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20秋学期《环境法》在线作业【标准答案】

合集下载

[南开大学]20秋学期《环境法》在线作业试卷-辅导答案1

[南开大学]20秋学期《环境法》在线作业试卷-辅导答案1

[南开大学]20秋学期《环境法》在线作业提醒:本试卷材料为南开大学课程辅导资料,只做参考学习使用!!!一、单选题 (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1.各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最高立法依据是A.宪法B.民法C.环境基本法D.立法法【正确参考选项是】:A2.环境法中关于控制污染物排放量的规定所依据的生态学原理主要是()A.“物物相关”律B.“负载定额”律C.“相生相克”律D.“协调稳定”律【正确参考选项是】:B3.以下关于无过错责任原则的说法错误的是()A.无过错责任是指因污染环境而给他人造成财产或人身损害的单位或个人即使主观上没有故意或者过时也要对损害承担赔偿责任B.在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诉讼中,无过错责任是一项普遍使用的民事规责原则C.无过错责任原则体现了法律的公平理念D.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规定,在遭受不可抗力的情况下即免除排污单位的民事责任【正确参考选项是】:D4.有关总量控制和核定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A.总量控制的推行势在必行B.有总量控制任务的企事业单位,必须按照核定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和许可证规定的排放条件排放污染物C.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目前一总量控制为主D.在实行总量控制的区域实行排污许可并按排放总量核定收费的制度,而不执行一般污染物排放的排污收费制度【正确参考选项是】:C5.以下的污染防治不属于《水污染防治法》的适用范围的是()A.江河B.湖泊C.海洋D.水库【正确参考选项是】:C6.我国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是()A.过错推定责任原则B.无过错责任原则C.严格责任原则D.危险责任原则【正确参考选项是】:B7.我国行政机关对环境纠纷当事人之间就赔偿责任的争议作出处理的性质是()A.行政命令B.行政仲裁C.行政调解D.行政裁决【正确参考选项是】:C8.全国的森林覆盖率的奋斗目标为()A.30%B.40%C.50%D.60%【正确参考选项是】:A9.转移固体废弃物出省级行政区域贮存、处置的,必须经()批准A.接受地的省级政府环保部门B.接受地的省级人民政府C.移出地的省级政府环保部门D.移出地省级人民政府【正确参考选项是】:C10.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不包括()A.技术性B.综合性C.正当性D.社会公益性【正确参考选项是】:C1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的行政处罚措施不包括()A.警告B.罚款C.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D.记过【正确参考选项是】:D12.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初是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提出的A.《我们共同的未来》B.《中国21世纪议程》。

南开19春学期(1709、1803、1809、1903)《环境法》在线作业[标准答案]

南开19春学期(1709、1803、1809、1903)《环境法》在线作业[标准答案]

(单选题)1: 由()负责全国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管理A: 国务院林业部门B: 国务院环保部门C: 国务院农业部门D: 国务院地质矿产部门正确答案:(单选题)2: 评价环境是否受到污染所依据的环境标准是()A: 污染物排放标准B: 环境基础标准C: 环境质量标准D: 环境标准样品标准正确答案:(单选题)3: 禁止在()度以上的陡坡开垦种植农作物A: 15B: 25C: 20D: 30正确答案:(单选题)4: 从事收集、贮存、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向()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A: 国务院环保部门B: 省级人民政府环保部门C: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D: 各级人民政府正确答案:(单选题)5: 限期治理制度主要体现了()A: 民主原则B: 预防为主,防止结合原则C: 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D: 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原则正确答案:(单选题)6: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不适用与()A: 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的防治B: 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防治C: 交通运输噪声污染的防治D: 从事本职工作受到噪声污染的防治正确答案:(单选题)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以上A: 80%B: 70%C: 75%D: 65%正确答案:(单选题)8: 以下属于无限资源的是()A: 土壤B: 潮汐能C: 矿藏D: 风能正确答案:(单选题)9: 确认某排污行为是否合法的根据是()A: 环境标准样品标准B: 污染物排放标准C: 环境基础标准D: 环境质量标准正确答案:(单选题)10: 各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最高立法依据是A: 宪法B: 民法C: 环境基本法D: 立法法正确答案:(单选题)11: 年满()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植树或其他绿化的义务A: 8B: 11C: 16D: 18正确答案:(单选题)12: 转移固体废弃物出省级行政区域贮存、处置的,必须经()批准A: 接受地的省级政府环保部门B: 接受地的省级人民政府C: 移出地的省级政府环保部门D: 移出地省级人民政府正确答案:(单选题)13: 最早提出“污染者负担原则”的是A: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B: 欧洲共同体C: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D: 世界自然保护同盟正确答案:(单选题)14: 国家实行()优先原则A: 工业用水B: 农业用水C: 城市用水D: 居民生活用水正确答案:(单选题)15: 在环境管理中使用最广的许可证是()A: 规划许可证B: 开发许可证C: 建设许可证D: 排污许可证正确答案:(单选题)16: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不包括()A: 技术性B: 综合性C: 正当性D: 社会公益性正确答案:(单选题)17: 环境法中关于控制污染物排放量的规定所依据的生态学原理主要是()A: “物物相关”律B: “负载定额”律C: “相生相克”律D: “协调稳定”律正确答案:(单选题)18: 有关总量控制和核定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A: 总量控制的推行势在必行B: 有总量控制任务的企事业单位,必须按照核定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和许可证规定的排放条件排放污染物C: 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目前一总量控制为主D: 在实行总量控制的区域实行排污许可并按排放总量核定收费的制度,而不执行一般污染物排放的排污收费制度正确答案:(单选题)19: 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A: 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和二级保护野生动物B: 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非重点保护野生动物C: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好、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非重点保护野生动物D: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正确答案:(单选题)20: 我国第一次对环境保护作出规定的宪法是()A: 1945年宪法B: 1972年宪法C: 1978年宪法D: 1982年宪法正确答案:(单选题)21: 体现我国环境法律的量化和技术指标的是A: 环境质量标准B: 污染物排放标准C: 环境监测方法标准D: 环境标准样品标准正确答案:(单选题)22: 有人把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A: 原生态环境问题B: 次生态环境问题自然环境问题C: 生态环境问题正确答案:(单选题)23: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公约是()A: 《巴塞尔公约》B: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C: 《外层空间公约》D: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正确答案:(单选题)24: 以下的污染防治不属于《水污染防治法》的适用范围的是()A: 江河B: 湖泊C: 海洋D: 水库正确答案:(单选题)25: 为贯彻《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而制定的协议书是()A: 《京都议定书》B: 《卡塔赫纳议定书》C: 《蒙特利尔议定书》D: 《赫尔辛基议定书》正确答案:(多选题)26: 对经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事业单位可以()A: 加收超标准排污费B: 责令停业C: 继续限期治理D: 关闭E: 罚款正确答案:(多选题)27: 下列哪些地方需要执行二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A: 居住区B: 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C: 特定的工业区D: 文化区E: 农村地区正确答案:(多选题)28: 以下属于环境法保护对象的有()A: 池塘里的青蛙B: 马戏团里的大象C: 农民种植的庄稼D: 草原上放牧的牛羊E: 野生东北虎正确答案:(多选题)29: 下列那些因素是行政责任的必备要件()A: 行为人的过错B: 行为的违法性C: 行为的危害后果D: 违法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有因果联系正确答案:(多选题)30: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省级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度地方环境质量标准,报环保部批准B: 省级人民政府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地方排放标准C: 向已有地方标准的区域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D: 国家级环境标准由环保部制定、审批、颁布和废止E: 环境基础标准和环境方法和样品标准,则只有国家级而没有地方级正确答案:(多选题)31: 关于“三同时”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之间的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它们都是以预防为主原则的体现B: 只有“三同时”没有环境影响评价,会造成选址不当C: “三同时”只能减轻损害,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却可以预防损害D: 有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就没有必要再适用“三同时”E: 把“三同时”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结合起来才能做到最大限度地消除和减轻污染,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正确答案:(多选题)32: 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和单行法的关系是()A: 它们同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B: 基本法内容较为抽象,而单行法内容较为具体C: 单行法是对基本法某一方面规定的具体化D: 基本法效力高于单行法,单行法不能违法基本法的原则和立法精神E: 基本法对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进行全面的规定,单行法针对特定的环境保护对象作出规定正确答案:(多选题)33: 生态系统由()组成A: 生产者B: 分解者C: 有机物D: 无生命物体E: 消费者正确答案:(多选题)34: 国家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土地分为()A: 农用地B: 耕地C: 建设用地D: 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E: 未利用地正确答案:(多选题)35: 我国《水法》所说的水资源包括()A: 地表水B: 地下水C: 空气中的水D: 动植物体内的水E: 海水正确答案:(多选题)36: 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主要物质和因素包括()A: 废气、废水、废渣B: 粉尘C: 恶臭气体D: 放射性物质E: 噪声、振动正确答案:(多选题)37: 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行政处分包括()A: 警告B: 罚款C: 记过D: 降级E: 开除正确答案:(多选题)38: 下列关于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是()A: 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B: 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建设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C: 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建设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登记表D: 对环境影响很小的建设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登记表E: 对环境影响很小的建设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正确答案:(多选题)39: 按照《环境保护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当事人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B: 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C: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一般情况下行政处罚停止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D: 当事人对复议决议不服的,可以在30内向人民法院起诉E: 当事人可以在接到处罚决定15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正确答案:(多选题)40: 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应当承担限期治理责任的排污者包括()A: 造成环境严重污染者B: 处于风景名胜区的排污超标者C: 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但排污未超标者D: 位于自然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的设施排污超标者E: 未进行“三同时”的排污者正确答案:(多选题)41: 对固体废物实行三化原则是指()A: 再生化B: 无害化C: 减量化D: 资源化E: 循环化正确答案:(多选题)42: 对自然保护区进行分区保护,可将其分为()A: 核心区B: 过渡区C: 缓冲区D: 实验区E: 适度利用区正确答案:(多选题)43: 我国环境法上的“三种效益的统一”包括()A: 经济效益B: 社会效益C: 环境效益D: 文化效益E: 政治效益正确答案:(多选题)44: “协调发展”原则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关系是()A: 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B: 二者的目的都是未来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C: 二者都认为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是可以协调的D: “协调发展”原则是从横向关系上对发展提出要求E: “可持续发展”原则是从纵向关系上对发展提出要正确答案:(多选题)45: 《环境保护法》规定的行政处罚包括()A: 罚款B: 责令停产或停止使用C: 责令缴纳排污费D: 吊销许可证E: 责令停业、关闭正确答案:(多选题)46: “三同时”是指()A: 同时设计B: 同时规划C: 同时施工D: 同时实施E: 同时投产正确答案:(多选题)47: 第二环境问题可分为()A: 自然环境的破坏B: 食物公害C: 环境污染D: 自然资源的开采E: 交通拥挤正确答案:(多选题)48: 根据其用途,将森林分为()A: 防护林B: 用材林C: 经济林D: 薪炭林E: 特种用途林正确答案:(多选题)49: 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表述准确的是()A: 保护对象的广泛性与保护方法的多样性决定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一个极其综合化的法律部门B: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必须体现自然规律特别是生态学规律的要求,具有很强的技术性C: 环境保护的利益同全社会的利益是一致的,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公益性D: 同其他法律相比,各国的环境法有较多可以相互借鉴的东西E: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所采取的法律措施涉及经济、技术、行政、教育等多种因素,具有综合性正确答案:(多选题)50: 我国水资源费的征收范围和对象包括()A: 直接从江河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B: 直接从湖泊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C: 直接从地下水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D: 家庭生活少量取水E: 零星散养、圈养畜禽饮用少量取水正确答案:(单选题)1: 由()负责全国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管理A: 国务院林业部门B: 国务院环保部门C: 国务院农业部门D: 国务院地质矿产部门正确答案:(单选题)2: 评价环境是否受到污染所依据的环境标准是()A: 污染物排放标准B: 环境基础标准C: 环境质量标准D: 环境标准样品标准正确答案:(单选题)3: 禁止在()度以上的陡坡开垦种植农作物A: 15B: 25C: 20D: 30正确答案:(单选题)4: 从事收集、贮存、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向()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A: 国务院环保部门B: 省级人民政府环保部门C: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D: 各级人民政府正确答案:(单选题)5: 限期治理制度主要体现了()A: 民主原则B: 预防为主,防止结合原则C: 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D: 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原则正确答案:(单选题)6: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不适用与()A: 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的防治B: 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防治C: 交通运输噪声污染的防治D: 从事本职工作受到噪声污染的防治正确答案:(单选题)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以上A: 80%B: 70%C: 75%D: 65%正确答案:(单选题)8: 以下属于无限资源的是()A: 土壤B: 潮汐能C: 矿藏D: 风能正确答案:(单选题)9: 确认某排污行为是否合法的根据是()A: 环境标准样品标准B: 污染物排放标准C: 环境基础标准D: 环境质量标准正确答案:(单选题)10: 各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最高立法依据是A: 宪法B: 民法C: 环境基本法D: 立法法正确答案:(单选题)11: 年满()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植树或其他绿化的义务A: 8B: 11C: 16D: 18正确答案:(单选题)12: 转移固体废弃物出省级行政区域贮存、处置的,必须经()批准A: 接受地的省级政府环保部门B: 接受地的省级人民政府C: 移出地的省级政府环保部门D: 移出地省级人民政府正确答案:(单选题)13: 最早提出“污染者负担原则”的是A: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B: 欧洲共同体C: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D: 世界自然保护同盟正确答案:(单选题)14: 国家实行()优先原则A: 工业用水B: 农业用水C: 城市用水D: 居民生活用水正确答案:(单选题)15: 在环境管理中使用最广的许可证是()A: 规划许可证B: 开发许可证C: 建设许可证D: 排污许可证正确答案:(单选题)16: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不包括()A: 技术性B: 综合性C: 正当性D: 社会公益性正确答案:(单选题)17: 环境法中关于控制污染物排放量的规定所依据的生态学原理主要是()A: “物物相关”律B: “负载定额”律C: “相生相克”律D: “协调稳定”律正确答案:(单选题)18: 有关总量控制和核定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A: 总量控制的推行势在必行B: 有总量控制任务的企事业单位,必须按照核定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和许可证规定的排放条件排放污染物C: 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目前一总量控制为主D: 在实行总量控制的区域实行排污许可并按排放总量核定收费的制度,而不执行一般污染物排放的排污收费制度正确答案:(单选题)19: 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A: 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和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南开20秋学期《环境法》在线作业 (3)

南开20秋学期《环境法》在线作业 (3)

20秋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2003、2009 )《环境法》在线作业
各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最高立法依据是A:宪法
B:民法
C:环境基本法
D:立法法
答案:A
环境法中关于控制污染物排放量的规定所依据的生态学原理主要是()
A:“物物相关”律
B:“负载定额”律
C:“相生相克”律
D:“协调稳定”律
答案:B
以下关于无过错责任原则的说法错误的是()
A:无过错责任是指因污染环境而给他人造成财产或人身损害的单位或个人即使主观上没有故意或者过时也要对损害承担赔偿责任B:在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诉讼中,无过错责任是一项普遍使用的民事规责原则
C:无过错责任原则体现了法律的公平理念
D: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规定,在遭受不可抗力的情况下即免除排污单位的民事责任
答案:D
有关总量控制和核定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A:总量控制的推行势在必行
B:有总量控制任务的企事业单位,必须按照核定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和许可证规定的排放条件排放污染物
C: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目前一总量控制为主
D:在实行总量控制的区域实行排污许可并按排放总量核定收费的制度,而不执行一般污染物排放的排污收费制度
答案:C
以下的污染防治不属于《水污染防治法》的适用范围的是()
A:江河
B:湖泊。

奥鹏南开20春学期《环境法》在线作业标准答案

奥鹏南开20春学期《环境法》在线作业标准答案

南开大学
《环境法》在线作业
参考答案
20春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2003)《环境法》在线作业
1. 有关总量控制和核定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选项】:
A 总量控制的推行势在必行
B 有总量控制任务的企事业单位,必须按照核定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和许可证规定的排放条件排放污染物
C 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目前一总量控制为主
D 在实行总量控制的区域实行排污许可并按排放总量核定收费的制度,而不执行一般污染物排放的排污收费制度
【答案】:C
2.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不适用与()
【选项】:
A 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的防治
B 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防治
C 交通运输噪声污染的防治
D 从事本职工作受到噪声污染的防治
【答案】:D。

南开大学20秋学期《环境学基础》在线作业(参考答案)

南开大学20秋学期《环境学基础》在线作业(参考答案)

1.若土壤中某元素的()超过了背景值,那么则认为发生了土壤污染。

A.最高含量B.平均含量C.最低含量D.绝对含量答案:B2.为了反映风速和风向的联合作用,通常以()表示当地各水平方向的扩散能力。

A.扩散系数B.扩散能力C.污染系数D.平均风指数答案:C3.有机物含量较高的城市垃圾可采用()进行处理。

A.焚烧B.填埋C.堆肥D.堆置答案:A4.()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A.0类B.1类C.2类D.3类答案:B5.()条件适合高空飞行。

A.平流层B.对流层C.电离层D.散逸层答案:A6.()是土壤环境污染的最主要发生类型。

A.水质污染B.大气污染C.固体废弃物污染D.农业污染E.综合污染答案:A7.()为云、雨、雪等气象条件的形成区域。

A.平流层B.对流层C.电离层D.散逸层答案:B8.平均风、湍流、下垫面、太阳辐射等都属于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因素。

A.大气状态B.大气条件C.气象D.大气结构答案:C9.大气中的氟氯烃类化学物质经过()照射后会分解出与臭氧分子发生链式反应的氯原子。

A.紫外线B.红外线C.可见光D.x射线答案:A10.较为茂密的绿化带或树林,每()米可使噪声衰减2~3dB。

A.10B.20C.30D.50答案:A11.城市生态系统是以()为主的倒三角形营养结构。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生态环境答案:B12.无机物含量高的城市垃圾适用()法处理。

A.焚烧B.填埋C.堆肥D.堆置答案:B13.水俣病的成因是由于人食用的鱼、贝机体中富集了()。

A.镉B.多氯联苯C.砷化合物D.甲基汞答案:D14.康复疗养区等需要特别安静规定区域属于()声环境功能区。

A.0类B.1类C.2类D.3类15.通常以一个国家或一个土壤中某元素的()作为背景值。

A.最高含量B.平均含量C.最低含量D.绝对含量答案:B16.铁路干线两侧区域属于()声环境功能区。

南开20学期《环境法》在线作业答案

南开20学期《环境法》在线作业答案

南开20学期《环境法》在线作业答案1体现我国环境法律的量化和技术指标的是A 环境质量标准B 污染物排放标准C 环境监测方法标准D 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答案:B2“三同时”制度首创于()A 美国B 中国C 日本D 英国答案:B3从事收集、贮存、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向()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A 国务院环保部门B 省级人民政府环保部门C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D 各级人民政府答案:C4 我国第一次对环境保护作出规定的宪法是()A 1945年宪法B 1972年宪法C 1978年宪法D 1982年宪法答案:C5我国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是()A 过错推定责任原则B 无过错责任原则C 严格责任原则D 危险责任原则答案:B6以下不属于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的分类是()A 土地利用规划法B 环境污染防治法C 环境标准D 自然保护法答案:C7最早提出“污染者负担原则”的是A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B 欧洲共同体C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D 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答案:C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不包括()A 技术性B 综合性C 正当性D 社会公益性答案:C9国家实行()优先原则A 工业用水B 农业用水C 城市用水D 居民生活用水答案:D10对于野生动物保护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禁止猎杀、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B 因正当理由需要捕捉、捕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捕猎证、特许捕捞证C 野生动物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D 需要猎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省级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主管部门或省级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申请特许捕猎证、特许捕捞证答案:C11转移固体废弃物出省级行政区域贮存、处置的,必须经()批准A 接受地的省级政府环保部门B 接受地的省级人民政府C 移出地的省级政府环保部门D 移出地省级人民政府答案:C12确认某排污行为是否合法的根据是()A 环境标准样品标准B 污染物排放标准C 环境基础标准D 环境质量标准答案:B。

[南开大学]22秋学期《环境法》在线作业[78188]

[南开大学]22秋学期《环境法》在线作业[78188]

22秋学期(高起本1709-1803、全层次1809-2103)《环境法》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
1.水土保持方面的法律责任包括:()
A.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本法规定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不依法作出行政许可决定或者办理批准文件的,应对单位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B.在崩塌、滑坡危险区或者泥石流易发区从事取土、挖砂、采石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治理
C.造成水土流失危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D.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对个人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答案:C
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不包括()
A.环境法具有科技性
B.环境法是社会法
C.环境法是私法
D.环境法是综合部门法
答案:C
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于何时颁布?()
A.2002年8月31日
B.2001年8月31日
C.2002年7月31日
D.2001年7月31日
答案:B
4.以下哪些不属于我国环境法的渊源()
A.宪法
B.综合性环境基本法
C.国际法中的环境保护规范
D.与环境有关的国家标准
答案:D
5.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不包括以下哪项()
A.清洁能源
B.循环农业
C.循环工业
D.低碳环保交通
答案:C
6.《拉姆萨公约》保护的对象是()。

A.湿地
B.森林。

[南开大学]20秋学期《环境法》在线作业参考资料1

[南开大学]20秋学期《环境法》在线作业参考资料1

[南开大学]20秋学期《环境法》在线作业一、单选题 (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1.各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最高立法依据是[A题].宪法[B题].民法[C题].环境基本法[D题].立法法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参考答案是]:A2.环境法中关于控制污染物排放量的规定所依据的生态学原理主要是()[A题].“物物相关”律[B题].“负载定额”律[C题].“相生相克”律[D题].“协调稳定”律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参考答案是]:B3.以下关于无过错责任原则的说法错误的是()[A题].无过错责任是指因污染环境而给他人造成财产或人身损害的单位或个人即使主观上没有故意或者过时也要对损害承担赔偿责任[B题].在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诉讼中,无过错责任是一项普遍使用的民事规责原则[C题].无过错责任原则体现了法律的公平理念[D题].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规定,在遭受不可抗力的情况下即免除排污单位的民事责任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参考答案是]:D4.有关总量控制和核定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A题].总量控制的推行势在必行[B题].有总量控制任务的企事业单位,必须按照核定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和许可证规定的排放条件排放污染物[C题].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目前一总量控制为主[D题].在实行总量控制的区域实行排污许可并按排放总量核定收费的制度,而不执行一般污染物排放的排污收费制度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参考答案是]:C5.以下的污染防治不属于《水污染防治法》的适用范围的是()[A题].江河[B题].湖泊[C题].海洋[D题].水库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参考答案是]:C6.我国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是()[A题].过错推定责任原则[B题].无过错责任原则[C题].严格责任原则[D题].危险责任原则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参考答案是]:B7.我国行政机关对环境纠纷当事人之间就赔偿责任的争议作出处理的性质是()[A题].行政命令[B题].行政仲裁[C题].行政调解[D题].行政裁决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参考答案是]:C8.全国的森林覆盖率的奋斗目标为()[A题].30%[B题].40%[C题].50%[D题].60%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参考答案是]:A9.转移固体废弃物出省级行政区域贮存、处置的,必须经()批准[A题].接受地的省级政府环保部门[B题].接受地的省级人民政府[C题].移出地的省级政府环保部门[D题].移出地省级人民政府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参考答案是]:C10.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不包括()[A题].技术性[B题].综合性[C题].正当性[D题].社会公益性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参考答案是]: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秋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2003、2009 )《环境法》在线作业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1.各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最高立法依据是
A.宪法
B.民法
C.环境基本法
D.立法法
答案:A
2.环境法中关于控制污染物排放量的规定所依据的生态学原理主要是()
A.“物物相关”律
B.“负载定额”律
C.“相生相克”律
D.“协调稳定”律
答案:B
3.以下关于无过错责任原则的说法错误的是()
A.无过错责任是指因污染环境而给他人造成财产或人身损害的单位或个人即使主观上没有故意或者过时也要对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B.在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诉讼中,无过错责任是一项普遍使用的民事规责原则
C.无过错责任原则体现了法律的公平理念
D.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规定,在遭受不可抗力的情况下即免除排污单位的民事责任
答案:D
4.有关总量控制和核定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A.总量控制的推行势在必行
B.有总量控制任务的企事业单位,必须按照核定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和许可证规定的排放条件排放污染物
C.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目前一总量控制为主
D.在实行总量控制的区域实行排污许可并按排放总量核定收费的制度,而不执行一般污染物排放的排污收费制度
答案:C
5.以下的污染防治不属于《水污染防治法》的适用范围的是()
A.江河
B.湖泊
C.海洋
D.水库
答案:C
6.我国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是()
A.过错推定责任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