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益生元在饮料中的应用进展
益生菌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

I FOOD INDUSTRY I 77FOOD INDUSTRY I INTERPRETA TION益生菌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减少炎症反应和肠道疾病的发生。
1.2增强免疫系统能力肠道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人体免疫细胞的70%-80%。
益生菌通过调节肠道免疫系统的平衡发挥作用,可以刺激和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促进免疫细胞的发育和功能,增强肠道免疫的应答能力。
益生菌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通过产生抗菌物质,如有机酸、抗菌肽和过氧化物酶等,抑制有害菌的繁殖,维护肠道的微生态平衡,有助于预防感染性疾病,并减轻免疫系统的负担。
并且,益生菌可以促进免益生菌可以对人体健康产生多种益处,包括改善消化系统功能、增强免疫系统、降低胆固醇等。
因此,益生菌在食品中的应用也受到了较高的关注。
益生菌的功效因菌株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需要根据食品种类来确认适合的益生菌类型,加强对益生菌作用机理的研究,明确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要点,才能做到在食品领域中推动益生菌食品工业化生产的需求。
本文通过对益生菌的功效进行研究,探讨其所具备的益处,在此基础上提出在食品中其具体的应用方向。
人体内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其中包括有益菌和有害菌。
当有害菌过多或菌群失衡时,可能会导致消化问题、免疫系统失调等健康问题。
益生菌通过增加有益菌的数量和种类,有助于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并维持健康的肠道环境。
益生菌作为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活菌,在食品中通常被用作一种补充剂或食品添加剂,目前主要在乳制品、发酵食品、功能性食品等中,因此,需要了解益生菌的效用,探索其在食品中的应用发展。
1.益生菌在食品中应用的作用研究1.1促进消化系统健康益生菌可以帮助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增加有益菌的数量,并帮助构建健康的肠道微生物群落,这种菌群平衡对于消化、免疫功能和营养吸收都非常重要。
并且,益生菌参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吸收过程,可以产生酶。
例如,淀粉酶和脂肪酶,帮助分解食物中的淀粉和脂肪,使其更易被消化和吸收。
益生菌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营养健康益生菌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段永兰(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河南郑州 451191)摘 要:益生菌在食品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益生菌在乳制品、发酵肉制品、保健品中的应用与发展,为拓宽益生菌的应用领域、研发新型高端益生菌产品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并对其今后进一步的开发利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益生菌;健康;产品;展望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Application of Probiotics in FoodDUAN Yonglan(Henan Industry and Trade V ocational College, Zhengzhou 451191, China)Abstract: Probiotics have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promoting human health and nutrition and have widespread applications in the food industry.This paper reviews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robiotics in dairy products, fermented meat products, health care products and functional food, provides a certain theoretical basis for broadening the application field of probiotic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ew high-end probiotics products, and gives prospects for its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Keywords: probiotics; health; product; outlook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对肠道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
乳酸菌乳饮料国内外发展趋势

乳酸菌乳饮料国内外发展趋势宋昆冈高级工程师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酸乳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产品。
据专家考证,酸乳与伊斯兰教紧密相关,其发明者是古代土耳其伊斯兰教圣徒。
酸奶被古代伊斯兰教徒称做约古特(Yoghurt),它是供奉天主、天使及星月的圣洁乳品。
古老的产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而赋予新的内容,特别是采用益生菌作为发酵剂,使酸乳成为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具有保健功能的产品。
早在20世纪初,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获得者、俄国著名科学家梅奇尼科夫就注意到:经常食用酸乳的巴尔干国家的居民寿命较长,提出了“酸乳长寿说”。
酸乳酸甜可口,可以做成许多不同的风味,被人们称为“美味食品”。
酸乳中的乳糖由于乳酸菌的作用变成乳酸,有乳糖不耐受的人食用酸乳会减轻反应。
经科学家验证,酸乳还有其它一些功能。
如:有减轻便秘的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血清胆固醇等。
乳酸菌饮料是酸乳类的产品,具有饮料的特征,含有牛奶的营养,酸乳的功能,可以说是一种具有东方特色的蛋白饮料。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即有乳酸菌饮料的生产。
由于其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而成为乳制品工业发展最快的产品之一,并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随着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优良、安全的发酵菌种——益生菌的采用,赋予乳酸菌饮料更高的科技含量。
2003年全球的发酵乳饮料市场增长了9.3%,大大超过了其他乳制品的增长率。
乳酸菌饮料销售收入的增长除了在它传统的亚太地区获得成功之外,在西欧、拉美市场上的渗透率越来越高,而获得了重大发展。
使用具有保健功能的益生菌作为发酵剂是乳酸菌饮料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益生菌系指食物中能够改善肠道菌丛平衡,从而对宿主健康发挥有益作用的微生物,主要包括乳酸菌,如双歧菌、乳酸杆菌,以及其它如链球菌、肠球菌、拟杆菌中的某些菌株。
益生菌一般应符合以下标准:(1)、对宿主健康发挥有益作用,(2)、非致病菌且没有毒性作用,(3)、在生物学上应当具有活性,即包含大量活菌,(4)、可以在宿主肠道内定植及代谢,(5)、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保持活性,(6)、必须采自于宿主。
益生元及其应用

益生元及其应用摘要:益生元具有一些优良的加工性能和生理功能特性,符合现代人的健康消费观念,将在食品、医药和饲料等行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叙述了益生元的种类及结构特点、作用机理、生理功能、及其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益生元生理功能应用现状益生元是由G.R.Gibson 等于1995提出,指一些不被宿主消化吸收却能有选择地促进其体内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代谢和增殖, 可选择性刺激结肠内有益菌的生长或增强其活性,但不被有害菌利用,从而从而改善宿主健康的有机物质。
这种选择性刺激作用主要是针对结肠内的两种固有菌,即双歧杆菌和乳酸菌。
益生元作为益生素的选择性底物,具有促进益生素增殖、改善肠道菌群、保健等功能,因此被称为是一种功能性食品。
如低聚果糖(Fructo-oligosaccharide简写为F O S )、低聚木糖(xylo-oligosaccharide)、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s, 简写为G o s) 、低聚异麦芽糖等。
益生元的作用机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消化道内通过吸附肠道病原菌,促进其随粪便排出,同时还具有通便作用;被肠道有益菌群利用,促进其生长繁殖,形成微生态竞争优势,同时有益菌代谢产生的一些抗菌物质和短链脂肪酸直接抑制外源性致病菌和肠腐菌的生长,减少有毒物质的产生;刺激免疫应答,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改善肠道内环境,防止腹泻;营养作用,促进生长。
[1]1 益生元物化特性及生理功能1.1 物化特性益生元的结构特点为:在胃肠道内既不能水解,也不能被消化吸收;能选择性刺激肠道中有益菌生长繁殖和激活其代谢功能;使肠道菌群向有利于宿主健康的方向转化;能诱导有利于宿主健康的肠道局部免疫或全身免疫反应[1]。
类益生元大多具有良好水溶性, 粘度低, 不结合矿物质, 口感清爽, 甜度低。
与蔗糖相比, 低聚果糖的甜度约为蔗糖的40 一60 %, 低聚木糖约为40 %, 而低聚半乳糖则为2 5 % 左右。
益生元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2 益生 元 的作用机 理
在 消 化 道 内 通 过 吸 附 肠 道 病 原 菌 ,促 进 其 随 粪 便 排
出 ,同时 还 具 有 通便 作 用 ;被 肠 道有 益 菌群 利 用 ,
不能水 解 ,也不 能被 消 化 吸收 ;能选 择性 刺 激肠 道
为 防 病 、治 病 和 保 健 的 手 段 ,正 在 世 界 范 围 内形 成
热 潮 。 目前 对 肠 道 微 生 态 环 境 调 整 的 手 段 主 要 有 2种 : 活 菌 补 菌 殖 ( 益 生 菌 补 菌 ) 和 自身 肠 道 菌 增 即
( 益 生 元 补 菌 ) 然 而 活 菌 补 菌 以 目前 的 水 平 即 。
还 存 在 诸 多 不 足 , 如 定 植 力 、活 菌 存 活 率 、 胃酸 关 等 都 是 尚待 解 决 的 问题 。而 非 阶段 性 地 应 用 益 生
中 有 益 菌 生 长 繁 殖 和 激 活 其 代 谢 功 能 ;使 肠 道 菌 群 向 有 利 于 宿 主 健 康 的 方 向转 化 ; 能 诱 导 有 利 于 宿 主
eT’ n t n f e l y c n u . twi x r moe a d mo e i o tn f c n fo ll oi s o at o s me I S o h h l e e r n r mp r tef ti o d, me ii e a d f e n u t . ti l t a e dc n n e d id sr I s y
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益生元 ; 生理功能 ; 应用进展 中图分类号 :Q 4 . 9 63 文献标志码 :A d i 03 6 /sn17 ~ 6 6 ) 0 1 30 3 o:1. 9js.6 1 9 4 ( . 1. . 9 i CfAp l ain Re e r h r boi a d De eo me t p i t s a c c o c o
益生菌国内外研究现状

兽用新生物制品名称、国内外研究现状、选题目的与依据兽用新生物制品名称为:动物双歧杆菌、干酪乳杆菌、粪肠球菌、酿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复合活菌制剂(Preparation of B. animals,L.casei,E.faecalis,S.cerevisiae and B.subtilis)。
1、研究目的及意义目前,提高畜禽动物饲料收益,减少畜禽患病率,是饲养者追求的目标。
历年来,人们习惯把抗生素作为防病促生长添加剂,并且取得了相应的效果。
但是,长期使用抗生素由之而来的抗生素残留、耐药性问题、抗生素污染问题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
因而,研制应用于畜禽养殖领域的无残药、无污染、不产生抗药性、替代抗生素、预防动物疾病的的微生态制剂尤为重要。
2、国内外研究现状: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使用饲用微生物。
80年代中期,世界各国,尤其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纷纷积极鼓励和倡导绿色安全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和推广。
在国外,饲用微生态制剂已广泛应用于畜牧业生产中,在理论及应用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欧美各国和日本已将益生菌用于配合饲料的生产,形成了微生态制剂产业。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国外动物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多是围绕乳酸杆菌属、枯草杆菌及一些链球菌进行,商业所用的产品常为复合菌剂,市场需求量很大,市场也较为完善。
目前在美国准许饲喂的微生态制剂年使用量8000吨以上。
日本年产值上亿元的公司几十家,主要是双歧杆菌类产品。
在我国,动物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表现出一定的作用与效果,但还处于试验研究阶段。
而且大部分以芽孢杆菌类产品的研制为主,产品多为单一菌剂,产品质量及功效与国外产品尚有很大差距。
中国专利开号为CN1103584A涉及一种三株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属营养保健食品,是双歧杆菌、屎链球菌、嗜酸乳杆菌发酵的保健口服液。
但是液体发酵,口服液稳定性较差、活性益生菌存活率低,保存时间短等缺陷。
专利公开号为CN1223865A涉及的一种双歧三联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剂是由两歧双歧杆菌,粪链球菌、乳酸杆菌冷冻干燥活性粉与保护剂组成的一种粉末或胶囊制品。
益生菌和益生元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益生菌和益生元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摘要:益生菌是一类能够对宿主健康产生有益作用的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功能性食品领域。
目前,国内外已有许多益生菌和益生元产品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并且在我国的发展日新月异。
关键词:益生菌;益生元;功能性食品一、益生菌的种类目前已被发现并使用的益生菌主要有以下3类:①乳杆菌类,如乳酸菌、鼠李糖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等。
②双歧杆菌类,如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等。
③其他菌属,如嗜热链球菌、乳酸片球菌、酵母菌类等。
以上这3大类益生菌均来源于人体或动物体,其中当前被人们使用最多的主要是乳杆菌和双歧杆菌这些能产生乳酸的肠道菌,如嗜酸乳杆菌、罗氏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等。
二、益生菌和益生元的生理调节功能1.益生菌的生理调节功能1.1整肠作用益生菌可进入人体肠道,其新陈代谢作用可以促进肠道细菌种群的正常化,防止产生肠内腐败物质,并维持正常的肠道功能。
含益生菌和益生元的酸奶可用于治疗和预防消化系统的各种疾病,对婴幼儿的病毒和细菌性急性肠炎及痢疾、服用抗生素引起的肠炎及痢疾、旅行期间的痢疾和中老年人的便秘等具有治疗作用,也可预防慢性肠胃炎。
1.1.2调节胃肠道的菌群平衡益生菌可以维持并确保肠道菌群稳定,预防肠道功能障碍,并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力,但目前正在研究中。
2.益生元的生理调节功能2.1改善免疫功能益生元及其代谢物可刺激干扰素的产生,增加细胞因子以激活免疫细胞,促进免疫球蛋白的产生,提高免疫力,并抑制肿瘤的形成。
益生元可用于治疗食物过敏、湿疹和皮炎等。
2.2促进矿物质吸收益生元在进入肠道后,可通过发酵产生有机酸,使肠道pH降低,并且肠上皮细胞的主动和被动转运得到改善。
相关研究表明,在青春期和更年期,吃含有益生元的食物可以有效促进女性对钙和镁的吸收。
1.2.3调节脂类代谢许多关于动物和人类的研究表明,食用低聚糖益生元可以调节机体脂类代谢。
相关研究表明,如果人体的胆固醇含量略高于正常水平,按照18g/天的剂量食用抗性淀粉一段时间后,可以明显降低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并且患者的其他各项机体指标都表现正常,未见副作用。
益生元发展状况

益生元的发展概况1、益生元的概念益生元并不是一种物质,而是一类物质的总称,益生元是指能够选择性地刺激特定肠道菌的生长、活性而有益于宿主健康的非消化性食物成分,这是1995年国际“益生元之父”——Dr. Glenn Gibson对益生元进行的定义。
Gibson等在2004年又给出了最新的定义:益生元是一种可被选择性发酵而专一性地改善肠道中有益于宿主健康的菌群组成和活性的食物配料,常称双歧因子。
益生元种类很多,有低聚糖、多糖、植物中草药提取物、蛋白质水解物、多元醇等,大量生产商品化的主要是一些有双歧因子功能的低聚糖。
目前常用的益生元主要包括菊粉、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乳果糖、大豆低聚糖、水苏糖、棉子糖等,有些微藻类也可作为益生元,如螺旋藻、节旋藻等。
2、益生元的功能2.1 改善肠道微生态益生元可以有效促进肠道内双歧杆菌的繁殖和长,进而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
如果机体患有肠胃道疾病,体内双歧杆菌总量较少,则益生元效果会更强。
2.2 促进矿物质吸收益生元进入机体肠道内后,会因发酵而生成有机酸,此时肠道内酸碱度降低,肠上皮细胞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作用增强,在促进矿物质吸收方面作用显著。
2.3 调节脂类代谢大量试验表明,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在摄入一定量低聚糖益生元后,都可以对脂机体脂类代谢起到调节作用。
2.4 增强机体免疫力益生元作用在机体中,不仅可以促进益生菌繁殖,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免疫刺激作用,可以增强巨噬细胞活性使其产生抗菌素,进而刺激淋巴细胞不断分裂繁殖,当人体摄入益生菌后,免疫力会因为淋巴组织的增强而提升。
3、益生元制备方法益生元可通过多种方法制备获取,包括天然物提取、化学合成、微生物发酵、酶水解和转化等,当前工业生产中最为常用的制备方法为酶水解和转化。
具体制备过程可分为3步:①对酶进行发酵。
②采用酶法合成低聚糖。
③通过分离精制得到益生元。
在制备过程中,为提高益生元产量,一般采取基因工程改造方法来增强酶的活性,酶法制备益生元有着多方面优点,不仅反应条件比较温和,而且产物均一性良好,同时对环境影响较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欢迎,是益生元制备的主要研究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益生元系指一些不被宿主消化吸收却能选择性的促进其体内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改善宿主健康的有机物质。
具有益生元功能特征的有功能性低聚糖、功能性多糖、一些天然植物提取物、多元醇、蛋白水解物等。
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功能性低聚糖和多糖类。
功能性低聚糖包括低聚果糖、乳酮糖、大豆低聚糖、龙胆糖、海藻糖、低聚木糖、低聚异麦芽酮糖、低聚乳果糖、低聚异麦芽糖、帕拉金糖、木蔗糖、棉子糖、水苏糖、低聚琼脂糖、低聚甘露糖、低聚壳聚糖、低聚果胶等。
其中,研究较多的有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等。
目前我国已有两个品种开始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即低聚异麦芽糖和低聚果糖。
益生元功能性多糖类目前研究比较多的有菊粉、聚葡萄糖等。
1 益生元的生物活性1.1 直接活性1.1.1 增殖双歧杆菌、优化肠道菌群 益生元尤其是功能性低聚糖对双歧杆菌的生长促进作用已得到实验反复证明。
而双歧杆菌的活菌制剂易受许多条件的限制,如在保存和服用方面会受到空气、胃酸、胆汁及抗生素等因素的影响,无法达到其应有的疗效。
功能性低聚糖因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而难以被人和动物消化道的酶系分解。
因此,功能性低聚糖可以直达大肠,被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利用,促进这些有益菌增殖,而不能被有害菌所利用。
这种选择性增殖作用不仅使得肠道菌群得到优化,而且使肠道微环境得到改善。
服用功能性低聚糖的观察试验发现,肠杆菌和类杆菌等有毒菌群显著减少,而肠道内原本的双歧杆菌显著增多。
[1-3]1.1.2 抗龋齿 口腔中的有害微生物(主要是变异链球菌)能分泌葡萄糖转移酶,将口腔中的葡萄糖转化为葡聚糖,该糖附着于牙齿表面形成牙垢,进而会导致龋齿。
功能性低聚糖难以被唾液中的消化酶分解,不能被变异链球菌发育所利用,且又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葡萄糖转移酶的作用,从而起到预防龋齿的作用。
研究发现,低聚异麦芽糖中的潘糖此项功效极其明显。
另外,大豆低聚糖经过酶改性能成为一种新型低聚糖——改性大豆低聚糖,由于较改性前有效成分的纯度得到了提高,从而具有更好地抗龋齿功效。
1.1.3 降血脂、降胆固醇 功能性低聚糖普遍具有难消化、甜度低及热量低的特性,所以不易转化为脂肪和胆固醇。
有研究资料表明,对于血脂水平正常的个体而言,低聚果糖的功能主要是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的水平,其主要机理是通过降低肝脏中脂肪酸合成而实现的;对于高血脂症的个体而言,低聚果糖的主要效应是降低胆固醇含量。
关于其机理,屠友金等认为与低聚果糖发酵产物丙酸对肝脏胆固醇合成的抑制有关。
[4]1.2 由双歧杆菌实现的间接活性1.2.1 生物屏障作用与抗衰老功能性低聚糖可以被双歧杆菌发酵利用而产生某些抗菌素,这些抗菌素能有效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代谢,减少其产生的有毒物质对机体的损伤。
此外,由低聚糖增殖产生的双歧杆菌,可以协同其他肠国内外益生元在饮料中的应用进展(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 251200)刘辉 杨海军摘 要 本文综述了益生元的基本功能,研究分析了其在国内外饮料中的应用实例,并对其在饮料中应用的趋势做了相关预测。
关键词 益生元 饮料道菌群促进肠道蠕动,通过竞争肠道营养和肠上皮表面的黏附位点,减少致病菌的附着机会。
由于功能性低聚糖的生物屏障作用,有害物质向血液的转移受到阻止,心、肝、肾等脏器受损的可能性减少。
已有研究证明,功能性低聚糖对肝病患者可以起到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另外,也有专家认为,双歧杆菌能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减少自由基、活性氧,因而可以抗衰老。
1.2.2 营养作用 功能性低聚糖不仅可以被双歧杆菌利用,生成烟酸、叶酸及多种维生素,而且还可促进Zn,Mg,Fe,Ca等多种微量元素的吸收。
功能性低聚糖促进微量元素吸收的机理为:功能性低聚糖在肠道被双歧杆菌发酵为短链脂肪酸,短链脂肪酸通过降低肠道pH值并与微量元素结合,增加了矿物质的溶解度;此外,功能性低聚糖还能通过对结肠膜细胞的刺激作用,提高肠道对矿物质的吸收能力。
目前,有关功能性低聚糖对Ca吸收方面研究较多。
大量研究表明,服用功能性低聚糖有利于Ca的吸收,促进儿童生长,防止老年骨质疏松症,其中低聚果糖的此项功效较为突出。
此外,低聚木糖具有良好的食物配伍性,与Ca同时摄人效果更好。
[5]1.2.3 增强免疫力、抗肿瘤 功能性低聚糖可通过双歧杆菌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其机理十分复杂。
双歧杆菌及其表面分子能增强机体的特异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的能力,提高免疫细胞活性,产生多种细胞毒性效应因子。
肿瘤的发生是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失调造成的,双歧杆菌可以有效降低前致癌元生成酶的活性,从而降解致癌物的前体。
1.2.4 防止便秘 功能性低聚糖被双歧杆菌发酵利用后形成的产物为短链脂肪酸,其能降低肠道的pH 值,促进肠道运动,进而改善排便性能。
长期使用功能性低聚糖,可以防止便秘。
2 益生元在饮料中的应用国内外益生元在饮料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特别是日本,由于其认知度高,几乎每一类饮料中都有益生元的添加。
2.1 固体饮料在保健意识比较强,益生元认知度高的国家,益生元固体饮料很常见,因为固体饮料家庭使用方便,用量易于控制,且能很好的突出益生元功能,一般都以功能做卖点。
国际上含益生元的固体饮料有以下几大类:a. 调理肠道类,如now低聚果糖等,b. 节食减肥类,如Promax Fiber Xpress,fulfills柠檬冰茶,サンファイバー55等;c. 低能量类,如Jarrow 罗汉果甜味剂等;d.能量固体饮料,如RESOURCE Support等 ;e.抗辐射饮料,Jarrow green defense等,f.茶固体饮料,如essiac tea,kro-green,日本的大麦若茶等;g.咖啡固体饮料,java无咖啡因草本咖啡;h.果汁类固体饮料Magma 粉末果汁等。
我国固体饮料方面添加益生元还比较少,随着益生元概念的推广,消费者认知度的提高,益生元固体饮料前景非常广阔。
2.2 即时饮2.2.1 功能饮料 功能饮料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国际上功能饮料早已占据了重要位置。
然而,我国功能饮料市场变数无常,功能饮料在03年非典之后,经历了一段快速发展期,涌现了脉动,尖叫,她+他等一批功能饮料,但是出于种种原因,现在这些饮料风光不在。
甚至国际上大名鼎鼎的红牛付出了十年辛勤耕耘,汗水流了不少,收成却始终不温不火。
但是,目前王老吉一支独秀却是个传奇的现象,其成功的模式值得借鉴,同时也确证了功能饮料在未来是有巨大市场的,只是我们的饮料制造商还不成熟。
益生元作为一种功能性物质在性价比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有着确切生物学活性,调节肠道功能有着广泛的需求基础,可以说老少皆宜,并且调节肠道有着丰富的次级益处。
然而它的价格却和普通食品配料是相差无几的,从成本上支持添加到大范围的普通食品中去。
国际上有很多种该类饮料,如Blue thunder的能量饮料、diabetic的节食饮料、physcience的减重饮料、日本的grace瘦身活性水、ヘム鉄ドリンク清凉饮料水、黑糖美人醋饮、农夫山泉的尖叫等等。
2.2.2 含乳饮料 含乳饮料是在纯乳和发酵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是发酵乳的生产菌种,而此类菌种和乳营养构成了复合营养体系,深得消费者喜欢。
因此益生元藉此东风在含乳饮料里添加从市场运作上有诸多便利。
所以世界上益生元在含乳饮料里的添加是非常广泛的,如lifeway含乳饮料,lightfull含乳饮料,日本的おなかにおいしいオリゴ糖、カルピス酸乳「ビフィズスライフ」、ミロ C等含乳饮料。
在国内乳饮料是益生元应用最广泛的产品之一,如蒙牛的酸酸乳,达利的优先乳等。
2.2.3 果汁饮料 统一鲜橙多以其独特的风味及精准的市场定位掀起了中国果汁饮料的高潮,第一年销售额就突破苦心经营多年的汇源果汁。
到目前康师傅、汇源、百事、可口等国内外饮料大公司都大力推出果汁饮料,果汁饮料以其优异的风味及营养的定位俘获了大量女性消费者。
果汁饮料本身就有营养这个切入点,而其主流消费者是年轻女性,所以保健肠道,排除毒素,使女性更年轻漂亮是个很好的益生元衔接点。
如Diet果汁饮料,リファインお腹コンディション果汁饮料等。
2.2.4 茶饮料 康师傅的冰红茶上市踏上了旭日升铺就的道,一场轰轰烈烈的饮料革命开始开展,到现在茶饮料已发展成多个品类,红茶、绿茶、乌龙茶、茉莉花茶等等。
茶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年轻人喝茶饮料一方面喜欢其味道,一方面认同茶的健康,而益生元与茶的结合点是瘦身健体。
日本的大麦茶,油切茶很多添加了益生元,台湾黑松生产的油切茶里含有菊粉。
2.2.5 包装饮用水类 包装饮用水类的根本卖点就是解渴的便利性及对电解质的补充,而饮用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寻求新的卖点是未来水差异化的途径。
添加益生元的水在给消费者解渴的同时,带来调节体内微生态的益处应有一定的市场。
日本这方面做的比较好,从日本批准的特定保健用食品名单上上有很大一部分是添加益生元的水,如添加低聚果糖的极限波动新健寿水等等。
2.2.6 碳酸饮料 随着美国限制可乐进入校园,研究机构频频揭示碳酸饮料对人体存在的潜在威胁,碳酸饮料的被动形象急需要扭转,所以向碳酸饮料里添加有益健康的成分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益生元的性价比正合适担此重任。
日本在这方面的做法也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
如其添加低聚异麦芽糖的パワーゴールド碳酸饮料,添加低聚果糖的アサヒパワーゴールド碳酸饮料,添加大豆低聚糖的オリゴCC等等。
3 结语当益生元这个概念妇孺皆知的时候,就如日本,其在饮料中的添加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首先水是任何人必需的物质,并且饮用方便,不受时间场合限制,并且饮料的风味受到普遍欢迎,所以其是最易普及的摄入益生元途径;其次饮料加工工艺温和,益生元损失少。
因此,作为益生元生产商及饮料生产商应加强合作,推进益生元的科普,加大推广力度,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上接32页)产生物胺没有明确的定论。
产生物胺的微球菌科主要是其下属微球菌属(micrococcus)和 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的某些微生物。
Ansonrena[13]在研究欧式(意大利和土耳其)发酵香肠中生物胺中发现有大量的酪胺和苯基乙胺产生,并认为在天然发酵中微球菌和革兰氏阳性球菌是产生这两种胺的主要菌种。
Alberto Martin[14]从西班牙伊比利亚式干发酵香肠中分离出7种微球菌属微生物,经过试验证明其中3株只产生微量精胺外不产生其他生物胺,另外4种均能产腐胺和尸胺,但其中有的菌仅能产生色胺。
Gerardo Landeta等[15]也证实并非所有微球菌属微生物都具有产生生物胺的能力。
Sara Bover-Cid[16]等把葡萄状球菌用作干发酵香肠的发酵子时发现葡萄状球菌显示出很强的蛋白质水解能力,但是与生物胺的产生量没有显著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