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光电探测-2 2013.4.12
《光电技术(第2版)》第2章光电探测器2

(一)基本结构与原理
硅光电二极管
分为 以P型硅为衬底的(国产型号2DU系列) 以N型硅为衬底的(国产型号2CU系列)
光电二极管的电流方程
PN结的电流方程为
qU
I ID (e kT 1)
硅光电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
式中:U是加在二极管两端的电压,T为温度,k为 玻耳兹曼常数,q为电子电量。
ID和U均为负值,且 U kT / q 时(室温下很容易 满足)的电流称为反向电流或暗电流。
出功率和转化效率。即把受光面做得较大, 或把多个光电池作串、并联组成电池组,与 镍镉蓄电池配合,可作为卫星、微波站等无 输电线路地区的电源供给。
2、光电池用作检测元件
利用其光敏面大,频率响应高,光电流 与照度线性变化,适用于开关和线性测量等。
3 、光电池零伏偏置电路
A是高输入阻抗放大器,Ri 是光生伏特器件内阻,
光敏面小,势垒电容小,响应快,但工艺困难。
(2)扩散层PN结光电二极管: 耗尽层厚度小于结的任一边的扩散长度,工作 区是结两边的扩散区,光电流主要由扩散流 引起。
(3) 耗尽层型PN结光电二极管
耗尽层厚度大于结的任一边的扩散长度,光 电转换主要在耗尽层内,光电流主要由漂移 电流引起的。有很高的频率响应。
结构:为了实现雪崩过程,基片杂质浓度 很高,使之容易碰撞电离;
片子厚度较薄,保证较高的电场强度
三种雪崩光电二极管结构示意图
影响雪崩光敏二极管工作的因素:
(1)雪崩过程伴有一定的噪声,并受温度 的影响较大;
(2)表面材料的缺陷使PN结各电场分布不 均,局部先击穿使漏电流变大,增强了噪声;
(3)工作偏压必须适当。
最佳工作点在B 处,接近雪崩点 附近。 为了压低暗电流, 可把工作点左移 一些。
《光电探测技术》课程标准

《光电探测技术》课程标准课程代码:学时:36 学分:2一、课程的地位与任务《光电探测技术》课程是光电制造与应用技术专业(五年一贯制)开设的一门2学分的专业拓展课程,针对光机电一体化设备中涉及的光检测和控制技术,讲述光的度量、光电检测器件工作原理及特性、光电导探测器、结型光电探测器、光电成像器件、光纤传感检测、光电信号检测电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测量与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等知识,开拓学生思维。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1.课程的主要内容光的度量、光电检测器件工作原理及特性、光电导探测器、结型光电探测器、光电成像器件、光纤传感检测、光电信号检测电路,基本光电元器件检测、识别、焊接、装配。
第1章光的度量1.1辐射度量1.2光度的基本物理量1.3光度量基本定律1.4照度计与亮度计第2章光电检测器件工作原理及特性2.1光电检测器件的物理基础2.2光电检测器件的特性参数2.3光电导探测器及应用3.1光电导探测器的工作原理3.2光敏电阻的结构及分类3.3光敏电阻的特性3.4光敏电阻的应用习题3.5结型光电探测器及应用1.1结型半导体光伏效应1.2光电池1.3光电二极管1.4光电三极管1.5光电开关与光电耦合器1.6光电位置探测器第5章光电成像器件及应用5.1ccd图像传感器5.2CmOS图像传感器第6章光纤传感检测技术及应用6.1光纤传感器的基础6.2光纤的光波调制技术6.3光纤传感器实例第7章光电信号检测电路6.1光电检测电路的设计要求6.2光电信号输入电路的静态计算6.3光电信号检测电路的动态计算6.4前置放大器7.5滤波器7.6光电信号主放大器8.学时分配1.本课程注重学生对光电检测器件的应用能力培养;2.采取理论教学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以增强课程学习的理实性;四、课程的实践环节安排实验一光敏电阻的应用实验二光电二极管的应用实验三光电位置探测器的应用实验四光纤传感器的应用实验五光电检测电路的单元电路设计五、推荐教材和主要参考书《光电探测技术与应用》作者:黄焰、肖彬、孙冬丽,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六、考核方式及标准平时考核成绩占60%(出勤+作业+其它),期末考试(开卷)占40%。
物理实验技术中如何进行光电探测实验

物理实验技术中如何进行光电探测实验光电探测实验是物理实验中常见的一个实验项目,通过光电效应原理来研究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光电管中产生的电流来研究光的性质和光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本文将介绍光电探测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
在进行光电探测实验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实验器材。
光电探测实验最基本的器材就是光电管,它是一种能够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在实验中,我们通常使用单色光或者白光照射在光电管表面,通过调节光强或光频来研究光电效应的规律。
此外,为了准确测量光电管中产生的电流,还需要设备如电流表和电压表等实验仪器。
在实验中,首先需要确定实验的目的和研究的问题。
例如,我们可以研究光电管中的最大光电流随入射光频率的变化规律,或者研究光电管中的光电流随光强的变化规律等。
明确研究问题之后,即可开始进行实验。
实验的第一步是测量光电管的特性曲线,即光电流随入射光强的变化关系。
这一步骤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光电管的工作特性,也是进行后续实验的基础。
为了测量光电管的特性曲线,我们需要将光电管连接到电路中,然后通过改变光强来测量光电流的变化。
实验中可以用可变电阻、滤波片或者光强调节器等来改变光强,从而得到一系列不同光强下的光电流值。
测量完光电管的特性曲线之后,我们可以开始研究光电管中的最大光电流随入射光频率的变化规律。
实验中,我们可以用单色光源来照射光电管,并通过改变光源的频率来测量光电流的变化。
测量光电流时,需要保持光强不变,只改变光频率。
根据测量结果,我们可以得到光电管中的最大光电流随光频率的变化关系。
通过对光电流和光频率的关系的研究,可以得到光电效应的基本规律。
除了研究光电流随光频率的变化规律外,我们还可以研究光电管中的光电流随入射光强的变化规律。
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可以使用可变光强源来照射光电管,并通过改变光强来测量光电流的变化。
实验中,我们需要保持光频率不变,只改变光强。
通过测量光电流和光强的关系,可以得到光电流随入射光强的变化规律。
光电探测基础全面讲解

1 m
1 nm
。
1A
1 X射 线 单 位
。
1 A
图 1.1-1 电磁波谱图
第1章 光电探测基础
表1.1-1 光波段单光子能量表
第1章 光电探测基础
1.1.1 光电系统的基本模型
与电子系统载波相比, 光电系统载波的频率提高了几个量级。
这种频率量值上的变化使光电系统在实现方法上发生了质变, 在功能上
第1章 光电探测基础
第1章 光电探测基础
1.1 光电系统描述 1.2 光接收机视场 1.3 光电探测器的物理效应 1.4 光电转换定律和光电子计数统
计 1.5 光电探测器的性能参数 1.6 光电探测器的噪声
第1章 光电探测基础
1.7 辐度学与光度学 1.8 背景辐射 1.9 探测器主要性能参数测试 习题与思考题
第1章 光电探测基础
均匀光源当发光面积为As, 辐射角为Ωs时, 所辐射的总功率为
Ps=LAsΩs
(1.1-1)
对于辐射对称型光源, 立体角Ωs与平面辐射角θs的关系为(参见
图1.1-5)
Ωs=2π[1-cos(θs/2)]
(1.1-2)
第1章 光电探测基础
光束形 成系统
光源
dt
透 镜 直径
光束角
Gr
4 b
4d
t
2
(1.1-6)
第1章 光电探测基础
14 0
13 0
0.5 m
12 0
10 m
122 dB
11 0
光 束 /角rad 4
增 益 / dB 1 GHz
10 0
40
95 dB
90
80
光电探测的原理

光电探测的原理光电探测是一种利用光电效应来探测光信号的技术。
它是一种高灵敏度、高速度的光学探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光学通信等领域。
下面,我们将从光电探测的原理入手,介绍它的基本步骤。
一、光电效应光电效应是指光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光子激发物质中的电子,从而使其脱离原子而成为自由电子的过程。
这是光电探测的基础。
二、光电二极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光电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器件。
它的基本结构是 p-n 接面,并在 p 型半导体端加上一个铝金属电极,作为阳极,而 n 型半导体端作为阴极。
当光照射在光电二极管 PN 结的正向偏压区域时,光子与半导体物质相互作用,激发物质中的电子,并使形成的电子-空穴对被隔离。
形成的电子就会在正向电压下流向阳极,从而产生电流,这个电流就是光子转化成电信号的过程。
三、光电二极管的响应特性光电二极管的响应特性是指光照射在它上面时,输出电流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
它的响应特性受其 PN 结的结构、光源的光谱分布、入射角度以及散射角度等因素的影响。
通常,光电二极管的响应特性可以用量子效率来描述。
量子效率定义为在光照射下,光子转化成电信号的效率,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
四、光电探测系统的组成光电探测系统通常由光源、光学系统、光电转换器、信号处理和显示器等组成。
其中,光电转换器通常采用光电二极管或光敏电阻。
信号处理通常采用放大和滤波等方式,将信号转换为可读的数字信号,并显示在显示器上。
总之,光电探测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光学探测技术,它的原理基于光电效应,利用光电二极管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信号处理和显示器等设备得到最终结果。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它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光电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光电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光电探测器是一种能够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装置。
它工作的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光电效应和电荷收集。
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照射到金属或半导体材料表面时,能量足够高的光子与材料中的电子发生相互作用,使电子从材料中脱离,并形成自由电子-空穴对。
这种光电效应的产生与光子的能量
和材料的能带结构有关。
光电探测器中常用的光敏元件有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光电管等。
光电二极管是一种基于半导体材料的光敏元件。
当光照射到光电二极管的PN结上时,产生的光电子和空穴会在电
场的作用下被分离,并形成电流。
光电二极管通常具有快速响应、高灵敏度和较宽的光谱响应范围。
在光电探测器工作时,光信号进入光电探测器后,会引起光电效应,从而产生光电子和空穴。
这些电荷载体会在电场的作用下被收集到电极上,形成电流或电荷信号。
不同类型的光电探测器具有不同的电路结构和工作模式,但基本的工作原理都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电路将其转化为可读的电信号。
光电探测器在光通信、光电子学、光谱分析、遥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其工作原理的理解和研究对于提高光电探测器的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光电探测2

α
α
Ω = πα
2
辐射亮度
• 辐射亮度 面辐射源在某一方向的单位投影面积在单位立体角 内的辐射通量,称为辐射亮度。 内的辐射通量,称为辐射亮度。
d 2φe dI e 单位: ( Le = = 单位:W/(sr · m2) dΩdS cos θ dS cos θ
瓦/(球面度·米2) (
式中 θ 是给定方向 和辐射源面元法线 间的夹角
辐射度与光度学基础
光的波粒二重性
• 波动性 式中: 式中:λ
λν = c
波长, 波长,
频率, ν 频率,真空光速
c = 2.998 × 108 (m / s )
• 粒子性 光子能量 普朗克常数
E = hν
(J )
h = 6.62 × 10 −34 ( J ⋅ s ) 将紫外光分 ) 为三段
Lambert’s Cosine Law
Iθ θ I 0
I 0 / dA
I θ /( d A cos θ )
dA
朗伯表面在某方向上的辐射 强度 Iθ 随与该方向和表面法 线之间夹角的余弦而变化。 线之间夹角的余弦而变化。
Iθ = I 0 cos θ
距离平方反比定律
一定的立体角内, 一定的立体角内,所张的立体角所截的表面积与球半径平方 成正比。这样在球表面上的辐照度 就和点光源到该表面的距 成正比。这样在球表面上的辐照度E就和点光源到该表面的距 φ 离的平方成反比, 若无损失, 离的平方成反比,即 E = 。若无损失,点光源在此空间 2 4πR 发出的辐射通量不变,因此, 发出的辐射通量不变,因此,点光源在传输方向上某点的辐 照度和该点到点光源的距离平方成反比。 照度和该点到点光源的距离平方成反比。
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学院光电探测期末复习总结

已知某种光电器件的本征吸收长波限为1.4µm,则该材料的禁带宽度 为?
在距离标准钨丝灯2m远处放置一个照度计探头,已知探头的光敏面 积为0.5 cm2,若照度计测得的最大照度为100(lx),试求: (1)标准钨丝灯在该方向的发光强度为多少? (2)所发出的光通量为多少?
硅光电二极管光敏面为0.04 cm2。辐照度0.1mW/cm2、波长为700nm 的光垂直入射到探测器上并产生56nA的光电流。该光电管的单色响 应度为?,量子效率为?.
(, T)d
T
4
2π5k 4 5.67 108 Wm2K4
15h3c2
(3) 维恩位移定律
m
2898 T
(µm)
Meb, m bT 5 1.28621015T 5 W·cm-2.µm-1
11
4. 光电探测器的性能参数
(1) 有关响应方面的性能参数
响应率
– 单色响应率 – 积分响应率 – 频率响应率
电压响应率
V
Vs
电流响应率
I
Is
响应时间和上限频率
量子效率
12
(2)有关噪声方面的参数
噪声种类
信噪比(S/N)
(
S N
)dB
10lg
I
2 S
I
2 N
20lg IS IN
噪声等效功率(NEP) NEP e S/N
探测率D与比探测率D*
32
今测得某液态金属辐射体的光谱辐射峰值波长 λ m=0.7245μ m,试求该液态金属的温度T、峰值 光谱辐射出射度Me,S,λ m和总辐射出射度Me各为 多少?
33
某一探测器灵敏度为10μA/μW,噪声电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 D* ( Af ) 2 / NEP NEP *
D * D Af
归一化探测度
D*大的探测器其探测能力一定好。 考虑到光谱的响应特性,一般给出D*值时注明 响应波长λ、光辐射调制频率f及测量带宽Δf, 即D*(λ, f ,Δf )。
二、噪声特性
在一定波长的光照下光电探测器输出的电信号 并不是平直的,而是在平均值上下随机地起伏, 它实质上就是物理量围绕其平均值的涨落现象。
响应时间。对调制频率低的入射光,具有较好
的响应度,对调制频率高的入射光,响应度变差。 具有低通特性,光电导驰豫限制了器件对调制 频率高的光信号的响应。
11
响应度下降为最大值的0.707倍时,所对应的调制 频率称为截止频率。即Rv 0.707 Rv0 所对应的。 1 此时, Rv Rv0 2 2 2 1 2 1 2 增大 截下降, 下降 截增大 说明光生载流子寿命越长,对高频调制响应越差。
若用分贝(dB)表示,为
I S2 I S 10 lg 2 20 lg S IN IN N
6、噪声等效功率(NEP)
定义: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比为1(SNR=1)时,入 射到探测器件上的辐射通量(单位为瓦)。
这时,投射到探测器上的辐射功率所产生的输出电 压(或电流)等于探测器本身的噪声电压(或电流)
(二)光谱灵敏度Rλ
由于光电探测器的光谱选择性,不同波长的光功率谱 密度在其它条件不变下所产生的光电流i是波长的函 数,记为iλ (或uλ ),于是定义光谱灵敏度Rλ 为
Rλ=diλ/dPλ
如果Rλ是常数,则相应的探测器称为无选择性探测器 (如光热探测器)。光子探测器是选择性探测器。通常 给出的是相对光谱灵敏度Sλ,它定义为
hv Ri e
考虑到式,又有光谱量子效率
e i (t ) P(t ) hv
hc Ri e
di i Ri dP P
量子效率正比于灵敏度,反比于波长。
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通量阈Pth和噪声等效功率NEP
从灵敏度R的定义式
di i Ri dP P
可见,如果P=0,应有i=0源自光电探测器常见的噪声
热噪声 散粒噪声 产生-复合噪声 1/f噪声
1、热噪声
或称约翰逊噪声,即载流子无规则的热运 动造成的噪声。 导体或半导体中每一电子都携带着电子电 量作随机运动(相当于微电脉冲),尽管其 平均值为零,但瞬时电流扰动在导体两端 会产生一个均方根电压,称为热噪声电压。 热噪声存在于任何电阻中,热噪声与温度 成正比,与频率无关,热噪声又称为白噪 声。
从10%上升到90%峰值处所需
的时间称 r 为探测器的上升时 间,而把从90%下降到10%处所 需的时间称为下降时间f,如图 6—5所示。探测器响应时间由
材料、结构和外电路决定。
综上所述, 光电流是两端电
压V、光功率P、光波长和光 强度调制频率f的函数,即
以V、P、λ、f为参量, i=F(f)的关系称为光电频率特性,相 应的曲线称为频率特性曲线。 i=F(P)及其曲线称为光电特性曲线; i=P(λ)及其曲线称为光谱特性曲线;
D*与探测器的敏感面积、放大器的带宽无关。
(七)其它参数
is SNR in
(电流信噪比) (电压信噪比)
us SNR un
NEP Pth Ps
( SNR ) i
1
NEP Pth Ps
( SNR ) u
1
NEP越小,表明探测微弱信号的能力越强。所 以NEP是描述光电探测器探测能力的参数。
六、归一化探测度D* NEP越小,探测器探测能力越高,不符合人们 “越大越好”的习惯,于是取NEP的倒数并定义为 探测度D,即
2013-8-21 12
响应时间
1
1
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是描述光电探测器对入射辐射响应快慢的 一个参数。 当入射辐射到光电探测器后,光电探测器的输出上 升到稳定值或下降到照射前的值所需的时间称为响 应时间,通常用时间常数的大小来表示。
当用一个矩形辐射脉冲照射光 电探测器时,把探测器的输出
光电探测器和其它器件一样,有一套 根据实际需要而制定的特性参数。 它是在不断总结各种光电探测器的共 性基础上而给以科学定义的。
依据这一套参数,人们就可以评价探 测器性能的优劣,比较不同探测器之 间的差异,根据需要 合理选择和
正确使用光电探测器的目的。
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一)积分灵敏度
光电探测器光电转换特性、光电转换的光谱特性 以及频率特性的量度。 光电探测器本质是一个外电压偏置的电流输出 器件,通过负载电阻又可变为电压输出器件。 光照下,它有两个极端的输出状态——短路电流 和开路电压。负载电阻为零时,输出电流为短路 电流,负载电阻比探测器内阻大得多时,输出电 压为开路电压。 这个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就是信号电流和信号 电压。 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1 D (瓦 1 ) NEP
D值越大,探测器的探测能力高。
“D值大的探测器其探测能力一定好”的结论
并不充分。
主要是探测器光敏面积A和测量带宽Δf对D值影 响甚大。
通常情况下 NEP Af 为了比较比较各种探测器的性能,需除去A、f 的差别 所带来的影响
归一化参数来表示
NEP* NEP Af
实际情况是,当P=0时,光电探测器的输出电流并 不为零。 这个电流称为暗电流或噪声电流,记为
I n (in2 )
1/ 2
它是瞬时噪声电流的有效值。灵敏度R巳失去意义, 须定义一个新参量来描述光电探测器的特性。
光功率Ps和Pb分别为信号和背景光功率。 即使Ps和Pb都为零,也会有噪声输出。
噪声的存在,限制了探测微弱信号的能力。
光谱灵敏度通常以灵敏度随波长变化的规律曲线来表 示。有时只取灵敏度的相对比值,且把最大的灵敏度 取为1,这种曲线称为归一化光谱灵敏度曲线。
S=R/Rm
(三)频率灵敏度Rf
如果入射光是强度调制的, 在其它条件不变下,光电流if 将随调制频率f的升高而下降, 这时的灵敏度称为频率灵敏度 Rf,定义为 式中 称为探测器响 应时间或时间常数。 由材料、结构和外电 路决定。一般规定, Rf下降到R/ 2 = 0.707R时的频率fc 为探测器的截止响应 频率或响应频率。
Sλ=Rλ/RλM
式中RλM是指的最大值, 相应的波长称为峰值波长。 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由Sλ=S(λ)所绘制的曲线称为探测器的光谱灵敏度曲线。 如果入射光功率有一波长范围,引入相对光功率谱密度 函数fλ,它的定义为 fλ=Pλ/PλM 将探测器的Sλ曲线和入射光的fλ曲线画在图中,明显可 见光电探测器和入射光功率的光谱匹配是多么重要。 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偏置电压一定,光电流i(或光电压u)和 入射光功率P之间的关系i=f(P)(或u=g
(P))称为光电探测器的 光电特性,相 应的曲线称为光电特性曲线。
灵敏度定义为相应曲 线的斜率,即电流灵 敏度Ri和电压灵敏度 Ru。分别为
Ri=di/dp
Ru=du/dp
(安/瓦)
(伏/瓦)
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i和u均是电表测量的电流、电压 有效值。因为式中的光功率P一 般是指分布在某一定光谱范围内 的总功率,因此,这里的Ri和Ru 又分别称为积分电流灵敏度和积 分电压灵敏度。
i F (V , P, , f )
i=F(V)及其曲线称为伏安特性曲线。
当这些曲线给出时,灵敏度R的值就可以从曲线 中求出,而且还可以利用这些曲线,尤其是伏安特 性曲线来设计探测器的使用电路。
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四)量子效率
灵敏度是从宏观角度描述了光电探测器的光电、 光谱以及频率特性,量子效率η则是对同一个问题 的微观---宏观描述。现在把量子效率和灵敏度联系 起来, 可得
4、1/f噪声
或称闪烁噪声或低频噪声。 噪声的功率近似与频率成反比 多数器件的1/f噪声在200~300Hz以上已 衰减到可忽略不计。
5、信噪比
信噪比是判定噪声大小的参数。 是负载电阻上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之比
2 2 PS I S RL IS S 2 2 N PN I N RL IN
如果信号光功率产生的信号光电流is等于噪声电 流in,那么就认为刚刚能探测到光信号存在。
依照这一判据,定义探测器的通量阈Pth为
in Pth (瓦 ) 探测器所能探测的最小光信号功率 Ri
除了通量阈来描述光电探测器的这种特性外, 还可以用噪声等效功率NEP来描述。 定义为单位信噪比时的信号光功率。
e NEP (W ) SNR
一般一个良好的探测器件的NEP约为10-11W。 NEP越小,噪声越小,器件的性能越好。
噪声等效功率是一个可测量的量。
设入射辐射的功率为P,测得的输出电压为U0
然后除去辐射源,测得探测器的噪声电压为UN 则按比例计算,要使U0=UN,的辐射功率为
NEP P U0 UN
2
(W )
7、探测率与归一化探测率
探测率D定义为噪声等效功率的倒数 1 D NEP 经过分析,发现NEP与检测元件的面积Ad和放大 器带宽Δf 乘积的平方根成正比
归一化探测率D*,即
1 D D ( Ad f )1/ 2 NEP*
*
1 I i T
T
0
i (t )dt
用均方噪声来表示噪声值大小
1 T i(t ) [i(t ) i(t )]2 dt T 0
2
噪声在实际的光电探测系统中是极其有害的。 由于噪声总是与有用信号混在一起,因而影响 对信号特别是微弱信号的正确探测。 一个光电探测系统的极限探测能力往往受探测 系统的噪声所限制。 所以在精密测量、通信、自动控制等领域,减 小和消除噪声是十分重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