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_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2.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高中地理2.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一.形成气候的因子
❖ 太阳辐射—决定因素。 ❖ 大气环流—— ❖ 下垫面状况——大气直接的热源和水源。(地形,
海陆分布,洋流.)
❖ 人类活动——释放能量、改变地表特性。 ❖ 各气候因子是相互关联的,共同影响气
候的形成
二极地、高压大带气环流对冰气原气候候的影响
↙↙↙↙
苔原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副极地低压带
高中地理
气压带和风带对 气候的影响
气候的概念:一个地 区内多年的大气平均
状况或统计状态
气候两大 要素气温和降水
极极地地地东高球北压风带上的气压带和风带
副极地低压带


西

副热带高压带
东北信 风
赤道低压带


信风
副热带高压带
中纬 西 风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东风
极地高压带
气压与大气降水
考点综析
1. 大气降水的必要条件:充足的水汽、空气上升冷却促使水汽 凝结、足够的凝结核(尘埃杂质)
加)和降水季节最后确定气候类型。
月份 1
4
7
10
全年
气温、 23。4 19。2 13。1 16。3 18。1
降水 7
52
183 54
789
城市因热岛效应影响,降水比郊区稍多。
小结: 七个气压带(四高三低)
分 布
气压带
成因•特征
气属 流性
00附近
赤道低 气压带
300附近
副热带高 气压带
热力原因 •热低压
动力原因 •热高压
上湿 升热
下干 沉热
600附近
副极地低 气压带
动力原因 上 温 •冷低压 升 湿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探究:请描述阆中的气候(特征)?
阆中气温: 冬季温和 阆中降水: 冬季少雨 夏季炎热 夏季多雨
阆中气候(特征):
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
一共有多少种气候类型?热带、温带、寒带各主要 有哪些气候类型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寒带—— 极地气候
类型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中国东部季风区、中南半岛、印
范围
朝鲜半岛、日本 度半岛、菲律 和俄罗斯太平洋 宾、中国云南 沿岸 南部和海南岛
天气
持续时间 短
气候

变化程度 变化快
较稳定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昆明四季如春。 3.非洲撒哈拉沙漠,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4.在未来24小时内,本地区将 有6级~7级偏北风,气温将下降 6至8摄氏度。

极地东风 极地高压带
空气上升,气 温越来越低, 水汽容易凝结 形成降水
空气下沉,气 温越来越高, 水汽容易蒸发 不形成降水, 控制下的天气 一般晴朗
气压带气流的垂直运动与降水的关系
低气压:气流上升,多雨 高气压:气流下沉,少雨
1、气压带分布及其性质对气候的影响
90°极地高压带 极 地 东 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 盛
共11种 这10种气候类型 是各分布在哪?它 们是怎么形成的?
亚热带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
分布:南北纬10°左右
1 1
1
1 1 1
为什么热带雨林气候会形成 如此特征? 特点:终年高温多雨。
年降水量大于2 0 0 0毫米。
成因: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盛行上升气流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Ⅰ、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均温20℃以上,年降水量大约2000mm分布:赤道附近。

主要有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

形成原因:全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此外,还有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巴西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但其原因是沿岸有暖洋流经过,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代表城市:伊基托斯(秘鲁)、雅加达(印尼)、新加坡、拉各斯(尼日利亚)Ⅱ、热带草原气候特点:一年分为干湿两季,夏半年为湿季,高温多雨;冬半年为干季,高温干燥。

分布:南北纬5°~20°之间。

主要有非洲大陆、南美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形成原因:湿季时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干季时受信风带影响。

代表城市:巴西利亚(巴西)、达累斯萨拉姆(坦桑尼亚)、恩贾梅纳(乍得)Ⅲ、热带季风气候特点:一年分为旱雨两季,雨季时高温多雨;旱季时炎热干燥。

每年6~10月为雨季,11月~次年5月为旱季。

分布:亚洲南部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形成原因:雨季时受西南季风影响;旱季时受东北季风影响。

代表城市:孟买(印度)、加尔各答(印度)、达卡(孟加拉国)、曼谷(泰国)、河内(越南)、海口(中国)Ⅳ、热带沙漠气候特点:全年炎热干燥分布:南北纬20°~30°之间的大陆中部和西部形成原因: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代表区域:非洲的撒哈拉沙漠、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沙漠、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Ⅴ、地中海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分布: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形成原因: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影响代表城市:罗马(意大利)、巴塞罗那(西班牙)、亚历山大(埃及)、雅典(希腊)、伊斯坦布尔(土耳其)、旧金山(美国)、洛杉矶(美国)、圣地亚哥(智利)、珀斯(澳大利亚)、开普敦(南非)Ⅵ、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燥。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热带雨林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
分布区二:非洲西部15°N附近 成因:1、南半球东南信风随太阳直射点北移,越过赤道偏
转成西南风,从海上带来暖湿气流,从而形成丰 富的降水; 2、沿岸有暖流经过,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热带草原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
分布区一: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 成因:该地虽然纬度较低,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但由 于东非高原海拔较高,使气温较同纬度地区低, 对流运动弱,降水较同纬度地区少,热量、水分 条件达不到热带雨林气候标准,成为热带草原气 候。
非地带性气候指的是不按照纬度的变化而形成的气 候类型,主要在洋流、地形等因素影响下形成的。
热带雨林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
分布区一: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 巴西东南部、中美地峡东部
成因:1、东北信风或东南信风从海上带来暖湿气流,受地形 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较多。
2、暖流对沿岸起到增温增湿作用(马达加斯加岛东部 的马达加斯加暖流、澳大利亚东北部东澳大利亚暖 流、巴西东南部的巴西暖流、中美地峡东部的北赤 道暖流及圭亚那暖流)。
热带草原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
分布区二:澳大利亚北部 成因: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往南移动,北半球的东
北信风越过赤道后偏转成西北季风,从海洋上带 来充足水汽;南半球冬季,气压带风带往北移动, 该地受东南信风控制,降水少。
热带沙漠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
分布区三:非洲大陆东岸索 马里 半岛
成因:1.是由于东北信风从较高 纬度吹向较低纬度,降水较少; 2. 夏季盛行的西南风,来自内陆, 水汽较少,干燥少雨,从而形成 热带沙漠气候。 3.受离岸寒流(西南季风使表层 海水远离海岸,底层海水上泛成 为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
海陆分布影响下,该区域终年受盛行西风带的控制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的形成是由于地球赤道附近的太阳辐射较为集中,大气受到加热后上升,形成高温低气压带,即副热带高压带。

而两极地区太阳辐射较为弱,导致空气下沉形成低温高气压带,即极地高压带。

这样,地球大气中就形成了副热带低压带、副极地高压带、极地低压带等一系列气压带。

气压带的存在对气候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气压带的存在决定了大气环流的运动方向。

在副热带低压带,空气升起形成对流,造成热带辐合带,这是全球降水最多的地区,常年有降水,气候湿润。

而在副极地高压带,空气下沉形成逆时针的盛行风向,形成亚热带辐散带,这些地区水分蒸发快,降水少,气候干燥。

极地低压带则常年呈低温状态,有大量的冰雪覆盖,长期寒冷。

其次,气压带的存在还决定了气候带的分布。

副热带低压带附近的气候带被称为热带气候带,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温度高,季节变化不明显。

副极地高压带附近的气候带是温带气候带,年均温度适中,四季分明,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极地低压带附近的气候带被称为寒带气候带,气温极低,有极长的极夜和极昼。

风带是气压带之间形成的水平气流,在全球大气环流中有重要作用。

赤道附近的东北风和西南风吹向副热带低压带,带热带海洋的水汽和热量,使得副热带地区降水充分。

而极地附近的西北风和东南风吹向副极地高压带,带走了副极地地区的辐散空气,使得该地区降水不足。

这些水平气流也会影响降水的分布和强度,形成了季风气候、干旱气候、冷润气候等。

总结起来,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们决定了大气环流的运动方向,从而影响了降水分布和强度。

其次,它们决定了气候带的分布,从而影响了气温水平和季节变化的明显程度。

最后,它们的存在还会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等。

对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而言,理解和研究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非常重要,有助于预测和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完整版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候类型详解

完整版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候类型详解
-60 ° 10
巴西利亚
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如非洲、巴西高原
成因 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
赤道上的热带草原气候:
东非高原:
海拔高,相对同一纬
度的刚果盆地,气温 较低,降水较少。
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气候特征
阿斯旺
全年炎热干燥
降水量/毫米 气温/℃
600
30 °
500
15 °
400

300
0 1 4 7 10 -60
赤道附近,如刚果盆地、马来群岛,亚马逊平原
成因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气流受热上升
气候特征 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莫桑比克
达尔文
降水量/毫米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1 4 7
气温/℃
30 ° 15 ° 0° -15 °
-30 ° -45 °
30 ° 15 °
0° -15 °
-30 °
100
-45 °
0
-60 °
1 4 7 10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海南岛(只分布在亚洲)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
全年高温,干湿两季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高温少雨
全年高温,旱雨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
观看 4幅景观图片,这些都是热带景观,想一想, 这些景观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异?
-30 ° -45 ° -60 ° 10
气候特征 全年严寒少雨
气候特征
分布:北冰洋沿岸
降水量/毫米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147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和风带是气候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对气候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些自然现象受地球引力、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和下垫面特性等多种因素影响,其形成和运动规律复杂而多变,对气候的影响也具有不确定性和差异性。

一、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通常是指由同一气流或风带控制下的地区上空的大气压力状况。

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气压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地球表面移动,导致不同地区的气压带有所差异。

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温度:气压带会影响不同地区的温度。

在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往往具有相对稳定的气压和风向,从而使得该地区的温度变化幅度较小。

例如,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由于受到暖湿气流的影响,气温往往较高;极地高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则相反。

2、湿度:气压带也会影响不同地区的湿度。

例如,受到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的地区,由于暖湿气流的影响,湿度往往较大;而受到极地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由于寒冷气流的影响,湿度较低。

3、风向和风速:气压带还会影响不同地区的风向和风速。

气压带会随着季节和时间的变化而移动,导致不同地区的风向和风速有所差异。

例如,在夏季,气压带会向北移动,使得中纬度地区吹向低纬度的南风;而在冬季,气压带会向南移动,使得低纬度地区吹向中纬度的北风。

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风带是指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在地球表面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盛行风系统。

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温度:风带会影响不同地区的温度。

在风带控制下的地区,往往具有相对稳定的气压和风向,从而使得该地区的温度变化幅度较小。

例如,受到西风带控制的地区,由于受到暖湿气流的影响,气温往往较高;而受到东风带控制的地区则相反。

2、湿度:风带也会影响不同地区的湿度。

例如,受到西风带控制的地区,由于暖湿气流的影响,湿度往往较大;而受到东风带控制的地区,由于寒冷气流的影响,湿度较低。

3、降水:风带还会影响不同地区的降水状况。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冷干
课本52页活动
30°

30°
• 南北纬10°----20°之间,受赤道低气压和 信风的交替控制,是热带草原气候。 •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受西风和副 热带高气压的交替控制,是地中海气候。 气候特点: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一)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注意:完整的气压带和风带是在地球表面均匀的情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 况下形成的。海陆分布出现后会是什么格局呢?
真实的七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
印度低压
• 夏季:副热带高压带被亚欧大陆切 断,形成亚洲(印度)低压
总结:气压带、风带由带状-->块状
夏季:副热带高压带被亚欧大陆切断, 形成亚洲(印度)低压 冬季:副极地低压带被亚欧大陆切断, 形成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思考:
观察南半球的气压分布状况,是否还成 带状?为什么?
副极地低压带
盛 东
行 北 信
西 风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东 盛
南 行
信 西
风 风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极 地
东 风
极地高压带

陆 海 陆


陆 陆 海 海
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而且海陆 相间分布
(一)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1.冬季:大陆冷却快于海洋
副极地低压 冬季大陆冷却快于海洋 高压 低压 夏季大陆升温快于海洋 这种不同的性质称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副热带高压 冬季:副极地低压带被亚欧大陆切断, 赤道低压 形成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副热带高压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罗马为例, 观察其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气候特点: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观察图2.16:
在纬度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形成地 中海气候,在与之相对应的大陆东岸是什么 气候?
季 风 气 候
热带季风气候
10°N---23°26′N之间的大陆东岸
印度半岛、 3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
盛行西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北信风
赤道低气压带
东南信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
盛行西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东风
极地高气压带
2020/6/4
2
(一)气压带、风带的性质
歌诀归纳:
思考1:
上升湿润下沉干,
(1)气压高低与多雨、少雨间的关系?西风湿润信风干。
低压 高压
气流上升 气流下沉
多雨 少雨
(1)以“温”定“带”
根据提供的气温资料,确定气候带。
从气温看,可将世界气候类型归纳为以下五种:
平均 气温 气温 特点
气候 类型
热带
最冷月 >15℃
亚热带 温 带 亚寒带
最冷月 最冷月
0℃-15℃ <0℃
最热月
< 10℃
寒带
最热月
<5℃
终年 高温
雨林 草原 沙漠 季风
冬暖 夏热
冬冷 夏热
亚热带季风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 气候
以“温”
八 定“带” 字 方 针
>15℃ 热带气候 最冷月 0℃-15℃ 亚热带气候 温海 (北1南7) <0℃ 温带气候
缩小范围
最热月 <10 ℃亚寒带气候
(北7南1) <5℃ 极地气候


全年型

以“水” 夏雨型 定“型” 冬雨型
少雨型
锁定目标
读图2-17,判断: (1)①为__南_____半球的_温__带__海__洋__性___气候。 (2)③为__热__带___雨__林___气候,分布在__赤__道____两侧,气候特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特点:夏季炎热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五)季风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最显著的特点: 类型: ——形成季风气候 雨热同期
气压带和风带是气候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不是惟一的因素。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是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 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地的气候类型决定了当地的植被类型、 土壤类型、农业生产状况等。
热带雨林风光
(三)单一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例
结合图2.16.观察温带海洋气候的具体分布地 区,总结其分布范围、气候特征、以及形成 原因。
欧洲西部
60°
40°
北美洲 西海岸
澳大利亚东
40° 南、新西兰
6纬度400~600之间的大陆西岸
纬度范围:纬度40°-60°之间的大陆西
思考: 1、35°N附近的大陆西岸,是哪个气压带和 哪个风带邻接?他们的季节移动导致交界处 冬夏季天气发生怎样的变化?形成了什么气 候类型?
(四)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
以地中海气候为例:
观察图2.16,总结地中海气候的分布范 围、气候特征、形成原因以及具体分布地区。
地中海沿岸
北美洲 西侧
澳大利亚
中南半岛
成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 动和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特点:终年高温. 分旱、雨两季
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
5
成因:海陆热力 性质的差异。
日本南部
5
中国秦岭淮河以南
5
气候特点:夏季炎热 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
5 5
温带季风气候
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
8
中国东北华北、 日本、朝鲜半岛、 俄罗斯太平洋沿岸
【学习目标】
1. 利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原理解释北半球冬、夏季 气压中心的形成和分布
2. 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及对气候形成的 影响
3 .学会分析气温、降水量图,判断气候特征 【重点难点】
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和分布 2、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影响
复习回顾: 一、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
(2)风带的风向(高低纬方向)与多雨、少雨的关系?
高纬吹向低纬
蒸发
少雨;
低纬吹向高纬
凝结
多雨。
思考2:结合各气压带、风带的纬度位置,分析在 其影响下的气候特征。
(二)单一气压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例
补充:怎样描述气候特征?
影响气候两个重要要素: 气温 降水
分布范围:赤道及其南北两侧10°之 间
刚果盆地
亚马孙平原

马来群岛
成因:全年处于赤道低气压控制,
问:它们盛处行于上哪升个气气流压带或风带控制下?
会形成什么样的气候特征?
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活动1:查找热带雨林气候的具体分布区。
以伊基托斯为例, 观察其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曲线表示气温; 柱状图表示降水量。
热带雨林气候
气候特点: 全年高温多雨
气候类型及年降水量 (mm)
热带雨林气候>2000
温带海洋性气候700—1000 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 热带季风气候1500—2000 亚热带季风气候1000 温带季风气候500-600
地中海气候 300-1000
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 性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极地气候<250
小 结:

•伦敦
欧洲西部
北美洲 西海岸
澳大利亚东
成因:全年受盛行南、西新西风兰 控制
问:它们处于哪个气压带或风南美带洲 控制下?
西海岸
特点会:形终成什年么温样和的湿气润候特征?
以伦敦为例, 观察其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温带海洋性气候
气候特点: 终年温和湿润
温带海洋性气候
气压带和风带是不是固定的?
好望角
南端
南美洲 西侧
活动3:查找地中海气候的具体分布区。
纬度位置: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 罗马
成因:地中副海沿热岸 带高气压带北西美侧与洲 西风
带交替控制。
问:它在冬季和夏季各受哪个气压带或风
带的影响? 会形成什么样的气候特征?
特点好望:角 夏澳南大季端利亚炎热干燥,
南美洲 西侧
冬季温和多雨。
点是__终__年__高__温__多__雨______。
(3)④为__地__中___海____气候,__地__中__海__沿__岸____地区面积最广, 最典型,气候特点为_夏__季__干__旱__炎__热__,__冬__季__温__和__多__雨___。
温带季 风气候 温带大 陆气候
冬寒 夏凉
亚寒带 针叶林
气候
终年 严寒
极地 气候
(2)以“水”定“型”
再根据提供的降水资料,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 从降水来看,可以将世界气候类型归纳为以下四种
降水类型
降水季节性变 化特点
年雨型 季节分配均匀
夏雨型
夏季多雨,冬 季少雨或干旱
冬雨型
冬季多雨, 夏季干旱
少雨型 终年降水稀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