰苦卓绝的独立斗争。

1816年以后的十年间,玻利瓦尔率领起义军队,不屈不挠,英勇作战,由北向南,转战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等地,横扫南美大陆上的西班牙军队,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

(1)从以上图片及文字介绍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2)根据文字介绍分别写出印度和拉丁美洲人民反抗的殖民国家。

(3)以上图文介绍反映出起义的性质是什么?【答案】(1)可从起义原因、起义时间、殖民国家、领导人、起义地点(起义中心)、起义结果等方面回答。

(2)英国、西班牙(3)民族解放运动【解析】【分析】【详解】(1)结合图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可以获得起义的起义原因、起义时间、殖民国家、领导人、起义地点(起义中心)、起义结果。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度民族大起义反对的殖民国家是英国,英国对印度进行了残酷的殖民掠夺,激起了印度全国上下的反抗;拉丁美洲人民反抗的殖民国家是西班牙,拉丁美洲除了巴西是在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其他地方主要是西班牙殖民地,西班牙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开采金银,经营种植园,役使印第安人和黑人劳动,后来,当地土生白人也对殖民统治下的掠夺极为不满,因此爆发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部编九年级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九年级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九年级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同步练习题(附答案)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材料工业革命还引起社会前所未有的城市化。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厂体系的建立,大批的人涌入新的工业中心。

巨大的新的城市人口因为能从世界各地获得粮食而得到供养。

技术和医学上的进步有可能消除以前曾大批害死城市居民的瘟疫,甚至有可能使城市生活变得较可忍受、较合意。

这些进步中较重要的包括:充分供应洁净的水、改善集中式排水系统和垃圾处理系统、保证充足的粮食供应以及预防和控制传染病。

西方的许多国家如英国、比利时、德国和美国,到1914年时,已使它们的绝大多数人ロ生活在城市里。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步人了什么时代。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答案】(1)“电气时代”。

(2)开放性题目,观点: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论述: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厂体系的建立,大批的人涌入新的工业中心,西方的许多国家如英国、比利时、德国和美国,到1914年时,已使它们的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城市里。

【解析】【分析】【详解】(1)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开放性题目,观点: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论述: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厂体系的建立,大批的人涌入新的工业中心,西方的许多国家如英国、比利时、德国和美国,到1914年时,已使它们的绝大多数人ロ生活在城市里。

2.科技促进社会进步,科技的进步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为工业革命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同步练习(含答案)1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同步练习(含答案)1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同步练习(含答案)1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笫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1)根据材料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答案】(1)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2)【示例】观点一:科学技术(研究)与生产相结合促进生产迅速(快速)发展论述: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并带动了轮船,飞机等出现。

(史实1)美国福特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史实2)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研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逻辑论证)综上所述,科学技术与工业生产有机结合,科技变成强大的生产力,大大促进生产的发展,推动社会前进(进步)。

观点二: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的进步论述: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瓦特改良蒸汽机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史实1)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并带动了轮船,飞机等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史实2)工业革命时期,大量的发明创造,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结论:综上所述,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科技创新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推动社会的进步。

观点三: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两次科技革命的发明都可以作为例子论证。

【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的“现代炸药,他的发明在军事、工程等方面得到广泛运用;汽油内燃机,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

并带动了轮船,飞机等出现”可以概括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本题答案不唯一。

根据材料可以提炼出不同的观点,围绕观点组织材料进行论述,最后得出结论。

根据材料的“现代炸药,他的发明在军事、工程等方面得到广泛运用;汽油内燃机,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材料分析题 专项 练习(附答案)1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材料分析题 专项 练习(附答案)1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附答案)1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笫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1)根据材料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答案】(1)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2)【示例】观点一:科学技术(研究)与生产相结合促进生产迅速(快速)发展论述: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并带动了轮船,飞机等出现。

(史实1)美国福特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史实2)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研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逻辑论证)综上所述,科学技术与工业生产有机结合,科技变成强大的生产力,大大促进生产的发展,推动社会前进(进步)。

观点二: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的进步论述: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瓦特改良蒸汽机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史实1)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并带动了轮船,飞机等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史实2)工业革命时期,大量的发明创造,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结论:综上所述,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科技创新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推动社会的进步。

观点三: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两次科技革命的发明都可以作为例子论证。

【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的“现代炸药,他的发明在军事、工程等方面得到广泛运用;汽油内燃机,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

并带动了轮船,飞机等出现”可以概括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本题答案不唯一。

根据材料可以提炼出不同的观点,围绕观点组织材料进行论述,最后得出结论。

【历史】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材料分析题 专项 练习(附答案)

【历史】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材料分析题 专项 练习(附答案)

【历史】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附答案)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校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能料科学方面新是加此警....中国的科技发展到突代,已里巅峰状态。

——英国学者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材料二下图反映了18-20 世纪世界的变化。

有人说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了。

材料三邓小平曾说:“如果六十年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材料四(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项宋代居世界前列的科技成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哪些发明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了?(各举一例)(3)根据材料三,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在国防尖端科技领域取得了什么成就?(4)材料四反映了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着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的认识。

【答案】(1)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

(2)第一次工业革命:火车和轮船;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和飞机;第三次科技革命:计算机网络的发明和广泛使用。

(3)原子弹爆炸成功,氢弹爆炸成功,成功发射了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

(4)环境问题;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发展科技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能料科学方面新是加此警……中国的科技发展到突代,已里巅峰状态”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项宋代居世界前列的科技成果是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

(2)根据材料二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明了火车和轮船,促进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了汽车和飞机,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往,密切了人们之间的联系,第三次科技革命中计算机网络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了。

【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复习 同步训练(含解析)

【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复习 同步训练(含解析)

【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复习同步训练(含解析)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辨析作答。

材料(1)指出图中飞机的发明者。

(2)小历认为材料所展示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小历的看法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莱特兄弟。

(2)不正确。

上述两幅图片所展示的汽车、飞机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是蒸汽机和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蒸汽机车和轮船等。

【解析】【分析】【详解】(1)结合材料,依据所学可知,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飞行者一号”,故第(1)问的答案是:莱特兄弟(2)结合材料,依据所学可知,早期汽车出现在19世纪80年代的德国,飞机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的美国,这两项成就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有珍妮机的发明、蒸汽机的改良和应用、汽船、火车的发明等。

故第(2)问的答案是:不正确;上述两幅图片所展示的汽车、飞机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是蒸汽机和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蒸汽机车和轮船等2.材料:阅读下面材料材料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材料二:他出生于贵族,一生积极探索人生意义。

他是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列宁称他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①材料一中的话是谁的名言?他为拿破仑而作的著名作品是什么?②材料二说的是哪一位作家?请你至少列举出他的两部不朽名作。

③两位艺术家在创作上有什么共同点?【答案】①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②托尔斯泰;写出两部名作。

③反映社会题材(或者来源于社会现实)【解析】【分析】【详解】①材料一中“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的名言;他为拿破仑而作的著名作品是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

这首交响曲完成于1804年,是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测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测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

第二单元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右图中的材料说明了( )2.马克思曾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

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

”文中“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应指( )3.右图所示杂志名称的由来与19世纪中后期的一次“革命”密切相关,这次“革命”是指( )4.许多职业的出现与工业革命密切相关。

19世纪50年代不可能出现的新职业是( )5.美国内战后的几十年对美国来说,是勇于创新的时代,也是开始腾飞的时代。

以下体现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勇于创新”的是( )6.学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后,某同学在学习笔记中对这次工业革命做了如下总结,其中不正确...的是( )A.重要发明:蒸汽机车、汽车、飞机B.显著成就:电的发明和应用C.主要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D.重大影响:资本主义国家广泛运用这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使生产力获得迅猛发展7.下图所示是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

它们的核心动力分别是( )①蒸汽②煤炭③石油④电力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8.1908年前后,欧美流行着一首诗:“富人成双而至,他们坐的是罗尔斯—罗伊斯(汽车),穷人乘坐福特(汽车)而至,他们笑个不停。

”推动诗句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9.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一个新的时期,下列不属于...“新的时期”的发明是( )10.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发明者大都是有实践经验的工匠,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技术和新机器的发明者几乎都是科学家,这种现象说明了( )A.自然科学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发展促进技术革新11.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表反映了美、英、俄等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导致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1800—1900年世界主要城市人口变化表(单位:千人)年份1800年1850年1880年1900年A.殖民扩张B.工业革命C.资产阶级革命12.19世纪英国政府颁布了部分法律,如1843年颁布了《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烟法》,1855年颁布了《有害物质去除法》,1876年颁布了《河流防污法》。

人教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分析题专项练习(附解析)

人教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分析题专项练习(附解析)

人教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附解析)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笫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1)根据材料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答案】(1)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2)【示例】观点一:科学技术(研究)与生产相结合促进生产迅速(快速)发展论述: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并带动了轮船,飞机等出现。

(史实1)美国福特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史实2)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研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逻辑论证)综上所述,科学技术与工业生产有机结合,科技变成强大的生产力,大大促进生产的发展,推动社会前进(进步)。

观点二: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的进步论述: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瓦特改良蒸汽机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史实1)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并带动了轮船,飞机等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史实2)工业革命时期,大量的发明创造,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结论:综上所述,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科技创新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推动社会的进步。

观点三: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两次科技革命的发明都可以作为例子论证。

【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的“现代炸药,他的发明在军事、工程等方面得到广泛运用;汽油内燃机,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

并带动了轮船,飞机等出现”可以概括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本题答案不唯一。

根据材料可以提炼出不同的观点,围绕观点组织材料进行论述,最后得出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人教九年级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同步练习题(含解析)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材料二(美国)仅1865—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

——摘编自《大国崛起》材料三科技方面,英国工业界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坐享其成的思想日趋严重……在新技术成果应用方面英国日趋落后。

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经费少,实验设备不足,管理混乱,科技人员地位低和待遇差成为普遍现象。

(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两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成果。

(2)根据材料一,结合1870年与1913年英美两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说明美国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并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导致英国经济地位衰落的原因。

(4)从美英两国经济地位兴衰的对比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答案】(1)第一次工业革命:改良蒸汽机、蒸汽机车;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汽车。

(2)变化: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

原因:①美国重视和保护发明创造、鼓励创新(或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重视并采用最新的技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②美国内战废除了奴隶制,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稳定,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3)英国满足现状,坐享其成,不重视技术创新和应用,科技投入少等。

(4)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进步、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崛起并永葆竞争力的核心动力和不竭之源;要与时俱进,激励、保护发明创造;重视人才,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

(答任意一点,意思相近即可)【解析】【详解】(1)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英国。

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发明,蒸汽机作为新的动力机器进入生产领域,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

蒸汽机车的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

内燃机、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

(2)第一小问,根据图表可知,1913年和1870年相比的变化是:美国工业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一,超过英国。

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可知,美国能超过英国与其重视和保护发明创造,鼓励创新有关;此外,根据所学可知,美国内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3)依据材料信息“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坐享其成的思想日趋严重”“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经费少,实验设备不足”“科技人员地位低和待遇差成为普遍现象。

”可以归纳出原因:英国满足现状,坐享其成,不重视技术创新和应用,科技投入少等。

(4)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合理即可。

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进步、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崛起并永葆竞争力的核心动力和不竭之源;要与时俱进,激励、保护发明创造;重视人才,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

2.19世纪中后期,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形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如下图所示交通工具是什么?最早发明此交通工具的人是谁?它的发明与哪一动力机的研制息息相关?(2)列举两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电器方面的重大发明。

(3)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答案】(1)汽车。

本茨。

内燃机。

(2)电灯、电话、电报等。

(3)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解析】【详解】(1)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所示交通工具是汽车,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人卡尔•本茨于1885年发明了汽车,现代汽车工业由此开始,汽车采用的动力机器是内燃机,所以它的发明与内燃机的研制息息相关。

(2)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电器方面的重大发明还有电灯、电话、电报等。

1879年,美国人爱迪生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给世界带来了光明,爱迪生是把“电”的福音传播到人间的天使。

1876年3月10日,美国发明家贝尔发明世界上第一部电话,并获美国专利局批准的电话专利。

19世纪90年代的意大利工程师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报.(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3.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中国经济网材料二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

它是由技术革命引起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起点,是从工场手工业生产向工厂制为基础的大机器工业生产的重大飞跃。

它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开始摆脱长期以来的传统农业社会,代之以工业化、技术化和城市化的近代工业社会。

……英国是工业革命发生最早的国家,也是工业革命及其后果表现最典型的国家。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材料三(工业革命)前,时间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以秒计算,……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概念。

请问答:(1)材料一中“生产的革命”最先开始于哪个部门?英国能“技冠群雄"的政治前提是什么?(2)依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中引起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3)依据材料三,说说工业革命在哪方面进行的改变?(4)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答案】(1)棉枋织业,最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或者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建立。

(2)从传统农业社会到近代工业社会。

(3)人们的社会生活习惯的改变或者说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改变(4)①珍妮纺纱机②蒸汽时代③蒸汽机车【解析】【详解】(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可知,工业革命首先从棉枋织业开始,这是因为英国最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或者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建立。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工业革命……开始摆脱长期以来的传统农业社会,代之以工业化、技术化和城市化的近代工业社会……”可知,工业革命中引起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到近代工业社会。

(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工业革命……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概念”可知,工业革命使人们的社会生活习惯的改变或者说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改变(4)根据所学可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揭开了工业革命序幕;瓦特改良蒸汽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4.世界科技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重大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不断提高。

材料二他是电气时代最伟大的发明家,一生拥有1000多项发明专利。

1931年,他逝世时,美国总统胡佛提议全国各地同时熄灭电灯一分钟,以示哀悼。

材料三生产在19世纪最后30年,增加了4倍,20世纪初又增加了66%,1870—1900年世界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00%。

材料四历史上,英国首都伦敦曾因污染严重而被称为“雾都”。

在英语里,雾霾被称为“烟雾(smog)”,由煤烟(smoke)和雾(fog)合成而来。

(1)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是什么?材料一中图一所示英国煤产量从1790年后的变化与当时哪项技术创新有直接关系?(2)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什么?请写出促使材料一中图二石油产量变化的发明创造。

(3)材料二中这位发明家是谁?请写出他的一项发明。

(4)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两次工业革命的共同影响。

(5)谈谈两次工业革命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答案】(1)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蒸汽机的改进。

(2)电力作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内燃机或汽车、飞机(3)爱迪生。

耐用的白炽灯泡或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4)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社会贫富分化等问题。

(5)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我国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科技是把双刃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言之有理即可)【解析】【详解】(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材料一中图一所示英国煤产量从1790年后的变化与当时蒸汽机的改进有直接关系,蒸汽机的改进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电力作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请内燃机或汽车、飞机是促使材料一中图二石油产量变化的发明创造。

(3)依据材料二“他是电气时代最伟大的发明家,一生拥有1000多项发明专利。

1931年,他逝世时,美国总统胡佛提议全国各地同时熄灭电灯一分钟,以示哀悼”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爱迪生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家,耐用的白炽灯泡或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都是他的发明。

(4)根据材料三“生产在19世纪最后30年,增加了4倍,20世纪初又增加了66%,1870—1900年世界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00%”的信息和材料四历史上,英国首都伦敦曾因污染严重而被称为“雾都”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社会贫富分化等问题。

(5)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次工业革命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是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我国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科技是把双刃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5.(1)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建立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2>创立进化论——<3>创立相对论——<4>创作《英雄交响曲》——<5>英国的护国主——<6>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2)下列关于工业革命的叙述中有四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