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 第八单元单元总结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经典知识题库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经典知识题库单选题1、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分别向等质量Mg和Cu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B.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C.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D.分别向等质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足量的稀硫酸答案:CA、铜的金属活动性表中排在氢的后面,不会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与图像不符,错误;B、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浓度大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多,与图像不符,错误;C、Mg比Zn 活泼,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Mg产生氢气快,最后氢气质量相等,与图像相符,正确;D、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强,镁的反应速率快,与图像不符,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确定正确的图像。
2、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下列可回收垃圾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玻璃瓶B.塑料袋C.易拉罐D.废报纸答案:C分析: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单质以及它们的合金。
A、玻璃瓶是由玻璃制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易拉罐是由铝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此选项符合题意;D、报纸含有的成分是天然的纤维素,不是金属材料,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018年5月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航母下海,为保证航母的使用寿命,下列防锈措施不可行的是A.用抗锈蚀性能优异的合金制造航母零部件B.刷防锈漆C .船体表面镀一层黄金D .给某些部位涂油答案:CA 、用抗锈蚀性能优异的合金制造航母零部件,能延长航母的使用寿命,不符合题意;B 、刷防锈漆能隔绝氧气和水,能延长航母的使用寿命,不符合题意;C. 黄金的价格昂贵,通过船体表面镀一层黄金防锈,方法不可行,符合题意;D. 给某些部位涂油能隔绝氧气和水,能延长航母的使用寿命,不符合题意。
初三化学第8单元

在备考过程中,学生应重点复习酸碱盐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熟练掌握常见酸碱指示剂的使用方法和中和反应的原 理。同时,还应注意加强对盐的性质和用途的理解和记忆。此外,还应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和模拟试题,提高 自己的解题能力和应试水平。
THANK YOU
感谢聆听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03
02
酸的性质包括
04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05
06
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碱的定义与性质
碱是一类化合物,其分子中含有氢氧根离子 (OH-)和金属离子或非金属离子,通常具有涩味
和滑腻感。
碱的性质包括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 水;
初三化学第8单元
目
CONTENCT
录
• 酸碱盐的基本概念 • 酸碱盐之间的反应 • 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 • 酸碱盐在生活中的应用 • 酸碱盐的实验探究 • 酸碱盐知识点总结与回顾
01
酸碱盐的基本概念
酸的定义与性质
酸是一类化合物,其分子中含有氢离子(H+)和 酸根离子,通常具有酸味和腐蚀性。
01
酸碱指示剂的使用不当
学生在使用酸碱指示剂时,容易出现使用不当或 误用的情况,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盐的性质与用途掌握不全面
学生对盐的性质和用途掌握不够全面,容易忽略 某些重要性质和用途,导致在解题时出现疏漏。
中考考点预测与备考建议
预测考点
中考中可能会涉及到酸碱盐的定义与性质、酸碱指示剂的使用、中和反应的原理和实质、盐的性质与用途等方面 的知识点。
02
酸碱盐之间的反应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一、金属材料纯金属(90多种) 合金 (几千种)2、金属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3、金属之最:(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 (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 (9)锂 :密度最小的金属 4、金属分类: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轻金属:如钠、镁、铝等;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5、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1)熔点高、密度小优点 (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3)抗腐蚀性能好二、金属的化学性质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2、金属 + 酸 → 盐 + H 2↑3、金属 + 盐 → 另一金属 + 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Fe + CuSO 4 == Cu + FeSO 4 (“湿法冶金”原理)1、金属材料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除K、Ca、Na)四、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1、铁的冶炼(1)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九下化学第八单元知识点总结

九下化学第八单元知识点总结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知识点的总结:1.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一张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包含了元素的符号、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信息。
周期表按照元素的电子排布和化学性质进行分组,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元素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2. 元素的周期性,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具有周期性特征。
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逐渐增加,原子结构和化学性质也会发生周期性变化。
例如,周期表中的元素周期性地变化着原子半径、电子亲和能、电离能等性质。
3. 元素的主族和副族,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可以分为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
主族元素是周期表中1A、2A等组的元素,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主要是因为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副族元素则是周期表中B族、3A族等组的元素。
4. 元素的离子化倾向,元素的离子化倾向是指元素失去或获得电子形成离子的趋势。
元素的离子化倾向与其原子结构和周期表位置有关。
一般来说,主族元素倾向于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而副族元素倾向于获得电子形成阴离子。
5. 元素的化合价,元素的化合价是指元素在化合物中的价态或电荷数。
化合价可以通过元素的周期表位置和最外层电子数来推测。
主族元素的化合价通常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而副族元素的化合价则需要考虑其电子亲和能和电离能等因素。
6. 元素的化合物,元素可以通过化学反应与其他元素结合形成化合物。
化合物是由两个或更多元素以确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化合物的性质取决于所组成的元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化学键类型。
以上是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的知识点总结,涵盖了元素周期表、元素的周期性、主族和副族元素、离子化倾向、化合价以及化合物等内容。
希望这个回答能够满足您的需求。
中考一轮人教版化学单元复习夯基精品课件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二、重点回顾,强化练习
3、(2021•苏州)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所有金属都呈银白色 B.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 C.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小 D.铝制品耐腐蚀是因为表面生成致密氧化膜
二、重点回顾,强化练习
4、(2021•株洲)经过实验探究,人们总结出了金属活动性顺序 规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 A.金属铝比铁更耐腐蚀,是因为铁更活泼 B.工业上可以利用单质铁回收硫酸锌溶液中的金属锌 C.铜、银单质分别与稀盐酸混合,铜置换出氢气更快 D.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作为金属能否在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的一 种判断依据
A.反应前后Fe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变为0价 B.充分加热,a处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C.b处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CO2 D.可用水吸收尾气中的CO
二、重点回顾,强化练习
4、(2019•广州)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有利于寻找防止铁制品锈 蚀的方法。下列对比实验设计与所探究的条件(蒸馏水经煮沸并 迅速冷却),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D ) A.甲和乙:水 B.乙和丙:空气 C.甲和丙:空气 D.甲和丁:水
二、重点回顾,强化练习
(一)金属材料 1、金属 ⑶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逐渐 减弱
①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 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二、重点回顾,强化练习
寻找替代品
二、重点回顾,强化练习
(一)金属材料 1、金属 ⑴物理性质 ①共性:具金属光泽、良好的导电性 、导热性、延展性,易弯曲。 ②个性:a.熔点差异较大,钨最高,汞较低; b.密度相差较大,锇最大,锂最小; c.导电导热性有差异,银的最好; d.硬度也有较大差异,其中铬的硬度最大; e.大多数金属为银白色,金为 黄 色,铜为紫红色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单选题1、为了验证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只需进行其中三个就能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不必进行的是A.将镁片放入稀盐酸中B.将铜片放入稀盐酸中C.将镁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D.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答案:C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①将镁片放入稀盐酸中,反应生成氢气,说明镁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即Mg>H;②将铜片放入稀盐酸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铜和稀盐酸不反应,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即H>Cu;③将镁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镁与AgNO3溶液反应置换出银,说明了活动性Mg>Ag;④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与AgNO3溶液反应置换出银,说明了活动性Cu>Ag;根据①②④,即可得出Mg>H,H>Cu,Cu>Ag,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镁>铜>银。
故将镁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的实验不需进行。
故选C。
2、下图是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4个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中甲、乙、丙三处比较,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甲B.①②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空气,①③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水C.③中附着在棉花上的氯化钙的作用是作干燥剂D.四个实验中,生锈最快的是④中的铁钉答案:AA、铁与氧气、水接触充分时最易生锈,所以①中甲、乙、丙三处比较,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乙,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①铁与空气和水接触铁锈蚀,②中铁只与水接触,铁不锈蚀,①②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空气;①铁与空气和水接触铁锈蚀,③铁只与空气接触,铁不锈蚀,①③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水,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③中附着在棉花上的氯化钙的作用是作干燥剂,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四个实验中,④中的铁钉与氧气、水接触最充分,生锈最快,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3、下列防锈措施不合理的是A.钢管存放在干燥的地方B.用盐水清洗菜刀C.及时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锈渍D.在铁管表面镀上一层不易锈蚀的金属答案:B分析: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防锈的方法有隔绝氧气、保持金属表面洁净干燥、改变金属的组成和结构;A.钢管存放在干燥的地方,不易于生锈;B.用盐水清洗菜刀,会加速锈蚀;C.铁锈结构疏松多孔,能吸附水和氧气,会加速锈蚀,应及时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锈渍;D.在铁管表面镀上一层不易锈蚀的金属,能隔绝氧气、水,能有效防锈。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全)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全)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全)一、基本概念1. 物质的变化及性质(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挪移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XXX、生成沉淀等。
有时可经过反应现象来推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啥物质。
(3)物理性质:物质别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也并别是惟独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别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要紧有:颜群、状态、气味等。
③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惟独在化学变化中才干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2. 物质的组成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具整体参加反应,好似一具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 物质的分类(1)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
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海水、自来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气、爆鸣气及各种溶液。
纯净物:组成中惟独一种物质。
①宏观上看有一种成分,微观上看惟独一种分子;②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特有的化学性质,能用化学式表示;③纯净物能够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也能够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酸、碱和盐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人教版)初中化学全册思维导图(知识点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思维导图1-12单元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第九单元溶液第十单元酸碱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1、单质:非惰性气体一般由两个原子组成:F2,O2,H2,Cl22、惰性气体:一般由一个原子组成:He,Ne,Ar,Kr,Xe3、化合物:氢化物居多:H2S,HCl,H3P,HF,HBr,HI(一)、固体的颜色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5、淡黄色固体:硫磺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二)、液体的颜色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三)、气体的颜色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18、黄绿色气体:氯气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气体。
(一)质量增加的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二)质量减少的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一)、气体的检验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二)、离子的检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C可能是铜 B. 将Fe放在B的盐溶液中可以置换出B C. 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B>Fe>C D. 钢和生铁都是铁合金
9. (2015新疆)某工厂欲从含有CuSO4的废液中 回收金属铜,并得到工业原料硫酸亚铁,其工业流程 如图8-J-4所示:
过滤 ,需要用到的玻璃 (1)操作I的名称是________ 漏斗、玻璃棒 。 仪器除烧杯外还有______________ (2)加入过量A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 Fe 。 (3)加入适量B物质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H2SO4 FeSO4+H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在金属中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性能。 (知道) 9.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知道)
10.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认识)
11.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和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认识)
真题演练
2.(2015宜宾)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
是 ( D )
A. 硬铝片比纯铝片硬度小
第八单元总结
知识网络
纯金属:如铁、铝、铜等 金属材料 合金:如不锈钢、硬铝等
合金定义: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其他金属或
非金属,制得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就是合金
金 属 金属的 性质
金属与氧气反应,如 2Mg+O2 (写反应方程式,下同) 金属与酸反应,如 Zn+H2SO4 金属与化合物的溶液反应,如 Fe+CuSO4 FeSO4+Cu
高温
金属资源 的利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Fe+3CO2
冶炼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常见的铁矿石有赤铁矿(Fe2O3)、磁铁矿 (Fe3O4)、黄铁矿(FeS2)等]
冶炼设备:高炉
总结:含杂质的计算
铁生锈的条件: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接
金 属 触(铁锈的成分很复杂,主要是氧化铁Fe2O3) 防止铁生锈的方法:①保持铁制品表面洁净和干 燥;②在铁制品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喷漆、 金属资源 烧制搪瓷等;③通过化学反应使铁制品表面生成 的保护 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④制成合金,以改变金 属内部的组成 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①防止金属锈蚀;②金属
消耗的稀盐酸质量相同
D.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均减少
5.(2015南京)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采用
将其中一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属的硫酸盐溶液
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三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如
图8-J-2所示),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C )
A. 乙、甲、丙
B. 乙、丙、甲
C. 丙、甲、乙
点燃
2MgO ZnSO4 +H2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K
Ca
Na
Mg
Al
Zn
Fe
金 属
Sn
Pb (H) Cu
Hg
Ag
Pt
Au
置换反应的定义: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 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 矿石的种类,如赤铁矿、磁铁矿、铝土矿等 冶炼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炉内反应生成 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铁的 冶炼 Fe2O3+3CO
Mg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
到滤液M和滤渣N,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B )
A. 溶液M中一定存在Fe2+
B. 滤渣N的质量一定小于加入铁粉的质量
C. 滤渣中一定没有单质镁
D. 滤液M中至少有两种金属阳离子
8.(2015深圳)关于图8-J-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 )
回收利用;③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严禁乱
采滥挖;④寻找金属的代用品
考纲要求
1.金属的物理特征。(认识) 2.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认识)
3.防止金属腐蚀的简单方法。(认识)
4. 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判断。
(理解)
5. 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 象。(理解) 6.一些常见金属(铁、铝等)矿物。(知道) 7.可用铁矿石炼铁。(知道)
D. 丙、乙、甲
6.(2015上海)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
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
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D )
A. 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
B. 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 C. 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 D. 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
7.(2015济南)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至H2SO4、
B. 钢的性能优良,是很纯的铁
C. 沙漠地区的铁制品锈蚀较快
D. 为防止钢铁生锈,可在其表面涂油
4.(2015广安)将相同状态的铁和镁分别与相同 质量分数,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 应时间的关系如图8-J-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铁和镁的质量相同
B. 甲是铁、乙是镁
C. 铁和镁完全反应所