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必背文言文及古诗文(常考名句)

合集下载

初中七至九年级必背古诗文名言名句

初中七至九年级必背古诗文名言名句

初中七至九年级必背古诗文名言名句63句七年级必背古诗文名言名句19句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2.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八则)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7.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浣溪沙〉〉)8.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9.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10.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11.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1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西山村〉〉)1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4.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白居易〈〈观刈麦〉〉)15.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16.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17.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完整)初中生必背文言文及古诗文(常考名句)

(完整)初中生必背文言文及古诗文(常考名句)

初中生必背文言文16篇(常考名句)1•《孔子语录》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子日:“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子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⑤《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简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

2•《鱼我所欲也》《孟子》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 ________ 耳。

②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④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⑤文中最能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⑥“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原因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 _ 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飞《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飞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④“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一个人担当大任之前,如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所说:“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目的是:让其经受磨炼,增长才干。

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从反面论述没有忧患,给国家带来危害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曹刿论战》《左传》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③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④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⑤《曹刿论战》中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⑥政府要赢得老百姓的信赖,就得一心一意为人民办事,这正如《曹刿论战》中所说的要取得人民的支持必须做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①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初中必背古诗词和文言文

初中必背古诗词和文言文

初中必背古诗词和文言文1.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2.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 《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 《西江月》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6. 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7.《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9.《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0.《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1.《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2. 《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初三必背文言文及古诗文

初三必背文言文及古诗文

初三必背文言文及古诗文1. 初中必背古文50篇内容1.孔子语录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2.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gǒu)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bì)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dān)食(shi),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qiè)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与(yú)?乡(xiàng)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xiàng)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qiè)之奉为(wéi)之;乡(xiàng)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éi)所识穷乏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初中必背古诗词文言文汇总

初中必背古诗词文言文汇总

初中必背古诗词文言文汇总一、古诗词部分。

- 原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解析:曹操这老爷子可厉害了,站在碣石山看大海。

你看那大海,水波荡漾的,山岛高高地挺立着。

岛上树木长得可茂盛了,草也很丰美。

秋风一吹,大海涌起巨大的波浪。

他还想象日月星辰都在大海里运行呢,这脑洞开得够大。

最后那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就像是他唱完歌后的一个小感叹。

- 原文: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解析:诗人在旅途当中,在青山之外赶路,船在绿水上前行。

潮水涨起来的时候,两岸显得特别宽阔,顺风的时候船帆高高地挂着。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可不得了,海上的太阳在还没完全天亮的时候就升起来了,江上的春天好像在旧年还没结束就已经到来了,这时间的交替感描写得很妙。

最后诗人想家了,想让大雁把家书带回洛阳呢。

- 原文: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解析:白居易在钱塘湖游玩,从孤山寺北边、贾亭西边开始走。

湖水刚刚涨平,白云很低很低。

你看那些早莺争着往暖和的树上飞,新燕忙着啄春泥筑巢呢。

各种花慢慢开起来,让人眼花缭乱,浅浅的草刚能没过马蹄。

他最喜欢湖东了,在绿杨的树荫下的白沙堤上走啊走,都走不够。

- 原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解析:马致远这家伙可真会营造气氛。

你看,干枯的藤条,老树上停着几只黄昏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还有人家。

而自己呢,骑着一匹瘦马走在古老的道路上,迎着西风。

太阳都快落山了,自己这个漂泊的人还在天涯海角,想想就觉得很心酸,“断肠人在天涯”,就像心都要碎了一样。

二、文言文部分。

初三必背古诗文和文言文

初三必背古诗文和文言文

初三必背古诗文和文言文古代文学作品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了解古代文化的重要途径。

初三是学生在语文学科中接触并学习古诗文和文言文的重要时期,通过背诵和阅读这些古代文学作品,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文学修养,还可以加深对古代历史、哲学思想的理解。

下面是一些初三必背的古诗文和文言文,希望可以对同学们的学习起到参考作用。

1.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解析:这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短诗之一,也是李白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诗人借助夜晚的宁静和明月的光辉,表达了思乡之情。

2.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解析:本诗描绘了黄河壮丽的景色,以及诗人追求进步的豪情壮志。

通过鹳雀楼的高度,传达了一种精神上的超越和追求。

3. 《滕王阁序》——王勃豆蔻梢头二月初,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

解析:这是一首写滕王阁的序文,描绘了古代豪杰的传奇故事。

诗人以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表达了自己激情澎湃的心情。

4. 《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解析:本诗描绘了中国古代边塞壮丽的景色,展示了中国古代士兵的英勇和坚韧。

通过诗人的笔墨,赞颂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5. 《论语·为政篇》——孔子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解析:《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礼、乐、政、教等方面的观点被广泛记录其中。

这则摘自《论语》中的名篇,强调了君子治国的准则和人伦关系的重要性。

6. 《孟子·性善》——孟子仁者人也,人也人也。

义者人也,人也人也。

礼者人也,人也人也。

解析:《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论记录,其中关于人性和人伦的思考是这部文言文的重要内容。

这则摘自《孟子》中的片段,强调了仁、义、礼等为人之本的重要性。

以上仅是初三必背的一部分古诗文和文言文,通过背诵和阅读这些古代文学作品,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中学必读古文大全

中学必读古文大全

中学必读古文在语文考试中,古诗文默写往往会占有很大的比例。

而一些必背的文言文更是考试中的重点。

以下是中学必背文言文名句,欢迎阅读。

1、《论语》十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鱼我所欲也《孟子》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①论证“困境能造就人才”这一道理,相关的语句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③中心论点句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曹刿论战《左传》①曹刿认为可以取信于民措施的句子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出师表诸葛亮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②表现作者高洁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③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④表述作者写此表文的目的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7、桃花源记陶渊明①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宁的句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③描写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者: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初中语文中考常考的中国古诗文经典名句300句19

初中语文中考常考的中国古诗文经典名句300句19

初中语文中考常考的中国古诗文经典名句300句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1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22、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25、欲加之罪,何患辞。

(左传)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左传)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31、曲则全,枉则直。

(老子)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35、将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必背文言文16篇(常考名句)1.《孔子语录》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子日:“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子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⑤《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简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

2.《鱼我所欲也》《孟子》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④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⑤文中最能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⑥“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原因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④“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一个人担当大任之前,如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所说:“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目的是:让其经受磨炼,增长才干。

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从反面论述没有忧患,给国家带来危害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刿论战》《左传》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③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④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⑤《刿论战》中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⑥政府要赢得老百姓的信赖,就得一心一意为人民办事,这正如《刿论战》中所说的要取得人民的支持必须做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①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莫不有求于王。

③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④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⑤文中写齐王纳谏而达到国大治的句子是:“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⑥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理由是:“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莫不有求于王。

”6.《出师表》诸亮①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③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④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⑤《出师表》中表明诸亮淡泊名利性情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⑥诸亮在《出师表》中告诫后主禅要“深追先帝遗诏”,“遗诏”中有两句话表明了先主备对“善”“恶”的态度,之后逐渐成为警世格言,这两句话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⑦《出师表》中有这样两句话“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与《诸亮集》中“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的意思一致。

7.《桃花源记》渊明①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③自云先世避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④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⑤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中,表现桃源里老人和孩子幸福愉快生活的语句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⑥渊明笔下的桃花林之奇,奇在“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8.《三峡》郦道元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③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⑤到三峡旅游过的人都知道,如今的三峡,春冬时候的水依然像郦道元笔下所描写的那样“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⑥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9.《马说》愈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③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④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⑤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⑥《马说》中揭示全文的主旨句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0.《陋室铭》禹锡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③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④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⑤禹锡《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⑥《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1.《小石潭记》柳宗元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②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③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④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⑤《小石潭记》中,写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的句子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⑥写小石潭源流的溪身和岸势时,文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句子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和“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2.《楼记》仲淹①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③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④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⑥仲淹在《楼记》中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情怀,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把它作为座右铭,心系苍生,立志为民造福。

⑦地震灾区如今焕然一新,人民安居乐业,可用《楼记》中的“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来表述。

⑧《楼记》中描写夜晚洞庭湖波光月影的语句是:“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3.《醉翁亭记》欧阳修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③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者。

④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⑤《醉翁亭记》中表现作者意在彼不在此的语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⑥《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四时之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描写“朝暮之景”的句子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

”14.《爱莲说》周敦颐①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③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④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⑤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应该追求崇高的理想,坚守本真、洁身自好,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的那样,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⑥古往今来,人们多以《爱莲说》中的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提醒自己洁身自好,以不断提高个人修养。

15.《记承天寺夜游》轼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③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④《记承天寺夜游》直接抒发作者感情的句子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⑤《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⑥《记承天寺夜游》中最能表现作者自豪自慰又惆怅悲凉心境的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如吾两人者耳。

”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①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②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③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

④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⑤揭示作者小时候学习就很勤奋的句子是:“余幼时即嗜学。

”⑥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

”⑦《送东阳马生序》中总括上文,直言道出自己求学难苦的一句话是:“盖予之勤且艰若此。

”初中生必背古诗词34首(常考名句)1.《关雎》《诗经》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②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③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④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关雎》中描写青年男子对美貌少女表达倾慕之情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⑤《关雎》中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男子对心中姑娘思念之深,追求不到而痛苦难眠的样子的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2.《蒹葭》《诗经》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②成语“秋水伊人”源自《蒹葭》中的诗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③《蒹葭》中有很多写景的句子,请默写连续的两句。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3.《观沧海》操①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②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③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④在古诗文中,“萧”常表示萧索、萧条之意,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箫”则指一种乐器,如“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4.《饮酒》(其五)渊明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③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④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⑤《饮酒》中,最能体现作者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旷达心胸的诗句是:“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⑥《饮酒》中描写诗人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生活的千古名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5.《送杜少甫之任蜀州》王勃①海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②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③城阙辅三,风烟望五津。

④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⑤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与入川的朋友作别:“海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尽显洒脱旷达之意。

⑥临近毕业,请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选连续的两句作为临别赠言送给你的同窗好友。

海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次北固山下》王湾①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②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③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④乡书何处达?归雁边。

⑤古典文学一如年佳酿,芬芳了四季,诗意了人生。

春水满泗泽,王湾在《次北固山下》,见证了“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壮阔。

⑥《次北固山下》的诗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蕴涵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

7.《使至塞上》王维①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③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④王维《使至塞上》中的诗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以“蓬”“雁”自比,写出了心的激愤和抑郁。

⑤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白①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③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点明友人谪戍之远,为之伤感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④“诗仙”白在游山玩水中飘逸洒脱而又放旷不羁,但他诗中往往又愁情满怀。

请写出白诗中与“愁”有关的诗句。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横江欲渡风波恶,一水牵愁万里长。

9.行路难(其一)白①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②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