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美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美术史第一讲PPT课件

中国美术史第一讲PPT课件

4
从创造的角度来讲,经由人的观念和手的创造 制作出的一个东西我们叫它为文物。文物包含 了工具,也包含了艺术品。我们利用它的功能 来写字,来作为生活里的一个被利用的东西时, 我们称它为工具。由于时间慢慢过去,它失去 了它被利用的功能性,而成为它的那个时代的 象征的时候。我们称它为艺术品。
举例:手表、沙漏
玉和陶的关系又是石头和土的关系 玉器和陶器是同时进行的 雕和塑 石头和土是互相转换的
29
陶和土的关系
陶是土造成的 为什么中国造出了那么好的陶?因为中国是农
业文明。 黄仁宇:中国文化的结构几千年来是以农业为
基础的。 比如:长城以北和长城以南
30
陶器上面的图案
鱼 蛙 鸟 巫术 几何形 涡纹
10
(三)艺术的起源
上古的美术史一部人类学史。 它开始于一个粗鄙的生命不甘心自己爬在地上
的状态。 美术史开始于人类想要站起来。
11
站起来——手的形成——接触石头——音乐艺 术产生(磬)
12
13
美术起源于人对形状的观察
仓颉造字 艺术是那些死去的生命仍然要发出自己声音愿
望。 比如:八音 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中外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部分
1
第一章 中国美术的源头——原始社会美术 第二章 青铜的光辉——夏、商、周美术 第三章 上升期封建社会的美术样式——秦汉美术 第四章 南北交融,东西并汇——魏晋南北朝美术 第五章 灿烂求备,异彩纷呈——隋唐五代美术 第六章 开宗立派的时代——宋辽金元美术 第七章 延续与变异——明清美术
2
第一讲:上古美术
主要内容 一、中国美术的发展与起源 艺术的观念 美的观念 创造的观念 二、石器艺术 旧石器时代的艺术 新石器时代的艺术 三、陶器艺术

130997-中国美术史-课件-5 第一章 第五节

130997-中国美术史-课件-5 第一章 第五节
第一章 史前至先秦时期的美术
第五节 先秦时期周边地区的美术
一、夏商时期周边地区的美术 二、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三、两周时期西部的美术
一 夏商时期周边地区的美术
三套环龙纹刀 商代晚期 河南安阳孝民屯南1713号墓出土
一 夏商时期周边地区的美术
金怪兽 战国时期 陕西神木县纳林高兔村出土
一 夏商时期周边地区的美术
二 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人物龙凤帛画 战国时期 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
二 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人物御龙帛画 战国时期 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
二 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楚帛书 1942年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
又称楚缯书,内容共分三部分分:天象、灾 变、四时运转和月令禁忌,不仅载录了楚地 流传的神话传说和风俗,而且还包含阴阳五 行、天人感应等方面的思想。 在文字四周绘12个神像,四角有用青红白黑 四色描绘的树木。
二 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铜尊 战国时期 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二 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鹿角立鹤 战国时期 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二 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玉尖耳神人头像 成都金沙遗址出土
二 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商周铜立人 成都金沙遗址出土
二 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商周金面具 成都金沙遗址出土
二 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越王勾践剑 春秋晚期 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
二 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湖北曾侯乙发掘现场
二 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曾侯乙墓构造模型
二 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北室
西 室
中室
东室
二 两周时期南方地区的美术

第二章_商代工艺美术

第二章_商代工艺美术

❖ 饕餮纹
❖ 夔纹
❖ 龙纹

❖ 凤纹
❖ 上海博物馆藏商代青铜羊首白乳雷纹罍上的羊首纹 (上); 广西西村县墓葬出土的汉代羊纹铜牌饰(下左); 内蒙宁城县黑城古城址出土的羊纹瓦当纹样(下右)
❖ 安阳武官村出土的商代 石磬上的虎纹(上); 陕西扶风黄堆西周墓地 出土的铜虎饰(中) 西周青铜器四虎竱铣侧 部的虎纹(下)
觚(gu)
卣(you)

觥(gong)
4.水器
❖ 有鉴、盘等。
5.杂器
❖ 禁、俎、匕等。
6.兵器
❖ 戈、矛、斧、刀、 矢镞等。
7.乐器
❖铙
四虎兽面纹铙 商代,湖南宁乡县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8.工具
❖ 铲、斧、刀、削等。
三、青铜器的装饰
❖ 商代的装饰花纹为动物纹,可以分为两类。 一、变形奇特,在现实中没有的想象的动物。 二、自然界的动物。
❖ 夏代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在河南郑州一带发现的 “二里头”文化遗址与夏代同期。二里头文化已经进入青铜 时代。
❖ 二里头文化:
❖ 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命名的考古学文化叫二里头文化, 主要分布于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二里头文化包含四期文化 遗址,它们的年代均比郑州二里岗商文化要早。在二里头第 三期遗存中发现有大型宫殿基址,铸铜、制骨和烧陶作坊遗 址,说明这里曾是个都邑。经过多年的考古工作,许多学者 认为二里头遗址应是文献记载的夏都斟郡,但由于缺乏文字 等确切的材料佐证,所以围绕二里头文化性质的探索与研究, 今后仍将继续。
❖ 统治区域: ❖ 北至河北北部,南达江汉流域,东起山东半岛,西及陕西西部 ❖ 中心,豫北冀南,晚期都殷,殷商 ❖ 社会背景 ❖ 观念:敬鬼神,嗜占卜,重祭祀,尚白色,祖玄鸟 ❖ 世风:尚享乐、重刑罚,商王权威 ❖ 文化中心:祭祀、占卜 ❖ 工艺美术代表:青铜器

夏商周的工艺美术

夏商周的工艺美术
目录
CONTENTS
种类:
01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02
四羊方尊 司母戊鼎 代表作品:
天有时,
01
地有气,
02
材有美,
03
工有巧,
04
合此四者,
05
然后可以为良。
06
——《考工记》
07
窃曲纹
环带纹
第二节 陶瓷工艺
灰陶尊 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奴隶社会时期,虽然是青铜时代,但陶器艺术仍然具有最重要的作用,因为青铜器只属于贵族,而陶器艺术却属于整个社会。青铜的铸造本身也离不开陶器,青铜铸造必须使用陶制范模。 陶角
黄釉瓷尊
白陶壶
第三节 玉器工艺
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中国工艺美术的主要玉材:和田玉、翡翠、岫玉、独山玉。 大玉龙 华夏银行标志
商代青铜器 商代青铜器造型以庄威、典雅、厚重、古朴为主要特征。常用的纹饰有饕餮纹、夔纹等动物纹样及几何纹样。早期的纹饰铸造比较浅,无底纹图案,后期逐渐趋向繁缛华丽,基本上是浅浮雕,并有繁华的底纹。后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青铜器基本上体现了“礼器”的性质,蕴藏着深刻的宗教与政治意义。 鼎是商代青铜器中最重要的器物之一,象征着某种权威。鼎的形制随着不同时期纹饰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饕餮乳钉纹方鼎,司母戊方鼎等皆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雕绘漆豆 彩绘鸳鸯形漆盒 战国漆耳杯
第五节 染织、服饰工艺
手织:养蚕,栽桑,缫丝、织绸。
染色: 商周时期的织物颜色,黄红为主,以朱砂和石黄制成的红黄二色,间有棕色和褐色,蓝、绿等色。比其他颜色更鲜艳,渗透力也较强。商周时期的染织方法往往染绘并用,尤其是红、黄等正色,常在织物织好之后,再用画笔添绘。
第三章 夏商周时期的工艺美术

中国工艺美术史 夏商西周

中国工艺美术史 夏商西周

兽面纹青铜方鼎 商早期
青铜工艺
(二)商中晚期——西周早期 公元前十四世纪——前十世纪
在礼乐盛行的社会背景下,出现成套的礼乐器,器型庞大浑厚、纹饰新奇绚丽。 特征:强调立体效果(三层花纹) 装饰:花纹密布,动物纹是主体,云雷等几何形地纹 庄重、威严是这一时期青铜器的明显特点。
龙虎纹青铜尊 商中期
妇好盘 商晚期
盂——盛水或盛饭的器皿。侈口、深腹、圈足,有附耳,很像有附耳的簋,但比簋大。
永盂 西周中期
匽侯盂 西周
钺 商晚期
青铜工艺·装饰
动物纹 兽面纹(饕餮纹)—— 形象:鼻梁居中,左右对称 构成:单独纹样 分类:牛头、羊头、虎头
中国对饮食有着悠久的文化和独特的偏爱。“饕餮纹”代 表中国饮食文化,把"久久"的文字结合进去,以现代的表 现手法呈现出来。
云雷文扁足鼎 商早期
菱纹鼎 夏
司母戊鼎 商晚期 我国目前所知最大的一件青铜器。 重875公斤,高133厘米,横长110 厘米,宽78厘米
妇好夔足方鼎 商代后期 通高42.4、口长33、口宽25厘米 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妇好鼎 商晚期
大禾人面纹方鼎 商晚期
鬲(li,音历)——烹饪器,多用来煮粥用,一般为广口、多三袋足,足中空,便于加热。
凤鸟纹 凤鸟纹石磬
青铜工艺·装饰
几何形纹样 窃曲纹—— 形象:卧置的S形,两端有回钩。 构图:常左右排列,二方连续,严整有序 发展:至春秋早期,流行
云雷纹—— • 形象:回旋的线条组成,云纹,雷纹
重环、垂鳞纹—— • 形象:较单纯,装饰主题 • 构图:连续,庄重严整
青铜工艺·装饰
瓦纹—— 形象:简单、平朴 由平行的、凹槽组成,形式如一排排仰瓦。 发展:出现不迟于晚商;盛行于西周中晚期

中国古代史夏商周时期PPT课件

中国古代史夏商周时期PPT课件
商王与地方势力之间的权力义务关系
政治上,诸侯、方伯以商王为天下共主。 经济上,诸侯、方伯要向商王贡纳各种方物, 包括粮食、土特产品。 军事上,诸侯、方伯有义务为商王戍边,参与 商王对外战争。
从成汤灭夏到盘庚迁殷以前称为商朝的前期, 约二百余年。盘庚迁殷后,商朝各方面获得 大发展,武丁在位的五十多年,是商朝最强 盛的时期。
青铜文化与礼乐文明
殷 墟 武 官 村 大 墓
殷墟出土陶排水管
青铜文化与礼乐文明
青铜文化与礼乐文明
商代青铜文化
仰韶文化的后期,即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以后的一个时 期,我们的祖先已经知道了铜,并且已会制造简单的小 件铜器。现已知道的最早的青铜器物,是1975年在甘肃 东乡县林家的甘肃仰韶文化马家窑类型遗址中出土的一 件公元前3000年左右青铜刀。 到了商代,青铜器冶铸工艺高度发展,商代晚期即殷墟 时期,已经出现特别巨大或精细的器物,技术水平和艺 术水平都很高。西周晚期,事实上是青铜器走向衰落的 时期。
青铜文化与礼乐文明
商代青铜文化
商朝(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 共传十七世、三十王,历时六百年左右。在 商朝,早期华夏文明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 是中国青铜时代的巅峰,其主要代表是青铜 文化和甲骨文。
青铜文化与礼乐文明
商代青铜文化
《诗经 ·商颂 ·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尚书序》:“自契至成汤八迁。” 张衡《西京赋》:“殷人屡迁,前八后五。” 古本《竹书纪年》:“自盘庚迁殷,至纣之灭,二百 七十三年更不徙都。”
内服
“外服” 是商朝国家的外围地区,即“四土”,属 于各类地方势力管辖。
从考古学对商文化分布的研究看,商朝国家控制的整 个地区十分广阔,可能东至大海,西至陕西西部,南 跨长江湖南和江西,北抵山西中部,东北到辽宁,西 南至四川。各地方势力与中央之关系因时因地千差万 别。

《上古三代的更替》夏商周时期PPT课件二

《上古三代的更替》夏商周时期PPT课件二

盘庚迁殷:公元前1300年
盘庚迁
殷后直至商 朝灭亡270 余年皆定居 于殷,不在 迁徙。后人 也称商朝为 殷朝,或殷 商。
盘庚迁殷
• 原因:水患和政治动乱 • 意义:盘庚迁殷是商朝历史发展中的一个
重要转折点,它稳定了商朝的统治,是商 朝从动荡走向稳定的转折点,也是商朝政 治、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右图是我国目前 已知最早的文字,你知 道它的名称吗?在哪里 发现的?你还知道“殷 墟”的哪些知识?
你能否根据图 片和有关知识说说 牧野之战?
从故事中可看出 夏商西周的灭亡有哪些 共同原因?给后人以什 么启示?
你能否讲述 一个有关夏桀、 商纣王、周幽 王的故事?
三.西周建立及疆域
西周: 公元前 1046年 建立 (武王)
判定某一年在哪个世纪时,可以用 一个简单的方法:
• (1)这个年份是两位数,即在1到99年间,那么这一年肯定是在公元 一世纪里。
• (2)年份是三位数,即在100到999年之间,那么把这一年的第一位 数加上1,就可得到这一年所在的世纪。例如公元618年,第一位数为 6,6+1=7,所以这一年是在公元7世纪里。
③假如你是周天子,你会怎样治理国家呢?
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26页,认真阅读课文, 然后依据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在课本上把相 应的答案划出.
周天子实施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分封的 办法与周王和诸侯的关系)、作用。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中国工艺美术史——商代的工艺美术PPT课件

中国工艺美术史——商代的工艺美术PPT课件

v商代妇好墓三联甗 。
v烹饪器物,类似现代的蒸锅, 利用沸水蒸气蒸食物
.
20
二、青铜器的造型
1、烹饪器:鼎、甗、鬲。 2、食器:簋,产生于商代后期,其造型最早为碗形圈足,后才有耳有盖。 3、酒器:五爵(爵、斝、角、觚、觯)、壶、卣、罍、觥、盉、尊、彝。 4、水器:鉴、盘。 5、杂器:禁、俎、匕、镜。 6、兵器:戈、矛、斧(戚)、刀(斤)、矢镞。 7、乐器:铙。 8、工具:铲、斧、刀、削。
.
17
龙纹扁足鼎 食器
商晚期(公元前14一前11世纪)
鼎是青铜礼器中的大类,在古代社 会里曾被用来“明尊卑,别上下”, 是统治阶级划分等级和权力的标志。 鼎有烹煮肉食,实牲祭祀和宴享等各 种用途。扁足鼎,传世和出土均很少。 此鼎立耳、方唇、浅腹、圆底,下置 三个龙形的扁足。每一个扁足既薄又 宽,且两面都有繁密而遒劲的龙纹, 龙尾斜卷成落地的支撑点,使整个鼎 有稳定感,从而增强了造型的气势。 鼎的腹部饰长鼻兽纹,图案结构别致 协调。这件鼎从整体到局部的设计都 很和谐,没有其它不必要的装饰堆砌, 具有相当高超的工艺水平。
杂,出现了多层花纹,一般均用回纹衬地,形成主纹和地纹的对比。
.
14
一、青铜器的制作
1、制作青铜器,必须经过炼矿、制范、熔铸等几个过程。 2、制范有陶范(泥模)和蜡模法。
陶范法:首先制范,根据所要求制作的器形,先用泥土塑出样子,成为模。有装 饰花纹的,先用笔在模上画出各种花纹,然后雕刻。将模烘干,再用泥片附在胎 上,使成器形并显示出花纹,这就是外范。在外范中心还要制一个内范,外范跟 内范的空间距离,就是器壁的厚度,内范与外范之间用支钉或母榫相扣以免错列。 在外范之外用绳索和后泥加固,就可以浇注铜液。
商朝时期 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欣赏
辅助教学 阅读资料
辅助教学 视频资料
思考题
第一节 概述
• 夏商西周是青铜时代。

此间汉字已经形成,礼仪制度已经完备,为礼仪
制度服务的青铜礼器、玉器日臻完美。铸器、刻字、
雕花工艺严肃认真,视同神圣,倾注了当代人的最
高智慧,可谓时代精神的集体中体现。唯其如此,
商周青铜工艺成为后世难以企及的典范。
中国古代文化的奠基时代
遗 址
落式的群体布局方式。
湖北盘龙城遗址是中国现知第二座最早的商 代古城。它的殿堂建筑遗址尤其完整,是至今所 知的最早的“前堂后室”布局的建筑实例。“前 堂后室”的布局,奠定了直到封建社会末期中国 宫殿建筑“前朝后寝”的基本结构。
安阳殷墟是商代晚期的建筑遗址。
瓦的发明是西周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
我国传统的民族形式的木构建筑基本形制确立 于西周。
分三类:独立的圆雕,附属于青铜器身上 的圆雕或浮雕,拟形器即器形与器体合而 为一的动物形象。
四川广汉三星堆商代青铜人面 商中期
人面纹方鼎 商代后期 高38.5,口长29.8,宽23.7厘米 959年湖南省宁乡县黄村寨子山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象尊 商代后期 高22.8,长26.5,宽14.4厘米 1975年湖南醴陵县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口向下吊悬而鸣之。大钟以木杆撞而鸣之。

鼓,湖北崇阳已出土了商代铜鼓,但迄今尚未发现周
代铜鼓。《诗经》有“钟鼓将将”的描述,证明周代有铜
鼓。

錞,即錞于,圆如碓头,上大下小,乐作鸣之,与鼓
相和。《周礼鼓人》云:“以金錞和鼓。”但迄今未见商
周遗物。

铎,似钟而小,有舌,以甬为柄,持而振之。钟、铙、
錞、铎被称为四金。常与鼓合用。
型制特征及其时代审美差异
• 夏、商、西周的青铜工艺,由于社会体制和审美习 尚的不同,造成了青铜器型制和艺术风格的差异。三 代青铜工艺的发展变化,大体可分五个时期。
• (1)滥觞期――夏至殷前期 • (2)鼎盛期――殷中期至周初成、康、昭、穆之世(代表作) • (3)开放期――西周中期至春秋中叶 • (4)新式期――春秋中叶至战国末年 • (5)衰变期――自战国末叶以后
斝、铎为多,鬲、钟则少见。装饰方面,或是全身纹饰,
或是纯素无饰。花纹种类,大率为夔龙、夔风、饕餮、象
纹、雷纹等。其中饕餮纹、雷纹占主导地位。殷器一般多
富有原始风味,神秘威严,通身纹饰,华丽堂皇,表现出
以瑰丽为美的时代风尚。西周初期基本沿袭商代传统,个
别显示出朴实庄严的风格。铭文方面,文体简约,字体端
(1)滥觞期――夏至殷前期
• 此间的实物发现尚少,所见实物大率 比较粗糙,铸造水平较差,种类亦少。因 其刚刚由原始陶器转化而来,工艺水平差 是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不过从文献记载 看,夏铸青铜器有非常明确的功利目的 ――使民知神奸。
(2)鼎盛期――殷中期至周初成、康、

此间青铜器型以昭鼎、、方穆彝之、无世盖之簋、尊、卣、爵、
玉人
石人
商代后期 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
玉龙
玉怪鸟
石牛
玉鹰·玉凤 商代后期 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






俏色玉龟

出 土
商代后期
三、工艺
商周工艺同其他艺术门类相比最为丰富。 青铜工艺、玉石工艺、陶瓷工艺等都有杰出的创造。
1.青铜工艺 主要器类及其特点 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商周青铜器,大多是礼器。夏代的青铜器
• (1)烹调器:鼎、鬲(音力)、甗(音眼); (2)盛黍稷食器:敦(音对)、簠(音府)、簋 (音鬼); (3)酒:尊、(音垒)、壶、卤、觥(音工)、 爵、觚、觯(音志)、角、斝(音甲); (4)脯(音府)醢(音海)器:豆; (5)盥洗器:盘、匜(音仪); (6)舀汤酒之器:匕 (7)盛酒器之座:案、禁; (8)盛冰器:鉴;
第二章夏商西周美术ppt课件
第二章 奴隶制时代
夏商周美术
Chapter Two Art of the Xia-Shang and the Western Zhou Dynasties
(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
第二章 夏商西周
美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建筑 雕刻
工艺
第三节 绘画 雕塑
书法
第四节 青铜作品
按礼仪用途分,可分四大类
(1)宗器:祭礼宗庙用; (2)旅器:用以记叙征行,天子、诸侯每有战 事,必铸铜器以记之; (3)媵(音映)器:随嫁之礼器; (4)乐器:祭祀必奏乐,故礼乐器不可分。
乐器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钟、铙,商代有铙无钟。铙口向上,执而鸣之。似今
日之手摇铃而略大。周有钟而很少有铙。钟体大量重,故
2.玉石雕刻
• 商周玉石雕刻多有
发现,仅1976年殷墟妇 好墓(五号墓)就出土 玉器755件,造型多样, 品种齐全,制作技巧相
当高。其中的立体雕刻
有人物、动物,雕出大
体轮廓,细部则以阴线 刻划,如衣饰发饰。
玉人骑兽佩
玉石雕刻:商周时代的玉器有大量出土。 如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的黄玉跽坐人像、玉虎、 玉龙、玉象等。形象简洁,造型庄重,色泽优 美,十分耐看。(商代后期 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
严。制器方面,一般凝重结实,绝无轻率的倾向。此间出
土的实物较多,如 “司母戊方鼎”、 “人面方鼎”、
美术有了分工和记载:建筑、雕塑、绘画、工艺
第二节 建筑、雕刻、工艺
• 一、建筑 • 1.夏商建筑遗址 • 郑州商城 堰师商城 黄陂盘龙城 • 2.周代建筑遗址
殷墟
宫殿建筑之滥觞
1960年在河南偃
师二里头遗址中部的
河 南
第三层文化中,挖掘

出可能建于晚夏的中
师 二
国现知最早的宫殿遗
里 头
址。它首次使用了院
所见极少。它们从种类、个体大小、陈放件数、乃至器物内所 供牺牲的物种件数以及身份等级之分,都有严格的规定。青铜 器既是沟通皇权和人权的信物,又是区别等级名分的标志。每 一件青铜器差不多都是将工艺、雕刻、绘画、书法等多种艺术 合于一身,但都服从器物造型和内容的需要,各自只有相对的 独立性。
青铜器按生活用途可分八类:
陕西歧山凤雏建筑遗址
陕西歧山凤雏建筑遗 址(西周),在建筑 艺术史上具有重要意 义。凤雏村的四合院 是中国最早的院落例 证之一。这种院落组 合在宫殿、宗教建筑 以及其他公共建筑得 到非常广泛而长期的 使用和充分的发展, 成为中国建筑的重要 特色
Hale Waihona Puke 二、雕刻• 1.青铜雕刻 商周青铜雕刻,从艺术形式来看,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