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七 图文转换

合集下载

2024中考专项复习:图文转换 课件(共33张ppt)

2024中考专项复习:图文转换  课件(共33张ppt)
解题思路:首先要认真观察漫画内容,先要 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漫画的主题,分析其 寓意,然后围绕讽刺的主体对象或主题拟加 标题。
典例精析
拟写标题
请给以下漫画拟一个标题。
参考答案:《爱与碍》《还“我”生存空间》《扭 曲取标题。 2.讽刺性漫画可用《如此XX》格式或者反语的 修辞方法。
砍伐,这说明大树已经被砍完了,
答案:(3分)(1)示例一: 耐心等待;示例二:守株待 “伐”。 (2)示例一:鞭挞人们的贪婪 和对自然无情的破坏;
这就归结到人类滥砍滥伐,无情破 坏大自然的主题上来了。由此就可 分析出漫画寓意,这个寓意可从两 个角度分析,一是揭露了什么,一 是提倡什么。
示例二:呼吁人们要保护自然,
考点解读: 所谓图文转换题,即将图画、图表等材
料转换为文字表述。图文转换题综合考查考 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要求考生能从图画、 图表等材料中筛选信息,进行分析、综合, 并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观点。
图文转换题常见的题型: (1)揭示漫画寓意或给漫画拟标题;(2)解释徽 标的组成或象征意义。 (3)揭示图表的走势或 概括图表反映出来的情况变化。(4)为图片 写一句或几句话。
与自然和平相处。
(三)徽标类 (济宁高频考点)
【考点解说】 这类题目就是以图画(或徽章)
为材料,需用文字将其内容表述出来, 将其深刻的意义揭示出来。这种题型往 往创设了问题情境,要求描绘出图画 (或徽章)的内容,并以所学知识分析 解决图画(或徽章)所反映的问题。
解题思路: 读—思—写
(1)读—画面组成要素。
考点巩固练
【江苏连云港中考】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回答问题。(3分) (1)请为这幅漫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1分)(不能以“无题”为题,
不能超过6个字) (2)请用简洁的语言说出这幅漫画的寓意。(2分)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之图文转换课件(共30页)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之图文转换课件(共30页)

表下降趋势:减少了、减少到XX (“减少”后不能用倍数)
图表解读方法
一看:即看表格的内容,明确解题所需要的知识要点。 1、看表头,即看表格的名称(标题) 2、看数据,即看表格中列出的各种数字(注意最高值与最低值 )。 3、看备注。 二比:横向比较加纵向比较,归类、综合统计(合并同类项) 进行比较。 三析:在数据的比较中分析规律,找出问题。 四注意:注意字数的限制。
(2)描述画面 客观描述,不宜想像虚构。
(3)概括寓意 讽刺/揭露/批评/抨击……+呼吁/告诫/警示……
主体:是画面各 “因素”构成的情 景。
细节:是漫画主体 中一个非常重要的 部分,不可忽视。
标题(可以没有): 即题目,往往告知 或暗示漫画的主题 思想。
因小 失大
画注(可以没有): 是对画面情景的文 字提示与注解。
示例:爷爷,您往东穿过大厅找到东楼梯,上到三楼,楼梯口 东边就是第五时空舱。
考点3:漫画类
类型:公益广告画、宣传画、海报、漫画等 考查题型:主观题(一般是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
(1)读懂画面 ①抓住标题及漫画中注释 ②关注周围物与景,人物——人物的服饰、动作、表情. ③分析图中夸张、矛盾处、对比处的弦外音,细节处要表达的真正意图。 ④关注构成漫画的各元素——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关系。
柱状图类
下图是江源中学国学经典阅读现状调查数据饼状图,请仔细观察, 题干 写出你得出的结论。
表头 国学经典阅读现状调查
所占比重
答题格式:主语+各类型所占比重 参考答案:绝大多数学生阅读过一些国学经典,但并没有完整、深入阅读。
折线图类
题干
下图是一位中学生近两年来课外阅读量与语文成绩状况图。你读了之后, 获得的最重要的信息是什么?请用一句话表达。

2020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七图文转换

2020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七图文转换

2020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七图文转换一:结题思路:图表题是语言和图形的综合题,具有简明直观,概括性强,知识覆盖面广,涉及学科多等特点。

扫瞄近几年来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我们会注意到,图表类材料不时显现在一些地点的中考语文试题中,并有方兴未艾的趋向。

这类题型的显现无疑使较为单一的文字材料变得爽朗而生动。

而且图文转换综合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它要求从原始材料中选择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并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观点。

近年各省市中考语文科的命题,更加突出对考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注重考生制造能力的发挥,试题注意情境的设置,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表达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特点。

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图表分析题型理应得到重视。

下面谈谈图表分析题的解题思路。

图表题她一样是给出一幅图表,要求考生能依照图表的信息作出相关的答题,要紧考察学生认图判定、查找相关信息和语言表述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题型一样分为三种:一是直截了当概括图表的内容,一是讲讲从图表中得到的启发,另一是与图表相关的开放性题,如写宣传标语、写对联等。

下面是对不同学段学生体育锤炼的科学性的调查。

阅读下表,你得出什么结论?体育锤炼的科学性[来源:Z+xx+][来源:][来源:学科网]参与运动前的预备活动[来源:][来源:学科网ZXXK]活动终止做整理[来源:学#科#网][来源:学_科_网Z_X_X_K][来源:学§科§网]做了无所谓不需要做了无所谓没有小学37.333.629.130.727.342初中38.133.428.535.232.732.1高中50.324.425.345.815.438.8结论:第一步:认真审读扣题旨。

包括审读图表的标题、内容和题目要求。

有些细节〔如表注〕也要认真审读。

一审标题。

标题往往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反映了图表的主题。

因此标题对我们答题起到了提示、指向作用。

抓住了标题,就圈定了答题的范畴,把握了答题的主题,明确了解题方向,答题就可不能走题。

专题复习图文转换教案

专题复习图文转换教案

专题复习图文转换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图文转换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处理图文信息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从图文中提取关键信息、运用逻辑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图文转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图文转换的方法及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逻辑推理分析图文信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典型的图文转换实例,引发学生对图文转换的兴趣,导入新课。

2. 知识讲解:介绍图文转换的基本方法,如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3. 课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图文转换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在转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 成果展示:每组选代表展示自己的图文转换成果,其他组学生进行评价、讨论。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图文转换的方法及技巧,强调在生活中运用图文转换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选取一个图文转换的实例,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分析和转换。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图文转换过程中的表现,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给出意见和建议。

3.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心得体会,对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进行评价。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图文转换案例,让学生了解图文转换的实际情况和应用场景。

2.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问题驱动: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活动1. 实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图文转换实例,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掌握图文转换的方法。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各自对图文转换的理解和经验,互相学习和借鉴。

3. 问题解决: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图文转换的方法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024年初中语文图文转换题答题技巧及练习

2024年初中语文图文转换题答题技巧及练习

(一)漫画类:(1)描述(说明)漫画内容;(2)写出漫画寓意;(3)给漫画拟写标题;(4)评价漫画的特点、好处(为漫画写一段赏析文字);(5)了解漫画的艺术手法:夸张、变形、以小见大、以虚带实、荒诞中见真实、象征、比拟等。

(二)徽标类:(1)描述徽标内容:图形组合;(2)揭示徽标意义:象征意义(三)图表类:(1)探究图表结论,即根据图表的具体内容,概括总结出一个合理的结论;(2)围绕图表结论提建议、析原因、写启示、写宣传标语。

(四)路线示意图、方位图:(1)能准确表述图表信息;(2)对图表信息推断总结。

(五)思维导图:能够审清题干,勾画出要点;准确解读图片,确定中心主题,找出主干分支及子分支确定内容;表达时要准确连贯,内容全面完整,思路清晰。

(六)流程图:(1)提取图中出现的关键文字;(2)能够挖掘隐含的深意;(3)能关注细节(特别是变化情况);(4)迅速找到画面主体(从此角度陈述);(5)合理联想和想象(据图而想)漫画类图文转换解题技巧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批评性的图画。

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

01了解漫画题的特点:一幅漫画主要由标题、主体、注释三部分构成。

标题即题目,往往告知人们漫画的主题思想,有的虽没有标题但一定有鲜明的主题;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注释是对画面情景的文字提示或注解。

通过对这三部分的仔细阅读,就能从整体上概括其寓意。

一幅好的漫画,在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同时,也给人以思考和警示。

02常见的漫画题题型有:(1)描述(说明)漫画内容;(2)写出漫画寓意;(3)给漫画拟写标题;(4)评价漫画的特点、好处(为漫画写一段赏析文字)。

03漫画的艺术手法:夸张、变形、以小见大、以虚带实、荒诞中见真实、象征、比拟04漫画题五大特点:1. 夸张渲染,突出特质。

2. 借物喻人,巧妙表意。

漫画中的物往往是寄予了喻意的,无人物的漫画却时时透视出人和人类社会的内容:人类的思想、人类社会复杂的内容。

中考语文训练专题----图文转换【优质PPT】

中考语文训练专题----图文转换【优质PPT】

表的本质和要旨,然后把数据或图示信息转换成 文字,实现质的飞跃。)
最2021后/10/10准确归纳善于表述。
19 19
• 下面是对不同学段学生体育锻炼的科学性的调 查。阅读下表,你得出什么结论?
体育锻炼的科学性
参与运动前 活动结束做 的准备活动 整理
做了 无所谓 不需要 做了 无所谓 没有
小学
37.3 33.6 29.1 30.7 27.3 42
2021/10/10
36
申奥会徽 申办会徽由奥运五环色构成,形似中国传统民
间工艺品的“中国结”,又似一个打太极拳的人形。 图案如行云流水,和谐生动,充满运动感,象征世 界人民团结、协作、交流、发展,携手共创新世纪; 表达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
奥运会徽 会徽将肖形印、中国字和五环徽有机地结合起
这枚邮票告诉我们:在面对非典时,我 们要用爱心来禁止“SARS”的传播,万众一心, 抗击非典。
2021/10/10
34
➢课堂训练
2021/10/10
这是一幅题为“升 级”的幽默画,仔细 观察,简要说明这幅 图画内容,并谈谈这 幅画所表达的含义。
35
➢课堂训练
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画,用简明的语言说 明图画各自的特点,并总结共同之处。
我国拟于2009年1月1日实行燃油税费改革。阅读下列“燃油税 费改革前后部分轿车开支对照表”,概括说明燃油税费改革前后 轿车开支变化的情况。
车型及发动机排量 项目
吉利1.0升 大众1.4升 标致2.0升 丰田3.0升
每2万公里油耗
1100升 1400升 2200升 3200升
养路费/年
开 改革前 支
①调查表反映的情况可以概括为一

2023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图文转换》课件(32张)

2023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图文转换》课件(32张)
仔细阅读右面这幅漫画,为该漫画 拟定一个标题。(不超过 10 个字)
命题角度三: 拟写标题
这要求我们先了解漫画所讽刺的主体 和寓意,然后围绕其拟写标题。
(1)概括主题的方法
概括画面的主题,先要认真细致的 观察分析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 或颂扬的对象或行为,通常要采取 联想的方法,由物及人,彰显意义。
命题角度三: 拟写标题
这要求我们先了解漫画所讽刺的主体 和寓意,然后围绕其拟写标题。
仔细观察画面,我们可以发现图中有 三棵树: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用它的 浓荫遮蔽着两棵难见天日的小树,其中 一棵在苦苦地寻找自己的空间。
可以做这样的联想:画面中的“大树” 象征现实生活中那些为孩子张罗一切的 人,“小树”则象征现实生活中那些因 大人为自己做好一切而缺乏锻炼机会的 小孩。通过类比联想,该漫画的内涵就 清楚了。即大树以自己的高大荫庇小树, 反而妨碍了小树的成长。
命题角度三: 拟写标题
这要求我们先了解漫画所讽刺的主体 和寓意,然后围绕其拟写标题。
该漫画寓意比较明显,我们可以 从如下角度拟写标题:
从讽刺角度拟写标题,有“溺 爱”;溺爱是害;“沉重的爱”; “扭曲的爱”;有时,爱也是害等。
从寓意的角度拟写标题,有“溺 爱之下难成材”;“大树之下难以成 材”;“成长需要足够的空间”;树” 下长不成“树”;还“我”生存空间; 小树需要更广阔的天空“等。
其次,仔细观察画 面。画面上的每一个 细节都对表达漫画的 寓意有提示作用,所 以一定要仔细、全面 地观察画面。
请同学分享,你看 到的细节。
首先,注意漫画的主体内 容,一个孩子踩到西瓜皮摔倒 在地,引来各方面的关注。
从孩子摸头仰面看身边人 的动作可知,这次摔跤不会有 多严重。
可身边马上聚集了三种身 份的人,纷纷评论。“西瓜皮” 可被视为“一切能够使人跌跤 的障碍物”。有形的如坑洼、 沟坎、绊脚石等,无形的如坎 坷、挫折、困难等。

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练习——图文转换(有答案)

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练习——图文转换(有答案)

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练习——图文转换(有答案)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练习——图文转换班级姓名完成情况例1:【2021·广西贵港·中考真题】下图是文旅部公布的“2019-2021中国‘五一’黄金周旅游人次和消费情况”,请写出你的探究发现。

【答案】示例:(1)2021年“五一”出游人数较疫情前同期(2019年)的1.95亿人增加了0.35亿人,出游人数达到2.3亿人次。

(2)尽管2021年“五一”旅游收入较疫情前仍有差距,国内旅游收入1132.3亿元;但是与2020年相比增速已经超过200%,达到238%,反映出我国的2021年的“五一”黄金周假期成功的刺激了我国的消费。

【详解】解答图表试题,主要看图表的标题和图表的数据,把数据的对比结果与标题内容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对象+特点(变化趋势)”方式进行概括作答。

结论可多个,注意题目要求。

从图表的标题看,图表所反映的是“2019-2021中国‘五一’黄金周旅游人次和消费情况”;从具体的数据看,2021年的“五一”黄金周出游人数较2019年的1.95亿人增加了0.35亿人,达到2.3亿人次,旅游收入达到了1132.3亿元,比2019年1177亿元略少,但比2020年增加了2倍多,说明我国的2021年的“五一”黄金周期间的旅游经济已经基本恢复。

据此理解概括作答。

例二:【2021天津中考】2021年5月18日是第45个国际博物馆日。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博物馆的发展现状,促进博物馆与学校的结合,某班将开展以“走进博物馆”为主题的综合研究活动。

学生们为这次活动收集了以下四种材料。

请按要求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2011~2020年中国博物馆数量统计图(材料二)5月17日,天津南开大学博物馆借助虚拟现实(VR)技术再现了北京故宫、云冈石窟的场景,为广大师生带来一场沉浸与交互式的视听盛宴。

师生在复原场景中观赏、行走与互动,身临其境地感受文物与历史的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七图文转换一:结题思路:图表题是语言和图形的综合题,具有简明直观,概括性强,知识覆盖面广,涉及学科多等特点。

浏览近几年来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我们会注意到,图表类材料不时出现在一些地方的中考语文试题中,并有方兴未艾的趋向。

这类题型的出现无疑使较为单一的文字材料变得活泼而生动。

而且图文转换综合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它要求从原始材料中筛选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并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观点。

近年各省市中考语文科的命题,更加突出对考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注重考生创造能力的发挥,试题注意情境的设置,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特点。

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图表分析题型理应得到重视。

下面谈谈图表分析题的解题思路。

图表题她一般是给出一幅图表,要求考生能根据图表的信息作出相关的答题,主要考察学生认图判断、查找相关信息和语言表述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题型一般分为三种:一是直接概括图表的内容,一是说说从图表中得到的启示,另一是与图表相关的开放性题,如写宣传标语、写对联等。

下面是对不同学段学生体育锻炼的科学性的调查。

阅读下表,你得出什么结论?体育锻炼的科学性结论:第一步:仔细审读扣题旨。

包括审读图表的标题、内容和题目要求。

有些细节(如表注)也要认真审读。

一审标题。

标题往往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反映了图表的主题。

因此标题对我们答题起到了提示、指向作用。

抓住了标题,就圈定了答题的范围,把握了答题的主题,明确了解题方向,答题就不会走题。

上题中图表的标题为“体育锻炼的科学性”,也就告诉我们表格反映的是不同学段对体育锻炼科学性的认识的深浅,而不仅是不同学段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不同了。

二审图表。

图表是得出结论或反映问题的主要依据。

在审图表时,要特别重视数据变化。

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结论的源头。

我们可对图表中的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在比较中发现变化,发现差距,发现问题,从而得出结论。

上题中,通过横向比较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差距:不同学段的学生认识不到体育锻炼科学性(认为“无所谓”和“不需要”)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要远远高于认识到体育锻炼科学性(“做了”)的比例;通过纵向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这样一种变化趋势:随着年级的升高,“做了”人的数比例越来越高,而认为“无所谓”和“不需要”的人数比例越来越低。

三审要求。

根据考题要求提供的“信息”,带着“问题”审读图表,使审读图表更具指向性,更准确地把握图表的中心(尤其是在有些图表没有标题,但在题目要求中告诉你这是一张什么图表时)。

同时也只有根据要求答题,才能有的放矢,避免答题偏向。

第二步:认真思考找规律。

在前面仔细审题的基础上,根据观察所得,结合标题、图表内容和要求,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进行思考,分析出表中有关材料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阅读图表首先应读图名、读图例、读内容、读功能、读附注等环节,不局限于某一点或某一面,不放过图表中的任何一个细节,进行正面和侧面、纵向和横向的多维思维。

其次,及时筛选信息,努力寻找信息点,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找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揭示图表的本质和要旨,然后把数据或图示信息转换成文字,实现质的飞跃。

上题中,我们把通过横向纵向比较看出的内容,进行分析、综合、判断,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不同学段的学生都不太注意体育锻炼的科学性,对体育锻炼的科学性认识比较肤浅,但随着年级的升高注意体育锻炼科学性的人数比例在提高,说明对体育锻炼科学性的认识在提高。

”第三步:准确归纳善表述。

首先要根据要求来答题,问什么答什么,怎样问怎样答;其次,归纳概括是这类题目的共同点,不少题目常有字数限定,所以语言表达一定要简明、扼要、有条理。

上题的结论就可以概括为“学生普遍对体育锻炼的科学性认识较肤浅,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对此认识也逐渐提高。

”总之,解答看图表述题时一个完整的过程:仔细审题是前提,认真思考是关键,准确表述既是目的又是终结。

只要掌握了解题技巧,进行一定的训练,重点抓好书面表达的准确性,就一定能做好图表分析题的。

例1.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和沙尘暴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

下面是有关这方面情况的统计。

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统计结果。

(单位:平方公里)90年代 2460 23 46.1万亩农作物受害,11.09万头(只)牲畜死亡,156万人受害,直接经济损失8亿元此题要求具体明了,题干的要旨比较容易把握。

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用简明的语言概括统计结果”,不仅要把图表的内容叙述清楚,还隐含另一层意思:从时间、土地沙漠化面积、沙尘暴发生次数和典型受灾情况四方面概括,如果只是逐一说明表格内容,就不合要求。

明白了这一道理,答案就不难得到:70年代到90年代,我国土地沙漠化面积越来越大,沙尘暴发生次数越来越多,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

例2、观察下面这幅图,按要求答题。

成长不能无“输” ①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画面的内容。

(30字以内)我的表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画一定触动了你心灵的感悟,请选择某方面,谈谈你的感悟。

(20字以内)我的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首先,要学会观察。

对一幅漫画,全面仔细地察看内容,看清图上画了哪些事物,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地方。

(2)其次,要学会找事物之间的联系.(4)最后,根据观察,分析结果,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表达时,应注意画面的整体性,应结合画面中的人物不同的行为方式及文字揭示加以概括。

注意审题,是否让描述画面内容,是否让谈感想评价.(3)再次,领悟漫画的深刻寓意,理解作者的漫画意图。

参考答案:①没有拿到冠军,第二名表现为垂头丧气,第三名信心百倍,通过拼搏,第二次比赛,第三名独占熬头。

②例:失败乃成功之母。

二、真题演练:1、根据下表提供的内容和数据,请说说图表反映了什么问题?你认为网上讲真话重你上网聊天都讲真话吗?要吗?重要67.4% 是22.2%不重要8.5% 不是66.8%无所谓 24.1% 不回答 11.00%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下图是“绿色食品”标志,请用简明的语言写出你对构图设计含义的探究结果。

3、右边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图,请用简明的语言写出你对构图设计含义的探究结果。

答:4、阅读下面表格。

完成文后题目。

科学家姓名 伽利略牛顿 爱迪生 杨振宁 李政道年龄17岁24岁32岁33岁34岁30岁取得的成果发现钟摆原理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发明白炽灯发明电车共同发现了宇称不守恒定律,荣获诺贝尔物理奖上面表格反映的情况说明了什么问题?请简要回答。

答:。

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下列信息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20个宇)(3分)新华网消息:记者从省旅游局获悉,今年江西围绕“2006江西——中国最美乡村游”主题,将全面加快江西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大省的跨越进程。

今年全省旅游业定下“大盘子”: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将突破6000万人次,旅游总书入达388亿人民币。

6、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回答问题(共6分)①用说明性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

(4分) 答: ②漫画中的老爷爷许的“愿”是什么?(2分)答:7、阅读下列数据关系,回答51< 世界人口中国人口< 41511<世界耕地面积中国耕地面积<011A.阐述“我国农业是成功的”(不超过50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阐述“必须限制人口增长”(不超过50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8.仔细阅读下列表格,完成后面的题目。

“十五”时期城乡居民生活改善情况(单位:元)指标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60 7703 8472 9422 1049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366 2476 2622 2936 3255(1)概括从表格中获取的信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假如你是总理,看了这个表格后会作出哪些决策?(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阅读下面的表格,按要求回答问题世界能源组织石油煤天然气核电太阳能水电其他年代1923年40% 27% 23% 7%2% 1%2030年(预计)35%20%(1)用文字概括世界能源的发展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此表后你有哪些感受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空袋子难以直立。

”(1).这句名言不仅说明了一种生活现象,更蕴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

请说出这个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举出一个能证明这个道理的事实论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