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共28张PPT)

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 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 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 现了 “短暂的春天” 。其中发展最 快的是纺织业和 面粉业 。
随着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
扩张,民族工业除了受 帝国主 义和 封建主义 的双重压迫外, 还遭到 官僚资本主义 的摧残。
特点
①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总的来说还比较落后。 ②它们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而且主要 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 ③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 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中国铁路之父” 詹天佑 ,自主设计 了中国第一条干线 铁路——京张铁路。
徐寿和华蘅芳合作制成 “黄鹄”号,是中国自 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设 图为冯如和他自己设计制造 的飞机。他被誉为中国航空之父。 计了第一座双层铁路、 公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新式交通通信工具的作用:
跪 握 手
拜
取消“老爷” “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 的称呼,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为什么当时要改变旧的发式服装、革除 缠足跪拜等陋习?
这些旧事物体现了压迫与不自由、 不平等,除旧布新就是追求自由与 平等。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观 念的革新,对中国国民精神的塑造 和人格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
第25课 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知道近代以来中国人在衣、食、住、行 生活的变化;分析理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和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资料、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生 活的变化;教师引导,学生主导,共同探究问题,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 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让学 生感受到张謇、侯德榜等人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怀和热爱祖国的情 感。 重点 文化生活的变迁、社会习俗的变化。 难点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件(42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

洋务企业 官办、带有封建性 民资企业 私人开办、资本主义性质
张謇 大生纱厂
官僚资本主义: 国民党官僚资本同国 家政权结合紧密,使 国家政权为自己服务。蒋介石
宋子文
福新面粉公司
孔祥熙
陈立夫陈果夫
新课讲授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历程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产生于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 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其他事业:
(2)此时建厂原因:《马关条约》允许日本
垦牧公司、轮船公司、面
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外国人纷纷在华办厂,刺
粉厂、油料厂、冶铁厂
激民族工业的发展 。
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国头十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的原因?
材料一: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他
A.煤炭和钢铁业 B.铁路和公路 C.建筑和纺织业 D.纺织业和面粉业 6.压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头上的三座大山是( A.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B.帝国主义、无产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 C.帝国主义、资产阶级维新派、官僚资本主义 D.帝国主义、开明的地主阶级、官僚资本主义
)
) A
二次达标
1.下图是我国近代 一个著名的企业大生纱厂,它 的创办人是(A ) A.张謇 B.荣宗敬 C.荣德生 D.范旭东
1937年冬,日本侵略军占领上海,荣氏企业,有的被日军炸毁,有的被日军占据 。
抗战胜利后,荣德生两次遭绑架,被勒索款项达百万美元。其中一次绑架中的绑 匪,居然拥有国民党第三方面军司令部的“逮捕证”和淞沪警备司令部的汽车。—— 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阻碍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精品课件

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 ——张之洞
车 的 反
中)妇女及小孩竟居其大 半”“先闻摇铃之声”“又 继以汽笛数声,而即闻作响 声者,车即由渐而快驶矣。
应 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
皆喝彩,注目凝视。”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趣事一二
电灯在上海出现时,有人不知电 灯发光原理,以为与炭火、柴火无 异,伸出长长的烟杆在电灯上点烟。
中国最早的火车只有车厢, 没有车头,只好用马或者骡子 拉着车厢在铁轨上行走。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课堂练习
4.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采取一些
措施来改变落后的习俗,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 A.禁止缠足
C
B.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
C.取消“先生”“君”之类的称谓
D.强令男子剪掉辫子
课堂练习
5、见下图中的服装款式,你会想 到下列哪一重要的历史人物( )
A.康有为
B B.孙中山
C.陈独秀 D.李大钊
本课小结
产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黄金时代:时期:一战期间
原因:内因、外因
受挫: 一战后,再度受挫
特点:总体落后;发展不平衡
社会生 交通、通信的发展 活变化 生活方式、习俗的变化
课后活动
1、毛泽东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你知道哪些张 之洞、张謇创办近代民族工业的故事?
唐代女子高髻发式 民国女子一字式前刘海短发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2)易服饰
马褂 清官服
西装 中山装
相关史事
民
清国Biblioteka 朝旗旗袍
袍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3)禁缠足
现 代 的 “ 三 寸 金 莲 ”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共22张PPT)

今天的中国想要引领时代潮流,应该怎么做?
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 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习近平
观察以下两幅图,说说二者有何异同?——东西对视,隔雾看花
19世纪30年代的西方国家
晚清时期的中国
变之行——路漫漫兮而求索
合作学习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阶段
时间
原因
发展特 点
学生活动
纱厂工人笔记——《大华记事》
角色1:哥哥(大华)角色2:弟弟 (小华)
(一)洋务运动以后
大华:自从洋务运动以来, 咱们中国人也开始办企业 了。
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特点:轻工业间
产生
洋务运动
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后
“短暂的春 一战期间 天”
再度受挫 一战后
原因
洋务运动推动
甲午中日战争的刺激
内: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 外:一战帝国主义忙于战 争
帝国主义卷土重来
发展特 点
1.地区分布 特点:沿海 沿江多,内 地少 2.特点:轻 工业多,重 工业少。
(四)第一次世
界大战后
小华:唉!大生纱厂恐怕 是要倒闭了,这几年一直 在亏损! 大华:没办法!一战结束 后,洋人又卷土重来 了……
知识梳理
阶段
产生 发展
时间
原因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推动
甲午中日战争后 甲午中日战争的刺激
发展特 点
“短暂的春 天”
再度受挫
一战期间 一战后
内: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 外:一战帝国主义忙于战 争
画一画
请大家动动手试着画一画,中国近代民族 工业发展历程的曲线图(注意时间段、发 展状况)。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过程
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 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习近平
观察以下两幅图,说说二者有何异同?——东西对视,隔雾看花
19世纪30年代的西方国家
晚清时期的中国
变之行——路漫漫兮而求索
合作学习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阶段
时间
原因
发展特 点
学生活动
纱厂工人笔记——《大华记事》
角色1:哥哥(大华)角色2:弟弟 (小华)
(一)洋务运动以后
大华:自从洋务运动以来, 咱们中国人也开始办企业 了。
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特点:轻工业间
产生
洋务运动
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后
“短暂的春 一战期间 天”
再度受挫 一战后
原因
洋务运动推动
甲午中日战争的刺激
内: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 外:一战帝国主义忙于战 争
帝国主义卷土重来
发展特 点
1.地区分布 特点:沿海 沿江多,内 地少 2.特点:轻 工业多,重 工业少。
(四)第一次世
界大战后
小华:唉!大生纱厂恐怕 是要倒闭了,这几年一直 在亏损! 大华:没办法!一战结束 后,洋人又卷土重来 了……
知识梳理
阶段
产生 发展
时间
原因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推动
甲午中日战争后 甲午中日战争的刺激
发展特 点
“短暂的春 天”
再度受挫
一战期间 一战后
内: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 外:一战帝国主义忙于战 争
画一画
请大家动动手试着画一画,中国近代民族 工业发展历程的曲线图(注意时间段、发 展状况)。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过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共39张PPT)

侯德榜(1890-1974) 福建闽侯人,著名科 学家,杰出化学家, 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
周学熙(1866-1947)安徽人,我国清末民初杰出的民族 资本家,曾任北洋政府财政总长等职。创办了华新纺织公 司等企业。在当时,他与张謇齐名,时称“南张北周”。
范旭东
化学工业先驱范旭东, 创办久大精盐公司生产 我国的第一批精盐,创 办永利制碱公司打破了 外国公司垄断;创办永 利化工公司开始生产合 成氨。
正是在洋务派主持下,中国拥有了第一批机器生产的兵工厂、 造船厂、纺织厂、钢铁……在“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 企业里,一些地主、官僚、商人逐渐向资产阶级转化。
-----《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
3、标志: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发 昌机器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广 东继昌隆缫丝厂的创办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表现:(1)开办工厂和投资数额增长迅速; (2)轻工业发展显著 ,特别是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 (3)布局改变,重工业起步发展; (4)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实业家。
荣宗敬、荣德生
荣宗敬、荣德生兄弟,江苏无锡人,中国 近代著名实业家。1901年,二人创办无锡 保兴(茂新)面粉厂,1912年,合资在上 海创办福新面粉厂,1919年发展到福新16厂。1915年创办的申新纱厂,1919年发 展到申新1-3厂。逐步成为名震工商业界 的“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成为民 族资本主义的杰出代表。
师范为教育之母……欲普及教育而不求师,则无导。
今求国之强,当先教育,先养成能办适当教育之人才……
通州民立师范学校是我国第一所独 立设置的师范学校
一战结束后,外资企业卷土重来,导 致棉花价格暴涨,张謇的纱厂破产。 1926年7月张謇黯然离世,享年73岁。 他的陪葬品是:一顶礼帽、一副眼镜 、一把折扇,还有一对金属的小盒子 ,分别装着一粒牙齿,一束胎发。
周学熙(1866-1947)安徽人,我国清末民初杰出的民族 资本家,曾任北洋政府财政总长等职。创办了华新纺织公 司等企业。在当时,他与张謇齐名,时称“南张北周”。
范旭东
化学工业先驱范旭东, 创办久大精盐公司生产 我国的第一批精盐,创 办永利制碱公司打破了 外国公司垄断;创办永 利化工公司开始生产合 成氨。
正是在洋务派主持下,中国拥有了第一批机器生产的兵工厂、 造船厂、纺织厂、钢铁……在“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 企业里,一些地主、官僚、商人逐渐向资产阶级转化。
-----《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
3、标志: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发 昌机器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广 东继昌隆缫丝厂的创办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表现:(1)开办工厂和投资数额增长迅速; (2)轻工业发展显著 ,特别是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 (3)布局改变,重工业起步发展; (4)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实业家。
荣宗敬、荣德生
荣宗敬、荣德生兄弟,江苏无锡人,中国 近代著名实业家。1901年,二人创办无锡 保兴(茂新)面粉厂,1912年,合资在上 海创办福新面粉厂,1919年发展到福新16厂。1915年创办的申新纱厂,1919年发 展到申新1-3厂。逐步成为名震工商业界 的“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成为民 族资本主义的杰出代表。
师范为教育之母……欲普及教育而不求师,则无导。
今求国之强,当先教育,先养成能办适当教育之人才……
通州民立师范学校是我国第一所独 立设置的师范学校
一战结束后,外资企业卷土重来,导 致棉花价格暴涨,张謇的纱厂破产。 1926年7月张謇黯然离世,享年73岁。 他的陪葬品是:一顶礼帽、一副眼镜 、一把折扇,还有一对金属的小盒子 ,分别装着一粒牙齿,一束胎发。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共25张PPT)

趣事一二
电灯在上海出现时,有人不知电 灯发光原理,以为与炭火、柴火无 异,伸出长长的烟杆在电灯上点烟。
中国最早的火车只有车厢, 没有车头,只好用马或者骡子 拉着车厢在铁轨上行走。
1909年9月21日,中国最早的飞机设计 师和飞行员冯如,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 飞机,首次飞行取得成功。
近代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时 期 19 世纪六七十 年代 甲午中日战争 后 第一次世界大 战期间 原因 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 义的产生 发展 ①外国人办厂的刺激。②状元实业家张 謇的带动。 黄 金 ①政府颁布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内 时期 因) ②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 国的经济侵略。(外因) 一战以后到新 再 度 ①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卷土重来 中国成立 受挫 ②中国内战不断; ③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 三座大山的压迫 阶段 产生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 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产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民族资 本主义 的发展
黄金时代:时期:一战期间
原因:内因、外因
受挫: 一战后,再度受挫 特点:总体落后;发展不平衡
社会生 活变化
交通、通信的发展 生活方式、习俗的变化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1、近代交通管理和通信事业的发展:
思考:近代以前人们使 用的交通工具有哪些?
轿子
1864年1月,徐寿和华蘅芳合作制成一艘木 壳轮船“黄鹄”号,船长50余尺,时速40 余里,是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中国进口的第一辆汽车——慈禧御用汽车
1876年,英国商人在中国 修筑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 营的铁路——淞沪铁路。
早 期 火 车
中 国 人 对 火 车 的 反 应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精品教学课件

沿江多, 内地少
纺织业 面粉业
小组合作讨论、归纳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特点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起步的时间
国家
时间
英国
1760年左右
美国、法国 1800年左右
①德虽国然有了长足18的30年发左展右,但总的来
说还比较落后。
1919我国轻重工业比重图
②主要集中 在轻工业部 门、重工业 基础极为薄 弱。
③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 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 城市。
⑤新式风俗
西餐
西式蛋糕
洋 酒
文明结婚
集体婚礼
公园、咖啡馆也在大都市风行一时
在时装、烫发流行之际,旗袍、中山装等具有民族风情的服装也受人青睐
3.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不平衡
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
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
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
受过教育和教育程度较高的民众变化大于没有受过教 育或教育程度较低的民众变化。
小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以及主要原因
特点: 1)发展缓慢,道理艰难曲折,整体水平落后 , 2)发展不平衡,集中在轻工业 3)分布不平衡,集中在沿海沿江城市(上海、武汉) 原因: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受帝国主义,封建 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掠夺。
中国近代以前的交通工具
外国人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的刺激
状元实业家张謇回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 了许多中国人走上了“实业救国”的道路。
3、短暂的春天
根据材料及南教京材临找时出政“短府暂奖的励春和天保”护出工现商的原因。 材料一 辛亥革业命,的鼓成励功人,民冲兴击办了实封业建,制鼓度励,华使民族资产阶 级也一。度”受 各到 种鼓 实舞 业侨 省, 团在 成辛他体国 立亥们如内实革认雨投业命为后资公的:春,司推“笋…设动所纷…立(谓纷内实产出因业业现)部革。,命各者,今其时 材料二 一战期间(—1南91京4-临19时18政)府帝法国令主义国家出口中国产
纺织业 面粉业
小组合作讨论、归纳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特点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起步的时间
国家
时间
英国
1760年左右
美国、法国 1800年左右
①德虽国然有了长足18的30年发左展右,但总的来
说还比较落后。
1919我国轻重工业比重图
②主要集中 在轻工业部 门、重工业 基础极为薄 弱。
③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 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 城市。
⑤新式风俗
西餐
西式蛋糕
洋 酒
文明结婚
集体婚礼
公园、咖啡馆也在大都市风行一时
在时装、烫发流行之际,旗袍、中山装等具有民族风情的服装也受人青睐
3.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不平衡
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
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
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
受过教育和教育程度较高的民众变化大于没有受过教 育或教育程度较低的民众变化。
小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以及主要原因
特点: 1)发展缓慢,道理艰难曲折,整体水平落后 , 2)发展不平衡,集中在轻工业 3)分布不平衡,集中在沿海沿江城市(上海、武汉) 原因: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受帝国主义,封建 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掠夺。
中国近代以前的交通工具
外国人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的刺激
状元实业家张謇回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 了许多中国人走上了“实业救国”的道路。
3、短暂的春天
根据材料及南教京材临找时出政“短府暂奖的励春和天保”护出工现商的原因。 材料一 辛亥革业命,的鼓成励功人,民冲兴击办了实封业建,制鼓度励,华使民族资产阶 级也一。度”受 各到 种鼓 实舞 业侨 省, 团在 成辛他体国 立亥们如内实革认雨投业命为后资公的:春,司推“笋…设动所纷…立(谓纷内实产出因业业现)部革。,命各者,今其时 材料二 一战期间(—1南91京4-临19时18政)府帝法国令主义国家出口中国产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20张ppt)

材料:1905年废除了科举考试 后,显示上流社会身份的官职 也失去了魅力。功名比起财富 来说已黯然失色,追求财富比 实践道德更重要。 --《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
“一个不靠外国人帮助,全靠中国人自力建设”的南通-- [英]戈登·劳德:《江海关1912-1921年十年报
民族资本主义
观察地图,探讨民族资本主义 发展的特点。
--摘自斯蒂芬·哈尔西著《追寻富强:中国现代国家的建构,1850-1949》
阅读课文,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变化?
徐 志 摩
阅读课文,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变化?反映了什么?
阅读课文,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变化?
“在今日的文化里,相片的重要几乎胜过了音乐、图画与雕刻等。在一个摩登 的家庭里,没有留声机……,似乎还过得下去;设若没有几张相片,或一二相片 本子,简直没法活下去!”
《中国大资本家传奇》人物籍贯分布统计 江苏12: 张謇 荣宗敬 荣德生 李国伟
陈调甫 汤蒂因 周作民 李平书 刘国钧 唐星海 薛南溟 陈光甫 浙江8:章乃器 乐松生 刘鸿生 虞洽卿 朱葆三 叶澄衷 黄楚九 张元济 重庆4:卢作孚 杨粲三 古耕虞 苏汰馀 湖南3:范旭东 李烛尘 聂云台 上海2:吴蕴初 严裕棠 安徽2:周学熙 周叔弢 天津1:宋则久 福建1:侯德榜 山东1:宋棐卿 广东1:郭琳爽 四川1:刘航琛 陕西1:康心如
--老舍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你如何看待这些变化?
近代社会生活还有什么特点?
小结
课后活动:和家人一起,完成课后活动第2题。
蝶恋花 王国维
阅尽天涯离别苦, 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
花底相看无一语, 绿窗春与天俱莫。 待把相思灯下诉, 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 最是人间留不住, 朱颜辞镜花辞树。
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刺状元成激才路 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③表现: 状元实业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 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 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
相关史事:
张謇是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甲午战败后, 他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创办大生纱厂,获利 颇丰。除纱厂外,张謇还创办了垦牧公司、轮船公 司、面粉厂、油料厂和冶铁厂等产业。他把挣来的 钱用于兴办文化和公益事业,创立了学校、图书馆、 博物苑、气象台、医院、公园和剧场等机构,有些 在国内还是首创的,如1905年创办的南通博物苑就 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
②风俗习惯的变化:
人们的饮食、服饰、婚丧以及休闲娱
状元成才路
乐方式日益开放,出现了崇洋逐新的趋向。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生活方式
崇洋逐新的趋向
饮食
婚丧 休闲娱 乐方式 服饰
西餐、西式蛋糕、洋酒、洋烟、洋布在 沿海城市成为时尚 文明结婚、集体婚礼、公葬、追悼会等 新式婚丧礼节纷纷出现
公园、咖啡馆在大都市风行一时
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的史实及影响。 4. 了解辛亥革命后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等社
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产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 主义产生。
近代民族工业 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 (1840—1949年)在中国设立的、由民 族资本创办的、使用机器和机械动力生 产的制造工业。近代民族工业从洋务运 动开始,包括洋务派创办的企业和民族 资产阶级创办的企业。
上面两幅漫画形象地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工 业曲折发展的状况。你认为在三座“大山”的压 力下,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是怎样曲折发展的呢? 会呈现怎样的特点?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学习目标
1. 知道张謇兴办实业的背景和影响。 2. 掌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原因和特
征,初步认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性。 3. 知道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
环境中顽强地挣扎着,出现了荣氏兄 弟、卢作孚、侯德榜等著名企业家。
荣氏兄弟创办的福新面粉公司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 半封建化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时代特 点决定了它从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 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所以,中国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是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根 本原因。
1.近代交通管理和通信事业的发展 (1)表现: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
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 工具相继传入中国。近代铁路和公路的修筑, 水上、空中航线的开辟,新式马路的修建,传 统街道的改造,近代交通管理和通信事业发展。
(2)影响: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促进了商品的流通;逐渐改变了人们 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表现 ①风俗习惯的变化: 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劝禁女子缠足; 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
握手礼;
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 生”的称呼,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辛亥革命后军警 为行人剪辫子
民国初年发式变化的实质: 从清朝初年的强令剃发留
辫到民国时期颁布“剪辫令”, 表面上是发式的变化,实质是 中国从封建专制向民主共和、从生活封建化到 生活近代化的转变。辫子的剪除,不仅具政治 革命意义,还具有深刻的社会主义,对社会生 活的变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民国时期的上海街景
新式交通工具传入对中国社会变迁的影响:
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带来了一些城镇的兴起,促使城市公共设施建 设的发展,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2.社会习俗的变化
(1)原因:伴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 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也开始发生深 刻变化。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 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
在时装、烫发流行之际,旗袍、中山装 等具有民族风情的服装也受人青睐
上海南京路 上的行人
近代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和作用
(1)原因:①外因:西方文明的传入;② 内因:辛亥革命后,清政府被推翻,民国政府 下令进行移风易俗的社会变革;③民主、平等 思想的传播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2)作用:①用人格的平等代替身份的不 平等;②宣传平等的观念以扫除尊卑等级观念。
3.特点
总体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总 特征 的来说还比较落后。它们资金少,规模小,技
术差。 行业
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状元门成才路 ,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 特征
状元成才路
地区 地区分布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 特征 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背景: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外商近 代企业陆续在通商口岸建立,随后中国的洋务 运动也开始引进西方生产技术创办近代企业。 在此背景下,中国的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 始引进外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投资于近 代企业。
2.发展 (1)初步发展 ①时期:甲午中日战争后 ②原因:外国人纷纷在状元华成才路 开办工厂、开采矿
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中发展最快 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4)再次受挫
①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②原因:
状元பைடு நூலகம்才路
外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 力卷土重来,状元成民才路 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内因:随着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民 族工业除了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外,还遭到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内忧外患的 危机,严重阻碍着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 ③表现:处于夹缝中的民族工业在恶劣的生存
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的大生纱厂
如何评价张謇的“实业救国”主张?
在近代,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是中国民 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只有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 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才能为中国经 济的发展开辟道路,因此,“实业救国”的方案是行 不通的。张謇出于爱国热情,主张兴办实业,与列强 进行“商战”,发展社会生产,这是改变旧中国贫穷 落后局面所必需的,是爱国的、进步的。
(2)发展热潮 ①时期:辛亥革命后 ②原因: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
发展实业的法令。 ③表现: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人们竞相投
资设厂,海外华侨也归国创业,掀起 了发展实业的热潮。
(3)“短暂的春天” ①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②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
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③表现: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
3.变化特征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沿海 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东南各省的 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大中城市的变化, 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受过教育和教育程度较高 的民众的变化,大于没有受过教育或教育程度较 低的民众的变化。从总体上看,近代社会生活的 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③表现: 状元实业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 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 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
相关史事:
张謇是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甲午战败后, 他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创办大生纱厂,获利 颇丰。除纱厂外,张謇还创办了垦牧公司、轮船公 司、面粉厂、油料厂和冶铁厂等产业。他把挣来的 钱用于兴办文化和公益事业,创立了学校、图书馆、 博物苑、气象台、医院、公园和剧场等机构,有些 在国内还是首创的,如1905年创办的南通博物苑就 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
②风俗习惯的变化:
人们的饮食、服饰、婚丧以及休闲娱
状元成才路
乐方式日益开放,出现了崇洋逐新的趋向。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生活方式
崇洋逐新的趋向
饮食
婚丧 休闲娱 乐方式 服饰
西餐、西式蛋糕、洋酒、洋烟、洋布在 沿海城市成为时尚 文明结婚、集体婚礼、公葬、追悼会等 新式婚丧礼节纷纷出现
公园、咖啡馆在大都市风行一时
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的史实及影响。 4. 了解辛亥革命后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等社
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产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 主义产生。
近代民族工业 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 (1840—1949年)在中国设立的、由民 族资本创办的、使用机器和机械动力生 产的制造工业。近代民族工业从洋务运 动开始,包括洋务派创办的企业和民族 资产阶级创办的企业。
上面两幅漫画形象地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工 业曲折发展的状况。你认为在三座“大山”的压 力下,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是怎样曲折发展的呢? 会呈现怎样的特点?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学习目标
1. 知道张謇兴办实业的背景和影响。 2. 掌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原因和特
征,初步认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性。 3. 知道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
环境中顽强地挣扎着,出现了荣氏兄 弟、卢作孚、侯德榜等著名企业家。
荣氏兄弟创办的福新面粉公司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 半封建化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时代特 点决定了它从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 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所以,中国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是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根 本原因。
1.近代交通管理和通信事业的发展 (1)表现: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
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 工具相继传入中国。近代铁路和公路的修筑, 水上、空中航线的开辟,新式马路的修建,传 统街道的改造,近代交通管理和通信事业发展。
(2)影响: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促进了商品的流通;逐渐改变了人们 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表现 ①风俗习惯的变化: 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劝禁女子缠足; 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
握手礼;
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 生”的称呼,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辛亥革命后军警 为行人剪辫子
民国初年发式变化的实质: 从清朝初年的强令剃发留
辫到民国时期颁布“剪辫令”, 表面上是发式的变化,实质是 中国从封建专制向民主共和、从生活封建化到 生活近代化的转变。辫子的剪除,不仅具政治 革命意义,还具有深刻的社会主义,对社会生 活的变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民国时期的上海街景
新式交通工具传入对中国社会变迁的影响:
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带来了一些城镇的兴起,促使城市公共设施建 设的发展,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2.社会习俗的变化
(1)原因:伴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 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也开始发生深 刻变化。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 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
在时装、烫发流行之际,旗袍、中山装 等具有民族风情的服装也受人青睐
上海南京路 上的行人
近代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和作用
(1)原因:①外因:西方文明的传入;② 内因:辛亥革命后,清政府被推翻,民国政府 下令进行移风易俗的社会变革;③民主、平等 思想的传播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2)作用:①用人格的平等代替身份的不 平等;②宣传平等的观念以扫除尊卑等级观念。
3.特点
总体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总 特征 的来说还比较落后。它们资金少,规模小,技
术差。 行业
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状元门成才路 ,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 特征
状元成才路
地区 地区分布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 特征 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背景: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外商近 代企业陆续在通商口岸建立,随后中国的洋务 运动也开始引进西方生产技术创办近代企业。 在此背景下,中国的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 始引进外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投资于近 代企业。
2.发展 (1)初步发展 ①时期:甲午中日战争后 ②原因:外国人纷纷在状元华成才路 开办工厂、开采矿
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中发展最快 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4)再次受挫
①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②原因:
状元பைடு நூலகம்才路
外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 力卷土重来,状元成民才路 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内因:随着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民 族工业除了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外,还遭到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内忧外患的 危机,严重阻碍着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 ③表现:处于夹缝中的民族工业在恶劣的生存
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的大生纱厂
如何评价张謇的“实业救国”主张?
在近代,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是中国民 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只有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 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才能为中国经 济的发展开辟道路,因此,“实业救国”的方案是行 不通的。张謇出于爱国热情,主张兴办实业,与列强 进行“商战”,发展社会生产,这是改变旧中国贫穷 落后局面所必需的,是爱国的、进步的。
(2)发展热潮 ①时期:辛亥革命后 ②原因: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
发展实业的法令。 ③表现: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人们竞相投
资设厂,海外华侨也归国创业,掀起 了发展实业的热潮。
(3)“短暂的春天” ①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②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
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③表现: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
3.变化特征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沿海 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东南各省的 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大中城市的变化, 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受过教育和教育程度较高 的民众的变化,大于没有受过教育或教育程度较 低的民众的变化。从总体上看,近代社会生活的 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