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资产阶级政党及其制度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主要有三种类型,即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
1.一党制党制是指一个国家中长期由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执掌国家政权的政党制度在一党制条件下,国家政权由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所垄断,其他政党或不允许其合法存在或只是作为陪衬,不能执掌政权。
这种政党制度曾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一段历史时期中实行2.两党制两党制是一个国家中的两个最主要资产阶级政党轮流执掌国家政权的政党制度。
通过议会选举或国家领导人选举获胜的政党执掌国家政权,是为执政党。
另一政党则作为在野党或反对党,监督和牵制执政党。
两个主要政党以外的其他政党,也只是作为一种陪衬而已。
两人主要资产阶级政党的阶级本质完全相同,其区别只在于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方式方法不同,或分别代表资产阶级内部不同的利益集团。
执政党和在野党在资产阶级专政体系中分别扮演不同角色,在权力分配和利益分割中,表面上两党彼此对峙,甚至相互攻击和指摘,或者迫使执政党进行一些不触动资本主义根本制度的调整和改革,借以调节资产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及缓和阶级矛盾,造成一种民主表象。
所以,两党制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有利工具。
目前实行两党制的典型资本主义国家是美国。
3.多党制多党制是指由两个以上的主要资产阶级政党联合执政或轮流执政的政党制度多党制的存在是由于国内代表各人资产阶级利益集团的政党彼此势均力敌,某一个政党很难在议会中获得多数席位,或很难在国家领导人选举中单独获胜,因而通过相互妥协而联合执政或轮流执政。
多党制的本质仍是实行整个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但它容易引起政府人员的频警更迭和政局动荡。
目前实行多党制的有法国、意大利等资本主义国家。
尽管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形式多样,尽管一国的各个资产阶级政党在争权夺利方面存在矛盾,而且各党往往标榜自己“代表民众利益”,把各党之间的矛盾斗争曲解为“争取民众的权利”,但是,各人资产阶级政党在维护资产阶级根本利益方面是完全一致的,各种政党制度的阶级本质都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
第七讲 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比较

第七讲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政治制度比较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比较1、政党的含义: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指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积极分子,为维护本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围绕着夺取、巩固政权和影响政府而结合起来采取行动的政治组织。
对此需要明确一下几点:(1)政党是部分政治主张相同的人所结合的团体。
(2)政党是基于人类的意愿和国家的需要而结合的团体,是一个国家社会历史的产物,不是凭空产生的。
(3)政党是以夺取政权、参与政权实现政治纲领为目的所结合的政治团体。
(4)政党是具有永久性的有组织、有目标、有纪律的政治团体。
2、政党政治与政党制度(1)政党政治和政党制度是随着政党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步形成、演变的。
所谓政党政治,是指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政权的形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政党以各种方式参与政治活动,就国内外重大政治问题发表意见,对国家政治生活施加影响。
②政党争取成为执政党,然后通过争取和掌握国家政权贯彻实现党的纲领和政策,使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和集团的意志成为国家政治的核心。
③政党处理和协调与国家、以及与其他政党、社会团体、和群众的关系。
(2)政党政治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源于英国。
(3)所谓政党制度,是指一个国家的多个政党,在政治生活中所处的法律地位。
政党同国家政权的关系。
政党对政治生活的影响是指政党自身的运转方式和模式,政党在形式国家政权或干预政治的活动方式、方法规则和程序,是各个政党在争夺对国家权力的掌握是,逐渐形成的一种权力地位划分的类型和模式。
从西方国家政党制度产生的历史看,一般先有政党雏形、现代政党和政党政治,然后逐渐产生或成熟的政治制度。
(4)政党制度的出现确立了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政党开展政治活动的具体方式。
西方国家政党制度是对西方政党就政党政治经验的归纳,也是对政治生活的规范化。
3、政党制度的类型与模式比较政党制度已成为当今各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政党制度千差万别,但从形式上看,目前各国政党制度主要表现为三种模式:一党制,两党制,多党制。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王邦佐-政治学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制度类型一党制两党制多党制基本概念一党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权完全掌握在单一的一个政党手中,法律上和事实上不允许其他政党存在或与之争夺的政权。
一党制的要害,不是一党执政,而是全国只有一个合法政党。
资产阶级民主国家中两个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取得议会多数席位,或赢得总统选举胜利,而轮流执掌政权的一种正常制度。
所谓两党制,不是这个国家内只存在两个政党,而是在众多政党中,有两个大党居于垄断性的地位。
在一个国家中,多党并立,各党单独或联合竞选和执政的政党制度。
社会利益的多元化和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是党派林立的内存原因。
比例代表制是多党制形成的主要制度条件。
在多党制国家,在选举中获得议会多数席位的党单独或联合执政,未参加政府的政党成为在野党,起监督和牵制执政党的作用。
类型法西斯国家的一党制民族主义国家的一党制以英国为代表的议会内阁制下的两党制以美国为代表的总统制下的两党制两极多元格局的多党制多元并存的多党制一党独大的多党制特征是资本主义国家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表面化、尖锐化后在政治制度上的一种体现,是垄断资本与封建专制主义、军国主义相结合的产物。
其首要特点是国内唯一一党的合法存在;其次,一党制建立在党魁个人独裁的基础上;第三,国家的统治以恐怖和暴力来维持,把国家的暴力特征和专政性质推向极端;第为“二战”后一些新兴独立国家所实行,由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严峻的现实及发展经济的紧迫需要所决定。
形成途径:第一,这些国家争取独立的运动原本就是由一个政党领导的,这个政党在国内享有至上的威信,独立后自然成为唯一的政党。
第二,民族独立后,由多个政党合并成一个政党。
第三,先通过法令取消全部政党,再组建一个唯一合法的政党。
第四,执政党宣布其他政党为非法政党,或通过军管取消一切政党,然后再建立唯一合法政党。
第五,有的建国初期为多党制国家,但发生政变后,经(英国)特点:第一,两党的活动围绕议会选举展开。
两大党靠竞选争夺下院议员席位,由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织内阁,执掌政权。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普华永道 508,300 时代华纳集团 287,300 实行多党轮流执政 财团为什么要花巨资去 如何正确看待资本主义国 瑞银集团 赞助某个政党,甚至是两边都 456,625 高盛集团 285,750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个别集团或个别人物独霸政权, “让选民在两个烂苹果中挑一个卖相好一点的” 美国公司 家多党轮流执政的“相互监
布什
布什 克林顿 布什 里根 卡特 福特 尼克松 约翰逊
共和党
共和党
1961-1963
1953-1961
肯尼迪
艾森豪威尔 杜鲁门 罗斯福 胡佛
民主党
共和党 民主党 民主党 共和党
1945-1953 民主党 为什么其它政党 1933-1945 共和党 不能上台执政? 共和党 民主党 共和党 共和党 民主党 1929-1933
两党制 (一)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主要类型 多党制 一党制 1、两党制 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由 两个资产阶级政党, 在美国和英国, 操纵议会或总统选举,轮流执政的一种政党制度。 政党要取得执政党地位 的关键分别是什么? 为什么?
美国百年总统一览表
任期 总统名 党派 任期 总统名 党派
2004----2000-2004 1992-2000 1988-1992 1980-1988 1977-1980 1974-1976 1969-1974 1963-1969
(二)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轮流执政” 执政党(在朝党) 反对党(在野党)
【优秀PPT】第三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资料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 治地位的、反映了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的利 益和要求的各种思想理论和观念的总和。
▪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在长期的反对
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逐步形成和发
展起来的。
▪ 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同时也构成了资本主 义国家上层建筑的主要内容。
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局限性:
▪ 资本主义的民主是在不危及资本主义国家安全 资本主义的民主是在不危及资本主义国家安全和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前提下,给予民众一定的权利和自由。
第一, 金钱操纵下的民主。
和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前提下,给予民众一定 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是君主,由世袭或选举产生,但其权力受宪法制约。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是资 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强调“人性自私”、“天赋 人权”、“自由、平等、博爱”。
一、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二)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2、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
第一,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 式,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第二,使人民群众享有比在封建专制条件下 更多的社会政治自由, 性地促进了人的发展。
第三,丰富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经验对 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借鉴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经验,并且加以分析、批判。
的权利和自由。 1.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统治是通过具体的政治制度来实现的。
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局限性:
2、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
(4)严厉的官风、官纪。
政务官随政 进退,事
▪ 宪法是其法律制度的核心。
▪ 宪法的基本原则:一是私有制原则。二是“主 权在民”原则。三是分权与制衡原则。四是人 权原则。
资本主义政党制度

(2)缺点:多党制的性质和两党制一样,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的工具,是欺骗劳动人民的手段和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一种方法。
并且政局不稳定,政府更迭频繁。
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与西ຫໍສະໝຸດ 政党制度比较������ • 优点:
• 1,它有利于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协调各种利益关系,解决各种 利益矛盾 • 2,它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汇集建设社会主义的各方面力量 • 3,它有利于社会主义政治的积极健康发展,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创 造稳定和谐的政治环境
1、两党制
美国百年总统一览表
任期
2004----2000-2004 1992-2000 1988-1992 1980-1988 1977-1980 1974-1976 1969-1974 1963-1969
总统名
布什 布什 克林顿 布什 里根 卡特 福特 尼克松 约翰逊
党派
共和党 共和党 民主党 共和党 共和党 民主党 共和党 共和党 民主党
共和党
共和党 共和党 民主党 共和党 共和党
对两党制评价
优点:
• 第一,两党制有利于社会稳定和政权稳定。 • 第二,民主程度高。 • 第三,有效的权力监督与制约,以减少腐败。
缺点
(1) 竞选费用大,政策制定周期长。
(2) 丑闻不断,政府信誉扫地。
(3) 过程复杂,政策连续性不强。
(4) 在应对突发紧急事件时不如一党制快捷。
• 缺点:我国的政党制度还不是很完美,实行的过程中还有一些问
题。
• 但是中国共产党一直在努力完善, 一直在这条道 路上探索, 防止资产阶级政党对我们的西化。现 阶段, 加强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加强党的先进 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 同时我们也应该借鉴资本主义的优点来发展我们 的政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

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它的基本点是经过几年一度的竞选,由某个或某些资产阶级政党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其代表人物担任政府首脑,或者参加内阁,在议会中占取多数或一定席位。
执政党按照竞选纲领治理国家与社会,旨在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度,巩固资产阶级专政。
在野的资产阶级政党与执政的资产阶级政党虽然在权力斗争中互相对立,力图取而代之,但是它们的基本价值观和基本社会目标却是一致的,都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并巩固资产阶级专政。
所以在换届改选、政局动荡和社会危机中,双方又会在激烈的争吵中出现有限的抵制、微妙的配合和改头换面的取代。
在资产阶级政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体制中,只有处于非法、在野或参政的无产阶级政党能够为捍卫和争取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坚持斗争。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按照不同标准可以划分为几种具体类型:①传统的分类是根据一国实际执掌政权的政党的数量,把政党制度分为两党制、多党制和一党制。
两党制是由两个主要资产阶级政党轮流执政的体制,最先形成于英国,以后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和美国都实行两党制。
但各国又有其不同模式。
多党制是由两个以上资产阶级政党联合执政的体制。
在法、意、德等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政党林立,各党势均力敌,很难有某一党在议会竞选中独占绝对多数,这样就只能以一党为主,多党联合执政。
一党制是由一个政党长期执掌国家政权的体制。
其中又有几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法西斯政党一党掌权,取缔其他政党活动,如历史上的意、德、日、西班牙、葡萄牙等国曾经出现过的一党专政;另一种是第三世界民族独立国家,本国历史上政党不发达,长期由一党掌权,或者取缔其他政党活动,如非洲的加蓬、扎伊尔等国;还有一种是名义上存在多党平等竞争,实为最强大的一个资产阶级政党长期独掌政权,如日本自由民主党从1956年以来一直在历届议会选举中独占多数,连续执政。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政党制度在更多国家的建立,有些西方学者认为传统的三分法已无法全面概括当今世界的政党制度。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最新版

材料:
• 1968年,西南部财团的代表尼克松作为总统候选人, 在竞选时,得到了东部财团的支持,而一举当选总统, 上任后,他较好地协调和兼顾两大财团的利益
• 1972年,大选得以连任,再度上任则更多地照顾了西 南部财团的利益,触犯和激怒了东部财团,于是抓住 “水门事件”大做文章,迫使国会弹劾总统
• 1974年,尼克松被迫辞职下台,尔后副总统福特继任 总统,洛克菲勒当选了副总统,他们都是东部财团的 代表
从材料分析出:
• 资产阶级政党用金钱牢牢地把住候选人提名权 这一重要关口。
• 资产阶级政党用金钱垄断、操纵选举。
• 美国的总统选举是有钱人的游戏,是美元的民 主。
• 从美国选民的投票率表明:这种“普选”并不 是代表全体人民或多数人的意志,所以,选民 对此表示反感,反抗美国用“金钱”操纵选举。
• “自由选择”是一种假象,欺骗人民的手段。
欢迎光临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 度
第二节 当代政党制度
• 什么是政党制度?
– 是指由国家法律规定或政治生活形成 的政党掌握、参与国家政权或干预政 治的制度。
• 当代的政党制度从根本性质来说, 可分为: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一、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
• 1、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类型:
选民的投票率:
• 1960年,选民的投票率为 62.8%
• 1972年,选民的投票率为 55.6%
• 1980年,选民的投票率为 52.6%
• 1988年,选民的投票率为 50.1%
• 1996年,18岁~24岁的美国年 轻人中,投票率为32%
• 2000年,25%的年轻人竟然不 知道美国总统候选人的姓名, 投票率则为历年来最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它的基本点是经过几年一度的竞选,由某个或某些资产阶级政党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其代表人物担任政府首脑,或者参加内阁,在议会中占取多数或一定席位。
执政党按照竞选纲领治理国家与社会,旨在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度,巩固资产阶级专政。
在野的资产阶级政党与执政的资产阶级政党虽然在权力斗争中互相对立,力图取而代之,但是它们的基本价值观和基本社会目标却是一致的,都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并巩固资产阶级专政。
所以在换届改选、政局动荡和社会危机中,双方又会在激烈的争吵中出现有限的抵制、微妙的配合和改头换面的取代。
在资产阶级政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体制中,只有处于非法、在野或参政的无产阶级政党能够为捍卫和争取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坚持斗争。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按照不同标准可以划分为几种具体类型:①传统的分类是根据一国实际执掌政权的政党的数量,把政党制度分为两党制、多党制和一党制。
两党制是由两个主要资产阶级政党轮流执政的体制,最先形成于英国,以后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和美国都实行两党制。
但各国又有其不同模式。
多党制是由两个以上资产阶级政党联合执政的体制。
在法、意、德等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政党林立,各党势均力敌,很难有某一党在议会竞选中独占绝对多数,这样就只能以一党为主,多党联合执政。
一党制是由一个政党长期执掌国家政权的体制。
其中又有几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法西斯政党一党掌权,取缔其他政党活动,如历史上的意、德、日、西班牙、葡萄牙等国曾经出现过的一党专政;另一种是第三世界民族独立国家,本国历史上政党不发达,长期由一党掌权,或者取缔其他政党活动,如非洲的加蓬、扎伊尔等国;还有一种是名义上存在多党平等竞争,实为最强大的一个资产阶级政党长期独掌政权,如日本自由民主党从1956年以来一直在历届议会选举中独占多数,连续执政。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政党制度在更多国家的建立,有些西方学者认为传统的三分法已无法全面概括当今世界的政党制度。
A.S.班克斯和R.B.泰克斯特提出五分法,即一党制、主从党制、一个半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
意大利的G.萨尔多里主张七分法,即一党制、霸党制、第一大党制、两党制、有限多党制、极端多党制和微型多党制。
③萨尔多里等人还摆脱按政党数量的分类法把政党制度分为“无竞争性”和“竞争性”两类。
他们把一党极权制、一党权威制和一党多元制的各种一党制列入无竞争性政党制度;而把两党制和多党制列入竞争性政党制度。
④意大利的J.拉帕隆巴拉等人根据政党执政方式和政党特性相结合的原则,把执政方式分为独霸型和轮流型,把政党特性分为意识形态型和实用型,两者结合交叉,又分为独霸-意识形态型(如德国纳粹党)、独霸-实用型(如日本自民党)、轮流-意识形态型(如英国工党和保守党)、轮流-实用型(如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
⑤按各国政党力量对比,英国的史密斯把政党制度分为平衡、分散和不平衡三种形态。
平衡形态即两个大党或两个政党集团能获得90%以上选票,而且彼此相差不多,因此谁都无法长期执政,总是轮流执政,如奥地利和联邦德国。
分散形态即主要政党数目多,票数分散,因此需要联合执政,如荷兰有7个主要政党,其中两大党分别只拥有1/3选票。
不平衡型即某一大党长期独占多数,其他各党都竞争不过,如日本自民党。
S.亨利格按政党不同政治倾向,把政党分为右翼、中右、中左、左翼,再依各党所得不同票数的百分比,把政党制度分为北欧型(指中右和中左政党占优势)、南欧型(指中右和左翼政党占优势)和日本型(中右政党占优势,中间派次之,左翼最小)。
西方学者对政党制度的上述5种分类法,以第一种最为流行,为大多数人所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