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 曾巩
曾巩《书魏郑公传后》阅读答案附原文翻译

曾巩《书魏郑公传后》阅读答案附原文翻译书魏郑公传后曾巩予观太宗常屈己以从群臣之议,而魏郑公之徒喜遭其时,感知己之遇,事之大小,无不谏诤。
虽其忠诚自至,亦得君而然也。
则思唐之所以治,太宗之所以称贤主,而前世之君不及者,其渊皆出于此也。
能知其有此者,以其书存也。
夫君之使臣,与臣之事君者何?大公至正之道而已矣。
大公至正之道,非灭人言以掩己过,取小亮①以私其君,此其不可者也。
又有甚不可者夫以谏诤为当掩,是以谏诤为非美也,则后世谁复当谏诤乎?况前代之君有纳谏之美,而后世不见,则非唯失一时之公,又将使后世之君谓前代无谏诤之事,是启其怠且忌矣。
太宗末年,群下既知此意而不言,渐不知天下之得失,至于辽东之败,而始恨郑公不在世,未尝知其悔之萌芽出于此也。
夫伊尹、周公何如人也!伊尹、周公之切谏其君者,其言至深,而其事至迫,存之于书,未尝掩焉。
至今称太甲、成王为贤君,而伊尹、周公为良相者,以其书可见也。
令当时削而弃之,成区区之小让,则后世何所据依而谏?又何以知其贤且良欤?桀、纣、幽、厉、始皇之亡,则其臣之谏词无见焉。
非其史之遗,乃天下不敢言而然也。
则谏诤之无传,乃此数君之所以益暴其恶于后世而已矣。
或曰:“《春秋》之法,为尊、亲、贤者讳。
”与此戾矣。
夫《春秋》之所以讳者,恶也,纳谏岂恶乎?“然则焚稿者非欤?”曰:焚稿者谁欤?非伊尹、周公为之也,近世取区区之小亮者为之耳。
其事又未是也。
何则?以焚其稿为掩君之过,而使后世传之,则是使后世不见稿之是非,而必其过常在于君,美常在于己也,岂爱其君之谓欤?或曰:“造辟②而言,诡辞而出”,异乎此。
曰:此非圣人之所曾言也。
今万一有是理,亦谓君臣之间,议论之际,不欲漏其言于一时之人耳,岂杜其告万世也?噫!以诚信持己,而事其君,而不欺乎万世者,郑公也。
(选自《古代十大散文流派》第三卷“欧苏古文派”,有删改)注释:①亮:同“谅”,忠信。
②辟君主、国君。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则思唐之所以治治:太平B.而始恨郑公不在世恨:遗憾C.成区区之小让让:礼让D.非其史之遗遗:赠送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其渊皆出于此也其皆出于此乎?B.夫君之使臣,与臣之事君者何失其所与,不知C.而伊尹、周公为良相者,以其书可见也愿以十五城请易璧D.造辟而言,诡辞而出吾尝终日而思矣10.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立论明确,并以史实为证反复论说了什么是真正的“治国”之道。
《曾巩(节选)》阅读及答案

《曾巩(节选)》阅读及答案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
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 予委废①单弱②之中,宦③学婚嫁,一出其力。
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④作 文词者,鲜能过也。
少与王安石 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 “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 行义⑤, 不减扬雄⑥, 以吝故不及。
”帝曰: “安石轻富贵, 何吝也?”曰: “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
”帝然之。
(节选自《宋史》卷三一九,有删减) 【注释】 ①[委废]家境衰败。
②[单弱]弱小, 无所依靠。
③[宦]出仕。
④[工] 擅长。
⑤[行义]行为道义。
⑥[杨雄]人名。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
(4 分) (1)奉继母益至( ) (2)一出其力( ) (3)鲜能过也( ) (4)遂与之异( ) 1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
(2 分) 安石轻富贵,何吝也? 12、 曾巩为什么认为王安石“吝”?用自己的话说说文段中曾巩的哪些品性 值得我们学习。
(4 分) 参考答案: 10.周到、周全;全、都;少;代词,代指王安石 11.王安石把富贵看得很轻,吝啬什么呢? 12.因为曾巩觉得王安石往往不能知错就改。
关键词“孝顺、 有担当、 公正、 待人真诚”(结合关键词联系文章作答) 【考点分析】 10、考察的是对文言文课内字词迁移理解,包括诗词 和虚词。
1/511、考察的是对文言文中特殊句式(宾语前置)、重点实词(吝)的把握。
12、考察的是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和人物形象的分析。
2/53/54/55/5。
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阅读答案

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阅读答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试题资料、作文大全、语文资料、公文资料、素材资料、古诗文、教案大全、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test questions,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Chinese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s, material materials,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plan encyclopedia, synonyms, antonym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阅读答案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阅读答案《越州赵公救灾记》是曾巩的一篇文章。
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

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2017年初三二模徐汇区(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4题。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巩性孝友……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①,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
”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
”帝然之。
(有删改)【注释】①行义:行为道义。
11.解释下列加点词。
(4分)(1)少.与王安石游( ) (2)以吝故不及.(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2分)安石何如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曾巩认为王安石的优点有文章学问高超、行为道义杰出、 等,14.选文内容体现曾巩的为人特点是( )(2分)A. 嫉恶如仇B.左右逢源C.春风化雨D.客观理性(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4题(12分)11.(4分,每空2分)(1)年轻 (2分)比得上12.(2分)王安石为人怎样?13.(4分,每空2分)敢于有所作为 不愿改正自己的过错14.(2分)D2017年初三二模闵行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先主一见马超,以为平西将军,封都亭侯,超见先主待之厚也,阔略无上下礼,与先主言,常呼字,关羽怒,请杀之,先主不从,张飞曰:“如是,当示之以礼。
”明日大会诸将,羽、飞并挟刀立直,超入顾坐席,不见羽、飞座,见其直也,乃大惊。
自后乃尊事先主。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先主不从.( ) (2)明日大会.诸将(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超入顾坐席 13.关羽“请杀之”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14.对本材料中人物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先主宽厚仁爱B.张飞求贤若渴C.关羽简单粗暴D.马超知错就改(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11.(4分)(1)听从(2分) (2)会合(或:聚会、集会)12.(3分)马超进入,环顾座位。
曾 巩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曾巩文言文阅读及答案曾巩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
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予委废①单弱②之中,宦③学婚嫁,一出其力。
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④词者,鲜能过也。
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⑤,不减扬雄⑥,以吝故不及。
”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
”帝然之。
(节选自《宋史》卷三一九,有删减)【注释】①委废:家境衰败。
②单弱:弱小,无所依靠。
③宦:出仕。
④工:擅长。
⑤行义:行为道义。
⑥杨雄:人名。
【试题】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奉继母益至()(2)一出其力()(3)鲜能过也()(4)遂与之异()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安石轻富贵,何吝也?3.曾巩为什么认为王安石“吝”?用自己的话说说文段中曾巩的哪些品性值得我们学习。
【参考答案】1.周到、周全;全、都;少;代词,代指王安石2.王安石把富贵看得很轻,吝啬什么呢?3.因为曾巩觉得王安石往往不能知错就改。
关键词“孝顺、有担当、公正、待人真诚”(结合关键词联系文章作答)【译文】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
曾巩品性孝顺父母,与兄弟友爱,父亲去世后,他侍奉继母更加无微不至,在家境衰败,无所依靠的情况下,抚育四个弟弟、九个妹妹,他们的读书、出仕和婚嫁,全都由他出力操办。
曾巩写文章,涉猎广泛,气势很盛,当时擅长写文章的.人,很少有能超过他的。
年轻时与王安石交往,王安石当时声誉不大,曾巩将他引荐给欧阳修。
王安石得志后,曾巩对他有了不同的看法。
神宗曾经问曾巩:“王安石是怎样的人?”曾巩回答说:“王安石的文章学问和行为道义,不在扬雄之下,但因为他吝啬的缘故所以比不上扬雄。
”皇上说:“王安石对富贵看得很轻,怎么说他吝啬呢?”曾巩说:“我所说他吝啬,是说他勇于作为,但吝啬于改正自己的过错啊。
”神宗赞同他的这个看法。
【高中文言文阅读】曾巩《学舍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高中文言文阅读】曾巩《学舍记》阅读答案及翻译学舍记曾巩予幼则从先生受书,然是时,方乐与家人童子嬉戏上下,未知好也。
十六七时,窥六经之言,与古今文章有过人者,知好之,则于是锐意欲与之并。
而是时,家事亦滋出学舍记曾巩予幼则从先生受书,然是时,方乐与家人童子嬉戏上下,未知好也。
十六七时,窥六经之言,与古今文章有过人者,知好之,则于是锐意欲与之并。
但说到家庭问题。
从那时起,西北地区从首都前往陈、蔡、乔、古、淮、扁、隋、司;在东部,没有来自东海的河流、船只、漕河运河、五个以上的湖泊,以及玉山、会稽山;在南部,它带着河流,望着峡口附近的洞庭,转向彭里,到玉岭,从镇阳的长河到南海。
这就是把它交给全世界,然后运行。
蛟峪汹涌,石河湍急,崖顶莽林?眼镜蛇的聚集①和丈夫雨?寒冷、风暴、雾霾和毒害的危险出乎意料。
这是为了让你远行,用勤奋冒犯你。
食物,衣服,药品,用具,簸箕?在破碎和美好之间②, 这是为了操作和维护。
当天空倾斜,地球不好时,特殊的国家独自哭泣。
数千英里之外,他们举行了葬礼,然后向南走去。
时间和劳动的积累是一件大事的完成。
这给他们带来了灾难和困难。
泰夫人的愿望是嫁给她的丈夫、弟弟和妹妹。
这是四季的祠堂。
这是一个人的外部亲属和失去国王事务的问题。
这对皇帝来说是不够的。
因此,体力耗尽,精神疲惫,疾病很多。
词序包括其中的一两个。
在业余时间,他用书本来学习,以丈夫为榜样,用世界的盈亏来检验、观察和解释。
有些人联系不到他们。
因此,我们不应该专注于思考、雕琢文章,从而遏制自私情绪,追求古今作家。
我们应该充分钦佩我们所给予的,并审视我们给予自己的。
今天子至和之初,予之侵扰多事故益甚,予之力无以为,乃休于家,而即其旁之草舍以学。
或疾其卑,或议其隘者,予顾而笑曰:“是予之宜也。
予之劳心困形,以役于事者,有以为之矣。
予之卑巷穷庐,冗衣砻饭,芑苋之羹,隐约而安者,固予之所以遂其志而有待也。
予之疾则有之,可以进于道者,学之有不至。
2022年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之划分朗读节奏专项复习卷十七(含答案)071919

2022年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之划分朗读节奏专项复习卷十七试卷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计 10 小题,每题 10 分,共计100分)(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②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3)两文反映的都是统治者对人才的态度,【甲】文采用了_______________的写法,借千里马的不幸遭遇揭露了统治者_______________。
而【乙】文中,唐太宗对人才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
4“”(4)《桃花源记》中渔人“处处志之”,后来却“不复得路”这样写有什么用意?5.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武陵人/捕鱼为业B.问/今是何世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后遂无问/津者(2)对下面语句中画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甲】文“结友而别”与【乙】文“相寿流涕而去”在描写角度上有何共同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阅读答案(附翻译)原文及翻译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阅读答案(附翻译)原文及翻译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
生而警敏,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
甫冠,名闻四方。
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
岁饥,度常平①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
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
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
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
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
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
巩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
有葛友者,名在捕中,一日,自出首。
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夸徇四境。
盗闻,多出自首。
巩外视章显,实欲携贰其徒,使之不能复合也。
自是外户不闭。
徙洪州。
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
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
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
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
徙明、亳、沧三州。
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
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
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拜中书舍人。
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
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
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
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
帝然之。
(节选自《宋史》卷三一九)[注]①常平:官仓名。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甫冠,名闻四方甫:刚刚B.贼良民,力能动权豪贼:残害C.实欲携贰其徒贰:离间D.安石轻富贵,何吝也?轻:轻易5、下列句子中,全部属于曾巩仁政措施的一组是()(3分)①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②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③自是外户不闭④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⑤资其食饮衣衾之具⑥巩先期区处猝集A.①②③B.①④⑥C.②④⑤D.③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曾巩通判越州时,除了打开常平仓赈济灾民,还告示属县,劝说富人将十五万石粮食以比常平仓储粮稍高的价格卖给百姓,从而解决了饥荒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 人。生而警敏,年十二, 曾巩字子固,是建昌南丰人。生 试作《六论》,援笔而成, 来就敏锐聪明,读几百字的文章,脱 口就能背诵。十二岁时,试着写了一 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 篇《六论》,提笔就成,言辞很壮美。 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刚刚成年就名闻四方,欧阳修看到了 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 他的文章,认为很奇特。 曾巩嘉祐二年考中了进士。出京 越州。岁饥,度常平①不 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 做了越州通判。时值荒年,曾巩考虑 到平常的粮食不足供给,而且乡里的 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 百姓,不能都到城镇中。于是通告所 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 属各县,劝富人拿出自己的粮食,总 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 共十五万石,比平常的价钱稍高些卖 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 给百姓。百姓能够就近买到粮食,不 出乡里吃的就很充裕。又贷给百姓种 而食有余。又贷之种粮, 子,让他们随着秋天的赋税来偿还, 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 农事没有荒废。
C ①③是仁政带来的结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巩通判越州时,除了打开常平仓赈济灾民,还告 示属县,劝说富人将十五万石粮食以比常平仓储粮稍高 的价格卖给百姓,从而解决了饥荒问题。 B、曾巩为了保护百姓打击盗贼嘱咐百姓编制成保伍, 让他们侦察盗贼行踪,有情况就击鼓传递消息,相互救 援,所以每次都能将盗贼捕获。 C、曾巩享有才名,却长期做地方官,世人便认为他时 运不好。而与此同时,一些晚生后辈却仕途显达,但曾 巩对此非常淡泊。 D、曾巩在年轻的时候曾同王安石交往,当时王安石的 声誉不高,曾巩把他引荐给欧阳 修。但王安石得志后竟 然疏远了曾巩,将他视为陌路。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 为本。曲堤周氏子高横纵, 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 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 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 “霸王社”,椎剽夺囚, 无不如志。巩属民为保伍, 使凡察其出入,有盗则鸣 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 葛友者,名在捕中,一日, 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 假以骑从,夸徇四境。盗 闻,多出自首。巩外视章 显,实欲携贰其徒,使之 不能复合也。自是外户不 闭。
曾巩在齐州当知府,他的治理方法是 以快速治理奸恶盗贼为根本。曲堤一 个姓周的拥有资财在乡里称霸,他的 儿子周高蛮横放纵,残害百姓,污辱 妇女,穿的衣服使用的器皿都犯上超 越本分,势力能撼动权贵豪门,州县 的官吏没人敢查办他,而曾巩则抓捕 并用法律制裁了他。章丘有些百姓在 村落里聚集结伙,号称“霸王社”, 打架抢劫争斗随意拘禁,没有不如愿 的。曾巩嘱咐百姓结成五户一保,让 监督察看霸王社人员的动向,发现盗 贼就击鼓互相支援。(结果)每次发 案都能捕获盗贼。有一个叫葛友的, 名字在追捕之列,一天,他主动自首。 曾巩请他吃饭并让他穿戴齐整,借给 他马匹和随从,在四方巡行夸耀。其 他盗贼听说后,很多人出来自首。曾 巩表面上看来是将此事到处张扬,实 际上是想要离间分化那些盗贼,让他 们不能再纠合在一起。从此,齐州的 人们连院门都不用关闭就可以安睡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甫冠名闻四方 甫:刚刚 B贼良民力能动权豪 贼:残害 C实欲携贰其徒 贰:离间 D安石轻富贵何吝也 轻:轻易
D \轻:以… …为轻 轻视
2、下列句子中全部属于曾巩仁政措施的一组是 ①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 ②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 ③自是外户不闭 ④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 ⑤资其食饮衣衾之具 ⑥巩先期区处猝集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③⑤⑥
巩性孝友,父亡,奉继 曾巩品性孝顺父母,与兄弟友爱,父亲 母益至,抚四弟、九妹 去世后,他侍奉继母更加无微不至,在 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 家境衰败,无所依靠的情况下,抚育四 婚嫁,一出其力。为文 个弟弟、九个妹妹,他们的读书、出仕 章,上下驰骋,一时工 和婚嫁,全都由他出力操办。曾巩写文 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章,涉猎广泛,气势很盛,当时擅长写 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 文章的人,很少有能超过他的。年轻时 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 与王安石交往,王安石当时声誉不大, 修,及安石得志,遂与 曾巩将他引荐给欧阳修。王安石得志后, 曾巩对他有了不同的看法。神宗曾经问 之异。神宗尝问:“安 曾巩:“王安石是怎样的人?”曾巩回 石何如人?”对日: 答说:“王安石的文章学问和行为道义, “安石文学行义,不减 不在扬雄之下,但因为他吝啬的缘故所 扬雄,以吝故不及。” 以比不上扬雄。”皇上说:“王安石对 帝日:“安石轻富贵, 富贵看得很轻,怎么说他吝啬呢?”曾 巩说:“我所说他吝啬,是说他勇于作 何吝也?”曰;“臣所 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为,但吝啬于改正自己的过错啊。”神 吝于改过耳。”帝然之。宗赞同他的这个看法。
D\(应是曾巩和王安石疏远。)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夸徇四境。( 4分 ) ②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3分) ③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 3分)
(1) 曾巩就招待他吃饭,送给他帽子和衣服,借给他车马和 骑从,在齐州四境夸示炫耀。(3分,每小句1分。) (2)当时擅长写文章的人,很少能有超过他的。 (3分,前一 小句2分,后一小句1分。) (3)我所说的吝啬,是指他勇于作为,而吝啬于改正过错啊! (3分,每小句1分。)
调任洪州。适逢江西当年瘟疫大流 徙洪州。会江西岁大 疫,巩命县镇悉储药 行,曾巩命令各县镇都储存药物以备需 待求,军民不能自养 求。士兵和百姓生活困难不能养活自己 者,来食息官舍,资 的,就招来住在官舍,供应给他们饮食 其食饮衣衾之具,分 衣被等用品,分派医生给他们治病。朝 廷的军队征讨安南,所经过的州要准备 医视诊。师征安南, 上万人所需的物资,其他地方的官吏借 所过州为万人备。他 此机会横征暴敛,百姓难以忍受。曾巩 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则事先分别处理好了大军突然集结时的 巩先期区处猝集。师 吃住问题,因此,军队离开后,城乡的 百姓都不知道。 去,市里不知。 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曾巩 徙明、亳、沧三州。 负有才名,长期在各地任地方官,世上 巩负才名,久外徙, 不少人认为他命运不济,时运不佳。这 世颇谓偃蹇不偶。一 一时期,朝廷的一批晚生后辈出人头地, 时后生辈锋出,巩视 曾巩对此看得很淡泊。一次经过朝廷时, 之泊如也。过阙,神 神宗召见他,对他慰劳问候,十分宠信, 宗召见,劳问甚宠, 任命他为中书舍人。 拜中书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