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探测器
有机光电探测器的定义和分类

有机光电探测器的定义和分类有机光电探测器是一种通过有机材料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器件。
它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工艺成本低、可用于大面积器件制备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光电信息处理领域。
根据其工作原理的不同,有机光电探测器可以分为光电导型、光电流型和光电压型三类。
光电导型有机光电探测器是指那些在光照下,其电导率会随着光强度的增加而增加的器件。
这种器件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光子的能量将有机材料中的电子激发到传导带中,从而形成电导电流。
光电导型有机光电探测器通常由有机半导体材料构成,例如聚合物、小分子化合物等。
这类器件具有响应速度较快、灵敏度较高、制备工艺简单等优点,因此在光通信、光存储、光传感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光电流型有机光电探测器是指那些在光照下,其输出信号是光电流的器件。
这种器件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外界光照下的光子能量将有机材料中的载流子激发到传导带或者价带中,从而产生电流。
光电流型有机光电探测器通常由有机半导体材料构成,例如聚合物、小分子化合物等。
这类器件具有高电流响应、低噪声等特点,适用于光通信、光传感等领域。
光电压型有机光电探测器是指那些在光照下,其输出信号是光电压的器件。
这种器件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光激发的载流子在有机材料中产生空间电荷分离形成电压信号。
光电压型有机光电探测器通常由有机半导体材料构成,例如聚合物、小分子化合物等。
这类器件具有高电压响应、低噪声等特点,适用于成像传感器、光电转换器等领域。
除了根据工作原理的分类,有机光电探测器还可以根据其器件结构的不同进行分类。
常见的有机光电探测器结构包括有机薄膜型、有机异质结型、有机量子阱型等。
其中,有机薄膜型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适用于大面积器件制备;有机异质结型具有电荷分离效果好、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等特点,适用于高性能光电器件制备;有机量子阱型则具有高载流子迁移率、低激子束缚能等特点,适用于光电转换效率、响应速度等要求较高的器件制备。
光子探测器分类

描述bios的含义
光子探测器是一种能够探测光(光子)的探测器,通常用于高能物理、核医学、安全检查、环境监测等领域。
常见的光子探测器分类如下:
- 按照工作原理分类:
- 光电探测器:利用光电效应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如光电二极管、光电倍增管等。
- 热探测器:利用光热效应将光信号转换为热信号,如热敏电阻、热释电探测器等。
- 量子探测器:利用量子效应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如雪崩二极管、硅光电池等。
- 按照探测波长分类:
- 可见探测器:能够探测可见光谱范围内的光,如光电二极管、光敏电阻等。
- 红外探测器:能够探测红外光谱范围内的光,如热释电探测器、量子阱探测器等。
- 紫外探测器:能够探测紫外光谱范围内的光,如雪崩二极管、硅光电池等。
- 按照应用领域分类:
- 高能物理探测器:用于高能物理实验中探测光子,如闪烁计数器、切伦科夫计数器等。
- 核医学探测器:用于核医学成像中探测光子,如正电子发射
断层扫描(PET)探测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探测器等。
- 安防探测器:用于安全检查和监控中探测光子,如X射线探测器、γ射线探测器等。
消防光电探测器原理

消防光电探测器原理
光电探测器是一种常用于消防系统中的设备,用于检测烟雾或火焰的存在。
它的原理是利用光电效应来检测烟雾或火焰引起的光的变化。
光电探测器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光源和光电传感器。
光源可以是一个发光二极管,发射红外光或可见光。
光电传感器通常是光敏二极管,用于接收光源产生的光。
当没有烟雾或火焰时,光源发射的光会直接照射到光敏二极管上,没有阻挡或干扰。
当烟雾或火焰产生时,它们会散射或吸收光源发出的光,导致光敏二极管接收到的光减少。
光电探测器会通过测量光敏二极管接收到的光的强度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烟雾或火焰。
当光敏二极管接收到的光强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探测器会触发报警信号,以提醒人们可能发生火灾。
为了提高探测器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一些光电探测器还采用了特殊的光学设计和滤波器来过滤掉其他光干扰,只检测特定波长范围内的光变化。
总之,光电探测器利用光电效应来检测烟雾或火焰引起的光的变化。
通过测量光敏二极管接收到的光的强度变化,探测器可以准确地判断是否存在火灾,从而触发相应的报警系统。
光电探测器

光电探测器光电探测器是利用辐射引起被照射材料电导率改变的一种物理现象的原理而制成的器件。
它的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光电效应(包括外电光效应和内电光效应)。
根据器件对辐射响应的方式不同或者说器件工作的机理不同,光电探测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光子型探测器;另一类是热探测器。
其中光子探测器包括真空光电器件(光电倍增管等)和固体光电探测器(光电二极管、光导探测器、CCD等)。
1光子探测器1)原理光子探测器利用外光电效应制成的光子型探测器是真空电子器件,如光电管、光电倍增管和红外变像管等。
这些器件都包含一个对光子敏感的光电阴极,当光子投射到光电阴极上时,光子可能被光电阴极中的电子吸收,获得足够大能量的电子能逸出光电阴极而成为自由的光电子。
在光电管中,光电子在带正电的阳极的作用下运动,构成光电流。
光电倍增管与光电管的差别在于,在光电倍增管的光电阴极与阳极之间设置了多个电位逐级上升并能产生二次电子的电极(称为打拿极)。
从光电阴极逸出的光电子在打拿极电压的加速下与打拿极碰撞,发生倍增效应,最后形成较大的光电流信号。
因此,光电倍增管具有比光电管高得多的灵敏度。
红外变像管是一种红外-可见图像转换器,它由光电阴极、阳极和一个简单的电子光学系统组成。
光电子在受到阳极加速的同时又受到电子光学系统的聚焦,当它们撞击在与阳极相连的磷光屏上时,便发出绿色的光像信号。
2)光电管光电管原理是光电效应。
一种是半导体材料类型的光电管,它的工作原理光电二极管又叫光敏二极管,是利用半导体的光敏特性制造的光接受器件。
当光照强度增加时,PN结两侧的P区和N区因本征激发产生的少数载流子浓度增多,如果二极管反偏,则反向电流增大,因此,光电二极管的反向电流随光照的增加而上升。
光电二极管是一种特殊的二极管,它工作在反向偏置状态下。
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有硅、锗等。
如我们楼道用的光控开关。
还有一种是电子管类型的光电管,它的工作原理用碱金属(如钾、钠、铯等)做成一个曲面作为阴极,另一个极为阳极,两极间加上正向电压,这样当有光照射时,碱金属产生电子,就会形成一束光电子电流,从而使两极间导通,光照消失,光电子流也消失,使两极间断开。
光电探测器原理及应用

光电探测器原理及应用
光电探测器是一种能够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装置,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的能量激发材料中的电子从而产生电流。
根据光电效应的不同机制,光电探测器通常可以分为光电二极管、光电导、光电二极管阵列等多种类型。
光电二极管是最基本的光电探测器之一,其工作原理是光照射到光敏材料表面时,材料中的电子会被光激活并跃迁至导带中,从而形成电流。
光电二极管具有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光通信、光谱分析、光电测量等领域。
光电导是一种利用光照射后材料电阻发生变化的光电探测器,其工作原理是光激发后,光电导材料中的载流子浓度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电阻的变化。
光电导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宽的光谱响应范围,可广泛应用于光谱分析、光学测量、遥感等领域。
光电二极管阵列是由多个光电二极管组成的阵列结构,可以同时检测多个光信号,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特点。
光电二极管阵列常被用于光通信、图像传感、光谱分析等领域,如CCD(电荷耦合器件)摄像头就是经典的光电二极管阵列应
用之一。
此外,光电探测器还广泛应用于激光测距仪、扫描仪、光电子显像、医学诊断、环境监测等领域。
例如,激光测距仪利用光电探测器检测激光脉冲的发射和接收时间差,实现对目标距离的测量;扫描仪利用光电探测器对扫描光线的反射或透射光进行检测,实现图像的数字化处理和存储。
总之,光电探测器通过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实现了光能量的检测和测量。
其应用领域广泛,并在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医疗诊断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光电探测器

种类
• • • • 真空管光电探测器(PMT等) 半导体光电探测器 热电探测器 多通道探测器、成像器件
1.真空管光电探测器
• 利用在真空中光阴极受光辐照后产生光电子发射效应
光电阴极材料 • 光吸收系数大 • 传输能量损失小 • 光电子逸出功低
探测器窗口 • 透过率大
G n
AE
1.2光电倍增管
主要指标:
4. 暗电流 • 主要来源于阴极和倍 增级的热电子发射 • 决定了光电倍增管可 探测的最小光功率 • 暗电流与管子的工作 温度以及所加电压有 关
1.2光电倍增管
主要指标:
5.噪声等效功率 • 与阳极暗电流相等 的阳极输出电流所 需要的光功率决定 了光电倍增管可探 测的最小光功率 • ~10-15—10-16瓦, • ~10-18—10-19瓦(冷 却后),单光子探 测水平
单位时间内流出探测器件的光电子数与入射光子数之比
如有一探测器的灵敏度为0.5 A/W,其量子效率 为多少(光波长为1um)?
光探测器-参数
2.噪声等效功率(NEP) • 信噪比: SNR 信号的峰值和噪声的有效值(√带宽)之比
• NEP
NEP P S / N 1/ Hz
单位为W/Hz1/2
R1
C
R2
Vs
fC
图2.3 探测器的频率响应
f
Vmax
1 = c
T
i t dt
0
光探测器-参数
响应光谱 频谱响应 噪声
光探测器-噪声
1. 热噪声(thermal noise 或称Johnson noise)
白噪声
热噪声均方振幅电压值:
光电探测器 标准

光电探测器标准
光电探测器的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响应度:光电探测器产生光电流与入射光功率之比,单位通常为A/W。
响应度与量子效率的大小有关,为量子效率的外在体现。
量子效率:描述光电探测器将光子转换为电子的能力。
暗电流和噪声:在没有光入射的情况下,探测器存在的漏电流被定义为暗电流。
其大小影响着光接收机的灵敏度大小,是探测器的主要指标之一。
等效噪声功率(NEP):代表光电探测器的噪声水平。
跨阻增益:单位有的是V/A,有的是V/W,意思是输出电压信号幅度除以输入光电流或者光功率。
带宽:带宽是衡量光电探测器响应速度的指标。
输出信号幅度:在高频的光电探测器有的会做限幅处理,只有两三百毫伏,这将影响动态范围。
探测功率过大可能会导致探测器饱和无法探测到真实值,甚至烧坏探测器。
光纤接口还是自由空间光,两种类型的光敏面相差很大。
电源供电,双电源还是单电源。
这些标准因不同的光电探测器和应用而有所不同,选择适合的探测器需要考虑这些因素以达到最佳性能。
光电探测器简介演示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光电探测器的基本原理 • 光电探测器的种类与特点 • 光电探测器的性能指标 • 光电探测器的应用案例 • 总结与展望
01
CATALOGUE
引言
什么是光电探测器
• 光电探测器是一种能够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它利用 了光的能量和物质的相互作用来产生电信号。光电探测器在许 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光学通信、光谱分析、环境监测、 安全监控等。
安全监控
光电探测器可以用于安全监控,例如在机场、银行等场所 的监控系统中,光电探测器可以检测到人员的活动和物体 的移动。
02
CATALOGUE
光电探测器的基本原理
光-电转换原理
光-电转换是光电探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即通过接收光子,将光信号转换为电 信号。
光电探测器中的光敏元件(如光电二极管、雪崩光电二极管等)能够将入射光子 转化为电子-空穴对,这些载流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定向移动,形成电信号输 出。
光电探测器的应用场景
光学通信
光电探测器可以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从而实现信息的 传输和处理。在光纤通信中,光电探测器是必不可少的器 件之一。
环境监测
光电探测器可以用于监测环境中的光辐射水平,从而对环 境进行评估和管理。例如,它可以用于监测大气污染和海 洋环境中的光辐射水平。
光谱分析
光电探测器可以用于检测物质的光谱特征,从而对物质进 行分析和鉴别。在环境监测和化学分析中,光电探测器也 有广泛的应用。
光电探测器在医疗诊断中的应用
内窥镜
内窥镜结合光电探测器可以实时检测人体内部病变,提高医疗诊断的准确性和 效率。
医学影像
光电探测器在医学影像技术中也有广泛应用,如X光、CT等设备的图像采集和 处理系统中都离不开光电探测器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电子技术论文报告班级:姓名:学号:成绩:指导教师:完成日期:本文主要对光电探测器进行探究,重点介绍光电二极管和光电倍增管,光电二极管中主要介绍PIN光电二极管和雪崩光电二极管。
对相应的光电探测器的结构、原理、特性参数及应用范围等展开探讨,以进一步了解光电探测器。
关键词:PIN光电二极管雪崩光电二极管光电倍增管第一章引言 (1)第二章光电二极管 (2)2.1 PIN光电二极管 (2)2.1.1工作原理 (2)2.1.2结构 (2)2.1.3影响因素 (3)2.2 雪崩光电二极管 (3)2.2.1工作原理 (3)2.2.2 影响响应速度的因素 (4)2.2.3 优点 (4)第三章光电倍增管 (5)3.1结构 (5)3.2使用特性 (6)第四章结论与讨论 (9)第五章参考文献 (10)第一章引言光电探测器是指在光辐射作用下将其非传导电荷变为传导电荷的一类器件。
广义的光电探测器包括所有将光辐射能转变为电信号的一类器件。
光电探测器能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根据器件对辐射响应的方式不同或者说器件工作的机理不同,光电探测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光子探测器;另一类是热探测器。
本文着重介绍光子探测器中的光电二极管和光电倍增管。
第二章光电二极管光电二极管和普通二极管一样,也是由一个PN结组成的半导体器件,也具有单方向导电特性。
但在电路中它不是作整流元件,而是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光电传感器件。
光电二极管是在反向电压作用之下工作的,在一般照度的光线照射下,所产生的电流叫光电流。
如果在外电路上接上负载,负载上就获得了电信号,而且这个电信号随着光的变化而相应变化。
2.1 PIN光电二极管PIN型光电二极管也称PIN结二极管、PIN二极管,在两种半导体之间的PN 结,或者半导体与金属之间的结的邻近区域,在P区与N区之间生成I型层,吸收光辐射而产生光电流的一种光检测器。
具有结电容小、渡越时间短、灵敏度高等优点。
2.1.1工作原理在上述的光电二极管的PN结中间掺入一层浓度很低的N型半导体,就可以增大耗尽区的宽度,达到减小扩散运动的影响,提高响应速度的目的。
由于这一掺入层的掺杂浓度低,近乎本征(Intrinsic)半导体,故称I层,因此这种结构成为PIN光电二极管。
I层较厚,几乎占据了整个耗尽区。
绝大部分的入射光在I层内被吸收并产生大量的电子-空穴对。
在I层两侧是掺杂浓度很高的P型和N 型半导体,P层和N层很薄,吸收入射光的比例很小。
因而光产生电流中漂移分量占了主导地位,这就大大加快了响应速度。
2.1.2结构在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之间夹着一层本征半导体。
因为本征层相对于P 区和N区是高阻区这样,PN结的内电场就基本上全集中于I 层中。
如图所示:I层作用:本征层的引入,明显增大了p+区的耗尽层的厚度,这有利于缩短载流子的扩散过程。
耗尽层的加宽,也可以明显减少结电容,从而使电路常数减小。
同时耗尽加宽还有利于对长波区的吸收。
性能良好的PIN光电二极管,扩散和漂移时间一般在10-10s数量级,频率响应在千兆赫兹。
实际应用中决定光电二极管的频率响应的主要因素是电路的时间常数。
合理选择负载电阻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2.1.3影响因素1、光电二极管和它的负载电阻RC的时间常数。
2、载流子在度越区的耗尽时间。
3、耗尽区外产生的载流子由于扩散而产生的时间延迟。
2.2 雪崩光电二极管雪崩光电二极管是具有内部光电流增益的半导体光电子器件。
它应用光生载流子在二极管耗尽层内的碰撞电离效应而获得光电流的雪崩倍增。
这种器件具有小型、灵敏、快速等优点,适用于以微弱光信号的探测和接收,在光纤通信、激光测距和其他光电转换数据处理等系统中应用较广。
2.2.1工作原理当一个半导体二极管加上足够高的反向偏压时,在耗尽层内运动的载流子就可能因碰撞电离效应而获得雪崩倍增。
人们最初在研究半导体二极管的反向击穿机构时发现了这种现象。
当载流子的雪崩增益非常高时,二极管进入雪崩击穿状态;在此以前,只要耗尽层中的电场足以引起碰撞电离,则通过耗尽层的载流子就会具有某个平均的雪崩倍增值。
2.2.2 影响响应速度的因素载流子在耗尽层中获得的雪崩增益越大,雪崩倍增过程所需的时间越长。
因而,雪崩倍增过程要受到“增益-带宽积”的限制。
在高雪崩增益情况下,这种限制可能成为影响雪崩光电二极管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但在适中的增益下,与其他影响光电二极管响应速度的因素相比,这种限制往往不起主要作用,因而雪崩光电二极管仍然能获得很高的响应速度。
现代雪崩光电二极管增益-带宽积已达几百吉赫。
与一般的半导体光电二极管一样,雪崩光电二极管的光谱灵敏范围主要取决于半导体材料的禁带宽度。
制备雪崩光电二极管的材料有硅、锗、砷化镓和磷化铟等Ⅲ-Ⅴ族化合物及其三元、四元固熔体。
根据形成耗尽层方法的不同,雪崩光电二极管有PN结型(同质的或异质结构的PN结)、金属半导体肖特基势垒型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结构等。
2.2.3 优点与真空光电倍增管相比,雪崩光电二极管具有小型、不需要高压电源等优点,因而更适于实际应用;与一般的半导体光电二极管相比,雪崩光电二极管具有灵敏度高、速度快等优点,特别当系统带宽比较大时,能使系统的探测性能获得大的改善。
第三章光电倍增管将微弱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真空电子器件。
光电倍增管用在光学测量仪器和光谱分析仪器中。
它能在低能级光度学和光谱学方面测量波长200~1200纳米的极微弱辐射功率。
闪烁计数器的出现,扩大了光电倍增管的应用范围。
激光检测仪器的发展与采用光电倍增管作为有效接收器密切有关。
电视电影的发射和图象传送也离不开光电倍增管。
光电倍增管广泛地应用在冶金、电子、机械、化工、地质、医疗、核工业、天文和宇宙空间研究等领域。
3.1结构光电倍增管是一种真空器件。
它由光电发射阴极(光阴极)和聚焦电极、电子倍增极及电子收集极(阳极)等组成。
典型的光电倍增管按入射光接收方式可分为端窗式和侧窗式两种类型。
图1所示为端窗型光电倍增管的剖面结构图:当光照射到光阴极时,光阴极向真空中激发出光电子。
这些光电子按聚焦极电场进入倍增系统,并通过进一步的二次发射得到的倍增放大。
然后把放大后的电子用阳极收集作为信号输出。
因为采用了二次发射倍增系统,所以光电倍增管在探测紫外、可见和近红外区的辐射能量的光电探测器中,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极低的噪声。
另外,光电倍增管还具有响应快速、成本低、阴极面积大等优点。
3.2使用特性(1)光谱响应光电倍增管由阴极收入射光子的能量并将其转换为光子,其转换效率(阴极灵敏度)随入射光的波长而变。
这种光阴极灵敏度与入射光波长之间的关系叫做光谱响应特性。
图4给出了双碱光电倍增管(其光阴极材料为Sb-Rb-Cs和Sb-K-Cs)的典型光谱响应曲线。
(2)光照灵敏度由于测量光电倍增管的光谱响应特性需要精密的测试系统和很长的时间,因此,要为用户提供每一支光电倍增管的光谱响应特性曲线是不现实的,所以,一般是为用户提供阴极和阳极的光照灵敏度。
阴极光照灵敏度,是指使用钨灯产生的2856K色温光测试的每单位通量入射光产生的阴极光电子电流。
阳极光照灵敏度是每单位阴极上的入射光能量产生的阳极输出电流(即经过二次发射极倍增的输出电流)。
(3)电流放大(增益)光阴极发射出来的光电子被电场加速后撞击到第一倍增极上将产生二次电子发射,以便产生多于光电子数目的电子流,这些二次发射的电子流又被加速撞击到下一个倍增极,以产生又一次的二次电子发射,连续地重复这一过程,直到最末倍增极的二次电子发射被阳极收集,这样就达到了电流放大的目的。
这时光电倍增管阴极产生的很小的光电子电流即被放大成较大的阳极输出电流。
一般的光电倍增管有9~12个倍增极。
(4)阳极暗电流光电倍增管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仍有微小的电流输出。
这个微小的电流叫做阳极暗电流。
它是决定光电倍增管对微弱光信号的检出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5)磁场影响大多数光电倍增管会受到磁场的影响,磁场会使光电倍增管中的发射电子脱离预定轨道而造成增益损失。
这种损失与光电倍增管的型号及其在磁场中的方向有关。
一般而言,从阴极到第一倍增极的距离越长,光电倍增管就越容易受到磁场的影响。
因此,端窗型尤其是大口径的端窗型光电倍增管在使用中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6)温度特点降低光电倍增管的使用环境温度可以减少热电子发射,从而降低暗电流。
另外,光电倍增管的灵敏度也会受到温度的影响。
在紫外和可见光区,光电倍增管的温度系数为负值,到了长度截止波长附近则呈正值。
由于在长波截止波长附近的温度系数很大,所以在一些应用中应当严格控制光电倍增管的环境温度。
(7)滞后特性当工作电压或入射光发生变化之后,光电倍增管会有一个几秒钟以几十秒钟的不稳定输出过程,在达到稳定状态之前,输出信号会出现一些微过脉冲或欠脉冲现象。
这种滞后特性在分光光度测试中应予以重视。
滞后特性是由于二次电子偏离预定轨道和电极支撑架、玻壳等的静电荷引起的。
当工作电压或入射光改变时,就会出现明显的滞后。
对此,北京滨松公司侧窗型光电倍增管采用了“抗滞后设计”方案,实际上已经很好地消除了这种滞后现象。
第四章结论与讨论通过探究,对于光电探测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在光电子系统中,最关键的部件是它的“眼睛”,即光电探测器。
光电探测器种类繁多,不胜枚举。
原则上讲,只要受到光照射后物理性质会发生变化的任何材料都可用来制作光电探测器。
现在广泛使用的光电探测器是利用光电效应工作的。
光电探测器应用十分广泛,在光通信、光纤传感、激光测距、跟踪、自动控制以及激光唱片、商品条码读出器等军用、民用产品中,都大量使用各种不同类型的光电探测器。
总之,光电探测器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第五章参考文献[1]刘锡华.现代光学基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张以谟.应用光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3]缪家鼎,徐文娟,牟同升.光电技术.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4[4]Stevenson R.激光:Nichian 为多种激光二极管产品寻找新市场.化合物半导体与光电技术.2006[5]张永林,狄红卫.光电子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王庆有,蓝天,胡颖.光电技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7]曾冶槐,席与霖,张省吾.光电倍增管及应用.滨松公司光电子学株式会社.1995[8]王清正,胡渝,林崇杰.光电探测技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