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材料的选型

合集下载

铜覆钢接地材料技术规范

铜覆钢接地材料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目录1,执行主要规定2、技术指标、使用环境3、执行标准4、实验要求5、产品验收标准及验收方法铜覆钢接地材料技术规范1.执行主要规定1.1 本技术条件书适用于铜覆钢接地材料的技术条件1.2 本技术条件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供方应提供符合本条件书和技术标准的优质产品。

1.3如果供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表示供方提供的产品完全符合本条件书的要求。

1.4生产厂家对所响应的技术参数必须提供经中国电科院出具的型式试验报告、产品检验报告等影印件,提供在有效期内的工业品生产许可证书及在网运行销售业绩,用户使用证明等资料。

1.5投标方或制造商必须有权威机关颁发的ISO–9001系列的认证书和UL认证证书。

1.6镀铜圆钢与扁钢或角钢采用放热焊接,应符合相关规定。

1.7焊接完毕后,清楚焊渣并涂一层防腐漆,两层银色油漆。

1.8接地圆钢沿泉沟两侧敷设,每隔50米与已建内连接带焊接连接1.9图纸部件8采用镀铜圆钢。

表面镀锌,镀铜厚度大于或等于0.25mm,单根长度不小于100米。

2.0中间接头处所有电缆接地箱总接地电缆镀铜圆钢相连连接线采用60*8镀锌扁钢。

接地电缆接线端子采用双螺栓压接方式与60*8扁钢相连,与已建接地带连接板共同压接,压接宽度不小于扁钢宽度的2倍。

2.1镀铜接地材料必须提供国家电网电科院的检测报告并符合UL认证。

2.技术指标、使用环境:1.规格尺寸镀铜圆钢:镀铜圆钢外径大于等于Φ17.8mm,长度为100米/卷,保证镀铜圆钢上每点的铜层厚度在0.25mm以上。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电气工程接地用铜覆钢技术条件》Q/GDW466-2010 中关于铜覆钢接地材料的要求,其每点的镀铜厚度要在0.25mm以上)2.技术要求2.1铜覆钢接地材料及相关配件应优先采用设计制造经验成熟、结构简单。

2.2作为电气工程接地用的铜覆钢,其设计选型,应满足地面工程的设计使用年限要求,满足现行规范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且铜必须连续、均匀、牢固的包覆在钢芯上。

铜覆钢接地材料技术规范

铜覆钢接地材料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目录1,执行主要规定2、技术指标、使用环境3、执行标准4、实验要求5、产品验收标准及验收方法铜覆钢接地材料技术规范1.执行主要规定1.1 本技术条件书适用于铜覆钢接地材料的技术条件1.2 本技术条件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供方应提供符合本条件书和技术标准的优质产品。

1.3如果供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表示供方提供的产品完全符合本条件书的要求。

1.4生产厂家对所响应的技术参数必须提供经中国电科院出具的型式试验报告、产品检验报告等影印件,提供在有效期内的工业品生产许可证书及在网运行销售业绩,用户使用证明等资料。

1.5投标方或制造商必须有权威机关颁发的ISO–9001系列的认证书和UL认证证书。

1.6镀铜圆钢与扁钢或角钢采用放热焊接,应符合相关规定。

1.7焊接完毕后,清楚焊渣并涂一层防腐漆,两层银色油漆。

1.8接地圆钢沿泉沟两侧敷设,每隔50米与已建内连接带焊接连接1.9图纸部件8采用镀铜圆钢。

表面镀锌,镀铜厚度大于或等于0.25mm,单根长度不小于100米。

2.0中间接头处所有电缆接地箱总接地电缆镀铜圆钢相连连接线采用60*8镀锌扁钢。

接地电缆接线端子采用双螺栓压接方式与60*8扁钢相连,与已建接地带连接板共同压接,压接宽度不小于扁钢宽度的2倍。

2.1镀铜接地材料必须提供国家电网电科院的检测报告并符合UL认证。

2.技术指标、使用环境:1.规格尺寸镀铜圆钢:镀铜圆钢外径大于等于Φ17.8mm,长度为100米/卷,保证镀铜圆钢上每点的铜层厚度在0.25mm以上。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电气工程接地用铜覆钢技术条件》Q/GDW466-2010 中关于铜覆钢接地材料的要求,其每点的镀铜厚度要在0.25mm以上)2.技术要求2.1铜覆钢接地材料及相关配件应优先采用设计制造经验成熟、结构简单。

2.2作为电气工程接地用的铜覆钢,其设计选型,应满足地面工程的设计使用年限要求,满足现行规范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且铜必须连续、均匀、牢固的包覆在钢芯上。

接地标准

接地标准
接地标准(试行)
目录
一、接地分类 二、商户配电箱接地 三、设备接地 四、吊顶接地
目录
一、接地分类 二、商户配电箱接地 三、设备接地 四、吊顶接地
一、接地分类–定义
接地定义: 所谓接地,就是将设备的某一部位经接地装置与大地紧密连接起来
。保护接地的做法是将电气设备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 部位经接地线、接地体间大地紧密地连接起来。
TT系统主要用于低压用户,即用于未装备配电变压 器,从外面引进低压电源的小型用户。
配电网直接接地
设备外壳接地
一、接地分类– TN系统
TN系统(保护接零)
定义:TN系统中的字母N表示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
带电的金属部分与配电网中性点之间,亦即与保护零线之 间紧密连接。TN系统分为TN—S,TN—C—S,TN—C三 种类型。
OT型线鼻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DT型线鼻子
黄绿双色专用 地线
二、商户配电箱接地
实例:
接地线需压接 线鼻子
配电柜与柜门 需跨接地线
零线排 地线排
目录
一、接地分类 二、商户配电箱接地 三、设备接地 四、吊顶接地
三、设备接地
屋面金属体接地标准:
1、采用40mm×4mm镀锌扁钢自屋面避雷网焊 接引出至屋面金属体根部。 2、镀锌扁钢与不可焊接的金属管道采用抱箍固 定,抱箍与扁钢接地可靠连接。 3、可焊接金属管道或金属体预留Φ10接地螺栓 ,镀锌扁钢与接地螺栓采用16mm²铜线做接地 线连接。 4、伸出地面的镀锌扁铁应刷黄绿相间油漆,涂 刷做法同配电房接地母线做法。
接地线需压接 线鼻子
镀锌扁钢
三、设备接地
实例:
无震动设备接地
震动设备接地

工业企业接地设计规范

工业企业接地设计规范

工业企业接地设计规范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各种电气设备的使用成为了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完善的接地系统是电气设备稳定运行的重要前提。

因此,制定工业企业接地设计规范是保障电气设备稳定运行和生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接地系统是电力供应和使用的基础,因其具有电阻、电感和电容等特性,可以使电流从电气设备引出并返回,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接地系统中,通过接地体、接地网和接地极的组合实现地埋式接地或地面式接地,其中接地体是保证设备接地的主要构件,接地网则是提供接地体的通用极,而接地极则是通过裸露在地面或深度埋在地下的金属棒实现接地目的。

工业企业接地设计规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接地体的选型与安装,接地网的设计与施工,接地极的制造与使用等。

首先,接地体的选型和安装应选择适合企业的使用要求和环境条件的材料和类型,以便能够更好地应对大气电压、雷击、电磁干扰等外在因素的干扰。

在安装时,必须保证接地体的有效部分裸露在土壤中,以确保接地电阻在一定范围内稳定。

其次,接地网的设计和施工应符合国家有关电力设备和接地系统的规范要求。

在设计上,应根据电气设备数量和用电负荷等因素,合理配置数量和尺寸,并从干扰源等因素出发,采用防干扰措施减小电阻。

而在施工上,则要注意施工质量,以确保接地网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最后,接地极的制造和使用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

接地极应选用抗腐蚀材料制作,从而保证其长期无需更换。

在使用中,应定期检查接地极的电阻和外观状态,并保证接地极接头的可靠性,以预防因接地极磨损或接头松动等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

总之,工业企业接地设计规范是电气设备和生产安全的保障,只有在合理、稳定、可靠和安全的接地条件下,电气设备才能长时间稳定运行,企业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

ARC-W接地合金材料在渔光互补电站的应用

ARC-W接地合金材料在渔光互补电站的应用

ARC-W接地合金材料在渔光互补电站的应用摘要:论述了渔光互补光伏发电主接地选材(镀锌钢、ARC-W合金、覆铜钢、纯铜)的腐蚀性能和导通性能等综合性能对比,通过项目应用实例,得出综合技术经济比较。

关键词:ARC-W接地合金渔光互补电站应用1概述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部署位置主要有水塘、小型湖泊、水库等区域。

然而,对于水上光伏电站的安全保障—接地系统,由于面积巨大、布置分散、联系松散、周边土壤电阻率不均匀等特点,传统接地材料的大电阻率对大型水上光伏接地网电阻率的影响非常大。

此外,耐腐蚀性能差的镀锌钢在普通土壤中用作接地材料,运行数年后,会出现材料腐蚀现象,在水体和盐渍土区域尤为突出。

因此,在设计与安装中,除了考虑接地干线主体材料自身电阻率所带来的影响,还需要考量选材的耐腐蚀性能。

2金属接地材料的适应性(1)要严格考量金属接地材料长期在潮湿环境中的可靠性、耐腐蚀性和使用寿命。

(2)水上作业很难大量使用重型机械等进行高效率施工,需要潜水或在船上的作业很多。

船上作业要考虑平衡性和安全性,也不能损坏水池堤坝等设施。

3金属接地材料综合性能对比注:①导电性能以纯铜导电率为基数。

可见:ARC接地合金材料采用耐腐蚀性能优异的铝为基材,通过添加少量的铜元素,改善材料表面氧化层的接地导通特性;添加微量稀土元素,改善合金长期耐蚀性和接地电气稳定性;并通过进一步的表面精细预氧化等处理工艺大幅度提高ARC接地合金的耐蚀性能。

此外鉴于铝合金的电化学特性,对于电力系统中的相连钢构件具有优良的保护作用。

4接地选材经济分析传统电力工程项目接地采用接地材料为镀锌钢、ARC-W合金、覆铜钢、纯铜,对这四种材料进行价格分析见下表。

接地材料考量单位表面积散流效果,因此在此我们比较材料的体积价格。

常用的四种接地材料的体积价格排序是纯铜>覆铜钢>ARC-W合金>镀锌钢。

纯铜的体积价格是镀锌钢的10倍,是ARC-W合金的4倍,是铜包钢的2倍。

高压开关设备内避雷器引线和接地线的选择

高压开关设备内避雷器引线和接地线的选择
假设避雷器引线截面积S=50 mm2,引线长度为 1 m, 引线材料为铜编织线。引线直流电阻 R直 =0.000 35Ω, 铜引线质量 M =445 g,雷电频率在 25 kHz 以下交流电 阻 R 交 =0.000 49Ω。引线流过 5 kA、8/20μs 标准雷 电流波时,产生热能 Q =0.343 J,已知铜导体的比热 容 C=0.389 kJ/(kg·℃ ),引线中通过 1 次 5 kA 雷电 流时引线温升δt=0.002 ℃,极限情况下,连续通过 10 次 5 kA 雷电流时的温升δt总 =0.02 ℃。
假 设 避 雷 器 引 线 截 面 积 S =4 m m2, 引 线 长 度 为 1 m,引线材料为铜编织线。引线直流电阻 R 直 = 0.004Ω, 铜 引 线 大 致 质 量 M =35.6 g, 雷 电 频 率 在 25 k H z 以 下 交 流 电 阻 R 交 =0.005 56Ω。 引 线 流 过 5 k A、8/20μs 标 准 雷 电 流 波 时, 产 生 热 能 Q =3.892 J,引线中通过 1 次 5 k A 雷电流时引线的 温升δt=0.28 ℃,极限情况下,连续通过 10 次 5 kA 雷电流时温升δt总 =2.8 ℃。
起避雷器的热崩溃。可见,避雷器引线截面积对高
压开关柜内避雷器本身的性能没有产生关键性的影
响。大家更关注的是引线与避雷器连接的强度是否
可靠。由于高压开关柜内避雷器大多采用环氧浇注
工艺,避雷器引线直接会与开关内分支母线相连,
如果采用硬母线连接,势必会与避雷器端帽产生应
力,对避雷器密封性造成隐患。尤其是在高压开关
同时,部分设计院和用户对避雷器的引线选型 也有较大分歧,有的设计院习惯性地使用截面积 为 16 m m2 左右的铜编织带,有不少用户认为雷电 能量巨大,怀疑 16 mm2 的铜编织带截面达不到要求, 甚至要求配备更大截面的铜编织带甚至硬铜母线。

关于电力系统接地网施工与管理的研究

关于电力系统接地网施工与管理的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电力系统接地网施工与管理的研究 作者:程建华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35期

【摘要】: 用途极其广泛的接地网,一般用在保护接地、工作系统接地、防静电接地、防雷电等,确保接地装置的安全,并做好电网接地的施工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它是安全可靠运行与维护的前提,所以,它的根本保证和重要措施,就是电气设备安全运行与保障运行人员到位。

[Abstract]: widely used grounding grid, is generally used in protective earthing, grounding, anti-static grounding, lightning protection grounding device, ensure the safety of construction work, and do a good job of grounding grid, is a very important work, because it is safe and reliabl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premise, therefore, basic guarantee and important measures of it, is the electrical equipment safety operation and security personnel in place.

【关键词】: 电力系统、接地网施工、管理 [keyword]: power system, grounding network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470.6 文献标识码:A 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较大的劳动强度和较高的时效性,这些是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特征,而在电力工程施工中,施工技术管理的地位也很重要。在整个电力工程管理流程中,对于电力工程施工和施工质量,以及进度和企业经济效益来说,施工技术管理都发挥着保障的功能。但纵观当前我国电力施工技术管理,不少问题及不足仍存在其中,因此电力施工管理还需要进行不断的完善。

钢筋混凝土构件防雷接地技术规程

钢筋混凝土构件防雷接地技术规程

钢筋混凝土构件防雷接地技术规程一、前言钢筋混凝土构件是现代建筑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结构类型,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雷击等。

为了防范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雷击危险,必须采取适当的防雷措施。

本文旨在介绍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防雷接地技术规程。

二、基本原理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防雷接地技术依据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接地电阻的降低来保护构件不受雷击,即将构件正确接地,使得雷电流能够顺利地流入地下。

接地电阻的大小取决于接地体的形状、大小、深度、材质和土壤电阻率等因素。

为了保证接地电阻的稳定和一致性,应该尽量采用深埋接地体的方式。

三、防雷接地技术规程1. 接地体的选型接地体的选型应根据构件的类型、尺寸和周边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常用的接地体有水平接地体、竖直接地体和网式接地体等。

在一般情况下,竖直接地体是最为常用的接地体。

2. 接地体的埋深接地体的埋深应根据地下土壤的电阻率、气候条件和周边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一般情况下,接地体的埋深应在2-3米之间。

当地下土壤的电阻率较大时,应适当增加埋深,提高接地效果。

3. 接地体的数量接地体的数量应根据构件的类型、尺寸和周边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一般情况下,每个构件应至少设置一个接地体。

当构件的尺寸较大时,应适当增加接地体的数量,提高整体的接地效果。

4. 接地体的布置接地体的布置应尽可能保证接地电阻的稳定和一致性。

在一般情况下,接地体应均匀分布在构件周围,距离构件的边缘应不小于1.5倍的埋深。

当构件的尺寸较大时,应适当增加接地体的布置密度,提高整体的接地效果。

5. 接地体的连接接地体的连接应采用可靠的接地装置,如铜排、铜线等。

接地体之间的连接应尽可能保证接地电阻的稳定和一致性。

在一般情况下,接地体之间的连接应采用同一种接地装置,如铜排。

6. 接地体的维护接地体的维护应定期进行,以保证接地电阻的稳定和一致性。

在一般情况下,接地体的维护周期应为一年一次。

维护内容包括清理接地体周围的杂草、检查接地体的状态和连接是否正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地材料的选型
接地材料是接地的工作主体,材料的选择很重要。

下面对常用的接地材料的属性做个简单的介绍。

广泛使用的接地工程材料有各种金属材料(最常用的如扁钢)、接地体、降阻剂和离子接地系统等。

金属材料如扁钢,也常用铜材替代,主要用于接地环的建设,这是大多接地工程都选用的;接地体有金属接地体(角钢、铜棒和铜板)这类接地体寿命较短,接地电阻上升快,地网改造频繁(有的地区每年都需要改造),维护费用比较高,但是从传统金属接地极(体)中派生出类特殊结构的接地体(带电解质材料),使用效果比较好,一般称为离子或中空)接地系统;另外就是非金属接地体,使用比较方便,几乎没有寿命的约束,各方面比较认可。

在以下的讨论中以降阻剂、非金属接地块和离子接地系统为代表进行探讨。

降阻剂分为化学将阻剂和物理降阻剂,化学降阻剂自从发现有污染水源事故和腐蚀地网的缺陷以后基本上没有使用了,现在广泛接受的是物理降阻剂(也称为长效型降阻剂)。

物理降阻剂是接地工程广泛接受的材料,属于材料学中的不定性复合材料,可以根据使用环境形成不同形状的包裹体,所以使用范围广,可以和接地环或接地体同时运用,包裹在接地环和接地体周围,达到降低接触电阻的作用。

并且,降阻剂有可扩散成分,可以改善周边土壤的导电属性。

现在的较先进降阻剂都有一定的防腐能力,可以加长地网的使用寿命,其防腐原理一般来说有几种:牺牲阳极保护(电化学防护),致密覆盖金属隔绝空气,加入改善界面腐蚀电位的外加剂成分等方法。

物理降阻剂有超过二十年的工程运用历史,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改进,现在无论是性能还是使用施工工艺都已经是相当成熟的产品了。

非金属接地体有是在通讯、广电等部门广泛使用的工程材料。

基本成分是导电能力优越的非金属材料材料复合加工成型的,加工方法有浇注成型和机械压模成型的,一般来说浇注成型的产品结构松散、强度低、导电性能差,而且质量不稳定,一些小型厂家少量生产使用这样的办法;机械压模法,是使用设备在几到十几吨的压力下成型的,不仅尺寸精度较高、外观较好,更重要的是材料结构致密、电学性能好、抗大电流冲击能力强,质量也相当稳定,但是生产成本较高,批量生产多采用。

选型时,尽量采用后者,特别是接地体有抗大电流或大冲击电流的要求(如电力工作地、防雷接地)时,不宜采用浇注成型的非金属接地体。

非金属接地体的特点是稳定性优越,其气候、季节、寿命都是现有接地材料中最好的,是不受腐蚀的接地体,所以,不需要地网维护,也不需要定期改造,但是,非金属接地体施工需要的地网面积比传统接地面积小很多,但是在不同地质条件下也需要的保证足够接地面积才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离子(中空)接地系统是传统的金属接地改进而来,从工作原理到材料选用都脱胎换骨的变化,形成各种形状的结构。

这些接地系统的共同点是结构部分采用防腐性更好的金属,内填充电解物质及其载体组分的内填料,外包裹导点性能良好的不定性导电复合材料,一般称为外填料。

接地系统的金属材料已经出现的有不锈钢、铜包钢和纯铜材的。

不锈钢的防腐较钢材好,但是在埋地环境中依然会多多少少的锈蚀,以不锈钢为主体的接地系统不宜在腐蚀性严重的环境中使用。

表面处理过的铜是很好的抗锈蚀材料,铜包钢是铜-钢复合材料,钢材表面覆盖铜,可以节约大量的贵金属—铜材。

套管法或电镀法生产,表面铜层的厚度从0.01mm到0.50mm,厚度越厚防腐效果越好。

纯铜材料防腐性能最好,但是要耗用大量的贵金属,在性能要求较高的工程中使用。

由于接地系统大多向垂直方向伸展,所以接地面积大多要求很小,可以满足地形严重局限的工程需要。

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